简介
《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讲述了:季节文库。回顾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会发现乡村民间与他们的精神构成、文学追求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在联系,可以说现代知识分子对民间意义的发现构成了中国新文学的一个方面,是与启蒙文学传统密切相关的另一种传统。
目录
民间理念与新文学的民间传统
民间意义的发现——五四新文学的另一种传统
来自民间的艺术想像——老舍((骆驼祥子》新解
《边城》:民间的现代性与庄严
民间形式·民间立场·政治意识形态——抗战以后文学中的民间形态
十七年小说中的民间形态及美学意义——以赵树理、周立波、柳青为例
民间文化形态和1980年代小说
与民间的对话及意义的发现——韩少功论
悲凉:理性的痛苦
诗意:文化冲击中的向往
冷嘲:智慧的忧伤
忧患:对农民文化精神的反思
痛苦:灵魂的剧烈冲突
惶惑:面对历史进程的寻找
温情:美好的软弱
自娱:关于生命的意趣
残酷:面对人性的沉思
柔情:对于自然的一种态度
旷达: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遁逸
冷静:试图还原生活的努力
平凡:回归普通人生
道德化情感:山东作家作品的基本特征
节制情感:中国作家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由意识流小说谈起
自然的意义
拯救激情
拒绝浮华
守护心灵
朴素的“他
说“电话
体验——书外的感觉
关于“宽容与激情”的通信
山东作家论
之一尤凤伟:写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之二生命人格的建构——谈左建明的近期散文
之三李贯通:寻求精神的乐园
之四刘玉堂:回到本乡本土
之五齐鲁青未了——近年山东小说新秀创作描述
历史与人性——关于一种创作倾向与尤凤伟的对话
静穆·庄严·悲悯——关于《上种红菱下种藕》的随想
徐坤小说论
张炜的精神立场及其呈现方式——以1990年代长篇小说为例
移民文学:换个角度看世界
1993年中短篇小说回眸
小说:活跃抑或无奈
惶惑与选择
1990年代小说遗漏了什么
在生活秩序与生命状态之间——关于小说趋向的一点想法
“历史内容”的当代性意义
关于“后现代”的闲话
“纪实”也是一种境界
“空洞”的现实主义
神圣与世俗
后新时期文学:分化与还原
文学意义的当下思索——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解
附录
可贵的局限——兼论王光东文学批评实践的理论形态
文化精神的反思
民间意义的发现——五四新文学的另一种传统
来自民间的艺术想像——老舍((骆驼祥子》新解
《边城》:民间的现代性与庄严
民间形式·民间立场·政治意识形态——抗战以后文学中的民间形态
十七年小说中的民间形态及美学意义——以赵树理、周立波、柳青为例
民间文化形态和1980年代小说
与民间的对话及意义的发现——韩少功论
悲凉:理性的痛苦
诗意:文化冲击中的向往
冷嘲:智慧的忧伤
忧患:对农民文化精神的反思
痛苦:灵魂的剧烈冲突
惶惑:面对历史进程的寻找
温情:美好的软弱
自娱:关于生命的意趣
残酷:面对人性的沉思
柔情:对于自然的一种态度
旷达: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遁逸
冷静:试图还原生活的努力
平凡:回归普通人生
道德化情感:山东作家作品的基本特征
节制情感:中国作家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由意识流小说谈起
自然的意义
拯救激情
拒绝浮华
守护心灵
朴素的“他
说“电话
体验——书外的感觉
关于“宽容与激情”的通信
山东作家论
之一尤凤伟:写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之二生命人格的建构——谈左建明的近期散文
之三李贯通:寻求精神的乐园
之四刘玉堂:回到本乡本土
之五齐鲁青未了——近年山东小说新秀创作描述
历史与人性——关于一种创作倾向与尤凤伟的对话
静穆·庄严·悲悯——关于《上种红菱下种藕》的随想
徐坤小说论
张炜的精神立场及其呈现方式——以1990年代长篇小说为例
移民文学:换个角度看世界
1993年中短篇小说回眸
小说:活跃抑或无奈
惶惑与选择
1990年代小说遗漏了什么
在生活秩序与生命状态之间——关于小说趋向的一点想法
“历史内容”的当代性意义
关于“后现代”的闲话
“纪实”也是一种境界
“空洞”的现实主义
神圣与世俗
后新时期文学:分化与还原
文学意义的当下思索——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解
附录
可贵的局限——兼论王光东文学批评实践的理论形态
文化精神的反思
中国现当代文学解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