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言以蔽之,教化就是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礼仪的、教育的、宗教的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手段,来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思想行为的形成,从而建立起稳固的统治秩序。由于它具有刑罚所不可替代的巨大功效,故成为中国古代特别是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支柱。本书从揭示“教化”含义入手,在考察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萌芽的基础上,从教育史的角度,循着时间顺序,分别对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教化思想、教化政策、教化实践活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说明。本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当今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可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的萌芽\1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教化活动\1
第二节 西周教化思想的萌芽与实践\4
一、教化思想的萌芽\4
二、周代教化思想的初步实践\6
第三节 管子的教化思想\8
一、人性与教化\9
二、政治与教化:“下令于流水之原”\10
三、政治与教化:“申宪令”、“劝庆赏”\11
四、经济与教化\12
五、风俗与教化\13
第二章 先秦儒家对周代教化思想和实践的总结与发展\15
第一节 孔丘的教化思想\15
一、人性与教化\16
二、政治与教化\16
三、经济与教化\18
第二节 孟轲的教化思想\20
一、人性与教化\20
二、政治与教化\22
三、经济与教化\24
第三节 荀况的教化思想\26
一、人性与教化\26
二、政治与教化\29
三、经济与教化\30
四、君、吏、师与教化\31
第四节 《大学》、《学记》对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总结\33
一、《大学》的教化思想\34
二、《学记》的教化思想\35
第三章 先秦法家对儒家教化论的批判\37
第一节 论人性与教化的对立\37
第二节 论“法”、“术”、“势”对人的控制作用\39
第三节 法家思想对秦代政治实践的影响\43
第四章 教化政策和模式的确立\46
第一节 “独尊儒术”教化政策的形成\46
第二节 教化活动的全面加强与教化模式的确立\52
一、发布诏令,倡导教化\52
二、行为示范,树立教化榜样\53
三、确立制度,保障教化实施\55
四、重用三老,加速教化进程\58
五、发展私学,促进教化深入\59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化模式与活动的变异\63
第一节 汉代教化模式的衰败\63
第二节 道教、佛教对教化活动的渗透\67
一、道教对教化活动的渗透\68
二、佛教对教化活动的影响\71
第三节 家庭教育在教化活动中地位的确立\74
一、家庭教育兴盛发达的动因\74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及特征\77
第六章 隋唐宋元时期教化思想与活动的复兴\83
第一节 隋唐宋元时期的教化政策\83
一、隋唐两代的统治策略及其教化政策\83
二、宋辽金元时期的教化政策\88
第二节 唐代“礼教为本”,推行教化\89
一、礼制的世俗化和庶民化\89
二、“礼教”在科举制度中的体现\93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儒学化及其对教化活动影响的加强\94
一、佛教经典的编纂和佛教理论的发展\95
二、佛教成为社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96
第四节 科举制度对民风民俗的影响\98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书院和教化\101
一、通过御赐图书和院额等形式将书院纳入国家教化体系之中\101
二、通过讲学活动和德行考核将学生引入、楔人道德的殿堂\103
三、通过学规的制定和祭祀活动教化生徒为学进德\104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教化政策\108
第一节 明代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及其教化思想之衍化\108
一、明中前期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108
二、明代教化思想之衍化\115
第二节 清代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120
一、清初的社会状况\120
二、清朝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122
第八章 明清时期教化活动的全面加强\130
第一节 官学与教化\130
一、明清统治者的重教思想与官学的发展\130
二、官学教化功能的体现\132
第二节 社学与教化\139
一、社学的起源\139
二、明代社学的兴盛与教化\140
三、清代社学的发展与教化\144
第三节 乡约与教化\146
一、乡约的滥觞与发展\146
二、乡约宣讲及其教化\150
第四节 宗族与教化\158
一、明清时期对宗族制的强化\158
二、宗族教化的具体体现\162
主要参考文献\173
后记\178
第一章 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的萌芽\1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教化活动\1
第二节 西周教化思想的萌芽与实践\4
一、教化思想的萌芽\4
二、周代教化思想的初步实践\6
第三节 管子的教化思想\8
一、人性与教化\9
二、政治与教化:“下令于流水之原”\10
三、政治与教化:“申宪令”、“劝庆赏”\11
四、经济与教化\12
五、风俗与教化\13
第二章 先秦儒家对周代教化思想和实践的总结与发展\15
第一节 孔丘的教化思想\15
一、人性与教化\16
二、政治与教化\16
三、经济与教化\18
第二节 孟轲的教化思想\20
一、人性与教化\20
二、政治与教化\22
三、经济与教化\24
第三节 荀况的教化思想\26
一、人性与教化\26
二、政治与教化\29
三、经济与教化\30
四、君、吏、师与教化\31
第四节 《大学》、《学记》对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总结\33
一、《大学》的教化思想\34
二、《学记》的教化思想\35
第三章 先秦法家对儒家教化论的批判\37
第一节 论人性与教化的对立\37
第二节 论“法”、“术”、“势”对人的控制作用\39
第三节 法家思想对秦代政治实践的影响\43
第四章 教化政策和模式的确立\46
第一节 “独尊儒术”教化政策的形成\46
第二节 教化活动的全面加强与教化模式的确立\52
一、发布诏令,倡导教化\52
二、行为示范,树立教化榜样\53
三、确立制度,保障教化实施\55
四、重用三老,加速教化进程\58
五、发展私学,促进教化深入\59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化模式与活动的变异\63
第一节 汉代教化模式的衰败\63
第二节 道教、佛教对教化活动的渗透\67
一、道教对教化活动的渗透\68
二、佛教对教化活动的影响\71
第三节 家庭教育在教化活动中地位的确立\74
一、家庭教育兴盛发达的动因\74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及特征\77
第六章 隋唐宋元时期教化思想与活动的复兴\83
第一节 隋唐宋元时期的教化政策\83
一、隋唐两代的统治策略及其教化政策\83
二、宋辽金元时期的教化政策\88
第二节 唐代“礼教为本”,推行教化\89
一、礼制的世俗化和庶民化\89
二、“礼教”在科举制度中的体现\93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儒学化及其对教化活动影响的加强\94
一、佛教经典的编纂和佛教理论的发展\95
二、佛教成为社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96
第四节 科举制度对民风民俗的影响\98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书院和教化\101
一、通过御赐图书和院额等形式将书院纳入国家教化体系之中\101
二、通过讲学活动和德行考核将学生引入、楔人道德的殿堂\103
三、通过学规的制定和祭祀活动教化生徒为学进德\104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教化政策\108
第一节 明代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及其教化思想之衍化\108
一、明中前期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108
二、明代教化思想之衍化\115
第二节 清代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120
一、清初的社会状况\120
二、清朝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122
第八章 明清时期教化活动的全面加强\130
第一节 官学与教化\130
一、明清统治者的重教思想与官学的发展\130
二、官学教化功能的体现\132
第二节 社学与教化\139
一、社学的起源\139
二、明代社学的兴盛与教化\140
三、清代社学的发展与教化\144
第三节 乡约与教化\146
一、乡约的滥觞与发展\146
二、乡约宣讲及其教化\150
第四节 宗族与教化\158
一、明清时期对宗族制的强化\158
二、宗族教化的具体体现\162
主要参考文献\173
后记\178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moralization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