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引入生态系统学的概念和理论分析框架,从而在更具有广泛性、动态性、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的视野内分析农村金融问题。首先考察了运用生态学概念、方法、理论研究农村金融问题的可行性,将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农村金融的基本组成要素在最主要的相似性上进行仿生类比,并提出了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考察农村金融问题需要的几个基本假设。其次,采用生态学概念和理论对农村金融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对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内涵和主要构成进行了界定。最后,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演进过程、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农村金融生态的调节机制开展研究,并初步提出了评价农村金融生态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二、问题重重的中国农村金融三、“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文献综述一、学术传统与理论渊源二、国内金融生态研究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生态学与农村金融生态
第一节生态学基本概念及理论一、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二、生物间关系理论三、生物与环境间关系理论
第二节农村金融系统的仿生研究一、生态学方法论及其应用二、农村金融系统具有的生态学特征
第三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一、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内涵二、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
第三章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进
第一节1949—1978:农村合作信用的蜕变和农业银行的起落一、农村信用合作社二、农业银行三、民间自由借贷
第二节1979—1993:农村金融组织的恢复与重建一、农村信用社恢复“三性”的改革二、中国农业银行的恢复与改革三、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四、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活跃
第三节1994—2002: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二、农村信用社的全面改革三、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四、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五、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整顿
第四节2003—2010: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一、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深化二、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扩展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
第五节农村金融体系演进的非自然性一、农村金融组织生命周期断裂二、农村金融组织治理变革频繁
第四章农村金融生态主体
第一节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特性一、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相互依存二、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适应性三、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差异性四、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脆弱性
第二节生态位与农村金融生态位一、生态位基本原理二、农村金融系统生态位
第三节农村金融生态位模型一、生态位态势模型二、生态位超体积模型三、生态位宽度模型四、生态位重叠模型五、生态位分离模型六、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七、协同进化模型
第四节农村金融生态位测度一、指标选择和模型求解二、LC市农村金融生态位测算三、LC市农村金融生态位宽度测算四、LC市农村金融生态位重叠测算
第五节农村金融生态竞争的讨论
第六节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多样性一、农村金融主体多样性的结构观视角二、农村金融主体多样性的功能观视角
第五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因子
第一节环境因子的概念
第二节产业因子
第三节政府治理因子
第四节规制因子
第五节社会信用因子
第六章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第一节农村金融生态平衡的调节一、农村金融生态平衡调节原则二、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第二节农村金融生态失衡问题一、农村金融生态内在调节失衡二、农村金融生态外部调节失衡
第三节农村金融生态失衡的治理一、实现自我调节机制二、完善外部调节机制
第七章农村金融生态评价
第一节金融生态评价方法综述一、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二、金融生态评价方法
第二节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一、农村金融生态评价原则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三、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方法四、农村金融生态模糊评判实证
第八章农村金融生态优化
第一节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布局一、生态位与金融布局优化二、适度竞争实现金融物种多样性
第二节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优化一、政策性金融主体优化二、商业性金融主体优化三、合作性金融主体优化四、民间金融主体的规范
第三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二、规范农村地方治理三、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四、规范农村信用秩序
结论一、主要结论二、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节研究背景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二、问题重重的中国农村金融三、“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文献综述一、学术传统与理论渊源二、国内金融生态研究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生态学与农村金融生态
第一节生态学基本概念及理论一、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二、生物间关系理论三、生物与环境间关系理论
第二节农村金融系统的仿生研究一、生态学方法论及其应用二、农村金融系统具有的生态学特征
第三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一、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内涵二、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
第三章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进
第一节1949—1978:农村合作信用的蜕变和农业银行的起落一、农村信用合作社二、农业银行三、民间自由借贷
第二节1979—1993:农村金融组织的恢复与重建一、农村信用社恢复“三性”的改革二、中国农业银行的恢复与改革三、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四、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活跃
第三节1994—2002: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二、农村信用社的全面改革三、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四、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五、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整顿
第四节2003—2010: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一、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深化二、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扩展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
第五节农村金融体系演进的非自然性一、农村金融组织生命周期断裂二、农村金融组织治理变革频繁
第四章农村金融生态主体
第一节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特性一、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相互依存二、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适应性三、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差异性四、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脆弱性
第二节生态位与农村金融生态位一、生态位基本原理二、农村金融系统生态位
第三节农村金融生态位模型一、生态位态势模型二、生态位超体积模型三、生态位宽度模型四、生态位重叠模型五、生态位分离模型六、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七、协同进化模型
第四节农村金融生态位测度一、指标选择和模型求解二、LC市农村金融生态位测算三、LC市农村金融生态位宽度测算四、LC市农村金融生态位重叠测算
第五节农村金融生态竞争的讨论
第六节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多样性一、农村金融主体多样性的结构观视角二、农村金融主体多样性的功能观视角
第五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因子
第一节环境因子的概念
第二节产业因子
第三节政府治理因子
第四节规制因子
第五节社会信用因子
第六章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第一节农村金融生态平衡的调节一、农村金融生态平衡调节原则二、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第二节农村金融生态失衡问题一、农村金融生态内在调节失衡二、农村金融生态外部调节失衡
第三节农村金融生态失衡的治理一、实现自我调节机制二、完善外部调节机制
第七章农村金融生态评价
第一节金融生态评价方法综述一、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二、金融生态评价方法
第二节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一、农村金融生态评价原则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三、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方法四、农村金融生态模糊评判实证
第八章农村金融生态优化
第一节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布局一、生态位与金融布局优化二、适度竞争实现金融物种多样性
第二节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优化一、政策性金融主体优化二、商业性金融主体优化三、合作性金融主体优化四、民间金融主体的规范
第三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二、规范农村地方治理三、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四、规范农村信用秩序
结论一、主要结论二、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农村的金融生态问题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