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缺位到归位: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险中的政府责任

副标题:无

作   者:杨方方著

分类号:

ISBN:978710004945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以社会保障学、转型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为指导,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我国转型期社会保 险中的政府责任问题进行剖析,集中回答了四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我国转 型期需要政府在社会保险制度变革中承担责任?第二,在转型期我国政府应 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保险责任?第三,如何评估转型期我国政府承担的社会 保险责任的演变?第四,转型期政府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保险责任并使新型 社会保险制度早日得到确立和健康发展? 在中国渐进改革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双重”路径依赖影响的客观存在 、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以及补偿“必要劳动”的客观需要等。中 国政府应该加强其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特殊转型背景下的“双重”路径依赖
1.2.2 “双重”路径依赖背景下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1.2.3 改革呼唤政府责任的合理界定和充分履行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转型与转型期
1.3.2 社会保险
1.3.3 政府责任
1.4 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基本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资料来源
1.6 理论贡献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关于转型期政府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定位
2.2.1 关于社会保险中政府责任的整体定位
2.2.2 关于社会保险中政府责任的内容
2.3 关于转型期社会保险中政府责任现状评价
2.4 关于社会保险转制成本及其责任承担
2.4.1 关于转制成本的口径
2.4.2 关于隐性债务规模
2.4.3 关于转制成本的潜在风险
2.4.4 关于转制成本的责任主体
2.4.5 关于化解转制成本的具体办法及其可行性
2.5 中国学者对其他转型国家社会保险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2.5.1 中国学者对拉丁美洲转型国家社会保险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2.5.2 中国学者对中东欧转型国家社会保险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2.6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2.6.1 国外学者对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险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2.6.2 国外学者对其他转型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险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2.6.3 国外学者对社会保险制度转型问题的研究
2.7 综合评论
2.7.1 总体评论
2.7.2 现有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2.7.3 基本结论
第三章 国际借鉴
3.1 综论
3.1.1 国际背景
3.1.2 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养老保险改革
3.1.3 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保险改革
3.2 俄罗斯转型期的社会保险
3.2.1 转型过程
3.2.2 简要评析
3.3 德国东部地区转型期的社会保险
3.3.1 德国东部地区的转型
3.3.2 简要评析
3.4 智利转型期的养老保险
3.4.1 智利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3.4.2 简要评析
3.5 启示
第四章 理论分析
4.1 社会保险政府责任理论的演进与分歧
4.1.1 历史演进:从国家干预到共同负责
4.1.2 转型期的分歧:个人负责与责任共担
4.2 正常社会状态下需要政府承担社会保险责任
4.2.1 国家认同说
4.2.2 公共职责说
4.3 转型期政府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需要强化
4.3.1 渐进改革下的“双重”路径依赖
4.3.2 社会和谐成本说
4.3.3 必要劳动补偿说
4.4 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险中政府责任的构成
4.4.1 任何情形下都需要政府承担的一般责任
4.4.2 转型期需要政府承担的特殊责任
4.4.3 政府与其他责任主体的关系与边界
4.5 结束语
第五章 责任演变
5.1 引言
5.2 转型期社会保险中政府财政责任的演变
5.2.1 转型期社会保险中政府财政责任的整体情况
5.2.2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级承担的社会保险补贴责任
5.2.3 分地区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险财政责任
5.3 转型期社会保险中政府监管责任的演变
5.3.1 从盲目到理性:制度设计与规范责任的演变
5.3.2 从失范到规范:行政管理责任的演变
5.3.3 从全面管理到重点突出:基金监管力度的加大
5.3.4 从官管官办到官民结合:政府监管责任的社会化
5.3.5 从制度规定到运行过程:监管责任的不平衡
5.4 责任演变趋势
第六章 综合评估
6.1 引言
6.2 政府在社会保险制度转型中取得的成就
6.2.1 新型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成效
6.2.2 对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贡献
6.3 政府在转型期承担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6.3.1 财政责任混乱——“相互转嫁”
6.3.2 政府监管存在着低效、失职与不作为现象
6.3.3 地区发展失衡
6.3.4 未来的政府财政责任将更加严峻
6.4 现实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
6.4.1 社会保险制度层面的不良后果
6.4.2 社会层面的不良后果
6.4.3 经济层面的不良后果
6.4.4 政治层面的不良后果
6.4.5 其他不良后果
6.5 现实问题的原因剖析
6.5.1 改革环境:双重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
6.5.2 政府组织的缺陷:资源与体制上的限制
6.5.3 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影响
6.6 基本结论
第七章 出路探寻
7.1 引言
7.2 基本思路
7.2.1 立体型的解决方案
7.2.2 合理、规范和具体的责任划分
7.2.3 渐进的化解过程
7.2.4 内外结合的化解方法
7.3 财政责任的合理化解
7.3.1 政府责任:分项、分级加以明晰
7.3.2 资金筹集:存量投入、增量投入与投资收益相结合
7.3.3 转制成本化解:纵向消化与横向分摊相结合
7.3.4 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自我平衡能力
7.4 监管责任的科学配置
7.4.1 立法机关尽快承担制度设计与规范的责任
7.4.2 完善政府行政监管体系
7.4.3 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
7.5 相关的配套措施
7.5.1 劳动就业制度的配套
7.5.2 财政制度的配套
7.5.3 相关环境的营造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8.1 本书的基本结论
8.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表2—1 隐性债务的不同测算结果
表2—2 不同方案下的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
表3—1 20世纪末的部分转型国家
表3—2 拉丁美洲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
表3—3 拉丁美洲转型国家的养老保险运行情况
表3—4 退休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改革前后的比较
表3—5 拉美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与法制建设时间
表3—6 1995年部分转型国家的养老金隐性债务
表3—7 中东欧转型国家的养老保险改革进程
表3—8 波兰养老保险的三支柱
表3—9 转制成本的化解方式
表4—1 社会保险的转制成本构成
表5—1 转型期历年来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的财政补助
表5—2 中央财政对“两个确保”的补贴
图5—1 1998—2004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补助情况
表5—3 1998—2003年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资金筹集情况
图5—2 全国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情况
表5—4 2001—2003年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运行费用
表5—5 历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基金情况及财政拨款
表5—6 1998—2004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企业养老保险的补助
表5—7 1998—2004年养老保险补助金额中中央与地方财政所占比重
图5—3 1998—2004年养老保险补助金额中各级财政所占比重
表5—8 1986—2004年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收人与支出比重
表5—9 中央与地方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占其财政支出之比
图5—4 中央与地方财政养老保险补贴走势
表5—10 中央与地方财政对下岗职工生活保障的补助情况
图5—5 中央与地方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支出
表5—11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补助金中的整体分配
图5—6 中央与地方财政补助之比重
表5—12 中央财政对职工养老金的补助占各地养老金支出比重
表5—13 地区类型划分
图5—7 中央财政对辽宁、上海和湖南的养老保险补贴情况
表5—14 1998—2004年各地区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补助占当地财政支出比重
图5—8 辽宁、上海和湖南对本省(市)养老保险补贴情况
表5—15 社会保险方面的法规数量
图5—9 1951—1966年的监管机构
图5—10 1992—1997年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
图5—11 目前的社会保险监管体制
表5—16 转型期间养老保险金的实际收缴率
表5—17 缴费工资相当于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
表5—18 2004年社会保险的实地稽核情况
表5—19 2001—2004年养老保险实地稽核情况
图5—12 少缴、补缴养老保险费对比
表5—20 核查冒领养老金情况
表5—21 1996—-2003年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
表5—22 21304年各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及运行情况
表5—23 1998年分地区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内容及运行情况
表6—1 社会保险制度框架
表6—2 1989—2004年参加社会保险人数
表6—3 1998—2004年企业和个人缴费占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比率
表6—4 2001—2003年养老保险人均运行成本
表6—5 2001—2004年东7省、东北3省、中、西部地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情况
图6—1 2001—2004年东7省、东北3省、中、西部地区征缴收入占全国的比例
表6—6 2001—2004年东7省累计结余占全国结余比例
图6—2 2004年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构成
图6—3 1998—2004年全国平均费率比较
图6—4 2004年全国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比例构成
表6—7 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
表6—8 1998年以来的养老金替代率
表6—9 个人账户的每月退休金额的工资替代率
图6—5 造成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图6—6 双重路径依赖示意图
表6—10 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及中央财政收入所占比重
表6—11 2003年部分地区的财政调控能力
图6—7 社会保险组织管理结构
图6—8 社会保险的监督机构
表7—1 调整系数的指标构成
表7—2 工作成效系数的指标构成
图7—1 社会保险管理结构建议
S65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从缺位到归位: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险中的政府责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