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浅解

副标题:无

作   者:汪忠长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15909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作者把学易在开始时所遭遇的困惑和障碍加以说明,并且将孔子为了帮助后学所撰写的“十翼”,作了简要的介绍,希望能以“由浅入深”、“按图索骥”的方式“循序渐进”“深入堂奥”,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入深山而得宝藏。 历来治易者早就揭示我们,读易才须“以经解经”,也就是以“传”解“经”(即先读十翼,再谈经文)。这样对大易的体认和运用,就不会有偏差、有误解。 作者这次撰写《周易六十四卦浅解》,大胆地改变了传统方法,先“经”后“传”的顺序。为使读者对易经的“本源”以及卦爻象征的意义有一个概念,使由浅而深,求难于易,本书除将“易例”十八章列于卷首,使读者对“易学”有一个概念。特以容易懂得的“十翼”列在卷中,而把比较难懂的“经文”编排在卷后,以便初学者前后参证,体认易经的真谛。 研读经典史籍,不外乎“承抚启后”、“继往开来”,这本书虽然是作者近十年读易的领悟和教学相长的心得,实际上仍是从先哲的经典的启示,并汲取近代国内外治易学者、专家的宏文巨著之精华,汇集而成。更多>>

目录

目录
陈立夫先生题字
南怀瑾先生题字
黄茶民先生题签
蒋纬国先生序
赵抡元先生序
游芳悯先生序
唐明邦教授序
萧一苇先生诗文
张忾仇先生诗文
黄元中先生诗文
自序
揭开神秘的面纱,启用读易的钥匙
卷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易”的认识
第二节 易学的渊源——三圣治易
第三节 三易的解释
一 名称的区分
二 义理的解释
第四节 研究易经的范畴
一 象——卦象
二 数——气数
三 理——义理
第五节 易经的重点——易以道阴阳
第二章 太极
第一节 论太极
第二节 周濂溪太极图
第三节 先天太极图
第四节 古太极图
第五节 来瞿塘太极图
第六节 端木国瑚之太极图
第三章 论两仪
第四章 论四象
第五章 论八卦
第一节 八卦的创始
第二节 八卦的区分
一 先天八卦
二 后天八卦
第三节 八卦释义
第四节 八卦摩荡成六十四卦
第五节 先后天八卦的区别与运用
第六章 论河图洛书
第一节 河图洛书的由来
第二节 说河图
第三节 说洛书
第四节 图书与作易画卦
第五节 图书与五行干支
第六节 图书与数算律吕奇门太乙
第七章 论阴阳五行
第一节 古籍中的阴阳五行说
第二节 易经哲学的阴阳说
第三节 易经哲学的五行说
第四节 干支的认识
第五节 干支与五行
第八章 论方圆图说
第一节 方圆图说的来由
第二节 先天易图的原理
第三节 先天易构成的方圆图
一 圆图的构成
二 圆图的功用
三 方图的构成
四 方图的功用
第九章 论十二辟卦
第一节 十二辟卦的意义
第二节 十二辟卦的源头
第三节 十二辟卦分主十二月
第四节 十二辟卦与节令
第五节 十二辟卦与气化
第六节 十二辟卦与修持
第十章 论乾坤十二爻
第一节 乾坤十二爻乃六十四卦的纲领
第二节 乾坤两卦的重要性
第三节 乾卦〓(六爻)
第四节 坤卦〓(六爻)
第十一章 如何认识卦
第一节 卦德
第二节 卦象
一 大象
二 本象
三 广象
四 逸象
五 补象
六 参象
七 五行象
八 意象
九 影象
十 畸象
十一 内象外象
第三节 卦数
一 天地之数
二 卦爻之数
三 先天数
四 先天八卦数(邵子易数)
五 先天八卦本数
六 后天八卦数
七 后天八卦本数
八 先后天八卦合数
九 天地范围数
十 八卦成列数
第四节 卦位
一 先天卦位
二 后天卦位
第五节 卦别
一 内卦,外卦
二 阴卦,阳卦
三 贞卦,悔卦
四 消卦,息卦
五 往卦,来卦
六 对卦
七 半对卦
八 复卦(一名覆卦)
九 半复卦
十 交卦
十一 上下反易卦
十二 之卦
十三 互卦
十四 包卦
十五 像卦
十六 命卦
十七 声应卦
十八 辟卦
十九 月卦
第六节 重卦
第十二章 卦的变化
第一节 乾坤为易之门户
第二节 反对卦
第三节 旁通卦
第四节 互卦
第五节 卦变
一 古卦变图
二 李挺之变卦反对图
三 李挺之六十四卦相生图
四 虞翻卦变图
五 朱子卦变图
六 朱风林卦变图
七 来知德错综图
第十三章 如何认识爻
第一节 爻义
第二节 爻位
第三节 爻象
第四节 爻数
第五节 爻变
第六节 六爻的应位
第七节 爻的“承乘”、“比应”关系
第十四章 论三才两体
第一节 论三才
第二节 论两体
第十五章 论纳甲
第十六章 论爻辰
第十七章 论八宫
第十八章 六十四卦之组成次序
第一节 先天伏羲卦序的研究
第二节 后天文王卦序的研究
第三节 上下经对等均衡的研究
第四节 上下经天道地道阴阳盛衰终始的研究
第五节 六十四卦阴阳先后秩序的研究
卷二
第一章 系辞上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十二节
第二章 系辞下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十二节
第三章 说卦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四章 序卦传
第一节 序卦传——上经
第二节 序卦传——下经
第五章 杂卦传
卷三
第一章 周易上经
一 乾卦 乾元资始
二 坤卦 坤元资生
三 屯卦 发端创始
四 蒙卦 浑沌萌芽
五 需卦 资养所需
六 讼卦 争执而讼
七 师卦 集中力量
八 比卦 明辨结合
九 小畜卦 部分畜集
十 履卦 合理行道
十一 泰卦 阴阳畅遂
十二 否卦 天地闭塞
十三 同人卦 亲切求同
十四 大有卦 文明光大
十五 谦卦 虚而有容
十六 豫卦 乐而奋发
十七 随卦 彼此相维
十八 蛊卦 郁结内腐
十九 临卦 蕴育浸长
二十 观卦 省察观摩
廿一 噬嗑卦 化除梗阻
廿二 贲卦 粉饰细致
廿三 剥卦 生机剥落
廿四 复卦 生机复发
廿五 无妄卦 对物育时
廿六 大畜卦 畜德涵真
廿七 颐卦 饮食养体
廿八 大过卦 发展失衡
廿九 坎卦 润下而湿
三十 离卦 炎上而燥
第二章 周易下经
卅一 咸卦 感应相通
卅二 恒卦 正常持久
卅三 遁卦 能力减退
卅四 大壮 卦气势增强
卅五 晋卦 荣华蕃庶
卅六 明夷卦 暗淡夷伤
卅七 家人卦 协和相处
卅八 睽卦 乖离相悖
卅九 蹇卦 艰险难行
四十 解卦 疏解条贯
四一 损卦 外强内弱
四二 益卦 固本培元
四三 夬卦 阳刚溃决
四四 姤卦 阴柔滋生
四五 萃卦 广事生聚
四六 升卦 力图升华
四七 困卦 困而不振
四八 井卦 劳而致养
四九 革卦 革除故弊
五十 鼎卦 鼎盛兴隆
五一 震卦 惊惧自持
五二 艮卦 安静自守
五三 渐卦 循序而进
五四 归妹卦 非偶勿归
五五 丰卦 丰满必缺
五六 旅卦 旅游不安
五七 巽卦 谦柔顺应
五八 兑卦 悦以和情
五九 涣卦 披离散漫
六十 节卦 控制严谨
六一 中孚卦 牢守性分
六二 小过卦 慎防逾越
六三 既济卦 功行圆满
六四 未济卦 乾坤再造
续篇 图表
大仪干运图
太极图一
太极图二
先天太极图
古太极图
伏羲八卦太极图
文王八卦太极图
无极图
周濂溪太极图
来瞿塘太极图
端木国瑚太极图
朝昼夕夜太极图
心易发微太极图
河图
洛书
河洛未分未变方图
河洛未分未变三角图
伏羲八卦太极十二消息三十月相廿四晷景天根月窟六十四卦圆图
伏羲六十四卦方圆象数图
伏羲六十四卦圆图
伏羲六十四卦方圆
伏羲六十四卦太极图
卦气圆图
六日七分圆图
爻辰分卦值宿图
先天六十四卦阴阳倍乘图
先天六十四卦卦时图
循环内变通图
天根月窟图
仰观天文图
俯察地理图
日月地周期变化八卦图
于日惟天昼明日精,于月惟地夜明水脉图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先天(伏羲)八卦
后天(文王)八卦
伏羲八卦次序图
文王八卦次序图
先天卦配河图
先天卦配洛书
后天卦配河图
后天卦配洛书
先天卦主生图
后天卦主克书
六十四卦交互图
后天六十四卦方位图
先天六十四卦横图
八宫卦图
本卦卦序表
八八六十四卦往顺来逆表
六十四卦先后天消息表(一、先天自上而下为顺为消)
六十四卦先后天消息表(二、后天自下而上为逆为息)
文王六十四卦合三十六宫表
四正卦表
世卦起月例表
六十四卦升降图
卦气六十卦次序解说表(一)
卦气六十卦次序解说表(二)
卦气六十卦次序表
卦气七十二候表(一)
卦气七十二候表(二)
东方苍龙,西方白虎
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乾坤十二爻表解
三才合一天干地支一览表
大易“乾卦”图解
后记
参考书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周易六十四卦浅解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