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研究问题的反思与应对

副标题:无

作   者:李忠著

分类号:

ISBN:978753285949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以20世纪初京师大学堂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和第一本《中国教育史》著作的问世为标志,中国教育史研究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这期间,中国教育史研究有高潮、有低谷,有发展、有问题,这种高潮与低谷、发展与问题相伴而行的发展路径,一直持续到今天。本书正是以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口,并在梳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教育史学科存在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分解,并希冀这种分解能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有些许帮助。   重视对正规、制度化教育的研究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特点、特长,但也是问题之一。从源头上考察,制度化教育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即制度化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而非全部。这意味着制度化教育产生之后,非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如学徒教育同样存在,而且与制度化教育并行发展。因此,中国教育至少由两块构成:发生在专门教育机构中以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和发生在日常生产与生活场域中以技术训练与经营管理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但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给予前者以高度重视,而几乎无视后者的存在。   教育思想是教育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教育史研究在此方面同样作出了巨大成就,但依然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因为已有的研究尤其是教材选取的重点是儒家的教育思想,这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出入,道教以及佛教教育同样积淀了丰厚的教育思想资源,无论是在道德教育还是在科技教育方面都是如此,但后两者却很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至于在教材中难以见到后两者的内容,使得中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极不完整。   就办学主体而言,政府、民间组织、私人构成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但如同盛行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重道轻艺”的观念一样,商人被认为是唯利是图、见财忘义的“小人”,对于商人积累财富的去向尤其是是否投入到教育之中,或者商人介入教育活动的考察,虽然在研究中有所出现,但难以进入到教材之中。商人的被排除,意味着发生社会生产社会中的教育被排除,同时意味着作为重要的教育出资人和用人单位被排除,这种被排除既不符合教育发展的历史,也不符合教育现实,更不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目录

目录
专题一 中国教育史研究问题的反思
一 基于教材对近代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评价的分析
二 基于学科体系的分析
三 基于研究范畴的分析
四 基于分析工具和理论框架的分析
专题二 道教教育思想
一 以《西升经》为例
二 以《太上灵宝元阳妙经》为例
专题三 工商界对教育的参与
一 以著名商人荣德生为例
二 以近代工商团体为例
专题四 发生在生产场域中的教育
一 以近代学徒教育为例
二 以企业内教育为例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教育史研究问题的反思与应对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