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for windows是世界著名的统计软件之一,它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数据统计处理。本书共分为21章,主要介绍了SPSS for Windows的基本操作。统计分析和图形生成,其中包括系统运行管理方式、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相关分析、均值比较与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与判别、因于分析、非参数检验、生存分析和统计图形生成与编辑等内容。
本书论述翔实,内含大量实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本书软盘中附有原始数据,便于读者实际操作。本书既是各个领域工作者统计分析的得力助手,也是学习统计学的一本较好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篇 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
第1章 spss for windows概述
1.1 spss for winows特点及各版新功能
1.1. 1 spss for windows特点
1.1.2 各版本新增功能对比表
1.2 spss for windows对环境要求
1. 2.1 spss组成及对硬件环境要求
1.2.2 spss对软件环境要求
1.3 软件安装方法与快捷方式的建立
1.3.1 软件安装步骤
1.3.2 建立启动的快捷方式
1.4 spss for windows启动与退出
1.4. 1 spss for windows启动
1.4.2 spss for windows退出
第2章 系统运行管理方式
2. 1 运行方式
2.1. 1 完全窗口菜单运行管理方式
2.1.2 程序运行管理方式
2.1.3 混合运行管理方式
2. 2 窗口及其功能
.2.2.1 数据编辑窗口
2.2.2 输出信息观察窗口
2.2.3 语句窗口
2.2.4 稿本编辑窗
2.3 对话框及其使用方法
2.4 系统参数设置
2. 4.l 参数设置基本操作
2. 4. 2 通用参数设置
2. 4.3 观察窗口参数设置
2.4.4 草稿观察窗口参数设置
2.4. 5 标签输出设置
2. 4.6 统计图形参数设置
2.4.7 要点表参数设置
2.4.8 数据功能卡
2.4. 9 数值型变量自定义格式设置
2. 4.10 稿本窗口参数设置
2.4.11 交互图形窗口参数设置
2. 5 设置工具栏中工具图标按钮
2.6 窗口菜单功能
第3章 spss入门--数据统计处理实例
3.1 数据说明
3. 1.1 数据背景
3. 1.2 变量信息
3.2 建立数据文件
3.3 数据管理
3. 3. 1 数据转换
3.3.2 对变量值重新编码
3.3. 3 用已有变量计算产生新变量
3.4 数据测量水平和统计方法
3.4. 1 数据测量水平
3.4. 2 数据在spss中格式
3.4.3 选择统计方法
3.5 数据分析
3.5.1 数据探索
3.5.2 非参数统计
3. 5. 3 因子分析
3.5.4 多元线性回归
3. 5.5 多重组间比较
3.6 保存数据文件
第4章 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
4. 1 数据编辑器与数据文件
4.1.1 数据编辑器
4.1.2 数据文件
4. 2 常量、变量、观测量、操作符和表达式
4.2.1 常量与变量
4. 2.2 操作符与表达式
4.2.3 定义一个变量
4.2.4 变量模板的应用、定义与修改
4.2. 5 概率事件(观测量)
4.3 数据的录入
4.3. 1 数据录入方法
4. 3.2 查看变量信息与文件信息
4.4 编辑数据文件
4. 4.1 在单元格中编辑数据
4.4.2 变量的插入与删除
4.4.3 观测量的插入与删除
4.4.4 数据的剪切、复制与粘贴
4.4.5 在一个区域中修改数据
4.4.6 恢复删除或修改前数据
4.5 根据已有变量建立新变量
4.5.1 spss函数
4.5.2 建立新变量
4. 6 数据文件操作
4.6.1 打开与保存数据文件
4.6.2 清数据窗
4.6.3 从ascii码数据文件按固定格式读人数据
4.6.4 自由格式ascii码数据文件的转换
4. 6.5 定义日期变量
4.6.6 数据库文件的转换
第5章 为分析作好准备
5.1 整理数据文件
5.1.1 观测量数据的排序
5.1. 2 变量值排秩
5. 1.3 数据文件的转置
5.1.4 拆分数据文件
5.1.5 合并数据文件
5.2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5. 2.1 分类汇总的概念
5.2.2 进行分类汇总的方法
5.3 对观测量加权处理
第6章 文件操作与文本文件编辑
6.1 新文本文件的建立、打开、保存与关闭
6.1.1 建立新文件
6.1.2 打开文本文件
6.1.3 保存文本文件
6.1.4 关闭文件
6.2 文本文件的编辑
6.2.1 语句富与稿本富中文本内容移动、拷贝与删除
6.2.2 在窗日文件中指定内容查询与替换
6.3 输出窗中的文本例览与编辑
6.3.1 利用导航器测览输出信息
6.3.2 编辑输出信息
6.3.3 读懂输出信息
6.3. 4 编辑要点表
6.4 数据文件之间的操作
6.5 文件打印
6.5.1 设置输出窗内容打印参数
6.5.2 数据窗、语句窗内容打印
第7章 获得帮助
7.1 帮助主题
7. 1.1 按索引方式查找帮助信息
7. 1.2 按目录方式查找帮助信息
7.1.3 按提问方式查找帮助信息
7. 1.4 帮助富中的操作
7.2 统计方法指导
7.3 语句指南
7.4 其他信息
7.4.1 进入spss主页
7.4.2 查看spss版权
第二篇统计分析过程
第8章 统计分析概述
8.1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功能概述
8.2 spss for wndows数值分析过程
8. 2.1 summarize分析功能
8.2.2 compare means分析功能
8. 2.3 general linear model分析功能
8.2.4 correlate分析功能
8.2.5 regression分析功能
8.2. 6 loglinear分析功能
8. 2.7 classify分析功能
8. 2.8 data reduction分析功能
8.2.9 scale分析功能
8.2.10 nonparametric tests分析功能
8.2.11 time series分析功能
8. 2.12 survival分析功能
8.2.13 multiple response分析功能
8.3 spss for windows图形分析过程
第9章 基本统计分析
9.1 基本统计分析
9.2 频数分布表
9.2. 1 关于频数分布分析
9.2.2 一线频数分布分析步骤
9.2.3 例题分析
9.3 描述统计分析过程
9.3. 1 操作步骤
9.3.2 例题分析
9.4 探索分析
9.4. 1 考察数据
9.4.2 假设检验
9.4. 3 分析数据步骤
9. 4. 4 数据分析例题
9.5 交叉列表
9.5.1 概述
9.5. 2 分析步骤
9.5.3 例题分析
9.6 分层摘要报告表
9.6. 1 使用说明
9.6.2 例题说明
9.7 观测量简明表
9. 7. 1 数据要求
9.7. 2 操作说明
9.7. 3 例题说明
9.8 报告结果
9.8.l 几种基本输出格式
9.8.2 行形式输出报告
9.8.3 列形式输出报告
第10章 相夫分析
10.1 相关分析的概念与相关分析过程
10. 1.1 相关分析的概念
10.1.2 相关分析的spss过程
10.2 二个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10.2.1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相关分析
10.2.2 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的选择项
10.2.3 二个变量间相关分析实例
10.2. 4 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的过程语句
10.2. 5 关于相关矩阵
10.2. 6 关于建立相关矩阵数据文件
10.3 偏相关分析
10.3.1 偏相关分析的概念
10. 3.2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偏相关分析
10. 3.3 偏相关分析的选择项
10.3.4 偏相关应用实例
10. 3.5 偏相关分析的过程语句
10.4 距离分析
10.4. 1 关于距离分析
10.4. 2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观测量间不相似性分析
10.4.3 距离分析过程的选择项
第11章 均值比较与检验
11.1 均值比较与均值比较的检验过程
11. 1.1 均值比较的概念
11.1.2 进行均值比较及检验的过程
11.2 means过程
11.2.1 使用means过程的系统默认选择项
11.2.2 means过程的选择项
11.2.3 使用选择项的分析实例
11.2.4 means过程语句
11.3 单一样本t检验
11.3. 1 关于单一样本t检验
11.3.2 单一样本t检验的实例
11.4 独立样本的t检验
11.4.1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11.4.2 独立样本t检验的选择项
11. 4.3 独立样本 t检验的过程语句
11.5 配对样本t检验
11. 5.1 配对样本t检验的概念
11.5. 2 使用系统默认值的配对样本t检验
11.5.3 配对样本t检验过程的选择项及实例
11.5.4 配对样本t检验的过程语句
第12章 方差分析
12.1 太差分析概念与方差分析过程
12.1.1 方差分析的概念
12.1.2 方差分析中的术语
12.1.3 方差分析过程
12. 2 单因素方差分析
12.2.1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一维方差分析
12. 2. 2 单因素太差分析的选择项
12. 2.3 使用选择项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实例
12.2.4 单因素方差分析过程语句
12. 3 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过程
12.3.1 单因变量多因素太差分析的菜单和选择项
12.3.2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12.3.3 2x2析因实验方差分析实例
12.3. 4 拉丁方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实例
12. 3. 5 协方差分析实例
12.3. 6 多维交互效应方差分析实例
12.4 多因变量线性模型的方差分析
12.4.1 多因变量方差分析的菜单和选择项
12.4.2 多因变量线性模型方差分析实例
12. 5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12. 5.1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数据文件结构
12. 5.2 组内因素的指定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选择项
12.5.3 重复测量太差分析实例
12.6 方差成份分析
12. 6.1 方差成份的菜单和选项
12.6.2 疗差成分分析
第13章 回归分析
13.1 线性回归
13. 1. 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13.1. 2 多元线性回归
13.1.3 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13.1.4 奇异值、影响点的确定与共线性诊断
13.1.5 变非线性关系为线性关系
13. 1.6 线性回归分析实例
13. 2 曲线估计
13.2.1 曲线估计的一般步骤
13. 2.2 数据要求与假设
13.2.3 操作方法
13. 2. 4 结果分析
13.3 逻辑斯谛回归
13. 3.1 逻辑斯谛回归基本概念
13. 3. 2 逻辑斯谛回归操作说明
13.3.3 逻辑斯谛回归应用实例
13. 4 概率单位回归
13. 4.1 概率单位回归基本概念
13.4.2 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操作
13.4. 3 概率单位回归分析实例
13.5 非线性回归
13.5.1 非线性回归概念
13. 5.2 常用非线性模型
13. 5.3 非线性回归操作方法
13. 5.4 非线性回归实例
13. 6 加权回归
13. 6.1 加权回归概念
13.6.2 加权回归操作方法
13. 6.3 加权回归应用实例
13. 7 二段最小平方法
13. 7.1 二段最小平方法概念
13.7. 2 二段最小平方法操作方法
13. 7.3 二段最小平方法应用实例
13. 8 最优尺度回归
13.8. 1 最优尺度回归概念
13. 8.2 最优尺度回归操作方法
13. 8. 3 最优尺度回归应用实例
第14章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14.1 聚类、判别分析及其分析过程
14. 1. 1 聚类分析
14.1.2 判别分析
14.l. 3 分类命令的功能
14.2 快速样本聚类过程
14. 2.1 快速聚类的基本概念
14. 2.2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快速聚类
14.2.3 快速聚类分析的选择项及实例分析
14. 2.4 快速聚类命令语句
14.3 分层聚类
14.3. 1 分层聚类的概念与聚类分析过程
14. 3. 2 选择项含义与分层聚类的步骤
14. 3.3 用聚类分析过程进行观测量聚类的实例
14.3.4 用聚类分析过程进行变量聚类
14. 3.5 与分层聚类分析有关命令语句
14. 4 判别分析
14. 4. 1 判别分析的概念与判别分析过程
14.4.2 判别分析步骤及判别分析过程的选择项
14. 4.3 使用系统默认值的判别分析实例
14.4. 4 使用选择项的判别分析实例
14.4.5 逐步判别分析与方法和判据的选择
14. 4.6 逐步判别分析实例
14.4.7 与判别分析有关的命令语句
第15章 因子分析
15.1 因子分析与因子分析过程
15.1.1 因子分析概念
15. 1.2 因子分析过程
15. 2 因子分析
15.2.1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因子分析
15.2.2 因子分析过程选择项
15. 2.3 因子分析实例之一
15.2.4 因子分析实例之二
15.3 因子分析过程命令语句
15.3.1 因子分析过程命令
15.3. 2 因子分析过程中子命令
第16章 非参数检验
16.1 卡方检验
16.1.1 卡方检验基本概念
16.1.2 卡方检验基本过程
16.1.3 卡方检验实例运行
16.2 二项分布检验
16.2. 1 二项分布检验基本概念
16.2.2 二项分布检验基本过程
16.2.3 二项分布检验实例运行
16.3 游程检验
16.3.1 游程检验基本概念
16. 3.2 游程检验基本过程
16. 3. 3 游程检验实例运行
16.4 一个样本柯尔莫哥洛夫一斯米诺夫检验
16. 4.1 一个样本柯尔莫哥洛夫一斯米诺夫检验基本概念
16.4.2 柯尔莫哥洛夫一斯米诺夫检验基本过程
16.4.3 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检验实例运行
16.5 两个独立样本检验
16.5. 1 两个独立样本检验的用途
16.5.2 两个独立样本检验基本过。
16.5.3 两个独立样本检验实例运行
16.6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
16.6.1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的用途
16.6.2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基本过程
16.6.3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实例运行
16.7 两个相关样本检验
16.7.1 两个相关样本检验的用途
16.7.2 两个相关样本检验基本过程
16.7. 3 两个相关样本检验实例运行
16. 8 多个相关样本检验
16.8. 1 多个相关样本检验的用途
16.8.2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基本过程
16.8.3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倒运行
第17章 生存分析
17.1 基本概念
17.1.1 spss提供的生存分析过程
17. 1.2 数据类型
17.1. 3 生存时间的函数
17.1.4 cox回归模型
17. 1.5 时间相依性变量的生存分析
17.2 生命表分析
17. 2. 1 概述
17.2. 2 使用生命表分析过程
17.2.3 生命表的实例分析
17.3 kaplan-meter分析
17.3.1 概述
17.3.2 使用kapan-meter分析过程
17.3.3 kaplan-meter实例分析
17.4 cox regression风险比例模型分析
17.4.1 概述
17.4.2 使用cox regression分析过程
17. 4.3 cox regression实例分析
第三篇统计图形生成与编辑
第18章 生成统计图形
18. 1 概述
18.1.1 数据类型
18. 1.2 数据与图形
18.1.3 图形画廊窗口
18.2 条形图
18.2. 1 选择条形图类型
18.2.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条形图
18.2.3 变量模式简单条形图
18.2. 4 观测值模式简单条形图
18.2.5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条形图
18. 2.6 变量模式分组条形图
18.2.7 观测植模式分组条形图
18.2. 8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段条形图
18.2.9 变量分段条形图
18. 2. 10 观测值模式分段条形图
18.3 线图
18.3. 1 选择线图类型
18.3.2 观测量分类模式单线图
18.3. 3 变量模式单线图
18.3.4 观测值模式单线图
18.3. 5 观测量分类模式多线图
18.3.6 变量模式多线图
18.3. 7 观测值模式多线图
18.3.8 观测量分类模式垂线图
18.3.9 变量模式垂线图
18.3. 10 观测值模式垂线图
18.4 面积图
18. 4. 1 选择面积图类型
18.4.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面积图
18. 4. 3 变量模式简单面积图
18.4.4 观测值模式简单面积图
18.4. 5 观测量分类模式推栈面积图
18.4.6 变量模式堆钱面积图
18. 4.7 观测值模式堆栈面积图
18.5 圆图
18.5.l 圆图类型选择
18. 5.2 观测量分类模式圆图
18.5. 3 变量模式圆图
18.5.4 观测值模式圆图
18.6 高低图
18. 6.1 选择高低图类型
18.6.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高低收盘图
18. 6.3 变量模式简单高低收盘图
18.6.4 观测值模式简单高低收盘图
18. 6.5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极差图
18. 6.6 变量模式简单极差图
18.6.7 观测值模式简单极差图
18. 6.8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高低收盘图
18.6.9 变量模式分组高低收盘图
18. 6. 10 观测值模式分组高低收盘图
18.6.11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极差图
18.6.12 变量模式分组极差图
18.6.13 观测值分类分组极差图
18. 6. 14 观测量分类模式距限图
18. 6. 15 变量模式距限图
18. 6.16 观测值模式距限图
18.7 帕累托图
18.7.1 选择帕累托图类型
18. 7.2 观测量分类数目或数值累加模式简单帕累托图
18.7. 3 变量累加模式简单怕累托图
18. 7. 4 观测值模式简单帕累托图
18.7.5 观测量数目或数值累加模式堆栈帕系托图
18.7.6 变量累加模式难栈帕累托图
18.7.7 观测值模式堆栈帕累托图
18.8 控制图
18.8.1 选择控制图类型
18.8.2 同类观测值排列于同一变量的平均值、极差、标准差控制图
18.8. 3 同类观测值排列于同一变量的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
18. 8.4 同类观测值排列于同一变量的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数控制[
18.8.5 同类观测值排列于同一变量的缺陷数,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18.8. 6 各观测量排列于不同变量的平均值、极差、标准差控制图
18.8. 7 各观测量排列于不同变量的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18.8.8 各观测值排列于不同变量的缺陷数,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18.9 箱图
18.9. 1 选择箱图类型
18.9.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箱图
18.9.3 变量模式简单箱图
18.9.4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箱图
18. 9.5 变量模式分组箱图
18.10 误差条图
18.10.1 选择误差条图类型
18.10.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误差条图
18.10.3 变量模式简单误差条图
18.10.4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误差条图
18.10.5 变量模式分组误差条图
18.11 散点图
18.11.1 选择散点图图式
18.11.2 简单散点图
18.11.3 重叠散点图
18.11.4 矩阵散点图
18.11.5 三维散点图
18.12 直方图
18.13 p-p概率图
18.14 q-q概率图
18.15 序列图
18.16 时间序列图
18.16.1 自相关图形和偏自相关图形
18.16.2 互相关图形
第19章 编辑统计图形
19.1 图形编辑窗口
19.1.1 在图形编辑富日中工作
19.1.2 约定
19.2 图形转换
19.2.1 转换图形的几点说明
19.2.2 条形图、线图、面积图转换
19.2.3 组合图转换
19.2. 4 圆图转换
19.2.5 高低图转换
19.2.6 散点图转换
19.2. 7 直方图转换
19.3 重设图形选择项
19.3.1 条形图、线图、面积图选择项
19.3.2 圆图选择项
19.3.3 箱线图选择项
19.3. 4 误差条图选择项
19.3.5 简单散点图和矩阵散点图选择项
19.3. 6 重叠散点图选择项
19.3.7 三维散点图选择项
19.3.8 直方图选择项
19.4 坐标轴
19.4.1 分类坐图形坐标轴
19.4. 2 简单散点图和重叠散点图坐标轴
19.4. 3 矩阵散点图坐标轴
19.4. 4 三维散点图坐标轴
19.4.5 直方图坐标轴
19.5 条间距
19.6 图题
19.7 注释
19.8 图例
19.9 图列注解
19.10 参照线
19. 11 边框
19.12 更新画面
19.13 图列
19. 13. 1 有关图形选项的几个问题
19.13.2 展示图列
19.13. 3 转置数据
19.14 图形格式
19. 14.1 图形模板格式
19.14.2 填充方式
19. 14.3 图形颜色
19.14. 4 标记符号
19.14.5 线条样式
19.14.6 条图样式
19.14. 7 条图标识样式
19.14. 8 插入连线
19.14.9 字体字号
19.14.10 立体图形旋转
19.14.11 坐标轴交换
19.14.13 分离国图
19. 14.13 分断线图中缺失值
19. 14. 14 旋转模式
第20章 创建交互式图形
20.1 概述
20.2 交互式条形图
20. 2.1 创建交互式条形图
20.2. 2 交互式条形图实例操作
20.3 交互式点线图
20.3.1 创建交互式点线图
20.3. 2 交互式点线图实例操作
20.4 交互式面积图
20.4.1 创建交互式面积图
20.4. 2 交互式面积图实例操作
20.5 交互式圆形图
20.5.1 创建交互式圆形图
20.5.2 交互式圆图实例操作
20.6 交互式箱图和误差条图
20. 6.1 创建交互式箱图
20.6.2 创建交互式误差条图
20. 6. 3 交互式箱图和误差条图实例操作
20.7 交互式直方图
20.7.1 创建交互式直方图
20. 7.2 交互式直方图实例操作
20.8 交互式散点图
20.8. 1 创建交互式散点图
20. 8. 2 交互式散点图实例操作
第21章 修饰交互图形
21.1 交互图形编辑状态
21.2 图形管理器
21.3 设置工作环境
21. 3.1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工作环境转换
21.3.2 调整工具栏
21.3. 3 立体图形工作板和填充工作板
21.4 重新指定图形中变量
21.4.1 指定坐标轴和图例变量
21. 4. 2 指定观测量
21.4.3 指定圆图变量
21.5 插入图形和文字
21. 5.1 插入图形
21.5.2 添加文字说明
21.6 改变图形特征
21.6.1 颜色
21.6. 2 样式
21.6.3 符号大小
21.6.4 文本
21. 6.5 填充体
21.6.6 坐标轴
21.6.7 线条和符号
21.7 图形版式
21.7.1 文本格式
21.7.2 图例和图解边框
21.7.3 修饰坐标轴
21.7.4 图例
21.7.5 图解
21.7.6 格线
21.7.7 数据区域
21.8 预设交互图形外观
21.9 系统文本编排
21.10 改变图形成分
21.10.1 条形图成分
21.10.2 点线图成分
21.10.3 圆图成分
21.10.4 面积图成分
21.10.5 箱图成分
21.10.6 误差条图成分
21.10.7 直方留成分
21.10.8 散点图成分
21.11 各个图形特征
21.12 图形旋转与照明
附录
快捷键
数据清单
参考文献
第1章 spss for windows概述
1.1 spss for winows特点及各版新功能
1.1. 1 spss for windows特点
1.1.2 各版本新增功能对比表
1.2 spss for windows对环境要求
1. 2.1 spss组成及对硬件环境要求
1.2.2 spss对软件环境要求
1.3 软件安装方法与快捷方式的建立
1.3.1 软件安装步骤
1.3.2 建立启动的快捷方式
1.4 spss for windows启动与退出
1.4. 1 spss for windows启动
1.4.2 spss for windows退出
第2章 系统运行管理方式
2. 1 运行方式
2.1. 1 完全窗口菜单运行管理方式
2.1.2 程序运行管理方式
2.1.3 混合运行管理方式
2. 2 窗口及其功能
.2.2.1 数据编辑窗口
2.2.2 输出信息观察窗口
2.2.3 语句窗口
2.2.4 稿本编辑窗
2.3 对话框及其使用方法
2.4 系统参数设置
2. 4.l 参数设置基本操作
2. 4. 2 通用参数设置
2. 4.3 观察窗口参数设置
2.4.4 草稿观察窗口参数设置
2.4. 5 标签输出设置
2. 4.6 统计图形参数设置
2.4.7 要点表参数设置
2.4.8 数据功能卡
2.4. 9 数值型变量自定义格式设置
2. 4.10 稿本窗口参数设置
2.4.11 交互图形窗口参数设置
2. 5 设置工具栏中工具图标按钮
2.6 窗口菜单功能
第3章 spss入门--数据统计处理实例
3.1 数据说明
3. 1.1 数据背景
3. 1.2 变量信息
3.2 建立数据文件
3.3 数据管理
3. 3. 1 数据转换
3.3.2 对变量值重新编码
3.3. 3 用已有变量计算产生新变量
3.4 数据测量水平和统计方法
3.4. 1 数据测量水平
3.4. 2 数据在spss中格式
3.4.3 选择统计方法
3.5 数据分析
3.5.1 数据探索
3.5.2 非参数统计
3. 5. 3 因子分析
3.5.4 多元线性回归
3. 5.5 多重组间比较
3.6 保存数据文件
第4章 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
4. 1 数据编辑器与数据文件
4.1.1 数据编辑器
4.1.2 数据文件
4. 2 常量、变量、观测量、操作符和表达式
4.2.1 常量与变量
4. 2.2 操作符与表达式
4.2.3 定义一个变量
4.2.4 变量模板的应用、定义与修改
4.2. 5 概率事件(观测量)
4.3 数据的录入
4.3. 1 数据录入方法
4. 3.2 查看变量信息与文件信息
4.4 编辑数据文件
4. 4.1 在单元格中编辑数据
4.4.2 变量的插入与删除
4.4.3 观测量的插入与删除
4.4.4 数据的剪切、复制与粘贴
4.4.5 在一个区域中修改数据
4.4.6 恢复删除或修改前数据
4.5 根据已有变量建立新变量
4.5.1 spss函数
4.5.2 建立新变量
4. 6 数据文件操作
4.6.1 打开与保存数据文件
4.6.2 清数据窗
4.6.3 从ascii码数据文件按固定格式读人数据
4.6.4 自由格式ascii码数据文件的转换
4. 6.5 定义日期变量
4.6.6 数据库文件的转换
第5章 为分析作好准备
5.1 整理数据文件
5.1.1 观测量数据的排序
5.1. 2 变量值排秩
5. 1.3 数据文件的转置
5.1.4 拆分数据文件
5.1.5 合并数据文件
5.2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5. 2.1 分类汇总的概念
5.2.2 进行分类汇总的方法
5.3 对观测量加权处理
第6章 文件操作与文本文件编辑
6.1 新文本文件的建立、打开、保存与关闭
6.1.1 建立新文件
6.1.2 打开文本文件
6.1.3 保存文本文件
6.1.4 关闭文件
6.2 文本文件的编辑
6.2.1 语句富与稿本富中文本内容移动、拷贝与删除
6.2.2 在窗日文件中指定内容查询与替换
6.3 输出窗中的文本例览与编辑
6.3.1 利用导航器测览输出信息
6.3.2 编辑输出信息
6.3.3 读懂输出信息
6.3. 4 编辑要点表
6.4 数据文件之间的操作
6.5 文件打印
6.5.1 设置输出窗内容打印参数
6.5.2 数据窗、语句窗内容打印
第7章 获得帮助
7.1 帮助主题
7. 1.1 按索引方式查找帮助信息
7. 1.2 按目录方式查找帮助信息
7.1.3 按提问方式查找帮助信息
7. 1.4 帮助富中的操作
7.2 统计方法指导
7.3 语句指南
7.4 其他信息
7.4.1 进入spss主页
7.4.2 查看spss版权
第二篇统计分析过程
第8章 统计分析概述
8.1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功能概述
8.2 spss for wndows数值分析过程
8. 2.1 summarize分析功能
8.2.2 compare means分析功能
8. 2.3 general linear model分析功能
8.2.4 correlate分析功能
8.2.5 regression分析功能
8.2. 6 loglinear分析功能
8. 2.7 classify分析功能
8. 2.8 data reduction分析功能
8.2.9 scale分析功能
8.2.10 nonparametric tests分析功能
8.2.11 time series分析功能
8. 2.12 survival分析功能
8.2.13 multiple response分析功能
8.3 spss for windows图形分析过程
第9章 基本统计分析
9.1 基本统计分析
9.2 频数分布表
9.2. 1 关于频数分布分析
9.2.2 一线频数分布分析步骤
9.2.3 例题分析
9.3 描述统计分析过程
9.3. 1 操作步骤
9.3.2 例题分析
9.4 探索分析
9.4. 1 考察数据
9.4.2 假设检验
9.4. 3 分析数据步骤
9. 4. 4 数据分析例题
9.5 交叉列表
9.5.1 概述
9.5. 2 分析步骤
9.5.3 例题分析
9.6 分层摘要报告表
9.6. 1 使用说明
9.6.2 例题说明
9.7 观测量简明表
9. 7. 1 数据要求
9.7. 2 操作说明
9.7. 3 例题说明
9.8 报告结果
9.8.l 几种基本输出格式
9.8.2 行形式输出报告
9.8.3 列形式输出报告
第10章 相夫分析
10.1 相关分析的概念与相关分析过程
10. 1.1 相关分析的概念
10.1.2 相关分析的spss过程
10.2 二个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10.2.1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相关分析
10.2.2 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的选择项
10.2.3 二个变量间相关分析实例
10.2. 4 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的过程语句
10.2. 5 关于相关矩阵
10.2. 6 关于建立相关矩阵数据文件
10.3 偏相关分析
10.3.1 偏相关分析的概念
10. 3.2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偏相关分析
10. 3.3 偏相关分析的选择项
10.3.4 偏相关应用实例
10. 3.5 偏相关分析的过程语句
10.4 距离分析
10.4. 1 关于距离分析
10.4. 2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观测量间不相似性分析
10.4.3 距离分析过程的选择项
第11章 均值比较与检验
11.1 均值比较与均值比较的检验过程
11. 1.1 均值比较的概念
11.1.2 进行均值比较及检验的过程
11.2 means过程
11.2.1 使用means过程的系统默认选择项
11.2.2 means过程的选择项
11.2.3 使用选择项的分析实例
11.2.4 means过程语句
11.3 单一样本t检验
11.3. 1 关于单一样本t检验
11.3.2 单一样本t检验的实例
11.4 独立样本的t检验
11.4.1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11.4.2 独立样本t检验的选择项
11. 4.3 独立样本 t检验的过程语句
11.5 配对样本t检验
11. 5.1 配对样本t检验的概念
11.5. 2 使用系统默认值的配对样本t检验
11.5.3 配对样本t检验过程的选择项及实例
11.5.4 配对样本t检验的过程语句
第12章 方差分析
12.1 太差分析概念与方差分析过程
12.1.1 方差分析的概念
12.1.2 方差分析中的术语
12.1.3 方差分析过程
12. 2 单因素方差分析
12.2.1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一维方差分析
12. 2. 2 单因素太差分析的选择项
12. 2.3 使用选择项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实例
12.2.4 单因素方差分析过程语句
12. 3 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过程
12.3.1 单因变量多因素太差分析的菜单和选择项
12.3.2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12.3.3 2x2析因实验方差分析实例
12.3. 4 拉丁方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实例
12. 3. 5 协方差分析实例
12.3. 6 多维交互效应方差分析实例
12.4 多因变量线性模型的方差分析
12.4.1 多因变量方差分析的菜单和选择项
12.4.2 多因变量线性模型方差分析实例
12. 5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12. 5.1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数据文件结构
12. 5.2 组内因素的指定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选择项
12.5.3 重复测量太差分析实例
12.6 方差成份分析
12. 6.1 方差成份的菜单和选项
12.6.2 疗差成分分析
第13章 回归分析
13.1 线性回归
13. 1. 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13.1. 2 多元线性回归
13.1.3 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13.1.4 奇异值、影响点的确定与共线性诊断
13.1.5 变非线性关系为线性关系
13. 1.6 线性回归分析实例
13. 2 曲线估计
13.2.1 曲线估计的一般步骤
13. 2.2 数据要求与假设
13.2.3 操作方法
13. 2. 4 结果分析
13.3 逻辑斯谛回归
13. 3.1 逻辑斯谛回归基本概念
13. 3. 2 逻辑斯谛回归操作说明
13.3.3 逻辑斯谛回归应用实例
13. 4 概率单位回归
13. 4.1 概率单位回归基本概念
13.4.2 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操作
13.4. 3 概率单位回归分析实例
13.5 非线性回归
13.5.1 非线性回归概念
13. 5.2 常用非线性模型
13. 5.3 非线性回归操作方法
13. 5.4 非线性回归实例
13. 6 加权回归
13. 6.1 加权回归概念
13.6.2 加权回归操作方法
13. 6.3 加权回归应用实例
13. 7 二段最小平方法
13. 7.1 二段最小平方法概念
13.7. 2 二段最小平方法操作方法
13. 7.3 二段最小平方法应用实例
13. 8 最优尺度回归
13.8. 1 最优尺度回归概念
13. 8.2 最优尺度回归操作方法
13. 8. 3 最优尺度回归应用实例
第14章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14.1 聚类、判别分析及其分析过程
14. 1. 1 聚类分析
14.1.2 判别分析
14.l. 3 分类命令的功能
14.2 快速样本聚类过程
14. 2.1 快速聚类的基本概念
14. 2.2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快速聚类
14.2.3 快速聚类分析的选择项及实例分析
14. 2.4 快速聚类命令语句
14.3 分层聚类
14.3. 1 分层聚类的概念与聚类分析过程
14. 3. 2 选择项含义与分层聚类的步骤
14. 3.3 用聚类分析过程进行观测量聚类的实例
14.3.4 用聚类分析过程进行变量聚类
14. 3.5 与分层聚类分析有关命令语句
14. 4 判别分析
14. 4. 1 判别分析的概念与判别分析过程
14.4.2 判别分析步骤及判别分析过程的选择项
14. 4.3 使用系统默认值的判别分析实例
14.4. 4 使用选择项的判别分析实例
14.4.5 逐步判别分析与方法和判据的选择
14. 4.6 逐步判别分析实例
14.4.7 与判别分析有关的命令语句
第15章 因子分析
15.1 因子分析与因子分析过程
15.1.1 因子分析概念
15. 1.2 因子分析过程
15. 2 因子分析
15.2.1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因子分析
15.2.2 因子分析过程选择项
15. 2.3 因子分析实例之一
15.2.4 因子分析实例之二
15.3 因子分析过程命令语句
15.3.1 因子分析过程命令
15.3. 2 因子分析过程中子命令
第16章 非参数检验
16.1 卡方检验
16.1.1 卡方检验基本概念
16.1.2 卡方检验基本过程
16.1.3 卡方检验实例运行
16.2 二项分布检验
16.2. 1 二项分布检验基本概念
16.2.2 二项分布检验基本过程
16.2.3 二项分布检验实例运行
16.3 游程检验
16.3.1 游程检验基本概念
16. 3.2 游程检验基本过程
16. 3. 3 游程检验实例运行
16.4 一个样本柯尔莫哥洛夫一斯米诺夫检验
16. 4.1 一个样本柯尔莫哥洛夫一斯米诺夫检验基本概念
16.4.2 柯尔莫哥洛夫一斯米诺夫检验基本过程
16.4.3 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检验实例运行
16.5 两个独立样本检验
16.5. 1 两个独立样本检验的用途
16.5.2 两个独立样本检验基本过。
16.5.3 两个独立样本检验实例运行
16.6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
16.6.1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的用途
16.6.2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基本过程
16.6.3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实例运行
16.7 两个相关样本检验
16.7.1 两个相关样本检验的用途
16.7.2 两个相关样本检验基本过程
16.7. 3 两个相关样本检验实例运行
16. 8 多个相关样本检验
16.8. 1 多个相关样本检验的用途
16.8.2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基本过程
16.8.3 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倒运行
第17章 生存分析
17.1 基本概念
17.1.1 spss提供的生存分析过程
17. 1.2 数据类型
17.1. 3 生存时间的函数
17.1.4 cox回归模型
17. 1.5 时间相依性变量的生存分析
17.2 生命表分析
17. 2. 1 概述
17.2. 2 使用生命表分析过程
17.2.3 生命表的实例分析
17.3 kaplan-meter分析
17.3.1 概述
17.3.2 使用kapan-meter分析过程
17.3.3 kaplan-meter实例分析
17.4 cox regression风险比例模型分析
17.4.1 概述
17.4.2 使用cox regression分析过程
17. 4.3 cox regression实例分析
第三篇统计图形生成与编辑
第18章 生成统计图形
18. 1 概述
18.1.1 数据类型
18. 1.2 数据与图形
18.1.3 图形画廊窗口
18.2 条形图
18.2. 1 选择条形图类型
18.2.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条形图
18.2.3 变量模式简单条形图
18.2. 4 观测值模式简单条形图
18.2.5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条形图
18. 2.6 变量模式分组条形图
18.2.7 观测植模式分组条形图
18.2. 8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段条形图
18.2.9 变量分段条形图
18. 2. 10 观测值模式分段条形图
18.3 线图
18.3. 1 选择线图类型
18.3.2 观测量分类模式单线图
18.3. 3 变量模式单线图
18.3.4 观测值模式单线图
18.3. 5 观测量分类模式多线图
18.3.6 变量模式多线图
18.3. 7 观测值模式多线图
18.3.8 观测量分类模式垂线图
18.3.9 变量模式垂线图
18.3. 10 观测值模式垂线图
18.4 面积图
18. 4. 1 选择面积图类型
18.4.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面积图
18. 4. 3 变量模式简单面积图
18.4.4 观测值模式简单面积图
18.4. 5 观测量分类模式推栈面积图
18.4.6 变量模式堆钱面积图
18. 4.7 观测值模式堆栈面积图
18.5 圆图
18.5.l 圆图类型选择
18. 5.2 观测量分类模式圆图
18.5. 3 变量模式圆图
18.5.4 观测值模式圆图
18.6 高低图
18. 6.1 选择高低图类型
18.6.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高低收盘图
18. 6.3 变量模式简单高低收盘图
18.6.4 观测值模式简单高低收盘图
18. 6.5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极差图
18. 6.6 变量模式简单极差图
18.6.7 观测值模式简单极差图
18. 6.8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高低收盘图
18.6.9 变量模式分组高低收盘图
18. 6. 10 观测值模式分组高低收盘图
18.6.11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极差图
18.6.12 变量模式分组极差图
18.6.13 观测值分类分组极差图
18. 6. 14 观测量分类模式距限图
18. 6. 15 变量模式距限图
18. 6.16 观测值模式距限图
18.7 帕累托图
18.7.1 选择帕累托图类型
18. 7.2 观测量分类数目或数值累加模式简单帕累托图
18.7. 3 变量累加模式简单怕累托图
18. 7. 4 观测值模式简单帕累托图
18.7.5 观测量数目或数值累加模式堆栈帕系托图
18.7.6 变量累加模式难栈帕累托图
18.7.7 观测值模式堆栈帕累托图
18.8 控制图
18.8.1 选择控制图类型
18.8.2 同类观测值排列于同一变量的平均值、极差、标准差控制图
18.8. 3 同类观测值排列于同一变量的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
18. 8.4 同类观测值排列于同一变量的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数控制[
18.8.5 同类观测值排列于同一变量的缺陷数,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18.8. 6 各观测量排列于不同变量的平均值、极差、标准差控制图
18.8. 7 各观测量排列于不同变量的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18.8.8 各观测值排列于不同变量的缺陷数,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18.9 箱图
18.9. 1 选择箱图类型
18.9.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箱图
18.9.3 变量模式简单箱图
18.9.4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箱图
18. 9.5 变量模式分组箱图
18.10 误差条图
18.10.1 选择误差条图类型
18.10.2 观测量分类模式简单误差条图
18.10.3 变量模式简单误差条图
18.10.4 观测量分类模式分组误差条图
18.10.5 变量模式分组误差条图
18.11 散点图
18.11.1 选择散点图图式
18.11.2 简单散点图
18.11.3 重叠散点图
18.11.4 矩阵散点图
18.11.5 三维散点图
18.12 直方图
18.13 p-p概率图
18.14 q-q概率图
18.15 序列图
18.16 时间序列图
18.16.1 自相关图形和偏自相关图形
18.16.2 互相关图形
第19章 编辑统计图形
19.1 图形编辑窗口
19.1.1 在图形编辑富日中工作
19.1.2 约定
19.2 图形转换
19.2.1 转换图形的几点说明
19.2.2 条形图、线图、面积图转换
19.2.3 组合图转换
19.2. 4 圆图转换
19.2.5 高低图转换
19.2.6 散点图转换
19.2. 7 直方图转换
19.3 重设图形选择项
19.3.1 条形图、线图、面积图选择项
19.3.2 圆图选择项
19.3.3 箱线图选择项
19.3. 4 误差条图选择项
19.3.5 简单散点图和矩阵散点图选择项
19.3. 6 重叠散点图选择项
19.3.7 三维散点图选择项
19.3.8 直方图选择项
19.4 坐标轴
19.4.1 分类坐图形坐标轴
19.4. 2 简单散点图和重叠散点图坐标轴
19.4. 3 矩阵散点图坐标轴
19.4. 4 三维散点图坐标轴
19.4.5 直方图坐标轴
19.5 条间距
19.6 图题
19.7 注释
19.8 图例
19.9 图列注解
19.10 参照线
19. 11 边框
19.12 更新画面
19.13 图列
19. 13. 1 有关图形选项的几个问题
19.13.2 展示图列
19.13. 3 转置数据
19.14 图形格式
19. 14.1 图形模板格式
19.14.2 填充方式
19. 14.3 图形颜色
19.14. 4 标记符号
19.14.5 线条样式
19.14.6 条图样式
19.14. 7 条图标识样式
19.14. 8 插入连线
19.14.9 字体字号
19.14.10 立体图形旋转
19.14.11 坐标轴交换
19.14.13 分离国图
19. 14.13 分断线图中缺失值
19. 14. 14 旋转模式
第20章 创建交互式图形
20.1 概述
20.2 交互式条形图
20. 2.1 创建交互式条形图
20.2. 2 交互式条形图实例操作
20.3 交互式点线图
20.3.1 创建交互式点线图
20.3. 2 交互式点线图实例操作
20.4 交互式面积图
20.4.1 创建交互式面积图
20.4. 2 交互式面积图实例操作
20.5 交互式圆形图
20.5.1 创建交互式圆形图
20.5.2 交互式圆图实例操作
20.6 交互式箱图和误差条图
20. 6.1 创建交互式箱图
20.6.2 创建交互式误差条图
20. 6. 3 交互式箱图和误差条图实例操作
20.7 交互式直方图
20.7.1 创建交互式直方图
20. 7.2 交互式直方图实例操作
20.8 交互式散点图
20.8. 1 创建交互式散点图
20. 8. 2 交互式散点图实例操作
第21章 修饰交互图形
21.1 交互图形编辑状态
21.2 图形管理器
21.3 设置工作环境
21. 3.1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工作环境转换
21.3.2 调整工具栏
21.3. 3 立体图形工作板和填充工作板
21.4 重新指定图形中变量
21.4.1 指定坐标轴和图例变量
21. 4. 2 指定观测量
21.4.3 指定圆图变量
21.5 插入图形和文字
21. 5.1 插入图形
21.5.2 添加文字说明
21.6 改变图形特征
21.6.1 颜色
21.6. 2 样式
21.6.3 符号大小
21.6.4 文本
21. 6.5 填充体
21.6.6 坐标轴
21.6.7 线条和符号
21.7 图形版式
21.7.1 文本格式
21.7.2 图例和图解边框
21.7.3 修饰坐标轴
21.7.4 图例
21.7.5 图解
21.7.6 格线
21.7.7 数据区域
21.8 预设交互图形外观
21.9 系统文本编排
21.10 改变图形成分
21.10.1 条形图成分
21.10.2 点线图成分
21.10.3 圆图成分
21.10.4 面积图成分
21.10.5 箱图成分
21.10.6 误差条图成分
21.10.7 直方留成分
21.10.8 散点图成分
21.11 各个图形特征
21.12 图形旋转与照明
附录
快捷键
数据清单
参考文献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