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onomics:twelve new trends that will shape the news you get

副标题:无

作   者:肯·达科特(Ken Doctor)著;林丽冠译

分类号:

ISBN:978986652648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從買賣消息,看見內容交易的未來 消息經濟,就是新聞業崩壞之後、數位內容的物競天擇時期---   ◎一定會發生的是︰   你可以自己發行數位內容,贏得名聲與財富;   但,創作的人收入反而可能不如編輯內容的人,怎麼辦?   ◎你一定得知道的是︰   數位內容如何製作、販賣、與廣告業務結合?   電視、報紙、廣播都成了分眾媒體,行銷活動該怎麼結合媒體?   你得成為自己想法的總編輯,否則就淪為弱勢族群。   全球最權威的網路與資訊市場研究者——奧賽Outsell公司的數位內容趨勢斷言:   晚間新聞的觀眾平均年齡63歲,日報的讀者平均年齡57歲。你不看電視新聞?不訂報紙?很好!表示你年輕。但是,你只看自己感興趣的消息,心裡還「自我感覺良好」嗎?那就糟了。   媒體變多,我們每天能看到的新聞卻急速變少。報社關了、報紙張數少了、電視新聞老是重播那幾則消息,後果就是我們最切身的事情—錯過了地方明星產業崛起的機會、不知道鄰近學校提供的優渥入學條件,甚至地方官貪污、社區污染、違建路霸、校園暴力、……,沒人報導、所以沒有公權力介入。如果你還是只看自己有興趣的消息,便會淪為作者所說的資訊笨蛋,然後被裁員、受欺侮的窘境等著你。   作者會告訴你,如何不淪為消息經濟下的弱勢群體:   網路時代的好處是,你可以用部落格、網路電台、微網誌,做到「人人可以發行內容」,賺數位內容的財富。但你知道嗎?就是因為人人可以發表內容,所以數位內容的創作者收入可能很少,記者的收入會只剩下五分之一,和多數人一起成為外包工作者。但好消息是︰消息經濟是贏家通吃的社會—大部分的錢,被很少數人賺走。   作者要指點你,   .為什麼所有數位內容都會變成分眾型的利基市場?   .哪種形式的內容最受歡迎?   .什麼是使用別人內容賺錢的藝術?為什麼這種人最可能是大贏家?   .什麼方向能讓你走進數位內容的贏家社群。   六個問題,可以看出你的「消息經濟」贏家程度︰   1.你常常看新聞嗎(上網看、而不是看電視)?   2.你有自己的部落格嗎?   3.你天天會在facebook、twitter、噗浪上嗎?   4.你知道上網刊登廣告和刊登報紙、電視廣告哪個便宜嗎?   5.你覺得「媒體人」的收入多半很高嗎?   6.你覺得「數位內容」是高科技,一般人不容易參與這種消息經濟嗎?   在新聞媒體大崩壞的黑暗中,我們看見消息經濟興起的曙光,但是我們不能等一切明朗了才參與,因為那時就來不及了。

目录

自序 從買賣消息,看見內容交易的未來


第一章:內容在物競天擇,你得成為自身想法的總編輯

過去的消息守門人正在消失。如今,我們生活在新聞泡沫中,與其說是我們取得新聞,不如說是消息找上我們,有時候還包圍著我們。我們生活在擁有報紙、網路廣播、網路和電視等無限選擇的世界,因此,我們必須自己詮釋消息。


第二章:十二大網路媒體將主宰大眾新知

世界上會僅存十二家大眾媒體,有些原來是廣播公司,有些本是有線電視業者,有些從報社轉型,有些是新聞通訊社。到二○一五年時,他們的產品會顯得更類似,而不是更為不同。


第三章:在地媒體重劃版圖

網際網路變革讓地方媒體公司首當其衝,並且被迫重新定義自己,當他們努力尋求生存策略時,他們的規模變得愈來愈小,而且愈來愈地方導向。同時,新興的城市型消息報導業開始擴張,並且和大型媒體一較高下。

第四章:廣告革命與讀者革命,革掉傳統新聞業的命
讀者還是在讀報紙的內容,只不過他們覺得紙張落伍了。觀眾對電視新聞老講些與我何干消息感到厭煩,於是他們上網找自己要看的消息。閱聽大眾跑掉的同時,報紙、雜誌、廣電媒體還在堅持賣高價廣告,低估網路即時與完整搜尋的威力,現在醒悟有點晚了。


第五章:大整合,使用別人內容的賺錢藝術

網路新聞革命除去許多中間人,並且開始創造新一批的中間人,這些中間人提供我們閱讀和廣告的選擇,能整合許多內容,而且動作很快的人,當贏家。

第六章:現在的世界,是「專業的業餘人士」提供內容

過去一向是我們編輯,你們閱讀。現在觀眾會給你回應,彼此參與和創作「內容」。媒體與新聞公司必須接受這個新的「專業的業餘人士」世界。但哪些工作交給專業?哪些留給業餘?


第七章:跟部落客學學,才知讀者愛看什麼

部落格這種內容工具可以讓記者提供的東西具備即時性、不拘形式、互動性,現在的讀者就愛這個。優秀的部落客,比優秀的報導記者更有財務價值,但媒體出版商的廣告業務員不了解部落格,覺得是比報導還不如的內容而壓價銷售。


第八章:獨特消息搶占獨特利基
還想提供「一般大眾都能看的消息」?這種內容、這種媒體必死。來自商業財經、科技、旅遊、體育、健康、甚至政治的主題產品已經取而代之,可以收取的廣告費也較高。


第九章:這是個「被找到」比「絕妙內容」還重要的時代

科技對內容、對鎖定式廣告、對搜尋引擎、對資料採掘、對量化市場分析、對內容出版商、對人類知識未來產生了哪些影響?這年頭,會操作科技才得以操作內容,會操作內容才能夠影響世界。


第十章:行銷人一定要具備數位基本功
舊式的行銷技巧很昂貴、缺乏效率和過時,我們要知道病毒式行銷如何被媒體運用,並且支配媒體。我們要知道哪種部落格會成為賺錢生意,做產品行銷時該有哪五種基本認識。


第十一章:消息經濟下,搖擺人最「搖擺」
最吃的開、最「搖擺」的,是那種具備多種功能的人,內容創作者必須大略通曉多項技能,兼任多項特約工作。但這些多樣技術,學校科系還沒開始教,其中包括消息經濟的數學--「我數學不好」這種想法會害你失業。


第十二章:注意消息經濟落差
收入的落差、技能的落差、笨蛋與否的落差、管理階層與員工間的觀念落差、趣味與嚴肅之間的落差、偏見與公正之間的落差、對話落差,每一個落差都會導致你沒法當贏家。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Newsonomics:twelve new trends that will shape the news you get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