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的力量

副标题:无

作   者:贝弗里·J.西尔弗

分类号:

ISBN:978750976968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依据国际劳工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新数据库——世界劳工小组数据库,对劳工运动进行了历时长、范围广的研究,揭示了19世纪晚期以来地方的劳工运动与国际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进程是相关的。通过对特定阶段的全球工业化进程进行审慎的、实证性的分析,作者认为,资本到哪里,劳工和资本的冲突也会跟到哪里,指出劳工运动深深地嵌入世界政治的动态体制当中,总结了劳工运动的重心在国家之间转移及其与生产的地理分布的关系。

目录


中文版前言/1
前言和致谢/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劳工运动与劳工研究的双重危机/1
  第二节 关于劳工与劳工运动的现状与未来的辩论/4
  第三节 世界-历史视角下的劳工抗争:概念与理论框架/12
  第四节 研究策略/23
  第五节 20世纪的世界工人:本书概要/36
第二章 劳工运动与资本转移/38
  第一节 汽车产业中劳工抗争的世界-历史模式/40
  第二节 从美国的弗林特到韩国的蔚山:汽车工人大罢工浪潮的历史再现/43
  第三节 后福特主义的技术调整?/62
  第四节 边界划分和“精益-二元”生产模式的悖论/65
第三章 劳工运动与产品周期/70
  第一节 汽车产业的产品周期/72
  第二节 比较视角中的纺织工业产品周期/76
  第三节 产品周期、调整策略与运输产业中的劳工抗争/91
  第四节 一种新的产品调整策略?/96
  第五节 结论/114
第四章 劳工运动和世界政治/116
  第一节 世界大战和劳工抗争/117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的全球化和现代劳工运动的兴起/123
  第三节 国际和国内冲突的恶性循环/130
  第四节 劳工抗争、世界大战和殖民地世界的国家独立/136
  第五节 美国霸权、大众消费以及发展主义的社会契约/140
  第六节 从美国的霸权危机到世界劳工的危机/151
第五章 世界-历史视角下当代劳工运动发展的动力机制/158
  第一节 一场冲向底线的竞赛?/158
  第二节 南北差距的终结?/159
  第三节 工人结构性谈判力量的削弱?/160
  第四节 战争与工人权利将何去何从?/163
  第五节 新劳工国际主义?/166
附录一 世界劳工小组数据库:概念化、测量方法与数据收集程序/169
附录二 从报纸索引中记录数据的说明/185
附录三 国家的分类/191
参考文献/192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劳工的力量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