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s

副标题:无

作   者:蔡英文著

分类号:

ISBN:978957145201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台灣民主理念的分歧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臺灣自由憲政主義發徵
第三節 臺灣的民主抗爭及其意義型態
第四節 國家主權與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之爭
第五節 政治與文化的保守意識形態
第六節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民主?

第二章 從極權主義的批判到共和民主政治: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鄂蘭政治思想的生涯
第三節 威瑪共和的虛無主義與納粹興起的機緣
第四節 對代議民主制的批判
第五節 共和主義式的民主憲政理想
第六節 結語:未竟的政治思辨旅程

第三章 當代自由主義的爭議:價值多元論與政治共識的可能性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多元主義的基本信條:價值的無通約共量性及其衝突
第三節 羅爾斯的「合理的多元主義」與「交疊性共識」的基設
第四節 雷茲對「交疊性共識」的批判
第五節 葛雷的激進多元論為立場的自由主義
第六節 結論

第四章 當代市民社會理論:主權國家、資本主義社會與公民德行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市民社會論述的歷史:從古典到啟蒙思想運動時期
第三節 黑格爾之市民社會理論的論證主題:國家與市民社會的互為辯證
第四節 馬克思的市民社會批判
第五節 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的限制──柯拉考夫斯基的評論
第六節 結論

第五章 當代民族主義的兩種解釋
第一節 當代民族主義的議題
第二節 關於民族與民族主義的基本意義
第三節 從康德的個人道德自律到德意志浪漫主義的民族自決:坎度理的觀念史闡述
第四節 民族主義起源涉及的方法論與解釋的爭論
第五節 蓋爾勒的社會人類學的闡釋:工業化社會、啟蒙文化與民族主義
第六節 結論:一種比較的論點

第六章 普世主義的理想與政治認同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認同的兩項環節及其複雜性
第三節 解釋「認同」問題的兩項論證模式:「普世主義」的理想與「認同性政治」的現實
第四節 普世主義與區域主義的矛盾辯證
第五節 政治認同的規範性理念

第七章 自由憲政理論:麥可?歐克秀的解釋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保守主義式的解釋
第三節 國家乃脫胎中古封建制
第四節 中古封建的兩種「法治國」與「封建領地」
第五節 現代國家的兩種形態
第六節 現代國家的法治權威與義務
第七節 現代國家的主權
第八節 國家權威與權力概念的混淆
第九節 現代國家的規範性理念
第十節 政治性之概念
第十一節 法治權威與政治概念的區分
第十二節 法治權威與政治的互為辯證
第十三節 結論:自由憲政的限制

第八章 基進民主理論
第一節 引言:憲政民主與基進民主的論旨
第二節 不依憲政法治的思辨與途徑
第三節 對人民主權的解釋
第四節 基進民主論的「去原則」與「反根基主義」
第五節 民主的不確定性
第六節 民主乃是象徵性的人民主權的虛位化
第七節 民主乃是感知性的政治
第八節 民主乃是暫時性「霸權」(「主導權」)的形塑
第九節 結論

第九章 公民身份與權利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現代公民觀念之濫觴
第三節 國家主權與公民的觀念
第四節 法國革命時期公民觀念的轉折
第五節 公民資格與人權
第六節 公民身份的多重性與民主政治
第七節 席拉?班赫畢的公民與民主的概念
第八節 結論

第十章 「歐洲中心論」與我們對西方政治文化的接受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歐洲中心論」的意義與批判的論點
第三節 薩伊的「東方主義」的論旨
第四節 阿敏的「歐洲中心論」的論旨
第五節 「歐洲中心論」之批判蘊含的文化反省
第六節 結論:文化的互動與相對主義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Politic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