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革与东亚政策倡议
副标题:无
作 者:( )Shahid Yusuf,( )M.Anjum Altaf,( )Kaoru Nabeshima编;王世华,刘春江,汪秋明译
分类号:
ISBN:978750057968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许多东亚经济体在过去几年中经济取得了飞速增长。然而,未来发展将取决于区域和国家政策行动的质量和时机。政策议程必须解决20世纪90年代末困扰该地区的一些问题,即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国内制度和国内政策缺陷相关的问题,特别是金融冲击、主要出口竞争力的快速转移、国际生产网络的变革以及为经济增长打下基础的生产体系在地理构成上的重大重组。
保持东亚的持续活力需要政策上的倡议,包括防止冲击带来的风险,管理正在进行的转变和变革,并以这种方式来加强公司的竞争力和经济的稳定性。《全球变革与东亚政策倡议》一书为我们提供了特定的政策回应,利用这些政策回应就可以在经济、政治以及技术动荡时期成功地操纵局势。
本书吸收了诸如公司治理和政治治理、经济政策、全球化、高等教育、立法改革、区域一体化以及社会保护方面的著名专家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对与东亚各经济体相关的全球、区域以及国家政策的最新思考和研究。对于那些对东亚感兴趣的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以及学生来讲,该书将是一部必备的参考材料。更多>>
目录
序言
缩略语
第1章 全球化对亚洲的含义 M.Anjum Altaf和Shahid Yusuf
第2章 货币合作与金融合作是否应该结合在一起? Barry Eichengreen
第3章 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区域主义的作用 Eisuke Sakakibara和Sharon Yamakawa
第4章 亚太地区新区域贸易的发展 John Gilbert、Robert Scollay和Bijit Bora
第5章 协调竞争政策 Peter Lloyd、Kerrin Vautier和Paul Crampton
第6章 公共部门 Carles Boix
第7章 公司治理、产业政策与法治 Dwight H.Perkins
第8章 治理与互联网 Richard Rose
第9章 促进经济增长:教育深化,还是教育广化? Howard Pack
第10章 风险资本产业 Martin Kenney、Kyonghee Han和Shoko Tanaka
编者简介
作者简介
图3.1 贸易强度指数:区域内部,1980—2001年
3.2 ASEAN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1995—2001年
3.3 流向ASEAN、亚洲新工业化经济体和中国的东亚FDI份额
6.1 一般政府的财政收入,1950—1993年
6.2 中央政府总支出,1970—1998年
6.3 中央政府的债务,1970—1998年
6.4 中央政府的预算平衡,1970—1998年
6.5 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互动下财政收入的演进
6.6 在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相互作用下的补贴和转移支付的演进
8.1 电话连接,2002年
8.2 互联网使用
8.3 信息开放度
9.1 2001年新加坡初始每月总工资
表2.1 名义汇率波幅月报
2.2 储备波幅月报
2.3 利率波幅月报
2.4 波幅比率
3.1 开放度与全球一体化指数
3.2 进口和出口份额(2001年)
3.3 部分经济体和部分年份的贸易份额
3.4 区域内贸易:区域集团内的商品出口
3.5 2001年贸易强度指数
3.6 东亚经济体的前五位贸易伙伴(基于贸易强度指数)
3.7 FDI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中的分布
3.8 发展中东亚区域内的FDI流量(1999—2001年)
3.9 东亚国家处理FDI的主要方式(1948—2003年)
3.10 发展中经济体中排名在前50位的非金融跨国公司的母国和地区
3.11 各区域主要产品种类的世界贸易结构(1985年和2000年)
3.12 汽车业的区域内进口
4.1 东北亚经济体进出口分布
4.2 双边优惠贸易协定的福利效果(相同的变化基础)
4.3 迈向东亚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自由化的福利效果(相同的变化基础)
4.4 自由贸易协定的福利效果(相同的变化基础)
4.5 排除农业的福利效果
4.6 东亚经济体各部门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增加值
4.7 在东盟+3自由贸易协定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8 在亚太经合组织最惠国形式自由化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9 在亚太经合组织互惠的自由化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10 在东盟+3自由贸易协定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11 在亚太经合组织最惠国形式的自由化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12 在亚太经合组织互惠的自由化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13 对所提议的区域贸易协定估计的引力系数:行业汇总数据
4.14 对所提议的区域贸易协定估计的福利效果:变化
4A.1 估计的引力方程:总的商品贸易,1986—1998年(以3年为间隔)
4A.2 估计的引力方程:制造业贸易,1986—1998年(以3年为间隔)
4A.3 估计的引力方程:农业贸易,1986—1998年(以3年为间隔)
4A.4 估计的引力方程:按部门划分的汇总数据
5.1 竞争法:功能概览
5.2 调节的主要行为
6.1 东亚国家公共支出的分配(1993—1996年)
6.2 东亚国家的国有企业规模(1970—1996年)
6.3 一般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百分比(1950—1993年)
6.4 一般政府的公共消费占GDP的百分比(1960—1999年)
6.5 中央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1970—1999年)
6.6 中央政府非军事支出占GDP的百分比(1985—1997)
6.7 中央政府补贴和转移支付占GDP的百分比(1970—1999年)
6.8 中央政府公务员薪金占GDP的百分比(1970—1999年)
6.9 结盟和收入不平等对补贴和转移支付规模的影响
6.10 中央政府的预算平衡占GDP的百分比(1970—1999年)
6.11 国有企业规模占GDP的百分比(1970—1985年)
6.12 预测东亚公共部门
7.1 东亚公开交易公司的控制权状况,1996年
7.2 产业集中度
7.3 企业集团集中度:在全部制造业中100家最大企业占有的份额
7.4 法治的各种衡量标准
8.1 互联网接入机会,2001年
8.2 背景对互联网使用的影响
8.3 东亚政府系统分类
8.4 东亚政府的互联网现状
9.1 按领域分的大学毕业生
9.2 2000年东亚的相对经济指标
9.3 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战略所需要的工作惯例的变革
10.1 亚洲国家(地区)风险资本总量
10.2 亚洲和美国的风险资本来源,2000年
10.3 不同亚洲经济体风险资本的进出口,2000年(100%)
10.4 亚洲类似于纳斯克的新股票市场
缩略语
第1章 全球化对亚洲的含义 M.Anjum Altaf和Shahid Yusuf
第2章 货币合作与金融合作是否应该结合在一起? Barry Eichengreen
第3章 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区域主义的作用 Eisuke Sakakibara和Sharon Yamakawa
第4章 亚太地区新区域贸易的发展 John Gilbert、Robert Scollay和Bijit Bora
第5章 协调竞争政策 Peter Lloyd、Kerrin Vautier和Paul Crampton
第6章 公共部门 Carles Boix
第7章 公司治理、产业政策与法治 Dwight H.Perkins
第8章 治理与互联网 Richard Rose
第9章 促进经济增长:教育深化,还是教育广化? Howard Pack
第10章 风险资本产业 Martin Kenney、Kyonghee Han和Shoko Tanaka
编者简介
作者简介
图3.1 贸易强度指数:区域内部,1980—2001年
3.2 ASEAN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1995—2001年
3.3 流向ASEAN、亚洲新工业化经济体和中国的东亚FDI份额
6.1 一般政府的财政收入,1950—1993年
6.2 中央政府总支出,1970—1998年
6.3 中央政府的债务,1970—1998年
6.4 中央政府的预算平衡,1970—1998年
6.5 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互动下财政收入的演进
6.6 在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相互作用下的补贴和转移支付的演进
8.1 电话连接,2002年
8.2 互联网使用
8.3 信息开放度
9.1 2001年新加坡初始每月总工资
表2.1 名义汇率波幅月报
2.2 储备波幅月报
2.3 利率波幅月报
2.4 波幅比率
3.1 开放度与全球一体化指数
3.2 进口和出口份额(2001年)
3.3 部分经济体和部分年份的贸易份额
3.4 区域内贸易:区域集团内的商品出口
3.5 2001年贸易强度指数
3.6 东亚经济体的前五位贸易伙伴(基于贸易强度指数)
3.7 FDI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中的分布
3.8 发展中东亚区域内的FDI流量(1999—2001年)
3.9 东亚国家处理FDI的主要方式(1948—2003年)
3.10 发展中经济体中排名在前50位的非金融跨国公司的母国和地区
3.11 各区域主要产品种类的世界贸易结构(1985年和2000年)
3.12 汽车业的区域内进口
4.1 东北亚经济体进出口分布
4.2 双边优惠贸易协定的福利效果(相同的变化基础)
4.3 迈向东亚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自由化的福利效果(相同的变化基础)
4.4 自由贸易协定的福利效果(相同的变化基础)
4.5 排除农业的福利效果
4.6 东亚经济体各部门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增加值
4.7 在东盟+3自由贸易协定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8 在亚太经合组织最惠国形式自由化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9 在亚太经合组织互惠的自由化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10 在东盟+3自由贸易协定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11 在亚太经合组织最惠国形式的自由化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12 在亚太经合组织互惠的自由化下东亚经济体各部门的生产效应
4.13 对所提议的区域贸易协定估计的引力系数:行业汇总数据
4.14 对所提议的区域贸易协定估计的福利效果:变化
4A.1 估计的引力方程:总的商品贸易,1986—1998年(以3年为间隔)
4A.2 估计的引力方程:制造业贸易,1986—1998年(以3年为间隔)
4A.3 估计的引力方程:农业贸易,1986—1998年(以3年为间隔)
4A.4 估计的引力方程:按部门划分的汇总数据
5.1 竞争法:功能概览
5.2 调节的主要行为
6.1 东亚国家公共支出的分配(1993—1996年)
6.2 东亚国家的国有企业规模(1970—1996年)
6.3 一般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百分比(1950—1993年)
6.4 一般政府的公共消费占GDP的百分比(1960—1999年)
6.5 中央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1970—1999年)
6.6 中央政府非军事支出占GDP的百分比(1985—1997)
6.7 中央政府补贴和转移支付占GDP的百分比(1970—1999年)
6.8 中央政府公务员薪金占GDP的百分比(1970—1999年)
6.9 结盟和收入不平等对补贴和转移支付规模的影响
6.10 中央政府的预算平衡占GDP的百分比(1970—1999年)
6.11 国有企业规模占GDP的百分比(1970—1985年)
6.12 预测东亚公共部门
7.1 东亚公开交易公司的控制权状况,1996年
7.2 产业集中度
7.3 企业集团集中度:在全部制造业中100家最大企业占有的份额
7.4 法治的各种衡量标准
8.1 互联网接入机会,2001年
8.2 背景对互联网使用的影响
8.3 东亚政府系统分类
8.4 东亚政府的互联网现状
9.1 按领域分的大学毕业生
9.2 2000年东亚的相对经济指标
9.3 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战略所需要的工作惯例的变革
10.1 亚洲国家(地区)风险资本总量
10.2 亚洲和美国的风险资本来源,2000年
10.3 不同亚洲经济体风险资本的进出口,2000年(100%)
10.4 亚洲类似于纳斯克的新股票市场
全球变革与东亚政策倡议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