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the Hudson to the Yalu:West Point’ 49 in the Korean War
作者: (美)哈里·J. 梅哈福尔著;罗丁紫,许志强,马春霞译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
简介:在中朝战场上,代表着西点精神的西点戒指作者沉痛地叙述道,“把西点军校的少尉送上战场是个愚蠢的决策,这样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因为毕竟,二战结束前夕进入西点军校的1200名年轻人,4年后的毕业典礼上只剩下574名。那场战争似乎就是西点人与中朝部队的较量。在朝鲜半岛上,上至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及其继任者,下至普通士官,随处可见西点人的踪迹。原来,顺利毕业的西点人,会获得一枚标记着西点毕业生的戒指。这些经历使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融入到他们自身。西点士兵如何看待兴南撤退1950年10月,美韩联军向中朝边境进攻,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其不意的打击,不得不仓皇撤退。12月24日,美军193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将美军全部撤离兴南。这是一段我们都知晓的史实,我们普遍认为,在战争面前,撤退就代表着失败。当时的西点士兵们也意识也到,他们的第10军刚刚经历了一次惨重失败,也是美军历史上最糟糕透顶的失败之一。然而,西点士兵们还认为,不论怎么讲,兴南撤退都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海军从那里撤出了10.5万名士兵,1.75万辆汽车和35万吨货物。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船上还塞进去9.1万名朝鲜难民。比撤退更加令他们难过的是,仍有很多难民最后没挤上船。 人道主义的战争 善待平民是底线如何对待平民和民用设施,是现代战争应当谨慎思考的问题。善待平民和民用设施,应当成为战争的底线。在中朝战争中,朝鲜民众对待双方军队的态度截然不同,他们更加亲近美国的军队,这或许就是缘于美军对待平民的态度。对待手无寸铁的平民,种族、肤色、信仰、意识形态,都不应当成为欺辱他们的理由。美军在处理民众纠纷时候,曾选举一名共产党员担任村长,是值得所有今天的人们钦佩和学习的。我们真的胜利了吗?双方对参战、伤亡的态度,是很多军迷探讨了几十年的话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主旋律伴随着新中国一代人的成长。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参站是我们不得不的选择。然而,在今天,中朝军队实施的人海战术,不计伤亡,不计后果,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不管战争多么残酷。美国的西点人在回顾自己的经历的这一切时,更多的是反思这样的牺牲是否值得,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尊严和对生命的尊重。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