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 项 “上海三联书店,2007” 相关结果
历代辞赋选评注
作者: 张强编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7
简介: 赋有辞赋、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咏物赋、骈赋、律赋、文赋等称谓,这一排列秩序既在时间上显示出赋嬗变的流程,也标明了赋家族的种类繁多。战国后期,苟卿以“赋”命篇,其《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是最早以“赋”名篇的杰出代表。进入汉代,汉人认为最早的赋家是屈原,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历代赋家的著作时首列“屈原赋”。“屈原赋”是指楚辞,楚辞是流传在楚国的诗歌,汉人将其称之为赋,昭示着汉赋承接屈原之踵武,表明文体意义上的赋与诗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在《诗经》中,赋指铺陈,是叙述,是一种写作技巧。赋提升为文体以后,依旧保存着铺陈的内核,故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指出:“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赋在起源方面与《诗经》的关系再明白不过了。
Contrastive study of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nguistics
作者: 俞允海,潘国英著
简介: 本书所述很广,所论甚多,堪称胜义纷披,令人如在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俞先生讲:“中国语言学……一直跟着西方语言学‘转’。因此中国语言学何去何从,如何走一条既有中国语言学特色,又与外国语言学接轨的道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俞先生主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跟风。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语言理论,但不能成为外国理论的在华代理商,我们要从仰视洋人到平视洋人。我们可以参考外国语言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但不能依照外国的语言理论来套用汉语研究,不能成为外国理论的汉化版。我们不能一味采取拿来主义,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批判、学会拒绝。”掷地作金石声。
上海三联书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