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 项 “中信出版社,2009” 相关结果
Why we make mistakes:how we look without seeing, forget things in seconds, and are all pretty sure we are way above average
作者: (美)约瑟夫·哈里南(Joseph T.Hallinan)著;赵海波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9
简介:《错觉:为什么我们视而不见、转身就忘或自命不凡?》主要讲述了:我们的生活总是与一种奇怪的错觉相随:我们的眼睛常常不可思议地欺骗自己,我们曾有的刻骨回忆常被自我意识纠正,我们总是自命不凡,即便今天的股票挣了一笔,也认为自己只是小试身手而已。在这本人类行为学的经典之作中,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瑟夫?哈里南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一些有趣行为——我们怎样思考,怎样看,怎样记忆,怎样忘怀,是什么东西引诱我们的人生抉择变得非理性。 为了展示我们的真正生活,哈里南制作了一道行为学的大餐:有心理学和神经学做调料,有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做陪衬,有地理学和航空知识做谈资,有橄榄球赛事和股票投资做饭后消遣。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活不被无心的失误跟随,就看看哈里南在《错觉:为什么我们视而不见、转身就忘或自命不凡?》里是怎样细心地帮你找到那些错误,并且告诉你怎样更正它,让你的生活更加完美,而不让美玉般纯洁的日子留下瑕疵。
How to be a great power
作者: 薛涌著
简介:一个游走在东方和西方、历史和现实之中,崇尚精英文化,痴迷文字,并被誉为“中国民间意见领袖”的“超强怪人”。 他还是《南方人物周刊》评选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敢于直言、观点犀利,他的文字已经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其博客点击率已经直冲2 000万。 大国经济、大国金融、大国人口、大国民生、大国未来……且看薛涌眼中的“怎样做大国”。 大国经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面对第二次“农业革命”的考验,中国人是不是该出国种地了? 大国金融,中国能够打造出世界金融中心吗?纷繁的大国金融历史能否为中国金融崛起指引出一条“康庄大道”?中国金融又如何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定位? 大国能源,能源消耗已经引发了可怕的生态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大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能源战略?我们的汽车产业模式该何去何从? 大国人口,“人重物轻”成就了西欧和美国主宰世界的雄心,历史已经证明,大国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面对全球老龄化的日趋迫近,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大国财富,福利国家是不是人人向往的美好远景?社会究竟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看来的确需要刺激健康的经济伦理了。 大国未来,中国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能否转变?如果能用土地换教育,让农民进大学,中国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巨大变革?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哪种类型的高考制度? 对中国发展模式感兴趣的读者,如果你想听听来自大洋彼岸“民间意见领袖”的声音,还是认真阅读一下这部书吧。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怎样做大国
Leverage:how to get it and how to keep in any negotiation
作者: (美)罗杰·沃克玛著;王金花译
简介: 对任何一个谈判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最优秀的谈判人员明白,这 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杠杆: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所具备的感知优势。因为杠杆 是以感知为基础的,这一微妙因素在深思熟虑之际可能会迅速而频繁地发 生变化。懂得如何辨别、获得及维持杠杆就可以让伟大的谈判者与这群人 区别开来。 本书有助于让你的谈判技巧最大化,它向你展示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 如何察觉并使用这种一般是隐藏的、对你有利的王牌。本书以一种感人的 、现实风格的方式写就,书中有很多自我评估和示例谈判,而且书中到处 都是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它们是为了让你更好地掌握所有谈判中的这 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设计的。 不管你是位谈判专家,或者还仅仅是个初学者,本书都能帮助你建立 起个人信心,提高你作为谈判者的技巧。本书就如何确认杠杆的指标或信 号;降低另一方的杠杆;管理情绪(你自己的和对方的情绪),让这些情绪 对你有利;在电子邮件谈判中获得杠杆等方面,提供了实际的、战略性的 指引。 全书内容以一种交互式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用了很多例子加以例证, 并且由双方谈判深入到更复杂、更专业性的谈判(包括多方谈判和国际谈判 )。作者还穿插了一些调查表、练习、小型案例和一些模拟情境,以帮助读 者巩固所掌握的技巧,检查对杠杆的重要内容的进展和领悟。
中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