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5 项 “中华书局,1981”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姚同发著
简介:三、一个中国的当代诠释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两岸关系的基本面。关于一个中国,已 有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的白皮书(《一个中 国原则与台湾问题》,从事实、法理等层面作了全面的权威的阐述。这里仅 就个人研究的心得,谈一点认识。 “中国”一词的出现,已有3000年的历史。根据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 》(《中华学术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一文中的论证,“中国”一词 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宝鸡贾村 出土的一口“何尊”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即我已经 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在《尚书》的《梓材》篇中,也有记载周 成王追述往事的话:“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两相对照,可知 在周武王和周成王时的确已经开始使用“中国”一词了。以后这个词逐渐使 用开来,至明朝后期,甚至来中同的西方人也开始用中国或中华、中华帝国 、中央帝国来称中国,而不是称明朝、清朝或大明、大清。1912年中华民国 建立以后,中国才成为它的正式简称,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关于中国的涵义,据笔者的理解,大致包括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和 民族的四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涵义也随之有所变化。大约在三国 时期,发生了从地理概念到地域政治或区域文化概念的一些变化;而“中国 ”这个概念正式成为一个国家政权的名称或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实际名号,则 是近代史上的事情。 P13
作者: 孙中山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5年12月
简介: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著述,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出版一部完备的孙中山全集,是了解和研究孙中山思想和生平事业的文献基础,无疑有助于国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思想文化遗产。尤其是它对于研究中国人民近现代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956年,为了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孙中山选集》。201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逝世90周年,我们编纂出版这部本书,是人民出版社长期出版孙中山著作的又一里程碑。本全集共收录孙中山现有著述11500余篇,比目前两部孙中山著作集中公认最为完备者(中华书局版本书和台北版《国父全集》)分别多出3000余篇和2000余篇。所收著述按文体性质分类(含有多种性质的,据其主要倾向归类),按时间顺序编次,据类别和篇幅列卷。共分22类,列15卷,分别为:第一卷专论。收录《建国方略》、《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三民主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五权宪法讲演录》五种著述。第二卷文集。主要收录论著、序跋、祭悼、传记与回忆、祝词、遗嘱等。其中包括部分专论性函电(如《上李鸿章书》《钱币革命》等)和演说、谈话(如《军人精神教育》《三民主义》等),以及少数翻译他人的外文著作。第三卷文告规章。主要收录以领导者名义和领袖身份发表的宣言、声明、重要政见、通告、布告、章程、条例、启事、任职誓词等。其中包括部分文告性函电(如《颁布民国改历改元致各省都督通电》《就陈炯明叛变事件致海外同志书》等)。以及以领导者名义与地方共同草拟或签订的合同、契约等。第四、五卷函札(上)(下)。收录各类函札、便函、留简等。第六卷文电。主要收录各类电报、电文。第七卷演说。主要收录各种集会的报告、讲演、致词、训话、主持会议时的专题性长篇发言,以及录音讲话等。第八卷谈话。主要收录各种场合的对话、口谕、答问、笔谈,以及会议上的程序性发言、讨论、插话等。第九、十、十一卷公牍(上)(中)(下)。主要收录以领导者名义发布的政令、军令、指令、训谕、通知、咨文、照会,在公文、函电上的批示,以及财务单据、证书、提案等。其中包括褒奖、抚恤、追赠、营葬、通缉、减刑、赦免等。第十二、十三卷人事任免(上)(下)。主要收录以领导者名义发布的任命、委派、聘任、升补、调职、兼职、代职、就职、离职、辞职、挽留、卸职、免职、复职等人事命令。第十四卷外文著述。主要收录以英文写作的著作、信函、电文等,以及新发现的俄文文献。这些著述均已译为中文,并将其分类列入其他卷中。考虑到译文并不一定能完全保持孙中山思想原貌,特汇集现有外文原文,加以校勘,编为一卷,供读者查证参考。包括英、俄等文。第十五卷题词遗墨。主要收录为团体、个人书写的题词、楹联、碑文、匾额等。第十六卷索引传略。索引分为重要人名索引、重要地名索引、专有名词索引。最后是主编尚明轩先生撰写的《孙中山传略》。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定的祖国统一维护者,孙中山先生的文集是他留给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然而,至1949年后,出版孙中山全集的工作就人为地分成了两个阵营: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几次修订出版《国父全集》及其《补编》;大陆方面,则有中华书局1981—1986年出版的本书。两个阵营无论是对文献的选择还是对一些史实的看法都有不同。而我们的编纂工作,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本全集采用百衲本方式,比较参证,择优取用,如遇其中不当、不妥、不足之处,则略加修订。力求能汇集梳理各种孙中山文集之成果,挖掘整理国内外的新资料与新成果,进行认真的考校和增补,给予缜密整理与科学编排,力求完整地反映孙中山一生政治主张与奋斗业绩的方方面面,努力为读者提供一部全面反映孙中山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集。
作者: 丁傅靖輯
简介:宋代史料辑集。近人丁传靖辑。传靖,江苏丹徒人。此书引用书达500余种,辑录了宋代600多人包括许多文人的轶事。全书20卷,前3卷为帝后,4卷至19卷为臣民,大致按时代先后排列,20卷附故事、杂事、禅林、方士、叛逆等。 此书引用的著述,以笔记、诗话为多,亦间及文集、方志、杂史等,搜采丰富,往往能补正史所无;一些正史没有专门记载的文人事迹,也赖此书得见大略。前者如陆游与原配唐氏的离异,书中《陆游》一节引《齐东野语》,提到了此事;后者如宋遗民郑思肖、汪元量、龚开等,书内有专节。所引著述,有一小部分是宋以后人所撰辑。材料转引,难免失实。如《郭忠恕》引《宋稗类钞》一则,源出《东坡七集.东坡集》中《郭忠恕画赞》。《宋稗类钞》对苏轼原文有所增减,而又未注明出处。引用材料有时有删略。同一性质的材料,删存之间,则有未尽妥贴之处。如上述陆、唐离异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所载,与《齐东野语》可以比照互参,但此书未加引用。 《宋人轶事汇编》有商务印书馆1935年排印本、1958年重印本和中华书局1981年新版标点本。
出版社:中华书局 1981-6-1
简介: 王嘉所撰的《拾遗记》记载了上起上古伏羲,下至西晋末年的丰富而神奇诡怪的传说、故事,兼有志怪和杂录两类,因其成书较晚,已将之前许多神话传说的零星记载,铺衍成了情节婉转、辞藻华美的故事,如皇娥、赵高的故事等。其文采和想象,也开启了后来唐人传奇的先河。 齐治平先生的《拾遗记校注/古体小说丛刊》勘正讹脱,拾补佚文,对所涉史实、典故,做了简明扼要的注释,并试图透过对本书怪诞故事的查考,揭示其背后真实的历史。是目前很好的一个《拾遗记》校注整理本。
简介: 一个民族的学术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光,特定时代学术精英的活动,往往蕴藏着超越特定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处在世纪转换之际的中国,迫切需要在鉴往知今当中,获得富有前瞻性的思考。肇始于1990年左右的中国现代学术,在方法上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流行的新观念,并开始中西学术的交流与对话。学者们在认定学术本身价值的基础上,产生了学术独立的自觉要求。从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发端之重要标志的严复译著起,一大批学者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建构了弥久不变和与时俱新的双重品格,具有开辟意义和示范作用。这些经典著作,辉耀于中国学术璀璨的天穹,成为今日学子捕获学思灵感的重要源泉。本丛书将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胡适、金岳霖、顾颉刚、冯友兰、陈垣、李济、熊十力、鲁迅、吴宓、吴梅、陈师曾、张君劢、方东美、唐君毅、廖平、蒙文通、汤用彤、蔡元培、杨树达、余嘉锡、赵元任、钱基博、马一浮、郭沫若、太虚、杨文会、欧最渐、吕澄、傅斯年、董作宾、洪业、杨联、罗振玉、陈寅恪等现代学术巨子具有恒在意义的经典之作萃集一起,既展示了中国现代学术足可彪炳百代的巨大成就,更为面向未来、企盼更大腾飞的中华民族提供获致理性通明的精神营养。为方便阅读,每卷前附有作者小传,卷后附有作者的学术年表及著述要目。 洪业是当代国际著名史学家之一,尤注意治史方法和工具书的编撰,他对中国文、史、哲诸方面的研究都有贡献。本卷收入的九篇论著均为博大精深的鸿篇巨制。杨联陞为当代中国掌握多方面知识的大师,在经济史及文史方面多有创获,尤以研究中国经济史蜚声四海。本卷选入其《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晋代经济史释论》等论著及经济、文化史论九篇。 洪业(1893—1980),号煨莲(畏怜,willian),名正继,字鹿岑,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当代杰出的史学家、教育家。1910-1915年在鹤龄英华书院读书,1915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俄亥俄州韦斯良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协和神学院,获神学学士学位。后攻读历史学博士未果。1923年回国后,先后担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图书馆馆长、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辑处主任、研究院历史学部主任和研究生导师。1941年冬燕大被日军封闭,旋和邓之诚一起被捕入狱半年,后出狱拒绝与日伪合作,至抗战胜利后燕大复校才重新回校工作。1946年春赴美讲学,后滞留美国。1948到1968年,兼任哈佛大学东亚语文系研究员。后在美国去世。主要文章著作有:《考利玛窦之世界地图》(1936年载《禹贡》第五卷第三、四合期)、《礼记引得序》(载1936年《史学年报》第二卷第三期)、《春秋经传引得序》(载1937年《引得特刊》第12号)、《杜诗引得序》(写毕于1940年8月)、《〈蒙古秘史〉源流考》(1951年载《哈佛亚洲学志》第十四卷第三、四期合刊)、《破斧》(1956年台湾《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等。主要书籍著作有:《引得说》(北平引得编纂处,1930年)、《勺园图录考》(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3年)《清画传辑佚三种》(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3年)、《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杨联陞(1914—1990),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河北保定,国际知名的汉学大师、经济史家。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40年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1942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46年完成《晋书食货志译注》获博士学位。1947年任哈佛大学远东语言文学系副教授,1958年任教授。其间完成了代表作《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文白对照中文诗选》。1961年入美国籍。1962年应法日两国之邀分赴巴黎法兰西学院及日本京都大学讲学。其代表作大都用英文写成,包括《中国史专题讲授提纲》(1950)、《中国货币及信贷简史》(1952)、《中国制度史研究》(1962)、《汉学散策》(1969)、《国史探微》(1983),另外,他还与赵元任合编过《国语字典》(1947)等。
简介:《春秋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或《春秋内传》,是古代编年体史书、散文作品集、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经西汉刘歆改编,而近代则多认为是战国初年左氏根据各国史料编集而成。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有关言论,以及天道、鬼神、占卜等事,是我们全面了解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春秋》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它虽然用了鲁国的纪年,却是记录了当时社会的一部通史。但《春秋》记事是非常简略,而且遗漏很多的,这使其史学价值大打折扣。?《春秋》的“春秋笔法”所造成的问题似乎很快就被人发现了,《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太史公说:“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这就是说左丘明怕孔子的《春秋》被人歪曲误解,专门为之作传加以解释,是为《左传》。?《春秋左传》为《春秋》三传之一,有60卷,18余万字。书约成于公元前372年至前351年间。全书以《春秋》为纲,并仿照其体例,按鲁君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十三公世次记事。编年始隐公元年(前722),终悼公四年(前464),较春秋多出17年。追叙则上溯周宣王而未及周贞定王。本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不同于《公羊》、《榖梁》完全用义解释。本书取材广泛,博采当时诸国史籍简册、旧文故志、训、典、语、令及口头历史传说,不但反映了春秋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及各类代表人物的活动,而且还保存了夏、商、周等时期的部分史料。此书文字简洁、优美,作者善于突出事物本质,以简括语句表述复杂纷繁的事件,对战争的叙述,谨严而分明,委曲而尽致,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善用极少笔墨刻画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不愧为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本书原与《春秋》分别单行成书,其纪年方法、时限、内容皆与《春秋》多有不合,书内解经之文显然系后人附入。本书在西汉平帝和东汉光武帝时曾一度立于学宫,东汉贾逵、服虔等曾为其作注,均佚。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将经传合编。其他注释有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清代洪亮吉的《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有科学出版社本),今人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王伯祥《左传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标点本),还有朱东润的《左传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等。?《春秋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春秋左传》不仅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对历史人物的刻画,极具魅力。文史结合的特点使其既有很强的知识性,又极具观赏性。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感受春秋大变革时期的魅力,特别增加了春秋战国历史风云,以及对春秋笔法做了详细论述,对原典做了详解,同时收录了晋朝时杜预所著的《春秋左传集解》,另外对《春秋左传》里的名言和故事都有单独章节讲述。总之,本套《春秋左传》是一部汲取民间读书“活水”、体例全面创新、旨在帮助读者精研《左传》的“一站式”读本。
作者: 丁傅靖辑
简介:宋代史料辑集。近人丁传靖辑。传靖,江苏丹徒人。此书引用书达500余种,辑录了宋代600多人包括许多文人的轶事。全书20卷,前3卷为帝后,4卷至19卷为臣民,大致按时代先后排列,20卷附故事、杂事、禅林、方士、叛逆等。 此书引用的著述,以笔记、诗话为多,亦间及文集、方志、杂史等,搜采丰富,往往能补正史所无;一些正史没有专门记载的文人事迹,也赖此书得见大略。前者如陆游与原配唐氏的离异,书中《陆游》一节引《齐东野语》,提到了此事;后者如宋遗民郑思肖、汪元量、龚开等,书内有专节。所引著述,有一小部分是宋以后人所撰辑。材料转引,难免失实。如《郭忠恕》引《宋稗类钞》一则,源出《东坡七集.东坡集》中《郭忠恕画赞》。《宋稗类钞》对苏轼原文有所增减,而又未注明出处。引用材料有时有删略。同一性质的材料,删存之间,则有未尽妥贴之处。如上述陆、唐离异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所载,与《齐东野语》可以比照互参,但此书未加引用。 《宋人轶事汇编》有商务印书馆1935年排印本、1958年重印本和中华书局1981年新版标点本。
作者: 杨焄
简介:
【目录】
*辑 学林漫识
口头与案头之间
胡适的“来而不往”
胡适的“闭门造车”
洪业的“愚不可及”
闲中着色的意味
陈毓贤著《洪业传》三题
从《*后一课》到“*前一课”
瞿蜕园“谋稻粱”
七十老翁何所求
诗人转业
第二辑 旧籍散议
作为演说家的章太炎
“不可卒读”的演讲记录稿
重读黄节《读诗三札记》
不出版,就出局?
《石语》内外的叶长青
两本书的命运
误解与正解
党同伐异与郢书燕说
小品岂可小视
胡怀琛《中国文学史略》点滴
书目背后的学问
文章背后的学缘
第三辑 史案新勘
屈原与伍子胥: 爱国者与叛国者的对峙?
重审“屈赋”案
《七步诗》溯源
杜甫生日考
杜甫“卖药”考
宋代人究竟如何“说话”?
近代学界的“李清照改嫁”之争
时思误书
误读中的隐秘
文学史中的学术史
【免费在线读】
屈原与伍子胥: 爱国者与叛国者的对峙?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主要关心传主的政治生涯,只零星地提到《离骚》《怀沙》《天问》《招魂》《哀郢》等作品。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虽然著录了“屈原赋二十五篇”,可具体包括哪些篇目却语焉不详。现存题名为屈原的赋作均见于汉代结集成书的《楚辞》,然而其中一些是否确为屈原所撰,历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九章》中收录的作品,很可能出自后人辑录,更是聚讼纷纭。南宋魏了翁的《鹤山渠阳经外杂钞》,晚明许学夷的《诗源辩体》,清末曾国藩的《求阙斋日记》和《经史百家杂钞》、吴汝纶的《古文辞类纂评点》,等等,就先后从典故、辞章、思想等不同角度,指出其中《惜往日》《悲回风》等都出自他人伪托。
近代以来疑古风气日益炽盛,不少学者对这几篇也常持怀疑否定的态度。胡适在《读〈楚辞〉》(载1922年9月3日《读书杂志》*期,收入《胡适文存》二集,亚东图书馆,1924年)中说,“《九章》中,也许有稍古的,也许有晚出的伪作”,“至多只能有一部分是屈原作的”,还有些含糊其词,并没有指明具体的篇目。闻一多的《论〈九章〉》(收入《闻一多全集》第五卷《楚辞编·乐府诗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以为《涉江》等“虽无法证明其必为屈原作品,然亦无具体的反证”,但是“如《惜往日》《悲回风》等,可疑之处甚多”,矛头所向已经非常明显了。陆侃如、冯沅君合著的《中国诗史》(大江书铺,1931年)也强调,“我们认为只有《离骚》《天问》,及《九章》之半是真的,其余都是伪托”,随即将《九章》中的作品分成不同类型,逐一予以甄别,*后判定《惜往日》《悲回风》等均为伪作,“希望研究屈平的人不要误信这几篇”。刘永济的《屈赋通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更是斩钉截铁地指出,《惜往日》《悲回风》等“非屈子所作,殆已可信”,甚至在后来撰著《屈赋音注详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时索性将这些篇章直接剔除在外。
在漫长而繁复的考辨过程中提出过各种证据,*容易让人信从的莫过于辨伪者们发现了“重要的内证”,即在这些作品中竟然都出现了伍子胥,如《涉江》中哀叹“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惜往日》里痛斥“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悲回风》中更是希望自己能够“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先秦文献中凡是提及伍子胥,都会不约而同地表彰他能够恪守忠君之道,甚至将他与因直言劝谏而被商纣王杀害的比干相提并论,如《战国策秦策一》云:“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荀子·臣道》篇说:“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又《大略》篇感叹:“子胥忠而君不用。”《庄子盗跖》篇也同样提到:“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屈原在行吟泽畔、忧谗畏讥的时候以伍子胥来自况,不但情有可原,而且顺理成章,似乎并无可疑之处。然而,辨伪者们却坚称其中大有蹊跷,因为依照伍子胥的生平行事,屈原绝不可能对他如此推崇景仰,《惜往日》数篇中所流露出的哀悯同情,恰恰证明它们并非出自屈原之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伍子胥的身世遭遇,完整的记载*早见于《左传》,《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后世文献都源出于此。据《左传》所述,伍子胥本名伍员,原先是楚国人,因为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才辗转流亡至吴国。随后竭力辅佐阖闾夺取王位,使国势日渐强盛,于是借助吴国兵力攻破楚国。尽管楚平王此时早已去世,但他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恨,竟然做出掘墓鞭尸的惊人举动。在吴王夫差即位之后,他力主率先消灭越国以去除心腹之患,却未料遭谗被疏,*终被逼自杀。显而易见,大量先秦文献之所以屡屡称道伍子胥忠贞不贰,并惋叹其悲惨结局,都是根据他在吴国的经历来加以评判的。可是站在楚国的立场来看,伍子胥作为楚人却率领吴国军队入侵,几乎使楚国遭受灭顶之灾,并引发吴、楚两国此后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毫无疑问已经彻底沦为叛国投敌、背主求荣的逆臣。身为楚国贵族的屈原怎么会对这个历史上的国家公敌怀有丝毫怜悯,又怎么会去追慕效法他的所作所为。辨伪者们对此言之凿凿,正如刘永济所说的那样,“子胥于吴诚忠矣”,然而“贻害楚国甚大,实乃楚之逆臣,屈子决无以忠许之之理”;尽管游士阶层在当时早已兴起,如果在本国郁郁不得志,完全可以出仕他国而毫无顾忌,可是“屈子则宁死勿去,与当时风气相反,其不轻去就,盖由忠义之厚,宁肯许叛国之人为忠?”(《屈赋通笺》卷五《九章》)所提出的理由坚确可信,似乎确实能够读书得间,阐幽抉微。受此影响,赵逵夫在《〈楚辞〉中提到的几个人物与班固、刘勰对屈原的批评》(收入《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中专设一节考辨“伍子胥与伍子”,同样认为“屈原是楚宗臣,对楚国有着深厚的爱恋之情。他虽屡受打击而不愿离开自己的祖国,直至一死。试想: 以屈原的这种思想,他能以伍子胥自喻、奉伍子胥为楷模吗?”可是,自汉代以来的其他学者难道就如此鲁莽灭裂,没能发现这个明显不合情理的破绽吗?
《惜往日》《悲回风》数篇并非没有可供讨论的余地,可是以其中提及伍子胥作为重要内证来进行辨伪,虽然看似无可辩驳,恐怕却经不起仔细推敲。自从朱熹在《楚辞集注》中明确标举“忠君爱国之诚心”以后,屈原就逐渐成为爱国诗人的典范。辨伪者们大概都受此潜移默化的影响,难免有些以今度古,想当然耳。苏雪林在《楚骚新诂》(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8年)中曾针对辨伪者的意见逐条驳斥,特别指出:“子胥于平王有杀父兄之仇,屠戮全家之憾,他的报复,是基于人类天然的情感。……以后代兴起的国家观念来批评他,并斥之为‘逆臣’,不知这种国家观念乃是现代西洋产物,中国从前是没有的。”身处礼崩乐坏、王纲解纽的时代,游士们频繁往来于不同诸侯国之间,楚才晋用的现象早就屡见不鲜。出生于鲁国的孔子便率领众多弟子,在十余年间周游列国干求诸侯,甚至愿意投奔反叛鲁国的公山弗扰,公然宣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显而易见绝没有在后世才日渐明晰的国家观念。即便是屈原本人,尽管*终并没有去国远游,但在无端遭受谗谮放逐时,也曾屡屡悲叹“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旧宇”“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离骚》),对去留之际应该如何抉择同样充满着矛盾焦虑。不考虑特殊的时代背景,而对古人过分苛求,显然不足为训。不过,伍子胥出仕吴国的目的居然是为了对付父母之邦,而且*终采取的报复手段也非常*,实在有些骇人听闻。苏雪林尝试用“人类天然的情感”来加以诠说,仍然让人感觉未惬于心。
不妨再重新检核《左传》中提到的一个细节,伍子胥在逃离楚国前,特意去和好友申包胥道别,发誓有朝一日必定会报仇雪恨,颠覆楚国。申包胥听完立刻回应道:“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在日后伍子胥率领吴军攻打楚国时,申包胥确实履行了此前的誓约,赶往秦国请求援兵,挽救了濒临覆亡的楚国。可令人费解的是,他当初为什么要用“勉之”来勖勉鼓励伍子胥呢?实际上这并不是为了顾念友情而随口敷衍其事,而恰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血亲复仇行为的普遍认同。汤炳正的《屈学答问·屈赋以伍子胥自喻的历史背景》(收入《渊研楼屈学存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就由此着手加以阐发:“当时伍子胥的出走及其报仇伐楚,乃是氏族社会‘血族复仇’遗风的表现。因‘血族复仇’,是氏族社会压倒一切的、义不容辞的神圣义务;是人们共同认定的道德准则。”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断,他还引录了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所述印第安部落替亲属报仇的习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述易洛魁人为血族复仇的义务等作为旁证,用来说明“楚国当时也有类似的道德观念”。其实在先秦文献中就有大量资料可资参证,并不需要如此迂曲旁求。如《礼记·曲礼》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强调复仇行为乃是为人子弟必须遵循的孝悌之道。《礼记·檀弓》中记载子夏询问应该如何对待杀害父母的仇人,孔子在回答时毫不迟疑:“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要求人子下定决心不与仇人共存于世,并且要随身携带武器,随时准备手刃对方。《孟子·尽心下》也提到:“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足见当时私人之间血债血偿的风气极为兴盛。伍子胥的父兄无端蒙冤遭受残害,为他们报仇雪恨正是自己不容推卸的职责。申包胥一方面充分肯定他试图颠覆楚国的计划,另一方面又竭尽全力捍卫楚国的安危,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两者各得其宜,均无可指摘。司马迁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评述伍子胥在父兄遇难之后隐忍苟活,*终得以完成复仇大业的行为,也有“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的赞语,可见他对这种风俗也相当熟悉。只是在采摭《左传》的记载时,他在不经意间删去了申包胥所言“勉之”一语,难免会导致后世读者忽略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需要稍事补充的是,汤炳正在文章中认为血亲复仇的现象只是“南方古老的氏族制度与氏族意识的残余”,“汉人似乎已不甚了然”,“汉代对古人‘血族复仇’这一极其严肃的社会义务,已不完全理解”,恐怕并非实情而有待商榷。有不少法律史专家已经对此做过极为细致缜密的考察,如日本学者穗积陈重的《复仇与法律》(曾玉婷、魏磊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中国学者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等,都指出血亲复仇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文明传统之中,并被视作维护社会公平秩序的美德,而且存续的时间也相当长久。以中国为例,虽然从汉代开始就严令禁止私人复仇,但这种风气直至明清两代依然非常兴盛,人们对复仇行为充满着同情和赞美,法律在处置复仇者时也会给予特殊考虑。以此来重新审视《涉江》各篇对伍子胥的称道和追慕,也许就能具备一份了解之同情,而不至于产生疑惑甚至误解。
当然,伍子胥的复仇行为还另有特殊之处,他报复的对象毕竟是一国之君,在私人恩怨和国族大义之间到底应该如何取舍,又构成了激烈的冲突。依照后世的观念,在忠孝不能两全之际当然应以大局为重而牺牲亲情。可是先秦时期的伦理观念却并非如此。王元化在《因伍子胥想起的》(收入《王元化集》卷六《思想》,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一文中就谈道:“倘据后来某种观念来评判,子胥不但不可谓忠,甚至可说是大逆不道。春秋时代把他视为忠的表率,是以他对吴王夫差来说的。这同样和后来对忠这个概念的理解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类问题呢?我想主要是对早期儒家的道德规范并不理解。后人多以为孔孟倡导的是愚忠愚孝,这乃是一种误解。以君主为本位,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孔孟的君臣之道是建立在双向关系上的。”用先秦儒家文献来加以印证,便可知其所言非虚。如《论语·八佾》载鲁定公问君臣之事,孔子用“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来作答,即可见一斑。尤其是《孟子·离娄下》说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又提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反复强调君臣关系是相互对应的,如果君不守君道,则臣自然也不必尽臣道。这些在后世看来不免有些惊世骇俗的议论,在当时却几乎是大家一致认可的观念。即便是被王元化激烈抨击的“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的法家有时也不能例外,《韩非子·安危》就曾以伍子胥为例,批评“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嘲讽那些不严于律己却对臣子求全责备的君主。楚国虽然偏处南鄙,历来被视为蛮夷之邦,但和儒家文化并未隔绝。《孟子·滕文公上》就提到过,来自楚国的陈良“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担任过三闾大夫、左徒等官职的屈原,其职责包括“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在内,当然更容易接触到源自中原的儒家文化,并受其濡染沾溉。而近年来整理披露的郭店楚简更进一步说明,在战国时期的楚地确实存在着类似的君臣观念。例如其中有一组《语丛三》,提到臣子和君主之间,“不相戴也,则可已;不悦,可去也;不义而加诸己,弗受也”(释文据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并不需要逆来顺受地*服从。另一篇《六德》更是要求“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为昆弟绝妻,不为妻绝昆弟。为宗族杀朋友,不为朋友杀宗族”,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父子、兄弟、宗族关系置于君臣、夫妻和朋友关系之上。父子兄弟代表亲缘而别无选择,君臣上下象征义务而可以取舍,两者一旦发生冲突,毋庸置疑当以亲情为重。由此可见,《涉江》《惜往日》《悲回风》等篇对伍子胥大加称许并没有违背先秦时期的风俗习惯和君臣观念,屈原与伍子胥之间并不构成爱国者与叛国者的对峙,没有必要就此提出任何质疑。经典在后世得以流传,不但仰赖作者的锐思精研,与此同时也在不断考验着读者的细致耐心,唯有沉潜往复,从容含玩,努力探求本源,廓清各种迷障,才能使伟大的作品呈现出真实的面貌,虽历久而弥新。
……
作者: 孙昌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孙昌武先生是国内研究宗教与文学关系的行家,业已出版多部相关专著。唐代是道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它对文学造成了极大影响。本书在大量的诗文和史实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道教对唐代文人生活、思想和创作的影响。该书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唐代特别流行的炼丹术、神仙思想、神仙追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第三章以长安道观为中心,探讨当时道观的发展形态及其在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后一章以论述唐代“三教调和”思潮作为全书的总结。
【目录】
目录
总论
炼丹术与唐代文学
一唐代炼丹术的发展
二唐时外丹术的兴盛
三唐统治阶层热衷于炼丹术
四唐代炼丹术向社会扩散
五丹药的“效验”和诱惑
六唐代文人间炼丹和服丹药成为风气
七文人好道者不必嗜丹药
八唐代文人对丹药危害的批判
九丹药的困惑及其影响
十外丹术破产——向内丹转化
神仙术与唐代文学
一神仙信仰、神仙术、神仙美学
二唐代道教神仙思想的新发展
三唐代统治者的求仙活动
四唐代道士的新形象
五神仙观念的世俗化
六唐代“入道”“学仙”的文人
七唐代文人的“羡仙”意识
八李白——神仙追求及其困惑
九李贺——心造的神仙幻境
十白居易——人间的“神仙”世界
十一李商隐——作为艺术境界的仙境
十二游仙——仙人和仙界的礼赞
十三新型神仙传说
十四作为讽喻的神仙世界
十五人与仙的中介——文人笔下的道士
十六新型的“洞天福地”——道院
十七女仙和女道士
十八能诗的女道士
十九人间胜过仙境,人情强过道心
二十神仙信仰的破灭与神仙“美学”的发展
唐代长安道观及其社会文化活动
一宫观数量和名称
二道士人数和道观规模
三长安道观作为“祀祷宗教”的机构
四对道观和道士的管理
五道教教理的研究机构
六道观的文化性质和文化活动
“三教调和”思潮与唐代文学
一“三教调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二调和“三教”的契合点——心性的体认
三佛、道二教对唐代文人影响的深入
四文人中的“三教调和”潮流
五“三教调和”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后记
【免费在线读】
二唐时外丹术的兴盛
唐代外丹术的流行,在文人间产生巨大、普遍的影响,还有其自身发展的条件。
本来,“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古诗十九首》,〔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四。,外丹术在其长期行用中,已有无数事实证明它从根本上是无益、有害的。有许多人因为服用丹药而丧失了生命;同时常识也告诉人们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而自汉代以来,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古代儒家思想传统又富于理性主义精神,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记载秦皇、汉武的求仙活动都取批判态度;在王充的《论衡》里更专门设有《道虚》一篇,大力批驳了当时正在流行起来的修道求仙、“飞升”“尸解”、“延年度世”之说。大体和道教同时兴盛起来的佛教,其基本教义也是和道教神仙思想相对立的。然而尽管如此,在隋唐时期的几百年间,外丹术却一直兴盛不衰。就其在社会更广泛层面(当然主要还是在社会上层)的传播说,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文人间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种状况的形成,自然得力于本书序言中已经提及、后面还将讲到的帝王的提倡,而炼丹术自身发展中取得的“进步”也是重要原因。
首先,自两汉以来,炼丹术士和后来的道士们造出了许多丹经,据考早期的如《三十六水法》、《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等均出于西汉或东汉初参阅陈国符《道藏经中外丹黄白法经诀出世考》,Explorations in the Histor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hina,p.p.309—355,ShanghaiClassic Publisher,1982。。到唐代,随着炼丹术的兴盛,更有大量丹经被制造出来,前面已列举过一些名目。中唐时的梅彪作《石药尔雅》,在序言中说:“余西蜀江源人也,少好道艺,性攻丹术,自弱至于知命,穷究经方,曾览数百家论功者。”《〈石药尔雅〉序》,《道藏》第19册,61页。可见当时流传丹经之多。这众多丹经的主要内容是指示合炼“方法”的,但对炼丹的原理、过程、效用等问题也在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充分、精密的说明和论证。在这方面,《周易参同契》以《易》理附会丹药、炉火之事的做法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后来的丹书基本是依据“五行生克”、“阴阳相需”、“雌雄交媾”、“乾刚坤柔”等观念,来说明药物配合、炉火运用以及“七返九还”(“还丹”)的道理。本来这些理论基本上是出于主观臆造,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但在其谬误的体系中也包含有某些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如《史记》记载汉武帝时李少君炼丹砂为黄金,是以之为饮食器物,认为使用它们可以延年益寿以至不老不死;后来则服用合炼出的丹药,被当作求仙以度世的主要手段。认为服用丹药对人体发挥作用的基本思路是“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其根据是“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四《金丹》,71页。《周易参同契》上已说过:“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鬓发白变黑,更生易牙齿。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阴长生注《周易参同契》卷上,《道藏》第20册,76页。这种观念和由之决定的做法当然是错误的,但却并不是全无“道理”的。现代医学用含铁、含钙的化合物来给人体补铁、补钙,也可以说是“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的办法。就“还丹”理论而言,古代人看到一些铅、汞等矿物或金属坚固不销蚀,但有剧毒不能直接服用,所以设想用配合药物来合炼的方法提取其精华。一遍(称为“转”或“返”)不成,再作多遍、“九转”,“九”为数之极,合炼无数遍,制成“灵丹”。这和现代医学中制造和使用一些无机盐类的药物在道理上是有共通之处的。事实上炼丹实践中合成的某些丹药,确实具有一定疗效,以至如今仍作为药物在使用。炼丹术这种“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的理论的“合理”“内核”,是它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会引人入胜的地方。此外,延长生命本是人的本能愿望。作为道教哲学基础的道家学说把天、地和人的生命与“道”相“合一”,因此相信人生有“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从而认为人体这个小“宇宙”可以和外部世界大宇宙“合一”而得到“永生”。这种基于“天人合一”观念的对于永生的追求在思维逻辑上也是有“合理”之处的。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在为延续寿命而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这也是促进科学特别是医药学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且人类在这方面的努力确实在不断地取得成果。炼丹术的理论思路在大方向上也是与这种努力有共同之处的。特别是应当承认,在对丹药的信仰的背后,表现了对于人力战胜天工的强烈信念。唐人所注《周易参同契》上说:“累垣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见形像,梦寐感慨之。心欢意悦喜,自谓必延期,遂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阴长生注《周易参同契》卷上,《道藏》第20册,75页。这反映的当然也是唐时人的观点。这段话是为了提倡外丹,明确地对于祀祷鬼神的迷信行为进行批判,反映了否定迷信外力、相信人的“自力”的积极精神。这样,道教外丹术在观念上又表现出强烈的肯定生命、追求生命永存的观念和以人力实现这种愿望的信念和意志,这是富有积极思想内涵的。因而随着炼丹术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理论体系虽然整体上是谬误的、反科学的,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其中又有着合理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另外还应当注意到,把炼丹术总结为理论形态并把这种理论不断加以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提高了其存在的价值。炼丹术发展到唐代在理论建设上做出的努力及其取得的成果,是它得以存续和造成巨大影响的重要条件。
其次,从唐代炼丹术的具体发展状况看,一方面经过数百年的实践和改进,确已取得不少有价值的积极进展。如上所说,炼丹方法基本上是根据一套先验的理论(在道教中这又成为宗教的信条)设计的,是反科学的;但合炼药物本是实践活动,服用丹药更是对其效用的直接检验,长期的、反复的这类实践必然会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内“修正”其理论而取得积极、有益的成果。另一方面,面对众多的中毒死亡的事实,在理论上也需要提出更有“说服力”的辩护。就前一方面说,唐代炼丹术在几百年的反复实验中,已经付出不知多少沉重的代价,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特别是在对药性的认识和“杀毒”方法等方面,总结出许多较为正确的认识,并探索出多种有一定效用的解毒手段。唐代的张九垓在《金石灵砂论》里指出:“金生山石中,积太阳之气,薰蒸而成,性大热,有大毒,旁蒸数尺,石皆尽黄,化为金色,况锻炼服之者乎?……若以此金做粉屑服之,销人骨髓,焦缩而死也。”《张真人金石灵砂论》,《道藏》第19册,5页。这表明他已明确意识到黄金这种金属矿物是有剧毒的。这类记述在唐代丹经里留有很多。采用合炼方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去毒。虽然实践证明当时采取的方法基本不能全都消除毒性,能做到的只是降低毒性或延缓其发作而已,但总还是把危险和损害减小了。有一部名为《真元妙道要略》的道典,题为三国时的郑思远撰,其中引用了唐、五代人语,当出于北宋,其卷一列举“错修铅汞、损命破家”的“伪法”三十余种,如“有用凡朱、汞、铅、银取抽台水银,号为天生牙,服而死者;有用硫磺炒水银为灵砂,服而头破背裂者”《真元妙道要略·黜假验真镜*》,《道藏》第19册,291页。等等。这些经过实践得出的教训,总会使道士们不去莽然服用或让别人去服用合炼出的药物,而更加重视丹药的实际效验。唐时的外丹术又已总结出一批具有一定实效的解毒方法,如所谓“伏”、“炼”参阅陈国符《中国外丹黄白法考》,其中对具体做法有详细考辨。等等,具体做法包括配合药料以使药物发生化合作用、加温促进药物的分解或中和、加水稀释以减低毒副作用,以及在服用剂量上加以控制等。此外还制造出一些专门去毒的药剂,如所谓“消毒灰”《太清经天师口诀·度灾灵飞散法*》:“次作消毒灰法:用牛屎灰、理石(陈国符谓即石棉)灰,分等,取磁石碎之,用东流水熟煮,取汤,将淋二灰,得汁。此灰能消金毒银毒,是名消毒灰也。”《道藏》第18册,789页。。这都是相对“科学”的方法,应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的。加之有些丹药一时间确能取得某一方面的效验,而同时毒副作用并不明显或暂时没有显露,就更会诱使人去冒险尝试。这实际上也表明炼丹术中具有一定的科学因素,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验也已取得了一些科学成果。尽管这种成果有限,但总会增强其影响力。而众所周知,在科学史上,炼丹术乃是现代化学的前身。另一方面,为了替大量中毒死亡的现象做辩解,道典中又发挥了所谓“尸解”的观念。西汉桓谭对答“圣人何不学仙而令死邪”的疑问已说过:“圣人皆形解仙去,言死者,示民有终也。”〔东汉〕桓谭《新论·辨惑第十三》。《太平经》则已明确提到“尸解分形”、“尸解仙人”《太平经合校》下册,553页,卷一○一《善仁人自贵年在寿曹诀*百八十二》。的观念。王充直接批判过所谓“尸解”的愚妄〔东汉〕王充《论衡》卷七《道虚篇》,1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亦证明当时这一说法是多么流行。六朝道教在对神仙的分类时更发挥了这一观念。葛洪是一代神仙思想的总结者,他区分神仙为天仙、地仙、尸解仙。六朝道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里说,“世人受诵,则延寿长年,后皆得作尸解之道,魂神暂灭,不经地狱,即得反形,游行太空”;唐道士李少微注解中说:“按上经,尸解有四种:一者兵解,若嵇康寄戮於市,淮南托形於狱;二者文解,若次卿易质於履,长房解形於竹;三者水火炼,若冯夷溺於大川,封子焚於火树;四者太阴炼质,视其已死,足不青,皮不皱,目光不毁,屈申从人,亦尸解也。肉皆百年不朽,更起成人。”《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一,《道藏》第2册,196页。这是唐时道教徒对“尸解”的进一步的发挥。文人的看法如段成式说:“人死形如生,足皮不青恶,目光不毁,头发尽脱,皆尸解也。白日去曰上解,夜半去曰下解,向晓、向暮谓之地下主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二《玉格》,16页,方南生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把死亡,包括水火刀兵之死视为尸解成仙,也就不再有对它的恐惧。把服药中毒说成是药性发作,直到中毒而死却认为是尸解,这虽然难于令所有人信服,但对迷信其道的人是会有说服力的。
再次,与前一方面相联系,到唐代,丹药在医疗上被更广泛地应用,从而对于促进其发展、扩大其影响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是历史上宗教“伪科学”与科学在发展中交互影响和促进的例子。唐代的许多炼丹术著作在记载丹药的制备和效用时常常讲到其医疗上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医药学方面的著作则把某些矿物和丹药当做医治疾病的药物来记载。如著名道士也是医学家的孙思邈,在其《千金方》和《太清丹经要诀》里就分别记载了多种可用作医药的丹药的制备及其具体疗效。独孤滔的《金石薄五九数诀》、《丹方鉴源》等道典实际也应看作是关于金石药物的专著,它们在当时是被炼丹家当作炼丹术的指导经典的。晚唐沈知言撰《通玄秘术》(今本一卷,原序称三卷),其序中谓从道士马自然处得“采补延生”之术,又于故友郑公处得“神丹诸家秘要,皆是济世治疗人间一切诸疾、延驻之门,并制伏五金八石,点变造化,辟除寒暑,绝粒休粮,或箭镞入肉……点摩丹药其镞自出”《通玄秘术序》,《道藏》第19册,356页。。书中记录丹药二十余种,如郑氏三生丹、青花丹、太阳流珠丹等等,有的即当是有上述疗效的。这样,在唐代,社会上,有部分丹药被应用于医疗疾病,这也会对促进炼丹术的流行起一定作用。如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医药升汞(“粉霜”、“水银霜”,即HgCl2)、甘汞(“轻粉”、“水银粉”,即Hg2Cl2)、砒霜(“媲霜”)等,都是唐时行用起来的。
再有一点对炼丹术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就是所谓“黄白之术”的兴盛。这本是外丹术的一个分支,即合炼黄、白,制造金银。起初如《史记》所记载,制造出来的金银本是用来做饮食器的,认为使用它们可得长生。如上所述这也并非全无“道理”:使用某些金属器物,确实会使该金属的微量元素进入人体。但后来设法通过合炼制造金银,则主要是为了发财致富。这样制造出来的金银,实际是具有金银色泽的合金。人们通过实践已逐渐认识到它们不同于真的金银,因而称之为“药金”、“药银”。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里已有专门的《黄白》一篇,其中记载他的老师郑隐的话说:“……及欲为道,志求长生者,复兼商贾,不敦信让,浮深越险,乾没逐利,不吝躯命,不修寡欲者耳。至于真人作金,自欲服饵之致神仙,不以致富也。”《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一六《黄白》,286页。这些话表明,在当时通过合炼黄白以致富已成气候。葛洪更记载了一些合炼黄白的具体做法,从中可以知道当时已经炼制出黄色的坤黄铜,即是一种“药金”。隋代的苏元朗在《宝藏论》里已记载了二十种药金:雄黄金、雌黄金、曾青金、硫黄金、土中金、生铁金、?石金、砂子金、土绿砂子金、金母砂子金、白锡金、黑铅金、朱砂金、熟铁金、生铜金,以上十五件;唯只有还丹金、水中金、瓜子金、青麸金、草砂金等五种是真金,余外并是假。《宝藏论》已佚,见《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卷四《金银》条。大约出于唐人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四也记录了同样的文字,谓出于《本草金石论》《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四,《道藏》第19册,266页。。《宝藏论》同时还记录了药银十七种。唐人的笔记小说里也记载着不少药金、药银的名目。唐人金陵子《龙虎还丹诀》一书中还记录了不少“黄白丹方”如“金花还丹方”、“黄花丹阳方”等。例如其“点丹阳方”,就是以砒黄、雌黄、胡同律、盐飞炼而成“卧炉霜”(砒霜),再用以点化“丹阳”(铜),形成铜、坤合金坤白铜,这是一种很像真银的“药银”《龙虎还丹诀》卷上,《道藏》第19册,111—113页。。成书于中唐前的《太古土兑金》也保存了弧刚子关于点化五金的资料。这都表明当时药金、药银制作的高度水平及其流行之广泛。那些伪金、银有意无意间被视同真的金银,成了财物,在社会上流通。“黄白之术”从而也就脱离了宗教目的,而成为方士们敛财或邀宠的手段。甚至朝廷也利用道士所制造的药金、药银,作为国库的补充。黄白术的兴行乃是唐代炼丹术的一大特色,后来则发展为一种骗术。宗教的法术成了“制造”伪金银的方术,也是道教蜕变的表现。陈国符说:“即在唐代外丹术兴盛之时,当时道士烧炼外丹,名为求长生,究其实质,已变为制造黄白,以规财利。盖求长生,结果足以丧生,而治黄白,反可以得财利。二者相较,利弊悬殊,故发展之方向,自然移向此方面也。”《道藏源流考》下册,392页,中华书局,1963年。在当时,这确实又是炼丹术诱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唐代出现的大量丹经,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炼丹术成果的总结,在推动它的进一步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如前所说,道教的法术本来是秘密传授的,但从西汉时期出现古丹经,以至写出了《周易参同契》那样的总结性著作,炼丹作为“技术”逐渐被公开了,从而使它们可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中唐的梅彪于元和年间所著丹药专著《石药尔雅》二卷,其中《载诸有法可营造丹名》一篇记录丹药七十种,有太一金丹、太一玉粉丹、太一金膏丹、太一小还丹、还魂驻魄丹等;接着《释诸丹中有别名异号》一篇所记录为前列丹药的别称;再下面则是《叙诸经传歌诀名目》,列出当时丹经歌诀约百种。其中有些是前代的如《太清经》、《抱朴子金丹经》等,更多的应是当代的。因为这些书多数已经佚失,今已不可确考其真实面目,但在唐时它们曾经流行则是可以肯定的。其中还有《论诸大仙丹有名无法者》一篇,记载的金丹如黄帝九鼎丹等,则是不知合炼方法的。这又从侧面证明前述“可营造”者的确是当时实际流行的《石药尔雅》卷下,《道藏》第19册,64—66页。。唐代丹经的名目除了道教经典里所记载的之外,普通史书中也记载了一些,如《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烧炼秘诀》一卷、《龙虎通玄诀》一卷、《龙虎乱日篇》一卷、《太清真人炼云母诀》二卷,郑樵《通志·艺文志》著录《龙虎篇》一卷、《黄帝神灶经》三卷、《丹经要诀》一卷等。陈国符在《道藏源流考》里也曾对古外丹文献加以考证、著录。这类书大多已亡佚,但今存于《道藏》里的仍有不少。出于唐代的,如前已提到的《太清石壁记》(本隋苏元朗著,今本为唐乾元年间楚泽先生重编)、《石药尔雅》、独孤滔《丹方鉴源》,还有陈少微撰《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大洞炼真宝经九还金丹妙诀》、张果撰《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金陵子述《龙虎还丹诀》、金竹坡撰《大丹铅汞论》,以及唐人撰而佚名的《阴真君金石五相类》、《金石薄五九数诀》等,都包含值得研究的内容。这也都表明了当时炼丹术是多么兴盛。应当指出的是,当时道士间秘密传授炼丹术的人仍有不少,因而可以设想有更多的相关资料并没有流传并记载下来。
以上几个方面表明了唐代炼丹术发达的情况,从中也可看到促成其在社会上兴盛并广为流传的原因。
三唐统治阶层热衷于炼丹术
作者: 杨海中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2018年11月
简介:
《道德文章称双凤:理学名家河南二程》对二程在家乡的影响以及贡献作了中肯的评述,值得人们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