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88 项 “中国中央电视台” 相关结果
Yanglan One on One
作者: 杨澜等编著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2004
简介:从富家闺秀,到数学女王;从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学女硕士;到万人景仰的第一夫人,杨澜带你走近这些名人,告诉你她如保经历这一切。总有人问我,采访了这么多成功人士,有什么体会?我想反问的是,什么是成功,人要成功干什么?香港演艺界的大哥级人物曾志伟告诉我,张国荣的死让叽叽喳喳的香港演艺界沉默了一足足一个星期。 杨澜,1968年生于北京。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0年,杨澜在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女主持人。 从1990年至1994年初,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节目受到大陆观众一致喜爱,创造了收视之冠的佳绩。她本人于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杨澜说她是非常幸运的,然而这个幸运女在事业巅峰时期告别《正大综艺》,去美国充电。她先在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攻读“纪录片导 演”,之后进入全美排名首位的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于1996年5月以全优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6年初,杨澜被美国媒体广泛报道。 在《纽约时报》头版报道后,《新闻周刊》又大 幅报道。 1996年夏,杨澜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更多>>
洪昭光与洪涛的对话
作者: 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 2006年1月,一封从美国旧金山寄出的信件,越过太平洋,到达了它的目的地——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 “本人是旅居美国旧金山的华人,《中华医药》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为我们华侨、华人所偏爱,每周我们都一定要收看此节目,并为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远播海外而感到自豪。在今天的美国,无论医学界还是普通的美国人,都愈来愈多地感受到中医中药的神奇魅力。 “我们一致希望,贵栏目新年播出的两集特别节目《我的健康我做主》能够重播,最好能帮我们寄来节目光盘。” 对于《中华医药》栏目全体人员来说,每次看到这样的信,都会感到莫大的安慰,观众的热情和喜爱,一直都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精神支持。 “我能够在《中华医药》得到需要的治疗资料,实在是太幸运了,我正如在绝望黑暗中看到了曙光,重新有了希望。洪涛小姐主持的《中华医药》栏目,更是济世救人,让我们受惠良多,衷心感激。”一位患病多年的澳大利亚朋友在《中华医药》帮助下和名医联系后,经诊治恢复了健康,他的心声,更让我们感到,做传播健康的使者,肩负的沉重责任。 《中华医药》栏目开播近9年来,收到过多少观众的来电来信,早已经无法计数了,我们只记得已经回复了海内外来信70000多封,电话近20万个,电子邮件近3万个。正是因为有海内外众多观众的关心、支持和喜爱,栏目的创作人员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不辞辛劳,专心制作节目,带着回报观众的心情而努力工作着,“中国彩虹奖”(政府奖)栏目评比一等奖、全国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等多个奖项的获得,就是栏目所有人员辛勤付出的结果。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在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中华文明的瑰宝中,中国传统医学可能是其中最经典的。《中华医药》栏目向海内外观众传播这种人人都可能直观接触到、感受到、体验到的医学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非常具有人类意义和世界意义,因为健康是世界各国所有人都需要的。尤其是中医中药,对海外五千万华侨、华人而言,具有极强的民族亲和力和文化凝聚力。 在这个资讯高速传递的年代,《中华医药》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医药界的最新临床成果和健康实用资讯。而令人忧虑的是,有些人为了追求商业利润不惜歪曲事实,传达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信息混淆视听,误导民众。一直以来,栏目始终坚持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向观众传播权威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把专业的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告诉观众,在中国传统医药传播领域产生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由于《中华医药》栏目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色彩和现实社会意义,观众们对它的喜爱随着栏目的成长而日渐深厚。在海外各地,在能够收看到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地方,《中华医药》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权威的健康信息服务,也为许多中医师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材”,成为海外华侨、华人一直以来最受欢迎和关注的栏目之一。 我们认为,把握健康的程度和自己掌握的正确健康知识成正比,每一个人不仅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而且要健康地活着,愉快地生活,把健康而高质量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正是出于这个共同的愿望、永远的梦想,观众们才把《中华医药》当成自己生活中最可信赖的健康向导。 健康离我们并不遥远,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并付诸于行动,这就是得到健康的方法。应广大观众的需求,我们在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支持、合作下推出这套《中华医药》栏目图书版丛书,希望观众和读者朋友们通过收看和阅读《中华医药》,能够使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国际传播蓝皮书: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
作者: 胡正荣 李继东 姬德强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7-1
简介: 本书以“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主题,新华社、人民网、环球时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社、外文局、中新社、中国电影资料馆、蓝海电视台等l0多家权威机构首次系统展示、深入分析了各自领域的国际传播发展情况;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加拿大西募菲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l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讨论了全球传播研究的新范式、打造国际流媒体的突破点、跨文化传播以及文化领导权等焦点话题。
语林趣话.1
作者: 时学祥,赵伯平主编;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编]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简介: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字,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拼音的,一种是非拼音的。汉字是非拼音的,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属于表意文字,字形结构是方块形,故称方块字。在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字中,汉字是极富魅力的文字样式,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语林趣话》栏目的宗旨是向观众介绍汉字的形成、发展和使用,讲述汉语知识和汉语中的故事,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栏目的定位是在知识性的基础上,增强趣味性,并紧密结合现实,在节目中贯穿汉字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理念。许多观众要求,将《语林趣话》播出的文字稿编印成书,以供大家进一步阅读学习。为满足广大观众和读者的要求,我们现将《语林趣话》栏目已经播出的部分文字稿件汇集成书,出版发行。以后播出的文稿,也将陆续结集成书。我们认为,《语林趣话》一书不仅有助于广大观众和读者加深对汉字、汉语知识的了解,而且对传统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值此《语林趣话》出版之际,我们向海内外的热心观众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我们共同携手,为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而努力。
World famous universities,Europe universities series
作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摄制
出版社: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05
简介: 《世界著名大学》讲述了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几多王朝的变革、革命的激荡,大学仍是中世纪欧洲大陆上留给后世最可称誉的文化遗产。19世纪末,大学之角色开始巨大的变化,这一改变始于欧洲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德国洪堡等人的革新下,柏林大学首先改制,标举以大学为研究中心的新理念,形成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现代大学模式,成为欧洲各地和美国大学效仿的典范。
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2002
作者: 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编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简介:本年鉴從1994年起創刊,每年編印一卷。2002年刊為第九卷。本年鉴的主体是記錄和反映中央電視台上一年度的宣傳情況和各項成果。本卷設有:特載、槪況、專輯、机构、頻道、欄目節目、央視國際网絡、獲獎、表彰、觀眾調查、規章制度選載、主要會議、專論、文章要目輯覽,電視書報刊及台灣地區交流与合作、對外交流与合作、人物、大事記、統計、附錄、索引及圖片紀事等22個欄目。
健康收藏
《新闻联播》研究
作者: 艾红红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简介:《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栏目。自1978年元旦正式开播以来,该栏目以每日相对固定地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活动及国内重要会议、各行业进展和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全景式扫描”,实践着“发布新闻,传达政令,介绍各条战线的新成就、新发明、新创造,宣传各地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创造的先进经验,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新闻事件”的宣传意图,是目前覆盖率和收视率最高、影响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 本书追源溯流,详尽梳理了《新闻联播》30年发展进程。首先是对它的其前身——《电视新闻》给予了充分关注和较为深入的分析;其次是对《新闻联播》开播至今的两个历史阶段进行了系统考察。同时,本书还注意把《新闻联播》的发展、变迁置于中国电视新闻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中加以思考,力图突破一孔之见,在一种更为广泛的视野之内观照这一栏目存在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Comunicate en Chino.1:Edicion en Espanol
作者: 野露露,来云鹤,韩秋红主编;中国中央电视台西法语频道编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简介: 为了方便国内外电观众学习《交际汉语》电视系列教学节目,我们将电视节目整理成教材并配套制作了录音带和vcd光盘,供观众复学习之用。 《交际汉语》教材共设40课,分四册出版发行。该教材每册10课,其中1课为复习题。每课内容主要以口语为主,通过人物的日常活动设置情景对话,反映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习者通过汉语口语的学习,逐步掌握汉语日常交际表达能力并对汉语逐步产生兴趣。为帮助初学者理解汉语对话的内涵,尽快掌握汉语的交际能力,我们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精心制作情景对话并在电视画面上配有生词和常用语句的拼音、汉字和英文字幕,使观众学什么就能看到什么,创造语言环境,力求加深印象。 [
记住乡愁?第一季
作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 编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5年6月
简介: 中国中央电视台编著的《记住乡愁(第1季)》是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同名图书,二者表现主题和核心价值相同,但在表现形式上各有优势。纪录片呈现开放式的互动,视觉和听觉极佳;而图书则适合在独立和封闭的环境中安静的品读,书中再现了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梳理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传承千百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找寻、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所有的故乡都从异乡演变而来,故乡是祖先流浪的*后一站。乡愁,它不只是故乡的那一片土,而是故乡生活着的那一群人,那一份对文化的牵系,对传统的追思和怀念。乡愁不仅仅是个人的记忆,它更承载着的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之根。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这本书力求讲好中国故事,探寻传统文化基因,用和大众*优雅和普及的亲近方式让让大家重燃对乡愁的关注与思量、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自信。 《记住乡愁》**季以千百年传承的“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美德为纬,选取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为经,将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淳朴真切的古村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行文以同名纪录每集的故事脚本为核心,图文并茂,一个个古村落鲜活的故事中展现**传统文化在民间的延续和发扬,探寻古老文明以怎样的形式“活”在当 下。还有6位文化名家郭文斌、易中天、俞虹、彭林、宋颖、徐俐分别品评和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给读者传达千回百转的乡愁。从看得见的村落里,感受传承千 百年的修身、齐家、治国的美德践行。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2003年
作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
出版社: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简介:
Comunicate en Chino.2:edicion en Espanol
作者: 野露露,来云鹤,韩秋红主编;中国中央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编
简介:为了方便国内外电观众学习《交际汉语》电视系列教学节目,我们将电视节目整理成教材并配套制作了录音带和VCD光盘,供观众复学习之用。 《交际汉语》教材共设40课,分四册出版发行。该教材每册10课,其中1课为复习题。每课内容主要以口语为主,通过人物的日常活动设置情景对话,反映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习者通过汉语口语的学习,逐步掌握汉语日常交际表达能力并对汉语逐步产生兴趣。为帮助初学者理解汉语对话的内涵,尽快掌握汉语的交际能力,我们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精心制作情景对话并在电视画面上配有生词和常用语句的拼音、汉字和英文字幕,使观众学什么就能看到什么,创造语言环境,力求加深印象。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Yearbook.2004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简介:《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2004》记录中央电视台在宣传报道、技术装备、党政工作、事业建设、产业经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了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变化。
Communicate in Chinese.3
作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编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简介: 《交际汉语(3)》内容简介: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和使用范围亦日益扩大。汉语正成为许多国家同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开展经济贸易活动、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增进友谊和了解的重要工具和桥梁。中央电视台历来重视对外汉语教学节目,曾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制作了不同形式的系列电视对外汉语教学节目。为那些没有机会在课堂上或来中国学习的外国人创造了一种学习汉语的机会,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一种直接了解中国的能力。为了方便国内外电观众学习《交际汉语》电视系列教学节目,我们将电视节目整理成教材并配套制作了录音带和VCD光盘,供观众复学习之用。 《交际汉语》教材共设40课,分四册出版发行。该教材每册10课,其中1课为复习题。每课内容主要以口语为主,通过人物的日常活动设置情景对话,反映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习者通过汉语口语的学习,逐步掌握汉语日常交际表达能力并对汉语逐步产生兴趣。为帮助初学者理解汉语对话的内涵,尽快掌握汉语的交际能力,我们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精心制作情景对话并在电视画面上配有生词和常用语句的拼音、汉字和英文字幕,使观众学什么就能看到什么,创造语言环境,力求加深印象。
电影魔力
作者: 《走近科学》丛书编委会编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简介: 2001年7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应运而生。 科教频道传播现代科学知识,提倡先进教育理念,介绍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的频道特色,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几年来,《探索发现》、《绿色空间》、《人物》、《走近科学》、《天工开物》等众多电视栏目制作播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节目。这些充满了人类智慧,承载着古今中外文明果实了节目引发了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引导着观众走近科学。 科学频道播出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忠实观众。但电视传播转瞬即逝的局限,也使得许多人无法随自己的方便收视心仪的节目。对他们来说,订阅《走近科学》杂志便成了弥补不能及时收视这一缺憾的选择。 《走近科学》月刊是中国第一本电视科学杂志。它将中央电视台科频道的优秀电视节目转化为平面媒体,伴随着科教频道的前进,探索了一条跨媒体科学文化传播的新路。 今天,我们又将《走近科学》杂志近年来刊载的最受读者喜爱,关注,最富趣味和知识性的热点内容——科教频道优秀节目的结晶,分类结集成书,奉献给给喜爱科学教频道节目和喜爱《走近科学》杂志的广大观众与读者,以感谢你们对科教频道和《走近科学》杂志的厚爱与支持。
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2007
作者: 赵化勇主编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简介:《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2007》以丰富翔实的图文资料、逐年度、全方位客观记录中央电视台事业、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发展、新经验和新成果的大型工具书。
英文共同题名:Happy China: learning Chinese
作者: 《快乐中国——学汉语》栏目组编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快乐中国——学汉语》栏目,通过与中国各地城市以及风景名胜点的合作,把饱览名山大川、感受中国历史文化与学习汉语结合起来,把掌握言语技能与知识性、趣味性和欣赏性融为一体,办成了独特的寓教于乐的电视教学节目。本图书附带光盘把精彩的内容收录其中——本集为大家介绍的是景德镇。本书旨在让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在欣赏中国秀美风光的同时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本书是快乐中国学汉语系列之一的景德镇篇,主要介绍了景德镇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城市风貌、特色小吃、旅游景点等方面的内容。外国友人在阅读本书时不但能领略到景德镇的秀美风光,同时还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World famous universities,Asian university series
作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摄制;曹绪中等编导;姚宏解说
出版社: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08
简介: 《世界著名大学》以中国为起点,和中国留学生一起负笈远游,足迹遍布世界上第一大洲的著名高等学府。同时借助电视语言横贯古今,为呈现亚细亚的智慧旁征博引,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孕育出深邃的思想,一段段改变世界的奇迹在青春的召唤下持续发生。
华夏春秋志
作者: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2001年7月9日,午间时分,当普通大学的学生们收拾好书包走出课堂的时候,一所特殊的、开放的“大学”悄然开学了。 说其特殊是指—— “海内外名家名师主讲,涵盖科学人文社会内容”是它的办学方针; “聚集知识精英,共享教育资源,传播现代文化,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是它的办学理念; “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是它的追求; “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是它的办学目标。 论其开放是说-- 免试免考; 不限年龄、身份; “热爱知识”是入学的惟一要求。 这是哪所“大学”?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在哪儿? 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 高度发达的电视技术给了人类一条捷径,让我们能与知识产生如此密切的接触!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白春礼、厉以宁、冯骥才、龙应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光与影搭建的讲台上传递着人类的精神。这精神是文明繁衍的动力,是人类生存的根基。 让知识可感,让思想可触,让全球的好学之士在光与影的圣殿上与我们感同身受--拥有知识确实是一种幸福。 在一千多个日出日落之后,《百家讲坛》最大的收获是七百多盘沉甸甸的磁带。七百个四十五分钟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应该算一段不短的时长,特别是当这段时长记录了人类思想精髓的时候。 怎样将人类的这些思想精髓发扬光大呢? 我们想到了出版,这是一种既可供收藏又便于研读的方式。 承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我们精选了五百堂课的内容制成了光盘,分系列结集出版;同时出版近三十本相关的图书,以满足热爱知识的人们不同的求知需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此“大动作”称为2004年的“壮举”,对于他们的辛苦付出理应深表谢意。 观众和读者朋友,让我们在知识的传承中握手吧!
World famous universities,Australian universities series
简介:美丽的澳大利亚天晴水阔,古老的土著民族为这块土地积蓄了深厚的文化,悉尼大学是澳洲最古老的综合大学;学生数量最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以工程类而著名;麦克理大学的商科教育享誉全球,它的田园式校园与澳大利亚的硅谷交相辉映;年轻的蒙纳士大学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走在大学教育的最前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培养了澳大利亚科学院三分之一的院士。精明的澳大利亚人,梳理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将自己的高等学府经营得有声有色,吸引全世界年轻学子的眼光。由央视青年部强力打造的《世界著名大学》澳大利亚系列,为您展现碧水蓝天之间的另一番青春景象。
"CCTV Cup"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Visual C++游戏编程基础
作者: 荣钦科技著;刘晓华改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004"CCTV Cup"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作者:
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World famous universities,American universities series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05
Stock fortune secret
作者: 王洪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同舟共济一甲子:中非建交60周年人物录
作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法语国际频道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年01月
World famous universities,Canada Universities Series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07
作者: 《快乐中国——学汉语》节目组编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英文共同题名:Happy China-learning Chinese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CCTV《赢在中国》首赛季12强创业启示录
作者: 刘世英,谢文辉,王丽平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英文共同题名: Travel in Chinese
作者: 来云鹤主编;辛平,(加)大山撰稿;(澳)成蕾,朱晓萌翻译;《旅游汉语》节目组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跟我玩电脑:制作多媒体相册[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尹乾,宋雯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