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 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结果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
作者: 陈阳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如果把1982年北京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看成是传播学正式引进中国的话,到今年正好25年。如果把1997年传播学和新闻学一起被教育部列为国家一级学科看成是传播学的重要性被正式承认的标志的话,到今年正好是10年。在很短的时间里,传播学在中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国内近年来发展相当快的学科。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正是我们盘点和思考中国传播学发展的良机。 从教材建设方面看,传播学的引进,有赖国外(主要是美国)教材的移译。大量具有一定学术品牌的外国传播学教材的译介对促进中国传播学教学和研究功不可没,可是另一方面,中国传播学研究和教学面临的问题和环境有一定特殊性,国外成果的引进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课程和教学体系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重新引进至今的这20多年中,国内的传播学教材出版从无到有,从1983年一本薄薄的《传播学(简介)》到现在书店里满满几书架的传播学教材,在教材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更多>>
Media management:a casebook approach
作者: (美)阿德斯·布罗德里克·索恩(Ardyth Broadrick Sohn)等著;王海,冯悦主译
简介:本书采取理论阐释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与媒介经 营管理有关的理论架构和素材,对媒介产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细致 而独到的分析和讨论。其阐释的方法理论及其素材适用于报社、杂志社、 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各类媒介机构。 本书不仅为媒介经营管理、新闻传播和广告公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 管理媒介的方法,而且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了与媒介组织管理有关的 议题和素材。本书配备了有关评估分析的练习,为个人研究和课堂讨论准 备了题材。 书中案例研究涵盖大小各等媒介组织。各章节一开始先对媒介组织所 面临的某一主题和其相关范围做总体和宏观的简介,尔后附以小型案例, 用以说明各章所谈论之主题。 本书最后附加两个综合性案例,为读者提供应用各章节理论分析复杂 议题的机会。
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
作者: 匡文波著
简介:《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主要内容: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间的界限。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目前的新闻传播理论是基于传统媒体产生的,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网络传播具有信息海量、内容丰富、传播和更新迅速、跨越世界、检索方便、易复制、多媒体、超文本、互动性强等优越性。网络传播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具有互动性,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因此被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手机媒体及其管理”的代表性成果之一。《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对网络传播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最新研究,全书共分11章,分别探讨了网络传播的特点、发展、类型、宏观管理、微观经营、网民特征、移动网络传播、知识产权保护等。在网络传播技术方面,重点研究了网页设计原则、多媒体传播技术、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等。考虑到有关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Photoshop的书籍很多,《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不涉及操作细节。与国内已经出版的同类书相比,《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具有高度的新颖性、前沿性,反映了国内外网络新闻传播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具有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以及实用性。
电视新闻编辑教程
作者: 周勇著
简介: 本书办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全书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从内容层面和技术层面对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的各个环节做了剖析: 上编主要介绍电视新闻的内容层面,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章对电视新闻工作做了大致的概述;第二章到第七章主要写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组织和包括电视新闻稿件的处理、电视新闻栏目编排、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电视新闻频道等内容;第八章论述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准则。 下编主要介绍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技术,包括电视画面剪辑、电视节目中的声音以及电视新闻节目制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