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7 项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本分册《延边山区》所述,即地跨黑龙江与吉林两省,被夹于太平岭、哈尔巴岭、甑峰岭与瑚布图河、图们江之间的起伏山地,涵盖绥芬河(市)、东宁及延边除敦化以外的全部地区。书中除了对当地的主要山岭和绥芬河、图们江两大水系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还对区内的山间断陷盆地及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进行了盘点,从地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地水田稻作农业高度发达的原因。本书收录内容丰富,既从地域角度展示了长白山余脉多层次、多样化的森林资源,也列举了赤松、红松、红皮云杉,胡枝子、金达莱、东北虎、黑熊、紫貂等众多的具有东北地域特征的代表性物种。作为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延边有十分独特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和服饰、婚庆习俗、饮食习惯,以及长鼓舞、摔跤、跳板、顶翁竞走等民俗活动,本书皆有呈现。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本分册《武夷山脉》以武夷山为描述主体,范围涉及福建浦城、泰宁、宁化和江西广丰、铅山、石城等地,除了概括这里从汪洋变成高地的地质历史,还展示了现今“中间高、四周低”的区域大势,山间断陷盆地、峡谷众多的地貌特征以及水源以山体为界分别向西北和东南流淌的水系格局。与此同时,本书详述了在这片土地上的青年期丹霞的形成原因及发育过程,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列举出巨型崖壁、断裂巷谷、崖壁洞穴群等代表性景观。在展示现存中亚热带最完整的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南方铁杉、钟萼木、萱草、武夷山方竹等罕见植物和中国虎、崇安斜鳞蛇、挂墩鸦雀、武夷厚唇鱼、宽尾凤蝶等珍稀的国家级保护动物。而武夷山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也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这里是驰名中外的武夷山大红袍茶的出产地及“万里茶路”的起始点;是闽越族人、客家人躲避战祸的迁居之处;是中国道教文化繁盛之处及朱子理学的孕育之地……凡此种种,皆被收入书中。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编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8月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伊犁河畔》即围绕“中亚湿岛”——伊犁河谷而展开,这片位于新疆伊犁境内,由伊犁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形谷地三面环山、西部敞开。三大向东会集的山脉构成西天山的基本骨架,五大河谷盆地组成相联系的地理单元,而新疆流量最大的河流伊犁河犹如大动脉般滔滔西去,整个区域内汇聚了雪峰、冰川、草原、沙漠等多种地貌。除此之外,书中还展示了伊犁河谷的种种魅力所在:拥有大面积的野生果林和遍布天山的雪岭云杉,栖息着天山马鹿、雪豹等珍贵的野生动物;分布有喀拉峻草原、那拉提草原等众多的天然牧场,出产闻名于世的伊犁天马……这里既是亚欧大陆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既是塞人、匈奴、乌孙等草原民族争夺的历史舞台,又是哈萨克族、锡伯族等40多个民族如今的宜居天堂。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编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8月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闽西山地》即围绕客家文化发源地——福建西部的山地而展开,呈现了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地貌和人文风情:这片土地位于福建西部龙岩,武夷山脉南段、玳瑁山、博平岭等山脉及其支脉在境内延伸,呈现五岭斜贯,长廊状谷地分布其间的地貌格局,为宋代南迁的中原遗民提供了避难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产生了以土楼、屋桥和阴塔为代表的客家建筑与耕读传家的客家文化传统。此外,本书还记录了其海陆变迁的地质历史,展示其地层完整,花岗岩石蛋、石灰岩溶洞和砂砾岩丹霞均较为发育的自然景观;呈现了其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孕育的包括南方红豆杉、黑麂、中华秋沙鸭、金斑喙凤蝶等珍稀生物在内的多样种群;诠释了其“红色沙漠”与“金山银水”并存,地上贫瘠、地下富有的经济形态。同时,这一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福建新石器文化的发祥地、古代闽越人诞生与繁衍的天堂……也在本书有所展示。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编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8月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粤东岭谷》即以中国岭南“客家之都”——广东梅州为中心,辐射至河源、揭阳、汕尾的区域,向读者展示了粤东北一带由莲花山、凤凰山和罗浮山等一系列山地所构成的自然地貌,并呈现了受其所限而衍生发育出来的地垒状山块、断陷谷地、串珠状沿河谷地和众多夹杂其中、面积较小的中低山丘陵地貌。同时,书中还有针对“山地性”生物群落和自然保护区,以及当地人因地制宜、利用山区丰富的矿石和林木资源发展出来的山地经济的介绍。梅州作为历史上客家民系繁衍、聚居及最终形成地,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祖籍地及精神家园,有关这里的客家民族迁徙历史、宗族观念、代表性建筑、特色菜肴、传统祭祀仪式及中原遗留风俗在书中都有着精彩的呈现。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编著
简介: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本分册依据川江段一带的深切峡谷和岩溶地貌,以及三峡文化特征进行区域范围划分。 介绍中华蚊母树、红豆杉、中华鲟、中国大鲵、金丝猴等濒危珍稀物种的特点及存活状况。 描绘河谷农耕、渔业、盐业的生产图景,解读漕运、水驿、纤夫等水路运输文化。 呈现异彩纷呈的三峡文化:不仅有从古刮到今的“巫风”,还有屈原、李白、杜甫、刘禹锡、欧阳修等文人墨客的足迹。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祁连山》一书取广义的祁连山之西段、中段为主体内容,论述区域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涵盖门源、祁连、肃南、肃北、阿克塞等地。本书向读者展示了祁连山脉中的走廊南山、托来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等一系列高大山岭,梳理了雪峰冰川孕育出的大通河水系、河西内陆水系、柴达木内陆水系等水系格局,并介绍了冰碛地貌、高寒荒漠地貌等地貌类型以及本区显著的山地垂直带谱特征。同时,本书还对当地牧农并举的经济生活模式进行了描述。历史上,祁连山曾是匈奴、羌人、吐谷浑、蒙古族等游牧族群的活动舞台,也是历代统治者争夺河西走廊、沟通甘青两地的军事要地,因此留下了诸多军事遗迹,本书将一一呈现。在书中,读者可领略裕固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风情,感受洗娃娃、戴头面、祭鄂博等民俗特色,也可一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图景……
【媒体评论】
祁连六月雪,沙漠湿地最美那一撇 民间常用“六月雪”来形容一个人的冤屈,认为夏季降雪是不符合事物本质的罕见奇事,但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祁连六月雪”就是典型写照。 祁连山东接秦岭,西连阿尔金山,是中国西部的主要山脉之一。这座东西走向的巨大山体,由数条近似平行的山脉组成,自北而南包括走廊南山—冷龙岭、托来山、*山—大雪山—托来南山、*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等,它们与若干山间谷地、盆地,共同组成了面积广阔的祁连山地。 《祁连山》,围绕其山体最宽、也是最精华的西段、中段部分展开,全方位展示了祁连山生境的多样性,以及造物主如何偏爱这座干旱区中的湿岛。 由于“安家落户”在中国三大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祁连山四周被几大沙漠所包围,但它却以雄伟的身躯和广阔的胸怀,阻挡了干旱气候的南侵,迫使寒冷空气沿祁连山麓扩张,继而在浅山区形成降温和降水,使祁连山间出现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 受这种气候的影响,这片山地雪峰林立、冰川散布,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海拔4500—5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发育有不少现代冰川。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又进一步影响河流的发育,最终形成黑河、托来河、疏勒河、党河、大通河、大哈尔腾河、小哈尔腾河和哈拉湖等诸多水系。这些从高山而来的放射—格状水流,不仅是周围的干旱区最重要的水源地,而且带来了丰富的土壤成土颗粒和矿物质,由此,祁连山南北两面的青海湖盆地、河西走廊、额济纳绿洲和沿河区域有了勃勃生机。从这点上说,祁连山与天山堪称兄弟,俨然是一座伸向沙漠的湿岛。 由于地势高耸,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祁连山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及其组合差异很大,形成了东段、中段、西段不同的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祁连六月雪”就与祁连山区的垂直气候带有关——它并非特指六月雪景,而是泛指这里四季不甚分明的气候特征。这种气候尤其在每年5―9月表现得最为突出:当祁连山麓热浪滚滚时,山上仍然凉意袭人,天气阴晴不定,随时会遇上雨雪冰雹,形成独特的“六月雪”景观。 “祁连六月雪”所造就的植被垂直带谱,使这里成为许多物种繁衍的“伊甸园”。高大山系之间夹杂的大面积丘陵草原、冰川融水所流经的浅山区,以及地势较低的沟谷地带,又成为当地“牧农并举”的经济生产模式的先天条件。山间水草丰美的草原,为祁连山的命名者——匈奴人,以及历史上的羌人、吐谷浑人、蒙古族等族群提供了天然的放牧之地,而今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依然深受这片山水的馈赠。在独特的水土条件下,这里物产丰富,其中门源的山间河谷地在油菜花开的时节,亦有不输江南的景致。然而,自古红颜多祸水!祁连山堪称海伦(希腊神话人物)级别的“红颜”,自然长期引来各方争抢。在冷兵器时代,这里是统治者争夺河西走廊、沟通甘青两地的军事要地,因此留下了许多军事遗迹,如狼舌头古城遗址、石包城城堡遗址、党城遗址、克图三角古城、肃南烽燧等。由于从军、屯垦、任官、经商、避难等原因,汉族、裕固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先后进入祁连山,又对当地的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长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相互混融,从而形成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多元文化特色。在长期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这里的游牧民族形成了稳定的民族文化,从裕固族帐篷、肃北马奶酒,到蒙古族袍子、藏族华热服饰,再到雪山蒙古族婚礼、洗娃娃、戴头面仪式、祭鄂博、神山崇拜、剪马鬃节……如今,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共存于此,流传在祁连山的诸多艺术表现形式——肃北蒙古族长调、珠固喇嘛藏戏、西滩乡眉户戏、门源回族宴席曲、阿柔逗曲、裕固族民歌、郭米“则柔”等,则是这片半农半牧的大地特有文化韵味的呈现……凡此种种,尽可在图文并茂的《祁连山》一书中找到满意答案。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雁门关外》所述之地位于山西最北部,即雁门关以北包括大同、朔州两市大部分辖区的地域。该地以大同盆地为中心,南抵恒山山脉,西北与黄土高原相接,中有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盆地中心散布着火山群与黄土林,周边的崇山峻岭上则是连绵成片的草甸……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当地所属的温带草原性气候以及旱生草原植被,讲述了在严寒与干旱气候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农牧经济。再者,本书对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了一番探索:作为历史上重要的边塞要道,这里曾先后成为北魏都城、辽金之都、明清重镇,留下了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明长城等历史遗迹;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碰撞,发展出弦子腔、耍孩儿、二人台、大秧歌等文化活动。
【媒体评论】
从悬空寺说起 随手翻开《雁门关外》,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恒山绝壁上的悬空寺。这个寺靠西面东,巧依崖壁凹凸,高低不等的木制殿阁挂在陡峻的绝壁上,顺其自然,凌空而构,南、北两侧有三檐歇山顶对峙而立,可谓巧夺天工。最令我惊讶的是,这是一个佛、道、儒三教并尊的寺庙。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教创始人共居一室,这个画面太美,我有点不敢看。 被它吸引之后,我迫不及待的去了解这个寺庙。《雁门关外》一书中,关于寺庙的历史描写得十分清晰。恒山作为中国最早的道教圣地之一,早在西汉就出现了道教活动。而在佛教方面,恒山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北魏皇帝崇信佛教,对恒山佛教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大云寺就建于北魏时期,是在恒山主峰四周最早建起来的寺庙。北魏道武帝迁都平城后,大兴佛教,崇佛建寺,促进了恒山佛教的兴盛。后来太武帝时发生“灭佛”事件,恒山佛教陷入绝境。文成帝即位后,开始复兴佛教,之后在恒山四周相继兴建了一些寺庵,其中就包括悬空寺。悬空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为什么佛教、道教会在恒山如此繁荣?这个问题,我也在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恒山位于雁北高原。雁北地区群山环绕,南北分别横亘着恒山山脉与阴山支脉,西边则因管涔山、吕梁山两大山脉的挡隔而与黄河谷地分离,仅在东北以桑干河谷与华北平原相交接。整体而言,雁北中心区是一处三面环山、单面开口的不闭合盆地——大同盆地。 受此地理环境影响,这里成为历代军事重地。历史上,除北魏一朝有过短暂安宁外,雁北大地上的兵戈交鸣几乎从未停歇。蜿蜒于恒山山脊之上的古长城自秦汉以来便成为隔绝中原与大漠雁北的铜墙铁壁。战争是促进这里文化交流、商旅通衢的契机。山与山之间的碍口、向东北的河谷地带,成为游牧文化与中原文明交融的通道。林胡、娄烦、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部落曾在此地留下踪迹,伴随气候变化而来的农耕文化的北拓,使雁北成为农牧交错地带。北魏统治北方的数百年间,都城平城(今大同)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移民、修路、通商、大兴寺庙、农牧并举……雁北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悬空寺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许许多多与悬空寺一样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国现存*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以典型的皇家气派、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在石窟构建中独树一帜;历代善士高僧沿西口古道镌石置龛,造就佛陀无数;历代军事家们在雁门关外修筑的军事防御建筑,如天镇保平堡烽火台、左云宁鲁堡敌台、山阴光武长城瞭望口、阳高古城镇堡城等。这些遗迹无一不是雁门关外这一特定地理环境的产物。 历史的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无数的因结出的果。悬空寺这一个果,离不开雁门关外这个因。雁门关外似一个被长城围护的“城池”,见证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长久融汇,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诉说着这片高寒之地的一岁一枯荣……。想了解悬空寺,了解雁门关外,想了解这个地区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雁门关外》一书足够了。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绿洲》一书介绍了中国绿洲的概况,内容涉及绿洲的特点、类型、成因、植被、气候、产业、交通、族群、政治、文学艺术、宗教和饮食等,并将中国境内的所有绿洲按区域分为北疆绿洲、南疆绿洲、柴达木盆地绿洲、河西走廊绿洲、河套平原绿洲和阿拉善高原绿洲六大板块叙述,每一板块都是自然与人文的集合体。绿洲是干旱区沙海中散布的“世外桃源”,被誉为塞外江南,集唯水性与脆弱性于一体,绿洲兴则人文兴。作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典型地,中国绿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西亚、中亚、欧洲文明的大熔炉。众多族群在这里诞生、衍化,并进行开发,形成了既独特又具有区域共性的绿洲文化。
【媒体评论】
在中国境内让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地貌中,最让人“熟悉又陌生”的,大概是绿洲。说起“绿洲”一词,对许多人来说,也许脑子里浮现的只是茫茫沙漠中孤零零的一片绿色之地,但如果说起吐鲁番、莫高窟、楼兰古城、居延海、丝绸之路、罗布泊……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词语,却又是耳熟能详。事实上,这些事物,都和“绿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在更精确的意义上,绿洲是一个地理名词,虽然它更多以人文的角度为人所知,但却是一个极具自然科学意义的聚合体。“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的《绿洲》一书,正弥补了大众视野中对于“绿洲”这一地貌类型的自然科学认知缺失。
《绿洲》全书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从绿洲的定义、气候特征、地理区位、地质地貌、植被类型为主要阐述内容,再述及在这些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生成的经济、历史、文化;第二至第七部分,则介绍了以不同地域划分的各个绿洲板块 ,既有大家较为熟悉的南疆、北疆、河西走廊绿洲,也有较少人关注的柴达木盆地绿洲和阿拉善高原绿洲。本书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从概念到类型,从类型到个体,把“绿洲”这一个复杂的地貌类型讲得通俗浅显而又丰富有趣。
绿洲,是一种独特的地理景观,指在干旱荒漠中有水源,适于植物生长和人类居住,可进行农牧业和工业生产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区。其一般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在大河附近、冲洪积扇边缘地带、井泉附近及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水是绿洲的生命,水流之处,就是绿洲命脉所在,当河流改道或者干枯,就是绿洲命竭之时。最典型的例证,便是位于南疆绿洲区的楼兰古国和罗布泊,楼兰古国曾是罗布泊岸边的一个富饶的绿洲城市,但随着汇入罗布泊的水源改道(也有史学家认为其毁灭是因为外敌入侵),楼兰古国也渐渐被废弃。如果说楼兰的“死亡”还只是猜测的话,罗布泊的干枯则是在现代人的眼皮底下发生的,汉书中记载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而到了1972年,最后一滴水也从罗布泊消失了。
一些绿洲死去了,但更多绿洲还活着,人类利用水利设施延续绿洲生命的努力从未停歇。沟渠纵横的河套平原,自秦开始便构筑了完善的引水渠系统;如今几乎被看作绿洲“代言人”的吐鲁番,其繁盛所依赖的“坎儿井”也是代代相继地经营了2000年多年的水利设施……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灌溉、石油开发等形式也造就了不少新型的绿洲,石河子、三工河、克拉玛依就是以新型农业和工业而发展起来的绿洲城市。
绿洲被沙漠所阻隔,但也成为文明的驿站,商人和旅人因为有绿洲的存在,而得以跨越茫茫戈壁,骆驼细碎的足印,串出了比珍珠宝石还光彩夺目的丝绸之路。中原文明和欧洲文明的连结,是通过这样一片几无生命的土地,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必然又偶然的奇迹。绿洲是脆弱的,很多曾经声名显赫的古文明,如今也只剩被风沙侵蚀得面目全非的宫墙;绿洲又是顽强的,在这些宫城、石窟的废墟中仍然留下了为数不少的壁画,绿洲城市曾经的辉煌、奢华、精致仿佛就此被凝固,而从这些昏暗的废墟中走出,透过沙漠明晃晃的刺眼的日光,远处,还有被现代科技所承托起来的葱葱翠绿。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本书的主体漓江流域,同时也是广西东北部的湘桂走廊,东起驾桥岭、西至都庞岭、北抵湘桂边界、南达漓江与桂江分界段流域,范围包括桂林大部分及贺州小部分地区。书中以“三山夹两谷”的地貌骨架为中心,展示该地海侵、海退的地质过程,以及山脉纵横、岭谷相间的地貌特点。除此之外,本书以相当大的篇幅向读者展示了这片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岩溶地貌——桂林山水,将发育于漓江两岸的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各种岩溶地貌类型一一呈现,铺开一卷“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山水画轴。同时还介绍了这里数量众多的孑遗植物、岩溶石山独有的石山植被类型,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的山地游耕、鸬鹚捕鱼、伐木放排、稻田养鱼等经济模式。漓江流域生活着汉、壮、瑶、苗等民族,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喜喝油茶、食腌酸肉,保留半夜嫁男、“两头扯”的婚姻形态,盛行歌圩、彩调、吹笙挞鼓舞等民俗活动……这些在书中都有着精彩的呈现。
【媒体评论】
《漓江流域》一书展示的是“三山夹两谷”的桂东北的总体地貌形态,这片区域山地、丘陵、谷地、平原皆备,地表相对破碎,万重山间正是历史上中原沟通南部沿海的重要通道——湘桂走廊。 本书还阐述了桂西北由海侵到海退的地质演变过程,凸显山谷相间之处奇特的地理奇观——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岩溶发育区,发育有著名的岩溶地貌——桂林山水。这里的峰林、峰丛、地下溶洞、地下河等岩溶地貌应有尽有,成为桂西北最独特的自然景观。 此外,山脉纵横之地,因温暖潮湿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而生长多种山林植被,*、长苞铁杉、*、鹅掌楸、*、*等孑遗植物在此找到“避难所”,动物也因优良的生态环境而搭建起它们的乐园。而人,依靠这块土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恳山、养殖,有一点自给自足的味道。他们在人口迁徙过程中,与外来民族交融、碰撞,又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这些内容都是本书重点展示的内容之一。 广西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自然条件不那么利于发展生产。而地处广西东北部的漓江流域却有些不同,这片区域有河谷平原,有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又有外来农耕技术的引入,相对而言是一处沃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谈起漓江,人们会如本能般想到桂林山水、象鼻山,这些确实能作为这里的代表地理事物。桂东北有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岩溶发育区,岩溶地貌的发育基础——石灰岩在这里广泛分布,桂林山水便是该区域石灰岩演化而来的典型岩溶地貌。石灰岩一方面造就了漓江流域优美的山水景色,另一方面却给当地的生产带来了阻碍。石灰岩分布地区土层较薄,光热条件不优越,加之区域内多山地,综合因素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条件。庆幸的是,这片蛮夷之地有赖于湘桂走廊这样的地理优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中原的先进农耕技术和工具得以引进,之后开渠筑坝、陂塘蓄水等水利设施建成,旱地可被改造为水田。在这层意义上,桂东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程式才算正式形成。 桂东北人们在开垦的农田上广种水稻、小麦等,渐而使这里成为桂北粮仓。为了争取更多的耕地,他们开发梯田,梯田从山脚直开到山顶,让粮食遍布山区。他们还利用河湖和山地丘陵发展渔业和茶业,稻田可养鱼,粮食作物与鱼互惠共生,竹排、渔网、鸬鹚捕鱼成为渔家三宝,瑶族为适应山区环境而逐山而居,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为山地游耕,等等,这些都是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典型表现,都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可谓物尽其用,一点儿不浪费。人们在向山、水讨生活的同时,保存了他们淳朴、独立的人文风情。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武当山》即以中国最为闻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为核心,辐射至湖北郧西、郧阳等与武当山地隔汉江相望的秦岭断块低山,向读者展示了武当山高峰与深谷交错的崎岖地势,以及散布其间、闻名遐迩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同时,书中还有当地人因地制宜、利用深藏于地底的地矿与地表的“天然药库”发展出来的一系列经济形态的介绍。历史上,这里曾作为朝廷的自然资源保护地区而成为禁地,大量流民的涌入以及屯田、迁徙等活动,客观上又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作为中原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及荆楚文化共同映射的区域,这里的民俗文化展现出“民多秦音、俗尚楚歌”的特征,其中以道教文化最为精彩纷呈。
【媒体评论】
道教圣山属武当 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 古今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 ——吕洞宾《题太和山》 作为道教的传奇人物吕洞宾曾到武当山随钟离权修炼,并写下了《题太和山》一诗。当时吕洞宾所居是武当山的南岩,亦即紫霄岩,也就是这首诗开头所说的“岩”——“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在吕洞宾看来,紫霄岩从混沌初分,开天辟地之时就与武当山一同存在。这恰恰呼应了严遵“太和生于虚冥”的说法,武当山出现是如此之早,与大道并生而又是天地之间与大道最为接近的山峦。 《武当山》便是花浓墨重彩以图以文来呈现这座与天地并生的道教圣山的书。从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地理而言,武当山虽然仅仅是大巴山的余脉,却因为其在道教的影响之下,名列中国古代名山之林而当之无愧。 虽说武当山之成名与历史、宗教关系密切,但首先是在其特殊的地形上吸引了道教徒的注意的。从吕洞宾《题太和山》那首诗说了紫霄岩之后,他便细数紫霄岩周遭的胜景——“面朝大*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这里尤其重要的是大顶,即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1米),这就是金顶之所在。不过,《武当山》一书则告诉我们一个有些冷门的知识——原来,武当山主峰并不是本区的最高峰,境内还有赛武当(海拔1740米)、沧浪山(海拔1824.7米)、圣母山(海拔1817米)、金盆梁(海拔1832.2米)等一系列险峻而奇伟的大山。那么天柱峰为何能够成为武当山之主峰的呢?原因就在于天柱峰的中心位置,北宋李方叔的《武当山赋》写道,“大顶居中,众山来宗,屹若长人,抚摩诸峰”,这在《武当山》一书当中有更加具体的体现,即是“以天柱峰为中心则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等气势恢宏的变质岩峰丛,其间还发育有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书中更有这些山峰姿态万千的剪影,丰富而精当。 有如此山峰格局,自然引起道教信徒的无限遐想,加上有吕洞宾这样的传奇人物到此,武当山在后代的声名渐隆,直到明代,朱棣终于独尊武当山道教,以这一教派为道教的中心。读《武当山》可以知道,朱棣的独尊武当,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而得到宗教上的合理性,即从道统之中获得政统的合法性。 正是朱棣的这一政治性的举动,武当山从此成为中国道教的活动中心,并且山上开始大建宫观,营造皇家道场,在其气势恢宏的自然特色之上,又有了“一个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的古建筑群体系”。这也就是我们能够在书中看到的“武当山古建筑群”。这样一个建筑群依靠武当山本身“大顶居中,众山来宗”的格局,处处体现着道家汇聚四方之气以绝地通天的理念,以太和宫为例,太和宫建在天柱峰顶部,主体建筑放置在东西、南北的轴线上,两条轴线的交会处为太和宫最重要的建筑——金殿。金殿同时也是真武大帝升天的顶点,而其下则是规模庞大的阶梯式宫殿格局,宛若一条能够通往天界的“天梯”。 从《武当山》一书来看,武当山其“道教圣山”的身份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武当山作为自然景观的相当多的风采,虽然未必有神秘如吕洞宾《题太和山》所说的“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但“石缕状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灵源仙涧三方绕,古桧苍松四面环”等等,从书中无疑是能一睹那些让吕洞宾流连忘返的武当风采的。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厦门半岛》以福建厦门市全部、泉州金门岛及其周边海域为叙写对象,将范围内大致呈“北山、中丘、沿岸平原”的地貌分布特征展示在读者眼前。此外,联系厦门临海、近台湾等地理特点,本书详细介绍了当地海洋渔业、盐业、茶港贸易等与海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厦门人迁台湾、炮击金门和郑功成屯兵等历史事件。厦门作为地处中原、闽南、客家三种文化碰撞之地,这里所形成的复杂文化格局、多方面信仰崇拜思想、多种类饮食文化和习俗活动以及多类型建筑风格,在书中都有精彩呈现。
【媒体评论】
海洋的馈赠 厦门半岛,倚靠在福建东南端,一面背山,一面向海,又扼守闽台交通之要道,坐拥中西交流之前冲。它与中国众多沿海城市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却又有着不同的人文特征,要读懂它其实有些“麻烦”。它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远不如它的两个近邻——泉州和漳州(此二者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沿海城市广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不如广州有活力。可以这样讲,曾经作为海防前线的它,封闭、孤立,后因改革开放变成了经济特区,才在这样戏剧性的变化中声名鹊起,发展至今,更是可以抢尽省会福州的风头。这一切,皆是海洋的馈赠。一、海水滋养的海边人自古有云:“南人行舟,北人骑马。”南方行舟并不局限于江湖,向海讨生活也极为常见。厦门半岛身处陆海之间,水域辽阔,港湾遍布,岛屿错落,广袤的海洋远远比狭小的耕地更引人注目,自然而然成为人们谋生的“可造之材”。当地人由“靠山吃山”渐渐转向“靠海吃海”,在较早时期就已开始了海洋渔业,之后海水养殖业、捕捞业、造船业、盐业等随之兴起。居住者由此获得了富足。海水滋养的厦门人,可以说是以慢速度活着,这便可以理解为何如此多人要来这里感受“小资”格调。如今在厦门,在鼓浪屿吹风、听浪,在环岛路骑车、撒欢,在台湾小吃街吃吃、喝喝,都变得简单而让人满足。二、海洋带来的开放精神海洋带来的开放精神,在这里有两个表现。一是对内:这里与闽南腹地联系较为紧密,生活在这片土地的闽南人融汇百越、汉人的文化特色,描绘了交融、和谐且美丽的生活图景。客家村落、土楼、妈祖信仰、保生大帝信仰等,皆呈现出地域特色。二是对外:这里向外开口,与台湾海峡一衣带水,又有和西方沟通的海上运输条件,对西方开放进行得那么自然。从“厦门—东南亚—日本”三角贸易,到开埠,再到成为经济特区,直至今日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贸易中心,其对外的脚步从未停歇。这一区域是中国向海外传输文明的发祥地,中国的茶叶、瓷器经这里漂洋过海走向欧洲。而闽南人也由此走出福建,在异国他乡一展闽人风采。如今,在万国建筑博览馆,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荷兰的……多国建筑风格在这里能找到,这些正是厦门对外开放的实物见证,厦门骑楼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完美产物。厦门的文明源自开放的经济,开放的海洋文化造就沿海人包容、豁达、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个性。《厦门半岛》一书以厦门岛为中心,浸润其周边山地、海域之地,展示此地的山地、丘陵、平原、海湾、海岛之状貌,还将这里的两大“明星”地貌——石蛋地貌和海蚀地貌展露无遗。 本书中的厦门半岛为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春秋相连,长夏无冬,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在这里都有分布,林地、湿地又孕育了众多灵动的鸟类。另外,靠海之地当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如*、文昌鱼、中华鲎等。本书还梳理出厦门半岛内部发展与外部交流的发展脉络,如居住者依靠海洋与山地资源发展半渔半农经济,又凭借地理优势发展海陆转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贸易中心。闽南人、客家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东南亚……各种文化元素的相互碰撞、交错、同化等,在书中都有精彩描述。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里下河平原》即围绕江苏中部的“水乡泽国”——里下河地区而展开,该地处于长江北岸,夹于里运河(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与下河(串场河)之间,覆盖了扬州、泰州等大片区域。书中除了介绍这片锅底形洼地由海而陆的变迁历程,河流、湖荡密布,沼泽、湿地多如牛毛的地貌特征,同时还展示了水乡环境营造的经济面貌:培植菰、莲、菱、荸荠等水生经济作物,养殖银鱼、青虾、大闸蟹、甲鱼等水产品,发展乘舟耕作的垛状高田。历史上,这里地处运河枢纽,水运发达,既造就了泰州盐业的兴起,也推进了扬州商业的繁荣。作为古代帝王南巡之所、诗画风流之地,此地人文蔚然:佛教大兴、寺院林立;泰州学派、扬州学派交相辉映;扬州评话、高邮民歌传唱一时……凡此种种,本书皆有精彩呈现。
【媒体评论】
每年四月,正是江南春早、万物复苏的时节,在蛰伏了一个寒冷而单调的冬天后,赏春踏春的心思便开始在人们内心蠢动。然而南方连绵的春雨阻挡了蠢动的心,春色再好,也抵不住料峭的春寒和总是湿漉漉的鞋子。即便在这样的境况下,有一片土地却越来越成为早春之旅的热门*。在泰州从长江转入南官河北上,便抵兴化——近年来,兴化那犹如漂浮在绵密水网之上的黄灿灿的油菜花田,不止一次出现在各大旅行媒体的“有生之年必到的旅游景点”推荐榜上。 兴化所在,便是《里下河平原》这本书所讲述的区域的中心之处。这本书来得及时,在兴化刚刚开始热起来,但仍然被作为观赏景点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它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更严谨、更科学地展示兴化,精确的说,是兴化所在的这片被夹在里运河和下河之间的平原(“里下河平原”之名即取自这两条运河的首字)。这两条河和“里下河平原”对大众来说似乎很陌生,但里运河实际上是大名鼎鼎的京杭大运河之一段,里下河平原南抵长江,北达苏北灌溉总渠,不管从交通意义上,还是农业意义上,这里都尽占便利。也因此这里虽地处江北,但文化却属江南,其河网交错、湖荡连绵之景象,亦与江南无异。 里下河平原的地势特征,被归纳在一个“‘锅底洼’”的条目中,整个平原四周高、中间低,但高者不过5米,低者更不足2米,是一个极浅极浅的“锅”,锅的*处,就是兴化。和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强烈地质运动的高山深谷不同,这片地貌并不复杂的土地极其年轻,最古老的地层也仅有20万年左右。尽管如此,这里仍不缺沧海桑田的变化。距今约7000年前,这里还是介于沿淮河与沿长江两个冲积平原之间的一个大海湾,自西而东的长江和淮河,不断挟带泥沙入海,泥沙堆积成堤,渐成潟湖。潟湖在漫长的岁月中又被填平,便是如今里下河平原所在,也因为这样的形成原因,造成了这里湖荡沼泽众多的特征。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鱼肥蟹硕、米粮满仓的膏腴之地。除了气候和土壤因素外,也得益于古人的智慧。如今成为游人新宠的兴化垛田,实际上始于明时期,彼时黄河夺淮以后,里下河平原接受黄河、淮河的泥沙越来越多,泥沙淤积日渐严重,泄洪能力减弱,于是出现水患频繁、民不聊生的局面。人们选择较高的地段挖土增高,形成土丘,从而保障农作物免受洪水侵害,洪灾过后排水困难,由此形成水中高田。到了清代的康乾盛世,里下河平原,尤其是兴化一带的人口急剧增加,人口压力需要通过开发耕地来缓解,垛田的开发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小型农田并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但适应南方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在农业发展和交通便利的基础上,这里的商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里河等大小运河沟通长江、淮河的南北向交通,粮棉、水产、海盐、漆器、铜镜、刺绣等本地产品,通过水路销往国内外,外地的物产也沿着水路输入这里,使一座城市一度成为东南地区的航运中心,史有“扬一益二”之称——“扬”者,扬州也,“益”即益州,成都之旧称。 说到扬州,大家就不陌生了。“烟花三月下扬州”之语不知挑动了多少文人墨客“驿”动的心,在今人看来,扬州有大概和苏杭一样,是如三月的烟雨那样氤氲着文人气质的城市。非也,读过此书,你大概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到这个城市的性格。虽然也有园林,但和苏州园林超凡脱俗的自然美相比,由富商巨贾营建的扬州园林,具有浓重的商业气息,体现的是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也讲究住宅格局的归整性和实用性,从汪氏小苑、何园、个园等商人私宅中可见一斑。何园还有一道联通整个宅子的架空通廊,堪称古代“高架桥”,从廊上观庭院台榭,是为一景,庭院台榭之中观剔透蜿蜒的通廊,亦为一景。 但尽管城市如此纸醉金迷、声色犬马,并未波及定居于水乡腹地的人们。在日复一日与水打交道的平淡中,人们赋予了水乡风情别样的具体形象:饮食,多以水之产为食材,沙沟大鱼圆、中庄醉蟹、盐水鹅等菜肴皆如此,并影响了淮扬菜;居家,三合院、泰式民居等,多少混搭了徽州、苏州的建筑风格。更多的,则存于兴化渔家的婚俗、溱潼会船、五月节多种民俗传统中,驻留在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扬州弹词、扬州清曲、高邮民歌、板桥道情、唱凤凰、跳娘娘、判官舞之中……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徽州地》一书以除江西婺源以外,包括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地的古徽州地域范围为叙写对象,向读者展示出这里以黄山山地和新安江为首的山脉、河流共同构成的“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以及黄山经历第四纪构造抬升和强烈流水下切所形成的独特的、壮观的“同心圆式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黄山山间“如仙境般的云海”“光怪陆离的奇石”“生机勃发的黄山松”与“冰川活动遗迹”等美景都会在书中有精彩的图片展示。与此同时,书中非常有针对性地围绕古徽州文化展开介绍:将这里最丰富又*地方特色的史物——古牌坊、古祠堂、古塔、古桥、古村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并讲述它们背后深刻的历史含义及“天人和谐统一”等思想;将徽菜、徽学、徽画、徽医等文化精髓作出了高度概括,使读者感受到古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媒体评论】
黄山与徽州:一段“剪不断”的情缘
近日,关于黄山市要不要恢复旧名“徽州”引起热议。网上发起的一项投票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支持恢复老地名。他们认为“徽州”一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回到原名是敬畏历史和文化。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反对者有自己的现实考虑。这场新旧名之争被赋予了文化认同的意义,正如那篇“肇事”文章的标题所说的: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像“大选”一样,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两位“候选人”的实力。黄山市是皖南的一个地级市,当地可谓山的海洋,居于舞台中心的就是赋予该市现名的黄山。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此外,它还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头衔。再来看徽州,古徽州包括现在的黄山市及周边的婺源、绩溪、旌德。自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朝廷改歙州为徽州起,直到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徽州”一名沿用了800 多年,中间只有短暂的中断。徽州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号,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徽”字号的事物: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徽刻、徽式民居、徽学……即使“徽州”已更名“黄山”,其影响依旧挥之不去,不仅安徽省名中的“徽”字源于徽州,而且黄山市还保留了一个徽州区。
这样看来,“大选”的结果实在难以预测。改名一事背后的动机很复杂,我不想插嘴,我只是很好奇:黄山与徽州就如此势成水火吗?刚好手边有一册新出的《徽州地》,这是“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的其中一册。展卷阅读,便可对当下的这场争论有了新的认知。全书的“剧情”很简单:徽州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集中在狭小的河谷、盆地。过去,这里的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百姓要仰赖邻省的谷物输入;然而,广袤的山林贡献了竹木、茶叶、桐油、干漆、药材、水果等产品,发源于山区的河流又构成便捷的交通网;于是,人们纷纷弃农从商,形成称雄明清商界的徽商;徽商成功后,反哺了生养他们的故乡,使古徽州人文蔚起。
这个故事并不新鲜,在不少徽学著作中皆有类似的文字。但本书的好处是思路明晰,而且细节丰富。如书中提到的聚族而居、六邑之语不能相通、尚气好胜、生活俭啬等现象,是大众熟知的,但作者把它们置于地理环境之中,并结合当地文化传统进行分析,读来让人兴趣盎然。书中的插图也花了不少心思,那一座座山的图片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真切领悟到“山限壤隔”的含义。而那些牌坊、古塔的组图,则通过密集的展示传递出厚重的历史感,令人体会到“东南邹鲁”之意味。
阅读本书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它改变了一般人“徽州=徽商”的简单印象。当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游走在古徽州的村镇、牌坊、祠堂、书院、民居间时,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徽商的故乡,能孕育如此辉煌的文化。现代人有一种成见:商人只想滚雪球般扩大自己的生意,文化投资只是一种装点门面的功夫。古徽州的情形显然是“例外”,这构成除了上面那条主线外的一条暗线:这里不只是徽商的故里,还生活着大量的农业人口。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贾儒结合”“耕读传家”“十里之村,不废诵读”的社会。
现在,再来审视开头提到的市名之争。不管最终谁在逐鹿中胜出,我们都不要忘记黄山与徽州其实是一对“母子”,并且和充满着“人性”的人类母子关系一样:儿子的性格不一定像母亲,但谁都不可否认他带有母亲的基因;儿子虽然从娘胎出来,然而经过后天发展也会青出于蓝。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母亲与儿子不是竞争而是融洽的关系。他们被命运之线牵绊着,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宿世情缘。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北江流域》围绕着北江流域的覆盖范围而展开,该地处于粤北,素以崇山峻岭广布而被称为“广东屋脊”,涉及韶关和清远两市。书中展示了北江流域内岭谷相间的地貌格局,勾勒出北江及其支流构成的扇状水系图景,并介绍了两种极具代表性的地貌——岩溶地貌和丹霞地貌。此外,本书还向读者描绘了“广东物种宝库”优越的生态环境:地处南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北动植物交错渗透。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其中不乏丹霞梧桐、乳源木莲、南方红豆杉等稀有种;动物资源丰富程度为广东之最,分布着*、猕猴、*等野生保护动物。除了自然地理,本书还着眼于当地的人文风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出林农并举的经济模式;历史上作为中原移民南下的通道,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瑶、壮等山地民族的生活之所,形成了盘王节、开耕节等传统民俗……凡此种种,书中都有精彩讲述。
【媒体评论】
每每拿到一本好书,心里都会兴奋,这是爱书朋友的天性。《北江流域》很好的使这一天性得到解放,让我从中寻找到阅读的乐趣。看到“很山”的粤北,自然会想起自己的家乡,想到求学时翻山越岭的孤独时光。对于自小登山的我来说,对山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不同的是粤北的山居然是这样的秀气和别致,在北江的滋润下发育了白色的岩溶地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更催生了这一景观的活力,代表地区乐昌—乳源岩溶山地和连江岩溶山地。说起“红土地”“黄土地”“黑土地”,大家都知道,我国地域广大,孕育了多样的土地和人民。红色岩系丘陵是粤北的“明星”地貌——丹霞地貌的建构者,代表地区仁化盆地,听说首次出远门的朋友,如果水土不服,可以和当地的泥土多接触,会适应得快一些。山地在给予我们秀丽风景和多样物产的同时,也必将拿走一部分,这里的发展相对滞后,没有红红火火的工业做支撑,这里却像是农林并举的后花园。农业生产方式遵循这一自然规律,宜林则林,宜农则农,辛辛苦苦的一年收获未必理想,可能遭受自然灾害,可能生态脆弱,但勤劳的客家人、瑶族人、壮族人等族群依然生生不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片段。每次看到不同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总是心生敬畏,我们如此不同,却能在这一片热土中和乐相融,这片土地上每一次的前进,都包含有各族儿女的忍耐、妥协以及奋进。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长江和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文化意义上与地理学上的中国南、北分界线,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皖东丘陵》立足于这片地跨安徽滁州市和马鞍山市的江淮分水岭东段及其所分江河的流域本身,展示了受其影响而发育出来的丘陵、台地、岗地、盆地等地貌,以及环绕女山湖、高邮湖等滨湖地带和滁河、淮河沿岸形成的平原圩区。同时,书中还有针对南、北分界线形成的具有明显过渡性特征的气候、土壤、植被,以及当地人借助河湖密布、临江近海的地理环境发展而成的“鱼米之乡”的介绍。作为“金陵钥匙,江淮保障”,皖东之地过去烽火不断,无数风流人物留下足迹:既有在楚汉相争中落败而留下一路悲歌的项羽与虞姬,也有凭借一篇游记成就琅琊山千古美名的欧阳修,这里还哺育了一代农民皇帝朱元璋,造就了“敢为天下先”、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 的凤阳小岗人……有关这个“帝王之乡”“改革之乡”“花鼓之乡”的移民文化、代表性建筑、特色菜肴、传统祭祀及文化艺术在书中都有着精彩的呈现。
【媒体评论】
关于皖东,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讲述。正如书中写道,这里是丘陵、岗地及平原共存,是地跨长江、淮河的地方。这里不仅湖泊众多、水网密集,受南、北暖气流影响,气候也及其干旱。就是这个矛盾体,襟江带淮,因地制宜,借助滁河、高邮湖,进行种植业、桑蚕业、畜牧业、渔业的发展。皖东地理位置特殊,历史的变迁,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尤为明显。20万年前和县直立人出现,人类开始定居此地。人们在河岸边种植水稻,发展出许多国家,如钟离国、椒国等。而作为“金陵钥匙,江淮保障”,皖东地区既有项羽、虞姬在此一路悲歌,也出现了一代农民皇帝朱元璋,给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间还在继续,皖东地区的人们至今仍延续着江淮传统,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皖东特色物产、手工技艺等方面的介绍可谓精妙。技法细腻严谨的凤画;经多道工序加工,似千百张叠在一起的三和千张豆腐皮;用独特的烤炉烤制的秦栏大脆。它们不仅是当地特定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皖东文化的另类阐释。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云雾山脉》所述,即以粤西云雾山脉为中脊,挟东、西两翼的云开大山和天露山等群山所构成的一片高地,范围涉及开平、罗定、阳春、化州等地。本书展示了这一地区由上述三列大山山地加上罗定江—鉴江谷地、新兴江—漠阳江谷地而组成的“三山夹两谷”区域格局,以及兼有高山、丘陵、平原、盆地的地貌形态。与此同时,书中笔墨浓重地介绍了这里密集的水系,并进一步揭示了“水”对当地岩溶峰林、冲积平原、山间湖泊以及亚热带水果种植和稻作农业的巨大影响,也收录皇帝柑、腊蔗、赤小豆、橘红等众多低纬度地区的经济特产,以及体现了中西文化结合与广府地区包容态度的开平碉楼。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五指山区》即围绕海南中部山地而展开,范围涉及白沙、屯昌、五指山、琼中、保亭、乐东等地,展示了这一地区以五指山、鹦哥岭为中心,四周分布雅加大岭、黎母岭、吊罗山三座弧形辐射状山脉,兼有谷地、盆地、丘陵的地貌。同时,书中详述了这片雨水充足的土地上的植被奇观——热带雨林,并进一步盘点了热带雨林中植物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老树生花”“空中花园”“根抱石”“藤穿树”“板根”“绞杀”等奇特景象和栖息于林中的黑冠长臂猿、海南巨松鼠、金斑喙凤蝶等生物。此外,海南中部山地远离中原,为黎族、苗族聚居地,由石且崇拜、招龙舞、鼻箫演奏、苗家姐妹节等为代表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也在本书有精彩的呈现。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运城盆地》以山西省最南部的运城市为中心,向读者展现晋西南一带由中条山、峨嵋台地、涑水河下游河谷及环绕而过的黄河等交错造就的自然地貌——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运动加上涑水河年深日久的冲刷,使该地区形成南北高、中部低的地势形态,盆地周边因雨水侵蚀而出现大量黄土深沟,著名的运城盐池坐落在盆地宽平低洼处。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在此地繁衍生存的各类型生物群落,也针对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的气候状况,描述当地农林业和盐业的生产发展状态。作为三省交汇之处,运城的民间风俗与歌舞戏曲皆展现出一种大杂烩式的独特面貌,这片河东大地又因其悠久的人文历史而遗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本书将一一呈现。
【媒体评论】
运城:河东盐池与最初的“中国”
在卷帙浩瀚的中华史册里边,有一个频繁出现的地名——河东。古时,黄河单名一个“河”字,河东几乎囊括了整个黄河东岸、太行以西;而在山西人眼里,“河东”二字只是省境南端一隅,黄河在此改道东折,中条山脉环护其侧,亦即本书题名——运城盆地。 据考古挖掘推断,早在河东地名出现之前,尧、舜、禹就已先后在此建都,在当时,这里是最先被称作“中国”的地方。三王择此地兴国立业,其实与中条山下的巨大盐池关系密切。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以后,华夏族以农耕为本,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天然盐分来维持生活。河东盐池大量出产纯粹天成的食盐,成为整个民族维系生存的重要资源。舜作《南风歌》云“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说的正是盐池南边中条山吹来暖风,使池水一夜成盐,人民赖此为生。为争夺盐,黄帝与蚩尤甚至还展开了华夏历史上第一场部族大战。传说战败的蚩尤被放入盐池肢解,结果池水被血染成红色,盐池也被命名为解池。直到现在,解池之名沿用至今,池水也仍泛红光(其实是池内红色藻类繁殖所致)。 盐池因何而成,这个问题困惑了古人数千年之久。有人说盐池为麒麟所造,也有人说盐池蚩尤之血。而一些博学鸿识之士勘察过河东地势之后,认为是黄河南流之势受中条山所阻,水流在河东低洼处经万年积聚成盐池。这种相对科学的观点其实已较为接近现代地理解释——盐池是在中条山剧烈隆升、运城盆地不断下陷的过程中慢慢生成,山泽洪流将大量成盐元素聚集在山麓下,奠定了盐床形成的基础。 实际上,中国境内可产盐的内陆湖泊为数不少,但要数通达便利,则仅河东一处。河东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又得黄河水运之利,成为古中原地区的一个“内陆码头”。从汉代开始,河东盐池就由国家所掌控,盐池边上长期设置专司盐运的机构,运城之名亦来源于此。河东盐经运销各省后,盐税成为历代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明清以后,国家盐政松弛,河东盐池一夜之间成为商人生财之本。此后数百年间,河东商人靠经营盐池逐渐发迹,运城亦成为富豪巨贾云集之地。 河东富庶,人文日盛,晋商的文化品位在当地最为突出。河东商人以信为本,运城是关公故里,以忠、义、信为核心的关公文化就随着晋商生意网络席卷全国,成为商业文化中“财神”形象。另一方面,晋商热爱戏曲,,河东这个三省通衢之地又方便聚集来自五湖四海的戏班,他们不断交流切磋,又将河东地粉饰成明清时百戏齐鸣的“戏剧金三角”。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燕山山脉》聚焦广义的燕山山脉,范围涵盖河北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以及北京五地的中山地区。书中完整地呈现了该区域的山地、丘陵、峡谷、盆地地貌,分析了形塑上述地貌的两股力量:作为内力的燕山运动和作为外力的流水作用。本书还介绍了以这片土地为家园的生物群落、特殊地理位置造就的农牧过渡带、复杂的地质历史孕育的丰富矿产资源。作为华北平原的屏障,燕山山脉是众多历史事件的舞台,这个舞台上演绎的各式戏剧——长城一线烽烟四起的岁月,农耕和游牧两大文明跨越数千年的对话,华夏、山戎、奚、契丹、女真等民族的汇聚和交流——在书中都得到了精彩的讲述。
【媒体评论】
A:学过地理的应该都听说过“燕山运动”这个词,它的“发源地”燕山你又了解多少?估计很多人会摇摇头。《燕山山脉》这本书就从这片位于河北北部的山地出发,介绍燕山的形成过程、地貌类型等,看完不仅对地理名词“燕山运动”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还会知道,作为地貌实体,燕山山地对整个华北平原所起到的屏障作用有多大。 B:整本书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在书中的多张图片上反复出现的以下画面:在蜿蜒崎岖的山脊之上,砖石砌筑的长城城墙犹如匍匐的巨龙,不断地向远方延伸。这些长城是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慕田峪长城、喜峰口长城、八达岭长城等,长达数千公里,均为明代修筑。为什么燕山这个地方会建起这么多宏伟的军事建筑?《燕山山脉》这本书给出了答案,这与当地位于坝上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错之地有着深刻的联系。明清以来将都城设在华北平原之上,也正是看中了北部的燕山山地拥有的屏障作用。而对于燕山山地囊括的山地、丘陵、谷地、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及山戎、奚族、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在此留下的历史遗产等内容,本书也多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