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7 项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潮汕平原》以地处粤东的潮汕地区为主角,地涉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四地。这里众山环伺、河川相隔,被分为数片小平原。因为地理上的封闭性,唐宋以后随着中原汉民的迁入此地才得以开发,到了明朝中叶,以潮汕平原为中心的潮汕民系逐渐形成。潮汕平原以精耕细作的绣花式农耕而出名,这种精细的风格也影响到其饮食、建筑装修、茶艺等。潮汕平原不但拥有众多奇妙而独特的多神信仰传统,同时还保留着盂兰节、中秋烧塔、新年烧龙等中原地区早已消失的古老习俗。
【媒体评论】
潮汕:山的骨肉,海的性情
“潮汕”这个地名,专指粤东沿海一线,此地面海临风,终日涛声相伴,而周边却被山脉所围限,路途阻绝,甚至内里也是石岭纵横,以至于平原交割,无法连亘成片。尽管是如此一个任由山地与平原暧昧不明的地域,却依然以海之义为名:古人在这里专设行政区辖时,马上就想到取“潮水往复”之意来命名——超过1000千米的海岸线、一望无际的广褒海域以及难以计数的海屿礁角,实在给予了此地太多恩赐。
大约在1亿多年前,潮汕地区才从茫茫水域里崭露头角,经历过持续的地表起伏升降后,河流从山地流下带来沉积,山前的潟湖逐渐壅塞成陆,这才造就了此片狭长的平原地带。因此,从地理演化的过程上看,将潮汕地区比喻为“山的骨肉”完全不为过。而另一方面,自潮汕当地有人类居住起,海洋就成为他们*的生存资本:无论是早期的拾贝凿蚝、楫舟而渔,还是后来发展为繁华商埠、滨海邹鲁。此地得以物富民饶,海洋*首居其功。所以,从文明历史的角度来看,潮汕地区则是完完全全继承了“海的性情”。
早在唐朝之前,潮汕处在比中原人所认知的“南方”还要偏南的地域中。在这个时期,潮汕还是南岭之外又隔一层的弹丸之地,几乎与中原王朝的命脉扯不上什么关系。偶有一两个朝臣会在仕途失意时被贬谪“到此一游”,韩愈就是这批贬官队伍中最著名的一位,尽管他只在潮州任职八月,却多少做出了成绩,于是潮人为纪念这八月光华,舍得让一片河山尽随韩姓。
其实正是得益于这批戴罪之臣前赴后继的开发,潮州在宋朝以后经济迅速崛起,一片殷实繁荣。如此太平景象与战火交织的中原地区实在对比鲜明,因此在宋元时期,潮汕成为战火硝烟外的一方净土,流民如注,几乎马上就填满当地的平原区,后来者还不得不往山区中开荒种岭。这些移民里边,许多还是中原一带的豪门望族,经历过筚路蓝缕的大迁徙,他们异常团结,对家族的重视更胜往昔——这种观念甚至贯彻到现代,潮汕人聚族而居的习惯仍然相当明显。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在这片滨海之地聚首而居,他们带来各地的方言与文化,也保持着各自的信仰和风俗。他们所代表的以农为本的中原文明,也与当地的海洋文化不断相互冲突和借鉴,终使潮汕成为南北文化的浑融之地,也成为大量古老遗俗的保存之所。长期融汇下来,潮汕文化既有着山一般的静穆和厚重,也包含了海洋那种永恒不止、开拓外放的姿态。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潮汕平原这个山海相会的狭长海滨平添了许多色彩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福州平原》描述的核心是大山王国福建境内为数不多的沿海平原地区,范围几乎涵盖福州全境(罗源除外),这片区域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基地,占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全书为了突出此地的这一特点,故以“福州平原”为书名。全书将该地区整体上“枕山、襟江、面海”的地貌形态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展示了这里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海蚀地貌发育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书中进而陈述这个“内外兼修”之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区域内有闽江、外向东海,由闽江将福建内陆与海洋连接起来,当地人们“靠水吃水”的生活模式就此启动。身处山多地少之地,人们向江流、海洋讨生活,水运、渔业、海洋贸易……齐头并进,形成极具当地特色的经济发展形式。在这片沿海区域,古闽人、闽越人早已活跃其中,而后,“有福之地”福州逐渐热闹起来,围海迁界、船政局设立、海战、通商口岸开通……一系列历史事件在此发生。此外,地缘优势和对外贸易活动为福州人提供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一批批进步人士相继诞生,福州人向外闯荡,又使得福州华侨遍布世界各地……这些都是本书重点描述的内容。
【媒体评论】
福州两面:封闭安逸与开放拼搏
在谈到中西方文明的区别时,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这两个词经常出现。大河文明以中国为代表,海洋文明则以希腊为典型。孰不知在中国的福州平原一带,两种“文明”兼而有之,《福州平原》一书就给我们讲述了这个被遗忘的“故事”。
福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福州平原也不例外。虽称之为平原,但实际上三面环山,只有东南沿海地带为平原地貌,因其地貌酷似盆地,所以也被称为“福州盆地”。一条闽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全区,串起了一个个河谷盆地,带来了丰腴的水土,让陡峻的山区也出现了人类的宜居之所。但是这在地图上不足方寸的河谷盆地,掩盖不了因大片山体阻隔带来的不便。福州平原的河流多为山地性河流,多峡谷险滩,难以通航,唯闽江流域通航之利明显,但即使如此仍然限制了福州城市发展需要的经济腹地,山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这个城市的发展,也决定了福州难以形成类似于上海、广州那样的大城市。
可是山的作用从来都不只是阻隔,在众山保护下的福州偏安东南。久居盆地的人们更加懂得知足常乐。有句福州话叫“七溜八溜,不出福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福州人的日常生活相对安逸闲适,从其随处可见的大小茶馆便可见一斑,而茶叶的种植更是依靠福州平原所背靠的山地丘陵。除此之外,《福州平原》一书中提到的福州人喜泡温泉,爱在榕树下乘凉运动,以及闲来无事听评话,这些也是福州人慢生活的重要体现。
如果看到了福州的封闭安逸,那么只算看到福州精神的一半。而另外的一半精神,来自于海洋。福州平原海岸线曲折而漫长,有着众多海湾和滩涂,众山环绕此时反而成了港湾的天然屏障,使得船舶少受风浪侵蚀。种种因素的叠加让福州发展渔业和海洋贸易的条件尤为优越。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福州先民就以渔猎为生。在东汉时期,福州东冶港就已是东南地区的外贸转运中心。唐以后,福州一直向外出口本地特产,甚至邻近各省的各种产品也都集中到福州,福州港一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出口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对外贸易的发展促使福州形成了开放的城市特点,福州人也逐渐把外出闯荡当作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福州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而福州又有通海之便,远渡重洋经商拼搏变成了福州人生存致富的首要选择。据说但凡几代都住在福州的家庭,均有几门海外亲戚,福州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华侨之乡。
封闭安逸与开放拼搏,在岁月的潮汐中逐渐融入福州的一寸一瓦,融入福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了福州人的思想观念。但福州两面,又何止两面,没有一个城市是可以被轻易描述的。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九万大山》一书以桂北凤凰山、九万大山、八十里大南山一带的山区为叙写主体,兼有对区域南部地跨龙江、融江、刁江流域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叙说,区域范围覆盖河池市、柳州市大部以及来宾市、桂林市小部分地区。书中通过对大量岩溶性质事物的描写和精彩配图,为读者非常直观、立体地展示出这个被誉为“大石山王国”地区的独特的岩溶魅力。基于本区岩溶地貌的丰富性和特殊性,本书与“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的其他分册相比较,首次进行了“地表”与“地下”岩溶地貌及岩溶性生态系统的对比和列举,让读者也能亲眼一睹“地下”森林究竟是什么样子!除此之外,本书另一大卖点就是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展现,侗族的大歌、苗族的坡会、毛南族的傩舞、仫佬族的依饭节……节日庆典、民俗生活,在这里应有尽有。总而言之,就是企图用最夸张、最全面的图文结合形式为读者提供最极致的阅读体验。
【媒体评论】
广西北部山岭连绵,平原极少,大部分地区属于峰丛—圆洼地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大石山王国”。《九万大山》选取西起红水河—都阳山一线、东抵越城岭、南至都安南界、北达桂林资源县界的范围作为重点论述对象。受地质史上地层长期隆起和褶皱变形的影响,这片区域上形成了大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三大弧形山系以及一些高峰。其中九万大山是区域内的典型地貌区,且山名与本区域“重峦叠嶂”的地貌特点相契合,故以“九万大山”作为书名。
2亿多年前,造物主在这个由石灰岩筑造的“王国”里,以风为笔,以雨为墨,向世人展示了一卷古老而博大的岩溶地质史画卷,塑造出峰丛、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岩溶地貌和龙江、融江、刁江等地表河流,描绘出一幅幅山水环绕的风景画。
这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加上夏季暖湿气流沿摩天岭、元宝山等山体上升冷却成云致雨,因此形成了广西三大多雨中心之一的融安—融水多雨中心,夏季容易发生洪涝、滑坡、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在高山上,分布有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其中不乏石杉、桫椤、马尾树、红色木莲、篦子三尖杉等珍稀濒危植物。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拥有典型的岩溶原始森林,这种森林并不具备对一般植物而言的理想生境,但由于较少受人为干扰,是部分喜钙植物或适生性强的植物的“宜居”之地。
尽管这里的大部分区域为山地所覆盖,但苍茫的石山海洋并没有淹没航行其中的文化方舟。早在2万多年前,这一带的岩溶洞穴就为原始人类提供了栖息之所,九楞山人的出现更是拉开了当地人类活动的序幕。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里逐渐演变为侗族、苗族、毛南族、仫佬族、白裤瑶、红瑶、蓝衣壮、六甲人等山地民族或族群依山而居、沿江而栖的生存之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里交通不便,长期与世隔绝,俨然一个没有国王的王国:各村寨既没有统治者和统治阶层,也没有官府任命的官吏,部分村寨以寨佬制度作为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准则。正是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吸引了历史上一些中原人到此避难定居。后来,中原朝廷对本区进行管辖和开发,实行了卫所制度、土司制度、堡兵制度等,各土著族群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甚至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调整了固有的文化基因序列。
世居于石山之中的人们至今依然无法摆脱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但部分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模式却因此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呈现在世人眼前。受制于山多地少的自然环境,各族人民惜土如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传承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经过与大自然漫长的接触,他们又承袭了先民们的自然崇拜意识、宗教信仰及生死观,诸如毛南族的动植物崇拜、壮族的青蛙崇拜、白裤瑶的“死比生大”观念、侗族的灵魂转世观念等。“以歌代话、以歌会友、借歌传情”是这里令人瞩目的又一道风景线。仫佬族山歌、侗族大歌、六甲山歌等众多山歌在青山绿水之间萦绕不绝,形成一派“乡落唱和成风”的人文景象。
翻开这本书,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呈现在眼前,从中读者可目睹桂北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亦可领略当地古朴的民族风情。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豫北平原》叙述对象主要为太行山南段以东、黄河以北的“河内”之地,具体涵盖新乡、焦作、鹤壁、安阳及濮阳几地。书中介绍了境西部由太行山大断裂及地壳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阶梯式长崖地貌、云台山地貌、大峡谷地貌及巨型瀑布景观;境南部黄河沿岸由河水冲积泛滥而形成的洼地、滩地和湿地景观;境东南部黄河沿岸由河道摆荡、黄土堆积而形成的故道平原、沙地景观。除此之外,像 “挂壁公路”“人工天河”等规模巨大的人工设施,“牧野之战”“桂林之战”“陈桥兵变”等著名历史事件,以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存在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及其出土文物,在书中都有详尽的介绍。
【媒体评论】
书中信息很充足,形式也很灵活。如其中关于岩槛型瀑布、断裂型瀑布、裂点型瀑布的介绍,不仅有文字说明,也配上了绘图,同时搭配实际景观图。三者结合,既清晰的解释了这三种瀑布,也让读者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更易于掌握。除此之外,作者对这里自然地理的特征把握很精确。如其中这里最主要的地貌——云台地貌,书中花了很大篇幅来介绍,而且介绍的内容也很全面,重点突出。同时以图、文加上绘图的方式,直观明了。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形式,使这本书增色不少。
总的来说,这本书很好的阐释了科普书这个概念。科普,既要有内容,也要清晰明了、简单易懂,让读者接受,以达到普及效果。这本书既考虑到了内容的深度与全面性,也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程度,是很难得的。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关中平原》的“主角”是被秦岭、北山环抱的关中平原,范围覆盖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四市的一部分(西安将另辟一书)。书中介绍了以渭河为轴线、南北对称的河流阶地、黄土台塬、山麓洪积扇、山地等地貌,以及点缀于平原上的河漫滩、湿地、沙苑、卤池、黄土斜坡和沟谷。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关中平原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书中回顾了这片最早的“天府之国”的兴衰,讲述了周、秦、汉、唐等朝代于此建立的雄图霸业,历数了深厚历史积淀带来的文化遗产——北首岭遗址、周原文化遗址、西汉帝陵、唐十八帝陵、法门寺等,更讲述了关中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面条像腰带、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房子半边盖……
【媒体评论】
金城千里 天府之国 对我们来说,“关中平原”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它是上演了无数历史大剧的舞台。在过去3000年里,有13个王朝定都于此: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这片土地缘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其实,西汉立国之初,张良劝说刘邦迁都关中时,已把帝王将相们的心思道出:“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 一句话,关中的优势就在于“固”(金城千里)和“富”(天府之国)。作为《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的一册,《关中平原》就是围绕上述关键字展开的。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太行东麓》即把雄踞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太行山一分为二,向读者展示河北境内太行山东麓的自然面貌,呈现嶂石岩地貌、大理岩构造峰林、太行八陉和众多夹杂其中的山间“暖盆”。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巍峨的太行山如何为人类在华北平原的定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提供保障,从而成为华北平原生态的捍卫者和中原政权的“神京右臂”。依托以太行八陉为代表的太行山峡谷群和广布的山缘冲积扇,这里形成一条狭长的文明走廊:磁山文化成形于此,商邢都、燕下都、中山王城、赵邯郸王城、曹魏至北朝邺城等多个古都汇聚于此,凝结成的燕赵文化闪耀至今,包括太行民居、蔚县八大碗、春秋祭扁鹊、打树花、祭台戏、抓黄鬼、迎神赛戏等传统民俗特色在书中都有精彩的呈现。
【媒体评论】
水平展开的“万丈红绫”“太行山”对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会是陌生的存在,可是真正了解它的人就会知道,太行山将它美全部都集中在了它的东麓。
《太行东麓》书中提到,立足在太行山东麓地带上,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那延绵不绝的红色墙状地貌——嶂石岩地貌。古人用“百里赤壁,万丈红绫”来形容此地貌,“红”是指悬崖的色彩,因为嶂石岩岩体的构成是赤红色的石英砂岩;“万丈绫”则指的是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展开的崖墙。 与一般的山体地貌不同,嶂石岩地貌的魅力并不体现它的垂直方向上,而是在水平方向上。从北往南,嶂石岩地貌沿着太行山东麓断裂带走向,一路在河北的井陉、邢台,山西的昔阳、和顺、左权、陵川,河南的林州、辉县、焦作等县市铺展,连续性极强,规模极大。可尽管“走过”那么多地方,嶂石岩地貌却仅以《太行东麓》书中提及的赞皇县嶂石岩一地命名,可见此处地貌特征最为典型。 这样一种同属一个地理事物(太行山)、具有相同特征、分布范围如此之广却又如此集中的地貌,在中国国内可谓*……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怀玉山脉》以赣东北怀玉山一带地区为主要叙写对象,范围涉及景德镇市市区、浮梁、乐平,上饶市市区、婺源、德兴、玉山、广丰、上饶、横峰、弋阳、万年 ,以及鹰潭市贵溪。本书自然部分着重展示了当地“山河相间”的地貌特点,以及基于此特点下所形成的水系系统,解析并呈现了三清山花岗岩地貌、信江流域内的各处丹霞地貌和散布在区内的多处岩溶洞穴地貌的形成过程及现状,为读者了解本区的地貌多样性及特殊性大开方便之门。与此同时,本书对当地人利用低山—丘陵—平原地貌发展立体式农业广植经济作物,以及景德镇青花瓷器制作有延伸性介绍,配合当地如浮红茶种植、夏布和路甲纸伞制作等传统产业的讲述,可以让读者深入了解本区经济产业的发展状况。作为历史上吴头楚尾之地,本区的地域文化独特而丰富,婺源一带的抬阁、傩舞等活动,上饶、景德镇地区的赣东北采茶戏、敬五谷神、舞龙灯等民俗在书中都有精彩的呈现。
【媒体评论】
山河之间
江西东北部,有怀玉山脉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其中,有五龙山脉雄踞其北,又有信江、饶河两大水系穿流而过,形成山河相间,中山、低山、丘陵、盆谷等多种地貌齐聚的大格局。这就是《怀玉山脉》一书所展示的地理大观,而全书所述区域的方方面面始终与这种大观紧密相关。
这片山河相间之地,有地质活动造就的多种岩层,这些岩层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奇妙的自然景观,因而这里集典型的丹霞地貌、独具一格的花岗岩地貌、形态各异的岩溶地貌于一身。其中三清山因展示了独特而丰富的花岗岩石柱和石峰而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赣东北的山与水,就如亲密的母子,河流从山地中发源,又畅流于山间,总不忘向大山“母亲”“报恩”,比如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山间打造出冲积平原。这些冲积平原多具备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多被开垦为农田或成为集镇之地,可以说是这一区域人们赖以生存的基地。然而,山河所赠之礼又何止这些。
地质作用为该区域孕育了众多地下矿产,使此处成为中国重要的铜金矿集区,著名的德兴斑岩铜矿、银山多金属矿以及金山金矿等超大型矿床在这里集中产出,非金属矿产高岭土则为本区的瓷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障。“瓷都”景德镇的繁盛便有赖于此。
这片区域山地多,河流多源,具备一定的航运条件。昌江、乐安河、信江等河流密布,水系发达,由北至南把钱江水系、瓯江水系、闽江水系与鄱阳湖、长江进行贯通,极为方便地将赣、皖、鄂、豫、浙、闽、湘、粤八省连接为完整的网络系统,使本区域成为八个大省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茶叶、丝绸、陶瓷、烟草等商品经水运往来于各地。“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之说由此而来。此地位至今不改。
本区历史或文化的发展一样离不开“山河”二字。峰峦叠嶂、河网交织的地利之便,使该区很早就成为人类的理想栖息地,远古时期人类休养生息的痕迹保存至今。而后更有越人移来、徽商到此经商、浙人前来开山垦荒、闽西及粤东北客家人迁入等等。杂居的人群各自操持家乡话,使赣东北逐渐成为以赣语、徽语、吴语为主,并有客家话、闽南语等方言的“熔炉”。稻作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理学文化、书院文化、道教文化……亦在这山河相间之地萌发并日益丰富。只是,或山、或水,都并未停止对赣东北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