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5 项 “中国地理百科”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太湖》即围绕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及其大部分来水区而展开,该地处于江苏无锡、常州、镇江一带,西靠茅山山脉,南临宜溧山地,境内“十里一横塘,七里一纵浦”,水网稠密,有沿江高亢平原、水网平原、湖荡平原等多种平原河湖地貌。作为江南水网的中心,太湖的进出河道多达200条。此外,湖中岛屿众多,有“太湖七十二峰”之说。本书亦展示了这片土地的种种精彩:南部的宜溧山地分布有20万亩竹林,被誉为“华东第一竹海”;“烂田三宝”“太湖三白”“长江三鲜”述说着鱼米之乡的物产丰饶;各种府学、私塾、书院历朝不歇,记录着江南水乡的文教兴盛;无锡米市、洞庭商帮是“江南财赋甲天下”的见证;宜兴紫砂、惠山泥人冠绝江南,碧螺春、阳羡茶名满天下……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粤西沿海》以广东西部沿海地带为范围,讲述这片山海之间的绵长地域。书中介绍了这里的地貌形态:三角洲、海岸、岬角、岛礁,杂然并陈,重点介绍了应地利而发展起来的海洋渔业,以及沿海岸线分布的诸多优良港湾。而关于生活在粤西沿海的古人类生活在书中也有讲述。同时,受地理位置影响,这里成为古代移民的避难所,中原文明、百越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交汇,随之而来的习俗——疍民婚俗、咸水歌、鳌鱼舞、妈祖崇拜,这些内容在书中都有精彩呈现。
【媒体评论】
在山与海之间寻求突破的“南海渔都”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广东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于中国其他地方的风格,但是境内不同的山川形胜也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面貌。在大型系列丛书——“中国地理百科”中,广东仅沿海地区就可划分为五方不同的水土:潮汕平原、东江三角洲、伶仃洋、粤西沿海、雷州半岛。每一方水土展开的人类活动都带有自己的特点,是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最好诠释。
相比坐落在粤东沿海的潮汕平原,同样是山、海兼有的粤西沿海,却很难总结出一个确切的特点来形容它,因为这片山海之地太“杂”了,“杂”往往意味着“多”。从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三角洲、盆地,到海岸、滩涂、港湾、岬角、岛礁……这里虽无壮观的大山、大河,但各种地貌杂然并陈,其间水网如织,并南流入海,在两岸和河口地区形成不连续的河积平原,滨海地区则在海洋岸流的侵蚀堆积作用下形成了诸多带状分布的海成平原。
在《粤西沿海》一书中,有制作精细的区域地貌示意图和许多壮观的沿海平原摄影图,将这两类平原的核心清晰呈现,而绵长曲折的海岸线(含岛岸线)则通过不同的海岸类型和发达的港湾、岬角得以深剖,并通过各种图片展示这种地貌如何为海洋产业提供地利:粤西沿海的总体渔业产量居中国首位,有经济价值的海鱼品种达上百种,成为当之无愧的“南海渔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里已形成半渔半耕的经济模式,人们一边利用漫长的海岸线围海造田,扩展陆地生存空间,一边积极开发渔业和海洋贸易,向外寻求发展。
从地理区位来看,粤西沿海处于南海之滨、云开隆起的边缘地带,又在珠江三角洲的边缘之外,在古代称得上是广东的偏远地带。由于境内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可供生存,而山地和丘陵则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外乱,从而避开了政治中心的纷纷扰扰,成为中原文明的避难所。自秦代以来,这片百越聚居之地迎来一场贯穿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移民潮。新来的“客人”与原来的“土人”之间,既有争斗,也互相影响,最终构成了今日各民系“大混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自珠矶巷迁移而来的广府民系、来自粤东的客家人和来自福建的福佬民系,以及沿江、沿海地区一批疍民和台山出海谋生的华侨,使本区域又形成了兼有农耕与海洋文化的多元文化特色。其中,做糯米籺、跳禾楼习俗均是农耕文化的体现,表达了农民希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朴素心愿,而疍家婚俗、咸水歌、鳌鱼舞、妈祖崇拜等民俗、信仰,则是海洋文化在本区济蓬勃发展的产物。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本分册《延边山区》所述,即地跨黑龙江与吉林两省,被夹于太平岭、哈尔巴岭、甑峰岭与瑚布图河、图们江之间的起伏山地,涵盖绥芬河(市)、东宁及延边除敦化以外的全部地区。书中除了对当地的主要山岭和绥芬河、图们江两大水系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还对区内的山间断陷盆地及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进行了盘点,从地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地水田稻作农业高度发达的原因。本书收录内容丰富,既从地域角度展示了长白山余脉多层次、多样化的森林资源,也列举了赤松、红松、红皮云杉,胡枝子、金达莱、东北虎、黑熊、紫貂等众多的具有东北地域特征的代表性物种。作为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延边有十分独特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和服饰、婚庆习俗、饮食习惯,以及长鼓舞、摔跤、跳板、顶翁竞走等民俗活动,本书皆有呈现。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本分册《武夷山脉》以武夷山为描述主体,范围涉及福建浦城、泰宁、宁化和江西广丰、铅山、石城等地,除了概括这里从汪洋变成高地的地质历史,还展示了现今“中间高、四周低”的区域大势,山间断陷盆地、峡谷众多的地貌特征以及水源以山体为界分别向西北和东南流淌的水系格局。与此同时,本书详述了在这片土地上的青年期丹霞的形成原因及发育过程,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列举出巨型崖壁、断裂巷谷、崖壁洞穴群等代表性景观。在展示现存中亚热带最完整的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南方铁杉、钟萼木、萱草、武夷山方竹等罕见植物和中国虎、崇安斜鳞蛇、挂墩鸦雀、武夷厚唇鱼、宽尾凤蝶等珍稀的国家级保护动物。而武夷山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也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这里是驰名中外的武夷山大红袍茶的出产地及“万里茶路”的起始点;是闽越族人、客家人躲避战祸的迁居之处;是中国道教文化繁盛之处及朱子理学的孕育之地……凡此种种,皆被收入书中。
作者: 崔钟雷主编
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2006
简介: 在中国壮丽而广阔的大地上,大自然赐予我们奇峰陉石、云海松涛;在人类灵巧的双手之间,有着多少巧夺天工的辉煌建筑;在我们的视觉世界和记忆世界里,又留下了多少春花秋实、枫丹白露…… 在生命的旅途上,多少秀丽天成的自然奇景等着我们去欣赏;多少未知地域的神秘魅力在吸引我们踏上旅程;多少文化积淀与乡情积累在指引着我们认知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的我们已经可以通过阅读做到足不出户,必知天下。而作为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则更需要通过图书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中国地理百科》,精选了我国500多处中外著名的风景名胜和文化遗产,并配以上千幅精美图片和详尽说明,向读者全面而生动地介绍了各个旅游圣地悠久的人文历史、绝美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乡土人情。让您身临其境地感受桂林山水、蓬莱仙境、玉宇琼楼……用眼睛进行一次美丽的旅行。]
作者: 任啸科主编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2010
简介: 《中国地理全知道》是一部便捷实用的中国地理百科全书,一部便捷实用的中国地理百科全书。体例简明,信息丰富,手头必备,轻松阅读。 ·内容全面:全书分为中国地理环境概述及八个自然区华北区、内蒙区、东北区、华中区、青藏区、西北区、华南区、西南区,共九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历史文化、地貌、气候、经济、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分层次、多角度解读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 ·体例创新:设置民间传说、当地风俗特色、名品制作工艺等相关链接,对中国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有其起源背景、地域特点、系统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 ·图片丰富:4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景色宜人的自然奇观、文化厚重的历史遗迹、宏伟壮丽的都会名城、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使读者获得愉悦的视觉享受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便捷实用:本书功能性强、信息丰富、体例清晰,各部分的编排注重内在联系和逻辑次序,简明扼要的各地地理概况,按地理要素分列,直观明了,便于读者快速翻阅查找。 权威地理专家精心打造,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全面介绍,400余幅精美图片立体展示,集知识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学习中国地理知识的必备工具书,纵览中国地理环境,领略各地独特风情,一册在手,中国地理知识全知道。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编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8月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伊犁河畔》即围绕“中亚湿岛”——伊犁河谷而展开,这片位于新疆伊犁境内,由伊犁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形谷地三面环山、西部敞开。三大向东会集的山脉构成西天山的基本骨架,五大河谷盆地组成相联系的地理单元,而新疆流量最大的河流伊犁河犹如大动脉般滔滔西去,整个区域内汇聚了雪峰、冰川、草原、沙漠等多种地貌。除此之外,书中还展示了伊犁河谷的种种魅力所在:拥有大面积的野生果林和遍布天山的雪岭云杉,栖息着天山马鹿、雪豹等珍贵的野生动物;分布有喀拉峻草原、那拉提草原等众多的天然牧场,出产闻名于世的伊犁天马……这里既是亚欧大陆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既是塞人、匈奴、乌孙等草原民族争夺的历史舞台,又是哈萨克族、锡伯族等40多个民族如今的宜居天堂。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编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8月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闽西山地》即围绕客家文化发源地——福建西部的山地而展开,呈现了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地貌和人文风情:这片土地位于福建西部龙岩,武夷山脉南段、玳瑁山、博平岭等山脉及其支脉在境内延伸,呈现五岭斜贯,长廊状谷地分布其间的地貌格局,为宋代南迁的中原遗民提供了避难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产生了以土楼、屋桥和阴塔为代表的客家建筑与耕读传家的客家文化传统。此外,本书还记录了其海陆变迁的地质历史,展示其地层完整,花岗岩石蛋、石灰岩溶洞和砂砾岩丹霞均较为发育的自然景观;呈现了其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孕育的包括南方红豆杉、黑麂、中华秋沙鸭、金斑喙凤蝶等珍稀生物在内的多样种群;诠释了其“红色沙漠”与“金山银水”并存,地上贫瘠、地下富有的经济形态。同时,这一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福建新石器文化的发祥地、古代闽越人诞生与繁衍的天堂……也在本书有所展示。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编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8月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粤东岭谷》即以中国岭南“客家之都”——广东梅州为中心,辐射至河源、揭阳、汕尾的区域,向读者展示了粤东北一带由莲花山、凤凰山和罗浮山等一系列山地所构成的自然地貌,并呈现了受其所限而衍生发育出来的地垒状山块、断陷谷地、串珠状沿河谷地和众多夹杂其中、面积较小的中低山丘陵地貌。同时,书中还有针对“山地性”生物群落和自然保护区,以及当地人因地制宜、利用山区丰富的矿石和林木资源发展出来的山地经济的介绍。梅州作为历史上客家民系繁衍、聚居及最终形成地,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祖籍地及精神家园,有关这里的客家民族迁徙历史、宗族观念、代表性建筑、特色菜肴、传统祭祀仪式及中原遗留风俗在书中都有着精彩的呈现。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陇中黄土地》所述,即以“陆都心脏”——兰州为中心,北至乌鞘岭、哈思山,南至太子山,涵盖白银、定西、临夏等地的广大地域。书中概括了陇中黄土高原上“土浪起伏”、“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展示沿黄河上游谷地分布的滩、湾、盆、峡等多种地貌景观,印证了“风”和“水”对黄土地貌的形成有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书中还指出干旱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对这片土地的深刻影响:植被以荒漠草原和温带草原为主,生长的植物多为耐旱、耐贫瘠的灌木、草本类;受到“缺水”的限制,黄河及其支流成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事物。这里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在古代曾被诸戎占据,现今则有各族杂居,历史进程相当复杂,其激烈的农牧民族角逐历史,雄伟的战事遗迹以及兰州悬楼、羊皮筏子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事物,皆收录于本书之中。
【媒体评论】
何谓“陇中”,看完本书后,就知道原来是西出关中平原后到达的甘肃中部地区。了解到本书讲述的正是甘肃地区,“黄土地”一词自然就不难理解。甘肃在传统教科书中以荒芜的西北大地身份展现,本书自然也逃不出这种标签化的影响。不过,本书在展现陇中黄土地的各处景观,同时也把这里形成的原因探究清楚。本书还原了陇中过去的容貌,它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黄土高原,这里也有过自己的青春,遗憾的是它的青春被人类糟蹋了,如今年老色衰的陇中地区被始乱终弃。正是这本中国地理百科全书,通过介绍这里曾经花容月貌的时光,也讲述这里惨被摧残的历史,从而为陇中地区提出有力的控诉,展现出过去人类在这里的罪行。
如果站在人类这个角度看,你也不会原谅人类的行为。人类当初出现在这个世界时,在经历无数迁徙中,终于碰到陇中这块沃土。这里曾经有广阔的草原,被视为“畜牧为天下富”;这里也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他们也在这里建立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这里更加打破了早期人类的隔膜,为农业民族和畜牧民族的搭起一座无形的桥,使两族形成物质乃至精神的交流。原本陇中本是人类的天堂,但是他们在这里掀起了斗争,让此地成为农牧角逐地带,人们为了争夺这片土地,不惜以任何代价。或者是双方太喜欢这块土地,到最后宁愿摧毁这片乐土,都不能让这块土地落入对方手中。后来,农业民族终于赶走陇中地区的原著牧民,但是他们并没有珍惜这片地区。历朝历代的无节制开支,终于使“羌戎游牧地”的水草丰茂环境,逐渐演变为如今“十年九旱”的贫瘠境地。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编著
简介: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本分册依据川江段一带的深切峡谷和岩溶地貌,以及三峡文化特征进行区域范围划分。 介绍中华蚊母树、红豆杉、中华鲟、中国大鲵、金丝猴等濒危珍稀物种的特点及存活状况。 描绘河谷农耕、渔业、盐业的生产图景,解读漕运、水驿、纤夫等水路运输文化。 呈现异彩纷呈的三峡文化:不仅有从古刮到今的“巫风”,还有屈原、李白、杜甫、刘禹锡、欧阳修等文人墨客的足迹。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作者: 李瑞玲,姜林成 编著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2-5-1
简介:本书通过对祖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细致描述,带你走进浩瀚的知识海洋,无论是山,是水,是人,是物,都将是一种学海泛舟,一种视野的开阔,一种美的享受。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祁连山》一书取广义的祁连山之西段、中段为主体内容,论述区域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涵盖门源、祁连、肃南、肃北、阿克塞等地。本书向读者展示了祁连山脉中的走廊南山、托来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等一系列高大山岭,梳理了雪峰冰川孕育出的大通河水系、河西内陆水系、柴达木内陆水系等水系格局,并介绍了冰碛地貌、高寒荒漠地貌等地貌类型以及本区显著的山地垂直带谱特征。同时,本书还对当地牧农并举的经济生活模式进行了描述。历史上,祁连山曾是匈奴、羌人、吐谷浑、蒙古族等游牧族群的活动舞台,也是历代统治者争夺河西走廊、沟通甘青两地的军事要地,因此留下了诸多军事遗迹,本书将一一呈现。在书中,读者可领略裕固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风情,感受洗娃娃、戴头面、祭鄂博等民俗特色,也可一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图景……
【媒体评论】
祁连六月雪,沙漠湿地最美那一撇 民间常用“六月雪”来形容一个人的冤屈,认为夏季降雪是不符合事物本质的罕见奇事,但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祁连六月雪”就是典型写照。 祁连山东接秦岭,西连阿尔金山,是中国西部的主要山脉之一。这座东西走向的巨大山体,由数条近似平行的山脉组成,自北而南包括走廊南山—冷龙岭、托来山、*山—大雪山—托来南山、*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等,它们与若干山间谷地、盆地,共同组成了面积广阔的祁连山地。 《祁连山》,围绕其山体最宽、也是最精华的西段、中段部分展开,全方位展示了祁连山生境的多样性,以及造物主如何偏爱这座干旱区中的湿岛。 由于“安家落户”在中国三大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祁连山四周被几大沙漠所包围,但它却以雄伟的身躯和广阔的胸怀,阻挡了干旱气候的南侵,迫使寒冷空气沿祁连山麓扩张,继而在浅山区形成降温和降水,使祁连山间出现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 受这种气候的影响,这片山地雪峰林立、冰川散布,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海拔4500—5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发育有不少现代冰川。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又进一步影响河流的发育,最终形成黑河、托来河、疏勒河、党河、大通河、大哈尔腾河、小哈尔腾河和哈拉湖等诸多水系。这些从高山而来的放射—格状水流,不仅是周围的干旱区最重要的水源地,而且带来了丰富的土壤成土颗粒和矿物质,由此,祁连山南北两面的青海湖盆地、河西走廊、额济纳绿洲和沿河区域有了勃勃生机。从这点上说,祁连山与天山堪称兄弟,俨然是一座伸向沙漠的湿岛。 由于地势高耸,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祁连山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及其组合差异很大,形成了东段、中段、西段不同的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祁连六月雪”就与祁连山区的垂直气候带有关——它并非特指六月雪景,而是泛指这里四季不甚分明的气候特征。这种气候尤其在每年5―9月表现得最为突出:当祁连山麓热浪滚滚时,山上仍然凉意袭人,天气阴晴不定,随时会遇上雨雪冰雹,形成独特的“六月雪”景观。 “祁连六月雪”所造就的植被垂直带谱,使这里成为许多物种繁衍的“伊甸园”。高大山系之间夹杂的大面积丘陵草原、冰川融水所流经的浅山区,以及地势较低的沟谷地带,又成为当地“牧农并举”的经济生产模式的先天条件。山间水草丰美的草原,为祁连山的命名者——匈奴人,以及历史上的羌人、吐谷浑人、蒙古族等族群提供了天然的放牧之地,而今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依然深受这片山水的馈赠。在独特的水土条件下,这里物产丰富,其中门源的山间河谷地在油菜花开的时节,亦有不输江南的景致。然而,自古红颜多祸水!祁连山堪称海伦(希腊神话人物)级别的“红颜”,自然长期引来各方争抢。在冷兵器时代,这里是统治者争夺河西走廊、沟通甘青两地的军事要地,因此留下了许多军事遗迹,如狼舌头古城遗址、石包城城堡遗址、党城遗址、克图三角古城、肃南烽燧等。由于从军、屯垦、任官、经商、避难等原因,汉族、裕固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先后进入祁连山,又对当地的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长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相互混融,从而形成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多元文化特色。在长期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这里的游牧民族形成了稳定的民族文化,从裕固族帐篷、肃北马奶酒,到蒙古族袍子、藏族华热服饰,再到雪山蒙古族婚礼、洗娃娃、戴头面仪式、祭鄂博、神山崇拜、剪马鬃节……如今,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共存于此,流传在祁连山的诸多艺术表现形式——肃北蒙古族长调、珠固喇嘛藏戏、西滩乡眉户戏、门源回族宴席曲、阿柔逗曲、裕固族民歌、郭米“则柔”等,则是这片半农半牧的大地特有文化韵味的呈现……凡此种种,尽可在图文并茂的《祁连山》一书中找到满意答案。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雁门关外》所述之地位于山西最北部,即雁门关以北包括大同、朔州两市大部分辖区的地域。该地以大同盆地为中心,南抵恒山山脉,西北与黄土高原相接,中有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盆地中心散布着火山群与黄土林,周边的崇山峻岭上则是连绵成片的草甸……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当地所属的温带草原性气候以及旱生草原植被,讲述了在严寒与干旱气候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农牧经济。再者,本书对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了一番探索:作为历史上重要的边塞要道,这里曾先后成为北魏都城、辽金之都、明清重镇,留下了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明长城等历史遗迹;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碰撞,发展出弦子腔、耍孩儿、二人台、大秧歌等文化活动。
【媒体评论】
从悬空寺说起 随手翻开《雁门关外》,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恒山绝壁上的悬空寺。这个寺靠西面东,巧依崖壁凹凸,高低不等的木制殿阁挂在陡峻的绝壁上,顺其自然,凌空而构,南、北两侧有三檐歇山顶对峙而立,可谓巧夺天工。最令我惊讶的是,这是一个佛、道、儒三教并尊的寺庙。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教创始人共居一室,这个画面太美,我有点不敢看。 被它吸引之后,我迫不及待的去了解这个寺庙。《雁门关外》一书中,关于寺庙的历史描写得十分清晰。恒山作为中国最早的道教圣地之一,早在西汉就出现了道教活动。而在佛教方面,恒山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北魏皇帝崇信佛教,对恒山佛教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大云寺就建于北魏时期,是在恒山主峰四周最早建起来的寺庙。北魏道武帝迁都平城后,大兴佛教,崇佛建寺,促进了恒山佛教的兴盛。后来太武帝时发生“灭佛”事件,恒山佛教陷入绝境。文成帝即位后,开始复兴佛教,之后在恒山四周相继兴建了一些寺庵,其中就包括悬空寺。悬空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为什么佛教、道教会在恒山如此繁荣?这个问题,我也在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恒山位于雁北高原。雁北地区群山环绕,南北分别横亘着恒山山脉与阴山支脉,西边则因管涔山、吕梁山两大山脉的挡隔而与黄河谷地分离,仅在东北以桑干河谷与华北平原相交接。整体而言,雁北中心区是一处三面环山、单面开口的不闭合盆地——大同盆地。 受此地理环境影响,这里成为历代军事重地。历史上,除北魏一朝有过短暂安宁外,雁北大地上的兵戈交鸣几乎从未停歇。蜿蜒于恒山山脊之上的古长城自秦汉以来便成为隔绝中原与大漠雁北的铜墙铁壁。战争是促进这里文化交流、商旅通衢的契机。山与山之间的碍口、向东北的河谷地带,成为游牧文化与中原文明交融的通道。林胡、娄烦、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部落曾在此地留下踪迹,伴随气候变化而来的农耕文化的北拓,使雁北成为农牧交错地带。北魏统治北方的数百年间,都城平城(今大同)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移民、修路、通商、大兴寺庙、农牧并举……雁北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悬空寺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许许多多与悬空寺一样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国现存*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以典型的皇家气派、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在石窟构建中独树一帜;历代善士高僧沿西口古道镌石置龛,造就佛陀无数;历代军事家们在雁门关外修筑的军事防御建筑,如天镇保平堡烽火台、左云宁鲁堡敌台、山阴光武长城瞭望口、阳高古城镇堡城等。这些遗迹无一不是雁门关外这一特定地理环境的产物。 历史的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无数的因结出的果。悬空寺这一个果,离不开雁门关外这个因。雁门关外似一个被长城围护的“城池”,见证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长久融汇,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诉说着这片高寒之地的一岁一枯荣……。想了解悬空寺,了解雁门关外,想了解这个地区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雁门关外》一书足够了。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绿洲》一书介绍了中国绿洲的概况,内容涉及绿洲的特点、类型、成因、植被、气候、产业、交通、族群、政治、文学艺术、宗教和饮食等,并将中国境内的所有绿洲按区域分为北疆绿洲、南疆绿洲、柴达木盆地绿洲、河西走廊绿洲、河套平原绿洲和阿拉善高原绿洲六大板块叙述,每一板块都是自然与人文的集合体。绿洲是干旱区沙海中散布的“世外桃源”,被誉为塞外江南,集唯水性与脆弱性于一体,绿洲兴则人文兴。作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典型地,中国绿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西亚、中亚、欧洲文明的大熔炉。众多族群在这里诞生、衍化,并进行开发,形成了既独特又具有区域共性的绿洲文化。
【媒体评论】
在中国境内让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地貌中,最让人“熟悉又陌生”的,大概是绿洲。说起“绿洲”一词,对许多人来说,也许脑子里浮现的只是茫茫沙漠中孤零零的一片绿色之地,但如果说起吐鲁番、莫高窟、楼兰古城、居延海、丝绸之路、罗布泊……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词语,却又是耳熟能详。事实上,这些事物,都和“绿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在更精确的意义上,绿洲是一个地理名词,虽然它更多以人文的角度为人所知,但却是一个极具自然科学意义的聚合体。“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的《绿洲》一书,正弥补了大众视野中对于“绿洲”这一地貌类型的自然科学认知缺失。
《绿洲》全书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从绿洲的定义、气候特征、地理区位、地质地貌、植被类型为主要阐述内容,再述及在这些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生成的经济、历史、文化;第二至第七部分,则介绍了以不同地域划分的各个绿洲板块 ,既有大家较为熟悉的南疆、北疆、河西走廊绿洲,也有较少人关注的柴达木盆地绿洲和阿拉善高原绿洲。本书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从概念到类型,从类型到个体,把“绿洲”这一个复杂的地貌类型讲得通俗浅显而又丰富有趣。
绿洲,是一种独特的地理景观,指在干旱荒漠中有水源,适于植物生长和人类居住,可进行农牧业和工业生产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区。其一般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在大河附近、冲洪积扇边缘地带、井泉附近及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水是绿洲的生命,水流之处,就是绿洲命脉所在,当河流改道或者干枯,就是绿洲命竭之时。最典型的例证,便是位于南疆绿洲区的楼兰古国和罗布泊,楼兰古国曾是罗布泊岸边的一个富饶的绿洲城市,但随着汇入罗布泊的水源改道(也有史学家认为其毁灭是因为外敌入侵),楼兰古国也渐渐被废弃。如果说楼兰的“死亡”还只是猜测的话,罗布泊的干枯则是在现代人的眼皮底下发生的,汉书中记载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而到了1972年,最后一滴水也从罗布泊消失了。
一些绿洲死去了,但更多绿洲还活着,人类利用水利设施延续绿洲生命的努力从未停歇。沟渠纵横的河套平原,自秦开始便构筑了完善的引水渠系统;如今几乎被看作绿洲“代言人”的吐鲁番,其繁盛所依赖的“坎儿井”也是代代相继地经营了2000年多年的水利设施……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灌溉、石油开发等形式也造就了不少新型的绿洲,石河子、三工河、克拉玛依就是以新型农业和工业而发展起来的绿洲城市。
绿洲被沙漠所阻隔,但也成为文明的驿站,商人和旅人因为有绿洲的存在,而得以跨越茫茫戈壁,骆驼细碎的足印,串出了比珍珠宝石还光彩夺目的丝绸之路。中原文明和欧洲文明的连结,是通过这样一片几无生命的土地,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必然又偶然的奇迹。绿洲是脆弱的,很多曾经声名显赫的古文明,如今也只剩被风沙侵蚀得面目全非的宫墙;绿洲又是顽强的,在这些宫城、石窟的废墟中仍然留下了为数不少的壁画,绿洲城市曾经的辉煌、奢华、精致仿佛就此被凝固,而从这些昏暗的废墟中走出,透过沙漠明晃晃的刺眼的日光,远处,还有被现代科技所承托起来的葱葱翠绿。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本书的主体漓江流域,同时也是广西东北部的湘桂走廊,东起驾桥岭、西至都庞岭、北抵湘桂边界、南达漓江与桂江分界段流域,范围包括桂林大部分及贺州小部分地区。书中以“三山夹两谷”的地貌骨架为中心,展示该地海侵、海退的地质过程,以及山脉纵横、岭谷相间的地貌特点。除此之外,本书以相当大的篇幅向读者展示了这片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岩溶地貌——桂林山水,将发育于漓江两岸的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各种岩溶地貌类型一一呈现,铺开一卷“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山水画轴。同时还介绍了这里数量众多的孑遗植物、岩溶石山独有的石山植被类型,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的山地游耕、鸬鹚捕鱼、伐木放排、稻田养鱼等经济模式。漓江流域生活着汉、壮、瑶、苗等民族,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喜喝油茶、食腌酸肉,保留半夜嫁男、“两头扯”的婚姻形态,盛行歌圩、彩调、吹笙挞鼓舞等民俗活动……这些在书中都有着精彩的呈现。
【媒体评论】
《漓江流域》一书展示的是“三山夹两谷”的桂东北的总体地貌形态,这片区域山地、丘陵、谷地、平原皆备,地表相对破碎,万重山间正是历史上中原沟通南部沿海的重要通道——湘桂走廊。 本书还阐述了桂西北由海侵到海退的地质演变过程,凸显山谷相间之处奇特的地理奇观——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岩溶发育区,发育有著名的岩溶地貌——桂林山水。这里的峰林、峰丛、地下溶洞、地下河等岩溶地貌应有尽有,成为桂西北最独特的自然景观。 此外,山脉纵横之地,因温暖潮湿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而生长多种山林植被,*、长苞铁杉、*、鹅掌楸、*、*等孑遗植物在此找到“避难所”,动物也因优良的生态环境而搭建起它们的乐园。而人,依靠这块土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恳山、养殖,有一点自给自足的味道。他们在人口迁徙过程中,与外来民族交融、碰撞,又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这些内容都是本书重点展示的内容之一。 广西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自然条件不那么利于发展生产。而地处广西东北部的漓江流域却有些不同,这片区域有河谷平原,有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又有外来农耕技术的引入,相对而言是一处沃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谈起漓江,人们会如本能般想到桂林山水、象鼻山,这些确实能作为这里的代表地理事物。桂东北有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岩溶发育区,岩溶地貌的发育基础——石灰岩在这里广泛分布,桂林山水便是该区域石灰岩演化而来的典型岩溶地貌。石灰岩一方面造就了漓江流域优美的山水景色,另一方面却给当地的生产带来了阻碍。石灰岩分布地区土层较薄,光热条件不优越,加之区域内多山地,综合因素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条件。庆幸的是,这片蛮夷之地有赖于湘桂走廊这样的地理优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中原的先进农耕技术和工具得以引进,之后开渠筑坝、陂塘蓄水等水利设施建成,旱地可被改造为水田。在这层意义上,桂东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程式才算正式形成。 桂东北人们在开垦的农田上广种水稻、小麦等,渐而使这里成为桂北粮仓。为了争取更多的耕地,他们开发梯田,梯田从山脚直开到山顶,让粮食遍布山区。他们还利用河湖和山地丘陵发展渔业和茶业,稻田可养鱼,粮食作物与鱼互惠共生,竹排、渔网、鸬鹚捕鱼成为渔家三宝,瑶族为适应山区环境而逐山而居,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为山地游耕,等等,这些都是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典型表现,都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可谓物尽其用,一点儿不浪费。人们在向山、水讨生活的同时,保存了他们淳朴、独立的人文风情。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武当山》即以中国最为闻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为核心,辐射至湖北郧西、郧阳等与武当山地隔汉江相望的秦岭断块低山,向读者展示了武当山高峰与深谷交错的崎岖地势,以及散布其间、闻名遐迩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同时,书中还有当地人因地制宜、利用深藏于地底的地矿与地表的“天然药库”发展出来的一系列经济形态的介绍。历史上,这里曾作为朝廷的自然资源保护地区而成为禁地,大量流民的涌入以及屯田、迁徙等活动,客观上又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作为中原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及荆楚文化共同映射的区域,这里的民俗文化展现出“民多秦音、俗尚楚歌”的特征,其中以道教文化最为精彩纷呈。
【媒体评论】
道教圣山属武当 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 古今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 ——吕洞宾《题太和山》 作为道教的传奇人物吕洞宾曾到武当山随钟离权修炼,并写下了《题太和山》一诗。当时吕洞宾所居是武当山的南岩,亦即紫霄岩,也就是这首诗开头所说的“岩”——“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在吕洞宾看来,紫霄岩从混沌初分,开天辟地之时就与武当山一同存在。这恰恰呼应了严遵“太和生于虚冥”的说法,武当山出现是如此之早,与大道并生而又是天地之间与大道最为接近的山峦。 《武当山》便是花浓墨重彩以图以文来呈现这座与天地并生的道教圣山的书。从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地理而言,武当山虽然仅仅是大巴山的余脉,却因为其在道教的影响之下,名列中国古代名山之林而当之无愧。 虽说武当山之成名与历史、宗教关系密切,但首先是在其特殊的地形上吸引了道教徒的注意的。从吕洞宾《题太和山》那首诗说了紫霄岩之后,他便细数紫霄岩周遭的胜景——“面朝大*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这里尤其重要的是大顶,即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1米),这就是金顶之所在。不过,《武当山》一书则告诉我们一个有些冷门的知识——原来,武当山主峰并不是本区的最高峰,境内还有赛武当(海拔1740米)、沧浪山(海拔1824.7米)、圣母山(海拔1817米)、金盆梁(海拔1832.2米)等一系列险峻而奇伟的大山。那么天柱峰为何能够成为武当山之主峰的呢?原因就在于天柱峰的中心位置,北宋李方叔的《武当山赋》写道,“大顶居中,众山来宗,屹若长人,抚摩诸峰”,这在《武当山》一书当中有更加具体的体现,即是“以天柱峰为中心则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等气势恢宏的变质岩峰丛,其间还发育有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书中更有这些山峰姿态万千的剪影,丰富而精当。 有如此山峰格局,自然引起道教信徒的无限遐想,加上有吕洞宾这样的传奇人物到此,武当山在后代的声名渐隆,直到明代,朱棣终于独尊武当山道教,以这一教派为道教的中心。读《武当山》可以知道,朱棣的独尊武当,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而得到宗教上的合理性,即从道统之中获得政统的合法性。 正是朱棣的这一政治性的举动,武当山从此成为中国道教的活动中心,并且山上开始大建宫观,营造皇家道场,在其气势恢宏的自然特色之上,又有了“一个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的古建筑群体系”。这也就是我们能够在书中看到的“武当山古建筑群”。这样一个建筑群依靠武当山本身“大顶居中,众山来宗”的格局,处处体现着道家汇聚四方之气以绝地通天的理念,以太和宫为例,太和宫建在天柱峰顶部,主体建筑放置在东西、南北的轴线上,两条轴线的交会处为太和宫最重要的建筑——金殿。金殿同时也是真武大帝升天的顶点,而其下则是规模庞大的阶梯式宫殿格局,宛若一条能够通往天界的“天梯”。 从《武当山》一书来看,武当山其“道教圣山”的身份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武当山作为自然景观的相当多的风采,虽然未必有神秘如吕洞宾《题太和山》所说的“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但“石缕状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灵源仙涧三方绕,古桧苍松四面环”等等,从书中无疑是能一睹那些让吕洞宾流连忘返的武当风采的。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厦门半岛》以福建厦门市全部、泉州金门岛及其周边海域为叙写对象,将范围内大致呈“北山、中丘、沿岸平原”的地貌分布特征展示在读者眼前。此外,联系厦门临海、近台湾等地理特点,本书详细介绍了当地海洋渔业、盐业、茶港贸易等与海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厦门人迁台湾、炮击金门和郑功成屯兵等历史事件。厦门作为地处中原、闽南、客家三种文化碰撞之地,这里所形成的复杂文化格局、多方面信仰崇拜思想、多种类饮食文化和习俗活动以及多类型建筑风格,在书中都有精彩呈现。
【媒体评论】
海洋的馈赠 厦门半岛,倚靠在福建东南端,一面背山,一面向海,又扼守闽台交通之要道,坐拥中西交流之前冲。它与中国众多沿海城市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却又有着不同的人文特征,要读懂它其实有些“麻烦”。它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远不如它的两个近邻——泉州和漳州(此二者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沿海城市广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不如广州有活力。可以这样讲,曾经作为海防前线的它,封闭、孤立,后因改革开放变成了经济特区,才在这样戏剧性的变化中声名鹊起,发展至今,更是可以抢尽省会福州的风头。这一切,皆是海洋的馈赠。一、海水滋养的海边人自古有云:“南人行舟,北人骑马。”南方行舟并不局限于江湖,向海讨生活也极为常见。厦门半岛身处陆海之间,水域辽阔,港湾遍布,岛屿错落,广袤的海洋远远比狭小的耕地更引人注目,自然而然成为人们谋生的“可造之材”。当地人由“靠山吃山”渐渐转向“靠海吃海”,在较早时期就已开始了海洋渔业,之后海水养殖业、捕捞业、造船业、盐业等随之兴起。居住者由此获得了富足。海水滋养的厦门人,可以说是以慢速度活着,这便可以理解为何如此多人要来这里感受“小资”格调。如今在厦门,在鼓浪屿吹风、听浪,在环岛路骑车、撒欢,在台湾小吃街吃吃、喝喝,都变得简单而让人满足。二、海洋带来的开放精神海洋带来的开放精神,在这里有两个表现。一是对内:这里与闽南腹地联系较为紧密,生活在这片土地的闽南人融汇百越、汉人的文化特色,描绘了交融、和谐且美丽的生活图景。客家村落、土楼、妈祖信仰、保生大帝信仰等,皆呈现出地域特色。二是对外:这里向外开口,与台湾海峡一衣带水,又有和西方沟通的海上运输条件,对西方开放进行得那么自然。从“厦门—东南亚—日本”三角贸易,到开埠,再到成为经济特区,直至今日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贸易中心,其对外的脚步从未停歇。这一区域是中国向海外传输文明的发祥地,中国的茶叶、瓷器经这里漂洋过海走向欧洲。而闽南人也由此走出福建,在异国他乡一展闽人风采。如今,在万国建筑博览馆,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荷兰的……多国建筑风格在这里能找到,这些正是厦门对外开放的实物见证,厦门骑楼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完美产物。厦门的文明源自开放的经济,开放的海洋文化造就沿海人包容、豁达、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个性。《厦门半岛》一书以厦门岛为中心,浸润其周边山地、海域之地,展示此地的山地、丘陵、平原、海湾、海岛之状貌,还将这里的两大“明星”地貌——石蛋地貌和海蚀地貌展露无遗。 本书中的厦门半岛为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春秋相连,长夏无冬,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在这里都有分布,林地、湿地又孕育了众多灵动的鸟类。另外,靠海之地当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如*、文昌鱼、中华鲎等。本书还梳理出厦门半岛内部发展与外部交流的发展脉络,如居住者依靠海洋与山地资源发展半渔半农经济,又凭借地理优势发展海陆转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贸易中心。闽南人、客家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东南亚……各种文化元素的相互碰撞、交错、同化等,在书中都有精彩描述。
作者: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里下河平原》即围绕江苏中部的“水乡泽国”——里下河地区而展开,该地处于长江北岸,夹于里运河(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与下河(串场河)之间,覆盖了扬州、泰州等大片区域。书中除了介绍这片锅底形洼地由海而陆的变迁历程,河流、湖荡密布,沼泽、湿地多如牛毛的地貌特征,同时还展示了水乡环境营造的经济面貌:培植菰、莲、菱、荸荠等水生经济作物,养殖银鱼、青虾、大闸蟹、甲鱼等水产品,发展乘舟耕作的垛状高田。历史上,这里地处运河枢纽,水运发达,既造就了泰州盐业的兴起,也推进了扬州商业的繁荣。作为古代帝王南巡之所、诗画风流之地,此地人文蔚然:佛教大兴、寺院林立;泰州学派、扬州学派交相辉映;扬州评话、高邮民歌传唱一时……凡此种种,本书皆有精彩呈现。
【媒体评论】
每年四月,正是江南春早、万物复苏的时节,在蛰伏了一个寒冷而单调的冬天后,赏春踏春的心思便开始在人们内心蠢动。然而南方连绵的春雨阻挡了蠢动的心,春色再好,也抵不住料峭的春寒和总是湿漉漉的鞋子。即便在这样的境况下,有一片土地却越来越成为早春之旅的热门*。在泰州从长江转入南官河北上,便抵兴化——近年来,兴化那犹如漂浮在绵密水网之上的黄灿灿的油菜花田,不止一次出现在各大旅行媒体的“有生之年必到的旅游景点”推荐榜上。 兴化所在,便是《里下河平原》这本书所讲述的区域的中心之处。这本书来得及时,在兴化刚刚开始热起来,但仍然被作为观赏景点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它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更严谨、更科学地展示兴化,精确的说,是兴化所在的这片被夹在里运河和下河之间的平原(“里下河平原”之名即取自这两条运河的首字)。这两条河和“里下河平原”对大众来说似乎很陌生,但里运河实际上是大名鼎鼎的京杭大运河之一段,里下河平原南抵长江,北达苏北灌溉总渠,不管从交通意义上,还是农业意义上,这里都尽占便利。也因此这里虽地处江北,但文化却属江南,其河网交错、湖荡连绵之景象,亦与江南无异。 里下河平原的地势特征,被归纳在一个“‘锅底洼’”的条目中,整个平原四周高、中间低,但高者不过5米,低者更不足2米,是一个极浅极浅的“锅”,锅的*处,就是兴化。和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强烈地质运动的高山深谷不同,这片地貌并不复杂的土地极其年轻,最古老的地层也仅有20万年左右。尽管如此,这里仍不缺沧海桑田的变化。距今约7000年前,这里还是介于沿淮河与沿长江两个冲积平原之间的一个大海湾,自西而东的长江和淮河,不断挟带泥沙入海,泥沙堆积成堤,渐成潟湖。潟湖在漫长的岁月中又被填平,便是如今里下河平原所在,也因为这样的形成原因,造成了这里湖荡沼泽众多的特征。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鱼肥蟹硕、米粮满仓的膏腴之地。除了气候和土壤因素外,也得益于古人的智慧。如今成为游人新宠的兴化垛田,实际上始于明时期,彼时黄河夺淮以后,里下河平原接受黄河、淮河的泥沙越来越多,泥沙淤积日渐严重,泄洪能力减弱,于是出现水患频繁、民不聊生的局面。人们选择较高的地段挖土增高,形成土丘,从而保障农作物免受洪水侵害,洪灾过后排水困难,由此形成水中高田。到了清代的康乾盛世,里下河平原,尤其是兴化一带的人口急剧增加,人口压力需要通过开发耕地来缓解,垛田的开发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小型农田并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但适应南方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在农业发展和交通便利的基础上,这里的商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里河等大小运河沟通长江、淮河的南北向交通,粮棉、水产、海盐、漆器、铜镜、刺绣等本地产品,通过水路销往国内外,外地的物产也沿着水路输入这里,使一座城市一度成为东南地区的航运中心,史有“扬一益二”之称——“扬”者,扬州也,“益”即益州,成都之旧称。 说到扬州,大家就不陌生了。“烟花三月下扬州”之语不知挑动了多少文人墨客“驿”动的心,在今人看来,扬州有大概和苏杭一样,是如三月的烟雨那样氤氲着文人气质的城市。非也,读过此书,你大概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到这个城市的性格。虽然也有园林,但和苏州园林超凡脱俗的自然美相比,由富商巨贾营建的扬州园林,具有浓重的商业气息,体现的是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也讲究住宅格局的归整性和实用性,从汪氏小苑、何园、个园等商人私宅中可见一斑。何园还有一道联通整个宅子的架空通廊,堪称古代“高架桥”,从廊上观庭院台榭,是为一景,庭院台榭之中观剔透蜿蜒的通廊,亦为一景。 但尽管城市如此纸醉金迷、声色犬马,并未波及定居于水乡腹地的人们。在日复一日与水打交道的平淡中,人们赋予了水乡风情别样的具体形象:饮食,多以水之产为食材,沙沟大鱼圆、中庄醉蟹、盐水鹅等菜肴皆如此,并影响了淮扬菜;居家,三合院、泰式民居等,多少混搭了徽州、苏州的建筑风格。更多的,则存于兴化渔家的婚俗、溱潼会船、五月节多种民俗传统中,驻留在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扬州弹词、扬州清曲、高邮民歌、板桥道情、唱凤凰、跳娘娘、判官舞之中……
作者: 才林
简介: 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波澜壮阔的深海大洋;朔 风凛冽的茫茫大漠、蓝天白云的万里草原;锦绣江南 的水乡雅韵、奇美幽邃的山川大泽……让我们打开知 识宝库的大门,去领略祖国各地的地理风光。才林主 编的《中国地理百科(拼音版超值彩图版)(精)》用优 美、典雅的文字,采用图文并茂、注音详解的形式, 以名山险峰、河流湖泊等地理、人文元素为主线,将 中国大地上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贯穿起来,为读者 呈现出一幅融国土、民风、环境、资源、经济为一体 的中国人文地理画卷,是一部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科 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