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9 项 “人民出版社,2007” 相关结果
Thirty years of China business
作者: 吴晓波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个国际和国内的政策、社会和当时的现实这样的大背景中,以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中国企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Advanced accounting
作者: 邓小洋,周密主编;王一剑[等]编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系湖南大学牵头组织湖南省高校——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商学院、南华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编W的会计系列丛书之一,与《中级财务会计学》相衔接。它是我们为高等院校会计学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编写的教材,可按一学年每周4至6学时组织教学。同时,本书也可供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特别是从事财经类工作的财务经理、会计专业人士、会计教学和自学者参考。 全书内容简洁,共分十三章,有其他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至二章分别论述独资、合伙和总分店经营的会计。第三至五章涉及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编制,对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购买日和购买日后合并报表的编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第九至十章讨论特殊的财务报告,即中期报告、分部报告以及物价变动情况下的财务报告问题。其余章节则引领读者进入特殊的会计专题,包括租赁、外币交易、外币报表折算、所得税、金融工具以及公司解散与破产等。更多>>
Philosophy of economics
作者: (美)丹尼尔·豪斯曼(Daniel M. Hausman)编;丁建峰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是探讨经济学的哲学的论文集,编者选取了21篇文章,深入讨论了“经济学与伦理”、“经济学的修辞”等经济学的哲学问题。编者的导读和每一编前的简短说明分析了这些文章的历史地位和语境,使读者对经济学方法论有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本书不但适合经济学、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生和专业人士,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读到对这些问题简明扼要的介绍。
Regional economics and policy
作者: (英)哈维·阿姆斯特朗(Harvey Armstrong),(英)吉姆·泰勒(Jim Taylor)著;刘乃全,贾彦利,张学良等译
简介: 《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第三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区域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主要涉及区域产出、就业与收入的决定,以及区域经济增长、区际贸易与移民、产业聚集、区域失业差异、区域经济建模的投入—产出方法等等。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述了区域政策及其评价。作者以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区域问题为基础,总结了最早采用区域政策的英国政府是如何利用政策替代市场方法解决英国当时的区域差距问题的,同时也讲述了英国区域政策的发展历史。然后,对具体的区域政策工具如企业区位控制、资金补贴、支持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等作出了具体分析。最后,本书对区域政策的具体评价方法,如受援助企业的比较方法、成本—收益法、大型区域计量模型方法等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并对区域政策效应评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这就为政府部门的政策效应评估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评价理论基础。
Reverse mergers:taking a company public without an IPO
作者: (美)戴维·N. 费尔德曼(David N. Feldman),(美)斯蒂文·德莱斯纳(Steven Dresner)著;丁薇,戴虹译
简介:戴维·费尔德曼是业内迄今为止知识最为渊博的律师,从融资到申报要求,凡是关于反向并购的,他无所不知。” ——查尔斯·维恩斯坦,埃森纳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包括贝克夏尔一哈萨维公司、特纳广番公司、得州仪器、坦迪公司、西方石油公司、缪瑞尔一西伯特公司.百视达公司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内的所有这些公司上市都没有通过IPO,而是选择了反向并购这种方法,即非上市公司通过购入上市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份而上市。 反向并购的灵活性要远胜IPO一筹。许多自身情况千差万别的公司都可以成功地运用这种技巧。反向并购的优越性在小企业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小企业往往因为不能达到投资银行严格的限制性标准而被IPO市场拒之门外。 本书专为非上市公司的CEO和CFO以及替他们出谋划策的投资银行家、律师、咨询师和会计师而著,开创了从业务操作和法律角度阐释反向并购原理的先河。本书所探讨的主题包括:上市的优缺点,交易结构与技巧,融资,赢得市场支持,最佳(最差)实践,尽职调查,监管体系,与美国之外(尤其是中国)的公司打交道,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及10-SB表空壳。只要是对资本市场有兴趣的人都很想了解这一颇有价值的技巧。更多>>
跨国大并购:中国企业的应对与博弈:基于荣事达集团案例的研究
作者: 宋宏著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 国内首部全景式专题案例研究著作:该书基于荣事达集团案例研究,全景式地揭示了中国企业应对外资跨国并购的理性思维与博弈艺术,具有丰富的理论底蕴和实务价值,是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的前沿性专著。该书的出版,为政府和企业界人士认识、分析并应对当下和未来外资公司并购中国本土企业的众多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理论界和财经类院校师生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也为深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学术观点。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
作者: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的一次重大改革,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为了便于广大会计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全面准确地掌握准则体系,财政部会计司组织撰写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讲解》涵盖了会计准则的背景、理念、内容和方法,阐述了各项准则的重点难点,列举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分析了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和衔接要求,可作为学习理解会计准则并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 《讲解》的撰写历时半年多,数易其稿,反复修改,并进行了必要的实地调研和征求意见,力求做到理论扎实,内容完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
作者: 王建廷著
简介:本书按照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和其他区域发展理论的划分方法,对已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了梳理、归纳、部,总结了我国有关区域弘的已有研究成果,以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为线索,构造了始于要素禀赋,包括了分式与专业化、聚集、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结构演化、区际扩散与辐射、初级循环与高级循环在内的。贯穿全书上的分析构架,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形成机理、作用机制、量化模型,提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政策。 本书为“区域经济学丛书”之一。 本书提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有效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外资并购的东道国风险研究
作者: 罗志松著
简介: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方式的跨国并购投资正受到各国的重视。与此同时,跨国并购对东道国带来的风险问题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关注。外资并购对东道国的发展究竟会带来哪些风险?其影Ⅱ向程度如何?本书选择从东道国的视角,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论述。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外资在华并购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 全书分三个部分共六章。 第一部分为导论(为第一章)。重点对本书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作了阐述,对几个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外资并购风险的概念。 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部分(为第二至第五章)。第二章首先阐述了外资并购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跨国并购理论、控制权市场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对这些理论作了回顾和评述之后,提出了外资并购风险论的初步理论框架,并将外资并购风险论具体概括为制度风险、产业风险和金融风险三种类型。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从外资并购对东道国的制度风险、产业风险、金融风险三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外资并购对东道国的风险。从制度风险来看,外资并购会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制度性质、政治制度的更替和文化制度的变化,最终引发东道国发生制度变迁的风险。从产业风险来看,外资并购会推动东道国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出现市场垄断的风险,严重时会阻碍东道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影响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从金融风险来看,外资并购会对东道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并引发东道国国际收支危机和金融危机。 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为第六章)。重点对外资在华并购的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在华并购目前尚未对我国构成威胁,但一些现象应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重视。为此,要在坚持扩大开放的前提下,采取适度的保护政策,以防范外资并购对我国国家安全可能带来的风险。
中信出版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