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99 项 “伊芙”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新视角文化行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4月
简介:本书由浅入深、全面讲解了Maya 2015的各个知识模块,并穿插了252个课堂练习和17个综合案例,从各个方面展现了Maya的强大功能。全书共分为29章,内容包括Maya软件概述、视图操作、软件界面布局、Maya基础操作、NURBS曲线、NURBS曲面建模、多边形建模技术、灯光和摄影机、添加UV贴图坐标、Maya渲染基础、材质基础、创建纹理、动画基础、变形技术、路径动画与约束技术、骨骼绑定与动画技术、角色动画技术、粒子技术、动力场、Maya特效、刚体与柔体、笔触特效、流体特效、头发和毛发、nCloth布料技术、MEL脚本语言简介、机器人总动员—伊芙与瓦力。书中的每个实例均取自实际开发案例,力求深入浅出地将Maya的操作技巧传授给读者。随书附2张DVD光盘,包括243个近31小时多媒体语音教学视频,收录了所有与知识点相配套且与书中案例不同的案例操作视频,是书中知识点和案例的有力补充。光盘中还提供了书中所有操作案例的素材文件和效果文件,全面配合书中所讲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本书适合三维造型、动画设计、影视特效和广告创意方面的初、中级读者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脑美术、影视动画等相关专业及社会各类Maya培训班的辅助教材。
作者: 新视角文化行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简介:《Maya2013从入门到精通》由浅入深、全面讲解了Maya2013的各个知识模块。《Maya2013从入门到精通》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内容翔实,从各个方面展现了Maya的强大功能。全书共分为23章,内容包括初始Maya2013、Maya基础操作、NURBS曲线、NURBS曲面建模、Polygon建模技术、细分表面建模、灯光和摄影机、添加UV贴图坐标、Maya渲染基础、材质基础、创建纹理、动画基础、变形技术、路径动画与约束技术、骨骼绑定与动画技术、角色动画技术、粒子动力学技术、笔触特效、流体特效、头发和毛发、nCloth布料技术、MEL脚本语言简介、机器人总动员——伊芙与瓦力。书中的每个实例均取自实际开发案例中,力求深入浅出地将Maya的操作技巧传授给读者。《Maya2013从入门到精通》适合三维造型、动画设计、影视特效和广告创意方面的初、中级读者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脑美术、影视动画等相关专业及社会各类Maya培训班的辅助教材。
Lifetime collection of classic short stories
光盘作者: 岳玉庆,王坤主编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
简介:《伴随你一生的短篇小说》共收了英国、美国和爱尔兰的19篇经典短篇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大名鼎鼎的海明威、马克·吐温、欧·亨利、爱伦·坡、霍桑、乔伊斯、比尔斯、王尔德、毛姆、华盛顿·欧文、萨基、威尔斯、赛珍珠、舍伍德·安德森、斯蒂芬·克兰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他们曾经获得诺贝尔或普利策等大奖。他们有的是长篇小说大师,有的是短篇小说泰斗,有的以诗歌饮誉世界。毋庸置疑,他们的作品都达到了世界短篇小说的顶峰,是英美两国文学史上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小说叙事巧妙,笔触细腻,集中体现了英语短篇小说的独特风格和巨大魅力。 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今天,可能许多人都已无暇去阅读一本本砖头般的巨著,但是他们又常怀一颗爱好文学和阅读的心,那么短篇小说就是最明智的选择。短篇小说不仅篇幅短小,随时可读,同时它又有完整而新颖的叙事。作家一般都倾己之力,把自己精湛的技巧和深邃的思考,高度浓缩在这小小的故事中。因此,短篇小说总都是充满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想必每个捧起《伴随你一生的短篇小说》的读者都会对中学读过的《竞选州长》、《麦琪的礼物》等记忆犹新。现在,您终于可以一睹它们原作的丰姿,领略英语的美妙和魅力。当然,通过《伴随你一生的短篇小说》您也可以品尝到其他作者为您献上的精美作品。书中深爱父亲的小男孩、慷慨大方的百万富翁、踏上精神之旅的小伙子布朗、私奔时犹豫不决的伊芙琳、恪尽职守的士兵、跟断了头的女鬼结婚的大学生、被扔出窗外毙命的小狗等形象被刻画得丰满生动,令读者不禁破案叫绝,掩卷沉思,久久难忘。捧起 《伴随你一生的短篇小说》,相信您会爱不释手,一读为快! 《伴随你一生的短篇小说》每篇短篇小说都附有汉语译文,为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欣赏扫清了障碍。同时,《伴随你一生的短篇小说》还提供了作者简介、小说点题和词汇注释,为读者学习英语和理解小说提供了方便。 《伴随你一生的短篇小说》还附有MP3录音光盘一张,对目录中标注的文章进行了全文录音,能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用于提高听力和口语。
作者: 刘乃华主编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
简介: 《绘本中的生命花园(附光盘)》精选30个中外经典绘本作为载体,尝试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一生受用的“生命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绘本就像一座可以行走的花园,伴随着他们欢乐的童年。通过《绘本中的生命花园(附光盘)》的亲子共读,可望让孩子们在浅显易懂、童趣盎然的绘本故事中领悟深奥的人生哲理,学会珍惜生命、欣赏自己、关爱他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相处,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作为学习的延伸,《绘本中的生命花园(附光盘)》配有针对绘本故事所编写的《亲子学习游戏手册》和有助于情感激励的主题曲CD盘。 自从关切小孩生活经验、能力和需求的“当下故事”(nowandherestory)在1930年代现身后,发展至今,越来越多创作者毫不隐讳地将小孩真实生活世界坦露于书页间。除了这是真正贴近小孩、令他们感兴趣的阅读主题外,也印证美国童书作家伊芙.邦婷的一句话:“小孩必须学习认识生命中的困境和抉择。”毕竟,真实人生里没有王子和公主,结局也不尽然是“幸福快乐的日子”。 如同摊开这《绘本中的生命花园(附光盘)》花团锦簇的封面后所见到的景象,作者呈现的生命花园虽然不美丽,却很真实:可怕的战争和饥荒、权力欲望和贫富不均、遭到破坏的海洋与大地,以及伤痛的泪水。作者刻意让小孩清楚看见生命不美好的一面,同时透过书中那个尚未临世的小男孩恳切的心声,用一句句“应该…”,提醒小孩回想这世界原本应有的样貌,然后思考自己该如何面对、怎么决定和行动。因为力道十足的“应该”两字频频现身,突显现实世界的丑陋与小孩想像的美好,因此,绘图者也用巧妙的图像布局强化这样的反差效果。随情境更迭的纷乱色彩表现真实世界的种种不堪和缺憾,对应留白和线条简约的小孩想像。虽然画面上的小孩总显得单薄微弱,这股纯真的力量却渐渐凝聚扩散,然后怀抱信心勇敢诞生。于是画面在最后整个翻转,小孩为了无生息的灰涩世界带来亮丽色彩,也像窗台上抽芽吐蕊的小花苗,注入新生的希望。 这《绘本中的生命花园(附光盘)》同时能为那些忧心大环境不适合小孩生存的大人增添信心。尽管世界并不全然美好,生命依然有她生存的方式和能力,况且,新生命总会带来新的可能和改变。只是,作者似乎也在提醒每个大人,当小孩怀抱信心和希望诞生时,我们该给他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全书颇富哲学意味,或许就如作者所说的:“这些生活中的好与坏,都是生命中的一部份。我只是提出对生命的热情,还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这世界是有许多不好的地方,孩子还是决定出生,只因为他也拥有跟作者一样,对生命的热情,及积极的生活态度吧。 《绘本中的生命花园(附光盘)》的插图表现,可以看到色彩很浓重很鲜艳,媒材上除了油画技巧外,还运用到拼贴、素描。丑陋的现实是以油画来表现,孩子想改造的美好世界则是素描及淡柔的彩绘,还有部份的留白。
作者: 迪士尼
简介: 《迪士尼大电影双语阅读.机器人总动员(附赠正版原声DVD电影大片)》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与迪士尼合作推出——地道的英文,优美的译文,实用的注释,大量的全真剧照,精美的制作! 地道的英文:迪士尼官方授权,英文版由兰登书屋出版。与电影紧密结合,让你快乐、有趣地需英文,快速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优美的译文:上海大学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翻译家朱振武教授领衔,多名翻译方向研究生执笔翻译,译文生动有趣,忠于电影!实用的注释:针对重难点词汇,每页下方都配有准确而实用的注释,助你扫清阅读障碍!大量的全真剧照:大量的电影剧照,完整还原电影精彩场面,带你走近瓦力和伊芙,看他们精彩的太空历险故事!精美的制作:精心设计的中英对照版式、合理布局的电影剧照、精挑细选的纸张……无一不是为了呈现给您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无一不是为了做出一本让您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的书!
“宝贝计划”完美情商培养图画书·酷菜菜乐园《有激情,才会赢:红辣椒宝宝的故事》
光盘作者: 伊芙
简介:
《“宝贝计划”完美情商培养图画书·酷菜菜乐园·有激情,才会赢:红辣椒宝宝的故事》是一本原创的将儿童情商培养和蔬菜科普知识相结合的图画书。在《“宝贝计划”完美情商培养图画书·酷菜菜乐园·有激情,才会赢:红辣椒宝宝的故事》中,作者将小读者们很熟悉的蔬菜变成了故事中的主角,作为他们的“情商楷模”,以童话故事的动人与有趣、主人公的可爱与可亲以及蔬菜本身的特性,结合一定的故事主题,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情商教育。
Between men: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
作者: (美)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维克(Eve Kosofsky Sedgwick)著;郭劼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11
简介: 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维克编写的《男人之间(英国文学与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是性与性别学术译丛之一。全书共分10章内容。第1章“性别不对称与情欲三角”将本书焦点放到异性恋三角欲望的结构语境中的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上。接下来三章分别是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脱离历史的解读,对威切利(Wycherley)的《乡村太太》的半历史性的解读,以及将斯泰恩(Sterne)《感伤的旅程》与18世纪中叶英国男人对性别、阶级和国家那种纠缠在一起的焦虑相联系进行的解读。第5及第6章分别有关恐同和浪漫主义哥特式小说。第7及第8章着眼于更“主流”的深具公共意识形态的维多利亚小说,着眼于陷于男性同性社会性交易中的妇女的命运。第9及第10章探寻狄更斯(Dickens)的维多利亚哥特式作品,展示狄更斯最后两部小说如何描绘恐同与19世纪阶级分化、种族分化及性别分化之间的互动。最后,结言“走近20世纪:惠特曼的英国读者”提供了英国一些对惠特曼诗歌的颇有影响的解读(或者,误读),以勾画出维多利亚中期英国性政治与我们(自认为)熟悉、明了的现代英美式男性同性恋、异性恋及恐同图景之间的联系。
作者: 陈玉春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1
简介: 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苏虹是一间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她被本校华裔德籍女老师伊芙逸丽迷人的外表吸引,并对她产生爱慕之情,两人陷入一场惊世骇俗的恋情。一次假期,伊芙邀苏红一同回德国度假,苏虹竞意外地发现伊芙有个叫斯蒂芬?库尼的男友。苏虹为了平衡内心的痛苦,又暗暗接受了法语系女生骆英的恋情。当苏红得悉伊芙和斯蒂芬?库尼订婚的消息后,竞走上自杀的绝路……苏红的命运到底如何?伊芙和男友能否走上结婚礼堂?苏虹和伊芙、骆荚等人的结局究竟怎样?当苏虹母亲发现了女儿和伊芙不同寻常的关系之后又是什么态度呢? 本书以极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清丽、高蹈、细腻的笔触向读者掀开了发生在一间外语学院几个女同性恋者之间曲折、凄婉的情爱纠葛。全书的表现手法既有现代派小说的明显特征,又有传统小说鲜明清晰的表达逻辑。它强烈冲击了二十世纪的文化景观和性别概念,提出了许多让人深长思之的社会问题和哲学思考。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6-1
简介: “牛津艺术史”系列第五本! 权威学者打破神话,全方位生动还原文艺复兴辉煌背后的人性真相! 近160幅文艺复兴代表作精美插图 附全球相关博物馆、美术馆及主题网站全面指南 这里有众多的艺术品类型,绘画与雕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这里是名门望族林立的意大利,神话般的美第奇家族只是其中的一个。 这里有势力庞大的各商业行会,其赞助手笔毫不逊色于宫廷权贵。 这里当然有的是名垂青史的顶级艺术家,但他们的工作室可能杂乱无章,状况百出,而一山多虎也必导致极其残酷的明暗竞争。 就算是达·芬奇,在学徒时期也会为了争取资助而极尽赞美之能事。 就算是教皇的亲自委托,在教堂庄严威仪的青铜大门背后,艺术家还是秘密刻上了自娱自乐的戏谑场景,为后人留下永恒的玩笑。 我们现在将他们视为伟大的艺术家,但他们却更多视自己为工匠。 我们以为他们会因为才华不被承认而感到脸上无光,但他们却更多因为得不到所承诺的报酬而焦急失望。 …… 这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打破了传统上对文艺复兴的神话阐释,从宝石、青铜、石材、玻璃等创作材料与壁画、版画等创作手法开始,切实再现了那些辉煌艺术品的制造过程;此外,作者还带领我们深入窥探了艺术家行会及各工作室之间的激烈竞争或亲密合作,解读出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还原出当时的观众会在何时何地消费艺术品,以及这些艺术品又是如何满足了皇亲贵戚、宗教权威与政府显要的私心目的,让我们看到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围绕在艺术周围的真实人性。 一本博学而又意义非凡的书。其涉猎之全面,论述之完美,我不知道还有哪本书能做到。 ——乔治·赫尔姆斯(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荣休教授) 全新的研究,清晰的观点,丰富的文献,流畅的行文,每个人都应该读它。 ——尼古拉斯·曼恩(伦敦大学荣休教授)
作者: (美)詹姆斯·R. 路易斯,(美)伊芙琳·奥利弗著;刘勇军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的第一部分包含几百个与梦有关的主题的理论知识,比如探讨了诸如睡眠科学知识和梦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解释了如清醒梦、“似曾相识”感、白日梦等诸多现象;记述了梦影响宗教、艺术、历史和流行文化的过程;介绍了约瑟夫•坎贝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等著名研究者、作家和学者对梦的看法。 而书的第二部分涵盖一千多个梦的具体解释,它们中有古老的解梦书里传承下来的释义,也有现代心理分析学得出来的结论,比如: 梦见飞机:象征做梦者“驾驭”某种局面的能力,此外还可表示做梦者希望摆脱某种限制。 梦见骑马:表示做梦者希望控制自己的生活。 梦见“跳”:象征做梦者现实生活中的巨大飞跃。 梦见动物园:象征混乱不堪的局面,这种梦可能是提醒做梦者需要好好收拾某个局面。
作者: 埃默·托尔斯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爱情与面包,你会选哪一个?
人生没有永远正确的答案……
30年代末的纽约,大萧条进入尾声,尚无战争威胁,一片祥和下,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寻找自己的理想和爱情。满腹诗书、冷静睿智的平民姑娘凯蒂·康腾和她的室友伊芙在爵士酒吧里邂逅了一位高贵又迷人的年轻银行家廷克。凯蒂爱上了廷克,然而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与廷克的相遇,让凯蒂就此进入曼哈顿上层社会。她一脚踏进纽约各界精英交际圈,一脚跨入名声显赫的大型出版集团,开启了一整年充满惊奇与疯狂的际遇。
跟腼腆的百万富翁约会,和开朗的上东区公子哥交往,与精明的女巨贾对峙,被专横的上司施压……凯蒂泰然自若地在各种命运的表象中摇曳前行,却发现爱情渐行渐远。在对无望之爱的期待里,她终于明白,指向“正确”的选择往往裹挟着失落之痛。
本书如同写给曼哈顿的一封情书,精致、优雅、幽默、清新。
作者: (英)托尼·高登(Tony Gordon)著;吴薇,晓良译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再现了作者由一位普通业务员成长为百万圆桌顶尖会员理事会主席的历程。成功的必胜信念、简单实用的营销技巧已随着世界不同文字广泛传播,激励着成千上万追梦的人得到更好的经验,取得更好的业绩! [前言] 这本书的写作,花了我好多年时间,或者更精确地说,我花了好多年在构思这本书。但直到我订下时间表,定下限时完成的目标,这本书才成为事实。这就像寿险的挑战一样,只有定下目标,并且确定目标的完成时限,才能取得成就。借着这个机会,我要感谢所有曾给予我鼓励的人们。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伊芙(Eve),米里亚姆(Miriam)和林斯利(Linsey),如果没有她们,成功实在了无意义;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她自己也是个作家;我要感谢和我一起工作了将近二十年的同事切兹((Chez),迈克(Mike),鲍勃(Bob)和西蒙(Simon);我要感谢我的老朋友斯图尔特。法尔(Seewart,Farr)。他用他充满经验的双目,监督着这本书直到装订成册的各个环节。我尤其要感谢黑兹尔,芬恩(HazelFinn),十一年来,她一直对我忠心耿耿,为我提供支持。她真是我这一生的珍宝,多亏了她耐心地帮我打字、校正、和再次校正,最后才使这本书得以面世。我要感谢我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如果没有你们,这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发生。通过参与百万美元圆桌协会的工作,成为协会的一员,我和许多伟大的人相交,成为朋友。通过与他们分享见解,使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我欠他们太多,是他们让我知道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一项从不断尝试的错误中进行选择的工作。最后我要感谢世界各地的读者。相信你们会原谅我将书中的客户取名为乔治(George),当然,我只是把这个名字当做通称,你可以把它当做乔治(男性),亦可当做乔其娜(Cergina)(女性)。我希望这本书中有那么一些内容,能够让你觉得有所收获。如果此书能给你带来新思维和新观念,对你的事业有所帮助,那么,我为撰写此书所花费的时间也就意义非凡了。托尼·高登(FonyGordon)于布里斯托尔(Bristol)
作者: (美)汉赛娜 著,蒲剑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5-1
简介: 《完全制片手册(第4版)》是一本为学生和电影电视业的专业人士而著的综合指南,涵盖从前期准备到完成拍摄,再到后期制作的方方面面,并介绍了独立电影和低成本电影制作、电视制作、商业片制作、财税刺激政策、特效制作和新媒体等相关内容,另外还推荐了谈判技巧和有价值的业内生存技巧。在《完全制片手册(第4版)》中你将发现影片所需的全部基本制片表格和会计表格,以及前期制作时间表、前期制作和拍摄完成的打包清单、后期制作工作流程表。 《完全制片手册(第4版)》是为学生和入行新手,以及执行制片人、制片主任、助理导演、制片协调人和其他制片人员提供的一本宝贵的易于使用的参考书,对完成一部电影所需的步骤和工作方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说明。 本次第4版修订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有关纪录片、短片和电影节的独立电影和低成本电影制作内容 有关电视制作和新媒体制作的内容 财税政策 关于“环保拍摄”的建议,行业政策及对动物的使用 关于保密协议、日程表、旅行、船运、在国外工作、雇用未成年人、通信及数字前后期制作的最新内容 《完全制片手册(第4版)》作者伊芙?汉赛娜(Eve Light Honthaner)在娱乐行业已有多年的任职经历,主要领域是制片管理。她曾担任过不同的职位,从制片助理到执行制片人都有所涉及。她是美国制片人协会的成员,她参与拍摄的影片包括:《泰坦尼克号》(Titanic)、《新婚告急》(Just Married)、《热带惊雷》(Tropic Thunder)等。她还是《好莱坞奋斗:娱乐行业的生存法则》(Hollywood Drive: What It Takes to Break In, Hang In & Make It in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一书的作者,她每年夏天在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授课,并在全美各地区开办讲座。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1999-10-1
简介:中国和以色列地处亚洲大陆的两端,两国之间的了解也像隔着崇山峻岭。 不错,我们知道上帝与犹太先祖亚伯拉罕立约,犹太人做了上帝的选民,雅各与上帝使者摔跤被易名,才有了以色列“十二支派”。 我们知道犹太民族的历史苦难深重,饱经沧桑,数千年颠沛流离,几乎罹临灭顶之灾,直至一九四七年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才获得一块栖身之地,并于一九四八年五月宣布独立。 我们也许更清楚犹太民族的文化神秘幽远,种下了一个具有探索价值的犹太文化之谜,即两千年前就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宗教经典《旧约》。它不仅记载着上帝耶和华与犹太人的契约关系,实录下犹太人上下求索、艰苦创业、兴邦立国,乃至身经乱离的命运,同时也不失为文学总集。无论是《创世记》中数不尽的情结典故,还是《雅歌》、《诗篇》、《哀歌》中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都曾启迪过无数人的奇思妙想。古老的希伯来文化一向被奉为世界两大文化源头之一。近代犹太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分别从社会、科学、人本领域对近代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数不胜数的犹太人从不同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也经常通过电视屏幕及其他传播媒介了解到,现今的以色列一直战祸频仍,纷争不已,恐怖活动此伏彼起。 但是,除此之外,以色列当今社会的真面目,当代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谁又知多少? 文学是借助审美手段反映现实生活与作家心灵历程的独特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了解社会与人的一个窗口,是沟通民族心灵的一座桥梁。“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每个民族的文学均负载着那个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集体无意识与民族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阿摩司·奥兹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作为作家,他不但杰出,而且相当“以色列化”。 阿摩司·奥兹出生于一九三九年。父母在排犹声浪四起的三十年代,受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从俄国移民到耶路撒冷,梦想在巴勒斯坦找到自由的“希望之乡”。父亲耶胡达·阿里耶·克劳斯纳博学多才,嗜书如命,懂十几门语言,一心向往做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但始终未能如愿。母亲范妮娅漂亮贤惠,多愁善感。 奥兹童年时代的耶路撒冷由英国托管,日常生活蒙上了一层英雄主义色彩:地下活动,爆炸,逮捕,宵禁,搜查,英国兵,阿拉伯帮,迫在眉睫的战争与恐惧……古老的英雄神话仿佛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儿童故事讲的都是耶路撒冷的过去和沦陷。据奥兹回忆:“父母将我送到一座希伯来基础小学,学校教我缅怀古代以色列王国的辉煌,并且希望它在烈火与热血中复兴。”在那个躁动喧嚣的时代,奥兹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英雄”。 十二岁那年,母亲自杀,这一事件不仅结束了奥兹童年的梦想,而且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奥兹本来就和父亲不和,母亲故去后,他对家庭的反叛意识愈来愈强。十四岁那年,奥兹离家投身到胡尔达基布兹,并把自己的姓氏克劳斯纳改为奥兹,希伯来文意为“力量”。在那个颇具原始共产主义色彩的世界中,奥兹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基布兹将其保送至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攻读文学与哲学学士学位。按奥兹自己的意愿,他想继续攻读硕士,但未被批准。他只好回到基布兹教书,并从事写作。直到后来功成名就,他才到英国牛津求学,获硕士学位,后又获特拉维夫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一九八六年,奥兹因儿子患哮喘病不得不离开生活多年的基布兹,搬到南方沙漠地区的阿拉德小城居住(据说沙漠地区的干燥气候有利于治疗哮喘),不久便被本·古里安大学聘为文学系教授。 阿摩司·奥兹是当代以色列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阅读了大量以色列经典作家及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表现出出色的文学天赋。早在耶路撒冷小学接受启蒙教育期间,他所作的诗歌和小文章便经常见诸学校报刊。在基布兹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勤奋写作,后来每周得到一天特批的写作时间。自六十年代登上文坛后,奥兹先后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1966)、《我的米海尔》(1968)、《触摸水,触摸风》(1973)、《沙海无澜》(1982)、《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费玛》(1991)、《不要称之黑夜》(1994)、《地下室中的黑豹》(1995);三个中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1965)、《一直到死》(1971)、《恶意之山》(1976);杂文、随笔集《在炽烈的阳光下》(1979)、《在以色列国土上》(1983)、《黎巴嫩斜坡》(1988)、《天国的沉默》(1993)、《以色列、巴勒斯坦与和平》(1976)等;儿童文学作品《索姆哈伊》(1978)。他的作品不仅在以色列十分流行,而且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曾获多种文学奖,并于一九九八年以色列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获以色列国家文学奖。 《何去何从》是阿摩司·奥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背景置于约旦边境附近的一个基布兹。德国移民鲁文·哈里希是基布兹的诗人、导游和教师,妻子伊娃抛弃他及一双儿女,与前来度假旅行的堂兄弟私奔德国,留下鲁文与女儿诺佳及儿子盖伊相依为命。伊娃出走后,流言四起,说女教师布朗卡·伯杰与鲁文有染。布朗卡有丈夫、子女,丈夫埃兹拉是基布兹的卡车司机,喜欢夜里出门运货,哥哥是耶路撒冷的名博士,可谓门庭显赫。时光就这样一天天逝去,鲁文的女儿诺佳已长得亭亭玉立,情窦初开的姑娘对曾被自己拒绝过的年轻小伙子拉米萌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埃兹拉在一个深夜强暴了诺佳,致使诺佳怀孕。一度希望诺佳做儿媳的拉米的母亲再不愿让儿子同“血管里流着母亲不洁的血”的女孩子有任何瓜葛。鲁文对女儿深感负疚,不再同布朗卡往来。诺佳拒绝堕胎,离开基布兹,与埃兹拉的关系告终。埃兹拉与妻子和解,重新回到她身边。后来,拉米的母亲去世,拉米与诺佳结婚。 《何去何从》不仅讲述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基布兹人的故事,同时也描绘了基布兹生活的危机以及新老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基布兹是当代以色列社会的一个特殊产物,本世纪初由新移民先驱者创建。在基布兹,人人平等,财产公有,颇有原始共产主义的味道。奥兹最初到基布兹时,那个世界对他来说比较陌生。他拿不动锄头,还要写诗,由于多年生活在知识气氛浓厚的耶路撒冷,所以他操着一种特殊的语言,惹人发笑。老人们喜欢同奥兹聊天争论。他们知道奥兹有志于小说创作,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一切事情都交给他,以便得到安全的保存。因为在基布兹,一切归于公有 ,无论房产、花园,还是人们终生照看的果树,什么都传不下来,留下的只有回忆和经历。奥兹成了老人们的忠实听众,无疑得到了一笔可贵的财富。当时,基布兹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即使同现在贫困线下的生活相比也显贫穷,每人吃半个鸡蛋,每张桌子共用一把餐刀。人们具有一种不安全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在基布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非常默契、亲密,能够净化人性中某种不纯洁的因素。也就是在那个世界中,奥兹意识到理想与理想者本身的不一致,意识到梦想与梦想者之间的距离,意识到试图改变世界的伟大理想与狭隘的自私心理之间的矛盾。尽管奥兹在基布兹生活多年,但一直对基布兹持批评态度,认为基布兹虽是先驱者们“出色的想法”,但同现实世界却相去甚远。 奥兹的基布兹思想直接影响到创作。《何去何从》中的伊娃曾因丈夫鲁文之故毁弃了与堂兄弟的婚约,后来又心甘情愿地随他私奔慕尼黑。一方面是因为搞艺术的堂兄弟爱她,需要她,她本人也像《创世记》中的原型夏娃(伊娃谐音)一样禁不住诱惑;另一方面则是她富于幻想、追求精神生活的天性与基布兹严格的生活格格不入,对丈夫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颇为不满,因而执意离去。诺佳也是一样,她称自己是“山的女儿”,然而在基布兹这个毫无隐私权可言、一切均公之于众的地方她感到非常压抑,于是向往另一个所在。奥兹之所以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取名为“另一个地方”(希伯来文书名),是因为他想表明一代新人对先驱者信仰的怀疑与挑战。 十二年后,奥兹又完成了另一部以基布兹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沙海无澜》。青年主人公约拿单与《何去何从》的诺佳一样,也决定离开基布兹,梦想到一个有爱情、有冒险、有秘密奇遇的遥远所在。 约拿单出生在基布兹,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余年。父亲约里克是前任内阁成员、工党领袖,现为基布兹书记,专横跋扈而热衷政治,沉醉于往昔的辉煌岁月;母亲哈瓦盛气凌人;妻子丽蒙娜温柔漂亮,却头脑简单。在丈夫眼中,她显得毫无意义,夫妻生活平淡如水,约拿单因而备感压抑。正当他打算离开之际,一个笃信斯宾诺莎哲学的俄罗斯青年阿扎赖亚来到基布兹。第一次到约拿单家做客阿扎赖亚便为丽蒙娜的美丽所倾倒。由于天气之故,他不得不留宿,约拿单意识到此人可代替自己的位置,说不定能够唤醒丽蒙娜这个“睡美人”。约拿单突然离去后家里起了轩然大波,父母互相埋怨,丽蒙娜默默地忍受着,阿扎赖亚则大肆传播自由思想。 约拿单冲向内盖夫沙漠,他想穿过边境,前往约旦的红石城佩特拉。他深知自己在越过边境之际便有被阿拉伯士兵俘虏的危险。抵达边境时,他同军营里的女兵有一夜之欢,堪称体验到了爱和危险且又有了秘密奇遇。有的评论家认为:“约拿单恐怖地发现,‘真正的人生’原来就是通向死亡,通向地狱之路。”他所向往的佩特拉红石城也成了一座地狱,于是他决心重返基布兹,与妻子及阿扎赖亚和平共处。 约拿单虽然重新回到了基布兹,但并不意味着他同父亲之间的冲突得到了缓解。父亲是本·古里安、列维·艾希科尔的同代人,这批人代表着建国者们追求的正义与和平的信仰与创造力。但与之相对的是,先驱者们的妻女、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似乎缺乏上代人的精神支柱,即使在抵御外敌侵略的战斗中也是这样。父辈们是为了实现复国主义理想,而年轻一代则是为了生存,这种冲突不可避免。从这个意义上说,阿摩司·奥兹的小说表现出当代以色列人信仰的失落。由于终日生活在战争的隐患之中,许多以色列人的内心深处不免产生一种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 《我的米海尔》是阿摩司·奥兹的成名作,也是迄今为止奥兹全部创作中最负盛名、最受赞誉的一部作品。自一九六八年发表至今三十年来,已再版五十余次,翻译成三十种文字。表面看来,这是一部爱情小说: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文学系女大学生汉娜与地质系学生米海尔邂逅,不久便结成眷属。婚后,米海尔潜心学业,挣钱持家,却忽略了妻子的感情追求。往昔的一对恋人逐渐产生距离,漂亮而感伤的汉娜不禁失望、痛苦,进而歇斯底里……作者在开篇便用女主人公的口吻写道:“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这段极富抒情色彩的文字在文中几次出现,一唱三叹,动人心弦。 若单纯作为一部爱情小说,《我的米海尔》可能比较普通。但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婚姻与家庭生活的描写,正如阿摩司·奥兹所说:“若问我的风格,请想想耶路撒冷的石头。”耶路撒冷的石头具有许多层面,负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犹太人的心目中,耶路撒冷是一座极富历史感的城市。三千年来,迦南人、亚叙人、巴比伦人、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穆斯林、十字军相继征服过这座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耶路撒冷成了英辖巴勒斯坦首都。巴勒斯坦分治后,耶路撒冷成为一座国际型的城市。直到一九六七年“六日战争”老城才重归犹太人所有。 作为犹太人,阿摩司·奥兹对耶路撒冷充满深情。“我爱耶路撒冷是因为我出生于此。”“这是我出生的城市,我梦幻中的城市,我的祖先和人民痴心向往的城市。”但在奥兹心目中,耶路撒冷“从未真正成为以色列国家的一部分”。在《我的米海尔》中,奥兹不止一次地写道,耶路撒冷是座让人伤心的城市,并借汉娜之口道出,“那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幻影。四面八方都是山。”“我生于耶路撒冷,但我却不能说耶路撒冷是我的城市。”小说把耶路撒冷比作被人围观的“受伤女人”,暗示它处在阿拉伯世界的重重包围之中。汉娜到北方基布兹过逾越节时,为不再受耶路撒冷的困扰而感到轻松愉快,甚至对这座古老的城市心生恨意。将耶路撒冷置于否定的层面上进行抨击这在犹太作家的作品中确属罕见,足见作家“爱深恨弥深”的情感。同时,作家又把笔端伸进耶路撒冷的神秘生活之中:冰冷的石墙,幽深的小巷,令人炫目的日光,喧嚣嘈杂的市场,黑漆漆的森林,灰沉沉的天空……婚礼上的踩玻璃仪式,希伯来大学校园内阴冷的建筑,街上神出鬼没的小贩,教会学校的孩童,悠扬的教堂钟声,独立日,西奈战争,住棚节,逾越节等等,这一切不仅为我们展现出五十年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描绘出那个乱世之秋的社会场景。 《我的米海尔》确立了阿摩司·奥兹在以色列文坛上的重要位置。小说通过女主人公汉娜的眼光观察世界,感受人生,手法上匠心独运,行文流畅自然。汉娜自幼与邻居家一对阿拉伯双胞胎青梅竹马,双胞胎任她支配,能够满足她的强权与施虐意识。但结婚之后,她从丈夫那里得不到这一切,于是她绝望、抱怨、发泄,近乎歇斯底里。汉娜的性格本身具有很多弱点,但是奥兹采用女性口吻叙述故事,展开情节,丰富地表达出女性意识,在现代希伯来文学史上堪称独创。 著名希伯来文学批评家格肖姆·谢克德认为,《我的米海尔》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多愁善感的汉娜有些像奥兹的母亲。奥兹承认,他的许多作品中均有自己生活的影子。在创作《我的米海尔》之前,小说中的许多人物便在他的脑海里徘徊了很久,却又挥之不去,令他整整花上近三年时间进行创作。 另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费玛》。这部作品布局精巧,情节始于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二日星期一凌晨,到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七日星期六安息日结束。主人公费玛是一位五十四岁的离婚男子,在一家妇科诊所做接待员。费玛年轻时是个诗人,其诗作深深感染着耶路撒冷的读者。他称自己是百分之百世俗的犹太人,但却笃信希伯来神秘哲学,感觉整个世界上充满着上帝的灵光。他博学健谈,关心政治,尤其是关心动荡的以色列现实,喜欢同友人在咖啡馆谈论现存体制,研讨诗歌。同奥兹一样,他也笃信阿以和平,但父亲巴鲁赫却是个右翼极端分子。费玛意识到,是因为母亲的过早离世才造成他与父亲之间情感上的隔膜。每天夜里他在梦中辨认母亲的形象,早晨起身记下自己的精神活动历程。 在某种程度上,费玛堪称奥兹的负面,所以显得比较愚钝。他在思想上是个英雄,但在行动上却是个反英雄。如果人们接受他的建议,那么他无疑能够解决以色列所面临的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诗人。但这个世界却背弃了他,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已死”,缺乏雄心、信心与自我兴趣。用他前妻的话说就是“什么也不爱”。在他看来,“爱情必然导致灾难”,而“缺乏爱情”又会造成“屈辱和伤害”。他同妻子在一起时缺乏激情,但把妻子赶走后又觉得心神不宁。 奥兹用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把日常琐事、政治见解、耶路撒冷的现实社会融到一起,展现出个人与社会、性欲与政治、梦幻与现实、善良与邪恶的冲突。他不仅表现当代世界,而且追溯古老的以色列文化传统。 小说的希伯来文原名为“第三种状态”。作品对此进行了相关描写:连绵的阴雨过后,太阳喷薄而出。耶路撒冷的星期五早晨,一切犹如创世之初,这美妙的景观刺激了费玛,使他顿悟出在“沉睡”与“清醒”之间存在着“第三种状态”,“第三种状态”具有哲学意义。奥兹曾解释说:“‘第三种状态’不仅指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状态,也是喀巴拉神秘教所提到的中和状态,是对不需做任何决定的世界的渴望。如果让费玛在散步和打盹间做出选择的话,他很难做出决定。睡觉固然令人惬意,但散步也不坏。最后,他决定穿睡衣散步,于是乎皆大欢喜。”“这也代表着对一切矛盾归于和谐后某种复音状态的渴望。这是小说中的一个深奥问题。”总体上说,《费玛》是阿摩司·奥兹九部长篇小说中最富哲学色彩的一部小说,进而被称作“宗教小说”。 构成《费玛》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费玛同女性的关系。阿摩司·奥兹擅长描写家庭生活,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他全部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一九八九年,奥兹发表了一部长篇小说,题名为《了解女人》,产生很大反响。小说的主人公约珥是以色列摩萨德组织的一名特工人员。作品写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约珥的妻子伊芙瑞娅触电而死,邻居前去救助时也不幸身亡,从此谣言四起。约珥提前退休,搬到特拉维夫,与岳母、母亲、女儿生活在一起,养花,烹饪,为女人们操持家务,同自己并不爱的女邻居交欢,经常坐在电视机前入睡,最后到一家医院当了一名志愿者。 作为摩萨德组织的一名特工人员,约珥曾经不相信一切人,不相信一切事。退休后,他盼望把自己解析人的本领转入剖析他所忽略的家庭世界。触电而死的妻子,患有癫痫病的女儿,以及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且总在喋喋不休的岳母和母亲,她们究意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全身心地去了解生活中的女人。小说书名“了解女人”出自《旧约·创世记》第四章第一节“亚当了解夏娃,他的女人”(中文通行译本均译作“亚当和夏娃同房”)。了解女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约珥寻找自我真实、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约珥与妻子共同生活了二十年,不忠似乎已经成为习惯。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和义务。退休前夕,约珥曾被老板唤去,要求他到曼谷寻找一名恐怖分子的前妻,他拒绝了。顶替他前去执行任务的同事落入陷阱,惨遭伤害。约珥以前背叛了家庭,而今又觉得愧对以色列。一个人把终生贡献给了神圣的生活,其结果却是一种失落。他是否要对妻子的事故、女儿的痛苦、同事的死亡负责?所有这些问题悬而未决,对读者无疑是一种挑战。 以上介绍的五部作品向读者展示了奥兹创作的总体风貌。奥兹一向推崇希伯来文学大家阿格农、布伦纳、别季切夫斯基等人的创作,酷爱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及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等的作品。他的创作手法与叙事技巧主要得益于上述文学大家的影响,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娓娓动人地描述当代以色列人的生活,“语汇极其丰富”。 近代希伯来文学自复兴以来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和诗人,但纵观整个希伯来文学发展的脉络,所描写的基本上就是形形色色犹太人的艰辛历程。有些评论家认为,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作家所探讨的不是“个人的意义”,而是“犹太人的意义”。在他们那里,语言已不单纯是一个载体、一个工具,而是一种文化。作为六十年代登上文坛的“新浪潮”作家的代表,阿摩司·奥兹一方面注重描写家庭生活,剖析人生,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又受到集体无意识的侵扰。用他自己的话说,“倘若这种歇斯底里的犹太纽带非常坚固,没有它我又怎么能够生活?我又怎能放弃这种对集体共振与部落纽带的沉溺与迷恋?如果我将这毒瘾戒掉,我还剩下什么?我们岂能过普通、和平的生活?我们当中谁能?我不能。”在他看来,一个希伯来文作家不可能只为爱情而描写爱情,不可能只去描写人类总的境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则不难理解阿摩司·奥兹作品的多层面特色,从其流畅舒缓的字里行间发掘出凝重与深邃的意蕴。 阿摩司·奥兹不仅是一个天才的作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直呼吁阿以和平,亲自参加过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战争”和一九七三年的“赎罪日战争”。他不但撰写长、中篇小说,而且写有大量的政论及随笔,题材包罗万象。时至今日,奥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三十种文字,译介程度之广在以色列当代作家中仅次于耶胡达·阿米亥。其作品在欧美世界亦反响很大。国外对阿摩司·奥兹的研究已深入到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各个角度,可谓仁山智水,妙论迭出。在我国,九十年代初才出版了第一个希伯来短篇小说选集。此次将一个以色列作家的五部作品一并推出,算是希伯来文学在中国翻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了。
Fundamentals of legal argumentation:a survey of theories on the justification of judicial decisions
作者: (荷)伊芙琳·T. 菲特丽丝(Eveline T. Feteris)著;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5
简介:法律论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法律论证的研究不仅在一般论证理论、法理论、法理学与法哲学方面,而且在大学及法学院的法律推理课程中,已经开始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对法律论证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作概要式的介绍,至今仍付阙如。 本书对各国、不同理论传统下的法律论证研究以及有关论证和法律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作一评论性的概观。本书侧重于对法律论证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结论部分提出一个能以成体系的、原则的方式体现各种研究路径的理论框架。在这个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描绘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书适用于法律学者、法哲学家、论证理论家、哲学家、法科学生以及所有关注法律论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人。
作者: 李升平,挖洞仓鼠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简介: 《孤独的心》 平安夜,斯莱特林女孩伊芙琳在魔药课教授斯内普的命令下喝下孤独姜 汤,一个邪恶巫婆用读心术让伊芙琳意识到自己对斯内普教授难以言表的情 感,并为她虚构出斯内普的一段关于孤独与爱的往事。 故事发生在伏地魔第一次掀起魔法世界灾难的时代。孤女梅在开学第一 天被毕业生斯内普搭救,五年后斯内普重回魔法学校任职魔药课教授。曾经 的一面之缘唤起了梅的隐隐情愫,梅在师生的遥望问跳起暗恋的舞蹈,她的 炽热与斯内普的冷漠碰撞交锋。而此刻一个关乎她身世的秘密渐渐揭开,斯 内普也神秘地从霍格沃茨消失了…… 伊芙琳通过故事中这段无疾而终的爱情,终于读懂了严厉的斯内普教授 的隐衷,而故事中无迹可求的生死契阔,也终于在平安夜结束的那一刻,随 着巫婆含笑隐去。 《触摸不到的爱》 因为不满家族偏执的血统狂热和正邪不分立场而与之决裂的少年西里斯 ·布莱克,遇见了弟弟的未婚妻,一个为了保护家族地位而一心想要嫁入他 家的法国女孩贝丝·纽曼。两个人从最初的敌对到后来的相知相惜,一切都 来得那般地自然而无法控制。 然而历经种种,两人都逐渐明白,他们不过是两条平行线,即使奇迹般 地擦出爱的火花,却最终无法相交。 当时光流逝,伊人远去,留在世间的人,只能在回忆与承诺中活下去, 坚守着那份属于他却触摸不到的爱。
作者: [德国]〔德〕扎比内?延特根斯,埃尔克?克尔讷,安格莉卡?伦德奎斯特-莫格,克斯廷?赖因克,伊芙琳?施瓦茨,卡特林?索科洛夫斯基茨 编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10月
简介:1. 适合德语零基础到初中级学习者2. 重视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以及对专业语言的训练3. 精选学习图片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在对一门语言没有任何或只有一部分认识的情况下,图片可以帮助学习者对课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引起他们的兴趣,并通过设置课前问题带领大家进入学习状态。4. 红色标注为每课的目标总览以及功能性、提示性指示,让重点一目了然,使学习者更容易知道自己在本课的任务以及将要达到的目标。5. 精选每课课题,采用更加简短的语句以及更加自然的对话。图片设计得非常有现代感,与其说是在学习德语,不如说是在看一本德语杂志更加贴切。6. 另外还会介绍德国的国情以及风俗习惯等,这一部分除了会体现在文字上,还会在视频上让学习者有更加直观的概念。7. 对于中国人*重视的语法,本书在编排上也下了很多功夫:a. 用视频的方式介绍语法知识是本书的另一个创新。让枯燥的语法点动起来,也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b. 编排新颖独特,力求简单实用,解释幽默风趣,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c. 重视学习者的自主运用能力。语法点用黄色贴纸拼图的方式呈现,以便学习者可以灵活套用。8. 为了让学习者的发音更加纯正,在语音上重视对德语发音韵律感的训练,需重读的音节用大字号表示,并设置游戏环节实现交流语境,让学习者更真实地感受语言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并在轻松的环境下逐渐熟悉德语的韵律。9. 练习丰富,形式新颖。
作者: (以)艾利·高德拉特(Eliyahu Goldratt),(以)伊芙拉·高德拉特-亚殊乐(Efrat Goldratt-Ashlag)著;罗镇坤,TOC团队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简介: 是否所有冲突都能化解?是否所有问题都可极其简单?是否所有状况都可大幅改善?是否总有双赢的解决方法? 《抉择》是高德拉特博士继《目标》、《绝不是靠运气》、《关键链》和《仍然不足够》后第5本著作。 艾利·高德拉特、伊芙拉·高德拉特-亚殊乐编著的《抉择》以独特的写作风格,揭示TOC的深层次内涵睿智的对话,帮助企业与个人达至完美人生经典企管小说《目标》的完美传承。
简介:* 国际古典音乐唱片权威品牌出品* 英国打击乐独奏家伊芙琳·格兰尼 专业指导* 中国音乐家协会打击乐学会会长金纪广推荐乐器的魔力到底有多大呢?想象一下,一首熟悉的“生日快乐歌”,钢琴演奏的版本、八音盒播放的版本与街边的扩音器播放的版本,它们带给你的感受是相同的吗?虽然旋律是相似的,但是钢琴的深情、八音盒的纯真,都是扩音器无法实现更无法替代的。如果你曾经用心地欣赏过一场交响乐,那么你一定更能理解乐器的重要性。没有一种音乐形式可以像交响乐那样地层次丰富,气势磅礴,它的魅力可以直入心扉,它的魅力会使人完全沉醉。除了旋律之美,配器的精妙也是构成交响乐魅力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音域、不同音色的乐器精密交织,和谐共融,才构成了交响乐无与伦比的艺术张力与感染力。所以,即使不是专业学习,想要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听懂音乐,就必须要了解乐器。
简介:多克特罗(e·l·doctorrow)是美国当代为数不多的一流严肃小说家之一。尽管他从不把写作当作取悦于人的事情,但他的作品在美国却颇为畅销,从1975年出版的《拉格泰姆时代》到1990年出版的《比利·巴思盖特》(billy bathgate)都曾经名列畅销书榜首。读者喜爱他那与众不同、创新立异的风格,被他作品中对美国历史的独到见解所吸引,在他那些把20世纪美国的头版新闻同虚构的小说人物的活动糅合在一起的作品中,领略到一种时代气息。 多克特罗1931年出生于纽约,父母是移民美国的俄罗斯犹太人,是那种酷爱书本与音乐的知识分子。多克特罗在这种家庭的熏陶下,经历了30年代大萧条的艰难岁月成长起来,为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多克特罗曾受教于纽约布朗克斯理科中学和俄亥俄州的凯尼恩学院,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戏剧,在那儿结识了日后成为他的妻子的海伦·亨斯莉。1953年他去军队服役,两年后复员,本打算靠退伍金养家,自己可以专心去写一部小说,现实却不尽人意,他只得先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因而他甚至在机场当过订座员,其后又在哥伦比亚广播电视部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作审稿人。60年代初他从电影业转入出版界,先后在新美洲图书馆和戴尔出版公司任编辑,33岁时成为戴尔出版公司的总编辑。他的第一部小说《欢迎到哈德泰姆斯来》(welcome to hard times)于1960年出版。此书写一个坏蛋几乎毁掉了一座名为哈德泰姆斯(含有“艰难时世”之意)的美国小镇。这是多克特罗第一次像某种人类时间机器一样,载着他的读者回到蛮荒的西部进行一次历史的旅行。这部作品以一个小镇作为人类社会的象征,用意虽深,但由于写人类活动失于简单化,出书后未能引起文学界关注。1966年他的第二部小说《像真的一样大》(big as life)出版。此书描写纽约出现了比摩天大厦还要高大的裸体巨人时市民的恐慌心理,既讽喻人心不古,也表达了对普通人的同情与关切。多克特罗于1968年由出版界转入教育界,先后在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犹他大学、萨拉·劳伦斯学院任教,目前则在纽约大学研究生写作班担任教职,同也是小说家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住在纽约郊区。 使多克特罗一举成名的作品是他1971年出版的第三部小说《但以理书》(the book of daniel),书名源于《圣经·旧约·但以理书》。这是他那种把真实的历史事件与虚构的情节相结合的新型小说写作手法的初次尝试。该书以50年代美国麦卡锡主义嚣张时期被送上电椅的犹太移民罗森堡夫妇的所谓“出卖原子弹机密案”为背景,着重写了受害者遗孤但以理(按现代通用译名为丹尼尔)成人后进行广泛调查,为其父母申冤的故事,即虚构的罗森堡之子但以理本人的故事。小说通过但以理的回忆和探讨,展现了60年代中期美国的社会风貌:汹涌的反战浪潮;学生反抗传统文化,摇滚乐风靡全国;人们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嬉皮士的出现……小说同时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中的个人悲剧。假若作者在其第一部小说中认为人类的主要威胁是来自坏人,那么在《但以理书》中人类的大敌则是其自身的异化,也就是说折磨但以理的是他本人的宗教、政治信仰乃至心理上的问题。这部小说在写作手法上颇具特色,它把起诉描写得如此冷酷,把行刑过程描述得有条不紊、如此正规,几乎达到一种照像的效果,烘托出一种阴森沉郁的气氛,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真实感,而小说中虚构的人物的活动又超脱了历史上这桩公案的有限情节,使作品以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的独立风姿呈现于读者面前。 多克特罗因《但以理书》获1972年的古根海姆奖。两年后他的第四部小说《拉格泰姆时代》问世。这部作品熔事实与虚构于一炉的风格在美国文坛引起轰动,尽管有褒有贬,争议颇大,美国评论界还是在1976年授予它“全国图书评论界奖”,承认其作者是一位打破传统小说写作模式大胆创新的杰出作家。如今,《拉格泰姆时代》已作为美国7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列入美国大学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多克特罗从此进入了美国一流小说家的行列。 《拉格泰姆时代》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美国社会。书名《拉格泰姆时代》是因为这种以右手弹奏出变化无常的切分旋律,同时左手以沉稳的低音伴奏的黑人音乐当时正在美国盛行,这种音乐的风格与当时正处于变革时期的美国颇为相似。那是一个繁荣发展的时代,各国移民蜂拥而来寻找希望和机会,福特发明了装配汽车的流水线,生产效率因而大大提高,新事物层出不穷,显示出一个新兴国家那种变幻无常的面貌。而与此同时也潜伏着种种危机,阶级矛盾、劳资纠纷、种族争端及男女平等,战争的阴影也在逼近。多克特罗所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段历史。为了表现这种拉格泰姆风格,他甚至在语言上也进行了变革,全书运用了大量互不关连的短语略句,给人一种类似切分音节拍那样的跳动感。在情节结构上他虚构了三户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家庭,他们中有犹太移民,有黑人,也有中产阶级的白人,这三户人家的命运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而在他们的命运演变中作者又穿插了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历史事件和名人的生活。把真实的人与事和虚构的人与情节糅合在一起,正是这部小说最主要的特点。多克特罗对于传统的历史小说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创作《拉格泰姆时代》使他有机会进行一次突破性的试验。他在写作时忠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的风尚,其精细程度表现在甚至连当时人们的居室布置、服饰爱好都描绘得一丝不苟。他采用大量有据可查的事实插入虚构的情节,让虚构的小说人物和有名有姓的真人一起活动。那些历史事实虽然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但又避免为事实所囿。他认为“小说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历史,历来如此”,“一切所谓客观史实之说,都不过是天真的想法”,因为“历史跟其他事物一样,只是错觉幻想罢了”。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下,他导演了这部由真人和演员同台表演的杂剧。于是,虚构的白人实业家参加了青史留名的彼利北极探险;1906年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人物伊芙琳·内斯比特在其情夫被杀之后竟与小说中虚构的一个青年发生了爱情关系;著名的脱身术大师胡迪尼、财阀摩根、汽车大王福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甚至奥国太子斐迪南都成了多克特罗指挥下的演员。他们不仅和虚构人物的生活交织在一起,而且还彼此影响,像福特和摩根秘密会晤谈论再生问题,无政府主义革命家埃玛·戈德曼开导伊芙琳。多克特罗的这种大胆处理尽管也招来非议,但他自有主张,他就是要让读者在非凡与平凡的杂处纷陈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他回顾历史其实是在表述这样一种观点,即无论是显赫一时的大人物还是名不见经传(小说中这些虚构人物就几乎都没有姓名)的小人物,都不能逃脱被历史(主要是经济)势力所左右的命运,他们自身不断地在他们无法控制的经济和社会力量的驱使下发生着异化。 多克特罗是个经常令人吃惊的小说家,其惊人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文字绘声绘色、技巧高超,而且在于他总是在变,你根本不可能根据他原先写的东西来预测他的新作会是什么形式、什么布局、什么格调。继《拉格泰姆时代》迄今他又出版了四部作品:《鱼鹰湖》(loon lake,1980)、《诗人的生活:六个故事和一部中篇小说》(lives of the poets:six stories and a novella,1984)、《世界博览会》(world's fair,1985)和《比利·巴思盖特》(billy bathgate,1989)。这中间除了第二部之外都是以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为背景。 《鱼鹰湖》尝试了同时运用散文和诗歌两种文体、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述方式的手法。小说与《拉格泰姆时代》那种用许多简单鲜明的画面和照片连缀而成的巨幅风尘画的效果不同,是用大量亮晶晶的碎片拼成的,像从万花筒中看到的图像,每个形象和每个插曲都可以在书中别处找到与之对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50年代新批评派所提倡过的那种象征小说。它的主要象征在于鱼鹰湖的双重形象:湖水深澈、湖面如镜,反映着在它周围和在它上面所发生的一切;而鱼鹰则展翅直入湖心,划破宁静,叼着一尾鱼儿出水,振翼而去。书中,苦思冥想与探索追求;阴与阳;太极与两仪,以及儿子反老子,日后却自己也当了老子;权力两边开刃,即裨益人生,又为凶戾所倚;被压迫者与压迫者既相斥又相成;人间之可亲与人间之可怖等量齐观,不分上下……诸如此类对立而统一的东西不胜枚举。这部小说尽管结构有些松散,但是并不抽象枯燥,读来饶有趣味,其中恐怕得力于作者总是不忘在自己的小说中表现那些极富人情味的生动东西。 与《鱼鹰湖》相比,后来两部以30年代为背景的作品《世界博览会》和《比利·巴思盖特》也许更为成功。《世》一书获得了1986年的“美国图书奖”,而《比》一书则于1990年获美国“全国图书评论界奖”和“福克纳文学奖”,并被《时代周刊》推为80年代世界十部佳作之一。《世》一反作者惯用的虚构手法,转而借意于作者本人30年代的童年生活。《比》尽管再次把读者带往30年代的布朗克斯,然而却与《世》一书迥然不同。《世》读来犹如一部回忆录,回忆者从容自在地讲述着他的故事。而这部新作却像《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样情节紧张,扣人心弦。可以说,这是作者故事性最强的一部作品。一部记述一个15岁少年从童年到成年所经历的坎坷艰险的人生旅程的精彩详尽的报告。书名人物比利是布朗克斯一个倔强的野孩子,被臭名昭著的黑道人物舒尔茨收养。在舒尔茨的团伙中,这个孩子目睹了盗窃杀人等犯罪勾当成长起来。小说就是从这个孩子的视角描述了那些被摈弃于文明圈之外的罪犯歹徒的世界。 多克特罗是一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家,他说他之所以致力于写作,“只是由于人总是喜欢觉得自己能起某种作用。”在对小说形式手法的创新上,他有一段颇能反映他的思想的话:“我从来都认为我的小说继承了狄更斯、雨果、德莱塞、杰克·伦敦等大师的社会小说的传统。该传统深入外部世界,并不局限于反映个人生活,不是与世隔绝,而是力图表现一个社会。近年来,小说进入居室,关在门内,仿佛户外没有街道、公路和城镇。我则一直努力留在门外。” 这里应当说明一下,本书上半部1—21章由刘奚译出,下半部由常涛译出,全书由常涛统稿。刘奚乃已故刘国云先生与妻奚宝芬、子刘晓奚的合用笔名,他们本拟以此名继续合作下去,然而刘国云先生在此书译成后不久便被肝癌夺去生命,这便成了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合作。刘国云先生曾译有安东尼·伯吉斯著《莎士比亚传》,该书1991年获全国首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刘先生中英文俱佳,是一位难得的文学翻译人才,他的早逝使中国译界失去了一位本应在外国文学译介方面作出更多贡献的优秀翻译家,这实在是件令人痛惜的事。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本着既忠实于原著风格又力求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原则,对作品中大量上下互不连贯因而使人费解的略句,添加了必要的连词虚字。至于原书人物对白不加引号,我们则作为原书的一种风格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