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0 项 “何慕” 相关结果
如何读中国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导览
作者: (美)何慕文(Maxwell Hearn)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11月
简介: 2015年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其亚洲艺术部建立100周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在整个2015年度举办多场次展览活动以展示其丰富的亚洲艺术馆藏精品。过去四十年中,大都会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世上*重要的中国书画收藏机构之一。馆藏囊括唐朝(618–907) 到当今的历代笔墨精华,从祥和的佛经,到浮夸的宫廷肖像,再到遣兴的文人画。 《如何读中国画》原色精印此次展览的众多难得一见的中国书画。
几度夕阳红
作者: 琼瑶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简介: 二十年来,她的生命就建筑在先生和一对乖巧的儿女身上。自从女儿晓彤在舞会中认识了魏如峰之后,世界似乎变小了,从前在重庆沙坪坝的年轻岁月又重回记忆,曾经何慕天的风流才气、狂烈热情紧扣她的心,她们疯狂地爱着对方,使她竟可以背叛母亲毅然跟随何慕天出走,但何慕天必须回乡去解除已有的婚约,一来一往之间误会丛生。就这样过了二十年后,谁料魏如峰的叔叔竟是何慕天,二十年平静生活又起波涛,他们之间的情、恨该如何了?如何结?
Speed - Up Chinese.3
作者: 何慕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把日常生活用语分成15个话题(问候与介绍、学校生活、问路和旅游、时间和日期、交通、 在旅馆、访问和作客、购物、季节和天气、健康和医疗、饮食、讨论问题、兴趣爱好、贸易、学习汉语),每课学习一个话题的部分用语。全套书共三册,每册15课,全书共计45课。第三册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商业贸易用语,以增加本书的实用性。每册设有基本句型、课文、注释、练习、生词五个项目。课文以对话体为主,以训练听说能力;多数课文还设有叙述体短文,以训练阅读和理解能力。全部课文配有英文翻译。三册课文中的全部对话语体和第一册的叙述体短文标注了汉语拼音。课文和句型配有简明实用的注释,用以讲解语法知识。每课安排10个句型,20个左右生词,三册共450个句型,约900个汉语词(包括词组)。本套教材在词语和语法点的安排上注意体现重现和渐进的原则,以便于学习。此外,本套教材还分别在每一册安排了学习辅助资料:第一册:语音基本知识、常用反义单音节形容词、部分俗语。第二册:常用量词。第三册:常用多音字。为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每册书后都配有二至四首古诗。本套书适用于在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按照每周两课的进度,八周学完一册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期限和学习者的水平任意选择其中的一册(一个循环)进行教学。本套书也可以用作会话手册,供愿意学习汉语的各界人士自学之用。
Speed - Up Chinese.1
简介: 《速成汉语》把日常生活用语分成15个话题(问题与介绍、学校生活、问题和旅游、时间和日期、交通、在旅馆、访问和做客、购物、季节和天气、健康和医疗、饮食、讨论问题、兴趣爱好、贸易、学习汉语),每课学习一个话题的部分用语。全套书共三册,每册15课,全书共45课。每册为一个循环。第一册的15课是15个话题中最基本的内容,掌握了它,就可以完成简单的汉语交际。后两册在此基础上逐渐加以扩展,使每个话题得以丰富和深化。其中第三册还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商业贸易用语,以增加本书的实用性。每课没有基本句型、课文、注释、练习、生词五个项目。课文以对话体为主,以训练听说能力;多数课文还设有叙述体短文,以训练阅读和理解能力。全部课文配有英文翻译。三册课文中的全部对话语体和第一册的叙述体短文标注了汉语拼音。课文和句型配有简明实用的注释,用以讲解语法知识。每课安排10个句型,20个左右生词,三册共450个句型,约9000个汉语词(包括词组)。本套教材在词语和语法点的安排上注意体现重现和渐进的原则,以便于学习。
Broken ice
作者: 郑涛著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简介: 一个销售经理的手记,一本很MAN的书,一本体现了男人阳刚色彩的书,一本真正体现男人之间友谊,战斗的书! “销售经理”PK《基金经理》,一部业务员成长的血泪史! 打破冰层,突围《圈子圈套》,6000万销售大军发展指南! 联纵智达顾问机构总裁、著名咨询大师何慕特别撰序! 数十位销售培训专家联袂推荐! 中国第一部销售实战小说,2008最具畅销潜力的财经作品。 销售培训+职场励志+个人成长 荣尊在中国部署多年,一直等待机会闯入一集团阵营。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毛头小子的加入,打破了企业内部的均衡。商场如战场,有输就有赢,随着一个超级订单的浮出水面,局势越来越复杂,当年的师傅竟然是现在的对手,工作上的拍档竟然为了金钱出卖公司机密,而最亲密的爱人也竟然在最后关头……名利关前,各路诸侯大显神通,毛头小子能破冰而出,成为真正的赢家吗?
建材家居门店销量提升:一个店面升级的系统工程——联纵智达集团董事长何慕推荐,博瑞森图书
作者: 贾同领 著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4-6-1
简介: 在目前房产调控、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企业希望“渠道为王、终端制胜”,而店租、装修等成本急剧上升,建材市场又门可罗雀……终端越来越难以盈利。 本书从系统的角度,破解家居建材行业终端盈利难的问题。从一个单店出发,做到经营的良性循环。书中从店面的选址开始,按照消费者的动线由外及内进行分章节介绍,共分9个板块。 从门店选址、如何让广告更精准、借助推广提升成交量、店内空间布局提升、终端生动化展示、终端运营管理提升、导购销售技巧提升、提升店员服务能力、打造好团队九个方面全面破解终端盈利难题,门店经营情况需要综合发力,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这些很多都是作者及其团队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干货”,配备大量的案例和实用、落地的表格工具,可以即学即用。内容深入浅出,把看似复杂的销量问题简单化、模块化、工具化、傻瓜化,非常实用。
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宋元绘画
作者: 方闻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年09月
简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立收藏的黄金时期,时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特别顾问的方闻是这项事业的重要的领军人物,他说服王季迁,将自己收藏的二十五件佳作捐赠给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批旧藏,填补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东亚艺术收藏的重要空缺。同样,这二十五件作品也被业内公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核心部分,方闻在同事何慕文及学生王妙莲的协助下,对这二十五件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1973年10月,为这批新入藏品举办了展览。这本图录介绍,是对王季迁绘画收藏学术性出版的*步,是绘画史研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文献。 《宋元绘画/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由方闻著。
2017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
作者: 华斯比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2017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收录了十余篇写作、发表于2017年度的悬疑小说。作者既有周浩晖这样的的资深悬疑作家,又有何慕、鸡丁这样的新锐悬疑作家,较之往年年选不同的是,主编华斯比花费了较大精力,深入了解了国内一些高校(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悬疑、推理相关的社团,并从社团的一些同仁刊物中挑选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悬疑小说。既有凄恻动人的抒情悬疑作品,融合了推理、科幻等元素的脑洞大开悬疑,也有立足现实、讲求逻辑或以幽默取胜的现实悬疑作品。悬疑色彩浓厚,引人入胜。代表了2017年度中国悬疑小说的*水平。
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
作者: 何慕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年09月
简介:
在魏蜀吴的每一个角落,正潜伏着各色间谍,他们或听命于曹丕、司马懿主持的“进奏曹”,或效忠于刘备、诸葛亮主管的“军议司”,或正在为孙权的“解烦营”舍命奔走;他们身份隐秘,来去无踪,却左右着三国大小战役的局势,成为冷兵器时代*可怕的传奇。
建安二十四年,魏蜀在定军山交战,一位在魏国高层潜伏多年的间谍“寒蝉”泄露军情,瞬时扭转战局,致使曹魏惨败。一时间,魏国朝野震动,各国相互猜忌,一场席卷三国的间谍与反间谍行动,在不动声色间迅速展开……
意林心灵成长系列--这一杯,我敬的是年少无知
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 2017年05月
简介:悬疑推理小说家何慕,出道六年,首部都市情感小说集。一封写给曾经那个无知而又勇敢的少年的陈情书。十三个故事,十三个与曾经的我重叠的影子。或决绝,或孤勇,让人唏嘘,令人心疼。作者用故事告诉我们,既无岁月可回头,且敬年少一杯酒。
政治正义论zheng zhi zheng yi lun
作者: (英)威廉·葛德文著;何慕李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1
简介:本书作者是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和著名作家。该书是公认的作者的一部最光辉、最精辟的政论。他不仅对当时的英国激进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异域深眠
作者: 何慕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简介: 默默无名的私人侦探徐川接到了一起莫名其妙的寻人委托,不料,一夜间,委托人竟离奇横死在徐川的事务所楼下,死状与近段发生的一起碎尸案的死者一模一样。而被委托寻找的对象张璇,竟被吴韬指认为徐川前女友。然而对于这个前女友,除了名字,徐川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徐川协助吴滔进行调查,然而随着案件的深入,事件愈发蹊跷,徐川发现连环碎尸案竟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更是被警方怀疑为凶手。为洗脱嫌疑,徐川和女警徐佳一路追查,一桩沉寂多年的碎尸案浮出水面,这一系列碎尸案的始作蛹者的面目也逐渐显山露水。 凶手在大量的证据前畏罪自杀,然而一切并未结束…… 真相,远未浮出水面。杀机,已经迫在眉睫。 天才的对决,智力的角逐,人性的碰撞, 不到最后一秒,你绝对不会知道真相。
Speed-up Chinese:English annotation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简介:《速成汉语》把日常生活用语分成15个话题,(问候与介绍、学校生活、问路和旅游、时间和日期、交通、 在旅馆、访问和作客、购物、季节和天气、健康和医疗、饮食、讨论问题、兴趣爱好、贸易、学习汉语),每课学习一个话题的部分用语。全套书共三册,每册15课,全书共计45课。每册为一个循环。第一册的15课是15个话题中最基本的内容,掌握了它,就可以完成简单的汉语交际。后两册在此基础上逐渐加以扩展,使每个话题得以
董源《溪岸图》研究
作者: 卢辅圣主编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简介: 《溪岸图》的真伪,在海外主要以方闻与高居翰之间的争论为代表,即方闻将此画断为五代,而高居翰则将此画断为20世纪画家张大千的伪作。在鉴定的方法上,方与高有相似之处,即将作品章法构图作为重要突破口。而大都会博物馆何慕文在向应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中,以现代高科技手段辅助鉴定古画的方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看来,如果充分地利用现作高科技手段,可能会在将来对古画的鉴定提供更强有力的帮助。与海外学者争锋相对的论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学者对《溪岸图》断代的看法基本一致,即认为此画作为五代宋初的作品没有多大的凝义,而不可能是一幅伪作。未能参加研讨会的一些学者,亦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如方元将《溪岸图》与北京故宫所藏《高士图》比对,呈现两幅作品在风格与内容上的一致性,提出它们很可能是卫贤六幅《高士图》中的两幅,颇具说服力。本集收入他的《[溪岸图]考辨》一文,对文献的考证和作品解读,亦可谓独壁蹊径,颇有见地。
Enquiry concerning political justice and its influence on morals and happiness
作者: (英)威廉·葛德文(William Godwin)著;何慕李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80,2007重印)
简介:《政治正义论(全2册)》作者威廉?葛德文(William Godwin)(1756-1836)是英国政治哲学家和著名作家。他一生主要从事著述,撰有政治理论、历史和小说等多方面的著作。除这本《政治正义论(全2册)》外,还有《法国哲学》、《英联邦历史》和《凯勒布·威廉轶事》等书。一般认为,《政治正义论(全2册)》是葛德文的一部最光辉、最精辟的政论。它不仅对当时的英国激进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Speed - Up Chinese.2
简介: 《速成汉语》把日常生活用语分成15个话题,(问候与介绍、学校生活、问路和旅游、时间和日期、交通、 在旅馆、访问和作客、购物、季节和天气、健康和医疗、饮食、讨论问题、兴趣爱好、贸易、学习汉语),每课学习一个话题的部分用语。全套书共三册,每册15课,全书共计45课。每册为一个循环。第一册的15课是15个话题中最基本的内容,掌握了它,就可以完成简单的汉语交际。后两册在此基础上逐渐加以扩展,使每个话题得以丰富和深化。其中第三册还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商业贸易用语,以增加本书的实用性。每册设有基本句型、课文、注释、练习、生词五个项目。课文以对话体为主,以训练听说能力;多数课文还设有叙述体短文,以训练阅读和理解能力。全部课文配有英文翻译。三册课文中的全部对话语体和第一册的叙述体短文标注了汉语拼音。课文和句型配有简明实用的注释,用以讲解语法知识。每课安排10个句型,20个左右生词,三册共450个句型,约900。
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在魏蜀吴的每一个角落,正潜伏着各色间谍,他们或听命于曹丕、司马懿主持的“进奏曹”,或效忠于刘备、诸葛亮主管的“军议司”,或正在为孙权的“解烦营”舍命奔走;他们身份隐秘,来去无踪,却左右着三国大小战役的局势,成为冷兵器时代可怕的传奇。夷陵之战是继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的三国三大战役收尾战。这一战决定了三国的走势与结局。然而这也是三国中奇怪的一战,前线对峙一年静如止水,后方却暗线密布风起云涌。魏蜀吴三国间谍早已汇聚吴都,只待一场大火,终结天下!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 周长山,林强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江田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10年11月6-9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广西历史地理与华南边疆开发——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及韩国等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共130余人出席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02篇,论文全文61篇,学者们围绕着广西历史地理、历史政区、政治地理、生态环境变迁、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考古新发现与历史地理学等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呈现出诸多精辟学术见解和最新学术动态。 一、广西历史地理与华南边疆开发 该主题论文共有32篇,涉及广西历史地理诸多领域,其中有关广西历史政区地理的研究较为丰富。司徒尚纪考察了历史时期广西钦廉地区政区演变情况,认为政区建置兴废和隶属关系变迁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制约作用。熊昭明以汉代合浦港考古为中心,阐述了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陈洪波根据汉墓分布情况与历史文献记载,推断汉代合浦郡治所的确切位置,在今广西合浦县南流江支流西门江流经的草鞋村一带。鲁西奇考释了广西地区所出南朝时期九种买地券,补正了南朝始安郡、桂林郡、齐熙郡的政区变动及乡里制度问题。周运中重新讨论了汉唐间海南岛建置沿革,认为萧梁置崖州是南朝鼎盛时期国力强大的体现,梁末陈初因大陆局势混乱无力再跨海而放弃崖州,陈朝后期与隋朝又因政权实力较强大而重建崖州。江田祥从岭南地方土豪动向的视角,考察了隋朝岭南西部桂州总管府及州郡政区变迁的动态过程。艾冲细致分析了唐代岭南地域的都督府建制演替及其属州的变迁过程,认为这是唐代地方高层管理机构及辖区由总管府到都督府、再到节度司三个阶段演变的典型缩影。郭声波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手段,勾勒了唐代三百年间桂管羁縻州置废沿革的大致过程,考证了蕃、述昆、金城、智、文、兰、镇宁等州的地望及辖境。任大熙梳理了唐代岭南东四州的州县变迁。吴宏岐、李采梅在爬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明广州府新安县建县的准确时间当为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蓝武分析了明代广西土司设置与分布的时空特点,明代广西土司统治网络的形成,表明了明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与控制明显趋于强化。杨启秋阐述了新桂系治桂策略及其对广西近代地域社会的影响。 在广西历史城镇地理方面。周长山以西江流域城镇体系的早期发展为研究对象,厘清了其规模分布与区位分布的特点,探讨了其形成与发展机制。陈隆文分析了古代梧州城址选择的地理特点,探讨了城市防洪策略、水患与西江流域城市兴衰的关系。 在广西历史文化地理方面。范玉春分析了元明以后西南官话进入广西中北部地区而形成的方言新格局,归纳了广西官话具有地理分布相对集中及流行于中上社会阶层两个特点,探讨了西南官话在广西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语言边界的形成,反映了中原文化在广西扩散的一般规律。廖国一、白爱萍探讨了汉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北部湾海域在古代对外文明交往的历史状况及其重要作用。王元林考察了唐宋以后伏波信仰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地区的空间扩散,揭示了海洋神灵的地域空间分布与国家权力在地方社会建构之关系。杨天保从南方稻作文化、佛教来华、妈祖入桂、移民实边与民族融合等视角分析了广西南流江流域文明,认为应重新探究南流江流域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与意义。滕兰花、袁丽红分析了近代以来广西南宁骑楼的空间分布与形成机理,认为既是近代以来南宁城镇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体现了两广地缘文化的交融。 在广西历史交通、经济地理方面。韦浩明梳理了古代桂东地区特别是贺江流域的交通系统,指出潇贺古道体系的修筑跨越了整个古代历史进程,认为只有全面考察中原王朝经略岭南的策略及其开发历程,才能整体把握古代岭南交通体系与格局。许桂灵认为明清时期西江水系交通发展,形成了广西城镇体系与树枝状空间分布格局,广西“无市不趋(广)东”的经济区域取向态势促进了广西社会经济进步。 在广西生态环境与民族关系变迁方面。以大藤峡为中心的桂中地区是明代广西民族矛盾与民族冲突最为激烈之地,刘祥学通过对明代这一地区民族关系演变根源的全面分析,认为该地区紧张的人地关系是造成民族关系长期紧张的重要根源。郑维宽通过分析清代外来移民的阶段性特点、分布格局及对政治环境的影响,探讨了清代广西移民开发过程的四个阶段和生态环境变迁的动态关系。 在广西历史地理文献与地理学史方面。马强从中国地理认知史角度探讨了唐宋时期对广西地区的地理成就及地理认知等问题,认为唐宋时期是中国地理学对广西地理认识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阶段。 在广西历史自然地理方面。李世杰等人以桂林市会仙岩溶湿地为例,探讨了南方岩溶湿地在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下的环境演化过程。赵湘桂等人利用GIS和湖沼学沉积物方法,分析了桂林会仙湿地的古代气候及水环境情况,提出了一些岩溶湿地生态修复的科学方法。 在广西旅游地理方面。费省论述了华南地方标志花卉旅游价值的区域差异,认为观念、法规与政府介入方向,是影响粤、桂、闽、琼与港澳台地区标花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黄松以桂西地区为典型区域,探讨普适于民族地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布局的研究新思路,实现特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陆军分析了广西桂平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分布研究及其景观价值,对桂平旅游地质资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江日青对桂西北游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具体途径。 二、历史政区、政治地理与地方行政 作为历史地理学的传统学问,这一主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大会共收到25篇论文。 先秦秦汉政区地理的研究较为集中。徐少华结合历史文献与青铜铭文等考古资料,认为楚丹阳当涂说论据薄弱,它既不能说明楚为淮夷,周初居于东方亦难以印证楚丹阳当涂说。沈建华分析甲骨卜辞记载的“丹”、“瀼”、“曾”等楚国地名、族名,为楚国郢都从丹阳城迁徙至江汉平原提供了较清晰的研究线索。雍际春对关乎秦人早期起源地和西迁起始地的“伯益封费”地望展开深入讨论,认为伯益之“费”当为季氏之“费”,即今山东费县之费城。马保春认为早商时期的“并”地大约在今山西省太行、吕梁二山之域;晚商至西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古并国的一部分可能向东迁至今山东半岛,向西迁徙至关中与陇东泾河上游一带。杨光华从地理典籍的著述方式与刻印传抄的视角对“武落钟离山”地名提出新解,认为廪君巴人发源地应在清江(夷水、盐水)流域。 关于秦郡、道、县设置问题。周宏伟认为楚苍梧郡置于公元前389-381年间,郡域主要为今湖南湘江流域一带,郡治为青阳县(今湖南湘阴青山岛);秦灭楚后苍梧郡成为秦郡,约前219年改名长沙郡,郡治移至临湘县(今长沙市)。章宏伟重新肯定秦有浙江郡之说,此说不仅可重启秦郡研究与浙江省名由来的讨论,还可澄清秦汉时期会稽郡、吴郡的模糊认识。凡国栋对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江胡郡”再作探讨,认为其对应《秦始皇本纪》王翦“定荆江南地”所置之郡,此地楚时属江东郡,即为秦“江胡郡”之前身。何慕结合岳麓秦简与传世文献,通过秦政治局势推测河间、恒山、清河三郡始置于秦统一之前、存在于秦统一之后直至楚汉之际,可能是秦三十六郡中的三个郡。史党社主要考察了秦“道”的兴废、属性及与族群之关系等问题。朱圣钟结合文献考辨出秦汉中郡辖县应为西城、旬阳、上庸、房陵、成固、南郑、褒等七县,西城县为秦汉中郡郡治。 关于汉魏六朝政区地理的研究。郑威探讨了东周至秦、西汉、东汉时期东海郡属城邑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东海郡地区内部的城邑体系及其在两汉时期的演变情况。毋有江通过探究北魏在秦巴山地的政区设置状况,探讨了区域特征对王朝兼并统一及王朝政治发展进程的深远影响。尹弘兵厘清了六朝时期三峡地区归乡县、信陵县与巴东县的政区变迁过程。 关于西部边疆政治地理。马剑详细分析了唐宋时期剑南东川(梓州路)地域结构的演变,认为政治地域结构与经济地域结构相互作用影响并具有较大区域差异。李新贵认为唐代设置泾原节度使的根本原因,是唐肃宗、代宗时期对西北藩镇的拉拢、排斥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开队分析了十三——十八世纪世纪中央王朝在云贵川交界地区的政区设置,认为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边缘化历程,主要是由当时政治大环境的改变所造就的。安介生深入探讨了松潘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及人文环境对清代这一地区政治进程的重要影响,认为“松潘之例”是清代西南边疆地区治边实践的一个重要范例。张轲风以西南大区为考察中心,讨论了民国时期西南与华中、华南等大区的交错分离,解析了大区形成的分区特征及其内涵变化。 县级政区及县以下区划是历史政区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边界的复原与划分尤为重要。满志敏在进一步建立中国历史地理空间数据、复原历史县界的研究中,以1542-2001年上海青浦县界为个例,探索了复原明清时期县界的方法,探讨了县界复原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如何获得比较精确的表达、历史文献运用三个问题。胡恒细致梳理了清代山西裁撤清源、平顺、马邑、乐平等四县的行政运作过程,认为政区变革中各种客观地理因素起到何种作用,取决于主观决策群体如何认识与考量,提出行政区划史研究应回归行政运作与地域社会。徐建平通过对民国时期城市型政区的南京市与江宁县地域划分的研究,认为看似简单的地方行政划分过程,实为行政强力与民间意愿之互动及各种力量的大比拼。插花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吴滔以位于苏州府、松江府和嘉兴府交界之处的章练塘镇为例,从水利开发、政区演变、地名学等视角考察了这一插花地归属的历史过程。孙冬虎细致考释了元大都“五十坊”问题,认为元大都坊数一误再误的根源,在于忽略了对《周易?系辞上》“其用四十有九”文句的理解,而虞集很可能是元代后期部分坊名的修改者。 三、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 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是近些年历史地理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这一主题论文共有21篇。 在环境史学科属性与理论方面,侯甬坚辨析了历史地理与环境史学科之异同,认为历史地理以区域研究为主,把人类活动作为驱动因子,重在研究地理环境变迁,归属地理学;环境史以事件过程研究为主,把人类看成环境的一部分,重在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归属历史学;二者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探索真谛的研究中互为借鉴、促进。蓝勇回顾了中国生态环境史的研究,反思了早期环境原始性、清代以来环境变化复杂性、环境非直线变迁、环境回归与逆转非完全性四点认识,强调了田野调查在环境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历史灾害地理方面。任慧子、曹小曙运用GIS技术着重分析了公元前1831年至公元1980年中国地震灾害的时空特征,以及对交通系统影响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类型。张慧芝分析了历史时期山洪及由其引发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时空特征。 关于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问题。王尚义论述了四世纪末至五世纪末平城时代,在中国北方地区开发史及中华民族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潘晟探讨了辽代瑟瑟仪与中古时期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气候变迁的关系,认为瑟瑟仪的确立与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气候变迁有关,但它的更迭与演变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王朝权力的变更。张绪良等提倡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对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演化过程进行研究。葛兆帅研究了黄河南徙与徐州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之关系。李德楠从明代徐州至淮安段的漕运期限规定分析了明代黄运关系,认为漕河管理制度相当程度上受到黄河自然环境的制约。乔家君等从历史视角考察了开封市的产业空心化现象,认为其属于离制造业现象、具有欠发达区的共性特征,提出了开封市产业空心化的防治措施。 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问题。崔建新以统万城的废弃过程为切入点,认为唐中叶开始恶化的气候环境及多次气候干冷事件,导致统万城城址最终被毁弃。王社教从军事战争、屯垦田亩、屯垦人员方面详细考辨了明代西北延绥镇军屯,纠正了有关延绥镇军屯论述中的一些错误认识。陈新海阐述了明清时期自然灾害、社会灾害与黄河上游地区城市带发展的关系。张莉以新疆奇台县为例分析了近三百年来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变化的三个阶段:以开发利用山水河水资源为主、全面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及深度利用山水河、全面引用地下水,导致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由早期单纯地表水空间分布变化逐渐向地下水水位降低,引起生态全面恶化。张青瑶通过对清代山西北部忻州、代州,雁北及晋西北三个区域的民众营生方式选择的分析,讨论了环境认知和行为调整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民众营生方式的选择反映了环境认知和行为调整的全过程,体现了人与环境的相互选择。 关于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问题。张士尊主要探讨了东北地区南部历史发展过程中地理因素的作用。赵珍从环境史的角度重新研究清嘉道以后东北地区伯都讷围场开垦,探究清嘉道以降官府调整、分配土地资源及初建村镇的本质。 四、历史城市、文化地理 在历史城市地理方面。毛曦在分析中国城市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可从城市史学的学科建设、拓宽研究视野与领域、整体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三个方面寻求突破。朱悦梅综合分析了吐谷浑王都伏俟城选址的自然地理、地缘政治、交通路线、区域经济、军事地理等要素,认为吐谷浑建置王城实质上反映出游牧民族建都选址的规律与特征。王小红认为唐宋时期成都城市具有水城与园林之城两大特色,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及纷繁的城市游赏聚会塑造了壮美的城市景观。祝炜平等人分析了南宋皇陵与北宋皇陵空间布局、堪舆思想上的差异,认为这种差异还影响到了明清皇陵的布局。李嘎利用比较研究方法,从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城市本体的相关指标、城市腹地发展水平等方面,详细考察了宋至明初山东半岛中心城市转移过程,认为至少在元代山东半岛的经济中心城市已转移至济南城。孙靖国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古地图与实地考察等研究手段,总结出明代大同镇州县治所城市、卫所城市、居中应援城堡、长城边堡与腹里收保之堡五种城堡类型,指出因城堡职能与定位不同,导致不同种类的城堡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魏幼红阐述了清代沿江城镇地理空间格局及其特点,认为清代湖北沿江城镇形成了以长江贸易为依托的“长江经济带”雏形,呈现以汉口为中心、沙市、宜昌两个亚中心并列的线状空间分布特点。 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张伟然从鸟言、禽言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禽言诗作者群的空间特征、禽言诗兴起的时代背景展开论述,认为“禽言诗”的流行反映了南方地域文化的勃兴,可视为中国文学对中国生态文化的直接响应。吴文涛利用历史文献考证出北京古代丰台园林的重要演变线索,厘清了北京南郊园林的地理位置、主要特色及兴衰过程。朱海滨比较了近世浙江的婚俗(礼制婚)与外省婚俗,揭示了浙江婚俗的特征及区域差异,总结了浙江非礼制婚俗(童养媳、典妻婚)地域差异的规律。朱普选认为青藏高原主体葬式大体可分为两个区域,即以卫藏地区为核心的天葬区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混合葬区,指出这是在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民族习惯、思想观念等影响下形成的。李智君通过对清代民国河陇地区丧礼空间格局及地域特点的研究,认为动荡的边塞环境、多元的宗教信仰以及悬殊的经济差异,导致了清代民国河陇丧礼具有显著的空间和人群分异特征。 五、历史经济、人口及交通地理 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吴松弟、方书生运用“港口—腹地”理论从空间角度考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变迁,还原前现代中国市场经济时代的经济地理实情,剖析中国经济地理的演变规律,形成发展中国自有的经济地理理论。樊如森考述了近代黄河航运,认为近代黄河航运不仅没有衰退,反而有了更大的发展,各类水上交通工具都无不各显其能、因地制宜地发挥着内河航运的最大效用。吴海涛论述了历史时期淮河流域运河的时空分布,淮河流域运河与王朝兴衰的关系,以及对淮河流域产生的深远影响。马琦分析了清康熙五十七年至咸丰三年间黔铅的地理分布及其逐步扩大的趋势。张保见论述了民国时期青海商业及城镇的发展与布局,认为民国时期青海只有一两个中心城镇、区域性小集市星罗棋布的分布格局,是青海经济发展自身选择的结果。 在历史人口地理方面。吕卓民分析了清同治年陕甘回民起义后,大量回民相对集中迁居于西安与兰州之间、以六盘山为中心的偏远地区,这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回族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路伟东基于清末宣统甘肃“地理调查表”考察了晚清甘肃城市人口研究的实际状况,认为历史城市人口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等级模式。陈文豪、李宗信主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今台湾大台中市二十世纪初期漳州籍移民的空间分布及其宗教信仰状况。 在历史交通地理方面。程森以清代漳河草桥的修造及其所在地方州县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探讨了华北地区河流生态与交通、国家交通与地方社会之互动关系,认为国家交通控制的执行落实到地方社会的过程中,实为与地方生态环境、地方社会互动的结果。 六、其他历史地理问题 在历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卢祥亮考述了中国古代地图命名三个最主要的词汇——“地图”、“舆地图”、“舆图”的起源和流变脉络。华林甫考证了两幅英档庋藏手绘大黄江圩舆图的绘制日期,此二图均反映了天地会洪兵政权大成国武装与清军对抗形势,具有独一无二的学术价值。钟翀对中国近代以来3000余幅城市地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考察了我国近代城市地图飞速进步的几种路径。周文业叙述了构建中国文学史地理信息系统的宏伟计划,及其在学术研究、课程教学的意义。龚胜生讲述了《中国疫灾史料汇编》及《中国历史瘟疫灾害地图集》的庞大研究计划及课题进展状况。侯杨方阐述了开发清朝地理信息系统及编纂十二册高质量的《清代地图集》,以及绘制县一级行政区划边界及其他专题图集的课题。 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康建军细致研究了《尚书》所反映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知识与地理学思想,探讨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等问题。晏昌贵考述了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所见最早的二十八宿分野资料,从帛书所载地名推知帛书分野形成于战国中晚期、作者为战国魏人,认为此帛书具有特别的文化史意义。张鹏飞补正了郦道元年谱,考证了郦道元生卒年及撰写《水经注》的时间。萧锦华通过考析《元和郡县图志》史料来源及与《括地志》佚文比较,指出《元和郡县图志》中过时失实的旧志内容率多或部分源自《括地志》,须重新审视《元和郡县图志》论述中唐尤其元和时代地理记载的准确性,要谨慎运用《括地志》来考察唐初地方州县行政和自然地理情况。赵炳清认为宋郭允蹈《蜀鉴》是一本具有很高历史军事地理价值的经世致用之作。朱毅统计分析了近三十年来《历史地理》刊登论文的内容及作者,从一个侧面了解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重点及学术队伍的总体情况。 在考古新发现与历史地理研究方面。黄义军以青白瓷为中心讨论了辽国输入瓷器出土地点的区位特点与空间变化,初步推测青白瓷是从宋登州港海运走私输入辽境的。崔鹏综合考察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销售的北上路线和南下路线,认为较为成熟的消费市场比运输方式、路线更为重要。 在文化遗址保护方面。阙维民认为历史地理学在圆明园遗址学术研究及保护中,可发挥其在学科视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分析阐述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妥善解决许多尚有争议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次年会显示出历史地理学研究动向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专题研究更加深入,时空研究尺度有新的扩展,选题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出宏观、中观范围与微观层面研究的结合,传统历史文献分析与遥感、GIS新技术运用的结合,注重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不少较有深意的学术成果,反映出了历史地理学的一些重要研究取向。 在会议期间,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的两位记者全程参与并录制了部分直播视频( ),敬请参看。
从业务员到营销总经理
作者: 石章强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简介: 为什么有的人在营销战线上拼打了10年却依然还是跑腿的业务员?而有的人却通过有效的10年奋斗后就坐上了营销总经理甚至董事总经理的位置?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一年一个台阶步步为营步步高升?而有的人却是年复一年地“重复昨日的故事”,把一年的经验重复5年、甚至10年? 本书以几十位来自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一线业务、封疆大吏、职能经理、营销高管为原型,以一个代表性的营销经理人姚程功的职业发展和营销历炼为主线,演绎了业务代表的埋头拉车,业务经理的攻城掠地,分公司经理的极速历炼,大区经理的力挽狂澜,销售总监的风雨乾坤,营销总经理的长袖善舞……我们看到的是一名普通的业务员如何成长为营销总经理的精彩而曲折的人生!本书由格兰仕集团副总裁俞尧昌先生浓重点评,方太董事长茅理翔、联纵智达首席顾问何慕倾力作序,奥克斯空调总经理吴方亮、《销售与市场》总编李颖生等强力推荐!凡在本网站购买此书一律以6折起售,并有作家亲笔签名
中国第一打工仔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11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4-6-1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年09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01月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年09月
吉林摄影出版社 2017年05月
商务印书馆,2011
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商务印书馆,1980,2007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