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伙伴群体与性格塑造
作者: 余逸群著
出版社:专利文献出版社,1999
简介:
片断:
察到当今的独生子女学
生除学校、班级、团队等群体外,他们当中还存在着众多的自
发的伙伴群体。这类伙伴群体对学校组织的整合状态以及独
生子女性格的塑造均有多种作用和影响,所以,越来越引起教
育学界、社会学界的关注。为使人们对独生子女伙伴群体的
概念、理论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对此作一梳理与概述。
一、什么是独生子女伙伴群体
1.群体
独生子女从出生到成年,谁都不能离开伙伴、家庭、学校
及工作场所等群体而孤立地生活。他们是在群体的制约、影
响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要了解独生子女伙伴群体的概念,需
先了解“群体”这一概念。
什么是群体呢?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群体是指由于某
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且
相互制约和影响的人群,或人们的共同体,有时也称为“团
体”。虽然群体是由个体所组成的,但并非任何由个体所组成
的人群,都可以称之为群体,如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群、马路上
围观的行人群都不能归人这一概念。因为他们之间不存在依
附关系,不发生互动,彼此间无大的影响作用。而群体应有这
样的特点:其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需要,具有某种结构形式,
使成员处于一定关系之中,从而确保经常的相互接触与共同
任务的完成;具有自己的规划和心理倾向,并对其成员发挥影
响与作用;有思想、情感、兴趣等方面信息的交流;有群体意
识。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把学校、班级、团队、社团、伙伴
群体等称为群体。
2.独生子女伙伴群体
鉴于上述对群体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对独生子女伙伴
群体的概念作这样一个表述。独生子女伙伴群体,是指分布
在独生子女中间的、以某种较为稳定的亲密关系为纽带的共
同体。参照群体的特点,我们认为独生子女伙伴群体通常具
有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点,如伙伴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频
率相对较高,有速度较快、深度较大的信息沟通,内部存在一
定强度的群体认同,具备强烈的互助期待,能自发产生出多种
作用的核心角色等等。
3.独生子女伙伴群体的分类
对独生子女伙伴群体的分类,可从独生子女伙伴群体与
学校、班级、团队、社团等群体的宏观层面来划分,也可从独生
子女伙伴群体的微观层面来划分。
就宏观层面而言,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独生子女的社会活动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一个
是正式的,另一个是非正式的。正式的社会活动是指独生子
女在群体之中按照计划、目标完成公开的、特定的、有义务的
活动。非正式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独生子女之间自发的思想
感情、兴趣爱好的交流活动。与此相应,群体根据自身在独生
子女社会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分成正式的与非正式的
两种。
后记:
写这样一本书,是我多年的夙愿。从十余年前走出大学
校门,涉足青少年研究、尤其是其中的独生子女研究这个充满
诱惑的领域,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选题,收集有关材料。可阴差
阳错,先写成的却是《如何养成孩子健全的品格》、《跨世纪公
民通行证——独生子女社会适应能力对策研究》等几本书。
也好,它们仿佛是为本书的研究和撰写在宽阔的思路和视野
里作了充分的准备。凑巧的是,在1996年上半年,我申报北
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委的人文社科课题,
该选题获准立项,终于使我有了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来深入、系
统地从事研究。
本书的完成,凝结着众多前辈、师长、同事和亲人的关心
与支持。尤其是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王殿卿教授、北京
师范大学教科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裴娣娜教授悉心审阅和鉴
定了此书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殿卿教授认为:“今天的独生子女将是21世纪我国社
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如何,将决定他们能否支撑家业、
立足社会,为国家与民族的昌盛做出贡献。因此,本书具有突
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本书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
对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结构、类型及其形成的社会环境与条
件,都作了比较扎实的研究与阐述;2.对独生子女伙伴群体的
界定、分类、功能与价值等,都有比较透彻的分析与理论上的
概括;3.从多角度、多层面,实证研究了独生子女伙伴群体的
一般特征、类型、活动内容、交往方式、群体核心等,这是书稿
中最精彩部分;4.以大量数据和典型案例为基础,研究了过失
型、犯罪型独生子女特殊群体,足以引起广大家长、教师、社会
各界的警觉与关注;5.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最新成果,对独生
子女个体与群体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独生子女良好性格的
塑造的探讨,有助于当前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理论建设。”
裴娣娜教授认为:“本书稿将独生子女性格研究置于同龄
伙伴关系中进行系统分析,将群体关系做了正式与非正式的
科学区分,强调要研究非正式伙伴群体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
的影响及作用,从而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仅从学校正规的
集体教育、家庭教育研究的框架,开拓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研
究的新思路。从这一意义上讲,这是一本角度新、立意高、且
具开拓性的书稿,不仅为寻求有针对性的独生子女教育政策
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而且对学校和家庭教育有重要实践指
导作用。”“该书稿体例结构合理,指导思想明确,注重了思想
性和科学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调
查结合,同时注重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层面思考
问题,使本书有一定的新颖性。该书稿文字流畅,可读性、趣
味性强。”
这些评价使我深受鼓舞。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我的妻子王君为使我专心研究本选题和撰写本书
稿,更多地分担养育我们的幼子的重负。说来也怪,我的幼子
在我撰写书稿时,竟能一改他那活泼好动、调皮吵闹的习性,
变得安静、听话,很少来打扰。没有她母子俩的理解与支持,
恐怕难有这部书稿。对此,深表谢意!
特别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李琳同志,本书稿是在她的
热忱促成下付梓的,并对她在编辑加工书稿过程中付出的辛
勤劳动致谢!
余逸群
1999年4月6日
于北京甘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