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2 项 “刘以鬯”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A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王庆生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简介: ?目 录 绪言 第1编 20世纪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 一、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思潮 1.本时期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2.第一次文代会和文学规范的确立 3.革命现实主义的独尊和变异 4.文艺政策的调整 5.“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专制主义 二、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理论论争 1.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2.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争 3.关于人物塑造的论争 三、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 1.农村题材小说的兴盛与演进 2.赵树理的小说 3.李準、王汶石的短篇小说 4.柳青的《创业史》 5.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6.浩然等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小说 四、反映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小说 1.工业题材小说的兴起 2.艾芜、草明、杜鹏程的小说 3.工人作家的小说 五、“干预生活”的小说 1.“干预生活”的提出与影响 2.正视现实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 3.描写爱情婚姻生活揭示情感世界的作品 六、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小说 1.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发展 2.孙犁的小说 3.茹志鹃、刘真的小说 4.王愿坚、峻青的小说 七、长篇小说的丰收 1.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丰收 2.梁斌的《红旗谱》 3.杨沫的《青春之歌》 4.欧阳山的《三家巷》 5.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6.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 八、新生活的颂歌 1.50年代初期诗歌的主潮 2.臧克家、田间、阮章竞的诗作 3.青年诗人的诗作 4.少数民族诗人的诗作 九、政治抒情诗的盛行 1.政治抒情诗的勃兴 2.郭小川的诗 3.贺敬之的诗 十、叙事诗的发展 1.叙事诗的涌现 2.李季的叙事诗 3.闻捷的叙事诗 4.《阿诗玛》、《嘎达梅林》等叙事诗的创作与整理 十一、通讯特写和人物传记 1.反映时代精神的通讯特写 2.魏巍等的通讯报告 3.革命回忆录和人物传记 十二、抒情散文及杂文 1.抒情散文创作热潮的形成 2.杨朔的散文 3.刘白羽、秦牧的散文 4.吴伯箫等的散文 5.杂文的兴衰和邓拓等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 十三、历史剧和现代生活剧 1.话剧创作的起伏 2.老舍的剧作 3.田汉、曹禺、郭沫若的历史剧 4.胡可、陈其通、沈西蒙的剧作 第2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 一、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思潮 1.本时期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2.文学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学的发展 3.文学思潮的多重变奏 二、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理论论争 1.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2.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 3.文学批评方法问题 4.文学的本体论问题 5.人文精神问题 三、伤痕小说 1.“伤痕小说”及其论争 2.刘心武的小说 3.宗璞、从维熙的小说 四、反思小说 1.反思小说的产生和艺术视野 2.王蒙的小说 3.张贤亮的小说 五、改革小说 1.“改革文学”的思想艺术特色 2.蒋子龙的小说 3.高晓声的小说 4.张一弓、路遥的小说 六、城市小说 1.城市小说的突起 2.冯骥才、邓友梅的小说 3.陆文夫、陈建功的小说 七、乡土小说 1.乡土小说的新进展 2.汪曾祺的小说 3.陈忠实、张炜的小说 八、历史小说 1.历史小说的再度活跃 2.姚雪垠的历史小说 3.凌力、刘斯奋的历史小说 4.唐浩明、二月河的历史小说 九、军旅作家和军旅小说 1.军旅作家群的勃兴和军旅小说的发展 2.徐怀中、李存葆的小说 3.朱苏进、周大新、阎连科的小说 十、知青作家和知青小说 1.知青作家群的形成和知青小说的产生 2.张承志的小说 3.梁晓声、史铁生的小说 十一、“文化寻根”小说 1.“文化寻根”的提出和寻根小说的涌动 2.阿城、韩少功的小说 3.贾平凹的小说 十二、“先锋”作家和“先锋”小说 1.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先锋”小说的艺术变革 2.莫言、残雪的小说 3.马原、余华、格非的小说 十三、女性作家和女性小说 1.女性作家群的突起和女性小说的演变 2.张洁、谌容的小说 3.王安忆、铁凝的小说 4.张辛欣、刘索拉的小说 5.林白、陈染的小说 十四、新写实小说 1.新写实小说的缘起 2.刘恒、刘震云的小说 3.方方、池莉的小说 4.叶兆言、苏童的小说 十五、少数民族小说 1.少数民族小说发展轨迹 2.孙健忠、乌热尔图的小说 3.益希单增、扎西达娃、阿来等的小说 4.霍达、陆地、柯尤慕·图尔迪的小说 十六、“归来诗人”的诗 1.“归来诗人”诗作的特点 2.艾青的诗 3.曾卓、绿原、牛汉的诗 4.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的诗 十七、现实主义诗歌 1.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概貌 2.张志民、李瑛的诗 3.雷抒雁、张学梦、骆耕野、叶延滨的诗 十八、朦胧诗及其他 1.朦胧诗和80年代以来的诗歌变革 2.舒婷、顾城等的朦胧诗 3.海子、西川、王家新等的后朦胧诗 4.昌耀、杨牧、周涛等的新边塞诗和军旅诗 5.韩东、于坚等的第三代诗歌 6.伊蕾、翟永明等的女性诗歌 十九、散文的新变 1.走向多样化的散文创作 2.巴金的散文 3.杨绛、孙犁、萧乾的忆旧散文 4.余秋雨、张中行等的学者散文 5.王英琦、李佩芝、唐敏的女性散文 二十、报告文学的跃动 1.全方位发展的报告文学 2.徐迟、黄宗英的报告文学 3.陈祖芬、理由的报告文学 4.钱钢、李延国的报告文学 5.何建明、赵瑜的报告文学 二十一、话剧的振兴 1.话剧艺术的复兴与探索 2.苏叔阳、李龙云的剧作 3.沙叶新、马中骏等的剧作 第3编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文学 一、台湾当代文学思潮 1.台湾当代文学发展脉络和50年代文学思潮 2.60年代文学思潮 3.70年代文学思潮 4.80年代以后的文学思潮 二、台湾小说 1.台湾小说发展的基本轮廓 2.白先勇的小说 3.陈映真的小说 4.聂华苓、於梨华的小说 5.黄春明、王拓、王文兴的小说 6.林海音、陈若曦、欧阳子的小说 7.高阳、古龙的小说 8.黄凡、张大春的小说 三、台湾诗歌 1.台湾诗歌发展概况 2.余光中的诗 3.洛夫的诗 4.纪弦、郑愁予、痖弦的诗 四、台湾散文 1.台湾散文的承续和发展 2.梁实秋的散文 3.张秀亚的散文 五、台湾戏剧 1.台湾剧作发展概况 2.姚一苇的剧作 六、香港文学概况和文学思潮 1.香港文学发展的背景和“绿背文化”思潮 2.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 3.现代主义文学的勃起 4.通俗文学的新特点 5.本土文学的发展 七、香港代表性作家作品 1.刘以鬯的小说 2.金庸的小说 3.徐薡的小说 4.侣伦、舒巷城的小说 5.西西、梁锡华的小说 6.陶然、东瑞的小说 7.黄碧云、董启章、钟晓阳的小说 八、澳门文学 1.澳门文学发展总体风貌 2.澳门当代文学创作概况 3.陶里、苇鸣、淘空了的诗 4.李鹏翥、林中英、凌稜的散文 5.鲁茂、周桐、寂然的小说 后记
作者: 钱海燕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简介: 往深处看,远处看,历史是公平的。张爱玲在文学上的功过得失,是客观存在,认识不认识,承认不承认,是时间问题。等待不是现代人的性格,但我们如果有信心,就应该有耐性。 不见张爱玲三十年了。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 这是《金锁记》里开头的一段。我现在正是带着满头的白发,回看那逝去的光阴,飞扬的尘土,掩映的云月。 七十年代末叶,我从一场恶梦中醒来,我的作品又可以享受灾梨祸枣的奢侈了。每当一本新书出版的时候,我照例兴冲冲地亲自签名包扎、跑邮政局,当作一种友情和尊敬的“念心儿”分送朋友。1980年春,感谢香港昭明书店,给我印了一本装帧、排印、纸张都很漂亮的《选集》,多年的旧交刘以鬯兄,还写了长序,奖饰有加。我特地挑了一册精装本,在扉页郑重地写上“爱玲老友指正”,准备寄往美国。但我随即听说,张爱玲近年来杜门谢客,几乎摈绝交游。我这才猛然清醒,我们之间不但隔着浩浩荡荡的时空鸿沟,还横梗一道悠悠忽忽的心理长河。虽然我们沐着同一的月光,但是天各一方。我决定把这本书什袭珍藏,作为我暮年天真未况的一个纪念。 大陆实行对外开放以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联唐诗忽然走红。但在外交场合杯酒言欢中滥用的结果,最好的诗也会变成爱伦堡所谓“磨光的二戈比”,我真有点替王勃叫屈。潜称“爱玲老友”,天外邮书,大概难免落谬托知己之讥。但彼此以文字交往始,已经整整四十年,阔别至今,她也未尝从我内心深处的“亲友题名录”中注销,却是事实。她的著作,四十年代在大陆出版的《传奇》、《流言》,我至今好好地保存着,她近三十年在台湾和香港出版的著作,也已经大体搜集完全,只是最近得到的三本来不及读。唐文标的《张爱玲研究》、《张爱玲资料大全集》等书,我手头都有。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和帅河岁月》,我也找来读了。我自己忝为作家,如果也拥有一位读者——哪怕只是一位,这样对待我的作品,我也就。已满意足了。 我最初接触张爱玲的作品和她本人,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时代。1943年,珍珠港事变已经过去一年多,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中国抗战胜利还有两年。上海那时是日本军事占领下的沦陷区。当年夏季,我受聘接编商业性杂志《万象》,正在寻求作家的支持,偶尔翻阅《紫罗兰》杂志,奇迹似的发现了《沉香屑——第一炉香》c张爱玲是谁呢?我怎么能够找到她,请她写稿呢?紫罗兰盦主人周瘦鹃,我是认识的,我踌躇再四,总感到不便请他做青鸟使。正在无计可施,张爱玲却出乎意外地出现了。出版《万象》的中央书店,在福州路画锦里附近的一个小弄堂里,一座双开间石库门住宅,楼下是店堂,《万象》编辑室设在楼上厢房里,隔着一道门,就是老板平襟亚夫妇的卧室。好在编辑室里除了我,就只有一位助手杨幼生(即洪荒),不致扰乱东家的安静。旧上海的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这类屋檐下产生的。而我就在这间家庭式的厢房里,荣幸地接见了这位初露锋芒的女作家。那大概是7月里的一天,张爱玲穿着丝质碎花旗袍,色泽淡雅,也就是当时上海小姐普通的装束;胁下夹着一个报纸包,说有一篇稿子要我看看,那就是随后发表在《万象》上的小说《心经》,还附有她手绘的插图。会见和谈话很简短,却很愉快。谈的什么,已很难回忆,但我当时的心情,至今清清楚楚,那就是喜出望外。虽然是初见,我对她并不陌生,我诚恳地希望她经常为《万象》写稿。 张爱玲在写作上很快登上灿烂的高峰,同时转眼间红遍上海。这使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因为环境特殊,清浊难分,很犯不着在万牲园里跳交际舞——那时卖力地为她鼓掌拉场子的,就很有些背景不干不净的报章杂志,兴趣不在文学而在于替自己撑场面。上海沦陷后,文学界还有少数可尊敬的前辈滞留隐居,他们大都欣喜地发现了张爱玲,而张爱玲本人自然无从察觉这一点。郑振铎隐姓埋名,典衣节食,正肆力于抢购祖国典籍,用个人有限的力量,挽救“史流他邦,文归海外”的大劫。他要我劝说张爱玲,不要到处发表作品,并具体建议,她写了文章,可以交给开明书店保存,由开明付给稿费,等河清海晏再印行。那时开明编辑方面的负责人叶圣陶已举家西迁重庆,夏丏尊和章锡琛老板留守上海,店里延揽了一批文化界耆宿,名为编辑,实际在那里韬光养晦,躲雨避风。王统照、王伯祥、周予同、周振甫、徐调孚、顾均正诸位,就都是的。可是我对张爱玲不便交浅言深,过于冒昧。也是事有凑巧,不久我接到她的来信,据说平襟亚愿意给她出一本小说集,承她信赖,向我征询意见。上海出版界过去有一种“一折八扣”书,专门翻印古籍和通俗小说之类,质量低劣,只是靠低价倾销取胜,中央书店即以此起家。我顺水推舟,给张爱玲寄了一份店里的书目,供她参阅,说明如果是我,宁愿婉谢垂青。我恳切陈词,以她的才华,不愁不见之于世,希望她静待时机,不要急于求成。她的回信很坦率,说她的主张是“趁热打铁”。她第一部创作随即诞生了,那就是《传奇》初版本,出版者是“杂志”社。我有点暗自失悔,早知如此,倒不如成全了中央书店。 《万象》上发表过一篇《论张爱玲的小说》,作者“迅雨”,是傅雷的化名,现在已不成为秘密。这是老一辈作家关心张爱玲明白无误的证据。他高度评价她艺术技巧的成就,肯定《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同时对《连环套》提出严格的指责。一褒一贬,从两个不同的站头出发,目标是同一终点——热情期待更大的成就。“没有《金锁记》,本文作者绝不在下文把《连环套》批评得那么严厉,而且根本也不会写这篇文字。’伽果我们对傅雷素昧平生,凭这几句话,也可以帮助了解他对人生和艺术的态度。张爱玲的反应,是写了一篇随笔,远兜远转,借题发挥,实质是不很礼貌地回答说:“不!”很久以前,文坛上流行过一句玩笑话:“老婆人家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张爱玲这篇随笔的题目,就叫作帕己的文章》,后来收在散文集《流言》里。现在经过迢迢四十年,张爱玲本人对《连环套》提出了比傅雷远为苛刻的批评。其实傅雷的议论,还有个更高的立足点,那就是以张爱玲之所长,见一般新文学作品之所短,指出:“我们的作家一向对技巧抱着鄙夷的态度。五四以后,消耗了无数笔墨的是关于主义的论战。仿佛一有准确的意识就能立地成佛似的,区区艺术更不成问题。”一扬一抑,有一段还涉及巴金的作品。我以为未必公允恰当,利用编辑的权力,把原稿擅自删掉一段,还因此惹恼了傅雷,引起一场小风波。我在1978年写的《怀傅雷》一文中,已经提到这件事,这里不再重复。 唐文标在《张爱玲研究》一书中说到,傅雷的文章一经刊出,《连环套》就被“腰斩”,以后张爱玲也不再在《万象》出现。他看到了事实,却没有阐明真相。《连环套》的中断有别的因素,并非这样斩钉截铁。我是当事人,可惜当时的细节已经在记忆中消失,说不清楚了。但有一点确切无误:我和张爱玲接触不多,但彼此一直怀有友好的感情,不存在任何芥蒂。有事实为证。 张爱玲把小说《倾城之恋》改编为舞台剧本,又一次承她信赖,要我提意见,其间还有个反复的修改过程。我没有敷衍塞责,她也并不嫌我信口雌黄。后来剧本在大中剧团上演,我也曾为之居间奔走。剧团的主持人是周剑云,我介绍张爱玲和他在一家餐馆里见面。那时张爱玲已经成为上海的新闻人物,自己设计服装,表现出她惊世骇俗的勇气;那天穿的,就是一袭拟古式齐膝的夹袄,超级的宽身大袖,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缎镶边,右襟下有一朵舒卷的云头——也许是如意。长袍短套,罩在旗袍外面。《流言》里附刊的相片之一,就是这种款式。相片题词:“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周剑云战前是明星影片公司三巨头之一,交际场上见多识广,那天态度也显得有些拘谨,张爱玲显赫的文名和外表,大概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这台戏后来在新光大戏院上演了,导演是朱端钧,当年上海的四大导演之一,饰流苏的罗兰,饰范柳原的舒适,都是名重一时的演员。事后我因此得到张爱玲馈赠的礼物——一段宝蓝色的绸袍料。我拿来做了皮袍面子,穿在身上很显眼。桑弧见了,用上海话说。“赤刮利新的末。”桑弧是影片《不了情》的导演,张爱玲的熟朋友——但这是后话。 1944年6月和1945年6月,我两次被日本沪南宪兵队所捕。第一次幸而没有受武士道精神文明的洗礼——严刑拷打,却听够了被害者受刑时那种椎心刺骨的号叫声。京剧《文昭关》里描写伍子胥一夜间须发变白,我此时才有些亲身的体会。宪兵队在贝当路,人们谈虎色变,讳言其名,称之为“贝公馆”。地点在美国学堂旧址,原来是雪白的建筑,碧绿的草地,纯洁得像天使,对门是庄严肃穆的国际教堂,紫酱色的斜屋顶,墙上爬满长春藤,贝当路幽雅安静,是情侣散步的好地方。日本人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挑选这么个环境来开设他们的现世地狱。我被释放时,恰像刚从死亡线上脱险,对那个环境感觉特别灵敏,觉得人世真是美好。回到家里,又看到张爱玲的留言,知道她在我受难时曾来存问,我立即用文言复了她一个短笺,寥寥数行,在记忆里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原因是平常写作,很难有这种激动的心请。这事情过去整四十年了,直到去年,我有机会读到《今生今世》,发现其中有这样一段:“爱玲与外界少往来,惟一次有个朋友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爱玲因《倾城之恋》改编舞台剧上演,曾得他奔走,由我陪同去慰问过他家里,随后我还与日本宪兵说了,要他们可释放则释放。”我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回事。一时间我产生了难分难解的复杂情绪。在此以前,我刚好读过余光中针对胡兰成的人品与文品而发的《山河岁月话渔樵》。抗日战争是祖国生死存亡的关头,而胡兰成的言行,却达到了颠倒恩仇、混淆是非的极致,余光中对他严正的抨击,我有深切的共鸣。因为我个人的遭遇就提供了坚实的论据。但是对张爱玲的好心,我只有加倍的感激。 “出名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传奇》再版序言,1944年8月)。张爱玲是敏感的,预言弹指间成为现实。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战火依然弥漫神州大陆,的确是“更大的破坏”,但破坏不等于毁灭。古老中国和她的儿女,都在经受水深火热的考验——张爱玲也在经受考验,内外交困的精神综合症,感情上的悲剧,创作繁荣陡地萎缩,大片的空白忽然出现,就像放电影断了片。 “全国解放”,在张爱玲看来,无疑是灾难。抗战胜利初期对她喧闹一时的指责早已沉静,天翻地覆的大变革吸引着亿万人的注意——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事了。1950年,上海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张爱玲应邀出席。季节是夏天,会场在一个电影院里,记不清是不是有冷气,她坐在后排,旗袍外面罩了件网眼的白绒线衫,使人想起她引用过的苏东坡词句“高处不胜寒”。那时全国最时髦的装束,是男女一律的蓝布和灰布中山装,后来因此在西方博得“蓝蚂蚁”的徽号。张爱玲的打扮,尽管由绚烂归于平淡,比较之下,还是显得很突出(我也不敢想张爱玲会穿中山装,穿上了又是什么样子)。任何事物都有复杂性,不像一般观念所理解的那么简单。左翼阵营里也不乏张爱玲的读者,“左联”元老派的夏衍尤是一个。抗日结束,夏衍从重庆回到上海,就听说沦陷期间出了个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解放后,他正好是上海文艺界第一号的领导人物这就是张爱玲出现在“文代会”上的来龙去脉。夏衍从不讳言自己爱才,但用“左”视眼看起来,也就是“右倾”,“温情主义”。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成立,夏衍亲自兼任所长,我被委任为他的副手。他告诉我,要邀请张爱玲当编剧,但眼前还有人反对,只好稍待一时。我来不及把消息透露给张爱玲,就听说她去了香港。夏衍一片惋惜之情,却不置一词。后来夏衍调到“文化部”当副部长,我还在上海书店的书库里,购了《传奇》和《流言》,寄到北京去送给他。 生活是个谜,自己切身的事,尚且包藏着许多秘密和未知数,何况是身外冷暖,背后文章,加上彩凤折翼,灵犀失明,大陆长期与世隔绝,被海外视为“铁幕”,彼此缺少了解,也就无怪其然了。 人没有未卜先知的本能,哪怕是一点一滴的经验,常要用痛苦做代价,这就是悲剧和喜剧的成因。时间蚕食生命,对老人来说,已经到了酒阑灯迤的当口,但是,感谢上帝,我们也因此能够看得宽一些,懂得多一些了——真要明白,当然不见得,老糊涂多的是。专门研究张爱玲的唐文标教授,说“张爱玲写作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她不能为同时代的中国人所认识,可说是阴差阳错,也许亦是她自己所决定的。”这话说得好,但也还可以推敲,因为同实际有距离,原因也是由于隔膜。我倒是想起了《倾城之恋》里的一段话:“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困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加果不嫌拟于不伦,只要把其中的“香港”改为“上海”,“流苏”改为“张爱玲”,我看简直是天造地设。中国新文学运动从来就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除此以外,就都看作是离谱,旁门左道,即为正统所不容,也引不起读者的注意。这是一种不无缺陷的好传统,好处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随着时代亦步亦趋,如影随形;短处是无形中大大减削了文学领地。譬如建筑,只有堂皇的厅堂楼阁,没有回廊别院,池台竞胜,曲径通幽。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抗战胜利以后,兵荒马乱,剑拔弩张,文学本身已经成为可有可无,更没有曹七巧、流苏一流人物的立足之地了。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辉煌鼎盛的时期只有两年(1943——1945),是命中注定,千载一时,“过了这村,没有那店”。幸与不幸,难说得很。 张爱玲不见于目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毫不足怪,“国内”卓有成就的作家,文学史家视而不见的,比比皆是。这绝不等于“不能为同时代的中国人所认识”,已经有足够的事实说明。往深处看,远处看,历史是公平的。张爱玲在文学上的功过得失,是客观存在,认识不认识,承认不承认,是时间问题。等待不是现代人的性格,但我们如果有信心,就应该有耐性。 三十年风驰电掣过去了,作为张爱玲的忠实读者,我多么期待能看到她新的《金锁记》,新的《倾城之恋》——“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我希望,“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 我在北方湛蓝的初冬,万里外,长城边,因风寄意,向张爱玲致以良好的祝愿,亲切的问候。 . [
作者: 刘以鬯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 《酒徒》被评论界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 《酒徒》并不是通篇都以主人公的意识作为基本题材的,作者刘以鬯 还让他在一个外部世界和外部冲突中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的外 部结构以主人公的醉与醒,醒与醉;从现实到梦幻,再从梦幻到现实的一 种循环形式进行。小说从里到外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类、对人 生,甚至是对自己的绝望,他虽不满一切,但无力抗争,只能以醉酒逃避 和麻醉自己对真相的了解,对现实世界的意识,但醉后总有醒时,要完全 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死亡。
作者: 朱崇科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
简介:有关鲁迅《故事新编》的论争自从小说诞生起就一直绵延不绝,直至今天。本书力图从体裁诗学的新视角进行观照,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镜照下,笔者希望可以另辟蹊径,不仅卓有成效地重读鲁迅的文本,同时也希望从历时性角度探讨此一小说次文类的其他代表性个案。 通过分析从大量文本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个案(鲁迅、施蛰存、刘以鬯、李碧华、西西/也斯、陶然),本书期待从如下几个层面体现出应有的创新性: 1.总结故事新编小说的个性,并从主体介入角度展开深入讨论,探讨它们的狂欢品格; 2.总结并分析巴赫金非常复杂的狂欢化理论; 3.利
作者: 刘以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6月
简介:
一个是上海移居香港,在回忆中怀旧的中年男子;一个是香港土生土长,在幻想中憧憬的青春少女,他们互不相识,各自游荡在70年代的香港街头,带着各自的见闻和感受迎面而行,又背向远去,仅有的一次邂逅,也是擦肩而过……
“对倒”指一正一负双连邮票,借用此形式,作者于1972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对倒》,后又浓缩为短篇,本书为长、短篇合集。2000年,《对倒》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花样年华》。
【目录】
作者简介
编者的话 梅子
序 刘以鬯
对倒(短篇小说)
对倒(长篇小说)
附录
刘以鬯及其文学成就(节录)梅子
批判的现代主义文学或现代主义的观察主义
——以刘以鬯的文学批评为中心(节录)林少阳
刘以鬯《对倒》和一九七〇年代香港
文学(节录) 西野由希子
对倒《对倒》 董启章
《〈对倒〉写真集》前言 王家卫
王家卫为何“特别鸣谢刘以鬯”
——影片《花样年华》的幕后故事(节录) 江迅
在暗室里读《对倒》 李洛霞
港日文字缘
——日译刘以鬯《对倒》 沈西城
刘以鬯作品年表
【免费在线读】
1
一零二号巴士进入海底隧道时,淳于白想起二十几年前的事。二十几年前,香港只有八十多万人口;现在香港的人口接近四百万。许多荒凉的地方,变成热闹的徙置区。许多旧楼,变成摩天大厦。他不能忘记二十几年前从上海搭乘飞机来到香港的情景。当他上飞机时,身上穿着厚得近似臃肿的皮袍,下机时,却见到许多香港人只穿一件白衬衫。这地方的冬天是不大冷的。即使圣诞前夕,仍有人在餐桌边吃雪糕。淳于白从北方来到香港,正是圣诞前夕。长江以北的战火越烧越旺。金圆券的狂潮使民众连气也透不转。上海受到战争的压力,在动荡中。许多人都到南方来了。有的在广州定居,有的选择香港。淳于白从未到过香港,却有意移居香港。这样做,只有一个理由:港币是一种稳定的货币。淳于白从上海来到香港时,一美元可以换六港元;现在,只可以换到五点六二五。
2
旧楼的木梯大都已被白蚁蛀坏,踏在上面,会发出吱吱的声响。这些木梯,早该修葺或更换了。不修葺,不更换,因为业主已将这幢战前的旧楼高价卖给正在大事扩展中的置业公司。这是姨妈告诉亚杏的。亚杏的姨妈住在这幢旧楼的三楼,已有二十多年。亚杏与姨妈的感情很好,有事无事,总会走去坐坐。现在,走下木梯时,她手里拿着一只雪梨。这雪梨是姨妈给她的。亚杏走出旧楼,正是淳于白搭乘巴士进入海底隧道的时候。
拐入横街,嗅到一股难闻的臭气。这里有个公厕,使每一个在这条街上行走的路人必须用手帕或手掌掩住鼻孔。亚杏不喜欢这条横街,因为这条横街有公厕。每一次经过公厕旁边,总会产生这种想念:
“将来结婚,找房子,一定要有好的环境,近处*不能有公厕。”
3
巴士拐入弥敦道。淳于白见到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约莫四十岁,与二十年前的风度姿态完全不同。她不再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虽然只是匆匆的一瞥,淳于白却清楚看出她的老态。她不再年轻了。她带着两个孩子在人行道上行走。如果没有在二十年前见过她的话,绝不会相信她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有好几个名字。二十年前淳于白在一家小舞厅里认识她的时候,她有一个庸俗的名字,叫作“美丽”。一个美丽的女人不一定需要叫“美丽”。她并不愚蠢,却做了这样愚蠢的事。那时候,淳于白的经济情况并不好。那时候,大部分逃难到香港的人都陷于经济困境。美丽常常请淳于白到九龙饭店去吃消夜。淳于白想找工作。那时候,人浮于事的情形十分普遍。找不到工作,什么心思也没有。不再到舞厅去,不再见到美丽。他的情绪是在找到工作后才好转的。当他情绪好转时,他走去找美丽。美丽已离开那家舞厅。两年后,在渡海小轮上见到她。她不再叫作“美丽”了。她已嫁人。渡轮抵达港岛,分手。然后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互不知道对方的情形。当他再一次见到她时,她不但改了名,而且改了姓。淳于白是在一个朋友的派对上见到她的。她说她已离婚。那天晚上,他们玩到凌晨才离去。那天晚上,淳于白送她回家。那天晚上,淳于白睡在她家里。那天晚上,淳于白对她说:“下星期,我要到南洋去了。”过了一个星期,淳于白离开香港。这个一度将自己唤叫“美丽”的女人送他上飞机,还送了一件衣服给他。这件衣服是她自己缝的。现在,淳于白还保存着那件衣服。那衣服已经旧了,淳于白舍不得丟掉。他是常常想到这个女人的。刚才,巴士在弥敦道上驶去时,又见到这个一度名叫“美丽”而现在并不美丽的女人。
4
亚杏见到那只胖得像只猪的黑狗摇摇摆摆走过来,走到水果店前,跷起一条腿,将尿撒在灯柱上。她是常常见到这只黑狗的。常常见到这只黑狗排尿。常常见到这只黑狗走来走去。事实上,展现在眼前的一切都是看惯了的。即使士敏土水泥早期叫作“士敏土”,是英语cement的音译。的人行道上有一串鞋印,也记得清清楚楚。
5
巴士在弥敦道上疾驰。偶尔的一瞥,淳于白发现那幢四层的旧楼还没有拆除。弥敦道两旁,新楼林立,未拆卸的旧楼,为数不多。淳于白特别注意那幢旧楼,因为二十年前曾在那里炒过金。“二半……二七五……二半……二七五……三〇……三二五……三半……三二五……”报告行情的声音,由麦克风传出,犹如小石子,一粒一粒掷在炒金者心中。对于炒金者的心理,淳于白比谁都熟悉。淳于白从上海来到香港时,托人汇了一笔钱来。那时候,上海的金融乱得一塌糊涂。金圆券的币值每一分钟都在变动,民众却必须将藏有的黄金缴出。淳于白没有缴出黄金,暗中将黄金交给一个香港商人,讲明到香港取港币。那时候,一根条子可换三千港币;淳于白只换得两千五。这当然是吃亏的,淳于白心里也明白。问题是,除了这样做,没有第二个办法可以将黄金汇到香港。长江以北的战局越来越紧,朋友见面总会用蚊叫般的声音说些这一类的话:
“你怎么样?”
“我怎么样?”
“不打算离开上海?”
“打算是有的,不过,事情并不简单。”
“到过香港没有?”
“没有。”
“许多人都到香港去了?”
“是的,许多人都到香港去了。”
上海是紧张的,整个上海的脉搏加速了。每一个人都知道徐蚌会战徐蚌会战为国民党的称法,即指淮海战役。的重要性。报纸上的新闻未必可靠。人们口头上传来传去的消息少有不添油加醋的。房屋的价格跌得*惨,花园大洋房只值七八根大条子。有钱人远走高飞。有气喘病的人趁此到南方去接受治疗。淳于白原不打算离开上海的。有一天,一位近亲从南京来,在他耳边说了这么两句:“前方的情况不大好,还是走吧。”淳于白这才痛下决心,托朋友买了飞机票,离开谣言太多而气氛紧张的上海。初到香港,人地两疏。一个自称“老香港”的同乡介绍他们到九龙去租屋,三四百呎的新楼,除了顶手顶手,即顶手费。指租客与放租人交易时,后者要求除租金外要多交的一笔转让费。还要鞋金鞋金,指在租金受管制的情况下,业主巧立名目,在租金以外收取的费用之一。例如一间一百平方呎的房,市值月租四千元,呎租四十元;市民叫贵,要求政府干预,每呎月租只可收二十元,即月租限制在两千元的水平。业主知道每月被政府削走两千元,两年租约合共失去四点八万元,便会千方百计取回这四点八万元,此即为鞋金。如今租管已撤销,鞋金亦不存在。;除了租金还要上期。那时候,顶手是很贵的。那时候,租屋必须付鞋金。那时候,从内地涌来的“难民”实在太多。大部分新楼都是“速成班的毕业生”,偷工减料,但求一个“快”字。楼宇起得越快,业主们的钱赚得越多。那时候,九龙的新楼很多:都是四层的排屋,形式上与现在的摩天大楼有着极大的区别。现在,港九到处矗立着高楼大厦,所有热闹的地区都变成石屎丛林。淳于白刚才见到的那幢旧楼,显然是一个例外。这个例外,使淳于白睁着眼睛走入旧日的岁月里去了。那时候,因为找不到适当的工作,几乎每天走去金号做投机生意。现在,坐在巴士里,居然产生了进入金号的感觉。依稀听到了报告行情的声音:“三半……三七五……四〇……四二五……”
6
女人都喜欢看服装。亚杏不是一个例外。当她见到一家照相馆橱窗里摆着一个穿着结婚礼服的木头公仔时,心就扑通扑通一阵子乱跳。那袭礼服是用白纱缝的,薄若蝉翼,很美。亚杏睁大眼睛凝视这袭礼服,有点妒忌木头公仔。“就算*丑陋的女人,穿上这种漂亮的礼服,也会美得像天仙。”她想。她睁大眼睛怔怔地望着那袭礼服,望得久了,木头公仔忽然露了笑容。木头公仔是不会笑的。那个穿着结婚礼服而面露笑容的女人竟是她自己。她面前的一块大玻璃突然失去透明,变成镜子。亚杏见到“镜子”里的自己,身上穿着白纱礼服,美得像天仙。
7
巴士停定。一种突发的冲动使淳于白跟随其他的乘客下车。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却这样做了。
这是旺角。这里有太多的行人。这里有太多的车辆。旺角总是这样拥挤的。每一个人都好像有要紧的事要做,那些忙得满头大汗的人,也不一定都是走去抢黄金的。百货商店里的日本洋娃娃笑得很可爱。歌剧院里的女歌星有一对由美容专家割过的眼皮。旋转的餐厅。开收明年月饼会。本版书一律七折。明天下午三点供应阳澄湖大闸蟹。虾饺烧卖与春卷与芋角与粉果与叉烧包。……
8
照相馆隔壁是玩具店。玩具店隔壁是眼镜店。眼镜店隔壁是金铺。金铺隔壁是酒楼。酒楼隔壁是士多士多,店铺,英语store的音译。。士多隔壁是新潮服装店。亚杏走进新潮服装店,看到一些式样古怪的新潮服装。有一件衣服上印着两颗心。有一套衣服印着太多的“I LOVE YOU”。亚杏对这套印着“I LOVE YOU”的衣服*感兴趣。“阿妈不识英文,”她想,“买回去,阿妈一定不会责怪的。这套衣服,穿在身上,说不定会引诱不相识的男人与我讲话。”截至目前为止,她还没有一个男朋友,当她走出那家新潮服装店时,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说是高兴,倒也有点像惆怅。新潮服装店隔壁是石油气公司。石油气公司隔壁是金铺。金铺隔壁是金铺。金铺隔壁仍是金铺。
站在金铺的橱窗前,眼望双喜字,幻想自己结婚时的情景,那是一家港九*的酒楼,可以摆两百多席。墙上挂着大双喜的金字幛。前边是一只红木长几。几上有一对龙凤花烛。烛的火舌不断往上舔。她与新郎坐在几前的大圆桌边。新郎很英俊,有点像柯俊雄,有点像邓光荣,有点像李小龙,有点像狄龙,有点像阿伦狄龙。
凌乱的脚步声,使她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一个长发青年飞步而来,撞了她一下,她的身子失去平衡,只差没有跌倒。一时的气愤,使她说了一句非常难听的话语。这是一句俚俗的咒骂,出口时,那青年已无影无踪。邻近起了一阵骚乱,一若平静的湖面忽然被人投了一块大石。虽然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见到警察,心情不免有点惊悸。警察将脚步搬得像旋转中的车轮,手里有枪。当警察从她面前擦过时,她的愤怒骤然变成惶悚。她的眼睛睁得很大。眼睛里充满惊诧神情。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这么一句:“有人打劫金铺!”——惶悚加上震悸使心跳停了一拍。然后心跳加速,咚咚咚,像一只握成拳头的手在她的内脏乱击。周围的人都很慌张。亚杏也很慌张。亚杏有点手足无措。理智暂时失去应有的清醒,感受麻痹,想离开这出了事的现场,两条大腿却不肯依照她的意志移动。她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两个男人站在距离她不过三呎的地方大声谈话。“真大胆!”“只有一个人?”“一把西瓜刀与一块大石头,用西瓜刀朝金铺店员晃了晃,用石头打破饰柜,就这样抢走了几万块钱的首饰!”“几万块钱?”“有人亲眼看见的,那劫匪只抢钻石与翡翠。”“真大胆!”“只要有胆量,不必盼望中马票。”亚杏转过脸去一看,两个男子中间的一个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上边用衫夹夹了许多马票,他是一个贩售马票的人。
作者: 刘以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6月
简介:
香港文学一代宗师 荣膺终身成就奖 刘以鬯 经典杰作
王家卫电影《2046》灵感来源
诗化意识流小说开山之作 现代文人小说高峰
莫言 蒋勋 刘再复 龙应台 孙立川 陈晓明 名家力荐
沉沦至杯底的人生,也有个清醒的灵魂。
【目录】
作者简介
编者的话 梅子
序 刘以鬯
酒徒
附录
我为什么写《酒徒》
——在港大香港文化课上的发言 刘以鬯
《酒徒》新版前记 刘以鬯
小说技巧刍论(节录) 李英豪
解剖《酒徒》(节录) 振明
《酒徒》浅探 李维陵
刘以鬯及其文学成就(节录) 梅子
《酒徒》的意义和技巧(节录) 钟玲、黄维樑等
香港小说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节录) 梁秉钧
众人皆醉我独醒——评刘以鬯的
《酒徒》中的先知角色及其他 陈云根
刘以鬯作品年表
【免费在线读】
生锈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推开窗,雨滴在窗外的树枝上霎眼。雨,似舞蹈者的脚步,从叶瓣上滑落。扭开收音机,忽然传来上帝的声音。我知道我应该出去走走了。然后是一个穿着白衣的侍者端酒来,我看到一对亮晶晶的眸子。(这是“四毫小说”四毫小说,20世纪60年代初流行的、内容以奇情、惊险为主的通俗小说,由“三毫子小说”延续而来。每册约四万字,售港币四角(毫)。其中有些作者后来成了文坛名家。的好题材,我想。*好将她写成黄飞鸿的情妇,在皇后道的摩天大楼上施个“倒卷帘”,偷看女秘书坐在黄飞鸿的大腿上。)思想又在烟圈里捉迷藏。烟圈随风而逝。屋角的空间,放着一瓶忧郁和一方块空气。两杯拔兰地中间,开始了藕丝的缠。时间是永远不会疲惫的,长针追求短针于无望中。幸福犹如流浪者,徘徊于方程式的等号后边。
音符以步兵的姿态进入耳朵。固体的笑,在昨天的黄昏以及现在出现。谎言是白色的,因为它是谎言。内在的忧郁等于脸上的喜悦。喜悦与忧郁不像是两样东西。
——伏特加。她说。
——为什么要换那样烈性的酒?我问。
——想醉倒固体的笑。她答。
我向侍者要了两杯伏特加。(这个女人有一个长醉不醒的胃,和我一样。)
眼睛开始旅行于光的图案中,哲学家的探险也无法从人体的内部找到宝藏。音符又以步兵的姿态进入耳朵:“烟入汝眼”,黑人的嗓音有着磁性的魅力。如果占士甸占士甸,即James Byron Dean(1931年2月8日—1955年9月30日),美国电影演员。一生仅演过三部影片,但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伟大的男演员,排名第十八。还活着,他会放弃赛车而跳扭腰舞吗?
——常常独自走来喝酒?她问。
——是的。
——想忘掉痛苦的记忆?
——想忘掉记忆中的喜悦。
固体的笑犹如冰块一般,在酒杯里游泳。不必想象,她在嘲笑我的稚嫩了。
猎者未必全是勇敢的,尤其是在霓虹丛林中,秋千架上的纯洁,早已变成珍品。
一杯。两杯。三杯。四杯。五杯。
我醉了。脑子里只有固体的笑。2
我做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梦。我梦见太空人在金星唱歌。我梦见扑克牌的“王”在手指舞厅手指舞厅,指低档小舞厅(舞苑)。来客不是用脚指在地板上跳舞,而是用手指在伴舞者胸前“跳舞”。等而下之者是双方互在对方身上上下其手。做黑暗的摸索。我梦见一群狗在抢啃骨头。我梦见林黛玉在工厂里做胶花。我梦见香港陆沉。我梦见她在我梦中做梦而又梦见我。
我梦见我中了马票
我将钢笔丢掉了然后穿着笔挺的西装走进湾仔一家手指舞厅将全场舞女都叫来坐台我用金钱购买倨傲
然后我买了一幢六层的新楼
自己住一层
其余的全部租出去
从此不需要再看二房东的嘴脸也不必担心业主加租
然后我坐着汽车去找赵之耀
赵之耀是一个吝啬的家伙
我贫穷时曾经向他恳借二十块钱他扁扁嘴将头偏过一边
现在我有钱了
我将钞票掷在他的脸上
然后我坐着汽车去找张丽丽
张丽丽是一个势利的女人
我贫穷时曾经向她求过爱她扁扁嘴将头偏过一边
现在我有钱了
我将钞票掷在她的脸上
然后我坐着汽车去找钱士甫
钱士甫是一家出版社的老板
我贫穷时曾经向他求售自己的小说他扁扁嘴将头偏过一边
现在我有钱了
我将钞票掷在他的脸上
然后我坐着汽车经过皇后道因为我喜欢别人用钦羡的目光注视我
然后我醒了
真正的清醒。头很痛。乜斜着眼珠子,发现那个熟睡中的女人并不美。不但不美,而且相当丑陋。她的头发很乱。有很多脱落的头发散在枕头上。她的眉毛长得很疏。用眉笔画的两条假眉,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各自短了一截。她的皮肤也相当粗糙,毛孔特别大。(昨天在那餐厅见到她时,她的皮肤似乎很白净很细嫩,现在完全不同了,究竟什么道理?也许因为那时的灯光太暗;也许因为那时她搽着太多的脂粉;也许那时我喝醉了;也许……总之,现在完全不同了。)她的鼻子有着西洋人的趣味,事实上,以她的整个脸相来看,只有鼻子长得美。她的嘴唇仍有唇膏的痕迹,仔细看起来,像极了罐头食物里的浸褪了色素的樱桃。但是,这些还不能算是*丑恶的。*丑恶的是:眼梢的鱼尾纹,隐隐约约的几条,不用香粉填塞,不能掩饰。她不再年轻,可能四十出头;但是在黝黯的灯光下,搽着太浓的脂粉,用醉眼去欣赏,她依旧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她睡得很酣,常常在迷糊意识中牵动嘴角。我无法断定她梦见了什么;但是我断定她在做梦。当她转身时,她舒了一口气,很腥,很臭,使我只想作呕。(如果不是因为喝多了几杯,我是*不会跟她睡在一起的。)我一骨碌翻身下床,洗脸刷牙,穿衣服,将昨天下午从报馆领来的稿费分一半塞在她的手袋里。我的稿费并不多,但是我竟如此的慷慨。我是常常在清醒时怜悯自己的;现在我却觉得她比我更可怜。我将半个月的劳力塞在她的手袋里,因为此刻我已清醒。离开酒店,*个念头便是喝酒。我走进士多买了一瓶威士忌,回到家里,不敢喝。我还要为两家报馆写连载的武侠小说。摊开25×20=500的原稿纸,心里说不出多么的不舒服。(这两个武侠小说已经写了一年多,为了生活,放弃自己的才智去做这样的文章,已经是一件值得诧异的事了;更奇的是:读者竟会随同作者的想象去到一个虚无缥缈的境界,且不觉惮烦。)我笑了,走去揭开酒瓶的盖头,斟了一杯。(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写个中篇小说,题目叫作《海明威在香港》,说海明威是一个贫病交迫的穷书生,每天用面包浸糖水充饥,千锤百炼,完成了一本《再会罢,武器!》《再会罢,武器!》今通译《永别了,武器》。到处求售,可是没有一个出版商肯出版。出版商要海明威改写武侠小说,说是为了适应读者的要求,倘能迎合一般读者的口味,不但不必以面包浸糖水充饥,而且可以马上买楼坐汽车。海明威拒绝这样做,出版商说他是傻瓜。回到家里,他还是继续不断地工作,完成《钟为谁敲》《钟为谁敲》今通译《丧钟为谁而鸣》。时,连买面包的钱也没有了。包租婆将他赶了出来,将他睡过的床位改租给一个筲箕湾街边出售“肾亏药丸”的小贩。海明威仍不觉醒,捧着《钟为谁敲》到处求售,结果依旧大失所望。只好将仅剩的一件绒大衣当掉,换了几顿饭和一堆稿纸,坐在楼梯底继续写作。天气转冷了,但是他的写作欲依旧像火一般在内心中熊熊燃烧。有一天早晨,住在二楼的舞女坐着汽车回来,发现楼梯底躺着一具尸首,大声惊叫,路人纷纷围拢来观看,谁也不认识他是谁。警察走来时,死者手里还紧紧握着一本小说的原稿,题目是:《老人与海》!)我又笑了,觉得这个想念很有趣。我喝了一口酒,开始撰写武侠小说。(昨天写到通天道人要替爱徒杭雨亭复仇,然而仇人铁算子远在百里之外,该怎样写呢?)我举起酒杯,一口喝尽。(有了!通天道人用手指夹起一只竹筷,呵口气在筷子上,临空一掷,筷子疾似飞箭,飕的一声,穿山而过,不偏不倚,恰巧击中铁算子的太阳穴!)
一杯。两杯。三杯。四杯。
搁下笔。雨仍未停。玻璃管、劈刺、士敏土水泥早期叫作“士敏土”,是英语cement的音译。,透过水晶帘,想看远方的酒窝。万马奔腾于椭圆形中,对街的屋脊上,有北风频打呵欠。
两个圆圈。一个是浅紫的三十六;一个是墨绿的二十二。
两条之字形的感觉,寒暄于酒杯中。秋日狂笑。三十六变成四十四。
有时候,在上的在下。有时候,在下的在上。俯视与仰视,都无分别。于是一个圆圈加上另一个圆圈,当然不可能是两个圆圈。
三十六与三十六绝不相同。在上的那个有两个圆圈,在下的只有一个。
秋天在8字外边徘徊。太阳喜欢白昼,月亮也喜欢白昼;但是,黑夜永不寂寞。谁躺在记忆的床上,因为有人善于玩弄虚伪。
与8字共舞时,智齿尚未萌出。忧郁等于快乐。一切均将消逝。
秋天的风迟到了,点点汗珠。
我必须对自己宣战,以期克服内心的恐惧。我的内心中,也正在落雨。
(诗人们正在讨论传统的问题。其实,答案是很容易找到的。)
(以《红楼梦》为例。)
(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杰出的著作,相信谁也不会反对。)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红楼梦》是一部传统之作。)
(但是,实际的情形又怎样?两百多年前的小说形式与小说传统究竟是什么样的面目?如果曹雪芹有意俯拾前人的创作方法,他就写不出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来了。)
(如果曹雪芹的创作方法不是反传统的,刘铨福也不会在获得《脂砚斋甲戌本》六年后写下这样一条跋语了:“《红楼梦》非但为小说别开生面,直是另一种笔墨……”)
(然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红楼梦》是一部传统之作。)
(如果曹雪芹的创作方法不是反传统的,也不会被梁恭辰之流曲解了。)
(然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红楼梦》是一部传统之作。)
(还是听曹雪芹的自白吧:“……我师何太痴?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
(毫无疑问,曹雪芹的创作方法是反传统的!)
......作者: 刘以鬯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年09月
简介:
本书是刘以鬯先生的小说精选集,收入了3题中篇、15题短篇和12题微型。作品展示的时间背景,倘着眼于执笔,则跨越了将近一个甲子(1942—2000年),自40年代始,每个10年,都结有硕果;倘着眼于想象,则贯穿现当、观照古今。而涵盖的空间背景,则包括了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也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甚或某些乌有之乡。你若有心驰骋其间,咀嚼之余,比较归纳之后,想来必会看出这位香港现代杰出作家之一,在创作上的重要特点。
作者: 钦鸿编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简介: 香港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微型小说展览,向读者介绍微型小说近期在香港的发展,还与华文微型小说学会合办“文学月会”,以微型小说为话题邀请刘以鬯、林荫、东瑞、陈赞一、陈荭、阿兆等作家谈微型小说的欣赏和创作。每一次讲座都座无虚席,反应极为热烈。最令人兴奋的是欣赏和创作微型小说之风进入了中学,老师为学生中的文学爱好者开设微型小说创作坊,邀请微型小说作家来授课,对微型小说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将文学和教学结合方面,微型小说这种文体功不可没。微型小说在香港这几年被引入学校,令一些中学生较早接触此一文体,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早熟作品,也许这也是内地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吧! 这些年来,香港的微型小说作品无论从量或质来说都已大有进境,远胜往昔,涌现了一批甚有文学潜质的微型小说新秀。编选一本新的香港微型小说选,条件业已成熟,《香港微型小说选》的出版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香港虽然属于中国大陆的土地,但正如“特区”所显示的“一国两制”一样,不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其特殊性,在文学艺术上也有其独特的特征。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指出的,香港的微型小说具有贴近香港生活节奏、现代意识比较强、艺术技巧表现多元化等多种艺术特征,因为《香港微型小说选》并非赏析本,篇幅所限,也就不作详尽的赏析和评论了。 《香港微型小说选》的出版对于中国大陆的微型小说界和热爱微型小说的读者了解香港的微型小说诚是一个喜讯,对于香港微型小说作家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自己的作品进入世界中文读者最多的中国大陆“市场”更令人高兴的呢? 但愿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出版社将目光留驻在香港这一块特殊的地区。让《香港微型小说选》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作者: 刘以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6月
简介:
《酒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商品经济盛行,文艺也高度商业化。一位艺术良心未泯的作家,挣扎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不愿典卖自我价值而不能,只好一面煮字疗饥,靠写文字垃圾求取生存,一面自责忏悔,借酒麻醉,沉沦为不能自拔的酒徒……
《酒徒》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被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小说”,入选“20世纪现代小说经典名著百强”。2004年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2046》,2011年由香港导演黄国兆拍摄成电影。
《对倒》:
一个是上海移居香港,在回忆中怀旧的中年男子;一个是香港土生土长,在幻想中憧憬的青春少女,他们互不相识,各自游荡在70年代的香港街头,带着各自的见闻和感受迎面而行,又背向远去,仅有的一次邂逅,也是擦肩而过……
“对倒”指一正一负双连邮票,借用此形式,作者于1972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对倒》,后又浓缩为短篇,本书为长、短篇合集。2000年,《对倒》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花样年华》。
《寺内》:
十四篇新颖多彩的中短篇小说,熔想象与诗意、古典与现代于一炉,或为故事新编,如《寺内》《除夕》;或表现香港现代都市之人与事,如《对倒》《链》《吵架》《赫尔滋夫妇》《龙须糖与热蔗》《圣水》等;或探求生命哲理,如《蟑螂》……
这部结集于1977年的经典小说集,篇篇有创意,篇篇是佳构,以“求新求异”的文体实验,彰显现代小说的新锐与性灵,至今令人惊艳而掩卷慨叹: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作者: 摄影
简介: 《也斯的香港》是也斯眼中的香港。本书由也斯34篇文字和165帧照片组成,将也斯眼中和心中的香港呈现给读者。有别于一些介绍香港的书籍,也斯的文字和照片都比较「现代」。他着重描写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多元」和不同凡响。在书中,他捕捉了香港一些典型或不典型的人物和地方,用独特的角度把他们表现出来,书中收有葛拉轼、刘以鬯、舒巷城、李小龙、李国威、李欧梵、李家昇、梅卓燕、梁文韬、邓达智、叶辉、陈炳良、李泽楷等人的特写。 此外,也斯的摄影也富现代感,他的「都市系列」、「橱窗系列」、「食物系列」、「人物系列」、「新界系列」等都表达了文字之外的另一些看法。这本既有幽默感又富信息量的图文并茂文学小书,相信带给读者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姿彩的。
作者: 刘以鬯著
出版社:百家出版社,2001
简介:《过去的日子》共收十一篇小说,有写四十年代的事情(《露薏莎》),有写六十年代的事情(《亚财与细女》),有写八十年代的事情(《犹豫》)等,时间跨度相当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生活情况,读历史可以走进“过去的日子”察看事迹;读小说,可以从另一个方向走进“过去的日子”察看事迹。
作者: 江少川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对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文学主要流派进行了集中的评述。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台湾文学篇评述了余光中,高阳,古龙等人及其作品特点,第二辑香港文学篇评述了刘以鬯,侣伦,黄维?等人及其作品特点,第三辑澳门文学篇评述了陶里,寂然,林中英等人及其作品特点,第四辑海外华人文学及其他,既评述了少君,严歌苓等人及其作品特点,也记录了几次文学学术研讨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