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6 项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相关结果
Excavation report on the sites of Datangzhuang in the Miyun:excavation report on the sites from Tang to Qing in the Bai River
作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简介:《密云大唐庄:白河流域古代墓葬发掘报告》为北京市密云县大唐庄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该遗址2007年经过考古发掘,揭露面积约8280平方米。共清理汉、唐、辽、金、明、清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墓葬122座。 大唐庄遗址所清理的墓葬,是解决北京地区唐至清代考古学文化编年的重要资料。为研究北京(特别是东北部)乃至长城南线地区的墓葬习俗、文化内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大唐庄的唐、辽时期墓葬中的仿木结构,为了解当时的古建形制、家庭生活增添了依据。 《密云大唐庄:白河流域古代墓葬发掘报告》可供从事考古、文物、历史等研究的学者及相关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军都山墓地:葫芦沟与西梁垙
作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编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2010年01月
简介: 《军都山墓地(葫芦沟与西梁垙)(套装共2册)》介绍的是葫芦沟、西梁垙两处墓地的资料,以及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垙三处墓地的科学检测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章节、体例接续已出版的《军都山墓地·玉皇庙》,页码则重新编排。这三处墓地的考古学资料,对探索冀北山地此类文化遗存的源流与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对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科技史与艺术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Gems of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Series,Pottery and Porcelain.II
作者: 梅宁华,陶信成主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北京市文物局编;马希桂卷主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除一件元代琉璃三彩龙凤纹熏炉外,均为元、明、清三朝瓷器。本卷选录的元、明、清三朝陶瓷器以首都博物馆藏品为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艺术博物馆、颐和园管理处、十三陵博物馆和北京市文物公司等单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精品亦广为收录。因篇幅所了限,清道光以后瓷器未予收录。本卷选录的陶瓷器,除北京地区历年出土的精品外,还精选部分具有较高水平的传世品,其中出土的陶瓷器91件,传世的瓷器178件。
丽泽墓地——丽泽金融商务区园区规划绿地工程发掘报告
作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16年06月
简介:本报告是北京市丽泽金融商务区园区规划绿地工程的考古发掘报告。丽泽墓地是2012年3~5月为配合北京市丽泽金融商务区园区规划绿地工程而进行的发掘,发掘面积2350平方米,清理辽代墓葬2座、明清时期墓葬253座,出土陶、瓷、金、银、铜器等随葬器物。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时代特点鲜明,是北京地区辽代及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学研究及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媒体评论】评论【编辑推荐】导语_点评_推荐词【内容简介】本报告是北京市丽泽金融商务区园区规划绿地工程的考古发掘报告。丽泽墓地是2012年3~5月为配合北京市丽泽金融商务区园区规划绿地工程而进行的发掘,发掘面积2350平方米,清理辽代墓葬2座、明清时期墓葬253座,出土陶、瓷、金、银、铜器等随葬器物。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时代特点鲜明,是北京地区辽代及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学研究及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
延庆胡家营——延怀盆地东周聚落遗址发掘报告
作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15年7月
简介: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的《延庆胡家营--延怀盆地东周聚落遗址发掘报告(精)》全面系统总结了延庆胡家营东周聚落遗址考古发掘资料和成果。该遗址发掘面积为2150平方米,共清理房址20座、沟3条、灰坑17个、灶址11座,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铁器、铜器、骨器等。通过对遗迹间的层位关系及出土遗物进行的分析,将遗存分为三期,**期的年代约为战国早期,第二期的年代约为战国中期,第三期的年代约为战国晚期。此外,本书对该遗址出土的铁器、陶器、石器、动物骨骼进行了分析,做了孢粉分析与古环境研究,并对出土铁器进行了14C测年。本书为研究北京地区东周时期农牧交错地带的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书可供从事考古、文物、历史等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京沪高铁北京段与北京新少年宫 ——考古发掘报告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11-1
简介:本书为京沪高铁北京段、北京市新少年宫、中关村电子城西区F1望京综合酒店工程、大兴区亦庄镇博兴七路(凉水河一街——泰河路)综合市政工程、朝阳区新世纪商业中心明代驸马公主合葬墓的考古发掘报告集。
Changping Zhangying:excavation report on the early bronze age site at the Southern foot of Yanshan mountain
作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委员会编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为北京市昌平区张营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该遗址经过二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约1670平方米。其中发现了夏、商、战国、汉、唐等不同时期遗存,出土遗物丰富,时代特点鲜明。作者运用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夏、商时期的遗存分为三个阶段,它是构建这一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的重要资料。张营遗址的发掘为燕山南麓特别是北京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的类型与谱系的研究提供了翔实材料,对进一步研究中原与北方古老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索这一时期中国北方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的布局及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此外,本书还对数座历史时期砖室墓及瓮棺葬的发掘情况进行了介绍。文后还附有人骨、动物骨骼、青铜器、碳样和玉石等材料的测定报告。 本书可供从事于考古、文物、历史等领域研究的学者及相关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更多>>
北京龙泉务窑辽代瓷器科技研究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3
简介:本研究使用元素分析技术,物相分析技术,色差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和显微分析技术,对北京龙泉务窑辽代瓷器的胎釉成分,物相组成,色度指标,烧制温度和微观形态特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测试分析。对陶瓷考古中胎釉的化学组成,原料处理,施釉工艺,装烧工艺等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为我国辽代瓷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北京历史文化论丛.第二辑
作者: 宋大川主编;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简介:《北京历史文化论丛(第2辑)》主要内容简介:北京地区,数千年以来,均是我国北方的重心。考古发掘表明,北京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生活了。自西周分封燕、蓟,金建中都,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都城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得到空前重视,学术研究进入到更为深入的阶段。
北京历史文化论丛.第1辑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简介:本辑收录了北京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从1999年至今发表的学术论文,内容涵盖了北京近年来新发现文物、遗址的研究;北京历史研究;北京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与意见以及国外先进文物保护经验的介绍;总结了北京文物研究所近10年来的研究成果。
北京历史文化论丛.第四辑
作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
简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是北京市唯一的考古发掘单位,负责全市的地下考古钻探、发掘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配合基建考古,在对北京市地下文物进行考古发掘、保护的同时,也对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作了一些相应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多数都已在相关刊物发表。本辑《北京历史文化论丛》共收录研究论文24篇,考古报告或简报15篇。这些文章涉及的时代,上起旧石器时代,中经汉唐,下迄明清。其中既有对六十年来北京地区考古成果的总结和对地下文物保护工作与实践的探讨;又有结合考古发掘材料,从不同侧面对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新的审视,也有一部分是对不同历史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所作的宏观研究。
北京历史文化论丛.第三辑
简介:《北京历史文化论丛(第3辑)》主要内容简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作为全市唯一的考古发掘单位,是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部门,负责全市的地下考古钻探、发掘与研究工作,是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科研部门。近年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配合基建考古,在对北京市地下文物进行考古发掘、保护的同时,也对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做了一些相应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
北京亦庄考古发掘报告:2003-2005年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9
简介: 《北京亦庄考古发掘报告(2003-2005年)》为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古发掘报告。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通州区、大兴区三区交界处,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协作配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三个区域组成。2003~2005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开发区内的部分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墓葬210座、窑址4座、古井3眼,出土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等文物近700件(套)。清理出的古墓葬自战国开始,历经汉、唐、辽、金、明、清,涵盖七个时代。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墓地的发掘,为北京地区各个时期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新材料,为北京地区考古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推动北京地区墓葬形制、类型及墓主人身份、地位、族属和该地区古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研究。 《北京亦庄考古发掘报告(2003-2005年)》可供从事考古学、历史学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窦店与长阳
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北京市基建项目,对长阳与窦店发掘的三十余座汉墓及唐代窑址的考古材料。此次完整地介绍了发掘的成果,作者针对此批材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本书系统介绍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北京市基建项目,对长阳与窦店发掘的三十余座汉墓及唐代窑址的考古材料。此次完整地介绍了发掘的成果,作者针对此批材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北京龙泉务辽金墓葬发掘报告
简介:本报告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2005年配合门头沟区水担路工程建设中配套搬迁用地而进行的考古发掘项目。龙泉务墓地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平民墓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在此次发掘中我们发现并清理辽金墓葬22座。墓葬内出土的器物均以组合形式出现,有陶器、瓷器、石器、铜钱等遗物,数量丰富,是一批较为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报告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的有关辽金时期平民墓葬资料比较丰富的考古学专刊。报告按考古单位,以图文形式科学全面地对墓葬资料予以介绍,便于学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龙泉务辽金墓葬文物的出土,是解决北京地区辽金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的重要资料,为研究北京地区辽金时期的丧葬习俗、文化内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解决北京地区辽金时期墓葬的分期与断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龙泉务辽金墓葬发掘报告》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明代瓷器坑考古发掘报告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2005年发掘的毛家湾明代瓷器坑考古报告。书 中系统介绍了瓷器坑内出土的唐至明代中期的瓷器,包括景德镇窑、磁州窑 、龙泉窑、钧窑等窑口,其中尤以明代中期景德镇窑瓷器最为丰富。在统计 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出土的明代景德镇窑、磁州窑、龙泉窑瓷器进行了年代 探讨,为深入了解元明时期制瓷手工业及各窑瓷器在北京地区的行销状况提 供了新资料。 本书可供从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文物学、历史学等研究的相关人员和 广大的瓷器爱好者参考阅读。
北京皇家建筑遗址发掘报告
简介: 本书是北京皇家建筑遗址的专辑报告,共收录考古发掘和调查简报13 篇。涉及故宫西河沿、香山静宜园来青轩、普渡寺、圆明园、畅春园、国 子监、清静化城塔院、恭王府、十三陵等十余处遗址,涵盖了宫殿、园林 、寺庙、陵寝等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对研究明清时期的政治、宗教、建 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考古、古建筑、北京史地、古陶瓷等研究方向的学者及 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北魏,唐、辽、金、清代墓发掘报告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0
简介: 《大兴北程庄墓地——北魏唐辽金清代墓葬发掘报告》为北京市大兴区北程庄墓地考古发掘报告。该遗址为配合北京市大兴区新城北区土地开发建设而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总计约2310平方米。清理了北魏、唐代、辽代、金代、清代墓葬共48座,出土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遗物,数量较多,时代特征明显。 北程庄墓地的发掘,为永定河流域北魏至清代的考古学编年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其中发现的大多数辽代墓葬及部分金代墓葬未遭到任何人为破坏,是1949年以来北京地区发掘的辽金时期墓葬中保存状况最好的墓群。出土的随葬品为研究辽金时代的葬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仿木结构的墓门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重要资料。 《大兴北程庄墓地——北魏唐辽金清代墓葬发掘报告》可供从事考古、文物、历史、古代建筑等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in Beijing
作者: 宋大川,郁金城主编;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简介:
北京毛家湾出土瓷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北京毛家湾出土瓷器》共收录器物293件,宋代5件,元代28件,明代260件。其中景德镇窑199件,磁州窑系44件,龙泉窑系30件,钧窑系13件,建水窑2件,德化窑1件,越窑1件,北京地区窑场1件,南方和北方未知窑口各1件。本次收录的器物中,有官钧瓷器、元大都宫殿专用的琉璃瓦、署姓名款的洪武瓷、宣德青花鸟形水注、明初的龙泉官窑瓷器、万里之外的云南建水窑瓷器、明早期的青花加彩瓷器、成化斗彩、明中期的紫彩瓷器以及诸多的纪年款瓷器等等。这些瓷器虽然残破,但都珍稀罕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毛家湾出土的瓷器数量特别巨大、窑口众多、器类丰富、釉彩品种繁多、纹饰题材异常丰富,基本汇集了元、明两代主要窑口的产品,涵盖了日用瓷、陈设瓷、建筑用瓷等范畴,为研究元、明瓷器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数字化视野下的圆明园-研究与保护国际论坛.论文集
作者: relic编委会
中西书局 2010年12月
北京奥运场馆出土文物
科学出版社,2008
北京奥运场馆考古发掘报告
作者: 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著
科学出版社,2007
Collections of reports on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in the Beijing section
北京考古工作报告:2000-2009,奥运卷
作者: 宋大川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北京寺庙宫观考古发掘报告
科学出版社,2010
Gems of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Series,Pottery and Porcelain.I
作者: 梅宁华,陶信成主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北京市文物局编;马希贵卷主编;祁庆国等摄影;王淑芳,裴亚静,李新伟翻译
北京出版社,2005
Excavations of the Longquanwu Kiln-Site in Beijing
文物出版社,2002
北京地区辽金墓葬壁画保护研究
平谷汉墓
科学出版社,2011
北京玉河——2007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作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编著
北京工商大学明代太监墓
作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小营与西红门——北京大兴考古发掘报告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年07月
科学出版社 2016年06月
Sites of Nanzheng in Fangshan:excavation report on the sites from Zhanguo to Liao in the Juma River val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