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0 项 “厉鹗”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简介:今年春天,浙江大学中文系决定为本系在学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老一辈学者召开小型的学术研讨会,以总结他们的教学经验,弘扬他们的学术精神,并将论文结集出版。我有幸受命负责“庆贺吴熊和教授从教五十周年”事宜。不料先生于五月中旬因骨痛剧烈,入住医院,因此研讨会被耽搁下来。而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根据已收到的文章,先行编辑这本论文集。从内容上看,论文集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吴熊和先生学述》、《一脉天风百丈清泉——吴熊和教授学术研究评述》、《埋头尚识举目常新——吴熊和先生学术印象之点滴》等三篇,总结其治学道路与治学精神,以及教学思想与培养学生的经验,后两篇是应杂志社组稿而写的,先后发表在《文学评论》与《中国韵文学刊》。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执教大学讲台,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本科生,70年代后期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80年代后期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积累了多层次的教学思想与经验;各层次的学生也都不同程度地从先生身上受到了学术熏陶,浸润到了人格魅力。但以上三篇文章仅停留在博士生的培养上,而未能从多层次上作出全面的总结;即便是对其学术成就与治学精神的论述,也是片羽洁光,多有未尽之意。 二是《吴熊和先生诗词选》、《学人襟怀宋调才情一一吴熊和先生诗词读后》。先生以治词名家,自作诗词亦往往格高韵绝,其作品数量也相当可观。这里所选的主要是先生的论词绝句。自清人陈聂恒、厉鹗相继作有《论词绝句》之后,论词绝句成为词学评论的形式之一,历来作者不绝。先生承之,共作有104首,合而观之,几乎就是一部简明扼要的唐宋词史,也体现了先生的词学思想。除此以外,还选录了先生部分论当代学者的诗词,这些作品虽属论人,却包含了许多论学的内容,对我们的治学不乏启迪意义。《学人襟怀宋调才情》一文初步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先生诗词作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特色。 三是《出土文献与唐代文学史新视野》等十五篇弟子的论文。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先生在从严要求的前提下,始终坚持因材施教、不拘一格的原则所以其弟子在治学上都能根据自己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和领域,进行学术训练,或侧重于考据,或侧重于宏论,或侧重于考论结合;有的从事唐五代文学研究,有的从事宋金元文学研究,有些则从事明清词学研究。这里所选的十五篇论文就体现了这一点。这些文章虽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它们却以实际的学术成果回馈了先生的培养理念与苦心教诲;同时也表达子弟 子在学术上企求精进,不负先生殷切期许之心。
作者: 钱钟书补订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5
简介:《宋诗纪事》是宋代诗歌资料汇集。清代厉鹗(1692~1752)辑。共 100卷。录宋诗作者3812家,各系以小传。以事存诗,以诗存人。这部诗集的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然而囿于当时宋诗研究的水平,使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钱锺书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在《宋诗纪事》上作批注。数十年的积累,形成了《宋诗纪事补订》的珍贵素材。《宋诗纪事补订》的正式撰稿始于1982年。在其后的十几年中,钱先生投入大量精力,对《宋诗纪事》的内容作了广泛深入的补充和订正。《宋诗纪事补订》吸收了《宋诗选注》的成就,再次显示了钱先生深厚的治学功力。其征引之宏富、议论之精当,足以将学界对宋诗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作者: 王绍曾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0
简介: “艺文志”为历代史志之重要组成部分,自班固《汉书艺文志》开剏此体以来,《隋书》、两《唐书》、《宋史》、《明史》及《清史稿》咸有艺文志(或称经籍志)。全史中无艺文志者,自清初黄虞稷、杭艺骏、厉鹗、卢文弨、钱大听、钱大昭以迄晚近丁国钓、聂崇岐等,已先后撰为补志。其原有诸志着录疏漏舛讹者,宋王应麟、清章宗源、姚振宗辈亦有所订补,与全史中艺文志相辅而行。我国历代学术文化发展,自此始有脉络可寻,而一代藏书与著述之盛,亦得涉其崖略。其裨益于学术文化史之研究者至深且钜。顾《汉志》以下诸志,前人论其得失众矣。《隋志》出魏征之手,为现存四部目录之权舆,《四库全书总目》谓其“编次无法”,“在十志中为最下”。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 在中国绵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歌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文学艺术的主流。诗歌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寓意含蓄、便于吟诵,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诗经》三百篇,语言质朴优美,无论是抒情言志,还是状物纪事,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自从孔子编定之后,一直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儒家学派把它看成是经典,反复进行研读,得其一奥,即足成名家。《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楚辞汉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到近代白话自由诗,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优秀的作品极为丰富。古典诗歌创作由最初的抒情言志和状物纪事逐渐发展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个流向,其中纪事诗以其具有强烈的社会感染力,备受社会重视。如汉魏乐屙中的《陌上桑》、《羽林郎》、《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情韵悠长,脍炙人口;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更是千古绝唱;明清以来李东阳的《花将军歌》,李梦阳的《玄明宫行》,魏源的《江南吟》和《都中吟》,黄遵宪的《聂将军歌》和《哀旅顺》等,诗歌艺术直追前人,均为不朽之作。 编辑纪事诗集是我国学术的优秀传统。南宋计有功广罗唐代诗歌资料,勒成巨帙,最先编成《唐诗纪事》,继有厉鹗的《宋诗纪事》,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陈田的《明诗纪事》,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等。这些纪事作品的时间前后衔接,体例相近,而目的却不尽一致:有的旨在钩沉发微,“以诗证史”;有的意在品藻得失,“以史证诗”;有的只是为了保存一代诗人逸闻趣事和作品。《唐诗纪事》是计有功有感于一代作者事迹泯灭而作,共搜罗了1150位诗人的主要作品和本事,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缺点在于不注资料出处,且选录标准不够严格,无本事的诗篇占有很大数量;《宋诗纪事》是厉鹗有见于后人忽视宋词的艺术价值,为扭转文风而作,他所谓的“事”仍然不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事件,而是专指作者创作诗歌的佚事,兼及诗家评论,近似于一代诗歌总集;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体例师承厉氏,惟辑录标准掌握得比较严格,非纪事诗不入选;陈田的《明诗纪事》亦宗法厉氏,重点仍是搜罗一代诗人故事,间也收录部分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长诗,而“无事可纪” 的作品仍占有较大篇幅;邓之诚以史家治诗,对于收入《清史纪事初编》的六百家诗人生平经历均有精确考订,采录两千余首诗,取舍标准颇为谨严,无事可纪的作品概不收录。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所选录的作品不限于名家, “但取其事”,可惜只收录了顺治、康熙两朝纪事诗;钱仲联教授主编《清诗纪事》,于体例则兼取各家之长,引用各种书籍一千余种,收录作者五千余人,编成巨著,一代诗人逸事与重要纪事作品网罗殆尽。以上这些诗集在体例上均系因人系诗,吟诵同一事件的作品散编在各卷之中,由于卷帙浩繁,检索起来很不便利。 “以史证诗”是我国的优良学术传统。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则提倡以诗补史,尝谓:“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但见以史证诗,未闻以诗补史之阙,虽日诗史,史固无籍乎诗也。”(黄宗羲:《万履安先生诗序》,载《南雷文定》前集卷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鉴于此,从事“以诗证史”研究,他的《元白诗笺证稿》学术价值很大,深受学界推崇。历代正史大都经过统治者的周密涂改和粉饰,以假乱真,故布疑阵,通过辨伪存真的“以诗证史”,可补史书之缺,使人能够接近历史的真实。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精选了各种题材的纪事诗,采取“因事系诗”体例,编著了这部书,试图从文史的切合点上寻找真实历史,欣赏诗歌艺术,传播知识,使广大文学爱好者通过系统阅读史诗认识一部中华五千年兴亡史,使广大史学爱好者从中领受诗歌艺术的社会感染力,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是书编撰,发凡起例,力求各卷统一,而由于多人分工负责进行,在细节上很难完全划一,敬请读者原谅。另外,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祈高明指正。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 在中国绵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歌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文学艺术的主流。诗歌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寓意含蓄、便于吟诵,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诗经》三百篇,语言质朴优美,无论是抒情言志,还是状物纪事,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自从孔子编定之后,一直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儒家学派把它看成是经典,反复进行研读,得其一奥,即足成名家。《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楚辞汉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到近代白话自由诗,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优秀的作品极为丰富。古典诗歌创作由最初的抒情言志和状物纪事逐渐发展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个流向,其中纪事诗以其具有强烈的社会感染力,备受社会重视。如汉魏乐屙中的《陌上桑》、《羽林郎》、《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情韵悠长,脍炙人口;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更是千古绝唱;明清以来李东阳的《花将军歌》,李梦阳的《玄明宫行》,魏源的《江南吟》和《都中吟》,黄遵宪的《聂将军歌》和《哀旅顺》等,诗歌艺术直追前人,均为不朽之作。 编辑纪事诗集是我国学术的优秀传统。南宋计有功广罗唐代诗歌资料,勒成巨帙,最先编成《唐诗纪事》,继有厉鹗的《宋诗纪事》,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陈田的《明诗纪事》,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等。这些纪事作品的时间前后衔接,体例相近,而目的却不尽一致:有的旨在钩沉发微,“以诗证史”;有的意在品藻得失,“以史证诗”;有的只是为了保存一代诗人逸闻趣事和作品。《唐诗纪事》是计有功有感于一代作者事迹泯灭而作,共搜罗了1150位诗人的主要作品和本事,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缺点在于不注资料出处,且选录标准不够严格,无本事的诗篇占有很大数量;《宋诗纪事》是厉鹗有见于后人忽视宋词的艺术价值,为扭转文风而作,他所谓的“事”仍然不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事件,而是专指作者创作诗歌的佚事,兼及诗家评论,近似于一代诗歌总集;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体例师承厉氏,惟辑录标准掌握得比较严格,非纪事诗不入选;陈田的《明诗纪事》亦宗法厉氏,重点仍是搜罗一代诗人故事,间也收录部分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长诗,而“无事可纪” 的作品仍占有较大篇幅;邓之诚以史家治诗,对于收入《清史纪事初编》的六百家诗人生平经历均有精确考订,采录两千余首诗,取舍标准颇为谨严,无事可纪的作品概不收录。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所选录的作品不限于名家, “但取其事”,可惜只收录了顺治、康熙两朝纪事诗;钱仲联教授主编《清诗纪事》,于体例则兼取各家之长,引用各种书籍一千余种,收录作者五千余人,编成巨著,一代诗人逸事与重要纪事作品网罗殆尽。以上这些诗集在体例上均系因人系诗,吟诵同一事件的作品散编在各卷之中,由于卷帙浩繁,检索起来很不便利。 “以史证诗”是我国的优良学术传统。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则提倡以诗补史,尝谓:“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但见以史证诗,未闻以诗补史之阙,虽日诗史,史固无籍乎诗也。”(黄宗羲:《万履安先生诗序》,载《南雷文定》前集卷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鉴于此,从事“以诗证史”研究,他的《元白诗笺证稿》学术价值很大,深受学界推崇。历代正史大都经过统治者的周密涂改和粉饰,以假乱真,故布疑阵,通过辨伪存真的“以诗证史”,可补史书之缺,使人能够接近历史的真实。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精选了各种题材的纪事诗,采取“因事系诗”体例,编著了这部书,试图从文史的切合点上寻找真实历史,欣赏诗歌艺术,传播知识,使广大文学爱好者通过系统阅读史诗认识一部中华五千年兴亡史,使广大史学爱好者从中领受诗歌艺术的社会感染力,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是书编撰,发凡起例,力求各卷统一,而由于多人分工负责进行,在细节上很难完全划一,敬请读者原谅。另外,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祈高明指正。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这里为喜欢读词的朋友选刊了几种在古代比较有影响,今天又比较稀见的词选读本。其中有明万历间刊刻的汤显祖评本《花间集》,明洪武本《草堂诗馀》、嘉靖本《精选名贤词话草堂馀》,这两个本子虽皆为《草堂诗馀》,一是翻刻宋代何士信原书之本,一是据何士信原书改编之本。再有为杨慎之《词林万选》,清人查士标、厉鹗据宋人周密《绝妙好词》所作《绝妙好词笺》,清人张惠言之《词选》(附《续词选》)、先著之《词洁》。另外,又将明人陈耀文所编《花草粹编》一种附入。 以上词选读本既大体反映了唐宋以来词之流传情况,也大体反映了明清两代人对词之价值观念。例如明代万历间无瑕道人为汤显祖评《花间集》所作跋曰:“余自幼读经,读史,至仁人、 孝子有被谗谤者,为之扼腕,辄欲手刃之而后称快焉。乃戊申梁谿肆毒,爰及于余。余于是废举业,忘寝食,不复欲居人间世矣。缙绅同袍力解之弗得,忽一友出袖中二小书授余曰:‘旦暮玩阅之,吟咏之,牢骚不平之气,庶几稍什一二。’余视之,则杨升庵、汤海若两先生所批选《草堂诗馀》、《花间集》也。于是散发披襟,遍历吴、楚、闽、粤间,登山涉水,临风对月,靡不以此二书相校雠。更多>>
作者: 苏沧桑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06
简介:一 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二月的清晨,西溪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奇异 景象。 东边一枚玫瑰红的初阳,西天一轮淡黄的圆月,如苍天两只温柔的眼睛 俯瞰着人间。 晨雾忽然散尽,西溪千百个纵横相连的湖塘,如千百只清亮的眼睛齐齐 睁开,与苍天两只温柔的眼睛深情对视。 万籁俱寂,仿佛时间停止,仿佛地已老,天已荒。 这时,不知从何处,慢慢飘出一只竹篷小船,随着清澈见底的西溪水, 悠悠穿行在千万棵依水而立的古梅树间。 微风过处,落英缤纷,花飞如雪,冉冉飘落在船上。 小船慢慢飘到了一个无名小岛边、临水一座庵堂的黄土墙脚下,忽然被 墙脚旁一棵老梅树绊了一下,在水里打起了转。 “嗯啊——”小船内随之飘出一个婴儿娇嫩的哭声。 与庵堂一墙之隔的瓦房里,循声飞快跑出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他眉 目清秀,戴着一条旧红领巾,穿着一身肥大的、洗得发白的军装。他跑到水 边,利索地挽起裤腿,通通通踩进水里,蹲下身,伸长双臂,用力将小船扒 拉到身边。 只见小船上放着一个草筐,草筐里放着一个襁褓!棉里绸面的小被子, 被面是用真丝和金丝绣的,非常新,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婴儿的哭声突然停息。 小男孩犹豫了一下,战战兢兢地撩开了襁褓一角,只见一个粉红色的婴 儿忽然睁开眼睛,鼻子一皱,露出没牙的小嘴,对着他璨然一笑。 小男孩吓了一大跳,连忙回头大声呼叫:“娘!娘!快来!” 瓦房里随即走出一个四十来岁的农家妇女,黑里透红的脸庞,矮小的身 材,半弓着腰,走路一瘸一拐的,一条大辫子在她身后晃来晃去,显得非常 累赘。她艰难地挪到水边,手忙脚乱地抱起婴儿,粗略检查了一下,轻声叫 道:“是个女伢儿!” 二 这个发出轻声惊叫的女人,叫的莲,是个寡妇。小男孩是她的儿子晴川 ,“晴川”的名字是一位长者取的,据说取自西溪古代一位隐居者的名字。 “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西溪与西湖仅一山之隔,是典 型的江南水乡、城中湿地,独具田园牧歌式的韵味和野趣,自古和西湖、西 泠并称“三西”。三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西溪以十里香溪、百家庵堂、明月 蒹葭著称于世,与灵峰、孤山并称杭州三大赏梅胜地,是无数文人墨客和达 官贵人隐居的世外桃源,留下过苏轼、秦观、唐寅、张岱、厉鹗、郁达夫、 徐志摩等名人志士的足迹和诗文。 的莲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犹豫了一下,一抬腿就往水香庵走。 晴川慌忙拽住她的衣角,问:“娘,干吗去 ……
作者: 郑伟章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1999
简介: 昔叶昌炽费时七年,撰成《藏书纪事诗》(以下简称叶《诗》)初稿,于光绪十六年(1890)八月十七日呈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潘祖荫阅。潘一见激赏,即欲付梓。旋病危,弥留之际尚念念不忘催促尽快写出清稿付梓。潘殁后数年,始由江标刻六卷本行世。又数年后,叶氏自刻七卷增补本。王颂蔚谓此书为“艺林绝业”。吴郁生谓此书为“二百数十年间无人荟萃之创作,文字一日不灭,此书必永存天壤”。 潘氏等人何以如此高度重视叶《诗》?这是因为,中国数千年文明之发展,在在离不开书籍!历史是一条长河,任何个人不过是长河中的一个水分子,且瞬息即逝。唯有一艘不沉的巨轮在长河上由古驶至今,还要驶向永远。它,就是书籍!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书籍的民族,故历史上文献家辈出,代不乏人。聚书、抄书、校书、刻书、辑书、编目、题识等活动,便成为几千年来中国文坛上重要历史活动内容。尤其是清以来,这些活动更是空前活跃,成就卓著。数以千计的中国文献家们,或节衣缩食,典产置书;或废寝忘食,勤苦抄书,目为之眚;或丹黄不去手,终日校书不辍 ;或破产以刻书,上以寿古人之精神,下以沾溉来学;或插架万签,一一品评题识、编目;或历尽艰辛,抢救古籍,遏制外流他邦。他们爱书如命,饥以当食,寒以当衣,病以当药石,寂寞以当友朋,佞宋癖元,达到痴绝傻绝的程度。现存十数万种古籍无不凝聚他们辛勤耕耘的汗水和心血。他们为中国的文化昌盛作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的历史大有可纪者。 然而,除少数达官贵人、知名学者外,多数人皓首文献,不求功名,故“皆名不挂通人之口,缥缃既散,蒿莱寂然”。清初与黄虞稷、叶万、周在浚互相借书抄校的孙潜,至乾隆间全祖望游吴下,问诸后进已莫知其本末。吴骞对乾嘉间所修地方志不载叶万,忿忿曰:“殊恨事也。”钱曾在《读书敏求记》记叶奕(林宗)事迹,特别指出,冀日后“托此书以传,不致名氏翳如”。康雍间,郑元庆撰《湖录》百二十卷,至嘉庆间散佚,范锴仅访得一卷,辑为《吴兴藏书录》,纪吴兴一地文献家十六人,是为纪文献家专著之始。嘉道间,文献大家顾广圻欲就吴地“人物渊源,典籍流派”笔之,“以传文献之信”。黄丕烈欲“各撰小传,合编一集”,认为“此亦好古者之责也”。陈揆亦欲“葺诸家藏书原委,为邑中文献”。然皆未成。清末,丁申仿郑元庆《湖录》,撰《武林藏书录》四卷,亦仅为专纪杭州一地文献之作。至于上下古今,通纂全国各地文献家为一书,此前则未有。至光绪间,苏州才子叶昌炽始网罗摭拾,采辑五代末以迄清末文献家故实,撰成《藏书纪事诗》,共收录七百三十九人,其中清代三百二十九人。至此,始将五代、宋以来文献活动勾画出一个轮廓,实为开山发凡之巨著。故此书百余年来,备受文坛重视。梁启超、陈垣均将其列为国学重要书目之一。后踵而续之、补之、增之者不乏其人,如伦明、刘声木、冯雄、徐绍棨、莫伯骥、王大隆、王謇、吴则虞诸前辈,即为卓卓可记者。 叶《诗》筚路蓝缕,功不可没。然亦颇有缺憾。其初,叶氏本欲“人为一传”,终因“条理之不易”,乃仿厉鹗《南宋杂事诗》、施北研《金源纪事诗》之例,撰为诗注体,既非文学,亦非史传。即以一人或数人为一组,每组咏诗一首。诗后列出史料数则为注。诗既无味、无用,史料亦不连贯成篇,或简而不明,或繁而芜杂,阅读不便。作为史著,不能谓之得体。入录者不少人史料不丰,又有大量著名文献家被漏略,可增补者为数甚多。又叶氏例不录生存,与之同时及百余年来可续者为数极多。至于后踵之作,或已佚失,或仍不脱诗注体窠臼,或随手札记,深浅不一,或散于各篇,寻检不易。故另创新体,增其遗漏,补其不足,续其后出,成一较系统读物,实属必要。 予不敏,读书未周,然颇以“狂胪文献耗中年”为座右铭,乃有志于先撰成《文献家通考》(清——现代),以其时近于今,切于实用,且为文献活动最活跃之时期。二十年来(除中间有数年因工作性质变化外),寒寒暑暑,朝朝暮暮,莫不寝馈于此。孳孳 矻矻,雪钞露纂,从文集、丛书、方志、笔记、日记、年谱、书目、题跋及其他各类共一千四百六十余种古籍中,摭拾史料颇富,乃一一条理成篇,人各成传。此中甘苦难为外人道,又何必为外人道。自以为典籍源流之述,献征潜德之阐,责不可逭,故虽苦犹甘,虽劳犹乐。至于明以前部分尚待蒇稿。
作者: 罗文华著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是拿有花有水的七十二沽做引子,谈谈大直沽、小直沽、天后官、水西庄、杨柳青、紫竹林、侯家后、望海楼、曾公祠、李公祠、直隶总督衙门、利顺德大饭店、万国桥、金汤桥、大沽口……这些人们曾经从各种图书中见到过的旧地古迹,都与天津乃至中国的历史密切相关。它们依河而筑,又被历史的波涛拍打过千重万重,有的已逝,有的犹存……书中也要谈谈石涛、华岳、金农、罗聘、安岐、查为仁、厉鹗、张问陶、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徐世昌、郑孝胥、罗振玉、梁启超、李叔同、溥仪、周叔瞍……这些曾经影响历史的风云人物,都在沽水岸边留下了喜怒哀乐、荣辱得失…… 时过境迁,物换星移,往往容易使人产生天籁阁圮、秋碧堂空的悲凉幻灭之感。好在这世间虽经沧海桑田,却总会遗下文化的雪泥鸿爪。
作者: (宋)周密辑;(清)查为仁,(清)厉鹗笺;徐文武,刘崇德点校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 本书为喜欢读词的朋友选刊了在古代比较有影响,进入又比较稀见的词选读本——清人查士标、厉鹗据宋人周密《绝妙好词》所作的《绝妙好词笺》,书中大体反映了清人对词之价值观。该书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容,读之非如今之端坐面对官方之教材,学院之讲义,则开卷轻松而有益。
作者: 詹石窗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 一、关于戏剧范畴的阐释 戏剧是一门传统的综合艺术。在中国古代,它与“戏曲”概念几乎可以互相转换。因此,要明了戏剧的内涵,就必须弄清戏曲概念由来。 按汉朝古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戏”从戈声,表示“三军之偏”。所谓“偏”是古代车战的一种组织形式;而“戈”在古代既是渔猎的劳动工具,又是一种武器,这说明中国原始的“戏”乃发端于对生活、生产动作的模拟。 “曲”,古作,《说文解字》称之“象器曲受物之形也”。可见“曲”字本来即是对器物的一种写状。从侧面看其外围,其象乃方“匚”,如器纳物之状。这就是“曲”的本始意义。引而申之,则为“委曲”之称,所谓“不直曰曲”正是此意。《诗经·秦风·小戎》云:“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笺》释云:“心曲,心之委曲也,忧则心乱也。”心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正像“曲”这种器具之纳物,所以“心”与“曲”并称为“心曲”,这正如水涯之受水处亦称“水曲”。出于“象类取譬”的思维习惯,“曲”字的意义进一步引申,“乐章”也叫作曲,这是因为其音声委宛,故而名之。 “戏”与“曲”连称见于南宋遗民刘埚《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洛地:《一条极珍贵资料的发现》,《浙江艺术研究》第十一辑。明人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公(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从陶宗仪这一段话看,“戏曲”之名在金元前已有之,只是那时仅作为同“唱诨”、“词说”等并列的一种表演形式罢了。 “戏曲”一词的产生有其艺术发展的历史逻辑必然性。《辍耕录》卷二七“杂剧曲名”称:“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所谓“稗官”原是古代专给帝王讲述风俗人情、街谈巷议的小官,后来作为小说或小说家的代称。“传奇”本是带有虚构性质的一种小说样式,古代剧作家援之以作戏剧之称。照陶宗仪的看法,戏曲是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先有稗官讲述的野史故事,继有趣味性颇强的传奇小说,再有戏曲的出现。这种观点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却指出了戏曲与古代野史、小说的密切联系。 戏曲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明代臧晋叔在《元曲选》中引陶宗仪的话说:“宋有戏曲,金有院本杂剧,而元因之,然院本、杂剧厘而为二矣。”臧晋叔《元曲选》第一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页。可见“戏曲”在陶氏心目中乃有别于“院本”或“杂剧”。显而易见,他把“戏曲”当作宋代独有的剧种,它并不包括以往的“参军戏”以及元以来的杂剧之类。这是从狭义上使用“戏曲”这个概念的。这种使用特点不仅有时代的限定性,而且有内涵上的限定性。换言之,它在时间上不是通贯古今的,在类别上也并不涵盖中国所有的戏剧品种。 与狭义的戏曲概念不同,广义的戏曲概念则可以通贯古今,同时在品种上也有最大的涵盖性。它不但具有一般的文学叙事性,而且富有中国特色的表演性;它是“戏”与“唱腔”的有机结合,通过系统化的人物动作来表达主题思想。从时间角度看,上自秦汉的“百戏”、唐朝的参军戏、宋元杂剧,下至明清的传奇剧以及现代剧,都应包括在内;从地域的角度看,凡中华国土上所产生的各剧种也应囊括其中。从这种意义看,“戏曲”与今日所谓“戏剧”具有同一性。本书乃立足于此而展开研究,同时对相关的曲艺作品亦略为探讨之。 二、道教与戏剧关系引说 中国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长期以来,有不少学者积极展开戏剧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道教与戏剧关系课题上却少有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作为我国的传统宗教,道教在近两千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都有深刻影响。它不仅在养生学、气功学、医学、古化学、古生物学以及哲学等方面有独特的建树,而且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有广泛的渗透。戏剧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类,自然也就与道教存在密切关系。这不是依靠空想式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看法,而是有大量事实作根据的。 首先,从作家的角度进行考察。 任何一种成熟的戏剧都必须有文学剧本或演出的脚本,它们自然是由作家创作完成的,所以,戏剧的研究离不开作家的思想研究。 从现存古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以来为数不少的文人积极投身于戏剧的创作之中,他们除了借助历史传说、情爱故事以创作娱人的戏曲之外,也撷取有关道教神仙传说,加以改造发挥,创作反映道教活动,表现神仙思想的戏剧作品;或者把道教的传说、典故同其他题材糅合起来,从而寓教于情节之中,使作品增添浪漫色彩。据笔者考证,元朝这方面的戏剧作家主要有:马致远、李文蔚、吴昌龄、李寿卿、尚仲贤、张国宾、岳伯川、史九敬先(仙)、李时中、郑光祖、钟嗣成、范康、贯云石、红字李二、花李郎、徐、谷子敬、李唐宾、杨讷、贾仲明、王子一;明代主要有:朱权、朱有燉、徐霖、杨慎、徐渭、史槃、屠隆、汤显祖、赵琦美、单本、高则诚、汪道昆、陈所闻、周履靖、高濂、顾觉宇、冯梦龙、凌濛初、茅维、王元寿、路迪等;清代主要有:李渔、黄周星、尤侗、王夫之、嵇永仁、蒲松龄、洪昇、孔尚任、岳瑞、黄之雋、毕魏、周坦纶、张大复、薛旦、李玉、朱云从、万树、许廷录、厉鹗、吴城、吴震生、金德瑛、杨潮观、蒋士铨、孔广林、方成培、舒位、陈烺、黄治、陈栎、许善长、杨思寿、林纾等。 以上所列戏剧作家有的还有道号,如贯云石,号芦花道人;朱权,号涵虚子、臞仙;高则诚,号菜根道人;李唐宾,号玉壶道人;徐霖,号九峰道人;徐渭,号清藤道士;汤显祖,号清远道人;赵琦美,号清常道人;高濂,号瑞南道人;黄周兴,号笑包道人。尽管自号“道人”或“仙人”者不一定加入道教组织,但至少表明他们对道教思想的认同或部分认同,或者在情感上与道教的亲近、共鸣。 有些戏剧作家本身即是道教中人,像朱权、周履靖便是如此。 朱权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皇子,十五岁受封于长城西封口外的大宁,称为“宁王”。公元1399年,朱元璋第四皇子——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进攻朝廷,诈使朱权合作,并以“事成之后平分天下”相许诺。但是,当朱棣登上皇帝宝座后并没有实现诺言,连朱权讨封苏州、杭州的要求也没有应允。永乐元年(1403)二月,朱棣改封朱权于南昌。政治斗争受绌,导致朱权超尘脱世思想的产生。正当朱权消沉、彷徨之际,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从龙虎山来到南昌,对朱权进行一番开导,这使朱权心地豁然开朗。在南昌客居期间,张宇初天师每日与朱权一起研习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张陵《正一经》等道教经典。在张宇初的“度化”下,朱权终于正式加入道教组织。为了进一步修习道法,朱权选择南昌附近的西山缑岭,拟建观,上奏朝廷,得到朱棣皇帝的批准。永乐三年,由皇帝赐匾的“南极长生宫”落成,内供南极仙翁及老子、庄子塑像。此后,朱权大部分时间住在此宫中修道,或研习道经,或修炼气功,或鼓琴啸歌,或编写杂剧,过着逍遥自在的道人生活。他的著作数十种,其中关于仙道戏剧作品有《大罗天》等。他曾经在一首送别张宇初天师的诗里写道:“天上晓行骑双鹤,人间夜缩解双凫。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这诗句既表达了他同道教领袖张宇初天师的交往深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皈依道门的信念。 明万历年间的戏剧作家周履靖更是笃信道教。周氏,字逸之,号螺冠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他长期在家修行吟咏,作有传奇戏曲作品《锦笺记》。作为一个居家修道信士,周履靖经常进行道教的“扶乩降笔”“扶乩降笔”是道教的一种奇特的法术活动。李叔还编《道教大辞典》说:“乩者,卜以问疑也。术士制丁字形或人字形木架,悬锥于直端,状如踏碓之春杵,承以沙盘,名为乩笔。由两人扶其两端,依符咒延神至,则锥自动,画沙成文字,或示人吉凶,或与人诗词唱和,或为人开药方治病。事毕,神退,锥亦不动……司其事者,俗呼为鸾手,亦曰鸾生。”活动,作有《群仙降乩语》。彭辂在谈及周履靖得“群仙降乩”之诗时指出:“周子梅墟运乩召仙而仙集,各赠之篇章。何以故?周子固翛翛湖海,超然尘溘,而平生躭诗嗜字,无一日废咏,是以得仙且得诗,其气所符合然也。”《群仙降乩语》,《丛书集成初编》本。我们知道,“升仙”是道教修炼的最高目标,彭辂以周履靖为“得仙”,这说明周履靖不仅是一般的道教信仰者,而且具有较高的道行,所以他才能够“召仙而仙集”,熟练地操作“扶乩降笔”的道教法术。读一下其《群仙降乩语》,不能不感受到浓厚的神仙氛围。试看“梅花道人”降笔的一首诗:罗浮遥入梦,千古道人名。笔底生春色,云中奏玉笙。空中明月影,野寺暮钟声。寂寞松丘里,春风几听莺。《群仙降乩语》,《丛书集成初编》本。这位意想中的“梅花道人”一会儿把人们引到云彩飘动的太空去欣赏玉笙吹奏的道曲,一会儿又把人们带向明月高照的空山去聆听野寺的钟声。由此可见周履靖不仅熟谙道教法事,而且善于借助道教典故以渲染神仙意境。他对道教精神的把握,自然会在戏剧作品中留下印记。 像周履靖与朱权这样信道的戏剧作家在中国元明清时期绝非少数。值得指出的是,许多戏剧作家尽管并没有出家修道,但他们往往在家中研习道教典籍,有较深的道教理论造诣,所以他们的戏剧作品往往闪烁着“道”的灵光,这本身便值得深思。 其次,从剧目与剧种方面来考察。 . 中国古代,在崇尚经书的思想影响下,戏剧被当作“小道”,不登大雅之堂,故长期以来,这方面的作品散失甚多。不过,许多文人出于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加以整理和保存。有的作品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而亡佚,但目录学家往往也加以著录。从民国以前有关典籍的记载里可以发现,反映道教活动,表现道教情感或受道教思想影响,借助道教传说敷演仙人故事的戏剧作品,为数还是相当不少的。例如:《独步大罗天》、《通玄记》、《闹门神》、《邯郸记》、《赤松记》、《狗咬吕洞宾》、《茯苓仙》、《饮中仙》、《紫姑神》等。这些作品仅从简目上就可以品味出道教蕴含。像“大罗天”,乃是道教所称“三十六天”中的最高一重天,为“道境极地”。道经《云笈七签》卷二十一引《元始经》云:“大罗之境,无复真宰,惟大梵之气,包罗诸天太空之上……故颂曰:三界之上,眇眇按,“眇”当作“渺”。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对照一下道教经籍的描述,更可明了《大罗天》戏剧之名的含义。再看《赤松记》,乃由道教中的神仙传说而来。早在《楚辞·远游》里便有“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的诗句。《列仙传》卷上称:“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这种神仙传说后来为道教所采撷,故道教的许多神仙传记里都有赤松子的故事,如《云笈七签》卷一百零八以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都述及此。戏曲中的《赤松记》当是在古老神仙传说道教化的基础上撰成的。至于名目上带有“仙”或“神”字者则更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道教思想倾向。概言之,前所列戏剧名目大体上有五种类型:一是以道教仙境中重要术语为名,二是以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道人活动地点为名,三是以道教所服用仙药为名,四是以道教的神仙人物为名,五是以道教的哲理术语为名。可见这类作品的确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当然,也有许多戏剧作品,从简目上难以断定是否属于仙道类作品,但如果结合其正名便可清楚地看出其道教意蕴。譬如《蓝桥驿》初一看较难断定其题材;经查考,知其正名:“云翘酬句兰州客,云英相见蓝桥驿。”“月老周旋杵臼缘,裴航入赘神仙宅。”这其中的“裴航”即是神仙人物,其本事出于裴铏《传奇》,后收入《太平广记》卷五十神仙部第五十。故事梗概是:唐朝长庆中,秀才裴航因乡试落第,游于鄂渚,拜访故友崔相国,崔氏赠钱二十万,裴航遂归京。途中与美妇樊夫人同舟。通过侍妾袅烟的帮助,裴航与樊夫人有了交往,互赠诗章。樊夫人在给裴航的诗里写道:“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原来这樊夫人乃是刘纲仙君之妻,玉皇之女吏下凡,又称“云翘夫人”。她有孙女云英也是神仙苗裔。樊夫人知道裴航举止不凡,是可造就的仙材,于是通过赠诗,暗示了修仙路径,但裴航开初不明樊夫人赠诗的奥旨。一次偶然机会,裴航与仆人骑马路过蓝桥驿,因口渴下马讨水喝,茅屋里走出一个老妇人,喊话说:“云英拿一瓯浆来,郎君要饮。”这话使裴航回忆起樊夫人赠诗中关于“云英”的句子。不久一个叫云英的小女子以玉手捧出瓷瓯。云英的美丽使裴航产生了娶亲的念头,求之于老妇,老妇声称,有神仙送给一刀圭的灵丹,需用玉杵臼捣百日方能服用,她要求裴航弄来玉杵臼之后再娶亲,裴航经过多方寻找,终于购得玉杵臼一具,并按老妇吩咐捣药百日,此后出现种种神奇现象。裴航遂与云英成亲,入玉峰洞修炼,夫妇俱得道升仙。这个故事亦为道教所吸取。而戏剧《蓝桥驿》即依裴航升仙故事而敷衍之,所以其正名里才有故事主人公“裴航”、“云翘”、“云英”的名字,其简目《蓝桥驿》则取之于这些“仙真”、“仙苗”相会的地点。像《蓝桥驿》这种剧目在古代戏剧目录学著作中著录不少。依此为线索,深入发掘,必能发现更多与道教思想有关或表现道教神仙活动的作品。 与上述相类似的作品在中国各地的许多剧种中都曾上演。不论是京剧、评剧、昆曲、川剧、秦腔还是梨园戏、歌仔戏、闽剧、莆仙戏等传统剧目中都可以找到不少与道教相关的作品。例如秦腔,根据杨志烈、杨忠、高非、仲居善编写的《秦腔剧目初考》,可知仙道题材之类的作品尚有:《哪吒闹海》、《姜子牙卖面》、《夜梦飞熊》、《姜子牙二上昆仑山》、《朱仙阵》、《万仙阵》、《函谷关》、《天台山》、《困仙阵》、《庄子三探妻》、《圯桥授书》、《苏武遇仙》、《长生禄》、《祭东风》、《天仙峪》、《收玉兔》、《游月宫》、《蓝关雪》、《韩祖成仙》、《何仙姑成圣》、《二仙盘道歌》、《钟馗送妹》、《秦地八仙庆寿》、《洞宾戏牡丹》、《迎仙桥》等近四十种。他如《曲海目》、《曲海总目提要》等目录学专书以及元明以来各种戏剧丛书或选刊之著录与刊载也相当多。此类仙道题材或受道教思想影响之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改编以至创新,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因而,从目前尚保存的剧目或作品中,我们大体上可见中国戏剧与道教关系之一斑。 三、研究道教与戏剧关系的意义及原则方法 中国的戏剧与道教存在密切的关系,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可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似乎视而不见,因而研究者甚少。固然,这有种种原因,但对两者相关研究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恐怕是较为直接的原因。故而,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对其相关研究的意义略作论述。 1闭馐巧羁倘鲜兜澜痰乃枷肽诤、正确评估其价值的需要 不可否认,对道教思想内涵的认识,主要应依据于道教本身经籍的研讨以及对道教具体的方术科仪活动的观照。关于这一点,学术界在多年来已做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学者们通过大量的道教经典的分析和历史考察,对道教的基本教义、思想宗旨、法术仪式之认识逐步加深。国内外汉学研究界经过不懈努力,推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专著。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不过,也必须看到,对道教的研究,不能局限于道教本身,而应从广泛的社会文化联系上加以认真深入的探讨。戏剧作为我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艺术品类,也是这种文化联系的环节之一,因而是不能忽略的。道教的思想表达,有抽象的理论方式,也有形象的艺术形式,以戏剧来抒发修道情感,反映道教活动,这正是道教思想表达的独特艺术形式。与那种抽象的理论逻辑推演不同,以戏剧表现道教的思想乃具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易于流传,能够在广大民众中造成影响,在客观上推动道教的传播。道教通过文人们创作的戏剧作品对民众发生影响,固然有厌世悲观的一面,但不可否认,也有积极的意义。因为道教继承了先秦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融合了神仙家的修炼方术,为社会的治理、人生的康泰指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同时道教也不是墨守成规的,它有深沉的变革意识,每当社会黑暗、民不聊生,道教的领袖人物往往以敏锐的洞察力向民众暗示“天道将改”的趋势。如太平道所领导的“黄巾起义”正是如此。再说,道教从“升仙”的立场出发,提倡“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劝人为善,这对社会的安定、社会良好道德感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这些内容在传统戏剧作品中得到了形象的表达和发挥。所以,研究道教与戏剧的关系,必能对道教的思想宗旨、社会影响等内容有更准确、深刻的认识。 2闭馐侨面把握戏剧作品的主题意义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 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其主题思想;没有主题思想,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灵魂。戏剧作品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作品的主题思想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它必须通过人物的动作体系、思想冲突、情节推进等一系列要素的组合而获得展示。 不言而喻,作品主题思想是在作品文本创作完毕后而获得根本实现的。然而,戏剧作家正如其他艺术家一样,在创作一开始必然就受到某种思想观念的支配。由于近两千年道教文化逐步发展完善,它渗透到中国意识形态的很多领域,甚至积淀成为一种精神结晶品,在深层次上作为民族心理的一种集体潜意识而存在,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的戏剧作家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受到道教思想影响,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思想影响带进作品之中,尤其是宋元以来道教兴盛发展阶段更是如此。不必说那些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就是那些描写才子佳人婚恋生活、侠客武士游方故事、公案故事之类作品往往也掺杂许多道教思想内容。例如《四喜记》本是一出婚恋之作,其字里行间充满男欢女爱之情,但在情节推进过程中,作者又不时地把一些道教的仙话故事、历史掌故纳于其间,成为其抒情的言语符号,就连《洞房佳配》里也有这样的唱词:“今宵,一似俏云英,会合玉京瑶岛。”胡文焕编:《群音类选》,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7页。这里所提到的“云英”即前面介绍过的那位与裴航结为夫妇一同修道的仙女;而“玉京”乃是道教的洞天仙境之一,道经谓之为“清微天”,为元始天尊居处的最高境界。陶弘景《水仙赋》有云:“通九玄于金阙,谒三素于玉清。”此中之“玉清”正与《四喜记》所述相合。还有“瑶岛”乃是指“瑶池”仙岛,为西王母女仙圣宴请众仙之处。像这类词汇在中国古代戏剧中使用颇多。词汇是表情达意的基础,也是主题思想得以展开的语言要素。要深刻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就必须弄清词汇的基本用意;同理,要把握受道教思想影响的戏剧作品也必须搞清楚其中所使用的各种道教词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刻理解戏剧作品的主题思想。 另一方面,戏剧作品的主题思想又是通过人物的活动来表现的。戏剧作品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由于特殊文化背景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戏曲人物往往也渗入了道家或道教思想的性格因子,有的作品甚至就是以刻画道教神仙人物为主。戏剧作家通过道白、念唱来表现此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道白、念唱里也有很浓的“道味”。试看《双忠记》中神仙点化张巡的一段【步虚娇】唱词:“满地香风松花老,石径穿瑶草。长生药一瓢,虎守柴关(紫阙),鹤窥丹灶。日月杖头挑,自觉乾坤小。”同上,第406页。这首唱词由仙人居处的幽雅环境之描绘入手,进而推出“长生药”的中心意象,通过“虎”与“鹤”的辅助意象,揭示了仙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从这种唱词里不难看出戏剧人物性格特征所蕴涵的道教义素。因此,我们只有结合道教的思想体系的研讨才能很好地理解此类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真正抓住戏剧的思想脉络、艺术特色。 3闭馐墙杓古人艺术创作经验,推动新时期戏剧创作的需要 任何一种研究工作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道教与戏剧的相关研究也是如此。毫无疑问,我们的研究正是为了向广大艺术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使之创作出更加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推动现代戏剧创作的繁荣昌盛。 大家知道,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戏剧作为艺术的一大门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品类,它的发展自然不能割断历史。 历史继承,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被动继承是一种不加选择不经审视的继承;而主动继承则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方向性。 要达到主动继承,就必须研究历史;要达到对传统戏剧创作经验的主动继承,就必须研究戏剧发展的历史。这其中就包括戏剧内道教思想成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审美情趣的研究。 翻检一下具体的戏剧作品,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特征:凡是浪漫色彩比较浓厚的戏剧作品往往都与道教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戏剧作家们或者采撷道教的神仙故事,或者运用道教的非理性思维,从而使戏剧作品的情节超越于一般的时空模式。试看《青莲记》写唐明皇游月宫的一段唱词:“【新水令】海天飞起一轮秋,广寒宫乾坤永久。清究浮玉宇,暝色散琼楼。万古悠悠,王蟾蜍长厮守。【步步娇】深宫叶落秋槐后,正是明月团候。腾身碧落游,徐步银桥,天门径叩。我辈总凡流,敢辞俯伏频稽首。”胡文焕编:《群音类选》第二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50页。在此,作品通过唐明皇之口描绘了月宫的奇特景观。他一眼望去,首先看到的是海上的一轮秋月,继而思绪翻涌,联想到传说中的月宫建构。那些用洁白无瑕的美玉建造起来的楼台亭阁浮现在云端里。煞时,他腾云驾雾,飞向了月宫,尽情地游览观光。作品发挥了历史上关于道士罗公远带领明皇游月宫的故事情节,天上人间连成一片,充分体现了道教富于幻想的情趣追求。此类故事框架对于今人的戏剧创作而言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然,可借鉴的具体内容或形式是很多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掘、整理。这就是说,为了更好地借鉴,就必须好好研究道教与戏曲的关系;为了使这种相关研究有效地开展起来,就必须有正确的思路方法。 首先,应本着客观求实精神,详细占有资料,把一切判断建立在扎实的可靠的资料上,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现在某些人的研究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倾向:他们往往不去翻阅大量的文献,只凭少量的资料便作空洞的逻辑推演,建造所谓大框架大理论,但却经不起事实的检验,笔者以为这种浮华的做法并非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 一个科学研究者应该是严谨的。在进行道教与戏曲相关研究时必然也应是如此。这就需要有吃苦精神,脚踏实地进行艰苦的探索。不但要查阅大量的前人留下的戏剧作品,而且要翻检卷帙浩瀚的道教经籍,从而探索彼此的联系。在这种探索过程中还需要有一种超越的勇气。这就是说在事实面前不但不能固步自封,而且也不能被所谓“权威”的说法捆住手脚。因为“权威”的说法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谬论,唯有事实才是试金石。所以,“超越”便意味着:既要纠正自己原有的与事实不符的观点看法,又要对前人提出的一系列“权威”性理论进行科学的审视。 其次,应把道教与戏剧之关系放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加以考察,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主要原则。 正如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其他宗教一样,道教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结晶,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中华民族关于“生命”的思考,这种思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故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蕴涵;而我国的戏剧作品同样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这种文化氛围造成了彼此的联系。所以,这种相关研究只有充分考虑到历史文化氛围,才能揭示出本来的特征。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道教与戏剧的相关研究必须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发掘结合起来,把历史考察与“心史”探索结合起来,把审美意义与伦理分析结合起来,把本原认识与现实评估结合起来,通过具体对应点的探寻,显示彼此联系的深层底蕴。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简介:厉鹗(1692~1752),字太鸿、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世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厉氏毕生嗜学,著述宏富,除学术著作《宋诗纪事》、《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湖船录》、《东城杂记》、《南宋纪事诗》、《绝妙好词笺》外,还有作品集《樊榭山房集》等。厉鹗是雍乾间著名诗人,崛起于“清初六大家”之后,“乾隆三大家”之前,在清诗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他既是狭义浙派的奠基人,又是广义浙派中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以一介寒士,主持江浙吟社三十余年。他的一生是诗人的一生。他为诗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放弃了应铨做官的机会。时人对他的形象作过生动的描述:“尝曳步缓行,仰天摇首,虽在衢巷,时见吟咏之意,市人望见遥避之,呼为‘诗魔’”。此本为清董兆熊笺注、当代陈九思标校,是迄今为止,收录厉鹗作品最全的本子。
作者: (清)厉鹗著;吴家驹点校
出版社:广陵书社,2006
简介: 本套书主要整理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重要作家龚鼎孳、施润章、陈维嵩、沈德潜、厉颚等人的诗作。入选作家均撰写小传,简介其生平、诗歌的艺术成就与诗学主张及作品版本的传承情况。入选作品均精择善本、足本为底本,参校以各种重要版本,由中国韵文学会会长、著名学者钟振振教授组织有关专家精心校勘。
作者: 钱鍾书著
简介: 《宋诗纪事》是清代学者厉鹗所编的一部宋代诗集。在古人对宋诗的整理成果中,这部诗集的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然而囿于当时宋诗研究的水平,使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钱锺书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在《宋诗纪事》上作批注。数十年的积累,形成了《宋诗纪事补正》的珍贵素材。《宋诗纪事补正》的正式撰稿始于1982年。在其后的十几年中,钱先生投入大量精力,对《宋诗纪事》的内容作了广泛深入的补充和订正。《宋诗纪事补正》吸收了《宋诗选注》的成就,再次显示了钱先生深厚的治学功力。其征引之宏富、议论之精当,足以将学界对宋诗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作者: (宋)叶绍翁撰
简介: 四朝闻见录,宋药绍翁撰。 绍翁字嗣宗,号靖逸。自署龙泉人。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十一稱其为建安人,与自述不同。四朝闻见录丙集高宗六飞航海条绍翁自一云,本生祖李颖士,“其先为光州固始人,徒居建之浦城”。处州府志亦载,绍翁之先固始人,徒居浦城,后又遷龙泉。据此则绍翁祖籍光州固始(在今河南),后居处州龙泉(在今浙江)。当以自署为是。 绍翁宋史无传,事蹟难考。四朝闻见录甲集庆元六君子条载,庚辰(一二二○年)京城灵,论事者众,周端朝语绍翁曰:“子可以披腹琅玕矣。”绍翁曰:“先生在,绍翁何敢言。”同集词学条又载绍翁与真德秀(一一七八至二三一五年)私校徐凰殿试卷一事。据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绍翁“似亦嘗为朝官,然其所居何职则不详矣”。后人多主是说,当系事实。 四朝闻见录成书时,理学盛行,绍翁师承药适,又与真德秀善,故其学一宗於朱熹。但是,书中所载有涉於朱氏者,绍翁却能无所隠讳。如乙集洛学条一云:“予嘗与闽士同舟,相与欢息在之弗绍且谓在尽根尽骨卖了武夷山。”深惜朱在颓其家聲,便是一例。所以四库提要称绍翁“非攀援门户者比”,“所论颇属持平”;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也一云“足知其是非之公”。这些评论是比较公允的。 宋室南渡以后,有关记载颇为简略。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繁年要录和朝野亲记号稱详赅,可以补史传之关。二书之外,便要数到四朝闻见录。不过李氏二书止备於宋高宗一朝三十六年之事,四朝闻见录则与之不同。它分为甲、乙、丙、丁、戊五集,凡二百零九条。每条各有标题,不以时代先后为序。其中甲、乙、丙、戊四集记叙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蹟,丁集仅记宁 宗受禅、庆元黨禁三事,眉目清楚,史料足采。尤其是对韩侂胃由得幸到被诛的缘由经过,记述详尽具体,为他书所不及。宋史韩侂胃传中的情节更多取自于比。封南宋四朝的朝章国政、名物制度以及时人轶事等,也有不少重要记载。所以当时人程公许阅其二帙,稱其“记载详博,事得实而词旨微婉。他日足以备史官,补放失,非细故也。 四朝闻见录是研究南宋史不可缺少的著作之一。但是也有不少疏误之处。如甲集恭孝仪王大节条,把刘禹锡的甘棠馆诗误以为赵仲湜游天竺时所作。宋陈郁藏一话腴封比。提出批评同集害聖拥立条,记光宗内禅,慈懿皇后方自卧内取尔与宁宗一事,周密齐东野语卷三也提出异议,认为“御尔重宝,安得即位后方取?兼尔玉各有职掌,安得置之卧内?恐非是实”。他如乙集函韩首条载,侂胃被诛以后,章良能建议以韩首和金,王介抗议,以为不可。周氏认为“此非是实”,当是林大中、楼錀、倪思主之尤力。此外,王士祯居易录卷八又批评是书“颇有涉烦碎者”,认为“不及李氏朝野亲记”,也是事实。前人把李书归入史部,把是书列入小说家类,大概也与上述缺点有关。不过这並不影响它的参考价值。 四朝闻见录的通行本是乾隆戊戌(一七七八 年)年间刊刻的知不足齐业书本。这次点校时就是以此为依据的。是书原为五集,每集一卷。鲍廷博刊印此书时,以戊集卷末有秘书曲水砚一条详及王大令保母墓砖,因取高士奇所藏周密搨本及宋、元名流题识手录一卷,刊为附录。现仍附录于后,以供参考。
作者: (清)厉鹗 著,胡易知 校注
简介:《南宋院画录》对于全面认识理解南宋院画以及南宋整个画坛的情况,梳理以元明文人画为主线的画风嬗变,是非常有价值的。
作者: 印严,翟艳春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1-1
简介:僧诗滥觞于东晋南北朝,至宋而大盛。两宋是儒释道三家高度融合的时代,不但文人士子深受佛学禅理的影响,僧人也往往深谙儒学,因而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呈现出不同于一般诗僧作品的气象,独树一帜,流传并影响后世。宋代的诗僧,据厉鹗《宋诗纪事》记载有240人。可以说,随着中晚唐禅宗的兴盛,僧诗创作至宋也进入了鼎盛时期。本书精选一百首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禅意诗,一诗配一作者的亲笔画,在欣赏美诗的同时欣赏美图,对于古代诗歌爱好者来说也是一大美事。
作者: 刘崇德,徐文武点校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明刊草堂诗馀二种》内容简介:这里为喜欢读词的朋友选刊了几种在古代比较有影响,今天又比较稀见的词选读本。其中有明万历间刊刻的汤显祖评本《花间集》,明洪武本《草堂诗馀》、嘉靖本《精选名贤词话草堂诗馀》,这两个本子虽皆为《草堂诗馀》,一是翻刻宋代何士信原书之本,一是据何士信原书改编之本。再有为杨慎之《词林万选》,清人查士标、厉鹗据宋人周密《绝妙好词》所作《绝妙好词笺》,清人张惠言之《词选》(附《续词选》)、先著之《词洁》。另外,又将明人陈耀文所编《花草粹编》一种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