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 项 “周世钊”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毛泽东著;许渊冲译
简介: 1 许渊冲翻译毛主席诗词 大翻译家翻译的毛泽东诗词ZT 细刻精雕 丝缕毕现 ——评许渊冲教授新译《毛译东诗词选》的修辞美 作为中国译坛上璀灿群星之一的许渊冲先生,虽说年过古稀,著述等身,闻名遐尔,却是老骥伏枥,笔耕不止。不久前问世的《毛泽东诗词选》英译本就是其力作之一。笔者案头一卷,反复吟哦,越读越觉译笔优美韵味无穷。先生理解原作,精深独到,加之又熟谙中英诗律,细刻精雕,得心应手,将原作的妙处表达得淋漓尽致,成功地再现原诗的意境。 诗词的灵魂是意境。故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毛泽东诗词既有实境,也有虚境;既有实在美,又有空灵美,绝大多数则是二者的和谐统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开门见山气势磅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相映,以臻完善,修辞巧妙,浑然天成,是其内在的特点。许教授的新译本最大特点就是成功地保持了诗人原作上述特点,再现了原诗的优美意境。 那么,译者是怎样宏观着眼,微观把笔从修辞上再现原作深远旨意和开阔境界的呢,概括起来有三点: 一、 选词精当求音美 中国诗人作诗填词是十分讲究如精炼准确的,“推敲”一词的来历就是这个含义。“红杏枝头春意闹”及“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闹”"弄“二字的选用更是千古佳话。而英语中也有头韵、衬韵,音节长短、响亮之分。如William Blake的诗“The Tiger”首章就是一例: Tiger, Ti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美国的儿歌中亦有这样的例子: Star light, star bright, The first star I see tonight. 苏曼殊大师在翻译屈原“离骚”中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是采用此手法: The journey is long, I‘ll search up and down. 许译文中这种手法频频运用,且看《如梦令·元旦》中最后一句的译文: Below, Below, The winds unrolls Red flags like scrolls. 原文: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这样的译文真可谓绘色绘声。 另一例可见《菩萨·大柏地》首句译文: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indigo, violet Who‘s dancing with a colored band in the sky fire-lit? 原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这种加衬一字的画龙点睛之笔非对source language 及 target language 驾驭娴熟不可为之,寥寥“fire-lit”一词不仅使诗意更浓,吟诵起来琅琅上口,铿铿锵锵,而且使原诗绚烂轻盈的意境顿时重现出来,真是佳趣横生,妙不可言。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如《清平乐·六盘山》首句: The sky is high, the clouds are light, The wild geese flying south out of sight. 原文: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在一个十六个词的译句中,带[ai]音的词就多达六个,且在句中安排得十分有节奏感。节奏、音韵和诗体这是诗律学研究的三个范畴。节奏的量变包括音长、音强、音高三要素,许教授选择这样一级响亮高亢,但又不长的英文词来译无疑是十分理想的。 《沁园春·雪》为毛诗中力作,“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到公试比高。”更是脍灸人口的美喻佳句,许先生在翻译这句诗上也是煞费苦心,匠心独运的,且看: Mountains lide silver serpents dancing, Highlands like waxy elephants advancing, All try to match the sky in height. 先说选词,用mountain比hill准确贴切原文,才能形成气势;dance与advance搭配,不仅音韵上美,而且用advance来描述象的运用更为贴切。其次,句势整齐;至于由暗喻转明喻无伤大雅。 二、 造句工整求形美 许先生在其译序中开宗明义,就引用了一位外国作家关于界定诗与散文的精辟言论: "Prose is words in the best order: poetry is the best words in best order."许先生译成:散文是井然有序的文字;诗是井然有序的绝妙好词。 由此可见选词造句在写作与翻译中是何等的重要,在此,许先生是将其奉若圭臬的。他十分讲究译文与原作在句势上的对等,下面是一些对等直译的佳例: The wind rises o‘er islets green, ‘mid waves it drops, The rain from verdurous fields comes up to mountain tops.七律《和周世钊同志》: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Riding the earth, one goes eight myriad li a day; Ranging the sky, one sees Milky Ways from afar. 七律《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即使由于中英文造句上追求力度和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他也力求译文句势的工整,以尽力传达原文的句势美与节奏感,如: I see hills on hills all in red And wood on wood in a deep dye… 《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Far and wide eagles cleave the blue; Up and down fish in shallows glide;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hills on hills及wood on wood; far and wide 及up and down既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又进一步加强了原文动词"击"和"翔"表达的力度。 在英语中使用倒装句要比汉语频繁得多,故许译本也不时见,些不赘述。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许教授在构思诗人唯一一首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的译文时,更是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巧妙引进了分行梯形排列的句式,将原诗的意与境传达得淋漓尽致,且看最后一问一答,译诗何等生动有力: Who is there wielding his sword and rearing his horse? It is none but General Peng of our mighty force. 不仅句式美(who is there + gerund; It is none but …),用词也美(sword, horse, force)。Mighty一词加得尤其好,一行一顿,不断加强力度。非如此,原诗中"谁敢……""唯我……"常用句型就无法传达出来,就没有意境,没有力度。 此外杂言诗《八连颂》的翻译也是值得一提的,限于篇幅,只能让读者自己去鉴赏品味了。 一、 积极修辞求意美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毛泽东的诗词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其意境美,而其意境是通过一系列修辞后法来完成的,这也是原作的风格的一部分。因此成功的译作必须成功地再现原作的风格,美国翻译家奈达(E. A. Nida )就说过: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r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又说: "Source texts also differ greatly in the excellence of style, Generally, an excellent style also means greater problems for the translator in doing justiee to the associative meaning." 好吧,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许先生这位译坛大家在选词造句的基础上,最后是怎样来处理原诗的风格与修辞的。 经过研究,我觉得许先生的办法有三: 1、保持原有修辞格,进行对等翻译: 明喻对等直译:Green mountains like the tide; The sunken sun blood-dyed.《忆秦哦·娄山关》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暗喻与夸张对等直译:From the earth comes the news of the Tiger o‘ erthrown, /In a sudden shower their tears fly down. 《蝶恋花·答李淑一》: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2、保持原有修辞格,灵活变通翻译: 暗喻变明喻:Mountains lide silver serpents dancing, /Highlands like waxy elephants advancing…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 比喻转双关: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desire so strong,/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3、省略或添加修辞格: 去典故:After thirty-one years,back in the ancient town, I read your fine verse ‘midfalling blooms in late spring.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中文典故转西方典故,加明喻:With our courage unspent pursue the foe o‘erthrown! Do not fish like the Herculean King for renown!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综上所述许渊冲教授所译毛译东诗词相当隽永地保持了原作语言艺术的风采和修辞上的风格,这是其长期昌导翻译诗"三美"原则的最好实践,对于我们从事翻译工作的后辈人来说,是能从中获得很大启发和收益的。
作者: 胡为雄编著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02
简介: 片断: 虞美人枕上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酉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是诗人赠给恋人杨开慧的。据杨开慧的青年好友李淑一回忆:1920年,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先生在北京逝世后,开慧就随母亲回到了长沙,在李淑一父亲李肖聃先生的帮助下,进入长沙私立福湘女中读书。李淑一当时也在这所学校就读,于是她们结成了莫逆之交。此时,杨开慧和毛泽东正在相恋,共同的情趣志向、共同的斗争生活使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杨开慧经常向李淑一谈起毛泽东的为人和品质,连恋爱中的“秘密”也告诉李淑一。有一天,她们在留芳岭下散步,杨开慧告诉李淑一说她收到毛泽东赠给的一首词。李问什么内容,杨即毫无保留地念给她听,并让她看了词稿。1957年,李淑一曾写信要毛泽东重写此词,毛未写,却另写了一首词《游仙》(参见《蝶恋花·答李淑一》注释)。李淑一后凭记忆把这首词写了出来。1983年5月22日《解放军报》的文章完整地把这首词公布出来。 注释 杨开慧(1901年-1930年),号霞,字云绵,湖南长沙县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杨昌济之女。1920年底与毛泽东结婚,生有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子。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后随夫到上海。武汉等地短居。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杨开慧留居长沙板仓。1930年10月被国民党湖南反动当局下令逮捕,狱中数遭刑罚,但她坚贞不屈,拒不同意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婚姻关系。同年11月,壮烈牺牲于长沙浏阳门外。 鉴赏 莫非是爱神的无端戏扰?还怕是求婚时遭挫有难言苦衷?有着海一般心胸的伟人丈夫,还从来没有如此忧愁过。本来,在你记忆的字典中,极难找到诸如堆、愁、翻、夜长、难明、无奈、灰烬、倦极、残月、眼泪等字眼。一首寄愁词,定能够敲开霞姑那掩面半开的心扉。 后记: 我之注读毛泽东诗词 我之注读毛泽东诗词,大概是一种命运使然。我在“毛泽东时代”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记得我脖子上还围着红领巾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这位伟人的诗。那是1963年,我就读小学五年级,毛泽东10首诗词在报上发表后,我竟在课余时间读得津津有味,以至还能背诵。朦胧中,尽管有不少地方似懂非懂,但却从中得到了莫大的精神享受,汲取了向上的精神力量,更有一种难以表达的美感。入中学一年以后,“文化大革命”来了。十三四岁的我,也外出串连“闹革命”,到北京见毛主席。接着是加入红卫兵组织,跟着大红卫兵呼革命造反口号。后来反造腻了,造完了,闲起来,就读毛泽东诗词,习毛体草书。我手头至今珍藏着“文化大革命”时期购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一些“毛主席手书”诗词。——这类制品当时都不太贵,诗词集八分钱一本,诗词手迹一分钱一张。 1971年,我参加“毛主席亲自批示”的葛洲坝工程建设,作犬马之效,具体工作是负责民兵连队的政治宣传工作。葛洲坝是西陵峡下游、宜昌上游江中心的一个小岛,长江河床在此处被它与黄土坝分割为三:大江、二江、三江。这就为分期建坝提供了较好的地理条件。初到葛洲坝,住竹棚,睡地铺,但由于置身名山大川中,我感到非常的惬意。至今我还怀念有一次夜宿在西陵峡群山之中的茅棚里,清晨被山鸟清脆叫声唤醒的美妙时刻,亦忘不了我曾多次游历的、高在峭壁之上的三游洞。正是在葛洲坝,我才明白元人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中“惟有青山如壁”句的意思。当年,我常常登高望江,见宜昌对岸青山形同刀劈,果如坚壁,——这大概是千年江水下切的功绩吧?居高远眺长江时,听不见咆哮声,也不觉得浪头如何汹涌。长江显得那样的驯服、平静,俨如一衣带水。真令人难以想象它为何会选择高达数千米高的巫山山脉做突破口,从四川盆地东贯而出,硬是在巫山中部地区切成一道数百公里长的、名驰世界的“长江三峡”。那时,我只觉得已将自己置于了毛泽东那“高峡出平湖”的诗境,于是连同那辛苦的工作也蒙上了一层诗意。我从“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诗句中领略出毛泽东那种大诗人的气魄。 1976年过去了。1978年春,我就读武汉师范学院(现为湖北大学),学的是政治教育专业。那时,我根本没想到日后的工作将是研究毛泽东和他的思想,更没想到会来研究毛泽东诗词。不过,我对毛泽东诗词的注意力从未减弱。记得是年9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毛泽东《贺新郎》等诗词三首,我立即仔细的研读了它们,并还与同学谈论过。又还记得1980年夏学校图书馆清理书库,贱卖一批藏书,我花一角钱选中了一本《毛主席诗词注释》。 1984年夏,我离开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中共咸宁地委党校——它地处温泉,在潜山脚下,淦河边上,空气清新,风景秀丽——就读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我选择的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向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真是命运的安排,我开始有步骤的研究起毛泽东来了。 武汉大学给我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回忆。它的校园也当属世间少有。到处是风格独具的亭台楼榭式建筑物,侧伴碧波万顷的东湖,内有林木茂葱的络咖山,还有那三月樱花,八月桂香。春天,我与同学好友一齐到磨山或东湖游赏;夏天,我在湖水中与游鱼一起嬉戏;秋天,我在附近的红枫林中踏叶。那些个可爱的早晨和黄昏。那些个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那些个我多次翻阅、研读过的书卷。那些个我抄写摘录下来的笔记及构思写作出来的文稿。那些个人头攒动、身影飞闪、步子不停的通宵舞会。 在武汉大学期间,我基本上熟悉了我的研究对象。为了增加一些切身的感受,我花时间游历了韶山、湘潭、长沙、井冈山、延安、庐山等毛泽东生活、活动过的地方,并收集了不少研究资料。韶山的秀美,岳麓山的静幽,井冈山的雄险,延安的古朴,庐山的峻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历井冈山时,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独自一人到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朱砂冲探访的情景。那是在1985年11月19日上午,我置身峻险苍翠的群山中,面对四周死一般的沉寂,觉得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引力要将我连同这山这土凝合在一起。我感触到了山的力量!我也深深理解了毛泽东当年在一份报告中表露出的“我们深深感觉寂寞”的吁叹。奇怪的是,当时我的思绪老是缠绕在毛泽东的“波浪式发展”思想上。翻越黄洋界离开井冈山时,则给了我一种美的享受。那是在清晨,车子到了山顶,只见山外云浪翻卷,汹汹涌涌。云海代替了隆隆炮声和在望旌旗,别有一番诗意。 在长沙,我参观了毛泽东青年时代求学的地方——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时利用过的船山学社社址,以及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地小吴门外清水塘。我还游历了青年毛泽东喜欢光临的位于湘江江。动的橘子洲,游历了他常常露宿、风浴或雨浴之地岳麓山。岳麓山东滨湘江,其上山树繁茂,更有岳麓书院、爱晚亭、赫曦台、禹王碑、云麓宫等胜景名地,整个一座山都充满了诗意。怪不得老年毛泽东常常怀念着它。1955年返湘后,他与少年同窗周世钊结伴重游湘江和岳麓山,不久兴致勃发地写下了一首将人带进美妙意境的诗。1961年,他在致周世钊的一封信中,更是表露了对此山此水一种强烈的依恋之情。信中他以无比羡慕甚至嫉妒的笔调这样写道:“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薛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 ……
作者: 郑小军编纂
简介:《毛泽东欣赏的古典散文(增订版)》引用毛泽东言论,主要依据《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人民出版社多种版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 1990年版)、《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 1983 年版)、《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年版)等;另外,参阅了毛岸青、邵华、周世钊、罗章龙、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吴冷西、芦荻、孟锦云等同志的回忆材料,参考了李锐、汪澍白、张贻玖、陈晋等同志多种专著中的重要资料。书中凡转引毛泽东言论,一般不加引号,以示慎重。
作者: 贺少华编著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简介: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所独具的特殊魅力,对于青少年朋友通过阅读较为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毛泽东,无疑很有裨益。 毛泽东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他是哲学家、军事家、谋略家、史学家、政论家、书法家、诗人……但就本质而言,他是一位博学多才、谋高虑远的大政治家。而上述那些为数众多的“家”,只是他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神奇魅力的大政治家的构成要素。他从小生活在封闭山村,是一位道地的农家子弟,后来竟成为历史巨人,其奥妙何在宁本书大致上以时间为序,用短小的故事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轨迹,对于立志成才的青少年朋友和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此书在探索成才规律方面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主要参考了王首道、彭德怀、徐向前、杨成武、何长工、陈昌奉、阎长林、李银桥、萧三、周世钊等人公开发表的回忆文章和著作,还参考了李锐、权延赤、冯玉卿、张万禄、埃德加·斯诺、R.特里尔等人的著作,在此一并致谢。本书的编写还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李蓉、《中国青年》杂志社彭明榜、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胡正、贵州工学院张小燕、贵州省委宣传部周晓云等同志的鼎力相助,在此鸣谢。更多>>
作者: 王元化
简介:
本书收集了王元化先生从1940年至2002年六十多年来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政治、历史、人物与中国文化、传统、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启蒙运动及文艺与美学、作家与创作等相关领域的反思,内容广泛,思想深邃,文笔流畅。
本书多次重印,先后四次改版,均有增补,第三版原名《思辨随笔》,1995年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本书是*后改定本,内容丰富,多有创见,很值得一读。
【目录】
目录
出版说明
自序(四版)
《思辨随笔》序(三版)
《思辨发微》序(二版)
《思辨短简》序(初版)
**编 文化的反思
1 反思经历述略
2 说反思
3 文化传统构成四要素
4 封建文化析
5 大传统与小传统
6 游民与游民文化
7 传统道德与民族精神
8 道德继承
9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10 知识结构的整体
11 抽象继承法
12 中体西用
13 “你要做世上的盐”
14 ***与文化传统
15 ***思想的三个来源
16 时代与理念
17 态度与思想
18 思想与学术
19 体改与启蒙
第二编 反思五四与改革开放
20 什么是“五四”精神
21 “五四”时期四观念
22 再谈“五四”
23 “五四”三想
24 说“激进”
25 说“现在”
26 “五四”并没有反封建口号
27 “‘五四’好就好在没有学术”吗
28 “五四”反儒不反法
29 “五四”与传统
30 继承“五四”与反思“五四”
31 扭曲的启蒙心态
32 思维模式
33 斗争无处不在
34 集体主义一词
35 《矛盾论》为何批德波林
36 “文革”批孔
37 读书抄
38 中国农民特殊论
39 曲笔构陷
40 旧上海流氓术
41 流氓主义
42 “一切都不会白白过去”
43 苏联解体后的异议者
44 理论准备不足
45 “只好以腐败为代价”
46 人的素质
47 女性赞
48 清华老校歌
49 摆脱依附,找回自我
第三编 卢梭与韩非
50 说恶
51 自私与自利
52 三个P
53 再谈公意
54 “立法者”
55 “主权者”
56 “强迫的自由”
57 卢梭的思辨哲学举例
58 坐标移动
59 谈“改造人性”
60 尚同
61 韩非并不集法家大成
62 无辩
63 选言判断
64 阴鸷反噬之术
65 “告奸”与“除阴奸”
66 牛马、豺狼、鹰犬
67 权术举例
第四编 晚清政坛(附道光以前)
68 曾国藩著“挺经”
69 宦术
70 李鸿章办外交
71 戊戌变法之前、之外、之后
72 高阳谈张之洞
73 伪造合影
74 刚毅识杨金龙
75 司官护法
76 水晶灯笼
77 周汉其人
78 沈荩之死
79 日知会
80 谈太平天国
81 甲午缉奸
82 鸦片战争时的抗英人物
83 屈大均葬衣冠
84 吴汝纶论中西医优劣
85 跪拜礼
86 祀天敬孔
第五编 中国知识分子
一、近代思想的探索
87 “以理杀人”
88 龚自珍与法家
89 龚自珍生平行事
90 驳己亥出都仓皇可疑说
91 《学隶图跋》钩沉
92 《纵难送曹生》
93 “横以孤”
94 不拘一格降人材
95 “蛆虫儒”与“蛆虫僧”
96 嘉道两朝士气衰颓
97 早期讽刺文
98 《京师乐籍说》
99 文如钩锁,义若连环
100 书狱妙喻
101 “情”和“自我”
102 从宥情到尊情
103 人格力量与思想力量
104 大独与大群
105 鲁迅与太炎
106 再谈鲁迅与太炎
107 鲁迅思想的曲折历程
108 “破落户飘零子弟”
109 鲁迅与周作人
110 托尔斯小之类
111 《鲁迅传》与传记文学
112 开拓鲁迅研究的领域
113 功利主义之争
114 谈胡适之学
115 胡适论清学
116 胡适谈文学
117 贺麟谈法
118 关于诸葛亮之辩
119 说无政府主义
120 再说无政府主义
121 太虚法师
122 刘师培一鞭先着
123 《衡报》
二、近代学术
124 孤往精神
125 记熊十力
126 熊十力二三事
127 《十力语要》
128 谈汤用彤
129 杨遇夫回忆录
130 记郭绍虞
131 记郑桐荪
132 挽风气,贬流俗
133 无邪堂谈博与约
134 无邪堂谈明清之学
135 无邪堂谈治学根基
136 与友人书:谈古史辨
137 日记摘录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138 顾准其人其书
139 高调与低调
140 再谈《无梦楼随笔》
141 记孙冶方
142 记冯定
143 忆若水
144 满涛之死
145 初见林毓生
第六编 思辨哲学
一、黑格尔
146 费希特的“自我意识”
147 黑格尔体系
148 黑格尔的体系思考
149 《小逻辑》对我的启迪
150 逻辑链锁
151 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
152 “具体普遍性”质疑
153 简单化
154 氢氧碳不等于肉
155 知性概念
156 感性——知性——理性
157 知性的分析方法
158 知性在一定范围内的效准
159 知性是理性认识的一个环节
160 费尔巴哈批判**哲学
161 康德的百元之喻
162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163 直接判断中的主谓关系
164 哲学史上的一种提法
二、先秦名辩与魏晋玄学
165 重共性轻个性
166 形式逻辑
167 原则与原则的运用
168 达名、类名、私名
169 三才说
170 释自然
171 释虚静
172 《墨辨》与《荀子》的认识分类
173 韩非解老
174 “前识”
175 矛盾论与治不逾官说
176 王弼何晏《论语注》
177 对任继愈道与理说献疑
178 玄学与先秦名家
179 玄学与西方哲学
180 玄学再估价
181 钟会四本论
182 魏晋的意象言之辨
183 三教同源说
184 玄佛并用
185 玄学解《易》与汉儒《易》学异旨
186 早期传入的因明学
187 译经理论
188 专门名词
189 三教治道说
190 《灭惑论》与梁武帝之学
191 梁代玄风复阐
192 释慧琳《白黑论》
193 佛学影响了中国文化
194 《中国通史简编》的误译
195 嚼饭与人,徒增呕秽
三、文史小考
196 六诗与六义
197 《孔疏》破《郑笺》
198 达巷党人
199 释“无所成名”
200 孔子与射御
201 子见南子的行为准则
202 子见南子合于礼说
203 释孔子矢词
204 南朝的士族与庶族
205 奉朝请
206 文质概念引入文学始于佛经传译
207 佛窟寺为梁徐庆造
208 僧,众也
209 扶桑不是日本的旧称
210 扶桑为东方理想国说
211 明末将卒骄横
212 泰山非大,秋毫非小
213 “回到乾嘉学派”
214 崔述先被日本重视
215 王国维读《资本论》
216 说新解
217 比附举例
218 三星堆出土的“神树”
219 印第安人的亚裔祖先
220 芦墟译名辨
221 《死海卷》
222 ***为国家定制
223 《晚年》五记
224 圈去“小资产阶级”的“小”
225 反智标语
第七编 美学与文艺
一、 西方美学
226 情志A
227 情志B
228 情致译名质疑
229 知性不能掌握美
230 观念性的统一
231 美的理念辨析
232 审美主客关系
233 破艺术清洗论
234 黑格尔的艺术鉴赏力
235 创作奥秘剖解
236 情况——情境——情节
237 风格与作风
238 矫揉造作的作风
239 风格论的贫困
240 风格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241 别林斯基与黑格尔
242 别林斯基与自然派
243 再谈别林斯基
244 狂暴的维萨里昂
245 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见解
246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同时代人》
247 美在生命
248 与友人论学书
二、谈《文心雕龙》
249 知?好?乐
250 陆机的感兴说
251 生气灌注
252 《文心雕龙讲疏》序
253 谈诠释
254 刘勰依古文说解《易》
255 释“道”与“德”
256 释宰
257 释“文成规矩,思合符契”
258 释物
259 才性与才气
260 艺术思维过程
261 比兴之义
262 观赏的独立性与投入性
263 写意传统
264 日本的《文心雕龙》研究
265 《刘岱墓志》
266 刘勰世系
267 刘勰卒年
268 诗与人为一说
269 善入善出
270 自由与主观任意性
三、文化批判
271 学术良心
272 古典哲学精神哪里去了
273 人文精神与科学家
274 需要纠正的一种学风
275 “策略性”
276 学术压思想?
277 把屁股移过来
278 谈浮躁
279 不要产生太多的文化泡沫
280 新形式
281 “不穿制服的将军”
282 新思潮与新成果
283 “各领风骚三五天”
284 “新的总比旧的好”?
285 新的不一定都是好的
286 意识流
287 艺术价值“炒”不上去
288 趣味不会平等,艺术不会统一
289 忒耳西忒斯式的酷评
290 路线斗争式的论辩
291 和而不同,群而不党
292 反刍
293 遵命文学对谁都有害
294 破“抓要害论”
295 两种表象
296 破创作过程分段进行论
297 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
298 艺术形象
299 形象思维中的个别与一般
300 驳形象化说
301 创作的直接性
302 说主题
303 主导的情志
304 把病“表”出来
305 狗儿爷与农民意识
306 说真诚
307 “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
308 艺术的偶然属性
309 社会和艺术二元标准质疑
310 写真实的厄运
311 垂杨柳和黄花鱼
312 演员的三个自我
313 对观众的虚伪的服从
314 看戏要善入善出
315 综合研究法
316 研究方法与说明方法
317 文化交流
第八编 论作家
318 黑格尔论莎剧的偏见
319 以翻译入文学史
320 席勒格的讥讽说
321 塞缪尔?约翰逊的“褒贬格”
322 谈史密斯《莎士比亚评论集序》
323 丹纳
324 柯勒律治谈《理查二世》
325 哈姆雷特的犹豫
326 哈姆雷特的性格
327 斯坦尼误读《奥赛罗》
328 隔离室中读《奥赛罗》
329 摆脱阶级观点局限
330 《李尔王》的启发
331 福斯泰夫与猪八戒
332 《莎剧解读》的回应
333 莎剧不能上演说
334 伊丽莎白时代的舞台
335 莎剧在中国的上演
336 “五四”时期不喜欢莎士比亚
337 谈朱译莎剧
338 巴尔扎克的小说情节
339 果戈理的讽刺
340 斯坦尼不懂契诃夫
341 批评家对《海鸥》的攻击
342 《海鸥》与新形式
343 生活吸干了他的生命
344 《姚尼奇》
345 庸俗胜利了
346 契诃夫的“小笑话”
347 功夫深处却平夷
348 莱渥夫是怎样一个人?
349 罗曼?罗兰和他的时代
350 在孤独中工作
351 “心的光明”
352 《约翰?克利斯朵夫》
353 批判者
354 《人鼠之间》
355 谈卓别林
356 再谈卓别林
357 《新约》
358 圣像艺术
第九编 文化杂谈
359 京剧与戏改
360 艺术的快与慢
361 京丑戏
362 外国人谈京戏
363 汉剧《宇宙锋》
364 川剧《帝王珠》
365 秦腔《赵氏孤儿》
366 《芙蓉镇》的不足
367 观潘天寿画
368 读书三得
369 金圣叹示释弓
370 文章繁简
371 古文朗诵
372 无错不成书
373 修辞例一
374 修辞例二
375 教育折腾
376 “学术中心何处寻?”
377 让知识者发出声音来
【免费在线读】
14 ***与文化传统
1988年这方面已有不少有价值的文献,如《新民学会资料》、《湘江评论》、《讲堂录》、《伦理学原理批语》等都是研究***早期文化思想的重要资料。建国初至“文革”前夕为***管理图书报刊的逄先知所写的《***的读书生活》,是记述***后期文化思想的重要文献。
***在“五四”早、中期固然赞赏胡适、陈独秀、吴虞、李大钊等,但并不主张废弃传统文化。早在湖南**师范就读时,他就受到杨昌济的熏陶。“五四”前夕,1914年他在日记中写道:“仍抄曾文正公日记,欲在一月以内抄完,亦文正一书不完不看他书之意也。”“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1917年,他仍自称“独服曾文正”。当时,他还往“船山学社”聆听学术报告。直至1937年,他成为党的领袖,在延安讲授哲学,还请边区外的同志为他搜购自己收藏不全的《船山遗书》。
在湖南就读时,曾多次偕蔡和森、萧子升、易礼容等出游北京、上海、山东等地,拜访孔孟故居,向陈独秀、胡适等求学问道。这期间,除醉心阅读《新青年》外,也钻研古籍。重点阅读的书有《近思录》、《仁学》、《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昭明文选》、《韩昌黎全集》等。1920年他给周世钊的信中说:“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这都说明“五四”时期青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去年出版的汪澍白《***思想与文化传统》,有一章曾根据***的《伦理学原理批语》等,从“本原论”、“格致说”、“知行观”三方面来阐述朱熹哲学对青年***的影响,足资研究者参考。我认为汪著提及颜习斋对***的影响是更值得注意的。颜习斋出生在北方一个小村落,他的生涯大多在家乡度过,他把读书比作“吞砒(霜)”,强调习行有用之学。所谓习行有用之学唯兵、农、礼乐三端。《年谱》记他对张文升说:“如天不废予,将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颜习斋排斥读书,强调实践,其说与宋明诸儒迥异,但仍是儒家的一个学派(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称颜学不是儒学,而是墨学的复活。李泽厚从之。此说不确。盖墨子非攻,颜元却主张以军旅强天下)。故钱穆说他气魄之深沉,识解之毅决非南方学者梨洲、船山、亭林诸人所及,并谓其思想深层与王阳明有一定渊源,故称其“仍是宋明诸儒矩矱”。
汪著指出***于1937年写的《实践论》多次直接使用了知行这个中国哲学史上习用的范畴。1951年《实践论》公开发表时,***还特意加上“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虽然后来***在关于坂田文章的谈话中说,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老庄、墨子、张载、李贽、王船山、谭嗣同都“没有讲清楚”;但是,用实践来概括认识论,却是和颜习斋的思想有相通之处的。颜*重亲知,强调“要在行字着力”。他名所居为“习斋”就是表示重视躬行践履之意。他*初也是信奉程朱陆王之学,后来又转而对它进行了批判。他在《言行录教及门》中说:“古今旋转乾坤开物成务,由皇帝王霸以至秦汉唐宋明,皆非书生也。读书著书能损人神智气力,不能益人才德。”他力排朱子的读书为穷理之说,以为“试观今天下秀才晓事否?读书人便愚,多读更愚,但书生必自智,其愚却愈深”。他著书很少,但留下这类排斥读书的话却很多。汪著指出,***也多次发表过类似的见解,并援引***1964年春节座谈会的讲话为证。“讲话”称:“明朝搞得好的,只有明太祖、明成祖父子两个,一个不识字,一个识字不多,是比较好的皇帝。以后到了嘉靖,知识分子当政,反而不成事,国家就管不好。书读多了,就做不了好皇帝。”早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也说过:“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的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我认为***主张知识分子只有参加体力劳动才能改造思想也和上述观点不无关系。体力劳动是指上山下乡运动,到农村去滚一身泥巴。他到了晚年更进一步提出知识分子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时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承认农民身上也有落后的东西,而是把农民当作无产者,和工人阶级等同起来了。我在文中说,据传***在晚年读的是大量线装书。现在查阅了逄先知的《***的读书生活》,可将要旨转述如下:进北京后,逄为***特地买了一部《四部备要》,一部大字本《二十四史》。前者,他读了大部分。后者,则不止通读一遍。他还浏览了大量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小说等。但对外国作品却读得很少。逄只举出了《茶花女》、《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寥寥几部。至于经济管理,特别是国外有关社会化生产管理方面的书就读得更少了。
15 ***思想的三个来源
1991年过去我一直认为***主要只是吸取继承中国传统中的东西(在大陆学术界这种看法似乎至今仍占支配地位),其实这是很片面的。我重新探讨这一问题,发现他以前很注意苏联的理论概况以及由苏联理论家阐释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他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比如在延安时期战前出版的里昂吉耶夫的经济学、亚历山大洛夫的哲学之类。延安整风时期刊印的“干部必读”,大概是经他指定的书籍,而这些书也都是同类性质的。作为他的哲学奠基之作的两论《实践论》与《矛盾论》,是以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以及斯大林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依据的。两论是***思想的根本,其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学说均以此为基础。两论中虽然也偶或涉及中国传统观念(如知行的模式、老子语录、孙子及其他兵法家的警句,《水浒》中的三打祝家庄的故事等),但这些都只是他所谓的“民族形式”,或用来说明原理,或作为例证而加以援引,并不是立论的根据。他在倡导人民公社时,想到的是《张鲁传》和巴黎公社,而人民公社的命名就是由仿效巴黎公社而来。列宁的《唯批》对他的影响特别大。苏共与中共都曾以这部书作为党校培训高级干部的教科书。解放后理论界长期以来用所谓哲学上唯物、唯心两条路线斗争模式来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据以划线并判定高下,其根基即是来源于《唯批》。至于“造反有理”,虽然主要是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造反运动的经验,但也渗进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一位友人曾对我说,他的思想主要来自传统,我认为并不这样简单。比如作为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改造人性”,这是传统中没有的,而是很可能来自从苏联理论界传入的有关法国大革命雅各宾专政时期对卢梭理论的诠释和实践。再如斗争哲学也是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孔老二没有这个东西,也许和反人性、反人道的法家传统可以沾上点边,但主要还是他对阶级学说的诠释和创造性的发展。他的思想渊源是错综复杂的,仅仅用传统去概括,就不免简单和片面了。其中有来自传统的(但需要对儒释道墨法种种传统加以分辨,更需要将大传统与小传统加以区分),有来自苏联所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也有对传统和外来学说加以创造性发展的等。对于上述三个方面,大陆学界只强调头一种,承认第三种,而忽视了第二种,这是一种简单的看法。
16 时代与理念
1993年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说:“孔子的伦理,实寓有所谓絜矩之道在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总使两方面调和而相济,并不是专压迫一方面的。”他认为西方是先有我的观念,才要求本性权利,才得到个性发展,每个人之间界限划得很清,开口就是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谁同谁都要算账,甚至父子夫妇之间也都如此。而中国则恰好相反。西洋人用理智,中国人用直觉——情感。西洋人有我,而中国人却相反,母之于子,其情若有子而无己;子之于母,其情若有母而无己。兄之于弟,弟之于兄,朋友相与,都是为人可以不计自己,屈己从人的;不分人我界线,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以孝、悌、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他说,这是孔子伦理的要义。但是在过去的社会中,孔子的精神理想没有实现,只是一些古代礼法,呆板教条,以致偏倚一方,黑暗冤抑,苦痛不少。然而尽管如此,在家庭里社会上,时时都能得到一种情趣,不是冷漠敌对,互相像算账的样子,因而于人生的活气有所培养。这不能不算是一种长处(以上综述大意)。
尽管对于上述某些观点以及梁书中所设想的礼乐制度在未来文化中的陶养感情作用,笔者并不赞同,但是这段话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这就是伦理道德的继承问题。60年代初,这个问题曾在大陆提出,未展开讨论,便草草收场,收获不大。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下篇《中国人之自觉》中说:“须知凡一种思想,总是拿它的时代来做背景。我们要学的,是学那思想的根本精神,不是学它派生的条件,因为一落到条件,就没有不受时代支配的。比如孔子说了许多贵族性的伦理,在今日诚然不适用,却不能因此菲薄孔子。柏拉图说奴隶制度要保存,难道因此就把柏拉图抹杀吗?明白这一点,那么研究中国旧学,就可以得公平的判断,而不致谬误了。”当时,陈寅恪写的《王观堂先生挽词》也说到传统伦理的现代意义所在,他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理念)者。”所谓传统伦理中的抽象理想**之境,即是梁文中所说的排除了时代所赋予的具体条件之后,思想的根本精神,这也就是陈寅恪所谓柏拉图的理念。柏拉图的理念说,后来为德国古典哲学家所继承。按照黑格尔的解释,个体存在只表现理念的某一方面,因此是有局限的,这局限性促成其毁灭。理念本身不可认作是任何一事物的理念,而是在这些个别的实在的结合里和关系里,实现其自身。理念的自身本质是具体的,因为它自己决定自己,自己实现自己。在传统道德继承问题上,无论是梁启超说的“思想的根本精神”,或是陈嘉异说的“民族精神之潜力”,或是陈寅恪的“抽象理想**之境”即“理念”,都是指排除时代所赋予的特定条件之后的精神实质或思想实质。根据这一观点,等级制度、君臣关系等,只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所派生的条件,而不是理念自身。理念乃是在这些派生条件中所蕴含的作为民族精神实质的那种“和谐意识”。过去,在道德继承问题讨论时,冯友兰曾提出抽象继承法。这一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反不如以上诸说明晰。因为民族精神和理念都是具体的,更谈不到对它们的抽象继承。传统伦理道德除了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外,也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抒情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这是有继承性的。
东西文化融会调和是极其复杂的,其中不少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持调和论者都主张开发传统资源,使之与西方文化接轨。但是在许多方面,传统资源十分贫乏。比如,民主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制度。不少学者举出孟子的君轻民贵、黎民不饥不寒之类,这是很不够的,陈焯撰《议院古明堂说》,称古代明堂有今议会性质。陈嘉异据《春秋命历叙》称循蜚纪(太古十纪中的第七纪)神皇氏执政,使神民异业,说这就是政教分离。诸如此类,更不足为训。民主制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但传统思想乃内在超越,重修身,而治国则是修身的延续,故法治理论与法治经验在传统资源中极为稀薄。内在超越者必重道德而轻法律,外在超越者必重法律而轻道德。这是两种不同模式的文化。如何使之融化,是十分困难的。目前海外学者在对付这一难题时,也常常陷入困境。至于在个性、人权等问题上,中西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分歧。西方重个人个性,故这方面十分发达。但在中国传统中则很难寻觅这方面的资源,梁漱溟曾明白宣告:“宋以后所谓礼教名教者又变本加厉,此亦不能为之曲讳。数千年以来,使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权威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的不及西洋之处。”杜亚泉在《论社会变动之趋势与吾人处世之方针》中,也说到传统思想以克己为处世之本。他认为这种思想也“并非没有流弊,以其专避危险之故,致才智不能发达,精神不能振起,遂成卑屈萎靡,畏葸苟且之习惯。我今日社会之所以对于西洋社会而情见势绌者,未始非克己的处世法之恶果”。
以上这些对于传统文化的冷静思考,都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作者: 陈明新编著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简介: 内 容 简 介 毛泽东与周世钊既是经常 作诗填词应对唱和的同学和诗 友,又是相处融洽无话不谈的 知己。该书通过他们之间的函 来信往、晤面畅谈及一系列典 型事例,生动地勾勒了伟人的 成长之路,展示了那种同学、 朋友、兄长、同志之间63年的 拳拳情谊,再现了一些鲜为人 知的历史真实。
作者: 吴功正主编
简介: 毛泽东诗词是风雷激荡的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记录和载体,遂成为史诗;是毛泽东本人那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人生经验的写照,凝聚着他的精神、情感、理想和愿望,遂成为他所赞同的中国传统诗学思想——“诗言志”(1945年,重庆,为徐迟题词)的审美表征。 我们完全可以把一部中国革命史与毛泽东诗词联结起来阅读,互相参证。中国革命的每一个重要事件、每一步进程,甚至一些具体的战略、策略、部署,都嵌留在毛泽东诗词之中;毛泽东以其独有的文学审美方式反映了这一切,从而为以诗证史提供了又一个范例。 与之同时,毛泽东诗词又有着十分直接的审美经验品格。例如《对郭沫若〈喜读毛主席《词六首》〉的改文》写道:“‘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于是,毛泽东诗词为中国诗学所一再倡导的情景真切之美提供了另一个范例。 毛泽东曾说他在解放前的诗词是“在马背上哼成的”,这便成了这位革命家、诗词家的创作形象的生动写照。因为是“在马背上哼成的”,便传来“黄洋界上炮声隆”,便出现“风展红旗如画”,便回荡“国际悲歌歌一曲”。因为“在马背上”哼吟,当然就不同于李长吉瘦驴诗囊的苦吟,也不同于陆放翁细雨骑驴的闲吟。戎马倥偬而又意态自若,无心为诗却每成绝唱,这样便出现了一代伟人的诗词创作形象和他那独特的创作心态。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解释他何以要“反其意而用”“陆游咏梅词”。作为诗人、词人,其內在视域则是革命家的襟抱。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说诗啐语》写道:“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着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依此就可以阐释毛泽东诗词中的一系列现象。第一等襟抱,发为第一等诗词。他气魄雄浑,笔势“横扫千军如卷席”;他雄视千古,“指点江山”,评说“唐宗宋祖”、“风流人物”。他在一些具体对象上的看法和识见之所以比别人更高更远,例如郭沫若说:“千刀当剐唐僧肉。”他则委婉纠正:“僧是愚氓犹可训。”都发源于那个“第一等”。所谓毛泽东诗词的个性就不能仅指创作范畴的特点而言,而是指别人所未备和未能企及的內在“襟抱”。 毛泽东跟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无不相通,心潮跟随时代的潮汐涨落,跌宕起伏,脉搏作同一节奏的跳动。他的情感趋向导发于他所认为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观。于是,他对“洒向人间都是怨”的军阀混战深恶痛绝,对“十万工农下吉安”的雄壮行军尽情赞颂。《人民日报》上一篇“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报道。顷刻掀揭起他的情感波涛,“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笔”歌之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他痛的是“人民五亿不团圆”,喜的是“遍地英雄下夕烟”。因此,他的情感世界和內涵便闪烁着动人的亮色。 然而,这位农民的儿子、故交的挚友,其情感又是多色调、多声部的。“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有着对于农家故乡的深长感叹。他对挚友之爱是那样的深切,《五古.挽易昌陶》:“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他对于壮烈牺牲的妻子杨开慧的怀念,可以说是几十年耿耿不尽,全部情感统统凝化为“我失骄杨君失柳”的“骄”字之中。《贺新郎·别友》写早年与扬开慧的儿女情长、凄清离别,大得宋词风味。缠绵悱恻,曲折回肠,勾描凄然情态,楚楚动人。献身革命的战士虽然刚肠烈火,却有柔情如水,两者的结合便展示出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内涵。他没有回避,反而用细腻深婉的笔触表达了常人所具备的儿女私情。这没有贬抑,反而增加了他的亲和感。例如《虞美人·枕上》所披露的完全是枕上思念之情:“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从《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故友之情、同窗之谊的重视,委婉而又温雅,使人如坐春风霁月之中,熨帖心灵。他总是动情地勾起往事:“饮茶粤海未能忘。”“尊前谈笑人依旧。”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情感契合。这里有着毛泽东所特有的蔼然风度、雅量。于是,毛泽东诗词便展现出了这位伟人的另一个情感世界窗口,亲和而亲切。
作者: 何联华
简介:
《*诗词研究史》记述和探讨了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21世纪之初的*诗词研究的基本行程、研究要事、代表论著和知名学者的贡献等方面的情况。
《*诗词研究史》分为历史行程概述、研究要事摘记、代表论著选评、首批学者简志四编,每部分内容均按时序排列,构建出了一部*诗词研究简史的基本框架。
【目录】
*编 历史发展概述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艰难起步
“注家蜂起”中的竞相评说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空前传播
改革初期的曲折前行
改革深化中的全面提升
追梦筑梦中的常态发展(2015年至今)
第二编 研究要事摘记
1934-1956年研究要事
1957-1966年研究要事
1966-1976年的传播纪事
1978-1993年研究要事
1994-2014年研究要事
第三编 代表论著选评
文章选评(1945-1956)
论著选评(1957-1965)
文章论著选评(1966-1976)
论著点评(1978-1993)(按出版年月顺序)
论著点评(1994-2014)
第四编 首批学者简志
柳亚子——讴歌、评论*诗词*早的著名诗人
郭沫若——20世纪中期评说*诗词的权威大师
臧克家——“在同一个诗的世界里”评说毛诗的诗坛泰斗
赵朴初——一位努力探讨*诗词艺术特色的文化学者
周世钊——与*相交时间*长的毛诗研究者
周振甫——一位因作“注”而闻名的毛诗研究专家
佛雏——*诗词美学研究的重要拓荒者
蔡清富——为拓展毛诗研究新领域而鞠躬尽瘁的学人
徐涛——一位努力搜集和认真诠释*诗词的学者
陈安吉——*诗词版本学研究的重要奠基者
刘金琼——全面、系统研究*诗词格律的学者
刘汉民——*诗词美学体系的重要构建者
吴天石——较早出版研究*诗词专著的著名学者
刘济昆——*个在港台地区大力传播毛诗的学者
季世昌——为研究和普及*诗词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
陈晋——新时期毛诗研究队伍中的领军学者
后记
【免费在线读】
《*诗词研究史》:
三 微观宏观谈高见,愉快轻松议诗魂
较早对*诗词作宏观考察,划分三个创作时期,拓展了*诗词的研究思路。*诗词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过程。由于主体和客体的历史时代原因,*诗词研究曾较长时间处在比较单一狭窄的微观视界阶段。多年在内地大学就读、后来移居香港的刘济昆,是较早跳出传统研究框框,从宏观视野、客观态度来观察和研究*诗词的学者。刘济昆的这种视界和方法,多年前已被内地的谭洛非、蔡清富、董正春、徐涛、陈辽等学人所关注和欣赏。对刘济昆的毛诗研究较早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和评述的,当数上海学者陈辽。陈辽对刘济昆在《*诗词演义》《*诗词全集》《笑谭*诗词》等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诗词研究的系列真知灼见”进行了评述。尤其对刘济昆将*一生创作的诗词分期进行考察的方法给予了肯定。他说:“在刘济昆看来,*一生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从1893年在湖南韶山出生到1934年红军长征止;中期是从1935年遵义会议上执掌党军大权开始到1956年,这时期*节节胜利,所向披靡;晚期从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直到1976年逝世。”①接着文章对刘济昆所分早、中、晚三个时期的*诗词创作所展现出来的*的“人”的形象、诗人的形象和领袖的形象三者关系的统一与变化进行了阐释与评介。刘济昆的这种将*的人生际遇与诗词创作结合起来做系统的宏观考察的方法,已突破了早期的学者们常用的逐篇鉴赏的视角局限,为后来的研究者们开拓了宏观考察的思路。
首创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毛诗研究模式,开创了讲述“*诗词故事”的先河。诗词这种形式,由于历史传统和艺术体式的原因,也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它又同诗人、政治家和领袖身份的*结合在一起而成为“*诗词”,因而人们一开始便对它产生一种高雅、艰深、难懂的感觉。于是便有大诗人、大学问家、大教授出来撰文注释、解读等。而他们的大块文章,往往又都正经八百、严肃认真的学究式较多,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学者们更不敢越雷池半步地去放开解说。这就很自然形成了一些“规范”式、机械化地鉴赏解读的套路。深知香港同内地文化环境差异的刘济昆,大胆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策略和方式。他一改内地长期将*诗词变成路线斗争的符号、派性之战的武器和枯燥说教的模式,以致完全忽视诗词艺术的审美愉悦和寓教于乐的功能的做法;运用了传统的章回体式的“演义”形式,从*的青少年时代到*的晚年时代,一首诗词记叙*的一段人生,演绎出一个动人的故事,使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充溢其间,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既看到了*奋斗搏击的光彩人生,也感受到了中国政坛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生活的今昔巨变,适时地满足了港台地区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因而他的《*诗词全集》作为*本在台湾公开发行的正面介绍*生平诗词的著作,自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连美联社的电讯也称:“这是*著作首次在台湾发行,初版首月已售罄!”
……
作者: 周世钊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年12月
简介:
《*青少年时代的故事》是周世钊根据回忆和资料收集创作的纪实作品。作品讲述了*从乡村私塾到湖南*师范的求学经历,以及在湖南的早期革命活动,展现了少年*努力吸收中外先进思想,积极投身革命实践的艰辛路程,塑造出一个笃学善思、志存高远、意志坚强、心怀天下的人物形象。全书洋溢着昂扬的青春气息和慷慨的爱国热情,对当下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回顾一代伟人的成长足迹,既能让读者重温历史,缅怀伟人,感恩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又能让青少年汲取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挑战未来的力量,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