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8 项 “周建设” 相关结果
嵌入式开发第1站——突破C++
作者: 周建设 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3-1
简介:随着嵌入式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对于嵌入式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仅单纯地使用汇编语言、C 语言已经很难满足大型项目的开发需求。目前C++已然成为嵌入式应用层开发的最流行编程语言之一,本书重点讲解实际项目中C++语言的156 个常用知识点,并分为156 个专题,以“加油站”的形式剖析项目的多种使用场景,归纳总结注意事项,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并且着重指出了新入门的软件工程师比较模糊的问题及容易犯错的地方。此外,本书还设置了80 个项目技能实战训练的专题,以“训练场”的形式帮助读者提高实际的项目开发技能,使读者能够举一反三,并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实际的开发技能。本书结构清晰、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作为高校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的教材和嵌入式程序设计培训的实践教材及课程设计辅助读物,也可以作为广大嵌入式程序设计爱好者、在校大学生及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Influence of customers experience on the brand relation:take the emporium shopping for example
作者: 周建设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简介: 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导致的产品(服务)同质化趋势逐渐抹杀了人们消费产 品(服务)时的个性化、独特性感受;另外,顾客个性化体验需求在上升,从 而使得顾客品牌关系更加不稳定。这既降低了顾客价值,又削弱了企业获利 能力。同时也就降低了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因此,研究顾客体验对品牌关系 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于质的分析,构建了顾客体验 对品牌关系的影响概念模型,并以南昌市商场购物顾客为研究样本,通过大 样本问卷调查,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Lisrel结构方程软件进行分析,对顾 客体验对品牌关系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顾客 购物体验的结构维度、顾客购物体验的测量量表;(2)顾客商场品牌关系的 结构维度、顾客商场品牌关系的测量量表;(3)顾客购物体验对商场顾客品 牌关系的影响概念模型;(4)顾客购物体验对顾客商场品牌关系影响的管理 借鉴。
世纪工程——“星球大战”与当代世界
作者: 刘戟锋,周建设著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简介:
Brand management
作者: 万后芬,周建设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分为品牌理论、决策、推广、忠诚和资产篇五部分。本书以品牌基础理论—品牌决策—品牌推广—品牌忠诚—品牌资产运营为主线,全书脉络清晰,结构严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又有经典的品牌管理案例。在介绍国外经验的同时,也叙述了我国成功企业的品牌管理。针对互联网的普及和影响,书中还专门论述了网络品牌的建立、推广和发展策略。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教材和企业培训的参考资料,也适合于企业高层经理及品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特色: 本套教材突出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立足于摒弃传统本版教材内容陈旧的窠臼,破解外版教材脱离中国国情的困境,站在一个新的地平线上,构造一个新坐标系,为中国的管理教材作全新的诠释,打造中国管理教育新的权势。 作者简介: 万后芬,中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课程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地区市场营销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秘书长。被国务院授予高教领域有突出贡献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中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教学优秀奖、研究生教育 “华为”奖等项综合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定量研究、零受问题研究、绿色营销研究、企业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更多>>
语义、逻辑与语言哲学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2006
简介: 《语义逻辑与语言哲学(精)》以语言的本质要素为切入点,针对语言研究的语义逻辑和语言哲学,探讨了作为一门学科的语义逻辑和语言哲学的科学内涵。 《语义逻辑与语言哲学(精)》收录的论文有《语言研究的哲学视野》、《亚里士多德的语义理论研究》、《先秦语源论》、《语言哲学对话》、《逻辑与思维》等。
经商新概念[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周建设著;陈禺邑等绘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1999
商法评点
出版社:
简介:本书以现代商战为依托,从开局到定位,商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策略、竞争策略、顾客策略、商务洽谈策略、店铺策略等八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营销的典型谋略。 全书谋篇布局新颖、文笔生动优美、读来易入佳境,是难得的营销谋略佳作。 本书是作者继《商铭》和《商务通书》之后的第三本商业经济著作。全书以现代商战为依托,从开局到定位,商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策略、竞争策略、顾客策略、商务洽谈策略、店铺策略等八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营销的典型谋略。全书通篇采用了“要领”、“实案”、“评点”相呼应的格式,是一部难得的营销谋略宝典。
Windows CE设备驱动及BSP开发指南
作者: 周建设编著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是《Windows CE项目开发实践丛书》之一。 本书围绕着一个BSP的实例开发为中心进行讲解,对Windows CE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调试、移植、Boot Loader开发、OAL开发、BSP相关配置文件的设置等做了深人地剖析。此外,还在此实例BsP基础上介绍了开发家庭智能化系统的流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电气、控制、计算机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Windows CE设备驱动及BSP开发的参考书或自学教材,也可供从事嵌人式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还可作为嵌入式培训班的教材。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1996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3年优秀报告文学精选集
作者: 杨晓升主编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04
简介:1995年,在山东某商业银行业务处任处长的周建设被借调到北京总行。 第二年,妻子也辞职到了北京,并在一家企业找了一份临时工。妻子来后,他们租了一间房子,有了一个临时的家。也是在这时,周建设动了想调进北京的念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儿子。 山东是高考大省,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多达30多万人,而算上大专,总录取率也只有50%左右,所以竞争异常激烈,录取分数线每年在全国居高不下。 2001年,某家中央大报将各省市录取分数线公之于众,山东省第一批重点院校录取线比北京要高出100多分。这年高考前后,公平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北京、上海成为关注焦点。外地人认为北京人占了便宜,不但沾了首都的光,也沾了高校资源丰富的光。就因为北京高校资源丰富,北京的孩子考大学就容易,十个人里有七八个能上大学。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愤愤不平,有人出来说:“咱北京的孩子别看分数低,可素质高。”这更招来一阵猛烈的板儿砖。2001年9月,北京市对外宣布:2002年,北京市高考将自主命题。嫉妒的、愤愤不平的、抨击的,全都傻眼了,人家不跟你玩一个游戏了,跟你的游戏规则不一样了,你还说啥? 如果不是家里有一个也即将要高考的孩子,周建设也许不会去关心录取分数线的问题,不会去关心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儿子上的是一所重点中学,成绩不算好也不算坏,上个大学估计没问题,但要想进重点大学还是有点儿悬。 虽然借调到北京,但在北京落户,周建设倒真没想过,分行的两位副行长在一两年内将先后退休,他这个重点业务处的处长接副行长的位置似乎顺理成章。再说,他也没觉得北京有什么好,这里,局级干部一抓一大把,当个局长,也得自己骑自行车上下班。所以他当时的想法是,好好干半年,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努力进京的目标最初是由妻子提出来的,她对丈夫说: 咱小铉要是在北京参加高考,没准儿能进清华。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努力,为了儿子。”这话说了没多久,妻子悄悄把在银行的一份好工作辞了,亲自到北京来了,大有破釜沉舟的架势。 为了有个北京户口,周建设拼命努力工作,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因为对他来说这是唯一的途径。说起当初的动机,周建设苦笑着摇摇头说:“这动机不高尚,很卑微,但却是真实的。” 2002年元月,是周建设借调到北京的第七个年头。由于他工作表现出色,总行破例为他申请到了全家户口进京指标。周建设说,那天我从北京市公安局拿到户口迁入证时,真是百感交集。记起有一年回家过年,儿子见了我很陌生地看着我说: “爸,你再不回来,我都快不记得你长什么样儿了。”我听了差一点就掉了眼泪。如果不是为了儿子,也许我早就打了退堂鼓。当我终于拿到了那个想了多年、等了多年的户口本儿时,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儿子终于是北京人了。” 办完了户口,周建设马上着手为儿子联系转学的事。他辗转托了很多关系,最后还是一位老领导出面,找到了儿子现在借读的这所市重点中学。校长告诉他,在不能确认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时,只能办借读,两个月后参加高二期末考试,如果总成绩能进年级前100名,学校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 有人告诉他,这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能进这所学校的学生谁不是过五关斩六将才进来的,就是那些借读的学生也不是说谁想进就可以进的,除了要交数目不小的借读费,还得有关系。 儿子听说要到北京上学,似乎并不欢欣鼓舞,要走的前两天,晚上回来得很晚,问他去哪儿了,说是跟同学在一起。 到北京后,周建设很郑重很严肃地跟儿子谈了一次话。他说,这次期末考试很重要,你要是考不进100名,你就进不了这所学校,进不了这所学校你就只能去二类学校,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儿子一直低头听着,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周建设突然觉得他和儿子之间有了距离,面前的这个半大小子,已不是几年前搂着他的脖子缠着要他讲故事的那个胖小子了。 怕儿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周建设几乎每天都要去学校看看,他发现儿子下课后几乎不出教室,也不跟周围的同学说话,一个人趴在桌子上做作业。回家后,他想跟儿子好好谈谈,因为儿子并不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 那天,一吃完晚饭,儿子就坐到电脑前,说是要给山东的同学发邮件,在电脑前竟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周建设见了又急又气,忍了半天,见还没有从网上下来的意思,终于忍不住了,走过去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抓紧。”儿子抬头看了他一眼,“叭”地关上了电脑。 周建设说:“到了这里要学会跟新同学处好关系,别一天到晚老惦记着老同学……”话还没说完,儿子就冲着他说: “我一开口说话他们就嘲笑我,学我的山东话,还叫我外地人,北京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周建设没想到儿子有一肚子委屈,竟一下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如果儿子不能融人新的集体,不能心情愉快地投人学习,势必影响学习成绩。他心急如焚,第二天就去了学校,跟班主任谈了儿子目前的心态,希望老师能从中做做工作。 也许老师在下面做了工作,儿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虽然还不大爱与新同学交往,但性格活跃了一些。 小铉期末考试成绩进了年级前100名,学籍由山东转到了这所重点中学。新学期开学,小铉成了该校高三年级学生。周建设也就成了高三学生家长。 儿子进了高三,周建设和妻子的神经绷得更紧了,这可是决定命运的一年,不少孩子就是在这一年功亏一篑。可是周建设发现,他和儿子几乎无法沟通,7年的分离,父子之间已变得陌生,似乎有一种看不见的距离在阻隔着他们,使他和儿子无法靠近。 儿子的床头摆放着一只布做的玩具老鼠,那是他从山东带来的。他对那只玩具老鼠喜欢得不行,晚上睡觉时也抱在怀里。周建设看不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怎么还像个孩子,要抱玩具睡觉?他看了心里别扭。一天乘儿子不在家,他将那只玩具老鼠藏起来了。儿子晚上回来,见老鼠不见了,焦急地问:“小老鼠呢?我的小老鼠呢?”说着,便满屋找起来。 周建设皱着眉头说:“什么小老鼠小老鼠的,你都多大了,还玩那些东西,我替你收起来了。” 没想到比他高出一头的儿子横眉竖眼地冲到他面前说:“你有什么权利干涉我的自由,我喜欢小老鼠怎么了?那是我的自由!” 周建设气得浑身哆嗦,扬起手给了他一巴掌,从小到大,他还从没打过儿子。挨了一巴掌的小铉没有哭,只是恨恨地盯着他说:“周建设,我告诉你,不是看你是我爸,我现在就把你撂倒在地上。”说着回到自己的房间,“砰”地关上了门。 这一巴掌将他和儿子的距离打得更远了。儿子为什么那么钟爱那只玩具老鼠,来北京时还带在身边?周建设对此产生了怀疑,难道他早恋了,难道那只玩具老鼠是对方送的定情物?联想到儿子来北京后经常上网,有时在网上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周建设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儿上。 动手能力差:6岁了还会把鞋穿反,六年级了还不会自己系红领巾。 没有自制力:什么东西都拆,家里的玩具、收音机,甚至爸爸挂在墙上的枪。 不负责任:上小学时逃学一个月,他早、晚按点出去,按点回家,一个人整天在公园、马路上闲逛。 不知深浅,胡作非为:抽烟、打闹,叫同学到家里来折腾,学李白斗酒诗百篇,用馒头蘸老白干,喝得一屋子孩子烂醉如泥。 对于这样一个“没出息”的独生子女,郝麦收说也说了,打也打了,但是任你家长怎么说教打骂,郝丁就是有他的小心眼儿:我就这么着,看你们怎么办?反正我是你们的独生儿子,再急、再气,还能不要我?活生生折磨了父母20年。到了他好歹读完了职业高中,气得望子成龙的郝麦收实在没法,不得不想出一个和儿子签协议的绝招儿,下“狠心”来好好整治整治皇帝老子也打造不了的他。这就有了“9·18”之夜,有了父子协议。 然而,事情之所以显得残酷,是因为郝丁的身体。 郝丁出生时本是个“早产儿”,因为在娘胎里少呆了一个月,生下来就像猫一样的可怜。不仅如此,落生后又赶上唐山大地震,大人都得住抗震棚,弱小的郝丁就被母亲送回了山西老家,请奶妈抚养。后来发现他身体实在太差,10个月后又被接回了天津。小的时候感冒发烧是常事,经常闹痢疾、肺炎,半夜三更由母亲一个人抱着去医院看急诊(那时郝麦收还没有从部队转业回到天津),可以说郝丁是在母亲的怜惜和抱怨中一天天“熬”大的。对于这么一个“病秧子”、“小可怜儿”,母亲孙子芳只觉得能把他养活,别半路夭折了就谢天谢地,哪里还有过高的期望要求孩子成龙成风. 因为我也是母亲,也有一个从小体弱的孩子,所以非常同情孙子芳。 我不知道天下像我们这样的妈妈会不会赞成郝麦收那样的做法,还是大多数人都宁愿自己的弱儿在父母的呵护下,以身体健康为第一,长大了也就靠父母安排一个一般一点的工作,谁会狠心用“协议”的办法强行把孩子推向社会,逼着他早点自立,只为了将来“有出息”? 孙子芳告诉我:她的思想并不是那么保守,在企业,她一直是搞政工的。如果按照她的本意,她是宁愿让郝丁平平庸庸的,也不愿意看着郝丁这么受自己父亲的折磨。“天下的父亲和母亲到底不一样,郝丁毕竟是我一个人惊一天险一宿地把他带大的,现在都长到二十几了,你看他还是那么瘦小枯干,要是依着我自己,我可下不了他父亲那样的‘狠心’。”她说着, 几次忍不住泪,弄得我心里也潮潮的。 怎么办呢?郝丁已经软软弱弱地长到了20岁,父亲郝麦收却就是因为他长到了20岁还那么软软弱弱的不成器才决定逼他,一场战争不可避免。郝麦收把父子协议看成一场志在必得的“实验”,那么郝丁呢,他成了什么?我问他知不知道自己的角色?郝丁苦着脸:怎么不知道?用我同学经常嘲笑我的话说:“我就是我父亲实验室里的那只完全被动的‘小白鼠儿’!” ……
语言学习:发现与提升
作者: 周建设主编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12印)
简介:本书是国家级教学团队语言学科教学研究文丛研究成果。
北京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巡礼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3
简介:《提升质量 改革创新:北京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巡礼》主要总结北京高等学校2006~2012年开展“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整体经验,重点反映各高等学校在具体实施“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过程中积极促进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总体成效,对“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理性认识与思考,以及下一阶段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思路与规划。 《提升质量 改革创新:北京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巡礼》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可读性强,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以及各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意义。
中国的国防科技
作者: 周建设,张伟超著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明、清、民国·一岁货声 孺子歌图
作者: 周建设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
简介:该丛书所选作品为清末明初的京味小说,作品用地道的北京方言讲述发生在京城各个阶层里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北京的风俗文化和北京人的情感世界。该丛书既是一套洋溢着浓郁北京风情的小说作品,又是凝聚了相关专家学者大量心血的学术成果。丛书从语言文字上展示了老北京话的语言艺术和表述手法,从内容上再现了清末民初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渗透着北京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现代汉语/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简介:本书阐述了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内容包括绪论、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
明、清、民国·正音切韵指掌 国音京音对照表
明、清、民国·圆音正考 拙庵韵悟
简介:本书内容独特、新颖,融汇了老北京话中的精粹,圆音正考和拙庵韵悟是老北京话历史文献,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值得一读。
明、清、民国·北京歌谣
明、清、民国·音泭 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南北方音
明、清、民国·杂碎录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08月
简介:《杂碎录》影印了杨曼青所作、民国二年(1913年)十月群强报馆刊印的、现存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孤本《杂碎录》原版图书。《杂碎录》京味语言老道,专家对其做了详尽的点评和词语解读,对研究老北京话具有非常大的学术价值。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3-1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学苑出版社,2006
大连出版社,1999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大连出版社,1996
东方出版社,2004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12印)
科学出版社,2013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