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7 项 “埃默里”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Anxiety disorders and phobias:a cognitive perspective
作者: (美)艾伦·T. 贝克(Aaron T. Beck),(美)加里·埃默里(Gary Emery), (美)鲁斯·L. 格林伯格(Ruth L. Greenberg)著;张旭东,王爱娟等译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本书书名为《焦虑症和恐惧症——一种认知的观点》,共分两部分,有15章内容。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两方面来对焦虑症和恐惧症进行全面的介绍。第一部分由于是理论部分,有很多专业术语并且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很多地方没有按照中文的习惯来翻译,有直译的味道,所以读起来比较晦涩难懂,也给编辑加工带来了难度。但是第二部分相对来说比较生动有趣,许多案例给人很深刻的体会,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似的,所以从整体来看本书的语言还是比较专业和生动有趣的。案例比较具有典型性,版式相对统一,所以对爱好心理学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这本书对心理学领域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此书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效益来分析,都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Concis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from paleolithic times to the present
作者: (美)龙多·卡梅伦(Rondo Cameron),(美)拉里·尼尔(Laryy Neal)著;潘宁等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简介: 《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第4版)》由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阅读的关于世界经济史和经济发展的教科书,由埃默里大学的龙多·卡梅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拉里·尼尔两位资深经济学教授合著。《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第4版)》简要而系统地介绍了从旧石器时代至20世纪末的人类经济发展历史,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揭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今日之不平衡经济发展格局的内在原因,并探讨了有关21世纪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增长的极限等。《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第4版)》自1989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好评,并反复修订和增补,保持了资料的新颖性和完整性,至今已出到第四版(2003年),被译成13种文字,畅销全球,是一本权威的经济史教材,也非常适合国内大学经济学本科和研究生作为参考读物。
Press and America:an interpretive history of the mass media
作者: (美)迈克尔·埃默里(Michael Emery),(美)埃德温·埃默里(Edwin Emery),(美)南希·L·罗伯茨(Nancy L. Roberts)著;展江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 读者眼前这本《美国新闻史》是该书英文第九版的中译本,它在本专业内创下了一项出版三个译本的国内纪录,并且是部头最大的少数译著之一;它还见证和影响了中国新闻与传播学三次迻译高潮。 这是一本被广泛参阅和引用的解释性新闻与大众传播史力作,一本被明尼苏达大学、西北大学、坦普尔大学等美国众多著名高校广为采用的标准教科书。全书包括了美国报业的历史遗产、殖民地时代、报刊与革命、建立新国家等20章内容。
作者: (美)乔治·布朗·廷德尔(George Brown Tindall),(美)大卫·埃默里·施(David Emory Shi)著;宫齐[等]译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
简介:《美国史(套装共4册)》并非简单地堆砌史料、笼统地评述历史,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而富代表性的事件叙述美国四百多年的历史,用平实的笔调描写出美国波澜壮阔的建国历史进程,从多方面全面展示美国是怎么形成的,美国人是怎么成为美国人的,从而展示了美国务实、进取、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美国史(套装共4册)》是一部细致的叙述史,用叙述加分析的方法将社会、政治、经济之演化和发展详细阐述,大量运用当时的史料,包括照片、漫画、海报等艺术作品。丰富而精美的图片为《美国史》提供精彩生动的场景,使历史叙述如状目前般真切有力。
作者: 艾柯
简介: 2010年,艾柯在美国素有“南哈佛”美誉的埃默里大学作了一系列现代文学讲座,结集为《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 1980年艾柯出版第一部小说《玫瑰之名》已年近五十,如今他年逾古稀,在这些“自白”中回忆作为一名学者的职业生涯,以及作为一位小说家的最近的工作,并探索二者富有成效的关系。 艾柯探讨了那些引人入胜的文学话题:小说和非小说的边界是什么?何为创意写作?小说家如何写成一本书?我们为什么会为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的困境动容?虚拟人物在何种意义上“存在”着?……艾柯考量作者、文本和诠释者的关系,以作品为例具体解说他的创作手法,如何构建笔下精确入微的虚构世界。他也没有忽略自己的“清单”怪癖:文学清单以其“潜在的无限性”,成为作者重新筑造世界的方式。 艾柯一生的阅读、研究和创造横跨了不同的语言、时代和领域。作为过去三十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依然感觉自己像个业余爱好者——这为本书所有页面注入满溢的活力和渴望。这个“年轻”的小说家全面坦白自己的创意世界:关于艺术虚构的启示,关于文字力量的智慧。
The Press and America:An Interpretive History of the Mass Media
作者: (美)迈克尔·埃默里(Michael Emery)等著;展江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 一个自1954年首版后轰动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学界并影响到西方其他国家的经典。 一本被广泛参阅和引用的解释性新闻与大众专播史力作。 本书被明尼苏达大学、西北大学、坦普尔大学等美国高校广为采用的标准教科书。 一部已先后出版三个中译本、见证和影响了中国新闻与传播学三次迻译高潮的西方学术名著。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不仅具备逻辑严密、深入浅出的理论表述、论证,还列举了大量案例、图片、图表,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指导非常详尽、具体、可行。其中多数教材还在章后附有关键词、思考题、练习题、相关资料等,便于读者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本书也适合用于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进修。
Do you matter? how great design will make people love your company
作者: (美)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unner),(美)斯图尔特·埃默里(Stewart Emery),(美)拉斯·霍尔(Russ Hall)著;廖芳谊,李玮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 设计于企业至关重要,本书于设计至关重要。 ? 在《至关重要的设计》中,苹果前首席设计师领衔讲述,如何成就俘获人心的伟大设计,如何为你的客户设计出心仪的体验。书中呈现了世界顶尖设计大师对于设计内涵与企业文化的精彩诠释,伟大的设计不只是参与游戏,而是重写游戏规则,要建立以设计为导向的文化,让设计意识融入企业文化的每个细胞当中。 ? 读懂设计,你也许就是下一个苹果。
Avoiding comm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errors
作者: C. P. Roberts,D. P. Broomfield主编;刘彩霞主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3
简介:《避免妇产科常见错误(中文翻译版)》由美国埃默里大学及哈佛大学妇产科教学团队完成,书中结合妇产科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知识列举了152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围绕着具体生动的病例来展开分析、讨论,为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关键的复杂问题提供了非常实际的处理意见。 《避免妇产科常见错误(中文翻译版)》简洁、循证、可读性强,能帮助妇产科医生避免发生常见的医疗错误,适宜妇产科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参考使用。本书由罗伯茨等主编。
作者: 科赫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6年05月
简介:安东·科赫,现为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雅斯贝尔斯-伽达默尔讲席教授,海德堡科学院成员。曾先后执教于慕尼黑大学、哈勒大学、图宾根大学,还曾任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他的研究重点为古希腊形而上学、德国古典哲学、海德格尔与分析哲学。出版有《实践思维中的理性与感性》、《时空中的主体性》和《主体与自然》等多不学术著作。
The Press and America:An Interpretive History of the Mass Media
作者: (美)迈克尔·埃默里(Michael Emery),埃德温·埃默里(Edwin Emery)著;南希·L.罗伯茨(Nancy L.Roberts)撰稿;展江,殷文译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01
简介: 新闻史就是人类长期以来为了传播而进行斗争,即发掘和解释新闻并在观点的市场上提出明智的见解和引人入胜的思想的历史.公众舆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和思想的流动,为了要冲破那些为阻止信息和思想的流动而设置的障碍,有不少男男女女进行了持续的努力,这部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以此为主题的.而另外一项不那么受重视的艰巨任务,便是一些新闻工作者从内部与偏见和曾经使新闻事业备受困扰的自我新闻检查进行斗争.本书的中心是探讨美国人的生活和美国的传播媒介,对所有的媒介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其中包括报纸,通讯社,书籍出版,广告,公共关系,新闻摄影,电影,电台,电视及有线电视.本书通过文字和插图对传播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进行了概述,对重要的问题化合物和传播机构进行了考察,与此同时,对记者,编辑和广播电视工作者如何报道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其他的撰稿人,广告商和辩护士如何影响美国人的生活进行了追溯......
作者: (法)阿兰·卡特斯(Alain CASTEL),(法)苏岚岚(Lancal SU)合著
简介: 所属分类:烹饪美食 > 茶酒饮料 > 酒 > 这是一次在葡萄园中,边饮美酒,边感受时光流转的时间之旅。作者以葡萄园的12个月为线索,用清澈细腻的笔触,讲述了葡萄酒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采收、酿造的整个过程。在这葡萄变成酒的一年时光里,葡萄园里的每一点动静,都如涓涓细流,掠过读者眼底。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品酒技巧,酒庄故事,悠久文化,以及葡萄酒知识。 序 阿兰·卡斯特 写在进入葡萄园之前 苏岚岚 壹 月 january silent vineyard 宁静的葡萄园 法国葡萄园分布图 法国各葡萄酒产区种着些什么葡萄 贰 月 february pray for soil 驿动的土壤 站在葡萄园里 我们看些什么 1234 葡萄酒清晰分类 叁 月 march sprouting 第一棵新芽 打开法国葡萄酒的法规 从酒标认出酒的级别 价廉质美v.d.p. 肆 月 april the bloom of youth 生机勃勃的少年 期酒投资季节 我们来到波尔多 你可能会同时遇到多个波尔多的分级 走进梅多克的城堡 从梅多克到格拉夫的旅行 伍 月 may blossoming grape vines 这时花开 享受美味白葡萄酒 我们喝到的白葡萄是这样的 卢瓦尔河边的白葡萄酒芬芳 陆 月 june early signs of pregnancy 初孕的葡萄园 vinexpo 葡萄酒的盛会 葡萄酒人的聚会 花开季节畅游两海之间 柒 月 july from raw to mature 初尝葡萄果 开瓶起泡酒预祝丰收 法国起泡酒从南到北 欣赏这杯起泡酒 捌 月 august busy bees 如歌的快板 到普罗旺斯畅饮桃红酒 玖 月 september reborn 重生 迟摘的甜葡萄 走遍法国赏甜酒 来一杯法国南部的阳光甜酒 拾 月 o ctober golden sunset 金色的黄昏 酿酒窖里正在做什么 神秘的橡木气息 拾壹月 november fragrant wonderland 芳香的梦境 进入正式品酒时刻 当个品酒师 在波尔多河岸边上品味红葡萄酒 感受圣埃米利永的气质 拾贰月 december hibernate for another journey 岁月 走进酒窖 握一杯美酒过寒冬 后记 ★正统的法国葡萄酒世家子弟阿兰·卡斯特先生,与圣埃米利永葡萄酒骑士勋章获得者苏岚岚倾力奉献 ★走遍法国,看一看各地的葡萄园 ★从一月到十二月,葡萄园里都发生了什么?葡萄农和酿酒师们,在为了什么奔忙? ★葡萄酒是如何酿成的?每个月,最适宜品饮的酒款是什么? ★那些著名的酒庄都是什么样子,为什么那里产出的酒,会更加芬芳? ★还有,想不想轻松愉快地就能了解,那些令人头晕的法定产区、级别……等等名词呢? 《葡园四季:葡萄酒的前世今生》的作者阿兰·卡斯特先生出身于欧洲最大的葡萄酒世家卡斯特家族,怀着对葡萄酒的深沉热爱,将每一瓶葡萄酒背后蕴涵的葡园风景、流金岁月、传奇故事、悠久文化,呈现给中国的爱酒朋友。 斐兰德酒庄建于19世纪,曾是海军上将德尔诺? 埃默里(delnaud-emeury)的产业,数个世纪以来,斐兰德城堡酒庄的主人都是非常富有的产业主。卡斯特家族曾租用酒庄土地将近20年,在1992年终于成为酒庄的主人,开始了提高葡萄园产量和质量的大规模改造活动。“永远追求最好的品质”使斐兰德酒庄出品的葡萄酒都带有独一无二的风格,这种风格使它风靡全球,并且成为波尔多特级葡萄酒联合会的一员。 酒庄位于卡斯特尔镇和邮政驿站的附近,在古代,信使骑着马穿梭于各个军事驿站间传递官方信息,卡斯特尔驿站是从波尔多出发后的第三个驿站,酒庄的名字和马有关系,“斐兰德”(ferrande)这个词和“钉蹄铁”(ferrant)或“马蹄铁匠”(maréchal-ferrant)相近,可以想象过去在酒庄的土地上喂养了大量马匹,并在这里给它们钉上蹄铁。 一条两侧种满雪松的大路从公路一直延伸到城堡,带我们来到这幢19世纪末重建的豪华住宅,房前的花园栽种着椴树和栗子树,酒庄深处,放眼望去,宁静的葡萄园看不到尽头。葡萄园位于格拉夫产区的中心地带,红葡萄占地77.5公顷,白葡萄占地5.27公顷。土质十分理想,主要成分是沙子和沙砾,土地表面主要为大颗卵石,土质利于排水,夜晚温度较高,有助于葡萄的成熟,高密度的种植令葡萄带有浓郁芳香,果肉细腻,品质优秀。自建成伊始,酒庄葡萄酒的产量就相当稳定,19世纪的后15年达到顶峰。目前,酒庄更重视白葡萄酒的酿造和产量,只因酒庄所处的格拉夫地区,是波尔多也是全世界白葡萄酒的著名产区。 rosé in provence 到普罗旺斯畅饮桃红酒 (摘自:第八章 八月 busy bees 如歌的行板) 在葡萄园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正当花季。 去普罗旺斯看薰衣草,去普罗旺斯喝桃红酒,这两个借口,任何一个都堂而皇之。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与罗讷河谷相接。普罗旺斯的南部是著名的尼斯(nice)与戛纳(cannes),这一带是欧美明星们享受日光浴的黄金海岸,每年5月,著名的戛纳电影节把全球的明星聚集于此,随之而来的还有世界各地的追星者们,在沿着地中海而建的戛纳小镇上,一不小心就可能与国际巨星擦身而过。享受浪漫美食与美酒的人们,会往普罗旺斯的葡萄园里去,在挂满樱桃却无人采摘的樱桃树下,开一瓶冰得恰到好处的桃红酒,享受地中海的香甜阳光。选择8月到达普罗旺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个月份正是薰衣草盛放的季节,到处都是紫色的,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神清气爽的香草气息。 普罗旺斯有着世界上最美好的桃红酒!英国皇室每年都要在普罗旺斯采购一批桃红酒作为宫廷用酒。这种颜色浅淡明亮的葡萄酒有什么迷人之处呢?在这个8月,我们可不能少了它! 桃红酒的酿造方式和红葡萄有些不同,主要是酿造前期的浸皮时间不同,普通的红葡萄酒浸皮时间需要12天,桃红酒的浸皮时间约是半天到一天(12~24小时),正因如此,酒的颜色便没有红酒那么深,而变成淡橘红色、淡玫瑰红的颜色,也因为浸皮时间短,桃红酒带有更多清新的花果香气。 优质的桃红酒,有着非常清新鲜明的果香,这正是很多人被它迷倒的原因,世界上最好的桃红酒就在普罗旺斯,散发着樱桃和香草般的香气,充足的酒酸,明亮的颜色,快乐的普罗旺斯人在炎热的8月几乎每天都要喝一点儿冰凉的桃红酒来醒一下神,果味清新的桃红酒也非常容易配餐,特别适合搭配带有香草的烧烤类食物。 用来酿造桃红酒的葡萄品种有很多,在普罗旺斯,酿桃红酒的主要的品种是黑歌海娜、神索,法国北部卢瓦尔河也酿产优质的桃红酒,主要由品丽珠或者佳美所酿。 和白葡萄酒一样,桃红酒的适饮温度也较低,通常需要放在冰桶里冰镇30分钟以上,让酒的温度降到大约8??~10??,喝的时候最好能“杯酒同温”,让桃红酒保持在散发着花香的温度。如果酒温过高,便不容易__有花香的口感,会显得呆滞、混沌。 wine to be 酿酒窖里正在做什么 (摘自:第十章 十月 golden sunset 金色的黄昏) 这些大机器们正在做什么事情?葡萄在变成葡萄酒的路上已经走到哪一站?如果我们了解葡萄的酿造过程,在酒窖里就能够更得心应手了。 采下来的白葡萄,大致经历这样的过程: 压榨—酒精发酵—澄清—(橡木桶储存)—装瓶。 采下来的红葡萄,经历着和白葡萄不大一样的过程: 破皮—(连皮)酒精发酵—压榨—乳酸发酵—澄清—(橡木桶储存)—装瓶。 如此可发现,白葡萄酒在发酵的时候是用压榨后的原液来发酵,并且,白葡萄酒通常只进行酒精发酵,而不进行乳酸发酵,只因乳酸发酵会降低酸度,而白葡萄酒最怕的就是酒酸不足,除非某些生长于寒冷地区的白葡萄成熟度不足,酸度过高,那么才会通过乳酸发酵来降低酸度。一般白葡萄酒不经橡木桶储存就可以直接装瓶,也有少部分优异的白葡萄酒会进入橡木桶储存一段时间来增加风味,在橡木桶里边也会产生乳酸发酵,因此这些品质优异的白葡萄酒本身必须有丰富的酒酸来耐得住乳酸发酵的磨炼。 红葡萄酒会先破皮之后连皮发酵,红葡萄酒的颜色就是在第一次发酵的时候形成的,酒精发酵之后再进行压榨,压榨之后的酒液,再进行乳酸发酵,为葡萄酒增加风味。发酵结束经过澄清的红葡萄酒,可以直接装瓶,品质优异的红葡萄酒会放进橡木桶储存一段时间之后再装瓶,波尔多的优质红葡萄酒通常会在橡木桶里待足18个月,装完瓶之后,还要在瓶子里待足12个月,才能上市销售。不过商业化操作已经改变了许多传统习惯,一瓶好酒从葡萄采收到上市销售要经历3年的严格传统几乎已经不存在。 在压榨、浸皮、发酵的过程中,酿酒师要时刻把握火候,避免“压榨过度”、“浸皮时间过长”等酿造过失。 mysterious oaky 神秘的橡木气息 (摘自:第十章 十月 golden sunset 金色的黄昏) “橡木味”是许多人在品酒时会作出的评价,葡萄酒中的橡木味产生于橡木桶、橡木棒、橡木屑和橡木香精。除了橡木桶是用来储存葡萄酒的,其他的橡木制品都是泡在酒液里的,功能如出一辙,都是为了让葡萄酒产生橡木气息,只因现代人的葡萄酒审美,都认为有橡木味的葡萄酒喝起来更高贵。 因为橡木桶价格不菲,所以橡木桶储存这一程序也会令成本增加,酒自然要卖得比较贵。一只全新的橡木桶约为500~600欧元,因此酒庄要有雄厚的资金不断地添置新的橡木桶来储存每一年新酿的葡萄酒。为了让葡萄酒拥有柔和的橡木气息,在储存的过程中,会用新、旧橡木桶交替使用,把一部分的酒液放在新桶,一部分的酒液放在旧桶,最后再把它们进行调配。 橡木桶主要来自两个地方:法国和美国。法国橡木桶较为密实,美国橡木桶密度没有法国桶那么高,并且容易带有浓郁的香草味;用法国桶储存的酒较为优雅,用美国桶储存的酒会口感较重,并且会有香草气息。有一些酿酒厂为了省钱,会用旧木桶加工的橡木棒或者橡木屑泡在酒液里,使其迅速产生橡木气息。但也有些葡萄酒产区,为了避免让葡萄酒产生过重的橡木味,最大程度地保留自然的果香,而不让葡萄酒在橡木桶内储存过长时间,或者尽量用大的橡木桶来存酒,避免他们心爱的葡萄酒喝起来只有橡木味。 …… 阿兰·卡斯特 alain castel,出生于欧洲最大的葡萄酒世家castel(法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葡萄酒生产商)家族,自小立志于从事家族葡萄酒事业,现任法国卡斯特兄弟简化公司总裁。深入研究葡萄酒30余载,凭其对市场战略的高瞻远瞩和卓越认知,成为全球葡萄酒业界的领衔人物。 苏岚岚,善水文化国际传媒出品人,波尔多葡萄酒学校认证葡萄酒讲师,2010年获圣埃米利永葡萄酒骑士勋章;著有个人摄影诗歌集《青花辑子》(1999年),编写《葡萄酒鉴》(2008年)、策划制作fine drink独立出版物《酒饕葵花宝典》(2010年)、《你所不知道的葡萄酒》(2010年)、《中国菜,葡萄酒》(2011年)、《葡萄酒具》(2011年),出版葡萄酒与烈酒国际期刊《美酒通信》(drink guide)。
English for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tudies
作者: 展江等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 本书作为国内第一部同类教材即将付梓,为它忙碌了一年有余的我们在欣慰和惶恐之际,想对编译本书的目的做一点说明。 首先,本书的出版顺应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同时也是对教育部大力倡导的在高校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要求的积极回应。21世纪之初,中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这标志着中国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同时也对国内的各行各业尤其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未来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和专业研究队伍如果不能娴熟地掌握英语这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则必将在竞争中落于人后。而英语的掌握与熟练运用,不仅意味着无障碍的日常会话与交流,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高校学子来说,它更意味着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研究。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直接阅读专业原著,在专业学习中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和研究专业知识。 其次,新闻学与传播学是一门年轻的、以外来文化为主的学科,专业外语课程尤为重要。尽管近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与研究在中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容否认,新闻学与传播学作为西方世界的舶来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术和思想资源不在中国;而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面对浩如烟海的英文文献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日见人多势众的研究队伍却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虽在快速发展,但是仍处在“初级阶段”的国内新闻与大众传播事业的研究上。得风气之先的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对先进文化的渴求与国内相对闭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与研究现状形成了不小的反差,激励着我们做一点实际的事情。本书当然不能根本改变新闻与传播学术界目前的缺失,但是作 为国内第一部同类教材的事实,就表明了一种态度和趋势,并力争为开阔国内学人眼界起到一点作用。 第三,本书当然不是一本系统的学术作品,但是它的丰富内容和相应的体例安排表明,当代国外学术界在研究视角、方法和领域等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新闻与传播“无学”的说法有望成为历史。我们之所以说既欣慰又惶恐,是因为在编撰过程中深感本学科的光明前景和作为学人的任重道远和学识有限。本教材18个单元大致有效涵盖了学科基本部类。三位编撰者各有专攻,形成了小群体优势。我们对其他专业(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已出版的多本专业英语教材进行了研究,吸收了它们在选材、体例安排等方面的优点,同时多有创新,使本书既能作为专业英语教材使用,又能作为一本有价值的专业参考书,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第一手材料。选材由展江、李欣人负责(前后花费了近1年时间,从浩繁的英文文献中精心选取了70余篇文章);体例安排、练习与参考译文由李青藜、展江负责,部分译文出自李欣人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金玺、赵刚之手。 本教材的内容时间跨越数百年,从新闻传播思想的经典文献——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1644)、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论自由》(1859),到当代学者对新闻与大众传播媒介最新动态的描述,涉及了新闻与传播史的一些重要阶段和重要著述。学科以新闻学和传播学为主,包括与新闻学和传播学相关或交叉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作者在国别上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涵盖了美、英、法、德、加等主要西方国家,其身份与研究领域也不一而足,有新闻与传播领域的顶级学者哈罗德·a·伊尼斯、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威尔伯·施拉姆、马歇尔·麦克卢汉、埃默里父子、埃弗雷特·罗杰斯等,有政治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托马斯·戴伊等,有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罗伯特·默顿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特奥多尔·阿尔多诺等,有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人物雷蒙德·威廉斯、斯图尔特·霍尔、约翰·斯托里、约翰·菲斯克等,有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有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于尔根·哈贝马斯和德国文化批评家h.m.恩岑斯贝格,也有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等少数政要,意在从多学科的视角来观察新闻与传播事业对近代以来社会的与日俱增的影响和跨学科研究的 优越性。此外,还收录了当代知名新闻工作者撰写的一部分时文。本书力求通过这70余篇文章,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专业领域与相关学科的论述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熟悉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英语的基本词汇、语法、表达方法、句型和部分经典论述与名人名言,为在今后的工作与研究中直接阅读并有效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 小约翰·威特
简介:
本书选自《埃默里大学国际法论坛》2007年春季第1期,共有一篇序言和七篇论文,包括了对七个西方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立法情况和立法思想的介绍,这些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以色列、新西兰、南非和英国,旨在对这七个具有普通法传统的国家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宗教问题进行比较立法研究。
作者: (美)埃默里 等著,展江 译
简介: 新闻史的研究方法有描述性、解释性、批判性研究三种,psg<美国与新闻界>是解释性研究的代表作,出版后轰动美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并影响到西方其他国家。本书从社会、政治、经济情境中解释新闻事业的发展,强调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着力解释大众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潮流的关联。这种互动一方面揭示了新闻传播事业对美国2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发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论述了每一历史时期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制约。
欧美经济学家论供给侧:20世纪80年代供给侧经济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 米尔顿.弗里德曼
简介:
亚特兰大美联储银行是美国中央银行体系的一部分,联邦储备银行是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他们行使执行发行货币,代理国库,制定货币政策,管理金融等职能,盈余的50%以上上缴财政部,所以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每一家都是其所在地区的中央银行,储备银行可在其区内设立自己的分行。
本书是由美联储亚特兰大银行和埃默里大学法律与经济中心发起并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经济学研讨会的会议纪要,辑录了当时参会的著名的经济工作者和经济学学者的会议演讲,书中不乏各种精彩的经济学观点的激烈的讨论。供给侧经济学从兴起至今,在全球引起了广泛重视。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供给侧经济学的研究探究经济问题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本书译者文风幽默,整体语言通畅,较好地还原了原著的真实表达。
作者: (英)约翰·埃默里克·爱德华·达尔伯格-阿尔顿著,侯健,范亚峰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2014-7-1
简介:《自由与权力》是阿克顿勋爵关于政治自由主义哲学论文集,也是其思想的精髓。书中包含了两部分内容,除《自由与权力》外,还有《箴言录》收录了阿克顿的十九个主题箴言,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警句名言。
Thinking through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作者: (英)克里斯·霍奈尔(Chris Horner),(美)埃默里斯·韦斯科特(Emrys Westacott)著;夏国军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哲学是什么》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也是一本很不错的哲学入门书。它以问题为线索,探讨了形而上学、认识论、心灵哲学、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艺术哲学和宗教哲学这八个长期以来哲学研究的中心领域。《哲学是什么》尝试解答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旦我做出自由的选择,我确实在自由地行动吗?在现代,何以解释科学之惊人的进步?在科学时代,宗教信仰是非理性的吗?抛开艺术给予的快乐,我们所重视的艺术如何?等等。《哲学是什么》旨在赋予读者一种关于何谓“搞哲学”的意识,一种对于“搞哲学”何以能吸引人的评价,以及激发读者进一步探讨他们所发现的那些令人兴奋的问题的愿望。
作者: 吴元迈主编;吴岳添,郅溥浩卷主编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4
简介: 20世纪已经逝去。为了新世纪的前行,全面回顾、思考和总结它的时机已经到来。 对于外国文学领域来说,同样如此。如何描绘20世纪世界文学地图;如何阐述20世纪文学的历史行程及其所表现的人类共性和民族个性,其演变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如何探讨代表性作家的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及文艺思潮流派的嬗变;如何概括20世纪文学的成就和不足、意义和经验,已成为我们和同行的一项迫切课题。 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这部五卷本《20世纪外国文学史》,就是我们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努力。一 文学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与时代风云、历史进程、社会生活和人的命运休戚相关。20世纪文学也不例外。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变的伟大世纪:一个展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世纪;一个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挑战的世纪;一个充满复杂多变与巨大冲突、各式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世纪;一个经历前所未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两大阵营间长期“冷战”的动荡世纪;一个在人们心灵上、精神上弥漫着希望与失望、乐观与悲观情绪的世纪。所有这一切,都这样或那样地、间接或直接地成为20世纪文学的描写对象;所有这一切也使20世纪文学本身经历了巨大变化。可以说,20世纪文学和20世纪历史同呼吸、共命运。 20世纪世界文学地图与前几个世纪相比,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首先,出现了三大文学板块:随着文学领域里欧洲中心主义的终结,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其中,新兴社会主义文学由于给人类文学带来了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因而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意义和风采。至于“第三世界文学”,它更是今非昔比。例如,中国文学从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起,在欧美文学的影响下,完成了现代的伟大变革。其代表人物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既是作家又毫无例外地都是文学翻译家。他们在创作中十分重视汲取外国文学营养,同时又以自身的特色和民族的个性,在20世纪文学中占有重要一席。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则令世人刮目相看,并已成为20世纪文学的一朵奇葩,其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阿斯图里亚斯等一批作家的作品不仅享誉世界文坛,而且被称为一次“拉美文学爆炸”。在古老的非洲大地,特别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60年代以前,不要说文学,就连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社也没有。60年代以后,其文学状况有了很大变化,不仅民族文学获得了长足进展,而且有好几位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如尼日利亚的渥雷·索因卡、南非的戈迪默等。 其次,20世纪文学思潮流派的变迁,不再像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一个代替另一个——感伤主义代替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代替感伤主义,现实主义代替浪漫主义——而是呈现出多元的发展态势,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和实验主义的共存,以及二三十年代仍流行于法、德、美、日等国的自然主义。同时,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又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尤其是在现代主义那里,思潮流派纷呈,更替频繁,潮涨潮落,花开花谢,“各领风骚”十几年甚至几年,如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与20世纪文学实践的“多声部”相对应的,是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流派的蜂拥而起。它们由于受到哲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等的不断撞击,像走马灯一样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从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从阐释学到新历史主义,从阅读批评到接受美学,从现象学到解构主义,从叙述学到文化研究……难怪西方有人声言:20世纪是“文学批评时代”。尽管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喧哗骚动,但它们存在着一个致命伤:从理论到理论,基本上不与文学实践相结合。 第三,20世纪文学格局也与以往世纪的那种单一形态不同。由于作家关于世界和人的观念之相异,对审美方式把握之相异,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之相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基本上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一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二是以新型现实主义或革命浪漫主义为方法的无产阶级文学(社会主义文学)在大步走向世界文坛;三是一种非传统的、多流派的现代主义文学和实验主义文学的迅速崛起和扩展。 二 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曾经是19世纪文学的主潮,也是它的主要成就,并为人类文学奉献出了像巴尔扎克、司汤达、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萨克雷和狄更斯等一批作家,灿若群星。然而,从19世纪末起,文学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现实主义已不再“一统天下”,于是一些非传统或反传统的先锋派文学人士便声称:“现实主义老了”,“现实主义死了”,“该是审判现实主义的时候了”。但是,这些断言并未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现实主义作为20世纪文学的重要一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在继续和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罗曼·罗兰、法朗士、马丁·杜·加尔、亨利希·曼、托马斯·曼、伯尔、高尔斯华绥、萧伯纳、德莱塞、蒲宁、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为代表的一批闻名遐迩的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 随着现实的变化和发展,现实主义也在变化发展。20世纪现实主义,特别是欧美现实主义在继承以往现实主义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以及某些基本创作原则的同时,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倾向。从内容方面看,如探索人的全球境遇及其生存意义,寻找人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途径,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以及为克服它们而所作的各种努力。在一些优秀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人可以被杀死,但不可能被战胜”;“我是人,所以我在寻找”。从形式方面看,它发展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叙述形式,对人物性格、活动地点、环境氛围进行多方面描写,并广泛采用过去一般不采用或很少采用的表现手段,如意识流、荒诞、直接或间接的内心独白、时空颠倒、传说、神话等,而且还吸纳了音乐、绘画和电影等方面的艺术经验诸如蒙太奇等。尤其是在托马斯·曼的《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和安娜·西格斯的《途中邂逅》、艾特玛托夫的《一日长于百年》和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等作品里,不仅运用虚拟和荒诞,而且运用现实主义狭隘论者最无法容忍的神话和传说,这是20世纪现实主义诗学上一大突破。正因为它们将历史时间和神话时间、直接真实和间接真实、传说和现实熔铸一炉,把过去和现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相互交织,从而给作品增添了新层次、新容量和新信息,并赋予作品以强烈的哲理性。这些作家在创作中力图综合人类经验来探索和回答人与历史存在的关系这一时代的迫切课题。在他们那里,哲理性不仅成了作品的内容,也决定了作品的形式。于是,20世纪文学中一批哲理小说、哲理戏剧和哲理诗歌等,便应运而生。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和手法方面日益多样丰富,包括它对非现实主义诸多流派艺术经验的借鉴,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在非现实主义化,在异化,在离经叛道;恰恰相反,这是现实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现实主义的与时俱进。文学史表明,不论过去和现在,不同的文学流派总是在相互挑战和相互影响中前行。这是人类艺术得以发展的广阔道路,也是它的一条普遍规律。现实主义文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曾经吸收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经验,如古典主义创作中的那些关于日常生活的喜剧、讽刺、寓言,就深刻地影响过19世纪现实主义创作,而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小说,就运用过浪漫主义的创作题材和手法。至于梅里美和普希金的创作,更无法同浪漫主义一刀两断,因为他们就是由早期浪漫主义者转变为现实主义者。 20世纪现实主义形式和手法的创新,归根结底,乃是生活使然,时代的呼唤。列宁曾深刻指出:“随着每个时代的发现,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更不用说人类的历史),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布莱希特也有一句至理名言:“关于文学形式,必须去问现实,而不是去问美学,也不是去问现实主义美学。”可见,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或诗学体系,从来就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而不是静止的、不变的、封闭的。然而,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这种理解并不为某些现实主义文论家、批评家所认同,他们在对待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仍照搬传统的现实主义标准。例如,在苏联和我国的一些教科书和著述里曾认为现实主义只是“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或“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或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或像卢卡契在30年代所认定的那样,把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奉为现实主义的惟一范式。这些观点显然是以偏概全,并不能反映20世纪现实主义创作的全部丰富性,只会削足适履,限制现实主义艺术的审美发展,使之贫乏化。 针对这些片面观点,文学界一些有识之士,朝着正确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30年代,布莱希特在那场同卢卡契关于现实主义的著名论战中,便鲜明地提出“现实主义的广阔性和多样性”的命题,认为它既可以在细节上忠于现实,也可以采用比喻象征、讲故事的方式;既可以是滑稽诙谐,也可以夸张变形。60年代初,在布拉格举行的那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卡夫卡国际讨论会上及会后不久,阿拉贡和加罗第便分别提出“开放现实主义”和“无边现实主义”的新观点。70年代初,苏联学者苏奇科夫和马尔科夫也分别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开放范畴”和“开放体系”的新命题,主张生活的认识、题材的选择、形式的表现、作家个性的展示,是没有限制的,是开放的。 这就是20世纪现实主义理论探索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 其实,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整齐划一,它同样是一种多类型、多流派的文学。从拉美的现实主义文学来看,至少存在以加西亚·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以巴尔加斯·略萨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以埃内斯托·萨瓦多为代表的心理现实主义等。从全球的现实主义文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一、客观历史派(以生活本身形式反映生活),如二次大战后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战争浩劫和人民命运进行沉思的中、南欧斯拉夫国家的现实主义(米纳奇、伊瓦什凯维奇、安德里奇等人的作品),以及英国的反战讽刺作品等。二、比喻虚拟派,如布莱希特的戏剧,艾吕雅的诗歌等。三、心理描写派,如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荒原狼》、斯特凡·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安德列耶夫的中篇小说《红笑》和别尔戈利茨的中篇小说《白天的星星》等。四,寓言神话派,如艾特马托夫的中篇小说《白轮船》和《狗花崖》,托马斯·曼的小说《雅各布的故事》和《年轻的约瑟》等。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内部流派的这种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仅如此,就整个20世纪文学的大流派划分而言,它同样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20世纪不少作家不可能无条件地纳入某种“主义”。这里面存在许多复杂情况,决不可简单对待:一是有些作家的创作道路曾经历过多种“主义”,例如易卜生先是浪漫主义者或象征主义者,后是现实主义者;高尔基先是浪漫主义者和批判现实主义者,后是新型现实主义者(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者)。二是某些作家诸如帕索斯、海明威和福克纳等的某些作品,目前还很难划入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范畴,也许可以称之为混合型或中间型作品,这值得进一步探讨。三是“主义”或流派的划分同划分者和接受者的观点密切相关,这里有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例如,安德列耶夫曾调侃地说:他对出身高贵的颓废派来说,是个可鄙的现实主义者;他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派来说,是个甚可怀疑的象征主义者。又如,萨特在人们的眼里是个公认的存在主义作家,但他却称自己是个现实主义者。 三 现代主义同20世纪现实主义一样,几乎是20世纪文学的半壁江山。 但,什么是现代主义,它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复杂难题,甚至在涉及它的每个层次上都存在歧异,更不用说它之后的那个“后现代主义”了。 20世纪文学中任何一个现代主义者,都未曾对“现代主义”这个概念做过一般性的界定。它既不像文学史上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那样,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宣言,也不像从属于它名义下的象征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诸流派那样,曾经作为一个文学团体,发表过这样或那样的纲领来宣布自己的存在。这是其一。其二,“现代”这个术语本身十分笼统,除了表示新的和现代的以外,并无什么实质性内容。所以,有的英国评论写道:“某种以年代推移的速度、与年代一同前进的东西,就像船头浪一样,去年的现代就不会是今年的现代”,以至于“就有了诸如‘原始现代主义’、‘旧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类相反词语的流通。”其三,被包括在现代主义名义下各流派的艺术和思想倾向,不仅十分驳杂,十分不同,而且有的甚至相互对立。例如,俄国诗歌中作为现代主义组成之一的阿克梅主义,它的兴起和确立的目的,是为了取代俄国象征主义,克服俄国象征主义理论的抽象性和空想性,甚至对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实践也采取一种置疑态度。至于说到未来主义,特别是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那一派未来主义,还有法国和捷克的超现实主义,并不像其他现代主义那样悲观,那样失落,那样孤独,那样朝后看,而是充满革命激情,寄希望于未来,向前看。 现代主义在一个很长时期里,尤其是在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中,往往将它同颓废主义相提并论,视为同义词而加以拒斥。这可能同德国、法国、俄国的一些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的革命立场有关,也可能同某些现实主义作家的文学观点有关。例如,列夫·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一文中,曾批评过象征主义者和颓废主义者的创作,认为它们将真善美的统一性引向了解体。直至1965年,苏联的一本《简明美学辞典》仍写道:“‘颓废主义’这一概念也可以把这种艺术的形形色色的流派——由抽象主义和立方主义直到现代的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统一起来。”事情的变化差不多与此同时开始,1964年苏联《简明文学百科全书》(九卷本)第二卷的“颓废主义”条目中,才将它和“现代主义”作了区分,认为后者的许多特征不同于前者,而且把前者的产生时间限定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将后者限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此后,苏联文艺学基本上沿袭了这一观点。 “颓废主义”一词源于法文“decadence”,意为没落、堕落。它首先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最早将它引入文艺领域的是作家和批评家戈蒂叶。在他看来,古希腊、罗马的后期文化(古希腊颓废文艺)具有一种特殊魅力:精细的唯美主义、抑郁的情绪、美妙凄凉的厌世态度。之后,法国人巴茹在巴黎主编出版一个名为《颓废主义》(1886—1889)的诗刊。那时的象征主义者及观点与之相同的诗人,都自命为“颓废主义者”。诗人魏尔兰有一句诗说:“我是颓废末期的帝国。”可见,颓废主义在当时并无贬意,甚至还是一种自豪与时髦。其著名代表诗人有魏尔兰、马拉美、兰波等。他们宣扬个人主义,为艺术而艺术,其诗歌则弥漫着哀叹、无望、厌世等情绪,即所谓的“世纪末情绪”。后来,颓废主义扩展到欧洲某些国家,而英国的王尔德、比利时的维尔哈伦、俄国的库兹明等,都是该派代表性诗人。 把现代主义等同于颓废主义,这显然不妥,因为两者的内容存在着明显差别,而且颓废主义的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也不应否认早期象征主义者和颓废主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国象征派女诗人吉皮乌斯说过,她不是颓废派,颓废派真正吸引她的是它的个人主义。但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不同象征派诗人那里并不相同。俄国象征派著名代表者和理论家别雷曾写道:波德莱尔对于他是颓废派;勃留索夫对于他既是象征派也是颓废派;勃洛克对于他是象征派而不是颓废派。也许,把颓废主义看作象征主义之前身,更为符合实际。 在一些国家里,当否定颓废主义之声不绝于耳的时候,高尔基则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早在《保罗·魏尔兰和颓废派》一文中便写道,颓废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和一种思潮,是“有害的”,但又认为在魏尔兰等的诗歌中,“能听到抗议资本主义现实的声音,听到饱经磨难的心灵绝望的呼喊。这种艺术源于想摆脱惟利是图、道德沦丧的世界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危机的征兆。”这一个多世纪之前写的话,在今天也没有失去其意义。1934年,高尔基又称魏尔兰、兰波等为文学中从事“首饰技艺”的能工巧匠。 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文学中一个庞杂而重要的思潮流派,是从象征主义出发的,亦即萌发于19世纪末的法国。有人更具体地认定巴黎是它的发祥地:“这惟一的地点,在这里……才有可能摇匀诸如维也纳心理学、非洲雕塑、美国侦探小说、俄国音乐、新天主教教义、德国技巧、意大利绝望情绪等这类‘现代的’药剂。” 现代主义是20世纪欧美各种非传统文学的总称,它们为数众多而又相互独立,而且大都具有民族的差别,如英国的意识流和意象派,法国和捷克的超现实主义,意大利和俄国的未来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等。其中有些流派诸如象征主义等已成为国际性文学现象;有些流派诸如达达主义等属地区性文学现象;而阿克梅派则仅仅是俄国的一个现代派。有些流派诸如立方主义、抽象主义等,在文学领域并不突出,但在绘画等艺术领域中却盛极一时。 正因为现代主义是如此千差万别,以至于人们对它究竟应该包括哪些流派,它的时间上限和下限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法达成共识。1974年,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和詹姆斯·麦克法兰在《现代主义》一书中曾就此写道:“这取决于人们是在哪个中心,或在哪个首府(或省份)来观察它的。正如在今天的英国,‘现代’这个词语与一个世纪以前马修·阿诺德所理解的含义迥然不同那样,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它的含义也是极为不同的。”这两位英国学者说得很对。例如在中国,人们常说“近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而在法语里,1670年后都称作现代。因此,中国人对现代的理解,和法国人很不同。仅拿英国来说,它的作家、学者对现代主义的起始时间,也是各执一词。例如埃蒙德·威尔逊将现代主义与象征主义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现代主义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而弗吉尼亚·吴尔夫则认为它产生于1910年12月,正是这个时候“人性改变了……一切人类关系都变化了”;劳伦斯却把它的开始定格在1915年,而理查德·埃尔曼则提出:“1900年比弗吉尼亚·吴尔夫的1910年更方便、更准确”,因为现代主义的主题已响彻于爱德华七世时代。 至于现代主义的下限,在世界各国更是众说纷纭,其中最为对立的是:一种观点认为,“现代主义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在30年代就已经终结”。另一种观点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它“作为我们时代的基本艺术一直延续至今”。究竟哪些流派属于现代主义,人们的看法同样不一致。这同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密切相关。例如,有人把存在主义文学划入现代主义;而有人则把它划入后现代主义。英国的“愤怒青年”和美国的“垮掉的一代”的“主义”归属,也是如此。——所有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不仅使我们认识到现代主义术语的复杂性,也使我们认识到探讨现代主义问题的复杂性。 尽管现代主义没有提出一份纲领或宣言式的文件,尽管现代主义文学如此五光十色,尽管现代主义每个流派的特点和探索、价值和意义及其存在时间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转折时期,一个过去时代的信仰和精神价值解体的时期,因此主张重新审视19世纪文学的哲学基础和创作原则。于是,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说和胡萨尔的现象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容格的无意识论,弗雷泽的意识进化说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等,便成了现代主义的共同哲学和思想基础。正是这些理论模式催生了现代主义者关于世界和人的独特观念。而现代主义创作所竭力表现的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的对立关系与异化关系,以及作家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思考。因而在现代主义的众多作品中,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等,就成了这方面最富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有成就的作品。可以说,这些作品几乎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状态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寓言。 也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这些理念,使其形式和手法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性和反规范性:时空颠倒、意识流、荒诞、象征、潜意识、抽象、复杂多变的情绪与印象等等。不过,话又得说回来,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并不意味着不同任何传统对话,会同传统一刀两断。这从来都不是艺术的发展规律。实际情况同样表明,现代主义同传统现实主义并不是没有任何联系,例如,普鲁斯特就曾经从福楼拜那里吸取过艺术经验和创作思想;别雷非常熟悉果戈理的作品,其小说曾受到果戈理的强烈影响。再拿意识流来说,它并非现代主义的首创。187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小说《温顺的女性》的“作者告白”里便写道:“当然,叙述的过程持续了几个钟头,断断续续,东拉西扯,形式上不很连贯:他时而自言自语,时而好像在说给一个看不见的人、一个裁判员听。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情形。”当然,与现实主义相比,现代主义更注重的是浪漫主义传统,因为浪漫主义的表现说与现代主义有着相同之处,而且它们都不满自己所处的时代。 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它的那些经典的优秀的作品,对19世纪末以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经历的巨大动荡和精神危机,对资产阶级的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之间的矛盾,对社会的那些中下层人民的不满情绪与艰难境遇,都从一个方面作了有力的揭示和独特的反映,这不容置疑。同时,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表现上所作的那些有价值的革新和有意义的探索,也促进并推动了20世纪文学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主义文学的那种独特的审美反映和表现并不全面和完整,往往把充满复杂而矛盾的社会进程抽象化,看不到大众的呐喊与抗争,而作品中所深深蕴含的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情绪,显然具有消极影响。这同样不容置疑。 现代主义同20世纪现实主义一样,都不是文学的天涯海角。在20世纪文学的历史进程中,它们的发展既不平衡,也非直线行进,时强时弱,时起时落,这是它们的基本路线图。一般地说,一次大战前后是现代主义的鼎盛时期,不少大家诸如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艾略特、托勒尔、马雅可夫斯基等,都出现在这一期间。30年代即史家所称的“红色十年”,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苏联和苏联文学的影响逐渐增强、各国进步人民奔赴马德里参加西班牙人民斗争,以及战争威胁日益逼近的大背景下,现代主义开始走向衰退,现实主义则在世界文坛占据主导地位。四五十年代即二次大战期间及战后的和平建设年代,一方面是现实主义的强劲发展势头不减,如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南欧斯拉夫国家关于战争与民族命运的现实主义文学,一度风靡全球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文学和电影,英美的现实主义文学——“愤怒青年”与“垮掉的一代”等;另一方面是具有实验特征和创新精神的欧美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等迅速脱颖而出;同时还掀起了世界性的“卡夫卡热”。大约从60年代起,欧美的实验主义文学风行一时,但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并没有停滞,特别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异军突起,不仅给现实主义文学也给世界文坛吹进了一股新风。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20世纪文学的版图上,既相互对峙、相互挑战又相互并存、相互影响,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方面,例如人的困惑、孤独、失落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英国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戴维·洛奇,在1981年回顾20世纪英国文学百年历程时曾写道:它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分别成为英国不同文学阶段的主潮。洛奇的这一著名“钟摆论”不仅适用于英国20世纪文学,也基本适用于20世纪世界文学。 四 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西方文学批评家开始用“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来界定60年代以后西方文学创作的新变化。同时,也有一些批评家并不用它,而用“实验主义”一词。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文学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这都是一个复杂纷纭、悬而未决的问题。也许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术语比它更时髦、更富有争议性、更无确定性的了。80年代末,有些著述又开始声称:或“后现代主义”已经过去;或现在是“后现代主义”之后,一种“后后现代主义”业已诞生。 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来源于西班牙诗人费德利科·奥尼斯的《西班牙暨美洲诗选》(1934)一书。达德莱·麦茨在《当代拉美诗选》(1942)中也使用过它。在他们看来,现代主义文学中已隐含着一种对20世纪初文学潮流的反拨。此外,1939年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曾以“后现代”一词来标志1875年前后西方文明的转折,即西方文明从此转向非理性的混沌一团之过程。但这个术语的广泛使用,则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是在建筑学中,然后迅速波及到绘画、音乐、文学、文艺学、美学、哲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用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威尔什的话说:“今天,几乎没有一个领域未被这一‘病毒’所感染。” 从文学创作领域看,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主要分歧有以下一些: 第一,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起始时间,说法很多。有人认为乔伊斯于1939年发表的小说《为芬尼根守灵》,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端;有人提出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人声称它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肇始;有人从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失败后称起;而有的甚至断言古希腊已经有后现代主义。其时间跨度之大,令人莫衷一是。 第二,关于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继续还是后者的反拨?美国学者伊哈布·哈桑在其所著的《奥尔弗斯的解体》(1971)中,明确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他的这一观点曾受到某些人的响应。可是十年之后,他在《后现代主义问题》(1982)中却修正了这个观点,提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文学上两个不同的对立流派,并列出它们之间多达三十多项的不同点:现代主义——形式、目的、转喻、所指……后现代主义——反形式、游戏、隐喻、能指…… 1995年,荷兰人贝顿斯提出,后现代主义只是现代主义中的一个流派。约翰·巴思也认为它只是一种“后期现代主义”。 第三,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实质,人们的看法也极不相同。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詹姆逊的观点,与资本主义上升期相对应的是现实主义,与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相对应的是现代主义,与跨国资本主义阶段或后工业社会相对应的是后现代主义,亦即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的“文化逻辑”。与此相反,不少欧美批评家诸如乌克兰的扎东斯基等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时间顺序或编年史的问题,即它仅仅发生在现代主义之后,而是在“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后现代主义”,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都是后现代主义者。意大利作家、批评家贝尔托·埃柯也指出:每个时代都会走向类似尼采在《不合时宜思索》中所指出的那种危机的边缘;后现代主义可以追溯到荷马时代。 第四,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一般地说,文学史上的每一种流派都有公认的代表作,这是不容争议的。可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是哪些,竟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国内外提供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名单中,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几乎都是首选。其始作俑者很可能是美国的约翰·巴思的那篇文章《后现代主义小说》(1980)。而作为它的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曾一再声明他的《百年孤独》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社会现实主义。很有意思的是,《百年孤独》在中国的接受命运。它曾三易其“帜”:最早被归为现实主义,稍后被归为现代主义,最后被定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不仅如此,在国内外的一些著述中,以萨特和加缪为代表的法国存在主义作品,英国的“愤怒青年”文学和美国的“垮掉的一代”文学,也分别进入这种或那种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名单。其实,前者应属现代主义,而后两者应属现实主义。一句话,在世界文学史上,人们对一种文学思潮流派的实质、代表作等基本问题的观点,竟如此之大相径庭,这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在文学的后现代主义问题上,世界也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即便在它的主要发源地的美国,不少著述并不使用这个术语,例如,勃拉特索雷等主编的《美国文学传统》(1990)、《诺顿美国文学作品选》(1994)等,尤其是后者在介绍到品钦的作品时,并不言说它们是后现代主义。1988年,一部由美国文学主流派撰写、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的大型《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不仅不用后现代主义一词 ,而且说,80年代中期“人们可以喘一口气,我们终于把它打发掉了”。并在论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的新变化时,以“新先锋派和实验派”一章来概括。有一些美国文学批评著述也称品钦、冯尼古特、巴思、梅勒等的作品为“战后实验小说”。至于美国以外的其他西方国家里,较多使用的也是“实验主义”一词。在“后现代主义”帽子满天飞的今天,这不失为一种选择。 大约五六十年代起,各国文学中的确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它打破了文学的内部界限,打破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打破了能指和所指的界限,也打破了美与丑的界限。按《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的说法:“所有的艺术门类本身发生了碰撞。文学、绘画、音乐和舞蹈彼此融合,互相渗透。艺术本身还对‘艺术性’差的媒介——评论、新闻、电视、时装和摇滚音乐实行吸收与反哺作用。所有这些媒介由新先锋派将其与当代文化的非艺术或超艺术现象,特别是历史、经济和政治问题,牢不可破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于是,“作品”一词也被“文本”一词所替换。 这种文学由于“高雅”与“低俗”的文体风格界限被取消,其本身可能已成为通俗文学的一部分,成为“十字街头的一面镜子”。而当20世纪进入其末期的时候,一方面是各国文学日趋通俗化,这几乎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如科幻作品、侦探作品、言情作品等大行其道,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消遣娱乐,也对社会、人生诸多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因此,文学并非如某些著述所预言的那样,在所谓的“解构”时代里,它“已经死亡”;另一方面是,各国文学都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如女性文学、后殖民主义文学、地方文学、族裔文学等,蔚然成风。 五 20世纪文学格局中,一种新型的现实主义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或社会主义文学,以其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而占据着重要一极。 “无产阶级文学”一词产生于19世纪末,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法国、日本等国,它也被称为“第四阶级文学”。这种文学同社会主义思潮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密切相连,主要以现实主义或革命浪漫主义方法来反映无产阶级的生活及其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它滥觞于19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宪章派文学、德国的1848年革命时期文学和法国的巴黎公社文学,曾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最富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无产阶级文学,也是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先驱。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无论在俄国和苏联还是在世界其他各国,“无产阶级文学”一词都广为流行。这个术语的历史性改变,则同苏联的“拉普”直接相连。“拉普”是“俄国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简称,是苏联最大的一个无产阶级文学团体,自1925年正式成立以来的十年里,坚持排斥打击苏联“同路人”作家的宗派立场,并先后在理论和创作上提出诸如“辩证唯物论创作方法”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口号,从而给苏联文学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1932年,苏联作出取消“拉普”和筹建统一的苏联作家协会的“决议”,并于1934年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为苏联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从此,“无产阶级文学”一词在苏联,在各国,逐渐为“社会主义文学”所取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心由西欧转移到俄国,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异军突起,出现了以高尔基为代表的一批无产阶级作家,而他的新型现实主义小说《母亲》(1906)和剧本《敌人》(1906),则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之作;同时,还出现了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一批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而他的著作《没有地址的信》(1899—1900)和《艺术与社会生活》(1912—1913)等,则为俄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奠定了基石。 无产阶级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兴起,并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学思潮和运动,乃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随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无产阶级文学逐渐从欧洲走向亚洲和美洲各国,并成为一种有组织联系的全球的文学运动。而苏联作家和苏联文学团体则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1920年,“俄国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成立了该协会的国际局;1930年11月又在哈尔科夫举行第二次代表会议,有来自苏联、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匈牙利等22国的作家代表出席。会议通过《致世界各国革命作家书》,并决定以俄、德、英、法四种文字出版该会机关刊物《世界革命文学》(1931—1932)。这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进入了其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在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版图上,除了苏联文学这支主力军外,各国都相应创建了无产阶级文学团体和刊物,如“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1928)及《左翼》杂志,美国的“约翰·里德俱乐部”、“工人戏剧联盟”及《解放者》、《工人月刊》和《新群众》等杂志,法国的“革命作家艺术家联合会”(1932)及月刊《公社》,日本的“日本普罗文艺联盟”(1925)及《播种人》、《前卫》和《文艺战线》等刊物。中国的“创造社”和“太阳社”于1928年开始提倡无产阶级文学,而创造社的主将郭沫若于1925年便提出:中国革命文学就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1927年,鲁迅肯定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存在,认为“世界上的民众很有些觉醒了”,“那自然也会有民众文学——说得彻底一点,则第四阶级文学”。 二三十年代是各国无产阶级文学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无产阶级作家和代表作,如美国约翰·里德的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日》和迈克尔·高尔德的《没有钱的犹太人》,日本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和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法国巴比塞的《火线》和保尔·瓦扬-古久里的《红色列车》,德国贝歇尔的《王位上的尸体》和布莱希特的《母亲》,英国罗伯特·特莱塞尔的《穿破裤子的慈善家》和詹姆斯·巴克的《大手术》,丹麦尼克索的《蒂特——人的孩子》和汉斯·基亚克的《渔夫》,以及苏联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法捷耶夫的《毁灭》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批评家,如德国的梅林、蔡特金和罗莎·卢森堡,法国的拉法格,日本的青野季吉和藏原惟人,英国的福克斯和考德威尔,匈牙利的卢卡契,意大利的葛兰西,保加利亚的巴甫洛夫,美国的芬克斯坦等。 特别是30年代,它是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十年。这十年,苏联在经历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后,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足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于1929年至1933年发生的经济大危机形成巨大反差,因而在欧美有“红色十年”、“向左转的十年”或“马克思主义化的十年”之称。这十年,苏联书籍、苏联文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著述在日本、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纷纷被译介,各国作家艺术家诸如罗曼·罗兰、吉德、威尔斯、泰戈尔、梅兰芳等,频繁造访苏联。这十年,世界进步、民主和革命的力量面对法西斯威胁,团结斗争,有来自54个国家的工人阶级代表和仁人志士,组成国际纵队开赴马德里,支持西班牙人民阵线进行斗争,其中不少作家发表了关于西班牙内战的散文和政论。同时,各国作家和文化工作者先后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华沙、布拉格等地举行捍卫文化与和平的国际会议。总之,这十年的文学明显地走向政治化和革命化。 尽管世界各国人民为捍卫和平进行不懈斗争,但人们终究未能制止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伊始,各国革命的、进步的作家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从此波澜壮阔地展开,如苏联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文学,中国的抗战文学,南斯拉夫的游击文学,以及欧洲各国的人民阵线文学和抵抗文学等。拿法国抵抗文学来说,其参加者不仅有共产党人作家艾吕雅和阿拉贡,也有超现实主义者苏波和达达主义者查拉,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和加缪等。正是他们为20世纪文学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而且其中不少共产党人作家和进步作家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如苏联的盖达尔、法国的圣埃克絮佩里、西班牙的加西亚·卡尔洛、南斯拉夫的科瓦契奇、波兰的巴钦斯基、保加利亚的瓦普察洛夫和捷克的伏契克等。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变,苏联已不再是被资本主义汪洋大海包围的社会主义“孤岛”,在欧洲、亚洲的广阔地平线上相继出现了中国、波兰等十几个新兴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又有拉美的古巴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这些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以苏联文学为师,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学一起,汇成了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洪流。这是20世纪文学中前所未有的新景观。 50年代中期起,苏联文学随着生活的变化,在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等诸多弊病和失误后,在紧张的反思和不断的探索中,引来了一些显著变化:普通人形象取代正面人物、理想人物而逐渐占据文学中心地位,人性的魅力及其复杂性得到了全面展现;形式和手法、体裁和题材日趋多样化。肖洛霍夫的短篇《一个人的遭遇》、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山外青山天外天》、索洛乌欣的抒情散文《弗拉基米尔公路》等,就是反映这一历史性变化的代表作。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即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大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意识形态大论战,同时也引起了双方文学界的相互对立。尤其在中国进入“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时期后,这种相互对立达到顶点。文学领域同样如此。中苏的分歧和论战,这无疑给世界社会主义文学运动造成了巨大损失。80年代中期,国际风云再次变幻,中苏两国先后步入改革开放时期,这使两国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两国文学交流也得以恢复。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加速面向西方的“改革”步伐,最终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多米诺骨牌式的倾覆和苏联的解体,使一个有着七十多年历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这是震撼世界的1991年。苏联文学从此也同步地成为一种历史现象。这标志着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文学进入低潮。但是这绝不是它的“历史终结”。苏联文学的不复存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艰难曲折历程,将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和探索。 六 现在,呈现于大家面前的这部五卷本《20世纪外国文学史》,大体上是按我们对20世纪外国文学的上述了解写成。 这是一本涵盖20世纪亚非国家和欧美国家文学即东方和西方文学的全景文学史,也是一本全面展现20世纪文学格局即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现实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实验主义文学的文学史。据了解,仅就这两个方面而言,目前在国内或国外尚无如此规模、如此视野的20世纪外国文学史。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 本书虽然涉及到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的文学,但由于它坚持一条原则即国别文学撰写者必须掌握该国语言文学又从事该国文学研究,因此仍有一些国家的文学未能收入。它们在本书的“缺席”并非它们不重要,而是目前在国内尚找不到符合如此条件的研究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时代的遗憾。但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力图多收入一些重要的国别文学,例如其中“希腊文学”的写成,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此外,本书80年代以后的国别文学撰写,由于中、东欧和亚非等一些国家尚处于战火或动荡之中,其文学资料难以收集,因此它们在书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地比欧美国家少,以致造成了前后章节之间的长短失衡。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80年代以后的欧美文学出现了不少新人新作,但他们及其作品均未经受较长的时间检验,加之人们的评论不一,其文学地位目前尚难定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读者更多了解其情况,因此本书所涉及的此类作家作品在篇幅上比80年代以前的相对多一些。虽然这样显得似乎不够平衡,但实为了有利于读者的了解全貌,也为了有利于将来更深入的研究。 顾名思义,本书是一部关于外国的20世纪文学史,我们的祖国文学——中国文学并不包括在内,然而它作为一个对话者却始终参与其中。这就是说,更多地联系中国文学的实践,注意中国接受的特色和中国作家学者的评论,是它追求的目标之一。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进行,利弊往往相伴。在一个较长时期里,我国还很难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完成一部如此规模、如此要求的断代文学史著述。而集体编书,历来的经验证明,有利有弊。它可以集众人的力量与智慧,经过数年艰苦的努力去完成较大的项目,但它本身却又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本书自然也不例外,如理论审美观点和价值评判标准的某些差异,文体风格的不一致等,都显而易见,甚至关于大小作家、作品的评述,在字数上也很难按预先规定的要求做到。此外,80年代以后的文学,由于某些国家的资料难以收全,以致造成一些章节之间的长短失衡。可以肯定地说,这部外国文学史的缺点与不足远不止这些。因此,诚恳希望同行和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以后改进。 第一卷 概论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后来居上,欲与英国、法国、西班牙等老牌帝国重新瓜分世界。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使世纪之交硝烟弥漫、战火连绵,最终于1914年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此相应的是,东方国家除日本之外全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迅速发展,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这一切,都表明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动荡的空前激烈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催生了形形色色的学说和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包括文学在内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世纪之交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乃至相关的音乐、绘画和舞蹈等艺术领域,都是流派林立,异彩纷呈,迎来了一个新纪元。 概括起来,世纪之交是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争奇斗艳、各放异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包括了自然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乃至美国特有的黑人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则除了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等许多流派之外,还包括意识流小说。 帝国主义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向外扩张,它们有时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勾结起来,最典型的例子是八国联军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但更多的是为了争夺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场而诉诸武力。帝国主义扩张不但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而且加剧它们国内的社会矛盾,导致工人罢工和出现诸如震动整个欧洲的“德雷福斯事件”那样的政治事件,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作家们的政治意识和斗争精神。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客观地观察、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因此这种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达到了高峰,产生了以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大师,到新旧世纪之交还依然保持着发展的势头,涌现了以英国的哈代和康拉德,法国的法朗士和罗曼·罗兰,德国的海因里希·曼和托马斯·曼,美国的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俄国的契诃夫和蒲宁,波兰的莱蒙特,日本的夏目漱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同时又具各国文学民族特点,所以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形式、手法、体裁和风格,都越来越新颖、丰富。 与此同时,科学和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交通发达、通讯方便、能源更新,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物竞天择理论等新学说,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和社会的面貌。19世纪50年代以后,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发表的《研究方法论》(1858)和《实验医学研究导论》(1865),极大地促进了法国生理学和医学的发展。在这种科技背景下,法国文艺批评家泰纳首先提出了文学的发展决定于种族、环境、时代的实证主义理论,主张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文学领域,从而为自然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主义文学源自法国作家龚古尔兄弟从1860年开始创作的小说,作为文学流派则产生于以左拉为首的梅塘集团,其标志是该集团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1880),而莫泊桑的名篇《羊脂球》就是其中之一。1887年,左拉描写法国农村的小说《土地》受到猛烈抨击,几个自称是自然主义作家的年轻人发表《五人声明》,对左拉进行人身攻击,导致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解体。但是左拉在19世纪末的德雷福斯事件中挺身而出,维护正义,因而成为进步势力的领袖,同时创作了一系列揭露教权主义、宣扬空想社会主义的作品,这一事实证明,自然主义文学在其作为一个流派解体之后并未消失。左拉于1902年逝世之后,它还逐渐遍及欧美乃至东方,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思潮,尤其在20世纪的德国和日本得到了充分发展。实际上,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左拉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贯彻其自然主义的创作主张,他的作品虽然明显地受到生理学和遗传学的影响,但基本上仍然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揭露,因此可以说,法国的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在科技取得巨大进步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左拉和莫泊桑都是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波兰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意大利的真实主义文学,美国学术界对德莱塞等是否属自然主义作家的争论,以及在法国自然主义理论的冲击下,日本评论家和作家常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混为一谈,从而使日本的现实主义反而形成于浪漫主义之前等等,都在这方面提供了充分的例证。另外,由于欧洲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几乎是在19世纪末同时传入拉丁美洲,多数拉美作家就对它们兼收并蓄、不加区别。 随着欧洲古典哲学的衰落,除了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形成的实证主义哲学之外,还产生了种种新的哲学思潮。其中在人类思想史上堪称伟大变革的,是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社会主义思潮的日益普及,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这不仅使得许多资产阶级作家接近了工人群众和劳动人民,写出了不少批判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而且在俄国和美国、英国、丹麦、波兰、保加利亚等一些无产阶级运动兴起较早的国家里,还形成了无产阶级文学。无产阶级文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下产生的新型文学。它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两个部分,它们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文学创作以高尔基的作品为代表,包括波兰无产阶级革命诗人博·捷尔文斯基和瓦·希文切斯基等人的诗作。文学批评以梅林和普列汉诺夫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为代表,其中还有德国的罗莎·卢森堡、克拉拉·蔡特金、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法国的拉法格等等。 在世纪之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法国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尼采认为人类漫长的文明时代已经终结,人类历史已经到了决定命运的时刻,并且猛烈抨击基督教教义,他主张的“超人”就是与基督教传统相反、与“基督徒”对立的人。他还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1884)里宣称“上帝死了”,以此来摧毁迄今为止的一切价值观念。尼采的信念在西方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加上他的文笔优美,因而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柏格森与尼采一样文采出众,甚至在192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与科学时间不同的“持续时间”观念,即人类是一种持续的存在,只有在人类自身的意识中展现的时间才是真正的时间,一种流动的、不受理性限制的时间,人只有在这种时间里才有进行选择的自由意志,才能领悟自我的本质。他的这一理论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意识流文学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就是力图用持续时间来表现生命的永恒。在这方面同样著名的,是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它使人类认识到了一向被忽视的潜意识领域,以及人要靠理性来压抑欲望和感情的心理现实。他对心理结构的划分(本我、自我、超我)和对人的性本能的强调,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世纪之交的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和艺术上十分驳杂的文学现象,包括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颓废主义等流派。唯美主义可以追溯到法国诗人戈蒂耶在1834年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它后来在法国帕尔纳斯派诗歌里和英国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象征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叶法国诗人波德莱尔、魏尔兰和兰波的作品,它作为一个流派的标志是莫雷亚斯在1886年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五年之后,又发表《罗曼派宣言》,宣告了象征主义的解体。不过与自然主义一样,它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蔓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并扩展到了戏剧和小说的领域,其中著名的有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法国诗人和剧作家克洛代尔,德国和奥地利诗人格奥尔格、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俄国诗人勃洛克及诗人和小说家别雷,波兰剧作家韦斯皮扬斯基等。象征主义在法国还引发了20世纪20年代的后期象征主义,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表现主义这个词最初出现在1901年巴黎的玛蒂斯画展上,是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油画的总名,后来被德国的《暴风》杂志用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表现主义在音乐上否定旋律,在绘画上以夸张和歪曲现实形象的方法来表现心理的真实,在小说创作上则是对现实的变形或扭曲,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就是其突出的代表。未来主义于1909年兴起于意大利,它崇尚以机器和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都市文明,讴歌机械的力量、速度和节奏,否定一切传统和文化遗产。颓废主义于1880年被用来称呼一群“放荡的”法国青年诗人,它一度与象征主义混同;巴茹在1886年就创办了《颓废者》杂志,它后来在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它迎合了那动荡不宁的社会中人们焦虑和避世的情绪。 世界各国文学的进程从来都不平衡。世纪之交的各个文学流派都起源于欧洲,尤其是法国,绘画方面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也都产生于法国,这一现象的形成并非偶然。首先,从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法国都是开风气之先;其次,世纪之交的法国又恰恰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1889年落成的埃菲尔铁塔,1890年和1900年举行的巴黎博览会,以及地下铁道的建设等等,都标志着法国在世界各国中占有重要地位。 世纪之交在西方文学中有两类国家在文学上却不占优势:一类是已经衰落的老牌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另一类是刚刚立国或未形成本国文学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历史上曾依靠航海大发现而成为世界强国,于15和16世纪征服了拉丁美洲,使这一地区长期沦为它们的殖民地。它们的文学直接影响了拉丁美洲的文学,但本身也由于受到美洲土著文化的影响而大为丰富,因而在文学史上有过光彩夺目的“黄金世纪”,产生过塞万提斯和卡蒙斯那样伟大的作家。但是到19世纪末叶,面对一大批发达的工业大国,它们却因为闭关自守而变得一蹶不振、今非昔比。西班牙诗人反而要向美洲诗人学习。与它们相反,
12 Simple Secrets of Happiness At Work
作者: (美)格伦·范·艾克伦(Glenn Van Ekeren)著;胡玮珊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3
简介:你和你周围的朋友,是否会每隔一段时间质疑自己:“我每天朝九晚五这么奔波图的是什么?一份仅够温饱的薪水?或超过温饱满足各种需要的薪水?”于是有人自嘲说工作不过是为五斗米折腰,又有人视工作为“必要之恶”。然而本书会告诉你,工作不应该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是在创造优质生活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又是否曾经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找一份我自己喜爱的工作?”有人这样做了,并且永远都在困惑和感觉失落,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你喜爱的工作,你能做的只是去喜爱你做的工作。 本书是继《心灵鸡汤》后作者又一力作,12个简单的招数,点燃你对工作的热情,轻轻松松找到肯定和满足。为了工作赋予全新的境界,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尊严、感应感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齐格·齐格功之推荐序 当我看到《12道快乐工作鸡汤》的书名时,不由想起埃默里大学史蒂夫·富兰克林博士许多年前所说的话。现在这句话固然已经成了老生常谈,但是其中的意义却是非常明显的;人生最伟大的趔其实都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们不需要复杂难懂的文字结构,照样能够说出深远的道理。这个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其实只有3种原色而已,但是这3种原色到了米开朗基罗手中成就了多么伟大的巨作;阿拉伯数字其实只有10个符号,但是看看爱因斯坦利用这些符号完成了什么样的成就;音符说起来只有7个而已,但是肖邦、贝多芬以及维瓦尔第却能够利用这些音符谱写出多么美丽的乐章。 《12道快乐工作鸡汤》这本书传达出非常深远的信息,作者格伦·范·艾克伦在书中旁征博引,罗列了过去这几个世纪以来各行各业杰出人士对于工作的看法。艾克伦的研究功夫做得非常扎实,书中引用的名言当中,许多都是我最景仰的人物。他更在书中发挥了相当高明的整合功夫,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他都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且往往是很简单的方法。他要强调的重点在于全力以赴,倾注所有的热情,对于你的定位、从事的工作以及最后的成果都肩负起责任--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工作领域,事实上在人生中的许多重要领域都能够适用。 格伦·范·艾克伦的作品读来非常生动有趣。他在书中提倡工作的美德,点出一般人常犯的毛病,并且提供简单的方法,告诉读者如何做事的道理。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他所谈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生活当中的每一个层面--团队合作、程序以及如何在生命当中的每个阶级、寻找机会与美好的事物。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他告诉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而且,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一套章法,但是却又不会自我设限,勇于向自己的极限挑战。 这本书非常适合一家大小分享,不管所从事的工作或是人生的目标为何,都能够从本书当中获得启发。读完《12道快乐工作鸡汤》,读者可以更加了解和家人和光相处的道理、在职场上更有效率的方法,并且对社会更有贡献。
热门推荐
Anxiety disorders and phobias:a cognitive perspective
作者: (美)艾伦·T. 贝克(Aaron T. Beck),(美)加里·埃默里(Gary Emery), (美)鲁斯·L. 格林伯格(Ruth L. Greenberg)著;张旭东,王爱娟等译
Concis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from paleolithic times to the present
Press and America:an interpretive history of the mass media
作者: (美)迈克尔·埃默里(Michael Emery),(美)埃德温·埃默里(Edwin Emery),(美)南希·L·罗伯茨(Nancy L. Roberts)著;展江译
Do you matter? how great design will make people love your company
作者: (美)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unner),(美)斯图尔特·埃默里(Stewart Emery),(美)拉斯·霍尔(Russ Hall)著;廖芳谊,李玮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