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 项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结果
Foundations of Electrophysiology
作者: (德)沃尔夫冈·施瓦茨(W. Schwarz),(德)约格·雷迪根(J. Rettinger)著;丁光宏,顾全保主译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为W.Schwarz和J.Rettinger所著的 Foundations of Electrophysiology 一书第二版的中文翻译本。书中介绍了电生理学的创立、发展历史和近年来的进展;概述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涉及整体动物的电生理测定到应用膜片钳微电极技术在单个细胞电生理测定的基本方法;描述了细胞膜主要电导通路的相关特性、细胞膜兴奋性的本质、载体转运区别于通道转运的3大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电生理方法进行细胞膜蛋白质功能特性的研究;列举了许多例子阐述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知识,以及对构成细胞功能基础的膜通透性进行结构、功能和调控的研究。 本书对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对生物学感兴趣的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内的学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来说,可作为教材和参考读物。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 陈其荣著
简介: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演变、发展而来,并与近年来学术界崛起的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型研究领域——科学技术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本书通过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反思,提出并阐释了当代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学之哲学基础的基本思想;概括和总结了现代科学技术直至21世纪初的重大成果,以科学技术本体论、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技术认识论与方法论、科学技术价值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论的新构架展示了当代科学技术哲学的理论体系,体现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相一致的基本原则,论述了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人文社会观及其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与新方法,阐发了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与人文社会观相统一的重要思想。 本书立意新颖,构思独特,结构严谨,逻辑缜密,内容丰富,概念明晰,见解独到,分析深入,资料翔实,语言流畅;不仅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诠释了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而且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阐发了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与人文社会观相统一的思想,揭示了当代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与社会的脉动,把读者带入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学思想领域的理论深层和研究前沿。本书既可作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理工科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亦可供从事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员以及各级管理干部阅读参考。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