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 项 “宋念申”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2013-10-1
简介: 《印度:受伤的文明》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第二部,也是奈保尔对对印度的观察和书写最焦灼的书。 奈保尔第二次来到印度,此时正值甘地夫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高潮。与首次(《幽暗国度》)感受到的震惊、愤怒、羞愧和失落不同,这一次他深入“乱象”背后,试图去触摸文明失落的灵与肉:印度的危机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更在于作为一个“早已被挫败的国度”,印度不过是从一个黑暗时代进入另一个黑暗时代。
简介:1975年,在甘地夫人颁布“紧急状态”令前后,奈保尔再次探访他暖昧难明的祖籍印度。与第一次(《幽黯国度》)感受到的震惊、愤怒、羞愧与鄙夷不同,这次他感到自己的游历“不能仅仅是看风景”。那么他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在《印度:受伤的文明》里了解下吧。
作者: (英)V.S.奈保尔(V.S.Naipaul)著;宋念申译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3
简介:1975年,在甘地夫人颁布“紧急状态”令前后,奈保尔再次探访他暧昧难明的祖籍印度。与第一次(《幽黯国度》)感受到的震惊、愤怒、羞愧与鄙夷不同,这次他感到自己的游历“不能仅仅是看风景”。在满目疮痍的现实表象下,他看到的印度,是其被殖民的历史,几千年的宗教文化,种姓制度,甘地主义……共同影响塑形的结果。作为被征服者,印度“知性上已寄生于的文明”,因此,独立后的印度,显得毫无创造力,知性枯竭,无力自卫,已经是个早已被挫败的国度。 这一次的探访,奈保尔对印度和印度文化投入了更为复杂的理性和情感。尖俏的讽刺让位于沉郁乃至悲怆的分析与描述。千年古国的难题一一揭示,现实中的国度却未找到再生的原点。奈保尔的困境是印度的困境,也是我们的困境。本书颇为激越,但也证明像奈保尔这样的小说家,可更快速也更有效地指出问题所在,比之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小组和各式专家有过之而不无及。
作者: 宋念申执行编辑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凝聚了世纪之交,中国人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思索。……人们对这些大主题的思考已经延续百你那,但在每个历史时段,思维方式和答案并不相同。今天的中国,是百余年来中国实力最强、信心最足的时期,是探索和解决这些大课题的最佳时期。这些文章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段的特点。 本书是《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面6年来的文章精选。它以年代为序,大致勾勒出世纪之交,中国最优秀的国际问题观察者们,对中国的国家战略、国际关系及相关问题的思考。这是一部中国崛起过程中,国人眼光与心态的细致记录。
作者: 宋念申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2018年07月
简介:
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中国”和“东亚”概念是很晚近的产物,前者在清代才逐渐定型,后者则只是在近130年来才为人熟知。
亚欧大陆明明是一个地理板块,却硬生生地分成了“欧洲”和“亚洲”,“亚洲(Asia)”即亚细亚,意思是东方,本身就带着欧洲的视角。16世纪传教士带来了“亚细亚”这个词,而东亚人逐渐接受这个身份标签,却是从1885年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的时代才开始的。
本书就是书写16世纪以来东亚变迁、动荡、碰撞、发展、互相塑造的历史。
为什么我们对一水之隔的日韩,总有一种似曾相识,而又触不可及之感?我们身处其中,并自以为熟悉的东亚世界,其实充满了神话与偏见,有待重新发现和认识。本书正是以全球性、连续性的眼光,探讨了从16世纪以来的现代世界史——而不是中日韩某一国别史——是如何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展开的。蒙尘已久的过去得以重现。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发现,朝鲜半岛七十多年的南北对抗、中日朝韩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其实都是东亚近代化道路上散落的“遗产”。虽然历史不直接为今天提供答案,但本书讲述的东亚遭遇,有助于我们拨开现实的迷雾,重建常识,在国内外的风云变幻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目录】
一、亚洲反题
1.何为“东亚”,为何“东亚”?
2.中国不是China,日本不是Japan
3.浪漫化亚洲·*后的武士
二、朝鲜之战:开启东亚现代的“世界大战”
1.下克上:丰臣的抱负
2.礼制天下:明朝与朝鲜的内忧外患
3.东亚“国际关系”的记忆节点
4.战和之间:历史记忆与宗藩政治文化
三、满洲崛起:多元国家的塑成
1.边缘异动:满洲作为多边边疆
2.建构大清:皇太极的多元帝国
3.“满”与“旗”:族、籍之间
4.“夷”在东亚:异族与正统
四、新天下秩序:新的“中华”、新的天下
1.礼部“外交”:“朝贡”作为权力和文化
2.内亚帝国:满蒙藏政治/信仰共同体
3.清俄碰撞:欧亚相遇中重塑“中国”
4.“中华”失焦的“天下”
五、耶稣会士:欧亚的现代相遇
1.画师·臣子·传教士:郎世宁的使命
2.逃犯与圣徒:东亚遇上天主教
3.耶稣会的成功学
4.利玛窦规矩
5.逆转之夜:日本天主教的毁灭
6.隐匿的基督徒
7.门外人议屋内事:中西交流之殇
8.北堂的不速之客:天主教在晚期朝鲜
9.“锁国”神话的背后
六、早期全球化:东亚的重要角色
1.白的银,黑的人
2.茶在西方,烟在东方
3.海禁时代的东亚之海
4.喧嚣的口岸
5.作为象征的马戛尔尼使团
七、其命维新:东亚现代思想的兴起
1.思想契机:姜沆与朱舜水
2.江南风格与江户浮世
3.重建道统:清学的逻辑
4.再造日本:江户思想之激荡
5.经世:实学在东亚
八、文明与野蛮:殖民“现代性”入侵
1.林则徐在纽约:毒品·战争·现代
2.黑船上的陌生人:日美相遇
3.从“天下”到“区域”:东亚秩序的重组
4.“体”“用”之间:“文明开化”下的东方
九、民族国家、亚洲主义与国际
1.种族进化:殖民与抵抗的逻辑
2.合法与非法的亚洲
3.黑龙会的朋友们:1912年的“亚洲”想象
4.脱亚自救:转折1919
5.建设与失序:步入“现代时间”的东亚
十、从二战到冷战
1.用什么“超克近代”?
2.从长崎到密苏里号:日本的战败
3.内战,冷战,热战
4.作为第三世界的“亚洲”
5.从“东亚奇迹”到“亚洲价值”
6.如何记忆东亚近代
【免费在线读】
海禁时代的东亚之海(郑成功为何要收复台湾?)
由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以及由此导引出的欧洲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近世以来,不少学者把世界几大文明区域以“大陆”和“海洋”相区分。东亚被认为是典型的“大陆文明”,意思是说,东亚人更注重朝向内陆的经营,而不像15、16世纪的欧洲人那样,对拓殖海洋倾注极大力量。*典型的例证,就是明清以来中国的“海禁”“闭关”,以及日本的“锁国”。但正像越来越多当代学人已经论证过的,所谓“锁国”有着具体的指向,绝非简单地背朝大海、闭目塞听,历史上中日的“海禁”政策也不能和“拒绝与外界沟通”画等号。
中国明清两朝都曾实施海禁。但从时间上说,明朝海禁的时间远长于清朝。两朝禁海,背后的动力相似,皆出于沿海地域安全考虑。一般说法是,明代东南沿海长期受所谓“倭寇”侵扰,闽浙一带更是民寇不分,禁海一策是为防范内外勾结。但从成效来看,“尺板不得出海”的政策,打击了地方经济,切断了沿海百姓生计,反而迫使更多商、民铤而走险,加入武装海商集团,成为盗寇。王直、颜思齐、李旦、郑芝龙等前后数代海商/海盗首领,从东亚多边贸易中聚集大量财富,又周旋于中、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几大势力之间,成为从东海到南海*的海上军事集团,控制着海禁时代从日本、中国、东南亚诸岛到暹罗的贸易通途。
清朝政府在顺治和康熙早期,亦施行过十分严厉的海禁。其目的主要是抵御郑成功、郑经的海上反清武装。不过这一政策随着郑氏退守台湾而渐松弛,终于在康熙平定台湾的第二年全面废除。开海虽稍有反复,但清政权对海外贸易的态度,总的来说要比明朝更为正面、灵活和开放。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禁海与开海,体现的是国家与海商集团间力量博弈的此消彼长。背后的逻辑,与其说是拒绝海洋贸易,毋宁说是争夺海洋贸易的控制权。国家与商人之间并不总是对立的,海商集团是典型的跨国行为体,凡成功者,无不与周边的国家及非国家政权保持微妙复杂的联系。海禁时代的东亚海域,不但毫不萧条死寂,反而是热闹非凡的历史演剧场。
说到剧场,有一出戏不得不提。1715年11月15日,日本大坂城内的竹本座剧场,人形净琉璃剧《国性爷合战》在此首演。这部剧由著名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创作,以郑成功的抗清故事为蓝本,虚构了一位中日混血的英雄“和藤内”,从日本渡海、收复南京、驱逐鞑靼的故事。该剧上演后大获成功,创下连续演出17个月的纪录,成为江户日本“时代物”(历史剧)的经典作品。
郑成功的故事在东亚一带广为传颂,但若从国家视角出发,对郑成功的理解则大异其趣。日本人赞颂他,正如《国性爷合战》所表现的,在于他大义忠君、坚守中华正绪,或许也因为他有一半日本血统。近代中国的抗争史观,则着重于他赶走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的事迹,强调他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败退台湾后的国民党政权,表彰他效忠前朝,矢志恢复中原。而所谓“台独”史观,则将治台二十年的郑氏政权视为“事实独立的政权”。参差交错的历史阐释背后,当然都是当代意识形态的纠结不清。
若不从某一国家出发,也许倒更清楚些:郑氏海商集团,是海禁时代东亚*为成功的海上跨国贸易/军事集团,也是*后一个。其兴起和衰落,特别直接地体现了早期全球化和近代东亚格局重组,对本地区历史走向的巨大影响。
郑氏集团崛起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郑芝龙1604年出生于福建泉州,乳名一官,西文文献多以Iquan记载。他早年在澳门学习经商,并接受天主教洗礼,教名尼古拉斯。后经马尼拉前往日本平户,成为大海商李旦的手下。
当时东亚海域移民频繁,平户、马尼拉、越南等处都有华人移民社会,日本人移民也遍及南洋诸岛及中南半岛。这些跨国活动与官方朝贡贸易一起,成为东亚海上贸易*重要的网络。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为白银、丝绸、香料、枪支及茶叶的贸易利润所吸引,也先后加入进来,使得东亚海域成为多方合作、角力的场所,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由于明朝禁海,华商将基地移往日本、南洋等处。李旦与日本当局关系良好,获得特许海外贸易的朱印状,成为海商领袖,平户也成了中国海商活动的中心。这就是郑芝龙来到日本的背景。
长期周旋于各方之间,郑芝龙不但通晓多国语言(官话、闽南话、葡萄牙语、日语、西班牙语和荷兰语),也逐渐培植起自己的势力。李旦去世后,郑芝龙打败其他海商,继承了李旦创建的海上王国。他向德川幕府输诚,获得幕府的支持和信任,屡次利用平户的官府来打击荷兰等对手。1623年,他娶日本人田川氏为妻,翌年得子福松,即后来的郑成功。此后,他又接受明朝招安,把自己的基地转移到福建,以强大的海军力量,牢牢控制了中、日、东南亚之间的贸易网。
郑成功6岁时才离开平户来到福建,系统接受儒家教育。他14岁中秀才,20岁入南京国子监。是年清军入关,一路南下。郑芝龙等在福州拥戴朱聿键称帝,改元“隆武”,是为南明。南明政权倚重握有军权的郑氏集团,遂赐国姓“朱”、名“成功”予芝龙之子。郑成功之名,及称号“国姓爷”即由此而来。西文文献中的郑成功是Koxinga,即“国姓爷”的闽南语发音。
郑芝龙本是海商,对自己贸易王国的关心远超过对任何政权的效忠。在泉州同乡洪承畴的劝诱下,郑芝龙投降清朝。郑成功阻止不成,出走金门。郑芝龙本以为清廷会让他掌管南方三省,不料清军主帅背约,把他押解至北京,成功之母田川氏亦死于战乱。
此后郑成功逐渐继承了郑芝龙的家业,以反清复明为志,不断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与清军缠斗。此时的郑成功拥有东亚*强大的海军力量,他利用制海权管控商路,建立山海五商体系,从连接东西洋的贸易网络中获得巨额利润以供养军队,并利用和日本当局的良好关系招募武士、购买日制盔甲和武器。他还多次让平户的中国移民(其中不少是明亡后到来的遗民)向德川幕府求助。虽然幕府没有直接出兵,但郑军中确实有不少他招募的日本人,此外也有不少欧洲及非洲雇佣兵。
1659年,郑成功挥军北伐,沿长江而上,连克数镇,江南震动。翌年指挥厦门之战,重创清廷水师,从崇明岛到广东惠州的南方海岸线几乎无守备之力。在此情况下,清廷采纳郑军降将黄梧的建议,强令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坚壁清野,使郑军无法从沿海地区获得补给,切断郑氏集团与中国内地的贸易联系。这是清代海禁的顶点。
失去陆上基地,郑成功的商业和军事网络就失去根基。他急需在大海中寻找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与福建隔海相望、地处东南亚与东亚海路枢纽的台湾,就成了*。台湾当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荷兰人1624年被明军从澎湖赶出后,就转而经营台湾西部,把它当作同日本贸易的重要据点。郑芝龙当年就被派到台湾为荷兰人做翻译,也是从台湾开始接管李旦的商贸网络。郑成功时代,郑氏船队曾多次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冲突,争夺对日贸易特权。1661年,郑成功出兵台湾,鏖战数月,终于在1662年初驱逐了荷兰人。
占领台湾不久,郑成功即去世。其子郑经掌权,一边屯垦台湾,一边继续同日本及英国东印度公司做生意,将郑氏政商集团又维持了二十年。在此期间,清廷逐步巩固了对沿海地区的统治,中央集权日益强化,并逐步恢复海外贸易。1683年,清军攻台,郑经之子郑克塽无力抵抗,投降清朝。驰骋东亚海域半个多世纪的郑氏海商集团,终于湮没于历史中。此后清朝开海,和日本一样,海上贸易渐由国家管控。
作者: 宋念申等著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简介: 现代美国杰出的作曲家和指挥家艾伦·科普兰说过这样一番话:“读一本关于如何理解音乐的书并不能加深对这门艺术的理解。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我想艾伦·科普兰先生这番话对不少音乐爱好者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艾伦·科普兰简直是在宣判文字在音乐领域的死亡。然而我的一位好友却并不畏惧这种说法,反而出版了一本叫做《音乐边上》的妙书,以文字的方式宣告音乐的复活,在“音乐边上”跳起自由之舞,痛快淋漓地书写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爱与哀愁。 《音乐边上》里的所有文字均选自本书作者们(主要作者有宋念申、达巍、王呈、王静等)在一个个人音乐网站(黑缪网)中发表的原创文章,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辑“主题聚焦”、第二辑“唱片分说”、第三辑“从书架到音乐厅”。虽说是有分类,但落到文字的根底仍是人的灵魂写照,正如“后记”所云:“本书的文章大抵都是从音乐的镜头看出去,通过个人心智的思索,落在更宽泛、也更深刻的艺术、思想和生活上。”确实如此,这些文章记录的是作者们个人心灵与音乐碰撞产生的火花,而不仅仅是“就乐谈乐”。 虽然《音乐边上》的作者在“前言”中谦称“这是一本关于音乐的书,却注定不是职业音乐人的宏篇力作或者资深业者的权威指南。”但对于我这样的音乐门外汉而言,却已经非常专业了,譬如其中谈到的皮埃尔·布莱兹、帕勃罗·卡萨尔斯等著名音乐大师,我都是第一次听说。还好,在这本书中我也见到了久违的巴赫、肖斯塔科维奇、威尔第、贝多芬等人的名字。不认识的音乐家,我通过文字来了解一下;认识的我倒要看看别人是如何写他的。读文学的都知道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音乐而言,也是如此。 这些作者显然对巴赫情有独钟,专门以“创造巴赫的16种方式”来怀念一位逝去的音乐大师,而这16位诠释巴赫的音乐家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还是达巍说的好:“如果我们把巴赫比作一座大教堂,那么在漫长时间之流中,这座教堂早已倒塌,很长时间内只是一片残垣断壁。现在的大师们基本上只有这两类:一是墨守成规,复原巴赫;另一类则追求‘神似’,力求准确地传达巴赫音乐的本质。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人们才能在浪漫主义之后看到另一种选择——神性的、对位的、节制的、清澈的音乐,巴赫和整个巴洛克音乐才能在20世纪得以复活。” 我敬畏肖斯塔科维奇,但我并不敢深陷于他的音乐之中。在《音乐边上》我看到两篇有关肖斯塔科维奇的文章,都是宋念申写的。一篇是“笼中的肖斯塔科维奇”,一篇是“散乱读《见证》”。我听肖斯塔科维奇,也是从他的自传《见证》开始的,陆陆续续地边听音乐边看书,领略苦难是另一种流亡的黯然与忧伤。读此书时正是深夜,想到自己尊敬的音乐家马勒在晚年的第八交响乐里,团结众人的力量给他处的世界一记响亮的耳光。而肖斯塔科维奇在自己的暮年,只是静静地坐在屋里,用几根琴弦的声音对所有人说“晚安,朋友”。 记得农历已卯年初夏漫游北平,于国林风书店购得作家李杭育编撰的《唱片经典》(增补本·三联版)一书,随手翻阅,略略长了一些音乐唱片方面的印象。此次看到《音乐边上》一书中的第二辑“唱片分说”,不禁有种亲切的味道。当然同是写唱片,各有其风格,李杭育的写法是一种。而宋念申、达巍、王呈、王静等作者“不但彼此写法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很大差异,常常只是一时一地的感受。”这就与权威的唱片指南拉开了距离,更突出了私人听乐的独特感受极其魅力。 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那种私人性的音乐感受与理解,而非专家式的指南或教导。譬如宋念申的“乐色撩人”与达巍的“有情无色: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等文字,无论他们的理解正不正确,反正是写出了他们心中所听到的音乐,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这样的音乐文字才是令人快乐的,正如我们像蝴蝶一样成长,不断地蜕变,但那颗飞翔的心是从不改变的,因为飞翔是快乐的,尤其是在音乐边上飞翔。 ——朴素
作者: 钟焓
简介:
作为《新史学》2020年卷的《欧亚大陆的历史与社会》集中收录了近十名作者论述中古以降的欧亚大陆历史与社会变迁主题的一组论文。其聚焦的空间场域东起白山黑水直至其濒临的日本海,西抵欧亚大陆的天然分界线博斯普鲁斯海峡,北到历史上游牧民族活动的中心舞台蒙古高原,南达被视为“佐米亚”区域典型代表的西南山地;而关注的时段则上起被视作历史分水岭的唐宋变革,下到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的二十世纪上半叶。虽然各自处理的研究主题不同,但各篇论文均着力挖掘深藏于史实背后的历史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终从不同的角度“复线”地勾勒展现过去一千年来欧亚大陆的发展变迁。可以说是,既回顾提炼历史,又深刻思考当下。
【目录】
001/导语:13世纪以降的中华世界及其周边 钟焓
026/族群政治形态的流变与中国历史的近代转型 吴启讷
081/西南民族地区的历史书写与历史
——基于湘西地区的一点反思 谢晓辉
099/再论水西君长国的承袭制度
——兼论彝族的嫡长子观念 温春来 岳宗霞
115/叠加的东亚边疆精神史:
“间岛”争端中的宋教仁、内藤湖南和申采浩 宋念申
137/文治化的日本江户时代与明清东亚的世界体系
——兼质疑明治维新中心史观及国族历史叙述框架 林少阳
177/“新清史”的源与流 孙江
189/“因俗而治”还是奥斯曼帝国的文化多元主义?
——以所谓“米勒特制度”为重点 昝涛
225/非汉文材料所见清代内亚人群的北京观
——对“承德内亚首都论”的批评与反思 钟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