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25 项 “尤恩”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美)尤恩·苏尔李(Eun Sul Lee)等著;吴晓刚主编
简介:该书是”格致方法丛书”之一,由五本讨论数据分析方法的书组成,分别是《分析复杂调查数据》、《缺失数据》、《社会网络分析》、《因子分析:统计方法与应用问题》以及《基于行动者模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书名所示,是介绍社会学研究分析方法之一,即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复杂调查数据》为研究者在抽样设计和调查数据分析的联合方面提供了最新的情况,能使研究者深入了解方差估计会议及考虑抽样权重后的复杂截面调查数据的初级和多变量分析等主要问题,使假设与研究相适应,完成更有效地统计推断。《缺失数据》给出了处理缺失数据问题的新策略,在缺失数据的条件下回顾最大似然估计,解释了插补法的EM算法和多重插补方法,并讨论了不可忽略的缺失数据。该书代表了处理缺失数据的最新的技巧,弥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社会网络分析》针对这种跨学科的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数据收集问题,并介绍了网络分析方法和模型,讨论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三个主要的潜在假设,反映了社会网络分析的最新进展。《因子分析:统计方法与应用问题》用更为明确的数据分析例子,更为详细地介绍了因子分析的不同方法,以及它们各自在何种情况下最有用。同时更深入讨论了验证性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差别,使读者能够对因子分析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知道如何运用这种技术。最后,《基于行动者模型》全书以例子来解释基于行动者模型的基本原理并讨论了基于行动者模型的应用软件,清晰明确,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五卷,1970年至2000年的外国文学
作者: 吴元迈主编;钱善行,冯植生卷主编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4
简介: 概论 70年代以后各国文学的丰富多彩,总起来说,恰恰在于它的多元化状态,在于一批极有天赋,然而有着不同年龄和学识,不同文化背景、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成就和影响的文人的集合,使一切思想、主义、流派都要在这个时代展现,所有卓尔不群的大家都要分享这方文学胜地的一角秀色。 首先是在欧洲,因为它拥有众多的文学大国和优秀作家。这30年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31名作家中,欧洲便有19位,占了近三分之二,可谓人才辈出。虽然欧洲各国的情况不同,文学面貌各异,甚或大相径庭,但它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表现出的活力、创新和多元化倾向却十分相似。 七八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取得了新进展,具有一股鲜活的生命力,各种题材、风格的作品大量涌现。同时,也涌现出众多驰名国内外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 1985年苏联开始改革,提出“社会进一步民主化”和“扩大公开性”的口号。1986年,苏联第八次作家代表大会在“民主化”和“公开性”原则下召开,会议气氛紧张,争论激烈,作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公开化。1987年,回归文学的“反思”冰山突现水面,直至1989年,反思和回归的热潮势头不改,大量被禁作品开禁,一时间洛阳纸贵,文学杂志订数猛增。这一年,主导苏联文坛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作协章程中删除。1990年成为“索尔仁尼琴年”,各杂志纷纷抢登他的被禁作品。 1991年,风云突变,苏联党政高层领导斗争加剧,各种矛盾公开化,最终导致存在七十余年的社会主义苏联解体,苏联文学终成历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家由于多年来的积怨和不同政见被分成对垒的两军,口诛笔伐,俄罗斯文学迎来了寒冷的冬天。几年后,文学界的这场恶战始趋平息,各种作品百无禁忌、良莠不齐,纷纷破土而出。这些年,老作家们接连谢世,尚存者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那些40年代前后出生的作家逐渐成为文学中坚,一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青年作家则脱颖而出,给俄罗斯文学平添一抹春色。但是,俄罗斯文学欲现昔日的辉煌,恐怕还得“蓄芳待来年”。 东欧(现称中欧和东南欧)诸国与苏联情况基本相似。在波兰,哥穆尔卡任第一书记的两个五年计划(1961—1970)期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70年底格但斯克等沿海城市工人罢工。70年代后期国家经济恶化,全国发生罢工浪潮,团结工会应运而生。1981年雅鲁泽尔斯基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同年12月波兰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所有文艺团体被取消,所有出版机构被查封,文学刊物停刊,一些作家移居国外。1983年7月战时状态结束,1989年12月29日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 诗歌在波兰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尤其是诗人米沃什和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获诺贝尔文学奖,更增添了波兰当代抒情诗的分量。除了这两位,享有盛誉的老一代诗人还有赫伯特和鲁热维奇,以及40年代出生的巴兰恰克和李普斯卡,青年一代则有奥哈拉派的希维特利茨基和波德夏德沃,古典化派的迪斯基和凯拉尔,先锋派的索斯诺夫斯基。几代诗人的诗歌特色、艺术形式和美学追求不尽相同,显示出波兰诗歌多元化的发展倾向。 匈牙利于1968年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国内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1989年10月8日,社会主义工人党代表大会上该党终止工作,成立匈牙利社会党。同月,国会修改宪法,规定国家实行多党制,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为匈牙利共和国。文学创作在七八十年代除了现实主义作家外,也出现了以沙布·玛克托、曼蒂·伊万为代表的“新月派”作家和以山陀·弗伦茨、弗耶什·安德烈为代表的“更新代”作家。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导致苏联出兵,领导人杜布切克被捕;昆德拉等作家被开除出党,流亡国外;哈韦尔等被监禁;大批作家遭流放;由塞弗尔特任主席的作家协会被解散。1969年胡萨克任捷共中央总书记,1987年他辞去总书记职务,只任总统;1989年又辞去总统职务,同年捷联邦会议两院选举杜布切克为联邦议会主席,剧作家哈韦尔任总统。1993年元旦,捷克斯洛伐克分为两个独立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一时期捷克斯洛伐克文学上最负盛名的是198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塞弗尔特和流亡国外、已入法国籍的作家米兰·昆德拉。 在法国,1959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但工业的过度发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不满情绪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中暴露无遗。这次事件震撼了法国,创造了新的意识形态氛围,并导致1969年戴高乐退出政坛,结束了一个时代。因受语言学、符号学和心理分析学影响,彻底抛弃现实主义而盛极一时的新新小说派开始衰退,主将索莱尔斯于1980年与《如实》杂志彻底分道扬镳,法国文学进入一个没有中心、没有旗帜、没有流派的多元化时代,文学的通俗化趋向不可阻挡。 原为新小说派元老的西蒙,在法国文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那匠心独运、“将诗人和画家的创作力与对时间的深刻意识结合在一起”的创作思想和风格,无疑使他成为这一时期自成一格的文学大师。1996年去世的杜拉斯,擅写日常生活,但她摈弃原先以情节取胜的传统方法,把故事写得扑朔迷离,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腻感人。一部以少年时代初恋为背景的小说《情人》,缠绵悱恻,充满异国情调。同样拒绝传统的勒克莱齐奥,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荒漠大海的神秘冒险,还是节奏疯狂的都市生活,细腻无序的描写总是与荒诞、寓意性的概括相依相融,传达出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图尼埃大器晚成,43岁时才发表处女作,但即获大奖,第二部作品《桤木王》又获龚古尔奖,确立了在法国文坛的地位。其作品想像丰富,荒诞离奇又充满象征,但它不同于通俗的科学幻想小说。莫迪亚诺的作品虚实相间,结构紧凑,语言明快。通过回忆与想像,以表现生活的不安定和潜伏的危险。 战后英国,其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殖民地纷纷独立。1982年英军远征马尔维纳斯群岛,而1997年英国最后一个殖民地香港回归中国,最终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史。但“英语世界”的出现,使英语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强大的话语体系。许多用英语写作的英联邦作家移民英国,亦给英国文学增添了绚丽的篇章。 这30年,英国文学前有卡内蒂(用德语写作)和戈尔丁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出生于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的“后殖民”作家奈保尔再摘桂冠。这30年,英国文学既有老作家莱辛、戈尔丁、斯帕克、福尔斯宝刀不老、笔耕不辍,又有马丁·艾米斯、麦克尤恩、巴恩斯等中青年作家脱颖而出,日臻成熟;也有布鲁克纳、拜厄特、德拉布尔等女作家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号称“移民三雄”的奈保尔、拉什迪、石黑一雄之崛起,蜚声国际文坛。这30年,英国诗坛异彩纷呈,新人辈出,多元化的开放格局造就了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的西默斯·希尼。希尼的诗具有鲜明的民族背景和地方特色。品特的戏剧也成就斐然,1996年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其戏剧作品语言幽默洗练,善用荒诞和比喻,富有象征意义。 德国在战后分裂成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一道柏林墙将一个民族分为东西两个阵营,走着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拆除,1990年两德统一,长达四十年的分裂历史终结。民主德国曾拥有三位一流作家,一位是女作家克丽斯塔·沃尔夫,她的《卡珊德拉》和《美狄亚》成功地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段,集神话、象征、荒诞、梦幻于一体,将真实材料与文学虚构及主观评述有机结合,表达她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一位是剧作家海纳·米勒,他借助历史、神话和传说,并对戏剧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怪诞奇崛中显露出本人的悲剧史观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另一位是诗人布劳恩,他的创作简洁、冷静、客观,富于哲理,表现出对变革的渴望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联邦德国有两位作家海因利希·伯尔和君特·格拉斯获诺贝尔文学奖。伯尔“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格拉斯“以他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描绘了被遗忘的历史面貌”。而以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著称的马丁·瓦尔泽,模糊了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界线的居斯金德,专写家庭生活、表现人的生存状态的女作家沃曼,通过荒诞手法表现现代人失落感的剧作家博托·施特劳斯等,都是当今德国文学的佼佼者。 奥地利1938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后作为纳粹德国的一部分参加侵略战争。1955年,美、英、法、苏四方占领国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订条约,并于同年10月撤出占领军,接着奥国民议会宣布奥地利永久中立。文学上,奥地利属德语文学,约翰内斯·马梅尔与德国的海因茨·康萨利克同为当代德语文学中最负盛名的大众文学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和彼得·汉德克则是战后奥地利最重要的作家。前者主要写小说,主题常为疾病、灾难、死亡、绝望和沉沦;后者主要写剧本,创作完全违背传统戏剧,是一种没有情节、对白、场景、道具的“说话剧”。 瑞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战后政局相对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均年收入居世界前列。文学创作分德语地区和法语地区,而用德语写作的作家更为著名,其中迪伦马特和弗里施成就最大,均为戏剧家和小说家。前者的戏剧立意鲜明,荒诞离奇而富哲理,情节完整而语言幽默;后者的剧作大多表现他对世界的悲观看法,并有极强的喻意性;小说多表现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个性自我认同的困难。 意大利从战后至60年代初,经济发展较快,但后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使它陷于困境。70年代后,实行严厉的经济紧缩政策,国民生产总值开始缓慢回升。80年代初又一次爆发的经济危机持续了三年多,高失业率激发了社会矛盾,恐怖活动猖獗,政府换班频仍,民众心理空前脆弱。文学失去了昔日新潮迭涌、流派更替的局面,一片凋零,70年代后始恢复元气,被先锋派否定的现实主义有所振兴,实验主义继续发展,风格独具的作品时时出现,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两次被意大利作家——蒙塔莱和达里奥·福摘取。前者的诗歌表达人的内心世界之细微感情,现代人那孤凄、哀婉、怨怼的情感隐逸于诗的艺术意象之中;后者集编剧、导演、演员、舞美设计于一身,发挥假面喜剧即兴表演的特长,兼收欧美现代派戏剧的各种表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现代讽刺喜剧。埃科是位文艺批评家,也是位文学家,将自己对中世纪文化的研究成果融于结构繁复、情节曲折离奇的小说中。卡尔维诺在其寓言式小说中融现实、幻想、哲理为一体,凝重荒诞的哲理性内容和观念糅合在寓言故事所特有的神秘朦胧的美感之中。莫拉维亚遵循写实主义传统,以他那敏锐的观察力和精细入微的心理描写,力图揭示异化社会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人们精神上的危机。 西班牙因佛朗哥的独裁统治而长期闭关自守。1975年佛朗哥去世,西班牙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自80年代起,西班牙经济高速增长,文学也蓬勃发展。阿莱克桑德雷和塞拉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者继承西班牙抒情诗传统和现代派手法,对人生、爱情和当今社会的境况作了深刻探求和描述;后者的小说多围绕死亡主题展开,“以富有节制的同情”和充满悲剧色彩的叙事“勾画了孤独无助者令人心颤的形象”。 . 葡萄牙的情况与西班牙有些相似,独裁者萨拉查在葡统治长达37年,1970年病逝,1974年一些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法西斯政权。但直到1986年苏亚雷斯当选总统,葡萄牙近六十年才有了第一位文人总统。同样,葡萄牙这时有了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他是位关心世界命运的作家,作品新颖独特,充满隐喻和暗示,“通过由想像、同情和讽刺所维系的寓言故事,不断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有所了解”。 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冰岛和芬兰,在6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但70年代随着经济危机和失业人数增加,各国经济发展趋于不平衡。瑞典经济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教育高度普及,以现代福利国家著称。挪威的石油出口为其带来巨额利润。丹麦女作家索若普为丹麦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以写妇女的日常生活著称。瑞典1974年有两位作家雍松和马丁逊同获诺贝尔文学奖,但都在70年代去世。目前重要的作家为诗人古斯塔夫松和女小说家埃克曼。冰岛当前最受欢迎的作家为描写渔民生活、反映冰岛巨变的卡拉松和描绘一个充满欢笑和痛苦的世界的古德蒙德松。芬兰的阿尔波·鲁特为芬兰著名工人作家,以写赫尔辛基工人生活著称。 希腊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1946年爆发内战,1949年希共在内战中失败,大资产阶级掌权,实行白色恐怖。1967年军人发动政变,建立独裁政府。1973年废黜国王,确立共和制,1974年军政府垮台。1981年议会选举,由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执政,并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1979年诗人埃里蒂斯因“从源远流长的希腊传统中汲取营养,以强烈的感情和敏锐的智力显示了现代人为争取自由、从事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斗争”获诺贝尔文学奖。 70年代后,亚洲各国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繁荣,但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两伊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伊战争,中东战争,印巴冲突,巴以冲突,印尼和菲律宾的民族冲突……影响着亚洲地区的安宁,但总的趋势仍是和平与发展。与此同时,各国的文学也有新的发展,新的成就。 日本文学在七八十年代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许多文学派别,如“透明族”、“作为人派”和“内向派”等。这些文学派别的出现,一方面打破了日本文学的旧传统;另一方面由于作家的反常心理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们的作品中弥漫着种种迷惘、失落、空虚和颓废情绪。到90年代,这些风行一时的派别渐渐风流云散,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态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接受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同时,将自己的美学观和政治观融入日本传统美学中,“在荒诞的故事叙述里蕴藏诗意的抒情,对人类危机进行深刻的思考”,开创了另一番天地。 印度文学自50年代起盛行的区域文学流派长盛不衰,一直延续至七八十年代。作家们以边缘小村落为依托,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那里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90年代后,一批用英语写作的中青年作家,如阿鲁·乔希、维克拉姆·赛德、乌帕马尼亚·查特吉和女作家阿妮塔·德赛、帕拉蒂·穆克吉等脱颖而出,他们的作品集荒诞与现实于一身,将富有特色的印度文化传播至世界。 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后,大批犹太作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此,共同创造了以色列文学的繁荣。五六十年代以色列文学的领军人物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格农,他“从犹太人民的生活汲取主题”,创造出“深刻而具特色的叙事艺术”。60年代至90年代“大屠杀文学”的代表人物为阿佩费尔德,他的《为每桩罪恶》和《不朽的巴特法斯》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作;而奥兹则是“新浪潮文学”的代表人物,主张以色列与巴基斯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非洲各国均属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不发达,政局动荡;文学创作水平参差不齐,用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创作的国家和地区,水平相对较高。埃及是文明古国,1953年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1967年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1978年,埃及通过谈判收回西奈半岛。1981年萨达特遭暗杀,穆巴拉克当选总统至今。他执政后,坚决镇压国内极端势力,继续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注意改善人民生活。1988年,小说家马哈福兹因“开创了全人类都能欣赏的阿拉伯语言叙述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继承阿拉伯文学传统,又吸收和运用象征、隐喻、荒诞、非理性等现代手法,丰富小说的表现力。 尼日利亚原为英国殖民地,1960年宣布独立。独立后,历史遗留的地区和部落矛盾日趋尖锐,政局不稳,军事政变不断,至1985年共有六次大的政变,70年代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1986年,剧作家兼诗人、小说家的索因卡,因“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情横溢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将西方现代戏剧艺术与约鲁巴传统艺术相结合,对发展非洲民族戏剧作出了重大贡献。 南非1961年退出英联邦,成立南非共和国,是非洲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但南非当局长期以来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黑人领袖曼德拉被判终身监禁,直至国大党在大选中获胜。1991年,白人女作家戈迪默获诺贝尔文学奖。 澳大利亚在战后鼓励英国和欧洲人移民,1966年对移民政策进行修改,允许亚洲人移民定居,至80年代后移民人数激增,使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同时亦滋生丰富的物质生活和人的意识危机的矛盾。1973年小说家怀特因“以史诗般的气概和刻画人物心理的叙述艺术,把一个新的大陆介绍到文学领域中来”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一部《风暴眼》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和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写出了当代澳大利亚人的自私、冷漠、苦闷和迷茫。彼得·凯里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长篇小说《奥斯卡和露辛达》是受到赞誉最多的作品,而伊丽莎白·乔利是女作家中的佼佼者,她发表的许多表现女性问题的作品具有独特而强烈的艺术效果。 战后加拿大经济迅速发展,70年代以来魁北克省独立运动曾多次造成国内政治危机,1982年以《宪法法案》替代《英属北美法》,并确定法语和英语同为加拿大国语。加拿大民族文学在欧洲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影响下逐渐走向成熟。加拿大英语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女作家阿特伍德,其长篇小说《使女的故事》描写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荒诞世界,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作。她的诗歌一反传统诗的形式,以出人意料的意象,不带感情色彩的风格,表达对妇女生存状况的关注。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多元化特色,一部《英国病人》轰动国际文坛,被认为是“反殖民小说的经典之作”。法语文学作家安娜·埃贝尔以《卡穆拉斯卡》被称为“当代最优秀的魁北克小说家”。 美国在60年代由于卷入印度支那战争,并将越战升级,导致经济衰退。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1974年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美国爆发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975年福特政府正式宣布侵越战争结束,但美苏两国军备竞赛越演越烈。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布什和克林顿政府一面试图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一面充当“世界警察”角色,参加海湾战争,长期从各方面制裁伊拉克,在科索沃问题上干涉别国内政,大肆轰炸南斯拉夫。 这30年,美国文学如同它的政治经济一样变化很大。索尔·贝娄和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加上马拉默德和菲利普·罗思,使美国文学拥有四位犹太裔现实主义大作家。他们的构思、笔法、风格、哲理思辩各不相同,但都将细致描写与象征、荒诞、寓意性的概括相交融,创造出新的语境,来表现美国的社会现实和犹太人的生存与命运,传达出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对现实的悲剧性理解。 同样,厄普代克也以描写细腻和现象主义方法见长,在他创作中占主要地位的“兔子系列”,花费40年时间描写了不同时期的中产阶级人物兔子哈利·安斯特朗姆的经历和命运,反映出近半个世纪来美国社会的变迁。常以暴力和爱情为创作主题的女作家欧茨,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基础上兼容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神秘主义等手法,表现了美国现代社会的复杂生活。卡弗和贝迪描写平凡生活的细节,塑造各具特色的小人物形象,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成为“简约派”的代表人物。 变化迅速的美国生活,促使一些作家用更新颖的手法来反映现实。巴思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想像力和实验精神;冯内古特发展了60年代海勒式的“黑色幽默”,融科学幻想为一体,对美国社会进行漫画式的嘲讽和揭露;多克托罗对历史和历史人物进行虚构和编织,用匪夷所思的情节来怀疑美国社会繁荣安定的真实性。品钦在“黑色幽默”的基础上,以各种艰深的现代科学、杂乱无章的内容和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营造当代社会令人窒息的梦魇般气氛。 这30年,美国文学亮点中的亮点,是黑人文学的崛起并融入美国的主体文学。哈里的《根》、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伊什梅尔·里德的《物神》、怀特曼的《隐匿地》以及桂冠诗人丽塔·多弗,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等,都以他们出色的作品和非凡的才能让人刮目相看。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更为美国文学增添了一抹亮色,而1987年俄罗斯侨民诗人布罗茨基获诺贝尔文学奖,则多多少少让俄罗斯感到几分沮丧和无奈。 60年代西班牙语美洲文学曾发生震惊世界的“文学爆炸”,造就了一批蜚声世界的作家,魔幻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等流派纷呈。70年代以后文坛继续火爆,但进入80年代后,随着聂鲁达、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科塔萨尔、博尔赫斯、鲁尔福、纪廉等一批文学大家凋谢,文坛显得静寂许多,到了90年代才又奇迹般复苏,新老作家开始新一轮冲刺。智利的巴勃罗·聂鲁达、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墨西哥的奥克塔维奥·帕斯分别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的获奖既是西班牙语美洲文学的骄傲,亦给诺贝尔文学奖本身增添了荣光。而阿根廷的博尔赫斯虽未获此奖,但其声名并不在他们之下。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清冽、明丽、灵动、精致,令人神醉情驰。在富恩特斯笔下,现实主义又重放异彩,历史和幻想在作品中交融、升华,组成一首深沉悠远的命运交响曲。擅长结构现实主义的巴尔加斯·略萨,个人情爱和社会重大政治问题在他的作品中交相辉映。卡夫雷拉·因方特注重文学语言的探索与革新,浪漫主义的爱情悲剧被他注入了独特的古巴音乐舞蹈成分。 文学爆炸后,拉美一些青年作家脱颖而出。智利的伊莎贝尔·阿连德以一部充满魔幻的《幽灵之家》演绎了一个国家风云变幻的历史;她的同胞埃德华兹1999年获塞万提斯奖,成为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墨西哥的劳拉·埃斯基韦尔的《沸腾》让读者再次领略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力;阿根廷的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重新回到情节,并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中融入影视手段;多产的波塞在《天堂之狗》中用艰深而高品位的文字展示落后的文明与文明的落后。 巴西受葡萄牙殖民统治长达三百余年。1964年军人发动政变,建立军人政权,三届政府均实行独裁统治。1979年文人政府掌权,实行大赦,改革经济,逐渐使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特雷维桑为巴西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短小凝练,意韵深刻。特莱斯为巴西最负盛名的女作家,文笔细腻流畅,揭露社会风气的败坏和道德的沦丧。卡布拉尔是战后巴西诗坛声望最高的诗人,具岩石般冷峻的抒情色彩。而维里西莫则是当今巴西最知名的专栏作家。 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上的一个小点——圣卢西亚,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十三万,其中黑人占九成,原为英国殖民地,1979年始获独立,经济以香蕉种植业为主。如今小小的岛国,因它的子民沃尔科特获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而闻名遐迩。瑞典文学院称他的叙事长诗《奥梅罗斯》是“一部恢宏的加勒比史诗”,称他的大量诗作“散发出光和热,并深具历史眼光,是多元文化作用下的产物”。 20世纪末的世界文学乃至文化已显现出多元化和通俗化走向,这种走向也许还将对21世纪的世界文学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作者: (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著;潘帕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与成名作。 全书由八个短篇组成,分别从八个位于童年、青春期和青年等不同阶 段的男性视角出发,以意识和潜意识交接地带的经验为揭示对象,有时荒 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接 近每个人的内心。 麦克尤恩素来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 的质感。八个故事各如黑晶棱镜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 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 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 其魔力不可抗拒。 以如此短薄篇幅,麦克尤恩却惊才遽现,征服了文坛。所录每一篇都 可谓杰作,令人过目难忘。此书是阅读和了解这位天才作家的最佳切入点 。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2013
简介: 本能:突破瓶颈、改变命运的决定性力量! 这是一本撼动32亿人心灵的成功之书!没有一本书,比贝尔的建议更能带给你希望!更能改变命运! 本能是开启人类成功最伟大、最神奇的钥匙!掌控着人的财商、智商、情商,决定着人的未来、健康、幸福、成功。全人类都在不自觉地运用本能!但只有少数成功金字塔顶端的人物才知道它的秘密—— ○爱因斯坦用它征服光子! ○霍金用它征服宇宙! ○苏格拉底用它征服思想和命运! ○拿破仑用它征服欧洲! ○克林顿用它征服美国! ○希拉里用它来征服克林顿! ………… 我们用它来:突破瓶颈→→改变命运→→完爆成功→→逆袭幸福! 本书畅销欧美!亚洲首发!亚马逊五星级重磅图书!《时代》周刊、《泰晤士报》、《纽约时报》、BBC、CNN、彭博社、Discovery频道、希拉里、英国女王、凯特王妃、贝克汉姆、奥普拉、理查德?怀斯曼、朗达?拜恩、麦克尤恩、马化腾、姚明、柴静倾情推荐! 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人人平等,那就是人的本能。这本书注定要造福人类,因为幸福是人的一种本能! ◆推荐1:《本能》作者贝尔:神一样的男人 你知道的贝尔?格里尔斯—— ○贝爷!《荒野求生》主持人!地球上最具知名度的探险大师!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鸡肉味,嘎嘣脆!吞天食地! ○享有盛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查尔斯王子多次接见过他! ○《时代》周刊评价他为“世界最MAN”的男人 ○全球至少有32亿人认识他,至少有10亿人很喜欢他! 你可能不知道的贝尔?格里尔斯—— ○国际顶级激励大师,演说家! ○家学渊源,现代成功学鼻祖塞缪尔?斯迈尔斯的曾重外孙。 ○《秘密》朗达?拜恩曾说:贝尔影响了我的写作。 ○《正能量》理查德?怀斯曼的心灵导师。 ○他的励志作品在欧美比《荒野求生》系列还要风靡! ◆推荐2:《本能》:神一样的励志成功心理学 《本能》是贝尔?格里尔斯通过数十年的野外生存冒险,在弗洛伊德、麦独孤、马斯洛等心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自己几十次死里逃生的实践经验,总结发现出来的成功学理论。贝尔认为:本能人人都有,与生俱来,是人突破瓶颈,实现成功的决定性力量。本能与梦想、勇气、积极、行动、逆境有关,无需学习,只需点燃激发。人体本能激发10%,人生成功率激增300%。在这本充满神奇力量的书中,贝尔告诉我们: ○如何引导本能建立自己的梦想? ○如何把人体的本能激发出来? ○怎样突破自我设限,实现梦想? ○如何塑造自我,管理团队?积聚团队的能量? ○如何在绝境下运用本能死里逃生? ○如何让本能成为一种收放自如的正能量? 贝尔的故事动人心弦,他历经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人生体验值得每一个热爱生活、喜欢冒险、渴望成功、追求卓越的人拥有! 严格按照书中所说的方法去做,你也可以像乔布斯、巴菲特、贝尔一样牛掰。千真万确,贝尔在全球32亿电视观众前亲自验证! ◆推荐3:《本能》:神一样简单的练习法 这世上只有一种方法超级简单,那就是神的方法。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光。吕洞宾点石成金,只需要轻轻一指。贝尔的方法就是神一样的方法,因为《本能》所讲的本能是人类诞生以来就拥有的一种能力。按照贝尔所说的视觉化演练法去做,你的本能也可以像神一样随时随地开启! ◆推荐4:《本能》欧美版:神一样的畅销奇迹 《本能》携带巨大的正能量,上市后即畅销欧美,引发了人人阅读的狂潮。在英国,精装版一周卖出一万册!在美国,阅读《本能》是一种时尚!《时代》周刊、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卫报等权威媒体争相报道,连奥普拉都忍不住惊呼:贝尔简直无所不能! ◆推荐5:《本能》中文版:神一样的包装设计 中文版《本能》包装精美,封面采用特种纸工艺,硬精装,内文100g胶版纸印刷,前附8页彩插,超值定价,极具诱惑力! 封面创意神奇,贝尔头顶珠穆朗玛峰,无所畏惧,目光坚毅,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最新电子畅销书《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仅在@当当网 >>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 (美)尤恩(Eun,C.S.),(美)雷斯尼克(Resnick,B.G.) 著,张华 等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 全书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国际财务管理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财务经理所面对的世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深入而全面地讨论了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管理、外汇风险管理、投融资管理、现金管理实务、进出口贸易、国际税收环境等。另外,各章还附有真实案例,既有对理论的深入讨论,又有对实务操作方法的清晰讲解,非常适合财务金融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生及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使用。
简介: 当儿童蜕化为成人,我们是否留意正在流失的珍贵之物? 麦克尤恩首部暖怀、内省之作 麦克尤恩:对我而言,《时间中的孩子》是个转折点,政治、道德、社会、喜剧以及其它的可能性都涉入其中。 斯蒂芬带着三岁的女儿去超市,却在收银台前,永远地遗失了她。女儿幻影般的成长成了时间的核心,在那些年龄相似的孩子的身上,他总是能找到女儿继续存在的痕迹和理由:她更健壮、行动更稳当了;她将要学画画,开始阅读,还会掉乳牙……一旦失去了她继续存在的幻想,他就迷失了,时间也会随之强行终止。 在麦克尤恩的笔下,成人是儿童的蜕化:欢快愉悦变成了严肃刻板;好奇天性变成了深奥的理论;忘我的爱变成了随时保持的相互戒备。 ——潘帕 (《时间中的孩子》)引起了现实心理的共鸣:巧妙分层的各种关系,对于父子之间、夫妻之前多层面的爱的探寻……构思精巧,令人感伤。 ——《纽约时报书评》 麦克尤恩已远远把同辈作家甩在了身后,成为英国的国民作家。 ——《纽约客》 伊恩极为善于描述紧张状态……当所有人把眼睛紧紧闭上时,你的眼睛却挣得大大的。伊恩就是这样。他从不畏缩。 ——马丁?艾米斯
作者: (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著;黄昱宁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简介: 电影《赎罪》在2007年底的热映,令中国读者开始熟悉伊恩·麦克尤 恩这位英国作家。日前,伊恩·麦克尤恩2007年布克奖入围作品《在切瑟 尔海滩上》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除了电影《赎罪》带动原著小说热销,创作力旺盛的麦克尤恩还凭借 小长篇《在切瑟尔海滩上》第五次入围布克奖,但在最后的角逐中,这部 呼声最高的小说却败给安妮·恩莱特的《团聚》。不过,《在切瑟尔海滩 上》的惜败不影响小说的畅销,小说的销售零头就比其他几部入围作品总 销量都高。许多评论家都认为,伊恩·麦克尤恩屡败布克奖与小说太畅销 有关。 《在切瑟尔海滩上》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对互相深爱而结婚的夫 妻,历经百般努力,试图跨过初夜这道坎的故事。由于麦克尤恩向来没有 “营造美好结局”的习惯,故事无可挽回地以悲伤结局。
作者: (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著;郭国良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简介:《赎罪》主要内容:出于愧疚,她不时地自我折磨,将一个个细节串成一个无休无止的圈环,一串需要一生去拨弄的念珠。怎么样才能获得赎罪呢?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种实体或更高的形式是她能吁求的,是可以与之和解的,或者是会宽恕她的。在她身外,什么也不存在。在她的想象中,她已经划定了界限,规定了条件。上帝也好,小说家也罢,是没有赎罪可言的,即便他们是无神论者亦然。这永远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然而在小说中,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绝不是怯弱或逃避,而是最后的一大善行,是对遗忘和绝望的抗衡。罗比和塞西莉娅依然活着,依然相爱——这不是不可能的。13岁的布里奥妮?塔利斯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颇有作家天分。一天,来塔利斯家小住的布里奥妮的表姐遭人强暴,先前一直对管家的儿子罗比抱有误解的布里奥妮武断地认定罗比即是罪犯,并出庭指证他,罗比因此入狱。但坚信他无罪的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执着地与他相爱。三年半后,罗比出狱,当时正值二战期间,他加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塞西莉娅随后应征入伍,布里奥妮也成为红十字会医务人员。时间让一切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再次直面罗比和塞西莉娅,布里奥妮深深地忏悔,离开时,罗比和塞西莉娅手牵手走在她身后,只是,这一切都不是在现实中。
作者: 阮炜等著
简介:本书的主导性动机当然还是传达基本停息,尤其是传达20世纪下半叶英国文学的基本停息,因而它可能更像一部工具书。迄今为止,我国外国文学界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不能说已非常令人满意了。事实上,外国文学研究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学的认识远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19世纪英国文学的认识来得深透,例如汤姆·斯托普德、哈罗德·品特、西默斯·希尼、马丁·艾米斯等作家评介得就不够,对朱利安·巴恩斯、伊恩·麦克尤恩、彼得·艾克罗伊德、安妮塔·布鲁克娜的介绍就更少了,或几乎没有介绍。
作者: 孔瑞 著
简介: 《"后9·11"小说的创伤研究》以“后9·11文学”中的经典代表小说唐·德里罗的《坠落的人》、乔纳森。萨福兰·福尔的《特别响,非常近》、洛丽·摩尔的《楼梯口的门》、伊恩·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杰伊·麦金纳尼的《美好生活》、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为研究文本,探讨创伤人物的心理机制、创伤小说的叙事手法、创伤与身份、创伤与记忆、创伤与救赎等方面。
作者: 王悦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简介:《镣铐中的舞蹈: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与不可靠叙述》内容丰富,全书以麦克尤恩的全部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他的小说中存在的不可靠叙述特征,以此作为研究麦克尤恩创作的切入点,展开对麦克尤恩的小说的深入探讨。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作者: (英)艾伦·贝内特(Alan Bennett)著;何宁译
简介: 某一天,英国女王追着她的狗儿来到白金汉宫后门,邂逅了停泊在那 里的伦敦图书馆流动借书站。阴差阳错,政务繁忙的她竟然由一个厨房小 厮诺曼引领着,培养出读书的爱好,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书虫。这引起了 首相和她的私人秘书的不安,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诺曼打发走,但 依然无法终止女王的阅读旅程。 阅读魅力几何?博览群书,领略过哈代、詹姆斯、麦克尤恩等人笔底 波澜的女王变得细察深思,富于感觉力,并看清了每日例行公事的政务生 涯中的禁锢与局限,最终,这位不寻常的读者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 阅读改变人生,在不寻常的读者那里,带来不寻常的改变。而这本讲 述阅读的幽默小书,也获得了不寻常的成功:畅销一时,风头一度盖“哈 七”,同时被评为“最可亲的阅读故事”,“2007英美最具想象力的文学 作品”。
作者: (英)汤姆·麦卡锡(Tom McCarthy)著;吴杨,李晔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简介: 虛空中飄浮著難以觸及的訊息,他只能不斷地透過無線電、透過一個個女人,接收、解讀那些密碼與訊號,尋找她依然存在的證明。瑟吉和姐姐蘇菲從小就是最親密的人,他們的父親瘋狂於聾人教育與電訊發展,他們的母親則忙於紡織事業,無暇顧及。他們的世界裡,一直只有彼此。只是蘇菲意外死亡,留下瑟吉獨自面對劇烈變化的世界,也讓他終身擺脫不了憂鬱。而他生命中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斷追索姊姊存在的證明。如父親一樣透過訊號、透過空間傳散的密碼,透過姊姊的化學藥物-古柯鹼,透過如同蒙蔽了一層紗的眼,透過一個又一個女人的身體,甚至進入埃及永生之神的墳墓裡……湯姆?麥卡錫巧妙的以文字來書寫慾望,將生死愛慾全都編織於語言的密碼之中;同時也將科技發展如何影響人類做了細膩而驚人的敘述。英、美重要文學評論家指出:《C》融合了《贖罪》作者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對時空背景描述的廣度,以及美國小說家托馬斯?品瓊(Thomas Pynchon)《V》的後現代機智,也隱藏著《魔山》(Magic Mountain)、《大衛?考爾柏非》(David Copperfield)、T.S.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甚至是卡夫卡、佛洛伊德,當然無庸特別提及西方文學一脈相承的文學傳統。湯姆?麥卡錫自出道文壇後發表的作品不多,卻著實是英國小說界當代最重要、最令人期待的原創作家之一。
作者: (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著;冯涛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简介: 《阿姆斯特丹》是麦克尤恩1998年获得英国布克奖的作品。 两个好朋友——克莱夫和弗农,克莱夫是有名的作曲家,弗农是报社主编——在前情人的葬礼上相遇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两个主人公曾经共同拥有过这个死去的女人。这个死去的漂亮,浑身散发着魅力的女人是饭店批评家、摄影师莫莉。两人无法想象莫莉竟然与保守的外交大臣加莫尼有瓜葛,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她会嫁给庸俗但富有的乔治。他们对莫莉死前遭受的痛苦深感痛惜。于是他们达成协议:如果对方不能有尊严的活下去时,对方可以随时结束他的生命。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作者: (美)切奥尔 S. 尤恩(Cheol S. Eun),(美)布鲁斯 G. 雷斯尼克(Bruce G. Resnick)著;沈维华,张华,赵银德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简介:切奥尔S.尤恩、布鲁斯G.雷斯尼克所著的《国际财务管理(原书第6版)》一直强调重在教授学生如何做经营决策。本书第6版坚持这样的基本理念:财务经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这一理念因而贯穿到全部决策过程中。为强化这一理念,本书各章提供了众多来自真实世界的案例。本书内容全面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全书共有2l章,分为5部分。
作者: (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著;安东尼·布朗插图;孙仲旭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 这是麦克尤恩写给孩子的一本书,讲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彼得所做的白日梦。 在英美两国,《梦想家彼得》都是以带插图的童书形式出版,而在许多别的国家,是以较为严肃的供成年人阅读的形式出版。 正如作者本人在序言中所说,我们之所以喜欢儿童书,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读这些书时的快乐,这跟文学关系少一点,而跟爱关系多一点。麦克尤恩在写作和为他的孩子大声朗读《梦想家彼得》时,他开始觉得忘了伟大的儿童文学传统,为成年人写本关于儿童的书,用的是儿童也能理解的语言,这样也许更好。他希望它的主题——想象力本身——对那些拿起一本书的人来说,都有所参与。
作者: 【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著, 杨向荣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7-1
简介:本书是麦克尤恩重要成名作,“恐怖尤恩”绰号由此而来。这部有着诱惑力名字的短篇集共收录7个短篇,短小、精巧而忧郁,描写了畸零者在世界面前的孤独、变态者对人生的茫然、扭曲者对世界的报复,不可思议却异常勇敢,愈发逼近人拒绝观看的真相。本书后半部分为英文原著。
作者: 伊恩·麦克尤恩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03月
简介:
这是麦克尤恩写给孩子的第一本书,讲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彼得所做的白日梦。在英美两国,《梦想家彼得》都是以带插图的童书形式出版,而在许多别的国家,是以较为严肃的供成年人阅读的形式出版。
正如作者本人在序言中所说,我们之所以喜欢儿童书,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读这些书时的快乐,这跟文学关系少一点,而跟爱关系多一点。麦克尤恩在写作和为他的孩子大声朗读《梦想家彼得》时,他开始觉得忘了伟大的儿童文学传统,为成年人写本关于儿童的书,用的是儿童也能理解的语言,这样也许更好。他希望它的主题——想象力本身——对那些拿起一本书的人来说,都有所参与。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3rd Edition
作者: (美)切奥尔 S.尤恩(Cheol S.Eun),(美)布鲁斯 G.雷斯尼克(Bruce G.Resnick)著;苟小菊,奚卫华等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共21章,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章)主要介绍了国际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第6-11章)主要介绍了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三部分(第12-14章)主要介绍了外汇风险与管理;第四部分(第15-21章)主要介绍了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 本书作者从强调墓础知识和强调管理视角这两个原则出发,在大多数章节的正文中提供了“国际财务实践”,并在各章的末尾提供了“关键术语”、“问答题”、“思考题”、“网上练习”、“小案例”等丰富多样的练习材料。此外,各章末尾的'参考文献和推荐阅读'将有助于您拓宽视野,涉猎更多的国际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读者对象: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
作者: 伊恩·麦克尤恩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10月
简介:
1935年,英国南部庄园。其时,二战迫在眉睫,楼上楼下屋里屋外的秩序在被迫洗牌前,依旧井然。13岁的二小姐布里奥妮是个早熟而狂热的文学青年,她眼中的世界是现实的变形,她心里隐藏的秘密难以言说。在庄园的聚会中,布里奥尼撞见她美丽的姐姐塞西莉娅与管家的儿子罗比约会,场面缠绵悱恻。在世人眼里,这一对跨越阶级的情感注定不得善终,而在布里奥妮眼里,罗比原本一直牵动着她的少女情愫,如今他的形象在瞬间坍塌。与此同时,庄园里暗流涌动,一场可疑的强奸案把布里奥妮推上前台。在种种复杂情绪的作用下,布里奥妮指认罗比是罪犯,将其送进监狱,但坚信罗比无罪的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执着地等他归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出狱后的罗比和塞西莉娅都卷入其中,布里奥妮则成为红十字会医务人员,同时继续着写作生涯。爱情与真相,在时间的洪流中载浮载沉。长大的布里奥妮痛感今是而昨非,她试图在现实中,也在文字中追寻那对饱经沧桑、不改初衷的情侣。她想知道,爱情能否延续,时光能否追回,犯下的罪孽能否得到救赎……
【媒体评论】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一向短小精悍、情调抑郁,但在长篇小说《赎罪》中,他却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气势磅礴的图景……奥斯丁的故事线笼罩在伍尔夫的微光下。”
——约翰•厄普代克
“麦克尤恩是当今在世*有才华的小说家……《赎罪》为记忆植入了一种生动而热烈的存在感。” ——詹姆斯•伍德
【前言】
《赎罪》导读
七〇年代早期,年轻的伊恩•麦克尤恩从外省来到伦敦。他把那时的自己形容成一只“乡下老鼠”,整天问自己:“怎么才能改变这种局面?我怎么才能变成一头狮子?我得吼!”他的焦虑完全可以理解:与他的终身好友,文坛名门之后马丁•艾米斯相比,1948年诞生于英国汉普郡一个普通家庭的麦克尤恩,家庭出身跟文学没什么关系,就读的大学也不是牛津剑桥那样的名校。阶层差异一向是英国社会的关键词,麦克尤恩在他日后的小说创作中能精准地把握这种特性,与其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初入文坛时,麦克尤恩的策略是抛出一连串题材诡异、挑战读者接受底线的短篇小说,以“恐怖伊恩”的姿态“吼”进了伦敦文坛,1975年发表的*部中短篇集《*初的爱情,*后的仪式》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那时,麦克尤恩的小说,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尖锐的,实验性的。他的名字往往与“人性阴暗面”、“伦理禁忌区”和“题材敏感带”连在一起,《只爱陌生人》、《床笫之间》和《水泥花园》等作品都具有强烈的黑色意味。随着八十年代各种文化运动退潮,麦克尤恩对于不断翻新文学实验的创作,似乎也感到了厌倦。经过好几年几乎没有作品问世的创作瓶颈期,复出之后的麦克尤恩调整了方向,将早期的文学实验融入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的信息量明显扩容,而且显然有重新找回故事的戏剧性传统的趋势。也就是说,人到中年的麦克尤恩,尽管思维依然犀利,却开始收敛“吼叫”的姿势,转而化为冷静的叙述。他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更为温和通达,从原先关注问题的尖锐性,变成更关注问题的复杂性。此后的麦克尤恩持续高产。他的长篇小说多次进入布克奖短名单,其中《阿姆斯特丹》在1998年获奖。有趣的是,紧接着《阿姆斯特丹》之后,麦克尤恩在2001年出版的长篇再度被提名布克奖,却没能蝉联,反而在美国得到全美书评人协会大奖。此后的历史证明,这部小说在麦克尤恩的所有作品中,无论是根据文学专家的评价体系,还是根据图书市场上的反响,成绩都是*突出的。在近年来全世界各种机构评选的“*杰出英语小说”中,它也常常跟很多耳熟能详的古典名著并列在一起,跻身“当代名著”行列。这部小说就是《赎罪》。《赎罪》全文二十五万字,结构上分成三个部分加一个尾声。读到*后你会发现,这样的结构并不仅仅是按照时间顺序将故事情节分段,而且每个部分都采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匹配了不同的文体风格。不同的视角各司其职,轮流把一个故事讲完——但*后把它们拼接到一起之后,你又会发现,真相反而变得难以捉摸。因此,阅读《赎罪》的重点,就是看看叙述的魔法是如何达成的。小说的*部完全按照传统的全能视角展开,整个文本都洋溢着英国古典小说的氛围:精致,优雅,周密,准确而精密地展示微妙的人物关系。我们跟着叙述走进一九三五年的英国南部的庄园。当时,二战迫在眉睫,读者能从各种细节中感觉到,整个庄园在山雨欲来之前努力保持着秩序井然。首先出场的是塔利斯家的二小姐,十三岁的布里奥妮。这是个早熟而狂热的文学青年,刚刚写完处女作,一个将霍乱与爱情纠缠在一起的哥特式剧本,描述富家小姐跟外来的男人私奔。布里奥妮非但写了剧本,而且兴致勃勃地指挥她家里的三个亲戚——表姐罗拉和她的一对双胞胎弟弟——把这个剧本演出来。在布里奥妮以及读者的眼里,姐弟三人的另一个任务,似乎是充当完美的塔利斯家的反衬。因为他们的父母即将离婚,姐弟三人前途未卜,整个家庭都陷入混乱和恐慌中。目前,这几个孩子只能暂时寄居在塔利斯家的豪宅里。值得注意的是,布里奥妮与其说迷恋“故事”,不如说热爱“秩序”,因为她认为“一个无序的世界完全可以在写作中条理化”,而她“对秩序的喜好也催生了公正的原则”。在她看来,死亡是道德沦丧者的专利,而婚姻是对好人的报答,必须到*后一页才出现。接着,我们看到庄园的女主人塔利斯太太,她的行动轨迹和心理活动慢慢地在这幅秩序井然的画面上撕开了一个口子。表面上,这是一个幸福而得体的女人,但我们很快发现,她的幸福,是以长期压抑的心理作为代价的——为了维持幸福感,她不得不将丈夫的出轨也纳入家常正轨,隐忍而麻木地继续操持家务。我们还看到,大少爷利昂带来了尊贵的客人,新近靠战争发迹的巧克力大亨保罗•马歇尔——这是一个饶有意味的人设,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老钱”和“新钱”似乎在庄园里达成了完美的对接。马歇尔到庄园来,多少带着一点来相亲的意思。从不少细节中,我们或许会猜想,他的目标是漂亮的大小姐赛西莉亚。但是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塞西莉亚看不上马歇尔的暴发户嘴脸,她心里一直在琢磨的是另一个男人,管家的儿子罗比。赛西莉亚跟罗比年貌相当,志趣相投,一看就知道是古典故事中合适的男女主角人选。在布里奥妮眼里,如果把姐姐和罗比的形象放到戏剧里,作为一对抽象的、浪漫的金童玉女,她也许可以接受。然而,她渐渐觉察到事情有一些异样,生活并不像戏剧那样简单。首先,她观察到塞西莉亚和罗比似乎闹了点别扭。不过,读者很快又通过塞西莉亚的视角得知,这对青年男女的情感正处在火山爆发前的临界点,他们的欲拒还迎、欲说还休,其实是理智与情感之间的拉锯战。表面上,罗比和他的父亲是幸运的,塔利斯庄园的男主人慷慨地资助了罗比的学费,使他有机会跟塞西莉亚一起在剑桥念书。然而,阶层鸿沟深不见底,渗透在庄园里的各种生活细节中,罗比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因此迟迟不敢正面接受塞西莉亚的情感。在一种魂不守舍的状态中,罗比写了封信,让布里奥妮交给塞西莉亚。可是,直到布里奥妮离开,罗比才猛然醒悟,装在信封里的那一张是他原先准备扔掉的,那里有直接热烈的表白,甚至不乏露骨的性指涉。而那封得体的、适合送到塞西莉亚手里的信却还放在他的打字机边。塞西莉亚很快收到了这封信,但她也发现,布里奥妮事先偷偷拆开看过。事实上,布里奥妮非但看了,而且,以她一知半解的洞察力,她在这“粗鲁言辞”中感觉到某种危险。她觉得,“某种完完全全的人性化的东西,或者男性的东西,威胁到了她家的秩序。”不过,塞西莉亚顾不上谴责妹妹,因为信里滚烫的话语让她心潮起伏。写到这里,小说在塞西莉亚和布里奥妮两人之间来回切换。在庄园里的藏书室里,布里奥妮突然发现塞西莉亚和罗比抱在一起,在做一些完全超越她理解能力的可怕的动作。这一幕给她极大的心理冲击,在她看来,罗比是在“袭击”她姐姐。紧接着,就好像电影回放一样,小说又通过塞西莉亚和罗比的视角把这一段重新写了一遍。我们知道,小说中的性描写,对于任何作家都是一种挑战。英国文学界之所以每年都会评选所谓的“*差性描写奖”,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常常具有争议性。《赎罪》中的这段性描写,不仅对于情节推进具有关键作用,而且处理得准确而优美,把这对情侣在极度压抑之后像礼花般绽放的激情,描写得异常动人。我们看到,罗比“想象着自己在一个圆圆滑滑的山顶散步,那山顶悬浮于两座更高的山峰之间。他感觉悠然自得,有充分的时间到岩石边,一窥他即将跳下的悬崖峭壁。此刻一个清爽干净的地方吸引他跳入,但他是一个通晓世故的人。他走得开,他能等。他强迫自己去想那些他所知的*枯燥无味的东西——擦鞋匠,申请表,卧室地板的湿毛巾,还有一只积着一英寸高雨水的朝天翻的垃圾桶盖,以及他的霍斯曼诗集封面上的一滴茶渍。这个珍贵的清单被她的声音打断了。她正在叫他,渴求他,在他耳边低语……此时此刻他和她在一起了,看到山坡上的石子穿过云层,向山底滚去……”然而,少女布里奥妮无法理解她看到的这一切,她心里渐渐积累的敌意,即将在此后的情节中产生致命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从文本结构上看,这个在藏书室里发生的事件成为一个集中的爆发点,人物此后的命运都因为这一幕发生急剧改变。这种“麦克尤恩式瞬间”出现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成为他的标志性特点。当天晚上,月黑风高,布里奥妮的表姐罗拉遭到强暴,庄园上上下下,主人客人都乱作一团,想找出罪魁祸首。联想到之前发生的一切,布里奥妮武断地把她心目中的“色情狂”罗比推上了前台。在她的诱导下,罗拉含糊其辞地指认了罗比。布里奥妮进一步发挥她的戏剧天分,声称自己是目击证人,加油添醋地把案情补充完整。她甚至跑到姐姐房间里翻出了那封言辞热烈的情书,拿给警察充当证据。小说以冷静的笔触,描写布里奥妮如何一点点加固自己的谎言:从心理暗示到一时冲动之下的惊人之语,再到后来,事态越来越严重,一个谎言只能靠无数个谎言去证明,*后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连她自己都越来越相信,她真的曾经看到罗比犯下滔天罪行。在布里奥妮给自己设定的戏剧情境中,她成了闪闪发光的正义的化身。而庄园里其他沉默的人们,在无形中也当了布里奥妮的帮凶——因为在这个达官贵人的世界里,管家的儿子罗比是地位*卑微的一个,把他推出来当替罪羊是*合理的选择。 惟一相信罗比无辜的是赛西莉亚。罗比被押去坐牢,而赛西莉亚毅然与家族切断联系,*部至此结束。当小说的第二部拉开大幕时,叙事空间已经换到了五年之后的敦刻尔克。1940年的敦刻尔克是二战中的重要转折点。当时,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军的闪电攻势下溃败,英军被迫在法国东北部的敦刻尔克自救,展开历*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在历史书上,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英军成功撤出了主力部队,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实力。但是,在撤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大量无名的小人物湮没在其中,虚化成一个伤亡数字。他们承受的折磨和伤痛,或许只有通过虚构,才能略微想象。罗比就在等待撤退的军队中。第二部依然是第三人称叙述,但不再是全知全能,叙述紧跟着罗比的视角展开。我们逐渐从叙述中得知,惟有参军,才能让罗比免去牢狱之苦,于是他跟着部队一步步走到敦刻尔克。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撤退前夕的“令人战栗的惨状”,身边到处是尸体,而他自己,手里握着刚从尸体身上搜出来的地图。在根据《赎罪》改编的电影中,战场上令人窒息的状况用一个长达五分钟的长镜头一层层展现。这是一个写进电影史的经典镜头,而产生这个镜头的文学基础,正是小说第二部中的异常冷静的叙述。比起*部中相对繁复、舒缓且精致的节奏,第二部的文体完全是另一种面貌。麦克尤恩说过,“在战场上,从句是找不到位置的。”所以我们在第二部中看到大量海明威式的简洁有力的短句。通过罗比的眼睛,我们看到敦刻尔克艰难的生存条件,身边随时有轰炸,前方到处是危险;通过罗比的思绪,我们感受着他对塞西莉亚的思念——从罗比入狱到入伍,塞西莉亚排除万难来探望他,送别他,而且从未间断过与他的通信。在信中,塞西莉亚点明了*部中含蓄隐藏的真相:“他们伤害了你,他们所有的人。他们毁了你的人生,也就毁了我的人生。他们居然宁愿去相信一个白痴一样的歇斯底里的女孩的证词。其实,正是他们在鼓励她,不给她反悔的余地。”置身于残酷的环境中,真相在回忆中渐渐浮出水面。在废墟中等待营救的时刻,罗比突然想到了庄园中的往事。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十岁的布里奥妮曾经故意当着罗比的面跳进池塘,逼着罗比冒着危险跳进水里把她救起来。“知道为什么要你救我吗?”女孩说,“因为我爱你。”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推想,少女的朦胧情感,后来是如何在强烈的刺激下变质成酸涩的妒忌。翻遍整本《赎罪》,也只有在这里,埋在布里奥妮心底深处的那团阴霾,才显得有迹可循。第二部的末尾,敦刻尔克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罗比带着他手下的士兵艰苦跋涉,但疲劳和病痛如潮水般涌来。罗比发起了高烧。迷迷糊糊中,他听到了来接他们的船即将返航的喜讯。他只要再睡一会儿,醒过来就能离故乡和爱人更近一步。他感觉自己的心境空前地平静,塞西莉亚“我等着你”的承诺在他耳边回响,眼前是她绿色的、勾勒出她臀部线条连衣裙和比薄雾还要雪白的肩膀。仿佛是一个蒙太奇,小说迅速切换到第三部。这一次,时间还是1940年,地点是伦敦,叙述视角紧紧贴着已经年满十八岁的布里奥妮展开。经过五年的反省,布里奥妮意识到,自己当年的谎言铸成大错,亲手毁了姐姐和罗比的幸福。追悔莫及的布里奥妮开始她的赎罪历程。她一边在医院里当护士,希望能从战场上运来的伤员里发现罗比,一边尝试联络姐姐,同时还用业余时间认真写作,努力投稿。虽然她的作品屡投不中,但文学作品毕竟大大填补了布里奥妮的精神空洞——由此,她“深信人性深处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事情确实正在往良好的方向发展。经过一番周折,布里奥妮找到了姐姐租来的房子。她诚恳的忏悔似乎多少解开了一点姐妹之间的芥蒂。刚从敦刻尔克撤退回来的罗比突然从房卧室里冒出来,布里奥妮顿时又惊又喜。尽管罗比马上就要开赴前线,但有情人毕竟有了短暂的团圆,布里奥妮也终于替自己的良心找到了陪审团。她相信,战争会过去,她向法庭的申诉也一定会奏效,罗比*终一定能讨回清白,她的赎罪一定能达成。让她倍感欣慰的是,姐姐和罗比的爱情,坚不可摧——无论是战争,还是她布里奥妮,都无法将它摧毁。然而,细心的读者在第三部末尾却能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落款。落款上写着布里奥妮的名字,时间标注着1999年。尾声收拢在1999年,不久于人世的布里奥妮的*人称叙述虽然篇幅不长,却*不是可有可无的。她的叙述构成了对前三部的补充和颠覆,历来为读者和评论者击节赞叹。个中妙处,恐怕惟有逐字逐句阅读,才能对结尾所带来的意外震撼感同身受。读完《赎罪》之后的读者,往往很难从复杂的情绪中一下子抽离出来。结尾对整个故事既是延续,也是反转,同时也逼迫我们调整阅读过程中得出的所有结论,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赎罪》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小说。首先,《赎罪》是一部关于人性维度的小说。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无论戏份多少,麦克尤恩都能以一种古典式的耐心,一层层揭开面纱,逐渐引导读者看到真相。尤其在*部中,庄园中的微妙的阶层矛盾,人物之间看似和谐简单实则幽深复杂的关系,都通过精确的、不动声色的叙述,次第展现。罗比被一步步推进冤狱的过程,写得结结实实、环环紧扣。小说一开始就塑造了布里奥妮的戏剧化人格,通过种种细节铺陈家族秩序怎样渗入布里奥妮的“戏剧观”,怎样作用于她的潜意识,为她后来站出来诬陷罗比埋下令人信服的伏笔。当庄园里开始指认罪犯时,麦克尤恩不急于评判大人们袖手旁观的态度,而是让这种“沉默”本身与布里奥妮歇斯底里的表演形成对照,含蓄地指出他们“此时无声胜有声”*终对于罗比和塞西莉亚的悲剧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通过第二部、第三部和尾声的补充叙述,读者对于整个事件的反思越来越深入。无论是二战前后英国庄园经济面对现代城市化的逐步瓦解,还是儿童性心理错位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都自然而然地融入整个故事的肌理,使得文本的厚度显著增加,大大拓展了这部篇幅并不算很长的小说的信息容量。其次,《赎罪》是一部关于叙述本质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我们跟着不同人物的视角,看到了他们在不同时空中对同一件事的“叙述”版本。善与恶,现实与虚构,真相与假象的界限,在形形色色的叙述中被模糊。布里奥妮的虚构干预了现实,直接导致了塞西莉亚和罗比的悲剧,而她此后试图通过再一次虚构达成在文本中的“赎罪”——这样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反讽色彩。按照布里奥妮的说法,“这永远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英国是一个历来崇尚“低调陈述”,即所谓understatement的国度,这个词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绕着弯子说话”。这种彬彬有礼的、具有绅士风度的习惯,有时候也常常成为消解真实含义、逃避现实责任的借口。因此,有一些评论家认为,《赎罪》中对于叙述本质的思考,是可以从狭义扩展到广义的。甚至二战前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以及当时那种弥漫在英国当局及民众中的既犹疑又虚伪的气氛,也完全可以成为这部小说反讽的对象。我们有理由认为,被称为英国“国民作家”的麦克尤恩,通过这部小说,对于渗入民族肌体细胞的“叙述综合症”,提出了严肃的反思。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群体,“叙述”既无比真实又无比虚妄,既迷人又残忍,既可使之生,也可使之死。*后,《赎罪》也是一部关于小说历史的小说。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赎罪》为不同的叙述视角匹配了不同的文风。*部的全能视角具有奥斯丁的古典风范,第二部罗比的视角酷似海明威,第三部布里奥妮的视角重在心理分析,而且通过布里奥妮之口告诉读者,这一部分文字深受英国著名意识流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影响。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在评价《赎罪》时,一言以蔽之:“伍尔夫的微光笼罩着奥斯丁的情节”——可谓恰如其分。我们要注意的是,麦克尤恩对于文体的自如掌控并不仅仅是为了炫技,而是服务于整个小说的主题和格局。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需要插入介绍一个后现代文学的概念——“元小说”。所谓的“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传统小说往往关心的是人物、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作者如何构建这部小说上。这样的小说,往往会在某个部分,用某种方式声明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作者的虚构作品。小说的叙述往往在谈论正在进行的叙述本身,并使这种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这样的叙述就是“元叙述”,而具有元叙述因素的小说常常被称为元小说。毫无疑问,在《赎罪》中,布里奥妮*后在结尾中的坦白,就是一种典型的“元小说”的结构方式。仅仅以“元小说”来概括《赎罪》当然是不完整的。但是,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个概念,就更能体会麦克尤恩在整部小说中转换文体的用心。我们在阅读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的同时,也仿佛被作者引领着回顾小说的发展历程,观察文学的叙事的多样,并且通过作家布里奥妮*后的“元叙述”加固对“叙述”本身的思考。换句话说,尾声的颠覆,使得此前的不同文体连贯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复杂的、多元的,将叙事艺术发展史熔于一炉的长篇小说。
黄昱宁
【书摘与插画】
*章这个剧本,是布里奥妮在两天时间里一气呵成的。那两天,她奋笔疾书,为此错过了一顿早饭和午饭。她还设计了海报、节目单和戏票,又把一块可折叠的隔板沿着墙壁斜立起来,作为售票亭;*后,她用红色皱纹纸做了募捐箱的衬里。这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她惟一可做的,就是再三琢磨已经完成的脚本,等待远在北方的表姐表弟们的到来。排练时间只有一天。再过一天,她哥哥就要回来了。这部戏让人时而冒冷汗,时而又痛楚绝望,讲的是一个心灵的故事。在台词押韵的序幕中,故事的旨意得到了传达:不以理智为基础的爱情是注定要失败的。故事的女主角阿拉贝拉对一个邪恶的外国伯爵不顾后果的爱情遭到了厄运的惩罚——她和意中人一时兴起,私奔到了一个海滨小镇,途中她感染了霍乱。而当她病倒在一个小阁楼上的时候,几乎所有人,包括她的爱人,都抛弃了她,就在这时,她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到了一丝幽默感。与此同时,命运又给了她第二次机会。她遇到了一位贫穷的医生——而他事实上却是一位王子。他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专门帮助穷苦人。他治好了她的病。这回,阿拉贝拉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并得到了命运的回报——她与家人重归于好,并在一个“微风习习和阳光和煦的春日”与她那位医生王子喜结良缘。塔利斯太太在她卧室的化妆桌边读了七页长的《阿拉贝拉的磨难》,整个过程当中,作者的手臂一直环绕着她的肩膀。布里奥妮仔细地琢磨着母亲的脸,想要捕捉每一丝转瞬即逝的表情。艾米莉·塔利斯时而紧张,时而窃笑,读完全剧之后,则露出了令人欣慰的笑容,并会意地点头表示肯定。随后,她把女儿抱起来,放到自己的腿上——啊,这个温软的小身体,自打它一出生,她就记得它,直到现在,它还没有完全离开母亲,还没有呢——艾米莉说这个剧本太“了不起”了,并马上对着女儿绷紧的小耳朵细声低语,说在那张要贴在剧场入口处的售票亭旁的黑板架上的海报里,她同意引用“了不起”这个词。布里奥妮当时还不知道,这已经是她这个戏剧*成功的时刻了。其他的设想都只是些白日梦,不能为她带来任何满足,甚至会令她尝到挫折的滋味。夏天的傍晚,白日已尽,布里奥妮喜欢蜷曲在沙发床上,躲进黄昏美好的余晖之中。这时候,一些清晰而令人渴望的幻想往往会盘桓在她的心中。这些幻想本身都可以算是些短剧,每一个都是围绕着利昂而展开。在有一幕里,当阿拉贝拉感到孤独和绝望的时候,他那张宽大温和的脸因为痛苦而变了形。另一幕里,他手拿着鸡尾酒杯,在城里一个时尚酒吧里和一群朋友海阔天空:我妹妹是作家布里奥妮·塔利斯,你肯定听说过她。还有一幕则是:当戏演完,幕布徐徐降下的时候(事实上,并没有幕布,不可能有幕布),利昂狂喜地向空中挥拳。布里奥妮的这个剧本实际上并不是为她的表姐弟而写的,而是为了她的哥哥,目的是欢迎他回来,得到他的赞美,并引导他从一个个不认真的恋爱关系中走出来,找一个能将他劝回到乡下住、并会在婚礼上邀请布里奥妮当傧相的妻子。十五岁的罗拉和九岁的双胞胎杰克逊和皮埃罗被一场苦涩的家庭内战造就成了“难民”。这事本该对布里奥妮有更大的心理影响。她曾听到妈妈指责自己的妹妹埃尔米奥娜冲动行事,慨叹这三个孩子的处境,并谴责妹夫塞西尔的过分温顺和逃避行为——为了能得到安宁,他逃到牛津的万灵学院去了。布里奥妮曾听妈妈和姐姐分析过这场“内战”*的种种曲折和伤害,进攻和反攻,并知道表姐弟们来她们家住,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可能长达一个学期。她也听说家里的房子多住三个孩子是绰绰有余的,昆西家的孩子在这里可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但是如果他们的父母同时来探望孩子,必须保证不把他们的争吵带到塔利斯家来。布里奥妮的卧室旁边的两间房间已经打扫干净,换上了新的窗帘,家具也从别的房间搬了进来。本来,布里奥妮也要参加准备工作的,但正赶上她写作热情高涨的那两天,她还得忙布置“剧场”入口那一通事,所以就没有参加。她只是隐隐约约知道,离婚是种灾难,但她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合适的写作主题,对这事也没多加考虑。对她来说,这是一种世俗的解散,是无可逆转的,所以并没有为讲故事的人留下多少发挥的空间:它属于无序的领域。结婚——更确切地说是婚礼——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它循规蹈矩,井然有序,是对美德的一种回报,而且有着盛大的仪式和宴会,还有令人陶醉的白头偕老的诺言。美妙的婚礼还暗示着性极乐,这对布里奥妮来说还无法想象。在乡村小教堂和城市大教堂的走道上,在亲人好友的见证称许下,她的男女主人公天真地抵达了他们人生的*,再也不需要继续向上走了。如果离婚代表了婚礼的令人不齿的对立面,那么,它可以被轻易地抛到天平的另一个秤盘里,与背叛、邪恶、偷窃、攻击和谎言为伍。然而,它却展示了永无休止的争吵和乏味复杂生活的不光彩的面目,所以根本就不可能被布里奥妮考虑为写作主题,就像她不会去考虑“重整军备”、“阿比西尼亚问题”或“种花技巧”一样。当经历了整个星期六上午的漫长等待,布里奥妮终于听到车轮碾过卧室窗下细石子路时,她一把抓起剧本,冲下楼去,穿过大厅,闯进正午明亮炫目的阳光里,向车子里守着行李抱成一团的小客人们喊道:“你们的角色我全都写好了!明天首演,五分钟后排练!”小客人们被她的话惊呆了,而布里奥妮这样做倒并不是因为她不顾别人,而是高度集中的艺术志向使然。很快,她的母亲和姐姐来给小客人们作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时间安排。三个赤黄色头发,脸上有雀斑的小孩被带去看了他们的房间,哈德曼的儿子丹尼把他们的行李提上了楼。接着,他们被安排去厨房喝香料甜酒,参观整幢房子,在游泳池里游泳,然后在南花园葡萄藤下享用午餐。在这整个过程当中,艾米莉和塞西莉娅一直喋喋不休,这使客人本应有的轻松感荡然无存。布里奥妮知道,如果她行了两百里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宅邸,那么,精明的问题和滑稽的悄悄话,以及用一百种不同的方式告诉她可以自由选择,定会让她深感压抑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孩子们现在*需要的是独处。不过,昆西家的孩子使出浑身解数,假装很开心,假装很自在。这对于《阿拉贝拉的磨难》来说,倒是个好兆头:如果他们三个明显有假装的本领,那么,尽管与将要扮演的角色毫无相似之处,也定能演好戏。午饭前,布里奥妮一个人溜进了空荡荡的彩排室——原来的婴儿室——在涂了漆的地板上踱来踱去,考虑着各个角色的人选。显而易见,像布里奥妮一样有着一头黑发的阿拉贝拉,她的父母是不可能有雀斑的,她不会和一个有雀斑的外国伯爵私奔,不会向一个有雀斑的酒馆老板租一间阁楼房,不会爱上一个有雀斑的王子,更不会在一群有雀斑的人面前由一个有雀斑的牧师主婚。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凑合一下了。她表姐表弟的头发颜色太鲜亮了,简直像是荧光色,藏都藏不住。布里奥妮只能这样想了:阿拉贝拉没有雀斑,这是一个“象征”——要布里奥妮写起来,可能又要变成“象形文字”了——象征着她的不凡。尽管她穿行于一个污点斑斑的世界,她纯净的精神是*不容置疑的。此外,陌生人无法区分开来的两个孪生兄弟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邪恶的伯爵和英俊的王子能长得如此相像吗?而且……他们俩能和阿拉贝拉的父亲和主婚的牧师长得像一个人一样吗?假如叫罗拉演王子行吗?杰克逊和皮埃罗这两个小家伙,看上去急不可耐。他们倒是那种你怎么说就会怎么做的小男孩。可他们的姐姐肯扮演一个男人吗?她有着一双绿眼睛,一张很骨感的脸;她面颊消瘦,沉默里有一种冷漠,透出一股倔强的意志和暴躁的脾气。也许,只要向罗拉一提起演男角的可能性,就会引发一场危机。再说,杰克逊在吟诵祝福词的时候,布里奥妮真的能在圣坛前与罗拉执手相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