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82 项 “尼卡”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美)西蒙·本尼卡(Simon Benninga)著;邵建利等译
简介: 《财务金融建模》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提供了运用 Excel电子表解决一般财务与金融建模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告诉读者每个 模型的实现步骤,说明了它们是如何用Excel来求解的。 期待已久的这部标准教科书的第三版继承了财务金融“食谱大全”和 使用Excel工具的特点。这也是第一版和第二版之所以备受欢迎的原因。此 外它还增加了非常新的内容,这些新章节涉及的主题包括:银行估值、最 优化投资组合的Black-Litterman方法、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在期权定价中的 应用,以及数组函数和公式的使用;其他的章节包括:基本的财务计算、 投资组合模型、计算方差—协方差矩阵,以及随机数生成。以上内容经过 了修订,并采用了许多全新和已改进的资料。其他涉及领域包括:财务报 表建模、租赁、标准的投资组合问题、受险价值、久期与免疫策略、期限 结构建模。技术章节涉及的主题包括:模拟运算表、矩阵、高斯一塞德尔 方法,以及使用Excel的提示。最后一部分内容涉及本书所需要的VBA技术 。本书光盘中含有各章例题的Excel工作表和习题解答。
英文共同题名:New standard college English real communicati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光盘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简介:当孩子处在适应力最强、语言学习能力最强的关键时期,进行外语启蒙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孩子进行外语启蒙的过程中,选择一本适当的双语读物是至关重要的。 迪士尼英语“米奇妙妙屋智慧双语故事”系列是您的最佳选择。这套故事书既有趣,能够凭借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可爱的人物形象赢得孩子的喜爱,又难易适度,让孩子能够轻松入门,掌握基本的外语能力。有趣的内容和简单易懂的英语是优秀双语读物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这是因为孩子的外语学习能力和母语认知能力毕竟存在差距。如果双语读物太复杂,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如果太简单,又会让孩子觉得无趣。 迪士尼英语“米奇妙妙屋智慧双语故事”系列采用中英双语不对称对照的方式。中文部分生动有趣,英文部分简单易懂,同时解决了孩子外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问题。每个故事还有一个英语学习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了好玩的英语小游戏,为孩子量身打造最适宜的双语学习环境,增强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该系列还帮助孩子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知识概念,如数字和颜色,并以其特有的迪士尼卡通人物和故事情节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多>>
Windows NT4 advanced programming
光盘作者: (美)[R.拉加戈帕]Raj Rajagopal,(美)[S.P.莫尼卡]Subodh P.Monica著;前导工作室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如何进行Windows NT的高级程序设计,结合了很多编程实例,对Windows NT 4.0高级程序设计的方方面面作了详细的讨论,并给出了很多很好的、立即可用的例子程序。对于对Windows NT编辑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有Windows NT编程经验的程序员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新颖详实,叙述深入浅出,结构严谨,适合于大中专院校师生、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或非专业人员以及任何对Windows NT编辑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 尼卡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5-7-1
简介: 对亚宁来说,湘湘是童年记忆里最甜美的糖果,是少年心情里飘飘的白裙和初次心动,是后来漫长的岁月中、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然而手表上永远显示的那个伦敦时间。 对湘湘来说,亚宁是突然间闯入她安宁的童年的黑小子,是搅乱她豆蔻年华的莽撞少年,是深陷迷雾中带领她前行的温暖的手,是相隔万里时总不期而至的幸福,是宁可背负背信弃义恶名、也要勇敢承担起来的爱和责任。 七年的分离,不过时间长河里微渺的一滴水。 七年的等待,让彼此的爱恨更加分明。 当往事浮现,当恩怨明晰,当爱欲重燃,他们是否能坦然面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最深重的爱恋?
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驾驭新兴市场、技术、人口、全球联系的颠覆性力量,让顺势成为你的新常态!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年4月
简介:诠释价值万亿的商业生活新事实顺势重构既有的造富大趋势★“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重磅战略无一例外地指向中国西边,全球经济重心真的会重返中亚?经济超体美国甘心被边缘化?★特斯拉汽车还没上市,消费者就争先缴纳了1.6 亿美元购车款,并作为运营资本,这是空手套白狼,还是颠覆性的融资方法?★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6% 的非洲,却可以让近50% 的居民随时随地上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究竟是一对相生相伴的兄弟,还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冤家?我们正身处一个无规则可循的大颠覆时代,未来20年更是如此。商业模式即刻被颠覆,新兴市场凭空出现,新竞争者突然爆发,大企业的宽广护城河如此不堪一击……这不仅是我们的感觉,更是在警醒我们——捕捉趋势与快速决策将成为组织或个人再造卓越的首要能力。麦肯锡研究院实地调研美国、中国、德国、巴西、南非等100多个国家,用大量实例、数据与图表智慧地诠释了经济重心向新兴市场转移、阿里巴巴打造“双十一”网购节、水力压裂技术打破石油美元格局、Uber遭遇出租车司机抑制等代表性事件必将重构全球新商业秩序。三位作者用讲故事的笔法阐述了智能机器人、先进储能、基因精准医疗等12项价值超过万亿美元的破坏性技术,并预测这些领域的商界精英已经踏上通向《福布斯》富豪榜的捷径。更重要的是,他们阐明了决策者与执行者如何重置他们的运营假设和管理直觉,利用新兴市场、人口、技术变革和全球联系四种颠覆性力量,顺势而为,抓住事业、财富与人生大机遇。
作者: 索尔贝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亚伯在华盛顿的“人”不停地给他打电话,所以我说他一定是在幕后操纵着一个影子政府。他同意我的看法,但脸上的笑容似乎表示,要说这事儿古怪,那是我的感受,而不是他的。他说,“我过去三十年来教过的学生,到现在还都来找我。在某种意义上,电话使我们不间断的研讨会成为可能。通过这些讨论,将他们在华盛顿每日处理的政策问题,与二三十年前学习过的柏拉图的理论,或者洛克、卢梭甚至尼采的理论结合起来。”
获得拉维尔斯坦的嘉许总是令人心情愉快,所以他的学生接二连三地来找他——这些学生现在都四十出头了,有的在海湾战争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他们在电话上和他一聊就是个把小时。“这些特殊的关系对我来说十分重要——高于一切。”拉维尔斯坦必须了解唐宁街或克里姆林宫的动向,这就像弗吉尼亚·伍尔夫要读凯恩斯关于德国战后赔偿的私人报告一样,合乎常情。很可能,拉维尔斯坦的看法和意见,有时会影响到政策的决定,然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他都应该继续负起责任,对这些老学生不断地进行政治教育。他在巴黎同样也有追随者。曾经在法国高等研究院听过他讲课的人,刚从莫斯科执行公务回来,也给他打来电话。
这当中也有与性有关的友谊和私下的亲密关系。在家里,他总是坐在宽大的黑皮沙发上接电话,沙发旁边的电子操控板他用来得心应手。我可没这个能耐。我对于高科技的东西是门外汉。拉维尔斯坦的手虽然不是很稳健,但操纵起这些仪器来,就像普洛斯彼罗变魔术一样。
再说不管怎么样,他现在都不用为电话费而发愁了。
可是,我们现在还坐在克里戎大酒店的顶层套房里。
“齐克,你的天赋很好,可惜在你的故事中没有多少虚无主义的东西。你应该更多地像塞利纳那样写作虚无主义的喜剧,或者闹剧。记得那个被蔑视的女人对她的男朋友罗宾逊说,‘为什么你不能说“我爱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你那玩意儿硬起来还不是和别人一样。什么!你不脱光?’在她看来,阴茎勃起就等于爱情。可是,对罗宾逊这个虚无主义者来说,惟有一种情况,他是必须高度坚持原则的,那就是对于少而又少的几件真正重要的事情决不撒谎。他可以尝试任何下流的东西,但是在最后关键的时刻却绝不含糊,与之划清界线。于是这个深感屈辱的妓女,举枪把他打死了,因为他始终不愿意说‘我爱你’。”
“塞利纳的意思是,这样写就使得他的故事真正可信?”
“这只是意味着作家应该要让你们笑和哭。那正是人类所寻求的。这个罗宾逊的情节是中世纪戏剧的重演,在这些戏剧中,往往表现一些最邪恶、最无耻的罪犯,再一次向圣母求助。这一点是没有分歧的。我要你像写凯恩斯那样来写我,只是写的范围要更广些。同时,你对他太宽容了,我不需要你那样做。你想怎么样严厉地对待我都行。你并不是一个像看上去那么可爱的人儿,通过写我,你也许会解放你自己。”
“从什么里面解放出来,准确地说?”
“随便什么,那个束缚你的东西——悬在你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对,”我说,“它是笨蛋克利斯之剑。”
这段对话如果发生在饭店里,其他进餐的客人会以为我们在讲带有色情的笑话,嬉戏调笑。“笨蛋克利斯之剑”是拉维尔斯坦式的噱头,你看他笑得就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受伤的马一样,向后仰着。
拉维尔斯坦给我的遗产是一个主题——他认为他是在给我提供一个主题,这或许是我所有的主题中最好的一个,和惟一真正重要的一个。不过这样一份遗产,意味着他将会死在我前面。如果我死在他前面的话,他绝不会为我写一个回忆录。他要在我的追悼会上宣读的任何东西,如果超过一页纸的话,将是不可想像的。然而我们还是亲密的朋友,没有人比我们更亲密了。我们谈笑着死亡,死亡自然增强我们的喜剧感。但是事实上,我们一起笑,并不意味着笑的原因相同。把拉维尔斯坦的那些极为严肃的思想放进他的一本书里,居然使他成为百万富翁,想起来着实有趣。只有资本主义的天才,才能用思想、见解、教导制造出值钱的商品。请记住拉维尔斯坦是一位教师。他并不是一个崇拜自由市场的保守主义者。他有他自己关于政治和道德的观点。只不过我对阐述他的思想没有多大兴趣。尤其是现在,我更加想避免提及它们。这里我只想简单说一下。他是一个教育者。把他的见解写成一本书后,使他变得令人感到荒谬地富裕。不过他花钱的速度几乎就像挣钱一样快。目前他正在考虑一个五百万的新书合同。他还可以收取很高的巡回演讲费。他毕竟是一位学者。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你必须博学多闻,才能完全抓住错综复杂的新事物,并且评估它的人性价值。在社交场合,他也许显得古里古怪,但是在讲台上,你会发现他的议论有根有据。他所讲的内容一清二楚。民众视接受高等教育为他们的一项权利。白宫也肯定这种看法。学生们就像“鲭鱼充塞的大海”。大学每年的平均学费要三万块钱。可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如今的大学放任自流,纪律松弛。过去那种清教主义已不复存在。相对主义认为在圣多明戈对的东西,到了帕果帕果就错了,因此道德标准不是*的。
拉维尔斯坦现在不再反对享乐和爱情,相反他认为爱情可能是对人类*的祝福。一个清心寡欲的人的灵魂是畸形的,被剥夺了最美好的东西,会抱憾终身。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生物学的典型,即抛弃灵魂,强调纵情享受的重要性,从(生物静力学和生物动力学的)紧张中解脱出来。我不打算在这里解释阿里斯托芬、苏格拉底或者《圣经》中关于性欲的教义,那些你们要去问拉维尔斯坦自己。在他看来,耶路撒冷和雅典是文明的两个发源地。而耶路撒冷和雅典并不适合我的口味。如果你们对它们感兴趣的话,祝你们好运。我太老了,不可能成为拉维尔斯坦的信徒。我要说的是,连白宫和唐宁街都很看重他。他曾经被撒切尔夫人邀请到契克斯别墅去度周末。美国总统也没有怠慢过他。里根总统宴请他时,拉维尔斯坦花了一大笔钱在礼服、腰带、钻石饰纽和黑漆皮鞋上。《每日新闻》的一位专栏作家说,金钱对于拉维尔斯坦,就像从特快列车尾部平台上撒出来的一样。拉维尔斯坦开怀大笑,让我看他剪下来的报纸。这件事深深地逗乐了他。我当然不会为同样的理由而发笑。因为我并没有像他那样,被左右这个国家的巨大势力挑中。
尽管我比他要大好多岁,可我们是亲密的朋友。我俩的性格中都带有大学二年级学生那种自命不凡的成分,这使我们地位对等,关系扯平。一个非常了解我的人说,我比任何一个认为自己有权利不谙世事的成年人还要单纯。好像是我自己选择要幼稚似的。事实上,即使是再幼稚的人,也知道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连大脑非常简单的妇女都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和很难再相处的丈夫划清界线——什么时候开始偷偷地把银行共同账户中的钱转移出来。我并不特别注意自我保护。不过幸运的是——也许并非十分幸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富饶的年代,一个普天下文明国家都丰衣足食的年代。在物质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如此庞大的人口免于饥饿和疾病。这种从生存斗争中获得的部分的解放,造成了人们的天真幼稚。我这样讲的意思是,他们充满希望的幻想是不受抑制的。依照不成条文的协议,你开始接受那些一定被别人篡改过的条件。你削弱你的批判力。你克制你的精明。在尚未察觉之前,你已经付出一笔巨大的离婚和解费给那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居然曾经不止一次地声称她是单纯的,不懂财务。【编辑推荐】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生前*后一本杰作
描写美国知识分子困境的代表作
触碰性、爱欲、死亡和精英政治的命题
《拉维尔斯坦》是索尔·贝娄的*后一本小说,触碰了性、爱欲、死亡和精英政治等多个命题。八十四岁的贝娄以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为原型,讲述了学者拉维尔斯坦和作家齐克之间的友谊和对话。
拉维尔斯坦是著作等身、富有的政治学教授,享受物质和精神双重的精英地位;齐克则是一个面临婚姻危机的中年作家,也是拉维尔斯坦隐秘的门徒——罹患艾滋病的拉维尔斯坦追慕永恒,却也不放弃任何可能的世俗的享乐、他委托奇克为自己撰写传记,讲述自己对人类*重要命题的见解——后者得以窥见一个高等知识分子的虚荣、真诚和恐惧。在拉维尔斯坦死后,齐克和拉维尔斯坦的学生罗莎曼结婚,在加勒比海边一次食物中毒的濒死体验中,回溯自己对生命和拉维尔斯坦的思考。
作者: Samir Palnitkar (S. 帕尔尼卡) 著,夏宇闻 等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年8月
简介:本书从用户的角度全面阐述了Verilog HDL语言的重要细节和基本设计方法,并详细介绍了Verilog 2001版的主要改进部分。本书重点关注如何应用Verilog语言进行数字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和验证,而不仅仅讲解语法。全书从基本概念讲起,并逐渐过渡到编程语言接口以及逻辑综合等高级主题。书中的内容全部符合Verilog HDL IEEE 1364-2001标准。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3-1
简介: 《冰雪奇缘魔法动动书》专为冰雪粉丝和广大喜爱迪士尼卡通的读者打造。粉丝们可以了解到这部电影的详细信息,书中还有各种益智游戏和搞笑漫画,这些绝对会让读者们爱不释手。绘本风格的电影故事讲述了冰雪世界里发生的神奇事情,没有看过《冰雪奇缘》电影的读者可以了解到完整的故事。更妙的是,这本书拥有DIY立体手工折纸游戏,读者们可以亲自创造出会动的冰雪世界!另外,本书还附冰雪奇缘贴纸和原版海报。 《童趣——小公主》编辑部专门为儿童精心打造的这本高品质的图书,设计精美,制作精良。这本书不仅会给读者带来快乐,还会给他们炫酷的视觉享受,提升创造力,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这本书定会打动所有电影粉丝和读者的心!
作者: (美)维罗尼卡·罗斯著;王明达译
简介:《分歧者》第一部长期高居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青少年图书第一名,第二部上市后即位列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青少年图书第三名!1、好莱坞同名大片《分歧者》2014全球震撼热映!继《暮光之城》《饥饿游戏》之后令全球青少年读者狂野尖叫! 2、全球已狂销1000万册!席卷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狂扫各大奖项!改变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的年度财报,单书贡献3%的增长点! 3、美国青春文学新星维罗尼卡?罗斯惊艳之作!占据《纽约时报》畅销榜超过100周,该报盛赞:节奏轻快,想象力奢华,细节精致,不同凡响! 4、全球青少年粉丝狂热追捧!男女主角版芭比娃娃Tris和Four在美国风头无敌! 5、较之《饥饿游戏》的人为设置情节,《分歧者》更像是未来“美好世界”里的真实发生的事情,令人置身其中,欲罢不能!
Divergent 分歧者 ISBN9780062024039
作者: 维罗尼卡
简介:★好莱坞同名大片《分歧者》2014全球震撼热映!继《暮光之城》《饥饿游戏》之后令全球青少年读者狂野尖叫!★全球已狂销1000万册!席卷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狂扫各大奖项!改变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的年度财报,单书贡献3%的增长点!★美国青春文学新星维罗尼卡罗斯惊艳之作!占据《纽约时报》畅销榜超过100周,该报盛赞:节奏轻快,想象力奢华,细节精致,不同凡响!★全球青少年粉丝狂热追捧!男女主角版芭比娃娃Tris和Four在美国风头无敌!★较之《饥饿游戏》的人为设置情节,《分歧者》更像是未来“美好世界”里的真实发生的事情,令人置身其中,欲罢不能! A Q&A with Author Veronica Roth Q: What advice would you offer to young aspiring writers, who long to live a success story like your own? Roth: One piece of advice I have is: Want something else more than success. Success is a lovely thing, but your desire to say something, your worth, and your identity shouldn’t rely on it, because it’s not guaranteed and it’s not permanent and it’s not sufficient. So work hard, fall in love with the writing—the characters, the story, the words, the themes—and make sure that you are who you are regardless of your life circumstances. That way, when the good things come, they don’t warp you, and when the bad things hit you, you don’t fall apart. Q: You’re a young author--is it your current adult perspective or not-so-recent teenage perspective that brought about the fa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tory? Do you think that teens or adults are more likely to fit into categories in our current society? Roth: Other aspects of my identity have more to do with the factions than my age. The faction system reflects my beliefs about human nature—that we can make even something as well-intentioned as virtue into an idol, or an evil thing. And that virtue as an end unto itself is worthless to us. I did spend a large portion of my adolescence trying to be as “good” as possible so that I could prove my worth to the people around me, to myself, to God, to everyone. It’s only now that I’m a little older that I realize I am unable to be truly “good” and that it’s my reasons for striving after virtue that need adjustment more than my behavior. In a sense, Divergent is me writing through that realization—everyone in Beatrice’s society believes that virtue is the end, the answer. I think that’s a little twisted. I think we all secretly love and hate categories—love to get a firm hold on our identities, but hate to be confined—and I never loved and hated them more than when I was a teenager. That said: Though we hear a lot about high school cliques, I believe that adults categorize each other just as often, just in subtler ways. It is a dangerous tendency of ours. And it begins in adolescence. Q: If you could add one more faction to the world within Divergent, what would it be? Roth: I tried to construct the factions so that they spanned a wide range of virtues. Abnegation, for example, includes five of the traditional “seven heavenly virtues:” chastity, temperance, charity, patience, and humility. That said,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have a faction centered on industriousness, in which diligence and hard work are valued most, and laziness is not allowed. They would be in constant motion, and would probably be happy to take over for the factionless. And hard-working people can certainly take their work too far, as all the factions do with their respective virtues. I’m not sure what they would wear, though. Overalls, probably. Q: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advantages, if any, to the society you’ve created in Divergent? Roth: All the advantages I see only seem like advantages to me because I live in our current society. For example, the members of their society don’t focus on certain things: race, religion, sexual orientation, political affiliation, etc. I mean, a world in which you look different from the majority and no one minds? That sounds good to me. But when I think about it more, I realize that they’re doing the exact same thing we do, but with different criteria by which to distinguish ourselves from others. Instead of your skin color, it’s the color of your shirt that people assess, or the results of your aptitude test. Same problem, different system. Q: What book are you currently reading and how has it changed you, if at all? Roth: I recently finished Imaginary Girls by Nova Ren Suma, which I would call “contemporary with a paranormal twist,” or something to that effect. It’s about a girl whose sister has a powerful kind of magnetism within the confines of a particular town, and how their love for each other breaks some things apart and puts other things back together. It was refreshing to read a young adult book that is about sisterhood instead of romance. It’s one of those books that makes you love a character and then hate a character and then love them again—that shows you that people aren’t all good or all bad, but somewhere in between. Imaginary Girls gave me a lot to think about, and the writing was lovely, which I always love to see. --This text refers to the Hardcover edition.
作者: 郝尚勤主编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
简介: 天文未解之谜 日月之家 --二十八星宿之谜(3) 寒来暑往谁把定 --二十四节气之谜(4) 发生在50亿年以前的事件 --太阳系形成之谜(6) 地球之母 --太阳之谜(7) 科学大厦的功臣 --水星之谜(10) "邻居"家里的秘密 --金星之谜(11) 美丽的蓝色星球 --地球之谜(13) 月亮的背后有什么 --月球之谜(15) "生锈"的星星 --火星之谜(17) 太阳系里的"大个子" . --木星之谜(19) 最美丽的星星 --土星之谜(20) 揭开天王星的面纱 --天王星之谜(22) 笔尖上的发现 --海王星之谜(23) 边陲孤星 --冥王星之谜(25) 古怪灵精的"小家伙" --小行星之谜(27) 太阳系里的"流浪汉" --彗星之谜(28) 天外来客 --流星之谜(31) 美丽的光环 --行星环之谜(3)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夜空黑暗之谜(36) 宇宙之岛 --星系之谜(38) 它们来自何方 --恒星起源之谜(40) 突然到来的太空"游客" --超新星之谜(41) "小绿人"发来的电波 --脉冲星之谜(43) 宇宙里的"恶魔" --黑洞之谜(45) 在那非常遥远的地方 --地外文明之谜(46) 宇宙的边缘在哪里 --宇宙空间之谜(48) 宇宙是什么样的 --宇宙形成之谜(50) 从天而降的火球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52) 目击者 --UFO之谜(54) 神秘的痕迹 -UFO着陆之谜(55) 惊心动魄的第三类接触 --地外生命之谜(57) "外星人"的空难 --UFO坠毁之谜(59) 被神秘力量攻击 --UFO攻击人类之谜(61) 他们不见了 --地外生物劫持人类之谜(62) 天上飞来的"大圆盘" --出现在中国的UFO之谜(64) 那时候发生了什么 --出现在古代的UFO之谜(66) 光顾"时间隧道" --"时光倒流"之谜(69) 不明身份的遇难者 --外星人尸体之谜(71) 从天而降的"玻璃球" --神秘的外来物之谜(72) 恐怖的"地下世界" --日本神秘洞穴之谜(73) 神秘的"飞鸟" --地外"飞行人"之谜(74) 秘密使命 --截击UFO之谜(75) 可怕的停电事件 --UFO干扰地球之谜(76) 地理未解之谜 一个神秘的"倒三角" --大陆形成之谜(81) 两条充满迷惑的纬线 --南北纬30度线之谜(82) 一个壮观的高原 --黄土高原形成之谜(83) 颤抖的大地 --地震的成因之谜(85) 它们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英国巨石阵之谜(87) 一个荒凉背后的故事 --撒哈拉大沙漠"绿洲"之谜(91) 一个"只有进来,没有出去"的地方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谜(94) 沙子里响起了一片声响 --鸣沙之谜(96) 一片神奇的平原 --纳斯卡平原之谜(98) 石头竟然发出了声音 --"发声岩石"之谜(100) "水成石球"和"火成石球" --神秘的石球之谜(101) 一座比名字还要神秘的山 --神农架之谜(103) 一个深邃的峡谷 --阿苏伊幽谷之谜(105) 神秘洞穴神秘的故事 --卡什库拉克山洞之谜(106) 生命的坟地 --"死亡谷"之谜(108) 一条神奇的河流 --"圣河"之谜(110) 一个会游移的湖泊 --罗布泊之谜(111) 黄石公园里的奇观 --间歇泉之谜(113) 一眼神奇的泉水 --"圣泉"之谜(114) 潭水里奏出了悦耳的音乐 --古鼎龙潭之谜(116) 一个冷热颠倒的地方 --"地温异常带"之谜(117) 两间奇怪的小木屋 --俄勒冈漩涡之谜(119) 一股奇妙的香味 --"香地"之谜(120) 汽车在这里突然翻毁 --陆地上的魔鬼三角之谜(121) 一种看不见的困扰 --"地下射线"之谜(123) 天上突然下来的"怪雨" --龙卷风之谜(124) "洞中才七日,世上已千年" --陆地上的"时间隧道"之谜(127) 一条蓝黑色的水带 --"太平洋黑潮"之谜(130) 一个令人恐怖的海域 --百慕大三角区之谜(132) 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域 --魔海龙三角区之谜(138) 一个与众不同的群岛 --加拉帕戈斯群岛之谜(140) 会移动的岛屿 --布比岛之谜(142) 神秘出没的岛屿 --"幽灵岛"之谜(144) 北冰洋里的两个神秘海岛 --"桑尼科夫地"之谜(146) 大海里突然张开一张大嘴 --奥克兰岛的海洞之谜(148) 死鱼一下变成了活鱼 --择捉岛之谜(151) 一个可怕的诅咒保护着一个宏伟的建筑 --南马特尔遗址之谜(153) 会旋转的岛屿 --日本列岛之谜(155) 数理化未解之谜 是隶首创造了数字吗 --数字起源之谜(159) 神秘的天文数字 --大数之谜(159) 自然数的奥秘 --素数之谜(161) 神秘的"陷阱" --数学黑洞之谜(162) 几道数学难题 --"不足数"、"富裕数"和"完全数"之谜(163) 神秘的0.618 --"黄金分割"之谜(163) 这是奇妙的巧合吗 --金字塔里的数学之谜(164) 等了几个世纪的数学猜想 --费马大定理之谜(165) 数学王国的皇冠 --哥德巴赫"猜想"之谜(166) 奇妙的数字题 --菲波纳斯数列之谜(167) 一个有趣的数学现象 --"富顿猜想"之谜(168) 为什么最终得数总是"1" --"角谷猜想"之谜(168) 它们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吗 --基本粒子之谜(169) 还会发现新的家族吗 --物质多种状态之谜(170) 牛顿留下的遗憾 --万有引力之谜(172) 万有引力是谁传递的 --引力子之谜(174) 世界上有比光跑得更快的东西吗 --光速之谜(175) 一个未解的物理学难题 --摩擦之谜(176) 神奇的力量哪里来 --地磁场的形成之谜(178) 从动物的"回归本领"说起 --地磁场与生物的关系之谜(180) 神秘的移动 --地磁场的变化之谜(182) 蓝色天空哪里来 --地球大气层的形成之谜(183) 天边大洞何处来 --南极臭氧洞之谜(185) 谁持彩练当空舞 --极光之谜(186) 恐怖的闪光哪里来 --地光之谜(188) 雷鸣电闪的奥秘 --闪电形成之谜(189) 神秘的火球 --球形闪电之谜(191) 有记性的神奇金属 --形状记忆合金之谜(193) 怎样才能驯服"天火" --控制热核反应之谜(194) 坦克、火炮的"护身符" --变色伪装材料之谜(196) 寻找另一个物质世界 --反物质之谜(198) 鼓舞人心的物理发现 --超导现象之谜(200) 世界万物哪里来 --元素的起源之谜(201) 还会有新的发现吗 --元素世界里的未解之谜(203) 生命之源哪里来 --水的起源之谜(206) 能把氢变成金属吗 --金属氢之谜(208) 航天飞机的"火龙衣" --玻璃陶瓷结构之谜(209) 千年古剑为什么不会生锈 --我国的古代冶金技术之谜(210) 水果为什么自己会变色 --氧化酶之谜(211) 比铝还轻的国防金属 --镁元素之谜(212) 从拿破仑的豪华帅盔说起 --铝元素之谜(213) 从一封老师的回信谈起 --钒元素之谜(216) 铜有毒吗 --铜元素与生物的关系之谜(217) 它们是恒星爆炸的产物吗 --锂和铍的起源之谜(218) 揭开毒魔的真面目 --鸦片使人上瘾之谜(221) 神奇的笑气 --一氧化二氮之谜(222) 精神病人的福音 --锂盐的药理作用之谜(222) "月亮"里的奥秘 --硒元素之谜(223) 止血的好助手 --维生素K之谜(224) 从农奴得夜盲症说起 --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之谜(225) 维持生命的神秘要素 --维生素里的未解之谜(226) 从恶狗向人扑来说起 --胸腺激素之谜(228) 神奇的"生命钥匙" --酶的催化作用之谜(229) 沉默的水下杀手 --无声鱼雷的化学燃料之谜(231) 植物的"秘密化学武器" --植物受害激素之谜(233) 大脑里的奥秘 --记忆的化学物质之谜(233) 生物医学未解之谜 它们是五颜六色的庞然大物吗 --恐龙的颜色之谜(237) 是谁杀死了"世界霸主" --恐龙灭绝之谜(238) 它们是怎样告别大自然的 --猛犸象灭绝之谜(240) 最早的鸟是怎样飞起来的 --始祖鸟之谜(241) 神秘的气象预报员 --动物预报天气之谜(243) 它们为什么自取灭亡 --鲸鱼集体自杀之谜(244) 神秘的"海洋歌手" --座头鲸之谜(245) 出色的海峡"领水员" --海豚领航之谜(246) 神秘的动物"木乃伊" --海豹干尸之谜(248) 有特异功能的"海中恶魔" --鲨鱼之谜(249) "长寿明星"的怪毛病 --海龟"自埋"之谜(251) 大海里的"活化石" --矛尾鱼之谜(252) 动物潜水冠军 --海兽潜水之谜(253) 它们是用次声说话吗 --大象的语言之谜(255) 猿猴世界的明星 --山都之谜(256) 澳大利亚的珍稀动物 --鸭嘴兽之谜(258) 动物世界的"老寿星" --龟的长寿之谜(259) 海上蛇国的奥秘 --蛇岛蝮蛇之谜(260) 记性好的除虫能手 --蟾蜍的记忆之谜(261) 它们为什么搬家 --候鸟迁徙之谜(262) 南极绅士的神秘家世 --企鹅的起源之谜(264) 耳聋的斗士 --雄松鸡的听力之谜(265) 长翅膀的吸血鬼 --吸血蝙蝠之谜(266) 夜蛾与蝙蝠的较量 --动物"电子战"之谜(267) 怪兽的传说 --尼斯湖水怪之谜(268) 拖网渔船的奇遇 --新西兰海域的怪兽尸体之谜(272) 昆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蝗灾之谜(273) 以假乱真的植物"魔术师" --植物的拟态现象之谜(275) 超声波的新职业 --植物爱听超声波之谜(276) 草木也有自卫本能 --植物的防御武器之谜(277) 大自然里的奇闻 --植物"杀手"与植物"医生"之谜(279) 神秘的植物"猎手" --食虫植物之谜(281) 地震专家的好助手 --植物预测地震之谜(283) 土牛膝的特异功能 --植物体内的动物激素之谜(284) 有奇特本领的树 --奇树之谜(285) 竹林的"不祥之兆" --竹子开花之谜(289) 真有凶残可怕的大树吗 --"吃人树"之谜(290) 神奇的人体"水泵" --心脏"永不疲倦"之谜(291) 为什么一代更比一代高 --人类的身高之谜(292) 寻找"瞌睡虫" --睡眠之谜(294) 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人类衰老之谜(295) 脑子也会"接触不良"吗 --脑病突然康复之谜(296) 从"一夜变白头"说起 --白发之谜(297) 科学巨匠留下的疑团 --爱因斯坦的大脑之谜(299) 金字塔里的秘密 --考古学家的死因之谜(300) 奇特的生育现象 --多胞胎之谜(301) 常见的生理反应 --疼痛之谜(302) 人体有防锈剂吗 --红细胞带来的谜(303) 有特异功能的眼睛 --奇眼之谜(304) 医生们的新式秘密武器 --药物导弹之谜(306) "杀手"是怎样放下武器的 --恶性肿瘤自行消退之谜(307) 千奇百怪的食癖 --食癖之谜(308) 死而复生的体会 --人在临死前的感觉之谜(310) 他们在睡梦中行动 --梦游之谜(311) 文学艺术未解之谜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如何编成的 --《诗经》集成之谜(315) 左氏,何许人也 --《左传》作者之谜(317) 是"女神"还是"野人" --屈原笔下的"山鬼"之谜(319) 魏武挥鞭在何方 --曹操诗中的"碣石"之谜(321) 桃源佳境何处寻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谜(323) 谁是五言诗的开山鼻祖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之谜(325) 千古绝唱缘何起 --《木兰诗》所叙故事之谜(327) 诗仙飘自天边 --李白出生地之谜(328) 诗圣留下的谜团 --杜甫的死因之谜(329) 千古绝唱里的疑团 --《枫桥夜泊》里的未解之谜(332) "苦吟诗人"为何不写七言近体诗 --李贺写诗之谜(334) 谁道"无题"即"爱情" --李商隐无题诗之谜(335) 东坡先生通词乐吗 --苏轼的音乐才能之谜(337) 花自飘零水自流 --李清照晚年改嫁之谜(339) 笼罩在汴河两岸的迷雾 --《清明上河图》里的不解之谜(340) 戏剧史上的遗憾 --关汉卿的身世之谜(342) 给美猴王寻根 --《西游记》中孙悟空原型之谜(344) 他是哪个民族的著名作家 --蒲松龄的身世之谜(346) "红楼"一曲唱何时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谜(348) 不画人物为哪般 --太平天国壁画之谜(350) 是太爱生命还是太憎生命 --台湾女作家三毛自杀之谜(352) 千年古城何处寻 --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城之谜(355) 罗得岛上的疑案 --太阳神巨像失踪之谜(357)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马可·波罗游记》之谜(359) 寻找米开朗其罗留下的艺术珍品 --《大卫》模型失踪之谜(362) 谁在"神秘地微笑"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谜(363) "戏剧之父"的真实身份 --莎士比亚的身世之谜(366) 稀世珍宝在何方 --琥珀宫失踪之谜(368) 音乐史上的疑案 --莫扎特的死因之谜(370) 爱国诗人为什么要离开祖国 --拜伦多年流亡国外之谜(373) 大卫留下的疑问 --《马拉之死》的构图之谜(374) 诗人为什么决斗赴死 --普希金决斗身亡之谜(376) 童话大师是鞋匠的儿子吗 --安徒生的身世之谜(378) 音乐大师为什么当了修士 --李斯特出家之谜(381) 大文豪为什么要背井离乡 --列夫·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之谜(383) 是音乐家在为自己写挽歌吗 --柴可夫斯基的死因之谜(386) 他为什么在成功之后走上绝路 --杰克·伦敦自杀之谜(388) 怎样理解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壁画《格尔尼卡》的象征意义之谜(390) 社会历史未解之谜 "北京人",你在哪里 --"北京猿人"化石下落之谜(395) 一个不愿意解开的谜团 --黄帝出生之谜(397) 吃粽子和赛龙舟 --端午节来历之谜(399) 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都江堰之谜(401) 天下共传的"至宝" --传国玉玺下落谜(403) 伟大奇迹中的争论 --秦始皇陵兵马俑之谜(405) 火树银花不夜天 --元宵节来历之谜(407) 沙漠里的幻影 --楼兰失踪之谜(409) 乾陵里的女皇帝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411) 马嵬驿前的哀怨 --杨贵妃生死之谜(413) 莲花洋上出现的莲花 --日本高僧普陀山遇险之谜(415) 栖霞岭上的诉说 --岳飞葬于何处之谜(417) 草原上的传说 --成吉思汗陵墓之谜(419) 火光中的疑问 --建文帝下落之谜(421) 九宫山上的英灵 --李自成死亡之谜(423) 畅春园里的疑案 --雍正皇帝嗣位之谜(426) 高高的亚拉拉特山 --诺亚方舟之谜(427) 欧洲第一个史前壁画的宝库 --阿尔塔米拉山洞之谜(430) 大西洋底的文明 --大西洲沉没之谜(432) 崇山密林中的城堡 --玛雅文化之谜(434) 科罗拉多河畔的怪影 --地上巨画之谜(437) 耶路撒冷的秘密 --所罗门的金约柜之谜(439) 默默无言的石像 --复活节岛之谜(442) 沉寂的死海 --"死海古卷"之谜(444) 十字架上的故事 --耶稣死亡之谜(446) 博物馆里发生的故事 --水晶骷髅之谜(448) 热带丛林中的明珠 --吴哥文化之谜(450) 多佛尔海峡上的硝烟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452) 大理石的梦 --印度泰姬陵之谜(455) 圣赫勒拿岛上的风雨 --拿破仑死亡之谜(457) 幽灵一样的船 --"贝奇莫"号货轮之谜(459) 二十世纪人类的恶魔 --希特勒生死之谜(461) 它在试验中沉没 --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遇难之谜(463) 本世纪最大的谜案 --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之谜(465) 世界航天史上的悲剧 --美国"挑战者"号爆炸之谜(468) 人类考古发现中的困惑 --现代人类史前超文明之谜(470)
作者: (美)罗纳尔多·阿罗尼卡,(美)姆特瓦·罗杜著;惠新华,龚艺蕾译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2006
简介: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书是一本危险的书。它站在一个极其狭隘、肤浅的视角,看待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全球化。 然而,这本书却畅销两年不衰,且颇有影响力。全球化的概念伴随我们已经长达几个世纪,并以各种形式呈现,但是弗里德曼所展现的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只是“公司的全球化”。 本书指出了弗里德曼所推崇的“公司全球化”漏掉了的东西,正是这些被弗里德曼的书拒之于外的因素导致了它的危险性。 有些东西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希望本书超越弗里德曼肤浅的全球化,引导被弗里德曼的书麻痹住的读者再次思考全球化问题。
作者: (英)丹尼·卡瓦拉罗(Dani Cavallaro)著;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简介:许多传统的学者已经注意到,批判理论与文化理论着意于彻底地质疑关于真理、价值、整体性、确定性等方面的传统观念,因而令人望而生畏。的确,在不同程度上,批判理论与文化理论二者都对语言可以传达确定的意义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从而认为个人和集体的身份认同都只不过是暂时的。而且,二者都强调我们所谓“现实”之物的建构性特征。就此而言,文学 、艺术和人类心智都无法透彻地反映现实,而事实上是在有意识、下意识乃至无意识的惯例和习俗的基础之上表征现实。 本书所采用的语言结构,要求所有的陈述都按一种线性的方式展开。按照这一逻辑,全书可以看作是在追踪一条连续的轨迹,书中的三个部分可以相应地按这种方式阅读。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3-1
简介: 挖掘自己的天赋对追求不一样的生活、做真正的自己有着怎样的意义?作者从提出发现天赋要遵循的3个步骤和3大原则开始娓娓道来,从天分、热情、幸福感、态度、“部落”及“部落”文化等方面着手,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元素对发现天赋之旅的不同意义。 6大内容块充实全书内容:明确天赋真正要义的理念和原则、丰富的案例和故事、帮你寻找自己天赋的15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课、丰富且视角客观的学习资源、启发思考的章节问题以及独具特色的测试。力图从不同的、全面的视角挖掘你的天分、热情、态度和潜力,让你更好地审视周围环境并帮你深刻自省。 有的人活着,没有任何冒险和抱负,而有些人活着,为的就是一场场探险。探寻天赋之旅正是这样的冒险。这一“双向之旅”向内挖掘你的灵魂深处,向外挖掘外部世界蕴藏的种种机遇。本书会告诉你,无论风险暗藏还是困难重重,探寻自己的天赋都是值得的!
作者: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著;谭立德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简介:如果一定要为西方电影从古典时期转为现代时期寻找一部电影作为划时代的里程碑的话,那么这部电影无疑应当是《广岛之恋》。《广岛之恋》以其现代意义的题材,暧昧多义的主题,令人震惊的表现手法,与新小说派的紧密联结,在多重意义上,启发和开创了现代电影。 一九五九年的五月,阿伦·雷乃携他于去年拍摄完成的新片《广岛之恋》来到法国戛纳参加在这里举办的第十二届电影节,影片如一枚重磅炸弹,立即轰动了整个西方影坛。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空前伟大的作品'、是'古典主义的末日'、'超前了十年,使所有的评论家都失去了勇气。' 《广岛之恋》讲述在日本拍戏的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建筑师的异国恋情,穿插遭遇原子弹的广岛和二战时期女演员少女时代在法国小城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爱情悲剧。人们说《广岛之恋》是电影的转折点,影片中首次出现大胆而新颖的叙事技巧,电影将早已为文学把持的地盘夺了过来,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介入,影片同传统的、以设置一个无所不知的讲述者为基础的现实主义表演实行了决裂。一个或多个人物的独白取代了讲述者。世界不再是被描绘的了,而是反映在人的脑海中,观众也不得不以新的方式去感受这些影片。 五十年代末期,法国一批新进导演掀起反传统的电影运动,被称为'新浪潮',以戈达尔为首的年轻导演蔑视一切传统的电影叙事方法,拍摄的电影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 同时期崛起的'左岸派'电影集团通常被视为'新浪潮'的一个分支,阿伦·雷乃既是这一集团的代表,他们拍摄的影片注重探索人的内心意识,更使用大量现代色彩十分浓郁的时空倒错的'意识流'手法。 左岸派与文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当时盛行的'新小说'派作家其一大部分即是'左岸派'的成员。如'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玛格丽特·杜拉斯。'新小说'派作家给'左岸派'电影带来了强烈的文学风格,因而'左岸派'电影又被称为'作家电影'。'作家电影'一词广义上具有双重含义,其一它意味着影片的导演即是影片的创作者,影片必须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二影片的剧本屏弃改编名著,而是只拍为电影原创的剧本,其中一大部分是文学家为电影创作的剧本,影片中许多表现手法因而来源于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广岛之恋》由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阿伦·雷乃导演,无疑成为左岸派作家电影的代表作。 《广岛之恋》的爱情与反战反军国主义题材的相互交织得益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剧本原创,但是纵观阿伦·雷乃的创作历程,当代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事件)以及战争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始终是他选材的重心所在。创作于1950年的《格尔尼卡》借助毕加索的同名绘画,对在1937年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这个著名的古城所进行的灭绝人性的轰炸进行强烈的抗议。1955年阿伦·雷乃又拍摄了《夜与雾》,重新剪辑档案馆得来的黑白照片,新闻片以期重现纳粹集中营残酷情景。而《广岛之恋》正是这两部作品的合乎逻辑的延续和归宿。
Career fitness program: exercising your options
作者: (美)黛安娜·苏柯尼卡(Diane Sukiennik),(美)丽莎·劳夫曼(Lisa Raufman),(美)威廉·本达特(William Bendat)著;边珩等译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简介:《职业规划攻略(原著第10版)》既是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修炼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重要教材,又是所有寻求职业努力方向并谋求职业成功的行动指南,还是职业指导人员提升业务能力、提高职业指导有效性最为理想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作者: 【意大利】弗朗切斯卡·卡丝特丽雅·马尔凯蒂 编著,刘梦子,刘黎亭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2015-9-1
简介: 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曾是博尔盖塞家族的别墅,1613 年开始施工,1903 年之后成为意大利国立美术馆,主要收藏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以拥有贝尔尼尼、卡诺瓦等杰出雕刻家,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而闻名。 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在罗马它的收藏品是公认的最引人入胜的,其中许多作品是由红衣主教西朴内·博尔盖塞委托艺术家们完成。贝尔尼尼的作品在美术馆的雕塑部分占主导地位,其中最重要的有《阿波罗和达芙妮》《劫掠普罗赛皮娜》以及他自己充当模特的《大卫》。绘画藏品有拉斐尔的《耶稣下葬图》、提香的《神圣与世俗的小爱神》、卡拉瓦乔的《男孩子与果篮子》等。
作者: 白光炜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
简介: 巴伯罗·毕加索(1881-1973)这位在艺术史上始终为人所追随与颂赞的人物,于1881年10月25日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毕加索自幼有着非凡的艺术才能。毕加索又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人们试图划分毕加索的创作阶段。但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他每两三年都要用一些绘画上的创造发明把批评家们难住……研究者们规定了许许多多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抽象主义时期。 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泊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必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作者: 尼卡
简介:倾城记重磅作品《凝爱成珠2:蜕变》(网络原名:《一斛珠》)。虐情大神尼卡继《凝爱成珠1归来》后蓄势待发,谱写爱情续章,倾情奉献 《凝爱成珠》蜕变篇。一个足以致命的误会,一次毕生难忘的伤害,让他们彼此分隔天涯。许多年之后,他由冲动少年蜕变为业界精英,她也由舞会皇后蜕变为知名设计师。他们努力让各自的生活保持平行,绝不相交。然而突如其来的海啸,让两道平行线再次纠缠在一起。他对她的归来仍心存疑惑,她对他的感情仍需暗暗隐藏……在深深的梦底书写着的记忆,终将渐渐浮出;那些纷纷扰扰的过往,最甜蜜的爱情、刻骨铭心的伤害还会诱惑他们走入新的梦境吗?
作者: 屈文生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简介: 本书是结合美国热播的电剧《老友记》(英文为Friends,又译《六人行 》)来编写的。 该剧由三男三女六位俊男美女担纲演出,并不时请到明星与设计师等各 界名流客串参与,播出以来一直为NBC电视网的招牌戏之一,多次获得艾美 奖的提名并数次获奖。本剧的六位明星分别为: ★大卫·修蒙(饰罗斯) ★珍妮弗·安妮斯顿(饰瑞秋) ★马修·派瑞(饰钱德勒) ★寇特妮·克斯(饰莫尼卡) ★麦特·雷布兰克(饰乔伊) ★丽莎·库卓(饰菲比) 他们六个住在纽约市区的公寓中。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事业就是这 部电视剧的主线。剧中轻松而诙谐的人物对白,蕴涵着一种独特的“美式” 幽默,令人拍案叫绝。 本书按照电视剧的季将本书分为三个分册。第一分册主要讲解剧中的1 ~3季,第二分册主要讲解4~7季,第三分册是8~10季。 以轻松调侃的方式,在不失语言精确性的同时,本书向你展示Friends 中出现频率高的美语的鲜活表达法,并配有情景用法,助你将英语脱口而出 ,现学现用。每季大约分为24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括“故事梗概”、“对 白摘录”、“参考译文”及“讲解”四个部分。本书是中国人学英语,尤其 是提高口语和听力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