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347 项 “巴尔扎克”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法)巴尔扎克(Balzac,H.) 著,柳建营 译
简介:《高老头》(OLD GORIOT)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的代表作。 小说以一八一九年底到一八二O年初为时代背景,以伏盖太太的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通过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他所钟爱的两个进入上流社会的亲生女儿榨干钱财后遗弃,最后穷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里的悲剧;通过没落贵族子弟,满怀野心的青年拉斯蒂涅从内地到巴黎投靠表姐鲍赛昂夫人,在往上爬的过程中的见闻和经历,真实地勾画出了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一幅缩影,再现了金钱主宰一切的时代风貌。
作者: (法)巴尔扎克著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简介: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大革命时期依靠大饥荒成为暴发户的高里奥老头,在 妻子死后,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两个女儿身上,让她们从小就过着奢侈、 挥霍的生活,满足她们的一切欲望。后来,他把财产平分成两份,给了每 人八十万法郎的嫁资。金钱换来了如意的婚事。大女儿阿娜斯特齐嫁给雷 斯托伯爵,进入了贵族社会;小女儿黛尔芬娜找了银行家纽沁根男爵作丈 夫,成了阔太太。结婚之初,高老头还是两个女儿家的座上客,他一周可 以在女儿家吃一两次饭,后来改为一个月两次,最后竟永远被拒之于大门 之外。这种感情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到了复辟时期,爵位重新成为地位的 标志,高老头的面条商身份不能给女儿的家庭带来光彩,更重要的是因为 他的钱越来越少了。他想见女儿时只有偷偷从厨房溜进去,或者站在她们 马车经过的道路旁。两个女儿偶尔也光顾父亲居住的伏盖公寓,目的是为 了不断榨取父亲仅有的赖以活命的钱财。两姐妹用尽心机,各不相让,几 乎反目成仇。在她们的轮番搜刮下,高老头当尽卖绝,一文不值,在伏盖 公寓的阁楼上贫病交加,濒临死亡。
作者: (丹)吉勒鲁普著;吴裕康译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2001
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精品典藏文库目录和简介: 不吉利的姑娘〔西班牙〕贝纳文特 这是一部贝纳文特的戏剧作品集,包括《利害关系》、《周末之夜》、《女主人》和《不吉利的姑娘》四部剧作。他的作品涉及面广,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用精巧的艺术手法匠映现实,反映民惰习俗,剖析人的心理。 磨坊血案〔丹麦〕吉勒鲁普 《明娜》和《磨坊血案》是吉勒鲁普的代表作。前者描写了一个纯情而又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结局平静而悲怆;后者通过一个小地方家庭生活的波澜,揭示人性中意识与潜意识。生命现象与道德价值的冲突,在一桩血案的故事中寄托了超现实的复杂意味。 紫罗兰〔捷克〕塞弗尔特 这是一部捷克著名诗人塞弗尔特的诗集。他的诗作展现了人粪不屈不挠的解放形象,清通,简洁,朴实无华,融进了民歌、平凡的谈话和日常生活的场景。他歌颂鲜花盛开的布拉格和春天。他歌颂爱情,而且是一位真正伟大的爱情诗人。 骑鹅历险记〔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英为获得这个头号文学大奖的第一个女作家,这部小说不仅是世界儿童文学有数的瑰宝,而且影响所及远远超出儿童世界。瑞典人上自国王下至车夫都读这部名著,迄今它译成50多种文字流播寰宇。 弗兰德公路·农事诗〔法〕克劳德·西蒙 长篇小说《弗兰德公路》是西蒙蜚声国际文坛的成名作。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在弗兰德地区被敌军击溃后撤为背景,描写三个骑兵及其队长的痛苦经历。他以完全不同于传统手法的新技巧,色彩斑洞地描绘了时间的运拒、死亡的阴影、战争的狰狞、情歌的冲动、爱情的渴求、饥寒的折磨,既有诗俗画意;又有幽默讽刺。 吉檀迦利·饥饿石头〔印度〕泰戈尔 泰戈尔以其“至为敏锐、清新、优美的诗作”,成为东方作家申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状得者。瑞典著名诗人海顿斯坦姆极力称扬泰戈尔为“具有有正伟大*平的理想诗人”。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认为泰戈尔诗歌是“高度文明的大物”,从中看到了他“毕生梦寐以求的世界”。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庞德甚至说“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新希腊”,在泰戈尔面前“我好像是个手持石榴、身披兽皮的野人”。 挑战的手套〔挪威〕比昂松 19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要在比昂松、易卜生、托尔斯泰三人中产生,最后比昂松获奖,原因是“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缤纷”。本书收入了比昂松的三部剧本和四篇小说。 个人的体验〔日本〕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初涉文坛就赢得“川端康成第二”的赞语,他也不负此誉,紧追康氏之后成为日本第二名荣赝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创作的一贯主题是描写人在闭塞的现实社会中寻找失落的自我的状态,以及人在被闭锁在“墙壁”里求生存的状态。 魔山〔德国〕托马斯·曼 在瑞士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有一所名闻遐迩的国际疗养院,年轻的主人公去探望生病的表兄,不料却身不由己,一住七年,须知,那是一座魔山!这部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堪称其创作生涯及德语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最早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手法相结合的现代经典。 米佳的爱〔俄国〕伊·阿·布宁 布宁的诗歌文笔细腻形象逼真,文字质朴而情调高雅,为此被高尔基誉为“当代第一诗人”。他后期的小说,对社会生活多不加粉饰,揭示俄罗斯复杂的性格和灵魂以及国民悲剧产生的根源,以一种罕见的严峻和无情震撼了世界文坛。本书分诗歌、小说两部分。 花的智慧〔比利时〕梅特林克 梅特林特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象征主义剧作家,影响了欧洲一大批著名作家。如果说梅特林克光彩夺目的文学创作是一座巍峨的冰山,那么,他的戏剧创作就是这座冰山浮显于冰面的部分,而他那不广为人知的散文创作,则是这座冰山隐没于冰面的部分。本书即为既有剧本,又有散文的“冰山”全部。 悲哀的咏叹调〔西班牙〕希梅内斯 本书是“二十世纪西班牙抒怀诗歌之父”希梅内斯的一部诗歌集。对据海内斯来说,诗歌是上帝的同义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它高于一般的文字,诗歌是他毕生的心灵追求。 不付钱!不付钱!〔意〕达里奥·福 “我喜欢这个奖,因为它是给一名演员而不仅仅是给作家”。福在得奖时说。因为他首先是一名喜剧赏员,然后才是一名剧作家。他的喜剧取材新颖,构思独特,内容多样,情节紧凑,语言诙谐,笑料无穷。 群鼠〔德〕豪普特曼 剧本真实地描绘了柏林社会底层人民的凄凉处境,破旧公寓里居住的居民都是些失业者、妓女、工匠、生痨病的裁缝、扫街妇等,他们在饥饿线上煎熬,还必须忍受“群鼠”——密探和警察的欺凌。戏剧带有明显的象征成分。 日瓦戈医生〔俄罗斯]帕斯捷尔纳克 这是一部使帕氏成名,亦使其致死的作品。这部小说在国内屡遭退稿,在国外却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风行各地,被誉为“当代俄苏文学中最优秀最有价值的作品”。但作家因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而被开除作协,最后不得不表示拒绝领奖,不久即郁郁而死。 呼唤雪人〔波兰〕希姆博尔斯卡 这是一部当代著名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的诗集。她的诗通过精确的嘲讽将生物法则和历史活动展示在人类现实的片断中。她的作品对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适当距离,清醒地印证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更富有意义。 铁皮鼓〔德国〕君特·格拉斯 这是一部叙述侏儒马策拉特坎坷经历的小说。书中充满了离奇的故事,可谓满纸荒唐言,但作者态度严肃,对二战前后德国那段风云变幻的丑恶历史和光怪陆离的众生相讽刺深刻,令人拍案叫绝。 伟大的牵线人〔西班牙〕埃切加赖 本书收入埃切加赖的三部剧作。埃氏具有传奇般的一生,先以数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著称,后从事戏剧创作,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强烈的抒情性,又摘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其作品追寻独特的主题,非同凡响,超人道的情感,意外的相逢以及只有命运才能引导和只有命运才能结束的局面,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罗马风云(德国)特奥多尔·蒙森 本书选取了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蒙森五卷本历史巨著《罗马史》最精彩部分独立篇章。他以渊博的学识和民主主义观念,深入烛照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光辉地位的罗马社会,全面展现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凤貌。 奥林匹斯的春天〔瑞士)卡尔·施皮特勒 这部史诗是施氏的代表作,全诗长达20000行,一律采用亚历山大体,分5部其33章叙述了一个天才的神话故事:在奥林匹斯众神命运决定者阿南柯的安排下,被幽禁于下界的神明们重返神山参加竞夺美女与王位。全诗篇幅浩瀚,主题牵涉面广,深刻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特色。 荒原狼(瑞士)赫尔曼·海塞 这是一部海塞认为最成功的作品。小说写一个作家了解时代的病症,但又找不到出路,灵魂深处充满矛盾,就象一头有半人半兽性格的荒原狼。小说以其深刻的心理分析、广博的思想内容、奇特的情节和高超的艺术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和西欧掀起了一阵“海塞热”。 大地(美国)塞珍珠 这是一部通俗小说,是赛珍珠“立志不去写那些漂亮的文字或高雅的艺术”的成果。小说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写,是西方人了解当时中国的一部指南。埃德加·斯诺夫人对这部小说备加青睐,林语堂也宣称“非常之好”。 邪恶之路(意大利)格拉乔娅·黛莱达 这是一部写爱情与道德冲突的小说,也是黛莱达的成名作。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爱情与道德、罪与罚的冲突为切人点,展示了撒丁岛古老的文明和宗法制下的乡村生活,以柔婉清逸的笔致去叩动读者的心弦。 丽达与天鹅(爱尔兰)威·勃·叶芝 这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艾略特语)的一本诗集。叶芝的诗篇充满激情、现代意识和感性,他把自我和周围的一切染上了一层层神秘甚至神话的色彩,形成了博大开阔的内在底蕴。因此,西方有些评论家称叶芝为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县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人。 老虎!老虎!(英〕吉卜林 本书是被誉为“狄更斯继承人”、“英国的巴尔扎克”的英国文学家吉卜林的中短篇小说集。他的创作饱含阳刚之气,简绝非常,才能多样。纪实则骇人听闻,抒情则韵味深长。表现生活中的幽默善用诙谐风趣的手法,而严肃的沉思和深沉的悲剧又令人思索不已。 有产者(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 本书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最精彩的一部。主人公索米斯满脑子浸透“财产”意识,坚信财产是生活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一切关系的杠杆。人物的塑造、结构的安排和艺术风格的体现都很有特色。 天边外(美)尤金·奥尼尔 这部剧作集由美国戏剧奠基人、四获普利策文学奖的剧作家奥尼尔的六部剧本组成。包括成名作《天边外》,前期现实主义杰作《榆树下的欲望》,表现主义代表作《琼斯皇》,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交替使用的《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以及他唯一的喜剧《啊,荒野》,和以自己家庭为素材,被公认为其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获得世界性注意和赞赏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特雷庇姑娘(德国)保尔·海译 著名批评家勃兰兑斯称海泽是可以与梅里美媲美的中短篇小说巨匠。这里收人了他的八部中短篇小说,其中既有对纯真爱情的描写,也有对无私友谊的赞美,还有对舍己救人的讴歌和对杀身成仁的颂扬。 苔依丝(法国)阿纳托尔·法朗上 法郎士以娓娓动听的描述见长,以“圣人的温和语气”进行鞭辟入里的嘲讽,将幽默的意味和雅致的文体完善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古典大师和幽默大师的赞誉。 新娘·主人·十字架(挪威)西格丽德·温塞特 这部《克丽斯丁》三部曲是温塞特最具影响的代表作,这部百万字巨著不仅被看作挪威文学史上的纪念碑,而且是世界文学杰作之一。小说起笔于几个庄园的日常生活,层层铺叙开来,将读者导人佳境,向人们再现了挪威十四世纪上半时的自然风貌、风俗人情,充满挪威民族的粗犷气息。 巴比特(美国)辛克莱·路易斯 这部长篇小说是路易斯的顶峰之作,被认为是整个西方出版史上最伟大的国际性成就之一。小说笔酣墨饱地刻画了地产经纪商巴比特的丰满形象,既讽刺了他的虚荣庸俗、愚蠢可笑,也描写了他的伪善、势利、痛苦、动摇、反叛、妥协,直至他风流艳史、狎昵冶游。 婚礼华盖(以色列)撒母尔·约瑟夫·阿格农 五岁能诗,八岁每日一首,十五岁开始发表作品,毕生献给犹太文化事业的以色列作家阿格农,使古老的希伯莱文学重新崛起;走向世界。这部被誉为“犹太文学中的《唐吉诃德》”的长篇小说,以一个虔诚、赤贫的犹太信徒的三个女儿能体面嫁人、走遍城乡筹募用金的故事为主线,采用框式结构,深入展现了犹太社会的方方面面,意蕴高尚清正,故事引人人胜。 圣女贞德(英国)萧伯纳 英国著名戏剧家、天才的语言巨匠和幽默大师萧伯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依靠自学和锻炼,接受进步思想,信仰社会主义,以戏剧为武器,批判社会现实,并在戏剧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成为“二十世纪的莫里哀”、“引人发笑的易卜生”。 少女西丽亚(芬兰〕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 这部小说集收入了芬兰著名作家西兰帕的两部小论《少女西丽亚》和《神圣的贫困》。西兰帕善于描写农民生活、农民与大自然的关系,在简单的农民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美。他的乡土文学作品风格高雅,简洁朴素,描写细腻,明白晓畅,既具个人特色,又有高度的表现力。 雪国·千鹤·古都(日本)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以这三篇小说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昭显了他的文学主题:女性与爱情,即人类永恒的主题。为追求这一永恒主题,他不塑造男性形象,只写女性、爱情和风花雪月,追求那种传统的、自然的美,并揉进自己主观的色彩,以“标举新感觉,写出传统美”而成为新感觉派的盟主。 孤独与沉思(法国)苏利·普吕多姆 普吕多姆是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本书收集了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涉及爱情、宗教、科学和艺术等方面,他的诗带有明显的哲理意味,把社会规范、自然法则和人类理性化作诗的形象,或从某一具象人手,最后引出哲理性的结论。 第三个女人〔波兰)显克微奇 显克维奇是鲁迅最喜欢的两大欧洲作家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就被鲁迅引介到中国。他的中、短篇小说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他的历史长篇小说更使他名闻遐迩,达到了艺术上绝对完美的地步。本书选译了地的十篇代表作,题材广泛,风格迥异。 福地(波兰)莱蒙特 莱蒙特被称为“波兰的左拉”。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他以当时波兰最大的工业城市、财富追求者心目申的“福地”——罗兹为背景,绘画了一幅资本主义发展的真实图画。小说着力揭示了人物个性的复杂与多样,主人公波兰实业家博多维耶茨基在事业上的雄心、苦干,在情爱上的虚伪、自私,以及有关人物——从富豪、好友到情妇、未婚妻同他的关系,尤其刻画得准确、鲜明。 荒原和爱情(瑞典)埃里克·卡尔费尔德 诺贝尔文学奖只授给活着的作家,唯一的例外是瑞典诗人卡尔费尔德。他身为该奖评委和终身秘书,几次提名颁奖给他,他都因为避嫌而推辞,直至他退休后去世半年才获得该奖。他的诗歌唱自然、青春和爱情,出色地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创造出一种富于张力的新形式,使瑞典诗律复兴和形式改革臻于完美境地。 癌症楼(苏)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的获奖,使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冷战局面,索氏也因此被逐出作协,流亡到国外,辗转四年才拿到了这个大奖的奖状。他的《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寻找自我(意大利)皮兰德娄 现代世界文学大师,意大利著名作案皮兰德娄对戏剧艺术的贡献,可与乔伊斯对小说、毕加索对绘画的贡献相媲美。他的创作怪诞离奇,惊世骇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并能大胆突破传统,拓荒触禁,立异标新,被誉为“精神环境的革新者”和“冲锋陷阵的能干”。 大地硕果·畜牧神(挪威)克鲁特·汉姆生 现代派鼻祖汉姆生敢于向传统挑战,开创了挪威文学的新时期,并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他的《大地硕果》描写了一个朴素而粗犷的庄稼汉到原始森林中开荒种地,娶妻生子,终于发家致富的故事。小说深刻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公认为新时代的“经典之作”、“不朽的劳动叙事诗”。 漫长的旅行(丹麦)约·延森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四年,1944年才恢复授奖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丹麦文学家约翰内斯·维尔希尔姆·延森,以表彰他“力度罕见,极为丰富的诗一般的想像力”,以及与这结合在一起的广阔睿智的探奇心和大胆的、生机勃勃的创作风格。本书选择了延森6部巨著《漫长的旅行》的前两部《失去的土地》和《冰原》及《希默兰的故事》中的13篇短篇小说。 水与土(意大利)萨瓦多尔·奈西莫多 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他的抒情诗,以高贵的热忱,表现了我们时代生活的悲剧经历”,因而获得了1959年诺贝尔文学奖。本书评介了夸西莫多《水与土》、《消逝的笛音》、《厄拉托与阿波罗》、《新诗》、《日复一日》、《乐土》等诗集中的诗作。 桥·小姐(南斯拉夫)安德里奇 伊活·安德里奇因其“以史诗般的气魄从祖国的历史中找到了主题,并且描绘了人类的命运”,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本书评介了安德里奇的两部长篇小说《桥》和《小姐》,两部短篇小说《书》和《阿丝卡和狼》。 青春诗(意大利)乔苏埃·卡尔杜齐 因为“他是一位始终充满爱国激情的诗人,是一位热爱自由的诗人”,以及他的诗“具有少见的魅力”,获得了1906年诺尔文学奖。本书选择了卡尔杜齐《青春诗钞》,《轻松的诗与严肃的诗》。《抑扬格的诗与长短句的诗》、《新诗钞》、《野蛮颂歌》等部诗集的诗作。 诺贝尔文学实内幕(瑞典)谢尔·埃斯普马克 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他在书中向人们介绍了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一会儿授予通俗文学作家高尔斯华绥和赛珍珠,一会儿授予锐意求新者艾略特和福克纳,一会儿又授予“鲜为人知”的大师辛格和米沃什;为什么托尔斯泰和哈代不能获奖;授予索尔仁尼琴诺贝尔奖有无政治立场方面的考虑;为什么亚洲的获奖者寥寥无几,为什么中国作家至今无人获奖等等为外人所不知的评奖内幕。
作者: 杜查理主编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简介: “世上有两部历史,一部是满纸假话的历史,是给皇太子看的;一部是大胆揭露秘密的历史,它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法国人巴尔扎克一针见血地点准了“英雄”们的软肋…… 是的,到了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时候了,应该让那些不曾公开的、发生在帝王内院中的秘闻、丑闻大白天下了。当发现王者们为了登上皇位,可以杀父斌兄;当发现王者们为了享乐美色,可以奸母欺妹;当发现王者们为了成就霸业,可以倚强凌弱;当发现王者们为了永掌皇权,可以装神弄鬼……一心想做“道德模范”的隋文帝,虽然开创了大隋江山,却保不住自己的真爱宠妃,到后来连老命也一并被亲生儿子夺走;貌美如花、心冷如冰的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纵是拼命掩饰,也难以消饵其杀夫夺位的千古骂名…… 也许,当我们把这一桩桩深埋数千年的皇宫秘史之谜破译开来,王者们便不再那么让人“高山仰止”,但其形象在丰满、鲜活之后,不是更平添了一份“真实”的魁力吗?安东尼对埃及艳后的忠贞爱情,不是同样可以让人千古传诵吗?彼得大帝为了帝国昌盛,只身远赴欧洲“偷艺”的行为,不是更让人对他心生敬仰与赞叹吗…… 在这个地球上的许多角落,存在了数千年的君主制度,有着太多的秘史之谜。这些秘史之谜或血腥、或悲壮、或香艳、或绝情……当这部汇集了数十位当代著名历史学者研究成果的专著,将之大白天下之后,相信读者诸君会在一个个曲折跌宕的谜团破译中,感受到王者身上的伟大与宵小,参悟出皇权背后的残酷与无情…… 真实是一种美,真实的皇宫秘史之谜也许多了几分冷峻,多了几分血腥,但更多了几分生动,多了几分真诚。趣味读史、轻松学史是乐土书坊编辑们的夙愿,我们希望读者诸君能从此书中看到历史的真颜。
作者: (法)巴尔扎克著;何敬业译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简介:第七辑共分八部书:《少年维特之烦恼/象棋的故事》 《苔丝》 《汤姆叔叔的小屋》 《贝姨》 《弃儿汤姆·琼斯》(共三册) 《美国悲剧》(共二册) 《董贝父子》(共二册) 《傲慢与偏见》。 《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以第一人称写就的书信体小说,不仅传达了欧洲从古老的封建制度向资产阶级过渡的转型时期,中青年一代追求“个性解放”,“感情自由”,“恢复自然的社会状态”,“建立平等的人与人关系”的强烈愿望,也阐明了作者自身鲜明的立场。 《苔丝》写的就是社会如何把一个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走投无路,终于杀人的故事。她的失贞主要是阿历克的责任;她的第二次落入阿历克之手是她的父母、安琪儿和阿历克的责任,而她杀死阿历克则是受尽欺凌的弱者的最后反抗。在苔丝身上我们自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纯洁的本性对逼迫她的力量的苦苦挣扎。最终她被逼得上了绞架,作了祭坛上的牺牲,而社会和读者却还在冷漠地议论着她的贞操,这是何等麻木的世情!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陀夫人对美国的蓄奴制所产生的把黑奴当成没有灵魂的牲畜肆意虐待和进行买卖的行为一向深恶痛绝。一八五○年美国联邦议会又通过了《逃奴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得收留逃奴,自由州的居民如协助逃奴,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法律的通过无异于在美国全境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黑奴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而当时相当一批北方的政界与宗教界的领袖竟然为这一法案辩护,认为为了维护联邦统一,不致分成南北两个国家,这个法案是十分必要的。这使得斯陀夫人更为愤怒。她认为只有不了解蓄奴制的真相及其残酷性的人才会为蓄奴《逃奴法案》进行辩护,于是决心通过文学的形式,把蓄奴制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罪恶公之于世。她心目中的读者主要是北方信奉基督教的白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使他们同情并支持废除奴隶制的斗争。 《贝姨》是巴尔扎克笔下相当特殊的一个形象。小说以其命名,可见作家对她的重视。她为某种情欲所左右,但色调构成却十分复杂。集“丑”与“恶”于一身,是这个人物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作家为她勾画了一幅令人生厌、令人生畏的漫画像,又赋予她同样令人生厌、令人生畏的嫉妒心。这种仿佛与生俱来的怪癖心理,侵扰着她自己的灵魂,也破坏着别人的幸福;在与瓦莱丽的淫荡结合后,更形成为一种巨大的,甚至能“毁灭整个城市”的邪恶力量。 但是,贝姨的形象又远非“恶”的化身。作家把《贝姨》和《邦斯舅舅》同列于《穷亲戚》的总题之下,而“穷亲戚”却是贫富分化的社会中的受害者,巴尔扎克对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老音乐家(指邦斯舅舅一一笔者注)是穷亲戚,心地善良,受到不公正的重压;贝姨是穷亲戚,生活在三四个家庭之间,受到不公正的重压;一心要为她的痛苦复仇。”①由遭受“不公的重压”而生嫉妒之心,由嫉妒而不择手段地报复,这就是贯穿贝姨这一形象的线索。人们难以用行为的卑劣可鄙去否定其动机的合情合理,也难以用动机的情有可原来肯定其行为的刁钻狠毒。形象的底色就是驳杂微妙的。 不仅如此。在作家笔下,贝姨还是一个处于“野蛮人”和“文明人”,或者说是“乡下人”和“巴黎人”交叉点上的人物。作为“野蛮人”或“乡下人”,她贫困、勤劳、憎恨人间的不平等,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意志,同时,她又丑陋、自私、隘、愚钝、凶狠、残忍。来到巴黎,在受到“京城的影响”,“知道了法律、认识了社会”之后,她开始用理智抑制情欲,以“文明”驾驭“愚昧”,形成了更为繁复的色彩。一方面,贝姨对不平等的感受更加强烈了,因而复仇意识也更加强化,嫉妒激愤之中,似乎已包含着某种反叛的因素。另一方面,巴黎又以它的“文明”腐蚀着“这个乡下人的本性”,使她变得工于心计,藏巧于拙,于不动声色中把阿黛莉娜一家搅得鸡犬不宁,分崩离析。经过“文明”修饰的“野蛮”,显示了更加恐怖的力量。 如果我们不执拗于简单化地界定人物的正反面或规范其阶级属性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难通过贝姨的形象看到作家对社会堕落的深刻揭露。社会的不公正在制造着愤懑、叛逆,也在制造着畸形、变态;社会的腐败既侵蚀着于洛式的贵族,也侵蚀着贝姨一类的穷人。在对立的两极背后,同样可以透视到社会的深重罪恶。贝姨在千方百计戕害对手的同时,也使自己陷进了肮脏的泥潭,毒化了自我的灵魂,直至毁灭了自己的生命。巴黎时期的贝姨,嫉妒之火中已包含着对金钱、权势、虚荣的渴望。她是社会不公正的受害者,又以并不公正的手段来对付社会。贝姨这一典型,属于巴尔扎克风格,也显示着巴尔扎克创作的深化。这是一个“偏执狂”式的人物,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体:城市与乡村、文明与野蛮、反叛与沉沦,巧妙地交织于一体,融进了丰富的生活内涵和社会意识。 象巴尔扎克的许多创作一样,这也是一部近距离反映现实的作品。作家动笔于一八四六年八月,一八四六年十月八日至十二月三日在《宪政报》上连载,一八四六与一八四七年之交修订编辑成书。一八四八年收入《人间喜剧》初版第十七卷。而作品主要情节的起止年代是一八三八年七月至一八四六年二月。因此,可以说作家新写的是刚刚过去的,甚至是尚未完全过去的生活。这段时期,属七月王朝后半期,是社会弊端日益显露的时期。马克思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在一切地方,上至宫廷,下至低级的咖啡馆,到处都是一样卖淫,一样无耻欺诈,一样贪图不靠生产而靠巧骗他人财产来发财致富。正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上层,不健康的和不道德的欲望以毫无节制的、甚至每一步都和资产阶级法律相抵触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种形式下,投机得来的财富自然要寻求满足,于是享乐变成淫荡,金钱、污秽和鲜血就汇为一流了。”① 马克思从腐败的现实中探寻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和六月革命的根由。巴尔扎克对革命不感兴趣,甚至颇有抵触,但他却以史家的真诚和艺术家的敏感,勾勒出这幅荒唐绝伦的图画,仿佛也预示了现存秩序的难以为继。 《弃儿汤姆·琼斯》讲的是一个作家,不应自认为是以私人身份设宴待客或设食济人的绅士,毋宁自视为开设饭馆的老板,对于所有花钱惠顾的人,一律招揽。在前一种情况下,食物都以招待者而定,自不待言,而且即便他之所备,极为草草,使他招待的人难以下咽,而被招待的人,也绝对不可能有所挑剔;不但不能挑剔,他们为礼貌所拘,反倒对于摆在面前的东西,不论是什么,都应虚夸一气,假赞一番。而对开饭馆的老板,情势与此却正好相反凡是光临惠顾的客人,既然掏了腰包,那就不管他们如何食不厌精,如何嗜异成癖,他们也都要坚决要求,给他们端来的东西,必须适口可心;如果不适口可心,那他们就认为,他们有权对所备之物,肆意指詈,尽情诟责,大骂遭瘟该死。 《美国的悲剧》故事的主人公克莱德生长在一个先是笃信宗教,后来贫穷得不得不以宗教为生的非宗教从业人士家庭里,他自幼被父母逼着为了生计在街头抛头露面宣传他父母所笃信的上帝,可? 是贫穷低贱的的克莱德却有一个雄心勃勃的美国梦.他一心向上爬,纵情于酒色和物质享受. 克莱德让一个地位比他更低微的姑娘怀上了孩子,可是他不愿意娶她, 一是因为她会是他的累赘,二是因为这时恰巧有一个上层社会的小姐爱上了他,可以让他摆脱贫贱,一步登天。于是克莱德高驻地谋杀了善良无辜的穷姑娘,但是克莱德落入了法网,他被处以死刑,上帝没有救得了他,他的父母却仍在贬斥世俗的物欲,颂扬上帝的仁慈。美国梦是耶非耶?上帝仁耶忍耶?作者最终也未能说明究竟何为美国悲剧。 《董贝父子》是作者在1846年开始创作并在184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它代表了他在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在创作成熟时期的第一个高峰。与他的前期作品比较,这部小说对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观察是更为深刻了;它在文学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也超出了他的前期作品。在世界文学的美丽园林中,它始终是一株出类拔萃、苍翠常青的树木,只有少数作品在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能与它媲美。 这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一位英国资产阶级典型代表人物董贝先生所经历的悲剧。董贝先生是英国伦敦一个从事批发、零售和出口事业的公司的老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几乎支配社会的一切事物。董贝先生由于拥有巨大的财富,成了一位极为高傲的人物。正像他对他的小儿子所说的,钱可以“使人们畏惧、尊敬、奉承和羡慕我们,并使我们在所有人们的眼中看来权势显赫、荣耀光彩”。他的生活目的就是去扩展他的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金钱主宰了他本人的思想,使他成了一个冷冰冰的、失去人类良好感情的人。小说开始时,他的久已盼望的儿子出世了,他感到兴高采烈。他喜爱他的儿子,主要是因为他是他的公司的继承人,他在他身上寄托着他的野心与期望。但是他丝毫也不去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因此他的儿子小保罗从他那里得不到真正的父爱,也享受不到真正的家庭欢乐。至于他的女儿弗洛伦斯,因为“在公司的声望与尊严的资本中……只不过是一枚不能用来投资的劣币”,所以长期受到他的冷落,使女孩子在精神上深深地感到痛苦。他的第一位夫人的去世,他只是“觉得从他的盘子、家具和其他家庭用品中间不见了一个什么东西,而这东西是值得有的”。他傲视劳动人民,与他们的关系是冷若冰霜的金钱关系,正如他对他小儿子奶妈所说的,“在我们这个交易中,您根本不需要爱上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不需要爱上您……当您离开这里的时候,您就结束了这纯粹是买与卖、雇佣与辞退的交易关系。” 可是他引以自傲的金钱并不能给他带来他所需要的一切东西。钱能做什么?这是他的小儿子向他提出的问题。世界上有不少东西,特别是人们相互之间出自内心的真正感情,不是钱能买得到的。这是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严峻的事实残酷地教训了董贝先生。在冷冰冰的气氛的包围下,在他操之过急的愿望的支配下,并在不良的教育制度的摧残下,他的小儿子夭折了。金钱并不能使他享有健康。美丽的年轻寡妇伊迪丝在她贪婪的母亲的怂恿下,被他用金钱买到了,可是他并不能买到她的真正的爱情以及他想要得到的尊敬与服从。伊迪丝没有向他的蛮横的要求屈服,两个高傲的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钱使他得到了他的经理的谄媚,但却得不到他的真正的忠诚。最后他的妻子抛弃了他,和他的经理一起离家私奔,在他的家庭生活中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带来了一场大灾难。作为鲜明的衬托,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一些普通人民(如火车上烧锅炉的工人图德尔一家和卡特尔船长等)的生活。在这些主要不受金钱支配的普通人民身上闪现着人类良好感情的火花。董贝先生本人也只是在公司破产之后,他的曾经一度被金钱扭曲了的性格被纠正过来之后,他才在身上显露出良好的人类感情。他在丧失了巨大的财富之后却得到了宝贵的父女之爱,并享受到真正的天伦之乐。 狄更斯在这部小说中描绘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相互联系的侧面。我们在小说中可以看到权势显赫的资本家,也可以看到被资本主义竞争挤垮的小商人及普通的劳动人民;可以看到门第败落的贵族,也可以看到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乞丐与沦落受辱的妓女。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些不同阶级的人物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幅内容丰富的图画。 《董贝父子》是狄更斯所创作的一部结构严密的小说,与他前期作品中存在着结构松散的缺点有很大不同。他在创作之前,经过了细心的构思。所有人物的出场与故事情节的发展,都围绕着董贝先生的命运的发展来安排,各种事件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故事十分生动有趣。狄更斯在小说中采用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尖刻的讽刺,也有含笑的幽默;有客观的描写,也有故意的夸张;有直接朴素的陈述,也有妙趣横生的比喻。狄更斯笔下的人物一个个都是活生生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甚至一条狗、一只鹦鹉、一把火钳、一块窗帘有时也都鲜明地显示出了它们的思想感情。在阅读《董贝父子》的时候,读者的心是随着故事的进展而跳动的。他会对某些人物产生厌恶或愤怒,对另一些人物则会感到喜爱或关怀。他会流出同情的眼泪,但更多的是会因为那些幽默有趣的文字而发出欢快的微笑。 《董贝父子》和狄更斯的其他许多小说一样,是作者一边创作,一边在杂志上分期发表的。当描写小保罗去世的那一章发表时,当时的英国小说家安娜·马什—考德威尔(AnnaMarsh—Caldwell)曾不加夸张地写道,它“把整个国家都投入了悲悼之中”;不仅当时的英国是这样,而且在法国也受到了程度不同的震动。《董贝父子》全书出版以后,立即赢得了广大的读者,成为当时的畅销书。由此可见这本书当时产生的巨大影响。我国读者都很喜爱狄更斯所写的小说《奥列佛尔·退斯特》(又译《雾都孤儿》)、《老古玩店》和《远大前程》(《又译《孤星血泪》)等。我相信,《董贝父子》在我国翻译出版后,我国读者也一定会深深地喜爱它。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年)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伊丽莎白、简和莉迪亚是贝内特家五个女儿中的三个姐妹,而夏洛蒂则是她们的邻居,也是伊丽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达西与宾利是好友,且与威克姆一起长大,而柯林斯则是贝内特家的远房亲戚。 贝内特夫妇五个女儿待字闺中,没有子嗣,依照当时法律,他们死后家产须由远房内侄柯林斯继承,因此把五个女儿嫁到有钱人家,成了贝内特太太最大的心愿。宾利,一位未婚富家子弟,租赁了贝内特家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和谈论的话题。不久,宾利就与美丽贤淑的大小姐简相爱了。宾利的朋友达西对聪明直率的二小姐伊丽莎白颇有好感,却因在一次舞会上出言不逊使伊丽莎白对他心存偏见。品行不端的威克姆告诉伊丽莎白,他是达西庄园已故总管的儿子,与达西一起长大,达西的父亲先前许诺给他的教职,被达西无端剥夺了。而达西则因为伊丽莎白的母亲及其他妹妹的缘故,劝说宾利中止与简的关系,结果四人不欢而散。威克姆对达西的诋毁,以及达西的劝说对简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柯林斯为心安理得地继承财产,决定从贝内特家五个漂亮的女儿之中挑选一个“妻子”,于是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他马上转向尚未婚配急于找到“归宿”的夏洛蒂小姐,竟然得到应允。伊丽莎白应邀到新婚的柯林斯和夏洛蒂夫妇家中做客,不期遇见前来探望凯瑟琳夫人的达西。达西为伊丽莎白所倾倒,向她求婚,但因其言辞的傲慢,遭到伊丽莎白的愤然拒绝。同时,伊丽莎白指责达西对威克姆冷酷无情,更不应该破坏宾利同简的爱情。事后达西写信为自己申辩,令伊丽莎白的偏见逐渐消除。 伊丽莎白随舅父舅妈出游时经过达西的庄园,以为达西不在,进去参观,不料达西突然归来,伊丽莎白感到十分窘迫。然而,达西丝毫没有以往的傲慢,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此时,伊丽莎白突然接到家信,得知威克姆带着妹妹莉迪亚私奔了!匆忙回家后,全家一筹莫展,不料达西暗访到两人的行踪,出资促成他们的婚事并安排了他们的生活,为贝内特一家保全了尊严。此事使伊丽莎白与达西尽释前嫌,宾利也和简重修旧好,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 徐永亮主编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简介: “世上有两部历史,一部是满纸假话的历史,是给皇太子看的;一部是大胆揭露秘密的历史,它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法国人巴尔扎克一针见血地点准了“英雄”们的软肋……也许,当我们把这一桩桩深埋数千年的皇宫秘史之谜破译开来,王者们便不再那么让人“高山仰止”,但其形象在丰满、鲜活之后,不是更平添了一份“真实”的魁力吗?安东尼对埃及艳后的忠贞爱情,不是同样可以让人千古传诵吗?彼得大帝为了帝国昌盛,只身远赴欧洲“偷艺”的行为,不是更让人对他心生敬仰与赞叹吗…… 真实是一种美,真实的皇宫秘史之谜也许多了几分冷峻,多了几分血腥,但也多了几分生动,多了几分真诚。
作者: 余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2013年06月
简介:
《第七天》是余华*长篇小说。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媒体评论】
余华是蜚声国际的小说家。美国《出版商周刊》
余华是一位颠覆大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余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素描,其尖锐无人可匹。美国《时代周刊》
余华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法国《世界报》
余华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中*为尖锐辛辣的。法国《读书》杂志
余华的想象力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法国《文学双周》
余华是中国在国际上*出名的小说家,他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德国电台
余华并不是要揭穿或者控诉什么,他的写作兴趣在于描写人类的行为。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
余华的作品有一种令人折服的魄力。德国《纽伦堡日报》
余华是中国*享誉世界的作家。意大利《日报》
余华和他的作品,都是满溢智慧的宝石。意大利《左派》杂志
余华的作品成为了当代中国的典范。西班牙《阿贝塞报》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中国的经典之作。西班牙埃菲社
作者: 傅敏编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简介: 《傅雷家书》的全书文中注释为编者所加;方括号内的注解,为全圣华教授或编者的译注。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收录于《傅雷文集》。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为了纪念父亲诞辰九十五周年,母亲诞辰九十周年,《傅雷全集》、《傅雷译文全集》和《傅雷著作全集》即将面世;在整理文稿的过程中,重编了《傅雷家书》,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同时出版。 原三联版《傅雷家书》的编排是以日期为准,然而不少书信很长,往往是数日陆续写就;现在书信的编排以邮寄日期为准。这样,选编了家信二百通:父亲信一百六十一通,母亲信三十九通。中文信分别为一百三十八通和三十八通,其余为英法文信,由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翻译。 与原三联版《傅雷家书》比较,除了调整和改正误植之处外,新增家信三十四通:父亲信十一通,母亲信二十三通。补充内容的信六十五通:父亲信五十六通,母亲信九通。并以残存的六通哥哥家信为前言,楼适夷先生文章为代跋。
作者: (法)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著;傅雷译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简介:本书收辑傅译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和《于絮尔·弥罗埃》两部长篇,在《人间喜剧》总目中,属于“风俗研究编”的“内地生活栏”。 《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朴素精炼的杰作。老箍桶匠葛朗台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成为索漠城的首富。他刻薄吝啬,把金钱看得重于一切,不惜逼走因父亲破产自杀来投靠他的侄儿,折磨把自己的私蓄送给堂兄作盘缠的欧也妮,并因为反对女儿与落难公子的爱情,把袒护女儿的妻子虐待致死。他所有的乐趣都集中在积聚财物上,死时留下一份偌大的家私,却无补于女儿的命运。作品塑造了葛朗台这一典型的吝啬鬼形象,深刻暴露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纯粹的金钱关系。 《于絮尔·弥罗埃》写一富有的名医,告老还乡,领了一个女孩于絮尔作为老年的安慰。他的几房亲戚,贪婪成性,为了争夺遗产,窥伺刺探,不择手段,几乎把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作了牺牲品。作品通过曲折离奇的情节,大大小小的冲突和矛盾,写出金钱支配社会、支配风俗、支配亲属关系,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819年11月中旬的一天,是欧也妮23岁的生日。晚饭刚过,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台家,向欧也妮小姐拜寿。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的望角铁树。葛朗台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嘀咕道:"他们都看中我的钱,哼!我的女儿,休想:我利用这般人替我钓鱼!"正当他们一起兴致勃勃地玩牌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随进来了一位十分漂亮的青年,他就是葛朗台的侄儿,23岁的查理。 查理是按父亲吩咐来索漠暂住几月的。他从巴黎带来了最漂亮的猎装、猎枪、刀子和刀鞘,全套最新奇的各色背心以及当时十分时髦的各式硬领与领带,并把母亲给他的一套华丽纯金梳妆用具也随身带着。查理以为在伯父家能遇到上百的客人,一心想到他森林中去围猎,过一下宫堡生活。但这里的一切都使他感到失望,客人都是些衣冠不整、邋遢衰老的人,房子破旧,陈设简陋,仆人俗气,生活平淡。 查理的到来,使欧也妮心神不宁。她倾慕查理表兄弟的小手、肤色和外貌,不觉神魂颠倒,夜不能眠。于是她开始梳装打扮,换上新袜子,穿上惹人注目的新衣服。一大清早就听到她叫拿侬做奶酪和千层饼给查理吃的声音;她还拿自己的私房钱给查理买喝咖啡用的糖。 葛朗台却对侄儿冷若冰霜。他从查理带给他的信中得知,由于经纪人和公证人的破产,使他的弟弟负了400万债务,迫使他走上了绝路。可怜的弟弟在信中一再请求大哥做查理的监护人,慷慨地接济查理,让他到美洲去做生意。果然报纸上登载了巴黎葛朗台破产自杀的消息。查理得知噩耗,痛哭得死去活来。欧也妮也为可怜的表兄弟洒下了同情的泪水。此后她对查理更为关怀备至,使查理感到了温暖和慰籍。葛朗台却对弟弟的死讯无动于衷,只是热衷于他的生意。他看准时机,把1000桶酒以每桶200法郎的高价抛出,卖了20万法郎,又砍掉在阿尔邦的一些林木卖了60万法郎,加上白杨,总收入达90万。欧也妮听说父亲赚了大钱,就央求他救济查理,结果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顿骂:"你再想到他,我就把你送到修道院去。"晚上,为了查理父亲的债务,葛朗台可足足转了一夜的念头。 第二天,葛朗台请来克罗旭吃晚饭。饭后他把太太和女儿打发去睡觉,然后就和克罗旭正式谈判。葛朗台假装口吃,和克罗旭兜了一阵圈子后,决定由商事裁判所出面阻止巴黎弟弟的破产事件,使事情不了了之。办法很快谈妥,银行家格拉桑为巴结葛朗台,欣然接受了这件差事,速往巴黎办理。 当夜11点,欧也妮悄悄地来到查理的卧房,发现床边有10多封信,便情不自禁地看了查理写给巴黎的情人阿纳德的诀别信,顿时兴奋不已,决定把自己近6000法郎的积蓄送给查理。查理在接受这笔财产时感激涕零,他也把装有母亲肖像的梳妆匣交托给欧也妮保管。 此后查理决定到海外经商,他把金链、金纽扣和戒指都交给伯父去变卖。葛朗台给了他1500法郎的现款。临行前,欧也妮和查理更是依依不舍,亲吻,流泪,海誓山盟。查理走后,欧也妮感到空虚得厉害,对表兄弟苦苦思念,每天早晚她都要打开那个梳妆匣把叔母的肖像端详一番。不觉新年到了,葛朗台照例要女儿把她的全部金币拿出来欣赏一番,欧也妮只好说金币没有了。父亲一听,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币送给了查理,大骂女,并决定把她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葛朗台太太竭力向丈夫求饶,也无济于事。经过这番折腾,葛朗台太太病倒了,且病情日渐加重,可葛朗台心硬如铁,只有相依为命的母女俩用祈祷来自我安慰。 葛朗台软禁女儿的事件很快传开,引起了公愤。蓬风所长自告历勇要去打官司,欧也妮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公证人克罗旭告诉葛朗台,如果太太死了,根据法律,他的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这句话使葛朗台异常震惊,为了财产,他决定向女儿屈服。晚上,葛朗台来到太太房间,正巧碰上母女俩在看查理母亲的肖像,葛朗台一见金匣,就像一只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一样抱住不放。欧也妮气得发抖,顺手抓起一把刀子说,如果父亲不把匣子交还给她,她就自杀。葛朗台无奈,只好把匣子扔在了床上,随后拥抱了女儿,并同意女儿嫁给查理。 1822年10月,葛朗台太太平静地死去。太太尸骨未寒,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欧也妮一点也不明白,就在文契上签了字,父亲这才放了心。 1827年,葛朗台已感到衰老的迫近,不得不让女儿参与一些田产的管理事务,遇到什么问题就叫她跟克罗旭商量。年终,83岁的葛朗台患了疯癫,不久便告别了人世。弥留之际,他吩咐女儿看住金子:"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简介:《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1775—1817),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有文化教养的牧师家庭,幼年起 就能领会文学的魅力,12岁开始写作,大多描写她自己熟悉的乡间所谓体面人家的生活与交 往。《傲慢与偏见》以喜剧的手法对决定婚姻关系,乃至人的一切关系的物质原因进行了讽 刺,其观察的深度与才气横溢的嘲讽凝炼为一部闪烁着喜剧光彩的现实主义杰作。 《唐璜》 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生于伦敦一个贵族家庭。1809年游历葡萄牙、希 腊、土耳其等国。途中开始创作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作品发表后,震动了欧洲诗 坛。另一代表作是长篇诗体小说《唐璜》,通过对贵族青年唐璜的种种经历的描述,广泛抨 击了以神圣同盟为代表的全欧反动势力。其创作是18世纪进步传统和19世纪进步文学之间的 重要桥梁,对欧洲诗歌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在口语体诗歌语言的运用上更是前无古人。 《双城记》 狄更斯:(1812—1870),英国作家。少年时,被迫出外谋生,主要靠自学获得广博的知识。 一生写有十多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英国最主要的长篇小说作者。其代表作《双城记》广泛 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婪、伪善和司法行政机构的腐败,更深 更广地概括了时代精神,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诗人和作家。她的许多诗作被列为19 世纪英国第一流的诗作。其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出版时仅卖出两册。一生孤寂,家 境困窘,思想无人理解,加上疾病折磨,使她30多岁就默默离世。三十年后,《呼啸山庄》 被誉为是“最奇特的小说”,它以艺术想象的形式表达了19世纪社会中人的精神上的压迫、 紧张与矛盾冲突。作品弥漫着浓郁的神秘、狂暴的气势和魅力。 《欧叶妮·格朗台》《邦斯舅舅》《贝姨》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人间 喜剧》反映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的法国,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的现实主义作品, 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最有名的有《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贝姨》、《邦斯 舅舅》等。巴尔扎克曾经自信地说:“拿破仑用宝剑未能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 ” 《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1803—1870),法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一生著述很多,作品数量惊人 ,多达五百多卷,其中剧本80多部,但使他获得声誉的是他的通俗小说,其中以《三剑客》 、《基督山伯爵》最为著名。《基督山伯爵》描写水手唐太斯因为受效忠复辟政权的三个无 赖的陷害而被打入死牢,他越狱后,凭借一位狱友赠送的大量财宝,化名为基督山伯爵,报 答了照顾他的好人,惩罚了已成为七月王朝统治集团要员的三个恶人。 世界名著大系 《娜娜》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他用25年时间写出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大型作品《卢贡 —马卡尔家庭》,通过一个家族五代人物的命运,广泛反映第二帝国时代形形色色的社会生 活,揭露了当时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腐巧和荒淫。《娜娜》是最为著名的一篇,写妓女娜不得 娜情场生活的腐化堕落,其对娼妓生活的大胆描写,使它在很多地方受到查禁。 《神秘岛》 凡尔纳:(1828—1905),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家。生于法国南特,从小就对航海有 浓厚的兴趣,大学热衷于各项科学的新发现,同时系统地研究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 科,为以后写科幻小说打下基础。他一生创作了66部长篇小说,《神秘岛》是其最著名的三 部曲之第二部。小说充满丰富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预言和假设,很能启发人们的想 象力,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欢迎。 《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20—?),古希腊寓言作家,原是奴隶,因其才智超人被免除奴籍,获得自由 。嗣后游历各地,成为克洛苏士王的谋士。《伊索寓言》曾长期在下层社会口头流传,因而 下层社会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其中得到突出表现,它是古代希腊人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文化 遗产。千百年来,《伊索寓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部启迪人生智慧 的作品,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1621—1695),17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酷爱大自然,早年长期在香槟地区过恬静 的田园生活,40岁以后从事多种文体创作,以寓言诗为毕生致力的主要体裁。1684年当选为 法兰西学院院士。在《拉封丹寓言》中,作者借动物世界影射人类社会,揭露了封建王朝的 黑暗。其作品题材多样,内容深刻,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美的境界,具有法国中世纪口头文 学的特色,至今仍广为流传。 《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一生 共写了约3800多首抒情诗,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政治抒情诗,在当时进步的贵族青年中广泛流 传,对当时的解放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来被流放到南俄。著名作品有小说《上尉 的女儿》、《黑桃皇后》、《驿站长》等,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本篇是普希金 的短篇小说集,堪称俄国短篇小说的典范。 《死魂灵》 果戈理:(1809—185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以其创作加强了俄国文学批判和 讽刺倾向,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期,对俄国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死魂灵》代表了 他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杰出成就。第一部刚问世,就“震撼了整个俄罗斯”。它叙述了主人 公奇奇科夫多方投机钻营,企图用死去的农奴作抵押向国家银行贷款来谋取暴利的故事,作 品以极其辛辣的讽刺手法,展现了一个又一个贪婪无耻的地主的丑陋形象。 《白痴》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生于莫斯科一个医生家庭。1866年发表《罪与罚》,真实 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获得很高声誉。《白痴》是其另一部代表作,主人公梅什金 公爵是一个“绝对善良的人”,处事全凭感情和直觉,信任并尊重他人,却无力对周围的人 施加影响,其心理剖析和内心独白是一大特色。高尔基曾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伟大的天 才”、“就表现力而言,他的才能可能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美”。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的大半时间都在自己 的庄园度过。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是 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导致她 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作者在书中多方 展示了社会阴暗面,也表现了他的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从小父母双亡,年仅十岁的高尔基流落 人间,受尽欺凌和虐待。1892年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他以丰富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无产阶级革 命文学的新纪元。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其最优秀的作 品之一。三部曲描写了作家从生活的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的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 国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 《好兵帅克历险记》 哈谢克(1883—1923),20世纪初捷克著名幽默讽刺作家。出生于穷苦教员家庭,中学时就因 参加反对统治者的游行而屡遭逮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伍,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参加苏 联红军,后返回捷克。《好兵帅克历险记》是其最杰出的一部政治讽刺作品,小说通过主人 公帅克在一战中的经历,写出奥匈帝国的专横和腐败,成功地塑造了帅克这个“聪明的傻子 ”形象,哈谢克本人也被人称为“天才的作家”。 《唐吉诃德》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曾参加了对土耳 其的海战,受伤,回国途中,又被土耳其海盗掳去,度过五年的俘囚生活。著名代表作为《 唐吉诃德》,书中叙述了着迷于骑士小说的穷乡绅吉哈达仿效古老的游侠骑士生活,改名为 唐吉诃德,穿上一副破盔甲、骑一匹瘦马,带着邻居桑乔出游,把风车当作巨人,把羊群当 作敌人,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从而干出了无数荒唐可笑的蠢事。《唐吉诃德 》开创了欧洲现代小说的先河。 《政治家》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古代最博学的人和最伟大的思想家。从学于 柏拉图,后建立了自己的“逍遥学派”,著述极丰,在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均为一 代宗师,堪称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政治学》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政治学的著作 。是一部宏伟的困难的但却是基本的作品,对政治学的发展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人是机器》 拉美特里:(1709—1751),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开创者、医生。出生于富商家庭,后学医 ,深受机械主义医学思想的影响。1747年在荷兰匿名发表他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著作《人是 机器》,他从物质具有运动力和创造力的根本观点出发,得出“人是机器”的结论,公开宣 布无神论的观点,其思想连当时较为开明的荷兰人也激烈反对。 《利维坦》 霍布斯:(1588—1679),英国伟大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后受聘为贵族家庭 的家庭教师,先后3次出访欧洲大陆,后受聘为流亡法国的英国王子的数学教师。回国后于1 651年发表了名著《利维坦》,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专制主义的国家学说以及从自然状态的暴 力到国家和平的建设的理论,适应了克伦威尔统治的需要。霍布斯关于社会契约的理论是现 代政治哲学的基础之一。 《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卢梭:(1712—1778),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法国启蒙运动中最富民主倾向的代 表。作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曾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1755年,卢梭写了《论人类 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表现了卢梭惊世骇俗的叛逆思想,因而震惊了欧洲。著有《新爱洛 伊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悲惨世界》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他的创作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进程。主要著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悲惨世界》叙述了一个穷苦工人,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而被捕判罪,坐 了19年监牢。后因发明制造宝石的方法而致富,并被选为市长,救助不幸女子芳汀和柯赛特 ,后来自首再度入狱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这些不幸的人的深切同情。
作者: 许渊冲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本书分上、下两编,既谈文学翻译的理论,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作品。翻译理论应该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既可应用于外译中,也可应用于中译外。因此,本书作者把“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理论,一方面既应用于翻译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司各特的小说,拜论、雪莱的诗歌,又应用于翻译国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作家的作品;另一方面,还应用于中国的《读经》、《楚辞》、唐诗、宋词的英译和法译。因此,本书可以说是创造性地总结了文学翻译经验的理论著作。
Histoire de la grandeur et de la decadence de Cesar Birotteau
作者: (法)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著;傅雷译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简介: 小说写一个在各方面看来都平凡的花粉商,因为抱着可笑的野心,在兴旺发达的高峰上急转直下,一变而为倾家荡产的穷光蛋;但是“绝顶诚实”的德性和补赎罪过的努力,使他的苦难染上一些殉道的光彩。黄金时代原是他倒楣的起点,而最后胜利来到的时候,他的生命也到了终局。这么一来,本来不容易引起读者兴趣的皮罗多,终究在《人间喜剧》的舞台上成为久经考验,至今还未过时的重要角色之一。
作者: 傅雷
简介: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译传记五种》是傅雷所译的五种传记的合集——《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传》《夏洛外传》。
作者: (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几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滋润着亿万人的心田,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成为全人类的一笔共同精神财富。他的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历代作家都将它视为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 德国诗人歌德曾这样赞美莎士比亚:“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我读完了第一部,我就像是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目看到了光明 德莱顿称他“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 柯勒律治和华兹毕斯等诗人都将莎士比亚视为浪漫派诗人的最高典范,给予无以复加的赞美。雪莱、济兹等人也是莎士比亚的崇拜者。伏尔泰、席勒、巴尔扎克、狄更斯、普希金、罗曼·罗兰等都对莎士比亚进行过模仿,作品中都留下了莎士比亚的影子。 几乎所有的大音乐家,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等,都以莎士比亚的戏剧为题材创造过音乐作品。
作者: (法)巴尔扎克著;陈治,成骅译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简介:这是一套覆盖全球的文学经典,反映了全人类的灵魂,从希腊神庙到伦敦塔、莱茵河,从塞纳河到克里姆林宫,从彼得大帝的后裔到山姆大叔的当代英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交相辉映,世界文学潮涨潮落,大师代出,巨著传世。 《世界文学名著百部》旨在汇总世界文学创作的精华,全面反映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为读者提供世界第一流的文学精品。它以最能代表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长篇小说为骨干,同时全面地反映其他体裁如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童话、寓言等各方面最优秀的成果。全书汇集了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巴尔扎克、高尔基、托尔斯泰、福楼拜、泰戈尔等世界文豪的代表作。 读世界文学名著,选择权威译本是最为重要的。现在,翻译界有一种共识,许多出版社的老译本由于当时译者外文水平的局限和翻译资料的缺少,有许多缺憾和不足,甚至偏差,在语言表达风格和习惯等方面,也不能满足现代读者对现代文风的要求。全集由现代翻译大师朱生豪等名译本和当代最新权威准确译本组成,是最适合现代人阅读的新权译本的文学名著。全书编校严谨,版式独特,装帧精美,设计华贵,是当代图书新世纪水平的代表。
作者: 余凤高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说到那些凭着天赋灵感而能于瞬间完成非凡创造的“天才”,您的脑海里或许马上就会出现一长串的人名,如贺拉斯、但丁、弥尔顿、莎士比亚、歌德、海涅、拜伦、惠特曼、巴尔扎克、雨果、乔治·艾略特、斯威夫特、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狄更斯、波德莱尔等诗人和作家,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凡·高等画家,施特劳斯、贝多芬等音乐家,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康德、黑格尔、培根、伏尔泰、霍布斯等哲学家,以及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但是您知道吗?这些天才人物中有不少同时还是精神病人!谁是天才,谁是疯子?狄德罗说“没有一个伟大的心灵不带一粒疯狂的种子”,叔本华说“天才和疯狂相互为邻”,乔治·桑则更言“天才和疯狂之间的距离还不到一根头发丝”……
作者: [傅雷著]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简介: 傅雷先生(一九零八——一九六六)的译作自树一帜,早为广大读者所熟知。他一生笔耕三十七载,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惜过早离开了人世。 《傅雷全集》收录傅雷先生解放前和解放后的有关小说、传记、艺术、政治等译作三十六部,译文二十五篇;收录的著作除了著名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和《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外,还有涉及文学、美术、音乐、政论等文章一百三十六篇,以及家书一百七十五通和致友人书二百六十五通。 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是傅雷先生倾注心力最多,也由于他的翻译而产生巨大影响的两位作家,分别出六卷和五卷,排在前面;另有五卷为其他译作;最后四卷为著作。 《傅雷全集》以上世纪出版的《傅雷译文集》和《傅雷文集》为蓝本,进行了大量补充校订工作。
作者: 许渊冲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11月
简介:
《文学与翻译》分上、下两编,既谈文学翻译的理论,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作品。翻译理论应该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既可应用于外译中,也可应用于中译外。因此,本书作者把“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理论,一方面既应用于翻译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司各特的小说,拜论、雪莱的诗歌,又应用于翻译国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作家的作品;另一方面,还应用于中国的《读经》、《楚辞》、唐诗、宋词的英译和法译。本书可以说是创造性地总结了文学翻译经验的理论著作。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8-1
简介:《欧也妮·葛朗台》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系列之一。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葛朗台这样一个凶狠残忍、贪财好利而又吝啬成癖的资本家形象,揭示出为了追求金钱而牺牲人间一切美好感情的资本家的无穷贪欲及其对人的冷酷无情,有力地抨击了资产阶级“勤俭起家”的谎言。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突出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他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成为苏缪城的首富。他刻薄吝啬,把金钱看得重于一切,不惜逼走因父亲破产自杀来投靠他的侄儿,折磨把自己的私蓄送给堂兄作盘缠的欧也妮,并因为反对女儿与落难公子的爱情,把袒护女儿的妻子虐待致死。他所有的乐趣都集中在积聚财物上,死时留下一份偌大的家产,却无补于女儿的命运。
作者: (法)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著;傅雷译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简介:本书收辑傅译巴尔扎克《高老头》和《亚尔培·萨伐龙》两部长篇,在《人间喜剧》总目中,属于“风俗研究编”的“私人生活栏”。来源:精彩网http://www.exvv.com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杰出的作品。批评家称高老头为近代的李尔王。 但在社会观点上,它比莎翁的名剧意义更深广巴尔扎克的人物不上是一个人物,而是时代的典型;悲剧的因素也不限于个人的性情气质,而尤在乎淫靡腐化的社会环境。鲍赛昂夫人代表没落的贵族,以隐遁终场;拉斯蒂涅与伏脱冷代表新兴阶级的两种作风:一个像瘟疫般钻进社会,一个像炮弹般轰进社会。野心家求名利的挣扎,与高老头绝望的父爱交错之下,使小说内容愈显得光怪陆离,动人心魄。来源:精彩网http://www.exvv.com 《亚尔培·萨伐龙》由两个不寻常的爱情故事交织而成。首先是比利时贵族的私生子亚尔培与意大利的前索但尼公主阿琪奥洛公爵夫人的爱情故事。他俩萍水相逢、一见钟情;但公主决意忠于比她年长五十岁的丈夫,只能与亚尔培相约在丈夫死后实现他们的爱情;当这对忠于誓约的恋人由于第三者的破坏而发生误会以后,亚尔培断然出家修道。这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另一个是贵族小姐洛萨利对亚尔培的单相思。她的确挚爱着亚尔培。但正是她,为获得亚尔培的爱,竟不择手段地葬送了他的幸福,自己也只落得悔恨终生。这是感情用事的爱情。这两起异乎寻常的爱情故事,赋予整个作品以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这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是别具一格的。 本书收辑傅译巴尔扎克《高老头》和《亚尔培·萨伐龙》两部长篇,在《人间喜剧》总目中,属于“风俗研究编”的“私人生活栏”。来源:精彩网http://www.exvv.com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杰出的作品。批评家称高老头为近代的李尔王。 但在社会观点上,它比莎翁的名剧意义更深广巴尔扎克的人物不上是一个人物,而是时代的典型;悲剧的因素也不限于个人的性情气质,而尤在乎淫靡腐化的社会环境。鲍赛昂夫人代表没落的贵族,以隐遁终场;拉斯蒂涅与伏脱冷代表新兴阶级的两种作风:一个像瘟疫般钻进社会,一个像炮弹般轰进社会。野心家求名利的挣扎,与高老头绝望的父爱交错之下,使小说内容愈显得光怪陆离,动人心魄。来源:精彩网http://www.exvv.com 《亚尔培·萨伐龙》由两个不寻常的爱情故事交织而成。首先是比利时贵族的私生子亚尔培与意大利的前索但尼公主阿琪奥洛公爵夫人的爱情故事。他俩萍水相逢、一见钟情;但公主决意忠于比她年长五十岁的丈夫,只能与亚尔培相约在丈夫死后实现他们的爱情;当这对忠于誓约的恋人由于第三者的破坏而发生误会以后,亚尔培断然出家修道。这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另一个是贵族小姐洛萨利对亚尔培的单相思。她的确挚爱着亚尔培。但正是她,为获得亚尔培的爱,竟不择手段地葬送了他的幸福,自己也只落得悔恨终生。这是感情用事的爱情。这两起异乎寻常的爱情故事,赋予整个作品以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这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是别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