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个体化?空壳化:一个当代中国西北村庄的社会变迁
作者: 解彩霞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2月
简介:
本书以一个中国西北典型“空壳化”了的村庄为例,研究数量庞大的“空壳村”问题,发现“村庄空壳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策略和农民为追寻更美好生活而不断离开农村的“理性选择”共同发力的结果。人们不断地走出村庄,使得村庄农业生产少人问津,传统文化难以传承,而个体在努力寻找属于个人的现代化生活的同时,生计全面依赖市场,生活的确定性逐渐丧失。离开村庄的农民不再能从土地和家庭中获得生活的确定性,村庄也从安全、温暖、可靠的“共同体”转型为临时的、不断变化的“挂钉共同体”。走出村庄的农民无法全面融入城市的生活,而是过着“村庄回不去”“城市留不住”的“双向挂钉式生活”。
【目录】
*章 导论(1)
*节 研究的基本方面(1)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1)
二 研究地点和研究方法(5)
第二节 农村现代化、中国社会个体化及村庄空壳化研究(13)
一 家庭联产承包以来中国农村现代化诸模式(13)
二 中国社会个体化研究(21)
三 村庄空壳化研究(27)
四 文献启示(30)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视角和研究架构(32)
*节 个体化理论和研究的适用性(32)
一 个体化理论脉络(32)
二 个体化理论的适用性和本研究的个体化理论(46)
第二节 制度—生活视角及其应用(54)
一 两层结构社会的形成(54)
二 “制度—生活” 视角的应用(57)
第三节 研究架构(57)
一 研究思路(57)
二 篇章结构(58)
第三章 人口外流及去向:农民造县城(61)
*节 农民流动的制度设置(63)
?
一 农民流动的宏观制度设置(63)
二 三份合同和土地价值变迁(67)
三 小城镇建设与教育资源调整(75)
第二节 农民的身体和社会流动(77)
一 非农职业带动的流动:“逆序脱嵌” 的人口流动(78)
二 非农“自雇者”:个体带动的家庭外流(84)
三 农民工流动:大规模的人口外流(88)
四 老年人的流动:子女带动的流动(103)
第三节 本章小结(105)
第四章 依赖市场的生计和个体消费的兴起(107)
*节 消费政策和消费社会的形成(107)
第二节 依赖市场的生计(114)
一 生活对市场的依赖(116)
二 生产对市场的依赖(119)
三 收入对市场的依赖和不确定性(121)
第三节 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个体消费的兴起(123)
一 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压缩性消费(124)
二 中年人的消费观念:节俭办大事(127)
三 青年人的消费观念:钱就是用来花的(130)
四 未成年人的消费和观念:没钱花是没本事(132)
五 生产、分配和消费单位的变化:个体消费的兴起(134)
第四节 本章小结(135)
第五章 婚姻圈和家庭模式:家庭内部不平衡的个体化(137)
*节 传统婚姻圈及其性别分化(138)
一 传统“梯度婚姻圈” (139)
二 性别与婚姻圈变迁(144)
三 新门当户对及其实质(152)
四 个体化择偶策略(153)
第二节 多元家庭模式(157)
一 分家和不分家模式(157)
二 多种家庭模式(164)
三 父权制的衰落和个体家庭的形成(168)
第三节 本章小结(171)
第六章 传统的变迁:走出祖荫庇护(172)
*节 何为传统(172)
一 关于传统的界定(172)
二 作为国家控制手段的传统(173)
三 作为传统载体的仪式(175)
第二节 变迁的仪式(177)
一 三种不同类型的婚礼(177)
二 变迁的丧礼(183)
第三节 变迁的节日(188)
一 春节的变迁(188)
二 清明节和鬼节的变迁(193)
三 端午节和中秋节的变迁(193)
第四节 本章小结(195)
第七章 空壳村与挂钉共同体的形成(198)
*节 院落的空置与心理“空心化” 和村庄认同弱化(198)
一 空置院落类型(199)
二 心理“空心化” 和村庄认同弱化(204)
第二节 “挂钉共同体” 的形成(209)
一 共同体及其衰落(209)
二 “挂钉共同体” 的形成(212)
第三节 本章小结(217)
第八章 系统风险的个体化与失控的生活(219)
*节 系统风险的个体化(220)
一 就业状况、失业风险和高涨的消费支出(220)
【免费在线读】
第二节农村现代化、中国社会个体化
及村庄空壳化研究
一家庭联产承包以来中国农村现代化诸模式
30多年以前安徽小岗村13位村民大胆“托孤”,把全国范围内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方式写在了白纸黑字的承诺书上,并按下了红手印,“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以至全面改革的序幕。而30多年的农村改革,学者们的研究认为①,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入是乡村变化的一个主因,各地农村也因凭借的资源文化禀赋不同和政策制度不同,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变化,可以总结为以下一些模式:
1.快速工业化模式:“超级村庄”和“后集体村庄”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创造了奇迹,这奇迹主要指东部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几种不同的“模式”,比如“苏南模式”“浙北模式”“珠江模式”等。
首先我们分析“苏南模式”的农村发展。苏南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个城市所管辖的地区。所谓“苏南模式”就是发展以乡镇集体企业以促进非农化和市场化的模式。“改革开放之初,苏南地区通过区域内部农民自己投资兴办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形成了‘满天星式’的企业空间布局”②,农民参与了村庄建厂和工业化的过程,打破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化农业结构,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快了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开放型、大规模的商品经济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