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90 项 “弗朗西斯·培根”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美) 约翰 M. 普劳斯尼茨, (德) 吕迪格 N. 利希滕特勒, (葡) 埃德蒙多·戈梅斯·德阿泽维多著
简介: 分子热力学的目的在于:为化工过程设计提供所需混合物平衡性质的定量估算。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分子热力学是一门工程科学。为了提供这种估算,分子热力学不仅运用了经典热力学,同时还运用了统计热力学和化学物理的概念。它的工作步骤可概括如下: ① 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利用统计热力学,最低限度也要以它为起点; ② 运用分子科学的适当概念; ③ 构筑有牢固物理基础的模型,以便用实际的可测性质表达抽象的热力学函数; ④ 由少量有代表性的实验数据求得模型参数; ⑤ 通过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的计算程序,将模型付诸实用。 与第一版相同,第二版拟就开发分子热力学方法提供指导。本书的主要对象是化学工程的高年级学生或一年级研究生,但对工厂的工程师们也同样是有益的。 在撰写第二版时,我在两个方面采取了折衷方案:一方面作为一本“科学”著作,应着重于分子理论;另一方面作为一本“工程”著作,应为具体的设计方法提供实用的建议。与第一版相同,本书着重介绍基本概念,并探讨如何把它用于实际,以获得有用的结果。 与第一版一样,第二版共包括10章和几个附录。各章节都进行了部分的修订和更新:主要的变化在第4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第10章的不少内容是全新的;附录Ⅱ对统计力学作了简要的介绍,作为第7章的附录;在附录Ⅷ和附录Ⅸ中就溶液理论中一些专门的论题作了概述。 此外,还增补了许多新的习题,对认真的学生来说,解题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训练。在最后一个附录中,还给出了许多习题的数值解。 自1968年本书第一版的工作结束以来,分子热力学的许多领域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因此,要在适当的篇幅内正确地评价全部、即使是主要的进展也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使本书的篇幅过于庞大,我不得不略去不少本应包括的内容。为了节约篇幅,如果我的同事们的某些贡献在书中未能提到,只能请求他们谅解。 在过去的15年中,流体和流体混合物统计热力学的进展,尤其是通过微扰理论和计算机模拟而取得的进展,也许是最有前途的。这些进展无疑将继续,并最终在工程设计中获得应用。但是这种应用在不远的将来,多半还不会实现。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本书所论述的半经验方法还将得到应用。尽管如此,化学工程的学生现在至少要掌握一些流体统计热力学的基本知识,这不仅是未来的需要,而且由于现代统计热力学的理论化结果,已有不少用于指导半经验热力学性质关联模型的开发。因此,在第4章、第7章和第10章,还对应用统计热力学作一定的论述。 谨对那些曾经帮助我理解分子热力学及其应用,从而也为本书做出贡献的许多同事表示深切的谢意,其中使我得益最多的是B.J.Alder。除在第一版前言中提到的以外,在此还对R.A.Heidemann、E.U.Franck、K.E.Gubbins、R.C.Reid以及T.K.Sherwood、H.Knapp、F.Kohler、C.Tsonopoulos、L.C.Claitor、H.C.van Ness、F.Selleck和C.J.King致以谢意。并感谢我的许多合作者(研究生和博士后访问学者)为我带来了新的信息、启示性问题和友谊。 另外,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共同作者R.N.Lichtenthaler和E.G.Azevedo,他们出色地协助我对原稿进行修改和补充,为本书的出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应由本书可能取得的任何成就而备受赞誉。三位作者都要特别感谢P.Rasmussen的严格审阅,S.F.Barreiros编写索引和R.Spontak的校对。 第二版中所有新增和修订的章节几乎都是在1978~1980年期间撰写的,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出版拖得这样迟,最终的手稿是在1983年2月送到出版社的。 第二版仍保持第一版具有的注重实效的工程科学特色:利用适当的理论概念固然是有效而且经济的,但始终牢记其最终的应用目标也是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单凭理论是不够的,无论如何,某些实验数据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正常平衡,以免失之偏颇。 早在许多年前,应用科学的前辈Francis Bacon(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就已认识到保持平衡的必要。他把科学事业和昆虫世界作了类比。在《Novum Organum》(《新工具》,1620)一书中,关于蚂蚁、蜘蛛和蜜蜂,Bacon写道: 掌握了科学的人们不是实践家就是理论家。实践家像蚂蚁,它们只收集和使用;理论家像蜘蛛,它们用自己的物质来结网。但是蜜蜂则兼有二者的长处:它从花园和田野中收集原料,依靠自己的力量转化和吸收它。所以,通过实验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的更密切、更完美的结合,人们可以期望得到更多的收获。 最后,就像在第一版前言中曾提到的,我要再次强调:研究、应用和发展分子热力学不仅是有益的事业,而且可以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如果读者受到感染,而能像我一样从分子热力学获得巨大收益,我将为此而高兴。
作者: (英)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著;董谦译
简介:《人间天堂那拉提:新源风物录》主要内容:那拉提草原位于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水880毫米。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群山俊秀,松林如涛;春季山花烂漫,夏天凉爽宜人,秋季色彩缤纷,冬天银妆素裹。在新疆浩瀚的大漠之中,那拉提犹如一块镶嵌在黄绸缎上的翡翠,格外耀眼。那提拉不仅风景秀美,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浓郁的民俗风情。历史上匈奴、乌孙、突厥和蒙古人都曾在这片草原上建立过游牧宫廷。自古这里就是东西方交往的大通道,是古丝绸之路草原道和天山道的交通要塞所在,最早的东西方文化接触交流由此产生并发展,至今仍保留着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和草原文化。目前,这里居住着全国十分之一的以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儿女。
作者: (英)弗朗西斯·培根著;王义国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11
简介: 这本《论说文集》,培根写了大致30年的时间,直到去世前的那一年还在修订,可以说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在世俗上和道德上的忠告”, “这些文章以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读者为对象,谈论哲学、宗教、政治制度和国家以及处世、修身、养性等问题”(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上卷,第161页)。 这本书“也是一本为进入仕途的青年的必读书”,“可以看作是一部培养新贵族的教科书”(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l9页;第179页)。不过培根的这些忠告,有价值处固然很多,但也有一些迂腐之见,有一些论述也难以令人接受。例如,“他在论述处世接物的文章中肯定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的资产阶级道德标准” (《欧洲文学史》上卷,第161页)。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培根本人也说,“完全按照书本上的规则来进行判断,则是学者的怪癖”(见“论学业”)。 对书中所言,读者自会取舍。
作者: 残雪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5
简介: 她脑活里清晰地出现了一些影子,像是大群的人,又像是兽。丽莎感到自己腹部的黑暗处有一只号角吹响了。她的脚绊在一个什么东西上头,她差点跌倒却又没有倒,她展开双臂像一只大鸟一样企图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就这样蹒跚着往前扑去。 就中国文学来说,残雪是一次革命--她是多年来出现在西方读者面前的最有趣、最有创造性的中国作家之一。 --[美]夏洛特.英尼斯 残雪是本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声音……简言之,一位新的世界大师在我们当中产生了,她的名字是残雪。 --[美]罗伯特.库弗 残雪从一个似乎是病入膏肓的世界里创造了一种象征的、新鲜的语言。 --[法]《纽约时报》 残雪像弗朗西斯.培根的画那样,表现出中国的噩梦。 --[法]《世界报》 残雪的作品不就是新的“世界文学”的强有力的、先驱的作品吗? --[日]《读卖新闻》 正如大家所知,列雪的小说是那种一旦接触了,就是你想放弃它,它也不会放弃你的小说。为什么呢?因为残雪是一个真正的谜,是一个文学的核心的谜。 --[日]近藤直子 她沉浸于那些令人恐怖的意象之中,同时又保留了不动声色的仁慈。 . --[美]布莱德.马罗 残雪是一个真正进入文学状态的孤独者,在城市的喧嚣中默默走进经典并与历代大师相遇的奇才,也是在浮华的同时代里平实地生活和扎实地写作,而保持文学尊严与灵魂活力的“稀有动物”。 作为当代最早具有尖锐的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残雪那若即若离的独行气质难以归类,然而,残雪以她的冷僻的女性气质与怪异尖锐的感觉方式,不仅与此前的中国女性的写作决别,而且与同时代的男性作家分庭抗礼。 --陈晓明
作者: 博尔皮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2004年10月
简介:
这是墨西哥当今著名作家豪尔赫·博尔皮的颇有影响的小说。
二战刚结束,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的美军中尉弗朗西斯·培根来到德国,调查纳粹统治斯间德国的科学发展状况。在查阅纽伦堡审判的文件时,他发现一个化名为克林索尔的人在德国的重要科学研究、特别是原子武器研究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克林索尔是谁?培根在曾遭受纳粹迫害的莱比锡大学教学教授古斯塔夫·林克斯的帮助下,走访了普朗克、海森伯、薛定谔等著名的德国科学家,努力要找到这个神秘的克林索尔。而在追寻的过程中,培根也陷入一个谜团和陷阱之中……
小说结构奇特,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前言】
译序豪尔赫·博尔皮于1968年出生于墨西哥城。他先在墨西哥自治大学学习法律,后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不是昙花一现的,他反对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刻意模仿。对他来说,文学是寻找之路,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秘不可知的部分。
作者: (英)弗朗西斯·培根著;张和声译
简介: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识的一生,也是追求权力的一生。作业一个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复杂,面目多变。我们从这本薄薄的《随笔集》中,能读出种种味道,你可以把它当作生活交友的教科书,也可以把它看成混迹官场的厚黑学。 从“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不过,还是培根说得好:“读书太久易生惰性,……学习要靠经验来加以规划,否则可能歧路亡羊。会学不等于会用,运用之道在书本之外,得靠亲身的体验才能掌握。”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简介: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人生观,当然不能只靠科学。文学和艺术,哲学和历史,伦理和道德,政治和社会,影响于人生观甚大,但这些又都必须贯串科学精神而不能违背科学精神。 而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把人从繁重的单调的劳动下解放出 来,控制论奠基人维纳的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 ,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 科学界的优良传统中的道德观念,既是一种宝贵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 神。古往今来,科学界的优秀分子,为真理,为科学,为人类进步而斗争,充满着献身精神, 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自甘淡泊,不求闻达,把精力倾 注在事业中,而不是花费在享乐上。他们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 积极地参加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和人道,保护生态和环境的种种斗争。这都是科学精神和 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对科学精神中的人文精神重视不够,张扬不力,也是我们的科学教 育、科学宣传中的一个弱点。 总之,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 ,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 历史学家同意这样一种估计:很少有孤立的政治事件能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持久的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如果缺少某几件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人类的历史可能会面目全非。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想给科学下一个定义,现在这种努力还在继续。可是,大家发现每一个定义都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渐渐感觉到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能下定义的,往往不下定义比下定义更好。人们倾向于以另外的方式去理解科学:不直接去定义什么是科学,而是说科学到底应包含哪些本质特征。当然,这些罗列出的本质特征在不同的时期有的退出了这个行列,有的又加进新的内容,它在不断变化。估计到21世纪,这种描述科学特征的活动还要继续下去。我们现在所认定的特征,一定还会变化。这种难以定义科学的状况,正好说明科学的博大和无限生机。 科学的本质至少可以归纳为十个特征。 第一,科学应该是系统化的,它是对个别现象的一般性、共同性、规律性的描述。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观念来描述世界上的事物,但科学有它自己特定的角度、观念和方法。 第二,科学要对统一性和预测性做解释。力图对事物做出统一的、数量化的、因果性的解释。这是科学家的愿望,但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由于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家们研究的那些系统并不遵循简单的规律。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在努力的探索、寻求,而且科学家们从 哲学上相信它是可以被解决的。 第三,科学是极为严谨的,它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实验是许多种文化都有的,但是科学的实验有自己严格的定义,科学的实验是可以重复的,含有很多区别于其它文化实验的特征。 第四,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可以令人吃惊地发现,过去的许多知识系统,几千年来基本上都保持不变或者变化很少。然而,科学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人们不断地利用过去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科学是一种自己补充,自己扩张的知识系统。科学知识的扩张,遵循一系列自己的规律。 第五,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探索是一种带有游戏性的活动。超越常规的,出人意料的,有时会得到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时候,很多重要科学成果的获得,开始并不是出于直接预定的计划和功利目的,而是出于对大自然持久的好奇心。科学家们用自己的顽强的努力去体现和满足这种好奇心。 第六,科学与技术之间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互动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人类创造知识的过程来讲,人类最先创造的不是科学,而是技术。人类最先创造的是三种术,第一种是生存技术,第二种是艺术,第三种是巫术。它们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精神产品。技术和经验积累到相当的程度。才能够支持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当社会的财富积蓄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才产生了人们对科学的需求和提供了产生科学的物质的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在很多国家依附在哲学的传统上。技术则长久依附在工匠的传统上。这两种传统相互之间的影响非常小。两者分离的发展阶段,一直持续了数千年。到去的许多知识系统,几千年来基本上都保持不变或者变化很少。然而,科学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人们不断地利用过去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科学是一种自己补充,自己扩张的知识系统。科学知识的扩张,遵循一系列自己的规律。 第五,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探索是一种带有游戏性的活动。超越常规的,出人意料的,有时会得到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时候,很多重要科学成果的获得,开始并不是出于直接预定的计划和功利目的,而是出于对大自然持久的好奇心。科学家们用自己的顽强的努力去体现和满足这种好奇心。 第六,科学与技术之间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互动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人类创造知识的过程来讲,人类最先创造的不是科学,而是技术。人类最先创造的是三种术,第一种是生存技术.第一二种是艺术,第三种是巫术。它们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精神产品。技术和经验积累到相当的程度,才能够支持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当社会的财富积蓄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才产生了人们对科学的需求和提供了产生科学的物质的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在很多国家依附在哲学的传统上。技术则长久依附在工匠的传统上。这两种传统相互之间的影响非常小。两者分离的发展阶段,一直持续了数千年。到17世纪近代科学诞生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17世纪,伽利略以科学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把当时的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哲学观念,包括罗吉尔·培根和弗朗西斯·培根提出“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变成为可以操作的科学方法。从此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相继发现了许多对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为新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现了超越经验和常识的新技术群。新技术的发展又把科学推向新的领域。这种互动过程延续至今。 第七,科学家们对待实验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科学家们在追求预想结果的时候,格外关注这些实验所带来的副产品或者副结果,就是和他原来愿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实验的结果偏离原来的假设和预期的结果,就预示着新的发现,科学家会感到高兴的。在其它的领域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是会令人沮丧的。1999年11月在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50周年的时候,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演讲中谈到近年来他在基础科学领域所做的四个实验。他列出一个表,表的左方写明原来预想的实验目的,右方是实验的结果。几乎原来预想的东西都没有找到,每次都找到了别的东西,但是他非常高兴。只要科学探索是严肃的、认真的,科学探索得到的结果是客观的、正确的,它对科学就是重要的。 ……
作者: (英)弗朗西斯·培根著;刘运同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 《学术的进展》共两卷,出版于1605年10月,题词上说献给国王(指当时的詹姆士一世)。书的第一卷主要论述“学问和知识的功效,兼及增广知识的价值和荣耀”。第二卷的目的是调查学问的发展情况,“完成一个概括的、可靠的巡查,来了解学问的哪些部分仍旧是荒芜之地,还没有经过人类的耕耘和修整。全书不仅在内容上包罗万象,而且在写作风格上保留了培根一贯的作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语言朴实而锐利。
Collection of English proverbs
作者: 王福祯,赵友斌主编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简介:这是从广义上来说的,指出谚语是一种流传于群众中并世代口耳相传的通俗而简练的语言形式。至于狭义上的谚语,归纳起来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谚语是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定型的现成话,具有通俗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英语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英国作家和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曾经说过:The genius,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从一个民族的谚语中可以发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因而在各种文体中都常见。谚语的洗练和深刻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语言文化发展中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结果。谚语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用简洁通俗的语句,生动、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寓意,既给人美的享受,又引人深思。更多>>
作者: (英)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著
简介: 《培根随笔全集》由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他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 《培根随笔全集》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总共五十八篇短文,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英国大诗人雪莱曾在他著名的《诗辩》中称誉道:“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又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蒲隆先生翻译的《培根随笔》不但包括了“解析版”《随笔全集》,对每篇随笔逐一解析,还增加了对培根另外两部重要著作《新工具论》和《新大西岛》的节译,名之日“新工具论选粹”和“新大西岛掇英”,一册在手,思接千里,神驰八极;既能满足我们的智慧,又能愉悦我们的感官。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6年2月
简介:博斯沃思之战结束,理查德三世战死,旷日持久的玫瑰战争落下帷幕。亨利七世成为都铎王朝的首位君主,为英国历史打开了新纪元,而理查德三世则成为英国最后一位战死沙场的君主。战争虽然结束,但是贵族们依然伺机而动,约克家族的血脉还在继续流淌,曾经施以援手的法兰西,也再次成为英国的对手。从新君登基,巩固王权,协调国内权力,到为英国开启黄金时代,最终取得贤王称号,弗朗西斯·培根书写了亨利七世统治的历史。本书中,培根在其历史思维中描绘了现代国家的清晰图景,为后世重新打开政治研究的大门。我们将托马斯·莫尔的《理查德三世传》放入本书,希望能与培根笔下的亨利七世相得益彰,为读者提供一首珠联璧合的序曲。
作者: (美)弗·菲罗斯著;张放译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2007
简介:这本书和莎士比亚有关,但是,主角却是16世纪英国“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她的儿子弗朗西斯·培根。作者穷毕生经历揭示了16世纪英国的一段宫廷秘史,再现了弗朗西斯·培根不可置信的戏剧人生。这是一次人类历史上最神奇的文学发现之旅,揭开了笼罩在莎士比亚戏剧之上的神秘面纱,把它的所有权重新归还给它的真正主人。书中还生动再现了培根和他的文人群体为英语文学的成长和成熟所做的艰辛努力。这是一部关心莎士比亚和热爱莎士比亚戏剧的人不得不读的书。
作者: (英)弗朗西斯·培根著;高健译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简介:《培根论说文集》是英国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培根的散文名著,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该文集荟萃了培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散文59篇,另有其名篇《四偶像》和《所罗门院》。是目前是国内培根散文的最完整译本。 本书内容广博。其中既有为官者的仕宦之道,又有适用于一般民众的社交技巧;既有对人类情感的独到见解,也有对如何升官发财的条分缕折……同时还有一些篇什论及殖民地、对外贸易等问题,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从中可以窥见十七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该译本附有大量注释,多为西方历史故事和文学知识,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使读者们在阅读本书感觉其语言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其文化历史内涵。 该文集博采众家,包罗万象。其语言简洁明快,不蔓不枝;其论述切中肯綮,深刻透辟;其文章逻辑谨严,言简意丰;其谋篇尺幅之间,腾挪百变;其论点多点到为止,给读者的想象与思考留下了广阔空间。实为人们闲暇之际的首选之书。更多>>
简介: 序久违了,我童年的乐园和青春的寓所!多年的漂泊流离后,我终于又回到了你的身旁。真令人倍感亲切又充满苦涩!让我卷起我的龙钟老态,用昏花的双眼再度审视我童年的乐园……一阵记忆的飓风顿时在我胸中激荡而起,随即浮现出一屡温馨、激动、遗憾、孤独、忧虑、伤感、失望和慰藉的心情。沉浸在这痛苦而又欣慰的思绪当中不哭一场不觉得舒心……为我自身的遭遇,也为了永远离我们远去,以及将要离别我们的人们,我要痛哭一场,就象一个即将远行的旅人,不愿离开自己的挚友而哭泣一样。没有什么能减轻旅人的忧虑,除了希望能在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等待着自己的到来……在这晚年余生,生命在我眼中变得愈加珍贵和甜蜜,但又觉得更加素然无味和苦涩。死亡的恐惧常常使我不寒而溧,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觉到对长生的渴望,更加坚信永恒、固有的主宰,因他曾向我们许诺过有另一种生命的存在,否则,我们现世的生活将会是亏本的儿戏。我童年的乐园在推纳里清真寺中,它座落在郊外芬芳醉人的一片园林深处。在这座寺里,留存着我童年的许多往事.一切是那样地亲切。它使我想起一个节日的临晨,东方尚未破晓,我父亲就领着我来到这座寺里,我们首先探望了寺旁陵园中的亡灵,后在寺里礼了节日的会礼;它使我记起了无数个夏日之夜,我常常在院中的水井和池塘之间玩耍。我父亲经常坐在他的房间,四周围着一群长老听他讲课。我还乘他不留意时偷偷地跑进园林,折一根竹子当马骑……它使我想起那座有螺旋梯的宣礼塔,我们从寺院里沿梯子攀缓而上,不一会就置身于塔顶了……它使我想起那位苍老的宣礼员,我时常纠缠着他带我上宣礼塔,并且没到宣礼的时间就闹着他宣礼,他当时是那么的为难,不知道怎样才能哄住我来托延时间,直到宣礼的时候;它使我想起了我母亲,我曾经向她讲述过那座奇怪的宣礼塔和深邃的水井,以及竹子篱笆。她警告我小心竹子蛇,并叮咛仆人不要让我上宣礼塔或临近水井;它让我想起那些被死亡卷走的人们。他们走了,给我心中留下了无限的痛苦,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这种感觉在我的心中不断地翻腾,甚至到我再次回到推纳里的时候,它仍象焦石或铁桩一样地折磨着我脆弱的心灵……岁月苍桑,我离开了故乡,离开了这座清真寺,最后离开祖国……在浪迹天涯的数年中,对推纳里的思念迫使我回归了故里。有一天,在阳光垂照,没人礼拜的时候,我来到了寺里,走遍了我童年玩耍过的所有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构起我一串串的回忆,我禁不住失声大哭……除了回荡在清真寺高大的圆顶之上的哭声之外,再也听不见什么。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这时,从东面的小屋传来了一个声音(那屋子我从小就不敢进去,因害怕里面的几座坟墓),一位面貌伟严,头发银白,装束奇异的长老走出了屋门,朝我走来。他向我道安后坐在我的身边,用夹着外国腔调的普通阿拉伯语对我说:“我的兄弟!你为何哭泣?”我说:“这座寺里有我诸多的回忆:我父亲的时代和我童年的岁月。”他问:“你父亲是谁?”在我即将说出我父亲名字的刹那间,我全身颤抖不已。他注视着我泪花滚动的双眼,说道:“你父亲是爱勒基斯长老吧?”我说:“是的,那么你是谁呢,先生?”“我的远族来自埃及的马因部落,后来,部分人迁到了沙目地区,部分人去了希贾志。我父亲的爷爷受命运的驱使又从希贾志迁到了印度,并在那里定居。我便是旁遮普人氏,名叫海拉·本·艾祖尔夫。”我说:“你从印度来到这里有何贵干?”他说:“我不是从印度来,而是从萨马尔罕来的,确切地说是从萨马尔罕的霍尔坦克村来的。”“你为什么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此地,而且住在这座清真寺中呢?”“来贵地是为了看望你的父亲……”我惊奇的打量着他,我父亲已经过世很久了。他说:“你别见怪,我是在去朝觐的途中顺便来看看你父亲的坟墓,并瞻仰这座因我的导师的描述而曾使我入迷的清真寺,是他告诉我,你的父亲曾经在这里讲过学。我到这里后,有人把你父亲曾住过的小屋指给了我。我发现这座清真寺确与那座我曾经渡过我生命中最宝贵时光的霍尔坦克清真寺有点象似,因而特别乐意在朝觐之前在这里住些日子,好叫在这个把我的导师引入正道的人长眠的地方专心拜几天真主。”我说:“先生,你的导师是谁?”他说:“是艾布·努尔·牟祖尼长老,萨马尔的一位学者。”我问:“你曾整天在干功吗?”他说:“近来是这样,但以前我曾写我迷路和得道的故事,牟祖尼长老曾给我启蒙解惑,我从他的口中得知了你的父亲(愿主恩赐他)”我说:“你迷路和得道的故事又是怎么会事?”长老站起来,走进了有坟的小屋,拿出了一本大笔记本,放在我的眼前说:“这是同牟祖尼长老的对话录,我毫不遗漏地记了下来。”我说:“这是一部巨著,你能让我带回家去,两天之内把它读完,然后奉还给你?”他问:“你懂土尔其语吗?”我说:“我精通土尔其语。”他说:“我相信你真是爱勒·基斯尔的儿子,你确是位有修养的人,我准许你带回家去。”我说:“我没有必要向你证实我的身份,若不蒙谦弃,还是到寒舍一叙,好让人们证实我的身份,也顺便让你看看我父亲的书籍。”他说:“不必客气,我只问你一个问题,你父亲的代表作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一章?”“我父亲的代表作是《可颂者的使命》(马坚教授译为《回教真相》)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关于证实真主的存在、反驳自然论和无神论的部分,但这些内容却分散在前一章论证圣品和后一章讨论律法的章节中,我打算把它分离出来,缩写一下,单独发行。”他说:“我肯定你是长老的儿子,你值得我信任,这本笔记就赠送给你,其中谈到了简写你父亲的作品的事,还有我迷惘和得道的全部故事。你拿去吧!把它翻译出来,大量发行,我不向你索要任何报酬,只求真主把我的这项工作变为全心取悦他的善行,让本书惠及众人,如果我的寿数将尽,工作终止的话,也让我在另一个世界受益。”数日后,长老去了希贾孜。几年来,我一直在翻译这本书。后来,世故的变迁,我流落到了塔什干,当时我最大意愿是去霍尔坦克村,看望海拉·本·艾祖尔夫,并让他过目翻译出来的书,顺便瞻仰伊玛目布哈里的坟墓。一位高尚男子兑雅稳丁·巴巴哈为我的旅行慷慨解馕,助了一臂之力,他是地方最高法官,是一位清廉之士,有功干(功修)的人,是真主的“卧里”。他是我父亲要好的朋友,当他得知我有去霍尔坦克村的心愿时,就屈尊陪我去了萨马尔罕,又从那里去了霍尔坦克。从清真寺的服务员口中获悉,海拉·本·艾祖尔夫去朝觐时,在那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我参观了清真寺,久久地停留在伊玛目的墓旁。这时,我才发现正如海拉(愿主赐福他)所说的,这座清真寺确如座落在郊外园林中的推纳里清真寺。伊玛目的坟墓裸露在花园中一棵茂密的树底下,保持着原始的样子,既没有水泥修筑,又没苫单覆盖,更没有任何装饰。我走进了那间海拉和他导师曾经讲习的小屋,它确如海拉所说的居高临下正对着伊玛目的坟墓。我在里面礼了拜,为海拉做了祈祷。我几乎哭断了气,以致连同伴都感到惊奇。就这样,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就是他给我的重托。渴求主恩的人的黎波里(黎巴嫩)的法官纳迪目·本·爱勒·基斯尔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信仰的历程》中译本代前言一万赞归主,他特赐人类以理性,使之超越万物;愿主赐福于我们的先知和领袖穆罕默德,真主派遣他,作为 “对全世界的慈爱”。自伊斯兰初兴,对信仰学的著述和阐发从未间断。几乎每个时代,都有相当数量的信仰学著作问世。究其原因,信仰学涉及真主、宇宙、生命和人的根本观点(哲学),尽管这些命题的内涵亘古不变,但对它们的阐释方法和表达风格却因人、因时、因地、因情而异。也许,这就是古兰如下节文的含义之一:“我每派遣使者,必用他的族人的语言与他们对话。”(14:4)这里的“语言”不仅指语种,还可以理解为所针对群体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因此,艾布·哈尼法等的信仰著作主要在于把散见于古兰、圣训中的信仰内容加以整理、组合,分门别类,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述出来,以供一般穆斯林掌握信仰之用。因为那时候穆斯林的思想尚未受到外来哲学和信仰的冲击,无需复杂。马图尔迪的时代,外来思潮开始侵蚀穆斯林,将真主人格化的做法已有市场,故马图尔迪致力抵制外来影响,论及艾布·哈尼法和初期先贤们未曾涉足的问题,如把真主的有关属性作了合乎理性又不悖阿拉伯语修辞和阿拉伯人惯例的解释,这些解释虽然不符合先贤“对真主属性只宜归信不宜解释”的观念,但毕竟旨在解决特定时期面临的问题,净化对真主的信仰。当时信仰学的这一微妙变化,导致后来关于真主属性方面两大学派——赛来夫(前人)和赫来夫(后人)——的出现。关于这一点,近代智者哈桑·班那说:先贤的作法(不作解释)最宜遵循,但后人的解释并非“大逆不道”,不值得引起如此的争执。赛来夫的旨意在于避免否认真主原有的属性;赫来夫的旨意在于避免把真主形象化、人格化。因此,这种分歧是形式上的,并非实质性的。不必为此大动干戈。伊本·西那、伊本·鲁世德等被称为“伊斯兰哲学家”者,对希腊哲学采取了宽容、融入并为我所用的态度,虽然他们陷得太深,但用哲学思辨证明真主存在方面贡献卓著。或许,这两个巨人对伊斯兰思想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哲学,而在于他们都是同时期西方所没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他们对西方学术摆脱基督教的禁锢、引发后来的“文艺复兴”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安萨里却不同,他在抨击传统乌里玛的僵化的同时,向希腊哲学(其实是其中的神学哲学)发起进攻。于是,有了凸显伊斯兰精神的《圣学复苏》和重构认识论的《哲学家的矛盾》。当然,他本人并未完全摆脱“哲学”的影响,因此他的学生、法学家艾布·伯克尔·本·阿拉比说:“我们的长老艾布·哈米德(安萨里)把哲学家们吞了下去,后来想吐出来时,已经无能为力了。”其实,一个思想家的一生,既在影响他人,又在受他人影响,本是人之常情。一位学者评论安萨里作为“哲学”的批判者却没有摆脱对哲学的依赖这一事实时说:他就像一位深入敌人阵营的勇士,给敌人以重创,返回时略沾血迹而已。与安萨里相比,伊本·泰米叶更像是一位“革命家”,他对新柏拉图主义、凯拉姆学(传统认主学)等均给予了毫不妥协的批判。不过,因此而认为伊本·泰米叶否定哲学和理性思辨,则是大错特错了。即便是他貌似咄咄逼人的著作《反驳逻辑主义者》,也没有全盘否定逻辑,而是肯定伊斯兰认识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从另一个层面建构伊斯兰的“逻辑”(尽管作者并不这样称呼)。这正如有人看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误以为康德在“批判”理性。后来以“实验科学”而著称的弗朗西斯·培根不也是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给予了抨击,称它“误人不浅”吗?培根是否受到了比早他二百多年的伊本·泰米叶的影响了呢?我倾向于认为,伊本·泰米叶对伊斯兰思想的主要贡献,与其说是批判异端、抨击哲学,不如说是消解理性证据与经典证据的冲突。他的十卷本的《理性与经典不悖论》(或《理性与经典融合论》)是最好的说明。可惜的是,无论是出于教派意识反对或支持他的人,还是学术界以所谓“原教旨主义”对他盖棺论定的人,都没有真正把握他的思想精华和精神实质。穆罕默德·阿布笃所面对的,是西方的坚船利炮、高新科技和穆斯林的被动挨打、愚顽落伍。因之,他呼吁“解放思想,摆脱盲从”,认为“宗教是科学和学术的朋友,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动力,”“伊斯兰把理性作为判断事物和理解经典的仲裁。”现代一些学者批评穆罕默德·阿布笃的理性主义倾向,指出他给予理性过多的权力,使之涉足本来不属于理性职能和范围的领域。应当说,阿布笃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的过激、他对理性思辨的青睐。阿布笃的学说,可以喻之为凯拉姆学(认主学)的历史作用。有学者把凯拉姆比作“药品”,把经训比作“食品”。“药品”属于有病者,而“食品”则属于有病者和无病者;而且,前者是暂时的,后者则须臾不可或却。不管怎样,针对危害伊斯兰的顽固、僵化、盲从和反智,阿布笃的理性思辨学说功不可没。优素福·格尔达威和纳迪姆·艾勒·基斯尔的时代里,瓦哈布运动(其实是伊本·泰米叶思想的局部实践)的继承者未能全面理解那一运动的初衷,部分人逐渐蜕变为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穆罕默德·阿布笃理性主义思潮的后继者未能站到阿布笃虽不乏过激但有分寸的原点上,而是在崇尚理性探索、调和伊斯兰与西方文化方面逐步走远,乃至出现塔哈·候赛因主张全盘西化的《埃及文化的前途》,阿里·阿布杜·拉扎格主张政教分离的《伊斯兰与统治》,等等。与此同时,代表保守的传统乌里玛与一百年前阿布笃先生所抨击的现实毫无二致……面对这种信仰和思想局面,格尔达威对信仰的表述方法是:(一)把古兰、圣训作为信仰的唯一源泉,远离历代所掺杂的舶来品,以保持信仰的清纯、明确和简朴;不能把某一特定学派和倾向作为根本,而让经训去迁就它的观点。(二)为了建构正确的信仰体系,应当遵循古兰的方法论,与理性和心灵同时对话。把理性作为信仰唯一基础(如一般哲学家的倾向),或把心灵作为信仰唯一源泉(如一般苏非的倾向),都与伊斯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广博性格格不入——伊斯兰的信仰建立在理性的折服、心灵的感应和真诚的意志之上。(三)重视古兰所提述的种种理性证据,来确立伊斯兰的信仰,反驳敌对者的种种质疑和谬论。(四)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当代所面临的种种思想问题,去关注那些关乎大局的信仰领域,如真主的存在和独一,穆圣的使命,后世,前定,等等,以及这些问题于当今人类的现实意义。至于记述于凯拉姆学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如古兰受造与否等),只把它作为过去的历史对待。(五)借鉴最新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如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来证实我们的信仰。格尔达威颇具时代气息的信仰力作如《信仰与人生》[1]、《认一论的实质》、《真主的存在》等,是这些观点的结晶。同时,格尔达威在他的著作《宣教文化》中提到宣教者应具备的文化结构和信仰素质时,鼎力推荐纳迪姆·艾勒·基斯尔的这本《信仰的历程》;著名学者阿布杜·法塔赫·艾布·宏代称这部著作是“划时代的巨著”。作为比格尔达威稍早的一代思想家,纳迪姆·艾勒·基斯尔面临的形势,除了与格尔达威基本雷同外,又有自己的特点:二战后,进化论、唯物论和凯末尔主义在中东大行其道,迂腐、僵化的传统乌里玛已无力与之抗衡,致使一代穆斯林青年的信仰面临严重挑战。受过穆罕默德·阿布笃、侯赛因·艾勒·基斯尔等近代维新家影响,并且具备坚实的经学传承学问及现代知识的纳迪姆·艾勒·基斯尔,以非凡的自信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写出《信仰的历程》,对信仰学的重构作了成功的尝试。就这样,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的学者和思想家“百舸争流”,用自己时代的语言——古兰所说的“自己族人的语言”——传承着信仰的使命。就像经注学、教法学在天启规范下不断维新、拓展一样,信仰探索的永无止境,或许就是穆圣预言“真主每百年派遣一些维新家的”的内涵之一?--------------------------------------------------------------------------------[1] 由马恩信老师译为中文,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8月出版。二纳迪姆·艾勒·基斯尔(1897-1980)是现代伊斯兰学者、文学家、政治活动家。[1]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学者,著有《信仰的历程》等信仰或哲学名作,而且是黎巴嫩前最高法院院长、议会议员,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政治事务,关注穆斯林共同体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每每发表卓有胆识的观点和看法。在伊斯兰世界享有盛誉。令人诧异的是,根据本书开篇“得书奇缘”,纳迪姆·艾勒·基斯尔似乎是本书的译者(从土耳其文译为阿拉伯文),而作者是书中的“长老”——艾布·努尔·穆祖尼;“海拉·本·艾祖尔夫”是对话的记录者,同时又把“长老”的著作(即书中提到的“笔记本”)照抄了一遍,后托付于纳迪姆,让他译成阿文。这似乎就是《信仰的历程》一书的来源了。然而,本书原著的封面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纳迪姆·艾勒·基斯尔著”;根据本书一个版本的“附录”中一些学者、国家领导人对本书及纳迪姆本人的评价,无一例外地称纳迪姆为“作者”;网上及其他渠道有关纳迪姆·艾勒·基斯尔的大量资料也都如是说。而且,一些评论者盛赞纳迪姆作为文学家,将复杂深奥的哲学用通俗流畅的生活语言表达出来的巨匠风格。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种种迹象表明,纳迪姆无疑是本书的作者(而非译者),那么,书中的故事又为什么说他“几年来一直在译这本书”?由于本书对这个问题未作任何说明,查找资料时,又未找到相关的内容,于是,经过与一位朋友和同仁的探讨,作出一个大胆的推测:本书作者确系纳迪姆·艾勒·基斯尔本人,但出于某种原因,作者采用文学手法,勾画了“海拉”和他的导师“艾布·努尔·穆祖尼”(即“长老”),通过他们饶有兴趣的对话,来抒发自己的哲学和信仰观点。书中主人公的名字“海拉·本·艾祖尔夫”和他的导师的名字“艾布·努尔·穆祖尼”都意味深长:前者意为困惑者、徘徊者,至弱者;后者意为拥有光明者,平衡者、胸有成竹者。这两个名字蕴含的意义,支持了我的推测。人物的设计、场景的布置寓意很明确:“海拉”(困惑者)是一代在传统与现代、信仰与哲学之间徘徊的青年的缩影,而“艾布·努尔·穆祖尼”(拥有光明者、启智者、平衡者)则代表了拥有成熟的伊斯兰认识论和方法论,丰富的哲学和科学知识,又不乏博大、宽容胸怀的伊斯兰学者和导师。显然,对话的形式使本书增添了几分新鲜感和神秘感。把读者带到一种故事(本书原名是《信仰的故事——哲学、科学与古兰经之间》),一种回忆往事的意境之中。让读者感到自己仿佛就置身于那一片原始树林、那所古色古香的清真寺之中,在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恬静中聆听海拉和他的导师的对话,陶醉于他们畅游学海的故事,而不是在读一本哲学或信仰著作。撒马尔干,一个神秘古老、学者辈出的地方,海拉找到了渴望已久的导师。但这位长者其时已离群索居,专事静修。海拉想方设法“破坏”了长老的隐居生活,打乱了他与世无争的宁静。从此,海拉的信仰故事或信仰历程开始了。长老带着他乘上信仰的小舟,去漂流哲学和科学的大海,坐上自由思考的飞船,去遨游正教的广袤星空……历经艰难、坎坷,最终把海拉送到安全、信仰的彼岸。那里,真理光芒四射,徘徊、困惑和迷误烟消云散。一个个静谧的夜晚,师生之间的对话不断扩展、延伸,直至拂晓。和蔼、韧性、宽容的氛围中,导师牵着自己学生的手,回到远古,与“寻找真主的人们”共行;又带着他不断翱翔,升到“天才的共识”的巅峰。那里,他们与哲学大家、宗教大师、科学奇才们共聚于信仰的黎明:哲学、科学的天才们尽管途径不同、方法各异,但最终对真主的存在形成共识;哲学家通过健全的理性思辨做出的判断,科学家通过断然的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古兰的真理绝无冲突。在“考试的夜晚”,当长老看到自己的学生已经度过怀疑、困惑阶段,获得了理性的信仰,就给他教授“真主的启示”——辉煌的明证,理性为之谦恭,情感为之柔顺,心灵为之震颤……最后,以“长老的嘱咐”落下帷幕,回首信仰之旅,但见真理如日中天,谬误昭然若揭;所谓科学与宗教之争,或哲学与宗教之争,不外乎两类人:(一)部分冥顽不灵的“宗教学者”,他们自闭于自我设定的井底,而在天外,人类自由的理性、飞速发展的科学不断在发掘伟大真主的迹象。(二)自欺欺人的伪哲学家和伪科学家,他们对哲学、科学和宗教都不求甚解,却大谈所谓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哲学与宗教的“矛盾”。但是,真正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认为,信仰是宇宙奥秘的最佳诠释;思想远大的宗教学者也坚信,科学探索和理性思辨是主命天职,是完美信仰的前提条件:“真主的仆民中,只有学者才敬畏他。”(35:28)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打破前人因袭西方学者观点的作法,肯定古今哲学家证明真主存在方面的功绩,同时指出他们的学说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他们违背自己设定的逻辑或自己对可见与未见的界定而闯入未见时引发的困惑和“哲学失足”。无论是古代的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伊本·鲁世德,还是近代的莱布尼茨、康德等,他们的是与非,作者都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均衡适中的方法论。作者的另一个过人之处是,虽然著作通篇在维护理性,肯定理性在证明真主存在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讴歌从苏格拉底到康德对捍卫理性的巨大贡献,但不是像一些理性主义学者那样一味倒向理性,视理性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而是通过莱布尼茨、洛克、培根、康德等大哲学家的言说,指出理性的局限性。如洛克说:“如果人们仔细研究自己的思维能力,发现介于光明和阴暗之间的界限,分清什么是可以理解的,什么是不可理解的,那么,他们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对阴暗面的无知,而且会心安理得,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思维,去研究和开发光明的一面。”康德说:“理性去追求认识终极真理的一切企图,都是徒劳无益的;理性不可能越出现象的领域去认识超感觉的真理,因为那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由此出发,作者反对用自然规律去解释古兰和圣训中“奇迹”的作法,“那些认为奇迹不可思议的人,实质上并未分清什么是‘习惯’上不可能的,什么是‘理性’上不可能的。违背自然规律不是理性上不可能的事,只要我们相信真主是创造规律的主,那么,相信他能打破规律也就理所当然。”指出这种作法是“部分穆斯林学者和基督教学者出于好心而犯的错误。”作者不愧是成竹在胸的智者,虽然捍卫理性思辨,主张断然科学与古兰真理不悖,但是,针对古兰包罗了所有的知识一说,作者指出,“说这种话的人既非学者,又非智者。《古兰经》并非科学百科全书。经文中含有被科学揭示的宇宙真理,目的在于告示人们在创造世界的壮举中包含着意志、大能、知识、智慧、完善和协调的迹象,这一切都表明真主的存在和对偶然说的否定,其宗旨不在于陈述宇宙的知识。《古兰经》是用人类的语言降示给人的。真主是至睿的,他当然不会用人类既不知道名字,更不知道其奥秘的东西与人对话。他采用了一种绝妙的、既能让七世纪的普通游牧民族理解其表面意义、又能让二十世纪的科学家领会其奥秘的方法证明他的存在、大能、意志和智慧。这就是《古兰经》的奇迹所在。”不仅如此,这部哲学或信仰力作,折射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胆识和气魄,破天荒地把希腊哲学家称作“寻找真主(上帝)的人”,把哲学定义为“哲学的精髓就是寻找真主”。肯定了从泰勒斯到爱因斯坦的两千多年的思想史中所有哲学大家(不管是否穆斯林)的进步作用,不仅阐释了曾受一些穆斯林思想家抨击的希腊哲学家的哲学观点,而且涉及犹太教哲学家(如斯宾诺莎、柏格森)和基督教哲学家(如托马斯阿奎那等)的思想及其贡献;在追溯哲学源头的同时,把中世纪的穆斯林学者和五百年以后西方培养出的精英们的理论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哲学史,是由相互借鉴串连起来的一个链条,后人吸取前人的东西,进行筛选,选取其中理性认为真理的部分,舍弃其他部分。真理是光芒四射的,所以,理性对此很少有异议,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东方穆斯林哲学家与西方基督教学者在真主的存在和独一的问题上能达成共识的奥秘所在。无论这一共识是由于借鉴的原因,还是对真理的一致看法,总之,他们共同以令人信服的方法捍卫了理性,证明了真主的存在和他的完美属性。”即使伊斯兰思想界颇有争议的伊本·西那和伊本·鲁世德,作者虽然提到他们的“失足”,但主要站在捍卫者的立场上去赞美他们的信仰和人格,称他们是“伟大的信士哲学家”。肯定他们在用理性证据证明真主存在及创世论方面的历史贡献。对于安萨里的《哲学家的矛盾》和伊本·鲁世德的《矛盾的矛盾》产生的思想效应而几乎被“遗弃”(至少信仰上是如此)的这两位伟人来说,这不啻是哲学或信仰学史上的“平反昭雪”。作者这一远见卓识和宽容风格对我们的启示是,虽然我们不必完全认同他们的观点和学说,但你无法抹去他们的辉煌,他们于伊斯兰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伟大意义。--------------------------------------------------------------------------------[1] 其父为知名伊斯兰哲学家、思想家侯赛因·艾勒·基斯尔(1845-1909)。本书第六章《达尔文与艾勒·基斯尔》专门介绍有关他的思想。三本书译者优博,即丁士仁博士(1966-),穆斯林青年学者。1986年赴巴基斯坦留学,就读于国际伊斯兰大学哲学系。2003年获比较宗教学博士学位。同年被聘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译著有《简明圣训学》、《〈古兰经〉四大术语》、《嘎底亚尼耶》等。值得注意的是,译者所译现代著名伊斯兰思想家毛杜迪(1903-1979)的代表作《〈古兰经〉大意浅说》(第一卷)即将出版。士仁是我在巴留学时期的同窗好友。当时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学术,交流思想,并共同创办《文明信使》杂志,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同食同饮,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回想起来,那是一段挥之不去的幸福时光。士仁是为数不多的珍视友情的同学之一,2000年,我们因学校事务去巴基斯坦,故地重游,即住在士仁家里,受到士仁、效佩、庆忠等同学同仁的热情接待;2003年,和家人去临潭观光访友,又被士仁“不由分说”地请到他的老家,盛情款待了一番;2005年从云南去兰州参加“甘肃省阿拉伯语翻译工作者协会”成立仪式及后续会议,尽管大家都很忙,士仁却执意要我们几个留巴老同学去他家做客,被我们谢绝后他还是遗憾不已。我特别留意到,士仁虽然现在已是副教授,重量级的人物,但他依然保持着在巴留学时的那一份真诚和质朴。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只有这种基于信仰的兄弟友情,才是难能可贵的。去年秋季,当我打电话给士仁,提出要修订并出版他的这部译作时,他欣然应允,而且在电话和电子邮件中多次嘱咐我不必客气,“大刀阔斧”地进行修改,并托我写一个前言。有了士仁的“口唤”,刚刚出了《穆斯林行为中的优先选择》之后,我就“不客气”地投入对这部译作的校对和修订工作。应当说明的是,1999年12月由巴基斯坦达瓦研究院发行的那个版本,是士仁于学术研究、教学工作(1996年士仁拿到硕士学位后曾留校工作)、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等纷繁活动之余匆匆出版的,主要是征求意见的一个样书。所以未来得及作大量的校对和修改,故问题(包括印刷错误)较多,乃是情理之中。这次士仁答应让我们修订重版,既了却了士仁的心愿,也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译本。平心而论,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士仁的精神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能够如此大度地让弟兄和同仁对自己的译作“大动手术”,这是怎样的一种品位和风格?纵观学术界的文人相轻,“专家”们的傲慢与自命清高,与士仁的大气、宽容与豁达形成鲜明的对照。士仁在海外十七个春秋,留学时间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庞士谦(九年)和马坚(八年),足见其锲而不舍的毅力和求知精神。且不论他已有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成果,单就允许他人对自己的作品“大刀阔斧地修改”这一点而言,是许多学人和“专家”所不及的。超越自我不仅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境界。而这正是一个伊斯兰学者所首先应该具备的。无怪乎士仁平日比较关注哲学研究与苏非行知的结合,他的砥砺与追索,是否对自己的人格有着显著的影响呢?修订并重版本书的强烈动机,除了视之为接近真主的一种功修外,这部世纪名著的内涵和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出一个精品,以期填补目前学术界和思想界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的空缺和失衡。有人说,翻译是再创作。这一点,士仁肯定有体会,他洗练而明快的译风便是证明;而对本书的校对和修订,使我也体味到“再创作”的艰辛。为了使这一工作更圆满、细致,先后请赵常伟、王秋平、马迎昌等兄弟和同仁参与了校对工作,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见;又得益于哲学系任军老师的热心指点和不倦教诲。同时,修订期间与士仁多次联系,征求他的意见,取得他对这一工作的多次首肯。原来以为,本书只需从译文入手去作校对和润色就可以了,无需去对原文,没想到许多令人不解、疑惑的问题不能没有原文。于是四处联系,最后得知善于收藏珍贵经书的唐世杰兄弟(兰州李家湾清真寺教长)有原著。世杰快人快语,说话算数,当天就用特快专递将书寄起。原著对校对和修订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这一工作得心应手,如期完成。感赞万能的真主。这次对本书的校对和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照原文,对译文中漏译或漏印的内容作了补译。如第3页:“他说:‘说来话长……’”;第127页:“海拉——长老啊,夜晚刚开始……熬不住。”等等。(二)对照原文,对误译或误印的内容作了修改或重译。如关于伊本·鲁世德和阿奎那的评述等。参见第61、62、67各页。(三)请教一些专家(包括前面提到的任军老师等),参考有关最新学术资料和成果,对一些哲学术语、天文数据等作了适当的规范。如“万有一体论”改为“泛神论”;原来对希腊哲学家的称谓“经院哲学家”改为“神学哲学家”,等等。(四)对译文文字结构作了适当改动和润色,有兴趣者,可对照1999年巴基斯坦达瓦研究院版以作比较。兹不一一举例。有了士仁的指示和嘱托,我们就不必客气啦。(五)凡是书中出现的主要哲学家和科学家,加了适当的注解,予以介绍。以“校注”相称。加这些校注时,参考了《辞海》、《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西方哲学史》等资料,以及网上的最新相关资料。但我没有完全照搬这些资料的界定和评说,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适当整合。(六)对马坚先生所译部分古兰明文,根据本书引证时的行文含义作了适当改动和处理。光阴荏苒,自去年十月开始校对至今,已逾四个月。虽然大部分工作是我独立完成的,但牵动了许多弟兄、同仁的关心、支持和配合。除了常伟、秋平、迎昌等直接参与了部分校对工作,任军、世杰及祝愿此书早日面世的一切弟兄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而译者士仁兄的博大胸怀、无私支持,更是这一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动力之一。与此同时,我不能忘记对马光明、马新国等兄弟的感激之情,没有他们对学院工作的配合管理与默默奉献,我的许多学术活动(包括本书的校对和修订)都很难实现。除了向主祈求回赐所有这些弟兄外,弱仆如我,何能之有?本书印行之际,正是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三周年纪念日。“反恐”不仅没有带来伊拉克人和美国自身的安全感,而且使伊拉克濒临内战的边缘。同时,在其他地方,霸权者的双重标准暴露无遗:中东唯一的民主国家伊朗因所谓“核危机”而受到核大国美英和拥有500多个核弹头的以色列的频频发难;阿拉伯国家中唯一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哈马斯政府受到号称“民主”的美英等国的重重封锁和扼杀;以“人权”标榜的西方国家以“新闻自由”为名转载丹麦亵渎先知的漫画,侵犯穆斯林的信仰……然而,伊斯兰的和平使命并不因人为的丑恶而改弦易辙,对不义的痛恨不应成为盲目宣泄的理由(学者们对漫画事件后对西方使馆的袭击给予了谴责),穆斯林相信和平,不相信恐怖,因而相信对话,相信文明的交流与互容:“我派遣你,只为慈爱全世界。”(21:107)那么,透过战争的硝烟,让这部海纳百川的力作问世,宛如放飞一只和平鸽,去拥抱和平与和谐,拒绝战争和不义。罕戈2006年3月22日于纳古
作者: 陈新著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英国散文史》作者对17世纪前的英国散文论述从简,重点放在17世纪直至当代。按时间顺序深入详尽地论述英国散文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及决定其特点的各种因素,将各时期的历史社会背景与散文发展的特征紧密联系起来。对各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实事求是地分析评论,并举出具体作品为例,以资佐证。特别将17世纪的弗朗西斯·培根,18世纪的约瑟夫·艾迪生,19世纪的查尔斯·兰姆,20世纪的乔治·奥威尔几位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作为研究的中心,对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手法、艺术特征、语言风格及对散文发展的突出贡献作较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评论。希望这本《英国散文史》能引起国内读者对英国散文的重视和兴趣,并通过它了解英国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
作者: 安德鲁·格雷厄姆-狄克逊
简介: 当你观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你可能会迅速得出是否喜欢它的结论,但是你可曾思考过,为什么有些画面更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如果你能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过程,你就会更加理解和喜欢这件艺术品。 《图解艺术——世界名作全景导读》有超过250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囊括史前时期到21世纪的名家精品,以直观性的画面、时间轴的形式引领人们欣赏各历史阶段的旷世杰作。《图解艺术——世界名作全景导读》中同时介绍了各类艺术流派(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印象主义到涂鸦艺术),连同其起源及影响、风格和技巧及代表性的主题。 《图解艺术——世界名作全景导读》中有700多名艺术史各阶段重要艺术家(包括自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的生平简介及其主要作品,囊括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化。《图解艺术——世界名作全景导读》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到弗朗西斯·培根的《尖叫的教皇》到凡·高的《星空》等等,作品本身就承载了历史性!“背景分析”板块加深了对每位艺术家的作品、生平和时代的理解,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识别每位艺术家的作品特色,并了解他们在世期间发生了哪些具体转变。《图解艺术——世界名作全景导读》以丰富的视觉形象资料构筑出世界艺术史的宏大结构,使读者足不出户便可“游览”全球100多家顶级博物馆。
作者: (英)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英国弗朗西斯·培根编著、杨慧林、金莉主编的《培根论说文集》是英国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培根的散文名著,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该文集荟萃了培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散文,让读者在体会到伟人对日常生活思考的同时,能够学习纯正的英语,极大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
作者: 卞毓麟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5年11月
简介:
本书的核心就是“书”。全书50篇作品,是作者近十余年来谈论书事见诸报刊的文章精选。它们皆与科学为伍,又有文化相伴,轻松的笔调足见作者悠然阅读时的恬淡心情。上篇“悦读菁华”是书评、书介和书话,下篇“书外时空”谈与书籍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举凡书房、学校、师友、作家、图书馆、版权交易、编辑出版、创作理念、乃至报刊寿庆等等,均各记其实,又良多异趣。本书面向具备中等文化程度的社会公众,尤宜关注科学文化的爱书人。
【目录】
前言
上篇 悦读撷菁
难忘的生日礼物
回眸百年创新史
电子和魔鬼的差异何在
——评少儿科普新作《量子幽灵》
拉马努金之谜
能不忆埃翁
——漫话《数字情种》
爱因斯坦:圣人,俗人,伟人
多情的沃森
——从《基因?女郎?伽莫夫》想开去
永恒的“魔镜”
数学的奇妙和愉悦
邮票上的数学历程
天文神韵 邮票风采
——话说《邮票上的天文学》
奇在哪里,妙在何方
——我看“太空奇景系列丛书”
喜读“阿西莫夫少年宇宙丛书”
阿西莫夫的第257本书
卡尔?萨根的宇宙
“轮回”之妙
自然的发现及其他
——初识劳埃德的《早期希腊科学》
何为“成材之道”
——读“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
中外科学数千年 探幽发微四十载
——读席泽宗先生著《科学史八讲》
苍天有眼眷斯文
——读《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资深院士的回忆
“嫦娥奔月”的真实史诗
“平淡之中见新奇”的大家风范
既要“上榜”,又要靠谱
下篇 书外时空
抄书和偷听
我与图书馆:五十年小忆
书房故事 大象无形
科技图书出版的重镇
“王者之象”与敬业精神
“乐”在“苦”中无处躲
日食与书缘
艺林散叶和张冠李戴
缅怀戴文赛老师
忆郑文光
平易而不懈怠,亲切而无矫揉
故人佳译
漫话“科学大师佳作系列”
迎《天文爱好者》第300期感言
望断“基地”三十年
一代巨匠,为世人留下什么
——读《宇宙秘密》,忆阿西莫夫
真诚的卡尔?萨根
巴特?博克缘
“上帝粒子”不再是传说
相伴“哲人石”回首十年路
《数字杂说》的背景及其他
决意取得真经,便有路在脚下
从“梦天”的由来说起
十年盛事亲历小记
《追星》的创作理念与实践
许多往事令我感怀
【免费在线读】
前 言
英国思想家、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弗朗西斯?培根的一篇Of Studies,400年来引得世上多少读者竞折腰。数十年前读王佐良先生的译文(篇名译为《谈读书》),唯觉词清句丽,妙不可言,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这Of Studies,乃是培根存世的58篇论说文(《论真理》《论死亡》《论恋爱》《论嫉妒》等)之一。曩昔水天同先生着手翻译《培根论说文集》时,“适值敌寇侵凌,平津沦陷,学者星散,典籍荡然”,且1939年译成之书,到1950年才首次刊行。水译下了不少考证功夫,加了大量注释,给读者带来诸多便利。另一方面,鉴于水译用语的时代印记,在今天读来已难免有点拗口了。其中Of Studies译为《论学问》,开头几句是:“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的用处是幽居静养;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
再者,198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何新译的《培根论人生——培根随笔选》,从上述58篇文章中选译了26篇。其中Of Studies 篇名译为《论求知》。开篇译为:“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一文多译,各有千秋。读者尽可对照英文原著 (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英文版培根Essays) 细细品味,此处毋庸赘述。
有人评述,培根的那些论说文称得上是一种“世界书”,它不是为了一国而作,而是为万国而作;不是为了一个时代,而是为一切时代。这话自有相当的道理。但另一方面,阅历和处境不同的人,对培根论说文的感悟亦必有所不同。笔者以为,读这类书须持恬淡之性情;毋急功近利,方能品出真滋味。读后有所悟,才是真快活。
笔者尝应多家出版物之邀,撰文介绍书人书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作者近十余年来谈论书事之文章精选,共计50篇。它们皆与科学为伍,又有文化相伴,其笔调当可传达作者悠然阅读之恬淡心情,全书亦遂以《恬淡悠阅》冠名。书中上篇“悦读撷菁”,汇集了作者对数十种佳作的评介;下篇“书外时空”,包含了多篇与书籍密切相关却并非直接评书的文字。当然,不分上下篇也可以,盖因诸文虽情景不同,而旨趣则一:与读者悠阅共享也!
选这些文章时,考虑了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本来,科学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不恰当的教育把它们割裂开来了。半个多世纪来,这在世界上已有大量专门的讨论。无论中外,有识之士都想力挽这“两种文化”分道扬镳的颓局,这确实大有必要。我本人写过一本书,名叫《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曾获得了多种褒奖,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在《追星》的“尾声”中,我引用了林语堂的一句话:“**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我想,**的科学人文读物,不也应该令人“感觉不到科学在哪里终了,人文在哪里开始”吗?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很值得作者们多多尝试。
感谢科学普及出版社,将本书纳入“科学、文化与人经典文丛”。感谢吕鸣、王珅二位责任编辑精益求精的文字加工。“经典”二字重若千钧,笔者深感惶恐。但谈谈“科学、文化与人”却永远是一件乐事,愿与读者诸君共勉。
卞毓麟
2015年8月18日
作者: (英)约翰·多恩(John Donne)著;林和生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09
简介: 约翰·多恩,莎士比亚和弗朗西斯·培根的同时代英国同胞,玄学派 大诗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主教,其人其文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信仰 之内,他是追随耶稣的圣徒;信仰之外,他是文学和文化的大师。 1623年,多恩罹染瘟疫,凶多吉少。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凭藉纯金 般的信仰,恪守“尽心、尽性、尽意爱主”及“爱人如己”的诫命,他不 仅没被恐惧击垮,反而写下二十三篇“紧急时刻的祷告”(即本书),留给 世界一份辉煌的信仰见证与文学遗产,从中我们能读出他与瘟疫的相持、 较量、战胜,其间血肉模糊、惊心动魄、峰回路转:“藉着附近教堂的钟 声,我每天在他人葬礼上为自己悼亡”;“钟声响起,通过它告诉我:你 已死”;最黑暗的时刻,他挥笔写下那条不朽的感念: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 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 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 钟声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