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1 项 “张今” 相关结果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作者: 张今,张宁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文学翻译原理》(第一版)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根据翻译研究的第一次转向(即文艺学转向)的理论成果和第二次转向(即功能转向)的理论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撰写而成的。现在,作者又吸收了翻译研究的第三次转向(即文化学转向)的理论成果,对第一版进行了全面修订。修订版中既包括微观翻译研究的成果,也包括宏观翻译研究的成果,在文学翻译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独树一帜。
华盛顿·欧文(1783-1859),第一个有世界声誉的美国作家
作者: (美)华盛顿·欧文著;张今等编译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的作者华盛顿?欧文(1783―1859)是第一个有世界声誉的 美国作家,曾受到拜伦、普希金、狄更斯等著名作家的敬仰,被誉为 “美国文学之父”。本书的主人公乔治?华盛顿(1732―1779)是美国 独立战争时期的军队统帅,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有美国“国父”之称。 因此,这本传记可以说是美国的“文学之父”写美国“国父”的杰作。 欧文对华盛顿仰慕备至,他七岁的时候曾亲受华盛顿的抚顶之 爱,对此他感念至深,他的名字就取自华盛顿的姓,以致于不明底细 的读者误以为他与华盛顿有一种亲缘关系。欧文从49岁时就决心写 一部华盛顿传,临死之前始告完成,倾尽毕生的心血写下了卷帙浩繁 的《华盛顿传》。 由于他有较深的文学修养,叙事条理清晰,刻画人物 栩栩如生,同主人公和书中许多主要人物有亲身接触,并利用了同华 盛顿有关的大量资料,因而本书写得生动、翔实,有较大的文学价值 和史学价值。本书不仅是一部华盛顿传记,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 说是一部美国独立战争史。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大历史事 件,在这个壮阔的历史舞台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的纷繁的人物,那闪 耀着刀光剑影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 英姿,那力挽狂澜,化险为夷的政治家的风采,无不在作者的如椽巨 笔之下得到生动的反映。 华盛顿作为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历史人物 中独树一帜。他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舍弃富饶的庄园,投身于枪林 弹雨之中;他经受了多次挫折和失败,然而终于以一支装备极差、衣 衫褴缕、食不果腹的农民武装战胜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国军 队,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之后,又着力将各自为政的各个殖民地 组合成一个联邦国家,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在他身上集中着各种 各样的美德:立志高远,坚定不移;机敏睿智,温和稳健,遇事明断,主 持公道,英勇无畏,坚韧超群,诚恳待人,宽宏大量……这些优秀品 质,作为人类历史的遗产,值得后来人学习和借鉴。
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
作者: 张今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主要内容: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文化生活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化生活,又往往与作品的阅读、欣赏和使用联系在一起,在此过程中,人们免不了要复印文字作品、拷贝电影音乐、刻录软件光盘,在互联网时代,“上传”、“下载”也已经成为不少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以上种种行为,尽管表现形式各异,却都包含了复制他人作品这样一个共同的后果。一般说来,只要这类复制在目的或性质上限于个人非营利的使用、在数量上微不足道,就可以归入版权法上的私人复制之列。在模拟技术条件下,私人复制对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因此,在传统版权法的制度框架下,版权人不必、实际上也无权阻止社会公众的私人复制行为,在一般民众的观念中,私人复制几乎可以与“合理使用”划等号。
合成生物学与合成酶学
作者: 张今[等]编著
出版社:
简介: 合成生物学的兴起是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大事件。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其他学科注入了新的研究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分子酶学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的交叉和整合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合成酶学。张今、施维、李桂英、盛永杰、姜大志等编写的这本《合成生物学与合成酶学》共分7章。第1章合成生物学概述,使读者对合成生物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2章分子酶学工程概要,使读者对分子酶学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的关系有基本的了解;第3章、第4章和第5章详细介绍了合成生物元件、装置、基因网路和系统;第6章介绍合成代谢途径;第7章介绍合成酶学。 《合成生物学与合成酶学》可供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人员参考,也可用作生命科学学科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知识产权法
作者: 吴汉东主编;吴汉东[等]撰稿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 《知识产权法》是法学主干课程教材之一,由吴汉东教授任主编。原书撰稿人如下(以撰写章节为序):吴汉东、胡开忠、马燕、张今、张耕、蔡军。第五版问世后,我国于2010年再次修改了《著作权法》。同年2月修订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开始施行。此外,商标法领域亦出台了重要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文件。为此,《知识产权法(第6版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全书由主编吴汉东修改、定稿,肖志远博士为统稿做了许多工作。
编著者还有:施维、姜大志、盛永杰、李爽、孙妍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核酸酶学不仅是核酸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酶学的一个独特分支 。本书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介绍核酸酶学的基础、应用及发展趋势的专著 。内容涵盖核酸酶的结构原理和催化基础、自身剪切类核酶、自身剪接类核 酶、RNP类核酶、脱氧核酶、核酶和脱氧核酶的设计、核酶编码核肽酶和蛋 白质酶以及核酶与脱氧核酶的应用等。 本书可供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人员参考,也可用作生命科学专业 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著作权法
作者: 张今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简介: 本书立足于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对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原理、知识和相关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分析和研究,同时,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著作权法,重点章节引用了大量的真实案例,使本书做到了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者拥有数十年一线教学经验,这些经验在本书中得到了**的体现,从而使本书成为极适合教学使用的教材。
国民经济规划学
作者: 张今声,王希文,张虹主编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是国民经济学系列丛书之一,本书的宗旨在于系列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地进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为发展规划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可供参考的资料。同时,本书也可作为国民经济管理本科的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之一。 本书共10章,包括:总论;国民经济规划的理论基础;国民经济规划的核心——国家发展战略;国民经济规划体系和指标体系等。
国际法学习指导
作者: 闫洁琼,张维娟撰稿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本从书的特色主要包括: 1.名师与你分享学习心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和手段对于法学学习至关重要。中国政法大学名师张晋藩、刘金国、焦洪昌、张树义、刘心稳、李永军、张今、李东方、宋朝武、阮齐林、刘玫、宣增益、杜新丽、赵威等教授亲自撰文讲述学习方法,帮你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基础知识助你触类旁通。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本丛书理论知识部分包括基础知识图解、重点知识讲解两部分。 基础知识图解以图表的形式归纳、总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条理清晰、框架鲜明,真正做到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完整的内容,解决学习过程中总结笔记的烦恼。 重点知识讲解针对图表中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解析,内容全面、考点突出,体现与基础知识图解的内在关联性,抓住中心,宁精宁专,避免舍本逐末。 3.配套习题帮你举一反三。题在精不在多,因此,无论是针对期末考试的习题,还是考研、司考真题,本丛书旨在“一题一提示,一题一解析,题题设考点,题题高质量”。无论是基础记忆题,还是引申案例题,都将帮你举一反三,夯实基础。除每章的同步习题外,本丛书还将整个学科的综合测更多>>
History of aesthetics
作者: (英)B. 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著;张今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是一部比较详细而完整的西方美学史专著,对上自古希腊罗马,下 迄当代的美学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唯心主义 美学史现。重点论述了自然美同艺术美的关系,从论述美学史和美的艺术史 、自然美和艺术美、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史的关系入手,在对这些关系作了 明确阐述的基础上,按美学史发展的线索对各个时代的美学理论予以考察和 论证,并叙述了各个时期审美意识的特征以及这些审美特征赖以形成的历史 基础和现实条件。
A course in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作者: 杨莉藜编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1997重印)
简介:《英汉互译教程(套装上下册)》内容:修辞是语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语言美的集中体现。作为“原动力”,它在语言中处处留下它作用过的痕迹,讲翻译而不讲修辞,有的问题是难以说清的。作为“语言美的集中体现”,它决定了以“等值”、“等效”为宗旨的翻译活动必须在方法论中体现修辞功能的再现问题。陈望道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他研究修辞的动力之一是让许多翻译得很生硬的文章逼的,可见修辞与翻译关系之密切。宏观论之,翻译技巧本身就应是翻译的修辞技巧,因为翻译课的教学目的不是教人如何按原意说话,而是如何按原意更好地说话。基于这种认识,《英汉互译教程(套装上下册)》用不少篇幅来介绍翻译修辞问题。从教材建设上讲,有助于使翻译课从“语法课的补课”的地位上解放出来;从翻译实践上讲,可望对提高译文质量有所裨益。翻译课是一门实践课,教材应突出实践性。《英汉互译教程(套装上下册)》尽可能地减少枝冗的叙述,把空间留给译例和练习。奈达和纽马克都曾就译例在翻译技巧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做过精彩的阐述。就我自己的经验看,一本教材若无一定量的适当译例,其教与学的效果都不易保证。《英汉互译教程(套装上下册)》的针对性练习有二百余个,采用随学随练的编排方式,同时也注意到了多样性,以提高练习效果,书末另有五十篇分析与翻译材料。一本教材,其内容是否实用易学是很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体系严谨,条理分明,朴实可信。译学是一门广纳百川的学问,但作为教材似不宜写得新理叠出,天花乱坠。因此,编者对现代译论及相关理论做了番总结概括、条分缕析的咀嚼工作。嚼得不烂让人难以下咽,或嚼得太烂让人没胃口的地方,恐怕不能说没有。《教程》得以成书首先要感谢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博士生导师张今先生和著名翻译理论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审罗进德先生。从他们的著述和日常的教诲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开始走上研习翻译和译论的道路。书成之后,两位老师又在百忙之中撰写序言,为拙作增色不少。
用科学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简介:《用科学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的目的在于用科学方法揭开《易经》的全部重大秘密,包括易的起源,《河图》、《洛书》的秘密,《易经》卦序之谜等等。读者只要看一看《用科学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目录,就明白了。《易经》是世界文明第一宝典,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关注。如果我们中国人对《易经》的种种秘密都提供不了科学的解释,我们就无法向世界读者交代,也对不起我们的祖先。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易经》进行了潜心研究,写出这部著作。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作者: 许钧等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1
简介: 中国文学翻译最早可追溯到六朝时期,较为系统地译介外国文学则是近一个世纪的事。在这一个世纪中,一代又一代的译家奉献了大量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为吸取外国文学养分,促进我国文学的发展,增进中外文学、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拿季羡林先生的话说,“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在长期的文学翻译活动中,众多译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就译事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对翻译活动,文学翻译的特殊本质,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等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近二十余年来,我国翻译界日益重视对这些宝贵经验和独特见解的整理和思考,一些译家和翻译研究、教学工作者还对文学翻译进行了理论探讨,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如王佐良的《论诗的翻译》、许渊冲的《翻译的艺术》、张今的《文学翻译原理》和申丹的《小说文体学和小说翻译》等,为我们研究文学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能通过学习比较前辈优秀的译作,对他们留下的宝贵的翻译经验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和研究,借助文艺学、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文学翻译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基本问题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比较,进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作出合理的、科学的描述和阐释,对我们认识文学翻译的本质,把握、处理好翻译中面临的各种关系,采取各种可资借鉴的手段,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好翻译中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同时对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系统、科学研究,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Principl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9
简介:本书是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张今教授的一本关于文学翻译理论的学术专著,也可用作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翻译课教材及广大文学作品翻译工作者的重要理论参考书。全书共11章,对文学翻译的诸多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讨和系统全面的阐述,见解独到,观点精辟。尤其对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中的十个问题(即十对矛盾),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美学观点给予了具体的明确的回答。该书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术著作。本书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已多次重印。
Prototype - model translation theory
作者: 赵联斌,刘治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简介:《原型:模型翻译理论》内容简介:张柏然教授主张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将我们民族的翻译理论资源,输入到现代语境之中,与我们现代视野中的西方译论进行平等的对话与沟通,从中挑选出更符合翻译现象实际的理论范畴和命题,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和建构,从而创造出有中国理论资源参与的翻译理论新形态。”原型—模型翻译理论最初来源于西方的原型论,是中国的王宏强教授将其发展为原型—模型论,并运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张今教授又将其收录在他著写的《东方辩证法》一书中,并将其运用于语言学和文学翻译理论的研究中。这些都为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成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成立离不开中西现有译论的支撑和丰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既需克服掉自己的自卑心理,又需以谦虚的姿态和世界现有的理论共存,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理论多元化。
中国文化产业合同案例精选与评析
作者: 张今主编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简介: 张今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合同案例精选与评析》精选49个文化产业 的真实案例,涉及图书出版,音乐制作和表演,影视制作和传播,网络传 播,委托创作和著作权转让与许可各个领域。每个案例分析都包括关键词 、案情简介、法律分析、拓展分析和法律建议五部分,简要介绍案情,指 出争议焦点,作出法律评析,提供切实的法律建议,以期增进从业人员对 著作权法,合同法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工作中力避相关风险纠纷,以 保障我国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合同案例精选与评析》阅读对象:文化产业从业者。
电子商务中的商标使用及侵权责任研究
作者: 张今,郭斯伦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简介:《电子商务中的商标使用及侵权责任研究》从电子商务的实际问题出发,立足于酉标法基础理论,对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使用和商标侵权作详细、深入研究,梳理商标使用与商标侵权理论,明确商标使用、侵害商标权的本质及构成要件,并分析两者的关系。同时,作者对网络交易平台、关键词推广(竞价排名)等典型情形中的商标使用和商标侵权做出具体认定,以帮助实务界在司法中确认识和解决电子商务中商标使用和侵权的问题。
History of aesthetic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本书是一部比较详细而完整的西方美学史专著,此书对上自古希腊罗马,下迄当代的美学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它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唯心主义美学史现。本书重点论述了自然美同艺术美的关系,从论述美学史和美的艺术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史的关系入手,在对这些关系作了明确阐述的基础上,按美学史发展的线索对各个时代的美学理论予以考察和论证,并叙述了各个时期审美意识的特征以及这些审美特征赖以形成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
分子酶学工程导论
作者: 张今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3
简介: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分子酶学工程的原理、策略、方法、应用及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引论,蛋白质工程酶,进化工程酶,核酶和脱氧核酶,模拟酶,抗体酶,有机溶剂中酶的结构和性质,酶催化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有机溶剂中肽的酶促合成,酶快速反应动力学,光谱方法在酶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等。 本书可供从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化学和药学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教学工作者参考,也适用于综合性大学、医学和农业院校相关学科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
Selected works of Xu Kuangdi,On ferrous metallurgy
作者: 徐匡迪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八一三”日军侵占淞沪,父母亲携着2岁的姐姐以及腹中临产的我,匆匆逃离上海,随着难民潮艰难地向西南撤离。由于旅途颠簸劳顿,我于1937年底(12月11日)提早出生于浙赣交界处松岭的一座古庙中,没有医生和助产士,甚至没处去找农村的接生婆,只能由父亲在母亲的指挥下为我接生。当时,年轻父母既为家中新生的儿子高兴,又感忿于国家积贫、积弱,日寇烧杀抢掠和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致使老百姓处于如此浩劫之中,遂将我取名为“抗敌”,以铭记国恨家仇,寄望于子辈“男儿当自强,抗敌保家乡”。这个名字一直用到1944年我在昆明读小学二年级时,语文老师对我说:“日本侵略者失败已成定局,抗战胜利在即,我给你改个谐音的名字好吗?”随即用毛笔在毛边纸上写下:“匡迪”,寓意“匡扶正义,迪吉平安”,我高高兴兴地捧回去呈给父母亲看,他们都说改得好,就改用此名至今。说了一段与学术生涯毫不相干的开场白,无非是两个目的: 一是任何学术论文的作者都要署名,以示对论述及数据、结论负责,因此交待一下名字的来历,并非离题太远;二是我对祖国的热爱与赤子之心,始于童提启蒙学写名字之时,现在虽已过“天命”之年,每当提笔签名时,仍不敢忘双亲的期望与老师的教诲。 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亦算是经历丰富的一代。曾亲历过民族危亡的抗战时期;目睹了战后国民党的腐败和如火如荼的革命群众运动;参加过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欢迎解放军进城的行列,并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热情欢呼;更难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唱着“共青团员之歌”争相报名参加“军干校”的高昂民族精神;当然也受过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肃反、拔白旗、反右等政治运动折腾。直到“文革”时,少数人如我,被作为修正主义的“苗子”,一下子变为运动的“对象”,多数人则为没完没了的派性斗争感到迷惑,或因“亲朋好友”成为运动对象而退为观望(时称“逍遥派”)。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我们恰值中年,挑起了教学、科研承前启后的担子,重新沐浴着科学春天的阳光。少数幸运者如我更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幸出国进修、出国工作、出国讲学,使科研方法、学术水平有了极快的提高。 我之所以能做一点学术工作,其基础始于良好的教育。由于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教育十分重视,回想起来,读过的小学(联大附小、杭州天长小学)、中学(杭州市立中学、省立杭州高级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中、小学。除了师资一流、学风严谨,学校还有过许多名师(如杭高有过鲁迅、陈望道、陈建功、夏丏尊、李叔同、丰子恺、崔东伯等),亦出过不少名人。学校弘扬的是奋发、求实、俭朴的治学精神。1954年我报考北京钢铁学院,在江南水乡长大的我,其实并不知钢铁冶炼为何物,单凭着为祖国工业化奠定物质基础的理想,跨进了“钢铁摇篮”(首届校友赠礼刻成大理石碑,嵌在主楼大厅壁上)。五年(1954—1959)大学生活,尽管经历了肃反(1955年)、反右(1957年)、大炼钢铁(1958年),但整个教学过程还是完整和严谨的,特别是1954—1957年,教学秩序十分正常,肃反和反右仅利用了暑假2~3周,到1958年大炼钢铁时,由于我们是第一届四年制改五年制(1957年改),课程已基本上完,只占用了部分专业工艺课的教学时间。经过以后的工作检验,特别是80年代初去英国帝国工学院做短期访问学者和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任客座教授时,深感到自己在大学本科所学的基础,不仅不比这些世界名校差,有些方面,如普通基础课(特别是数学、力学、热力学等),由于做过很多题目、作业,学得比他们更扎实。我至今难忘卢兴阶老师讲高等数学时,在180人的阶梯教室中,他居然能从某个学生的游离目光中发现他未跟上教学进度,从而风趣委婉地重述要点,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仰;我亦清晰地记得,力学老师王显祖遒劲的板书和不用尺画的力的分解图(不但线条直,连角度都很准),特别是他言简语赅的讲课风格,使学生不用赶着记笔记,而是在等着他的下一句话,课后再看课堂笔记,则是一篇精练的文章;物理化学是一门公认难学的课,特别是热力学部分,但高贻善老师把它讲活了,不但概念清晰严谨,例证与推演详实,而且每节课讲完,留下5~10分钟进行小结,有时他还让一位同学先小结一下,其他同学做补充,最后由他点评。我在“文革”后期(1974—1976年),因夫妻分居两地,住在集体宿舍,晚上闲时甚多,当拿出大学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笔记复习时,惊喜地发现,一学期中高老师曾三次叫我起来小结,而是日晚我都在笔记本上专门作了回忆记录和老师的点评,可见高老师的教学在我心目中激起多大的回响和共鸣。 钢院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当时学校除了严格的课堂教学外,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年级时,每周半天金工实习,车、钳、、铣等各种床子都独立操作过。铸造更要从制泥芯、砂型、配箱,一直到化铁炉熔炼铁水和抬包浇注都要学生独立完成。专业方面的实习更加系统,二年级暑假的认识实习,要对从“原料—烧结—焦化—高炉—平炉—铸锭—开坯—初轧—精轧”的整个生产流程,到煤气厂、电厂、水厂,火车车辆调度场等辅助系统,都一一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主要参数。当时的青年学生“不知天高地厚”,人人都以“将来当总工程师时需要”为由拼命地问和记,结果实习结束后,工厂保密科把大家的笔记本都收了起来,说是其中涉及国家重大机密,不能留给学生自己。三年级生产实习是分专业进行的,我们冶金系是炉前工实习,从最粗重的渣坑清理、平台清扫、撬炉门、堵出钢孔,一直到炉前吹氧、取样、测温、扒渣、合金计算、补炉等都要学会操作。当时,炼钢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低,尤其是电炉,除了主要金属料由料篮从炉顶加入外,其余各种辅料(石灰、萤石、矿石),以及铁合金都要从炉门外3~4米处用铁锹扔入。每当炼不锈钢时,烤红的1~2吨微碳铬铁要从炉门扔进去,这可是一个考验操作工体力、技巧的“绝活”。看到炼钢工们龙腾虎跃的优美动作,使我们羡慕不已。由于当时铬铁是进口的,价格很贵(每一锹都超过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所以我们是没有资格去扔的。为此,实习返校后,我们在学校宿舍外树了一个木制的“炉门框”,并从基建处要来两小车石块,炉门框两边4米外,一边站一人,开始了“扔锹练习”,有的同学还学着工人师傅的各种“花式动作”,引得旁观者叫好、嬉笑。今天看来,当时的大学生似乎傻得可笑,或问为何不搞技术革新采用机械化投料?殊不知那是一个“劳动神圣”、“知识分子必须通过艰苦的体力劳动方能脱胎换骨、改造思想”的时代。四年级是炉长实习,除了跟班劳动外,主要是学习炉长如何全面掌握及判断炉况,指挥一炉钢的冶炼全过程,这里主要是如何和炉长交朋友,不然的话他会讨厌你老跟着他。同学们纷纷进行家访、谈心、拜师。那时的人都很真诚、率直,当工人师傅知道我们是决心学好本领、献身钢铁事业时,大家就掏心掏肺地结成对子,手把手地教起我们来。那一个月的时间真叫人终生难忘,我们这群只会纸上炼钢的大学生,在离厂前居然“独立自主”地炼出了两炉优质合金钢。那种喜悦和兴奋的心情,在以后的岁月中极少出现,因为那是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才学到的啊!五年级是毕业实习,做工厂设计的同学到工厂设计科或钢铁设计院,做科研论文的则到工厂的研究所或车间技术组,分别收集论文所需材料并进行现场试验或测试,两个月后,回校完成图纸或论文工作。我是带着深深的怀念和美好的感情来回忆20世纪50年代大学时所受的教育的,诚然,岁月更替,科技飞速发展,现在的钢铁冶金已经完全机械化,并部分实现了信息化。在有的人看来,这些陈年旧事不值一提,甚至是幼稚可笑的。我亦时时警觉自己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决不可固步自封,沉溺于传统的思维定式之中,但我还是认为实践环节教育最根本的教益,并非在学习操作(终究会用机械化、自动化代替),而是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怎样治学。我当然不主张今天学冶金的大学生再去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现在已不需要的手工操作技艺,但我仍坚持我的研究生必须到现场去实习,不仅在炉前操作室摁按钮,而且要走出控制室到现场去感受生产过程,那里还有许多在电脑屏幕上、各种传感器显示不出来的东西。因为所有控制系统都是滞后响应的,即发现某参数偏离控制范围时,才做出调整,它们至今还不能完全代替人在实践经验中形成的预警判断,更何况探头(传感器)也有失误的时候。1984年5月我在瑞典scan瞝ancer公司工作时,曾在英国bsc的recomby厂为北海油田生产抗硫化氢腐蚀的厚壁钢管,其硫含量应低于10ppm(≤0。001%),采用喷射冶金过程处理。按合同规定,出钢温度应≥1650℃,但其中有一炉出钢时,我通过炼钢镜(国内带去)判断温度只有1600℃左右,甚至更低,于是提出停止钢包喷吹处理,否则可能冻包。英方炼钢分厂厂长察看了操控室自动测温记录后,用了一句英国式的幽默:“但愿这次是你的眼睛不准”,并要按原计划进行喷吹,我则坚持这一炉不列入“试验供货”计划,他决心和我开个玩笑,在炉前记录上写下“徐教授认为这炉温度不够”并要我在下面签字,我毫不犹豫地签了,结果果然有近200吨钢水冻在包中,造成一次较大的事故。自此以后,每试验炉号出钢时,他们总要我用“中国眼镜”看一看温度如何,大学生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内容,但作为对我专业培养影响最大的,我看就是基础课扎实和崇尚实践精神的养成。这方面除了教学计划安排以外,老师的言传身教亦是榜样和鞭策。朱觉教授当时是留美归国的名教授,但仍以近60岁的高龄带我们下厂实习,特别是他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孜孜以求的实干精神,成为我国电渣精炼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关玉龙教授当年风华正茂、才气横溢,听他讲课确实是一种享受,尽管他当时体力不如我们年轻的大学生,但他对炉前工艺的判断和感觉,使他在学生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从1959年大学毕业,一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我所从事的是专业教学工作,从带试验、带实习开始,一直到主讲专业课,指导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对我思维逻辑性、表达条理化,以及不断查阅文献资料的习惯大有裨益。期间,亦参加过国家组织的航空用不锈钢管、军用轴承钢质量提高,以及薄壁氧气瓶钢的研制与生产,前两项还得了国家奖。但当时是三结合的联合攻关组(军队、工厂、院校),人人皆不署名,发表的文章亦自然是以攻关组名义,故不能收入论文集。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1978年,我和同事倪德麟在冶金部钢铁司的主持下,举办了为期一月的“超高功率电炉与炉外精炼”高级研修班。参加者都为各特钢厂的技术骨干,在这个研修班上所总结、介绍的是国外主要特钢厂采用这两项最新技术的情况,并编译了一百多篇国外文献的阅读材料,使当时久闭国门的钢厂技术人员耳目一新,约有一半参加者后来成为工厂的总工、技术副厂长及厂长。稍后,我又应上海金属学会之邀,在上海科技会堂举办钢铁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系列讲座,每周半天。斯时,国外已有钢铁冶金过程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以适应计算机过程控制的建模需要,而“文革”前、“文革”中我国高校冶金教材中基础理论与工艺技术严重脱节,理论只能用来解释工艺的缘由而不能定量、定时的指导工艺。这一个系列讲座是以国外的理论模型成果为例,分析了整个冶金过程各种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并加以定量计算。结束时,要求一百多位参加者,结合本职工作撰写一篇运用理论解析冶金工艺过程的文章,由于参加讲座者多是各钢厂的技术骨干,写出的论文丰富多彩,不少还成了升高工时的代表作,论文绝大多数发表于国内和上海的钢铁冶金期刊。 1981年至1985年我先后到英国和瑞典从事喷射冶金的基础研究和工艺开发,由于所得成果与同事共同申请了英国、瑞典的专利,特别在瑞典sl公司任职期间,签有技术保密协议,故而此阶段鲜有文章发表。在此期间因工作之需,除瑞典外,还出差到过英、德、荷、芬、挪、俄、匈等七国,共计三十多家钢厂,并出席了多次国际冶金博览会、国际钢铁大会,广泛了解了世界钢铁工业的状况,亦结交不少钢铁界的著名学者、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他们的研究工作中汲取了十分有益的营养。这里我要特别提到对我学术生涯影响最大的三位教授,首先是瑞典皇家工学院的埃克托普(sven ektorp)教授,他是一个充满各种创新思维的理想主义者,不但是喷射冶金、熔融还原的始作俑者,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实验室里建立了薄带连铸的试验装置,我从他身上学到的是对传统钢铁冶金技术不断创新的精神。埃克托普教授家住斯德哥尔摩郊外,他家的花园很大,在草地与花圃的一角,耸立着一座8m3的小高炉,当有外国代表团来访时,他会请我们这些皇家工学院的教授、研究生帮他一起为高炉鼓风、上料、点火做好准备。待客人到达时则打开出铁口,放出炽热的铁水,铸出一块镌有他名字的铁块,作为纪念品,并为此十分自豪。当我告诉他1958年大炼钢铁时,我在甘肃永登山区建了60座几乎一模一样的“袖珍高炉”,并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个多月时,70多岁的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说:“那我是用了中国人古老的炼铁技术啦!”第二位是我十分敬重的前日本东北大学冶金系主任不破先生(fuwa),不破先生出生于日本名门望族、外交世家,辛亥革命前其祖父曾帮助过孙中山先生,上世纪50年代初先生毕业于东京大学,旋即赴美国mit,在当时冶金学巨匠奇普曼(j。chipman)的指导下从事冶金物化研究,他与奇普曼教授共同完成的钢液中碳氧平衡曲线即[c][o]=0。0022(1600℃),是钢液精炼过程的经典之作,无论转炉炉内反应,真空处理中的沸腾脱碳、脱氧,都证明了这一研究的科学性、正确性。不破先生是位学识深渊、言谈儒雅的谦谦君子,我们第一次相逢于德国杜赛尔多夫的国际钢铁会议,他误认为我来自美国,连续问了我许多美籍华人教授的名字,当我说明我来自中国大陆时,他忙着鞠躬道歉,并详细地询问了我的工作经历,热诚邀请我去日本考察、讲学,因我当时在瑞典工作而未能成行。不破先生治学严谨,以他的地位、阅历来看,他发表的论文总量不多,但质量很高。他曾以“先辈”(日语中对长者的尊称)的口吻批评日本钢铁冶金界现在有一批“paper professer”和“conference professer”,光写文章应付各种会议。1988年我访日时,他早已从东北大学退休,转到新日铁公司任首席顾问、日本金属学会名誉会长。以他这样高的身分竟然亲自陪同我参观了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我去仙台(东北大学)、名古屋(名古屋大学、新日铁名古屋制铁所)等地参观时,老先生一直送我到列车上,真使我这个无名后辈汗颜不已。第三位是欧特斯(oeters)教授,他那时任教于柏林工业大学,我曾推荐过一位硕士到他门下攻读博士,故在欧洲工作时,常顺访他的实验室。欧特斯教授有着日尔曼民族特有的工作严谨、不苟言笑、诚实守信的特点,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对实验设备的设计十分重视和认真检查,因而保证了科研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我三次去柏林,他的接待日程几乎是一样的参观实验室—由他的博士生报告各自的工作—工作午餐—请我作报告,他自己则总是静静地听,而在我报告后,他却第一个提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回国后曾两次邀请他访问中国,他亦要求类似的日程安排,我当然是“主随客便”,遗憾的是当时中国博士生的英语水平较差,结结巴巴的讲述尚可事先背熟,等到他用德语口音浓重的英语提问时就“抓瞎”了,还得靠翻译帮助。顺便说一下,这三位我最尊敬的国外冶金专家学者竟然都是我母校的客座教授,所以无论从年龄、从学识乃至师生有序来讲,他们都当然是我的老师。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回国后,直到上世纪末的15年,是我学术工作的高潮期,在国外汲取的知识和受到的训练很快迸发出来,研究的重点也从冶金工艺转向应用理论基础和某些创新性领域。当时我们上海工大的研究集体有两个共识: 一是决不做“撒网捞鱼”式的研究,而是事先经过周密的热力学、动力学、热平衡计算,争取从实验室的条件试验后,一次进入工业规模试验。如在转炉中“熔融还原生产不锈钢母液”的工作,是从条件试验和理论计算后,建立试验吹炼的过程模型,在25吨氧气复吹转炉上一次试验成功的,其中母液中铬的增长、温度和渣中氧化铬含量的降低与计算机模拟曲线基本吻合,特别是吹炼终点更是完全一致;二是从学校和学科梯队的实际出发,只能找一些新的领域重点突破,而不可能“全面出击,配套成龙”。于是,先后选择了喷射冶金、熔融还原生产不锈钢母液、特殊物理场下的凝固和利用高温raman谱仪及与相图计算方法相结合,来测定、推算高温熔渣中的结构和组元活度等。“强磁场下金属凝固行为”及“高温raman谱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从2001年以来,我已有两位从事钢铁冶金学科领域研究的博士生的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年评一次)。 1995年我担任上海市市长以前,不管我在哪个岗位工作,每周仍回实验室半天,直接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即使1995年后,对于我名下的研究生,我还是要亲自面询研究进度、审查开题报告、批改博士论文,并对要求我署名的文章,一律亲自过目。凡不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或未指导、参与过工作的文章,即使出自我的梯队的成员,也决不挂名。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多年合作、肝胆相照的蒋国昌教授,从1995年起他在创建上海大学钢铁冶金实验室和指导科研集体的日常工作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勤奋又锲而不舍的精神使高温raman谱实验室从无到有,不断提高,现已可和国际同行对话、交流。在我们的梯队中还有一批年轻的博导教授,他们各有专长、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在若干领域崭露头角: 任忠鸣和邓康教授在强磁场下金属凝固的科学现象、丁伟中教授在金属氧化物的选择性还原、洪新教授在冶金过程节能和过程自动化、翟启杰教授在超细晶粒凝固控制等方面都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任忠鸣教授还先后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和长江学者计划的特聘教授。更值得高兴的是中科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周国治先生已于近期加盟这个集体,成为梯队的学术核心和领军人物。相信尽管我已离沪,但这个国家与上海市共建的重点实验室仍将奋勇前进!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中国已从什么钢材都要进口的农业国,发展成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这是几代钢铁工作者心血的结晶。我跨入钢铁冶金学科,今年是50周年(从1954年进大学算起),上海大学出版社从我已发表的钢铁冶金方面的论文中选出有代表性的论文编辑成册,我十分感谢出版社编辑和领导的关心与厚爱。“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这只能算是一个热爱和献身钢铁事业的中国科技工作者走过的足迹的记录吧!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科学出版社,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1997重印)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译林出版社,2001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9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