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7 项 “张振玉 译” 相关结果
京华烟云
作者: 林语堂著;张振玉译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2009
简介: 林语堂先生英文著作25种,以京华烟云份量最重,将近代中国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风貌。这一本书是历来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最忠实、最巨丽、最完备、最重要底成绩。它是忠实的,毫不隐瞒一切真情;它的笔墨是豪放瑰丽,对于古往今来,都有透澈的了解与体会。 本书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暴呈中国的一切困恼纷扰,但由于此,也正表示我们对国家未尝放弃我们的希望!无需加以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诚盼此书将给予吾人以深刻的启示,将我们深植于往昔的根蒂,开出灿丽的鲜花!”
Red peony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2013
简介: 1. 滚滚红尘中,唯爱情是不朽的华章;铅华洗尽后,平淡真实的幸福即成向往。 2. 名家经典林语堂小说作品,最具情感深度的惊艳华丽之作! 3. 牡丹是林语堂笔下至为任性、悲烈而又寂寞的女子,她爱得疯狂、决绝,不顾旧时代的礼教传统,完全追逐自己内心的感受;她颠覆了旧时代赋予女性温顺贤淑和克己复礼的形象,每一次情海浮沉,都不禁令人唏嘘,却也表现出了一种随性而真诚的张力。 4. 《红牡丹》不是一部“香艳”的小说,而是一部展现内心冲突、充满交涉与妥协的成长史,它把人们内心对感情的矛盾与挣扎在牡丹身上放大并投射出来,微妙地演绎了人们面对感情时常有的心理状态与变化。
红牡丹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小说以牡丹为惟一的主角,梁孟嘉、安德年、白薇、素馨为副。全书以 牡丹婚姻不幸丧失后之祭礼始。继因性之需求,情之苦闷,交相煎迫之下, 数度追求男人。先与堂兄孟嘉相爱,继与婚前相识之情人金竹绝情。后偕妹 素馨随同堂兄孟嘉由杭赴京。嗣嫌堂兄过于斯文儒雅,乃私恋拳术家傅南涛 。南涛因伤妻致死入狱。得初恋爱人金竹病重消息,牡丹乃至堂兄不欢而别 ,南返杭州。在自津至沪轮船中,又与同船一大学生谈爱同眠。返抵杭州, 旧情人金竹已病入膏肓,牡丹虽痴情以自京带来之上等药物相救,终以药石 无灵,金竹终含恨而逝。开吊之日,牡丹亲至金宅抚棺恸哭,为金竹妻窥破 ,揪打纷乱中,牡丹逃去,此项新闻,遂传遍全城,《红牡丹》谣亦流行于 茶楼酒肆中。牡丹于失望中与杭州诗人安德年相遇,颇似文君相如,又一番 热恋,几至私奔上海。安德年旋遭子丧,妻悲痛万分。德年与牡丹不忍陷妻 于绝境,乃斩断情丝,毅然分手。牡丹芳心欲碎,胆裂神摧,乃归真返璞, 扫尽铅华,隐居小镇,教书为业,孰料竟为盐商绑架。孟嘉托青洪邦大哥探 听,知牡丹被隐匿于长江口一小岛。孟嘉又求江苏巡抚派海军前往援救。德 年孟嘉二旧情人皆随船往救,牡丹始逃离匪窟返京。牡丹历 更多>>
纪念林语堂诞辰120周年私藏本:孔子的智慧
作者: 林语堂 著,张振玉 译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2015年5月
简介: 本书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全书共分11章,文字风格则是前后一贯的论辩,讲诉林语堂先生对孔子思想的解读,本书完整地表达了林语堂的孔子观,也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了儒家学说。 林语堂的知名度,不言而喻;他的作品,无需多言。广大文学爱好者,对他的作品始终都有非常持久的热情,相信配合合适的宣传契机,定会让此书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京华烟云.上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
简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平常心、坚守自己的声音、无言的境界。其内容包括:一朵花的沉思、每天都是一份礼物、在一叶花瓣上细数阳光等。
武则天正传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简介: 唐太宗雄才伟略,擘画经营,袭杀同胞兄弟以登极,开创了大气磅礴的盛唐帝国;然而,几十年后,太宗侍女武则天却篡唐代周,在传统封建的父系社会中,建立了一个女性当主宰的崭新帝国…… 历经太宗、高宗两朝,武则天坚韧沉着,从才人、昭仪到皇后、天后,终成中国五千年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她冷酷无情,任用酷吏、诛杀权臣,为剪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几乎将皇宫变成了阴谋与暗杀的场所;但待权力稳固,她却也礼贤下士、知人善用,未使国家遭受过重大的变故。 历史的迷雾遮掩了她“日月凌空”的光辉,乱伦惑主、杀女屠兄、废帝篡位……尤其是放荡不羁的私生活,似乎成为她洗刷不去的污点。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已很难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中国历史五千年,只有武则天一位女皇帝。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关心这个女人,去看一看这段历史。
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
作者: 林语堂著;谢绮霞,工爻,张振玉译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是林语堂探求宗教经验的记录,记述其在信仰上的迷惘与探索,对儒、道、佛的磋研,对先往圣哲言论的探讨,及对宗教的讨论等。 本书不是为那些没有时间谈论宗教,且永远不可能加入追寻行列的人而写,……也不是为那些完全满意于他所了解的,自觉已有可靠的寄托,那些永不会有任何疑虑且自满自足的基督徒而写……我只对那些会问“在这次旅行中我们到哪里去”的人说话。
作者: 张振玉译
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 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欲望,以至于秽闻不断;争权夺势的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她是有史以来最有威权最伟大的女人,又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帝王。对此,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了解这个女人,去阅读她那段历史,去看她怎样从一个才人变成一代女皇…… . 关于《武则天正传》林语堂曾经在原序里说:“我不是把本书当作小说写的……书中的人物、事件、对白,没有不是全根据《唐书》写的。不过解释说明之处,则以传记最客观的暗示含蓄为方法。事实虽然是历史上的,而传记作者则必须……凭籍头脑的想象力而重新创造,重新说明那活生生的往事。”...
Leaf in the Storm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六月时节,丹妮返抵洪山,继续从事难民屋的老工作,一身白衣,为夫服孝。姚家决定给凯男五万块,现在丹妮有足够的资金开展工作了。时间一月一月地过去了。丹妮逐渐恢复了元气。分娩时刻将临,她下山住在木兰家。九月一日,敌军正向汉口进逼之际,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同时甜甜儿已光荣地取代了苹苹在丹妮心中的地位,他哥哥也设法来洪山与大家团聚。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
风声鹤唳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2010
简介:暴风雨般的侵略战争,如狂风扫落叶般侵袭着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恨不能遍及每一个角落,让人不得喘息。在凄苦的境遇下,无助的百姓挣扎着寻找那一丝暖阳,渴望一处暂时的安息之所将他们收留。小说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描述了姚家风流倜傥的二少爷博雅,与个性飞扬、不羁的丹妮(梅玲)历经万种风情、战火硝烟的故事……本书的女主角丹妮是一个《飘》中郝思佳式的人物,同样都经历了爱情的相思之苦、战争的鲜血摧残,但意志愈来愈坚定、不屈。但所有的一切在战争这个大背景中,都显得那么渺小,书中人物的感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经历了重重考验。世界像鲜花一样美好,生命像阳光一样灿烂,而我们只有如野草一般劲生,才能开凿一个新生的世界。
中国传奇
简介: 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是著名国学大师,也 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还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 学奖被提名人。林语堂文集是迄今为止,收录林语堂作品最完整、最具典藏 价值的经典文集,其一生经典著述在国内首次全文出版。该文集开最早小品 文文学先河,融汇东西文化;其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 ,千姿百态,是众多文学家学习的楷模。 本书为该文集中的其中一本,是影响林语堂一生创作的传奇经典。书中 古代中国的神秘、浪漫和惊人的创造力,无拘无束的心智和想象,异世之美 折服西方。
最美英文抒情诗
作者: 张振玉 译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2014-1-1
简介: 《最美英文抒情诗》是张振玉先生几十年翻译英美著名诗人之代表作的汇总。《最美英文抒情诗》近200首,先是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听取意见,之后又根据各方意见,仔细打磨润色:先生说:“全集编稿完毕,最后稍事浏览,发现拙译之中。尚有少些‘琢磨’得私心窃喜之涛句”我们从先生的谦逊中感受到他对门己译作的严谨和得意、我们阅读这些译作后,充分体会到,先生的,“得意”正源于先生的“功力”将英文诗歌翻译得如此朗朗上口,音、意、神俱佳,实在难得慢吟细品,实在是一种享受。
奇岛
简介: 林语堂的《奇岛》是海外较早涉及文化乡愁主题的代表作,也是美国华 文文学中的著名小说。故事的背景被置于与世隔绝的泰勒斯岛,岛上的居民 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文化背景的不同,促使性格各异,但他们之间却能和 睦相处。实际上,它是作者构想的一个乌托邦镜像。 《奇岛》的主人公劳思是奇岛上人们的精神领袖,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 了林语堂理想之中的主人公应具有的文化素养、个性品质。这种素质和品质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在岛上人们的眼中,劳思秉承着儒家高 雅的智慧,有着老庄超脱澄明的心境。这是一部读之让人神往,令人陶醉的 小说。
林语堂自传
作者: 林语堂[著];工爻,谢绮霞,张振玉译
简介: 在《林语堂自传》里,林语堂先生谈到他的读书习惯,说他“不喜欢 第二流的作家”。要么读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这些高尚一流的,要 么就读民间歌谣和苏州船户的歌曲。认为那些才是文学思想和生命的源泉 。这种见地是有一定道理的。作家余华也曾经提到要阅读经典,这跟林语 堂的阅读提倡可以说是一致的。作家张炜说有必要重读四书五经,同样也 是对经典价值的再确认。而经典著作,当然多数出自一流作家之手。林语 堂先生还谈到他读书很少,但是读一本书就读透它,务必吸取书中自己认 为相同或可以接受的有益的思想或观念。因此他相信自己“读一本书得益 比别人读十本的为多”。
简介: 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是著名国学大师,也 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还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 学奖被提名人。林语堂文集是迄今为止,收录林语堂作品最完整、最具典藏 价值的经典文集,其一生经典著述在国内首次全文出版。该文集开最早小品 文文学先河,融汇东西文化;其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 ,千姿百态,是众多文学家学习的楷模。 本书为该文集中的其中一本,是本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寡妇惊世 骇俗的风流艳史。
Leaf in the storm
简介:母亲是波斯猫、父亲是梨花猫,许爱咪在向心爱的花学长告白时,发现自己竟然长出了尾巴和耳朵。许爱咪以为自己是妖怪,但听说猫族禁地——圣灵武术学校有一颗可以让自己实现愿望的万能珠之后,她决定去这个学校学习武术。
武则天传:图文版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简介: 《武则天传(图文版)》由国学大师林语堂亲自操刀,再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从侍女到女皇,极致巅峰,一路坎坷,纵横天下五十年,无字碑一座,是非功过任评说。一个集合残忍与智慧的女人,一段承载光荣与梦想的人生,百年和昳文章论,妙语从头评是非,宿疾不因尊者讳,穷源人性入三分。她临危不慌,计算精确可靠,稳打稳乱,方寸不乱。残忍与聪明、疯狂与冷静,在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身上得到了惊人的统一。不同的人会对这位中国的第一位女皇作出不同的评价。
简介: 《红牡丹》则人物极少,其中以牡丹为惟一之主角,梁孟嘉、安德年、 白薇、素馨为副。故全书笔墨百分之九十以上,几尽集中于牡丹一人之描绘 。全书以牡丹婚姻不幸丧失后之祭礼始。继因性之需求,情之苦闷,交相煎 迫之下,数度追求男人。先与堂兄孟嘉相爱,继与婚前相识之情人金竹绝情 。后偕妹素馨随同堂兄孟嘉由杭赴京。嗣嫌堂兄过于斯文儒雅,乃私恋拳术 家傅南涛。南涛因伤妻致死入狱。得初恋爱人金竹病重消息,牡丹乃至堂兄 不欢而别,南返杭州。在自津至沪轮船中,又与同船一大学生谈爱同眠。返 抵杭州,旧情人金竹已病入膏肓,牡丹虽痴情以自京带来之上等药物相救, 终以药石无灵,金竹终含恨而逝。开吊之日,牡丹亲至金宅抚棺恸哭,为金 竹妻窥破,揪打纷乱中,牡丹逃去,此项新闻,遂传遍全城,《红牡丹》谣 亦流行于茶楼酒肆中。牡丹于失望中与杭州诗人安德年相遇,颇似文君相如 ,又一番热恋,几至私奔上海。安德年旋遭子丧,妻悲痛万分。德年与牡丹 不忍陷妻于绝境,乃斩断情丝,毅然分手。牡丹芳心欲碎,胆裂神摧,乃归 真返璞,扫尽铅华,隐居小镇,教书为业,孰料竟为盐商绑架。孟嘉托青洪 邦大哥探听,知牡丹被隐匿于长江口一小岛。孟嘉又求江苏巡抚派海军前往 援救。德年孟嘉二旧情人皆随船往救,牡丹始逃离匪窟返京。牡丹历经风险 ,厌倦人生。时妹素馨已嫁堂兄孟嘉,乃随孟嘉返京。时南涛已刑满出狱, 与牡丹又相见,遂约定成婚。本书以牡丹修书邀至友白薇夫妇北上观礼作结 。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10,1992.3重印)
简介: http://www.duxiu.com/showbook?SearchNo=2&dxNumber=000001108285&d=ED79198C53C124682D59CE038F8F74DA&sw=%BE%A9%BB%AA%D1%CC%D4%C6&showbook=1&cf=mk
苏东坡传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The gay genius Lady Wu
作家出版社,1995
Moment in Peking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
苏东坡传:图文版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东方出版社,2009
作者: 林语堂著;工爻,张振玉译
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万卷出版公司,2013
The Gay Genius
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