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十六帝
作者: 张玉敏,何小东编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简介:朱元璋为刘德放牛,也仅仅是为了有碗饭吃而已。当时淮河流域大旱,
年景歉收,辛苦耕作一年所得,缴罢租子便所剩无几,朱家只得“取草之可
茹者杂米以炊”。十三四的少年正是饕餮的时候.几碗野菜羹哪里吃得饱肚
子。朱元璋饿着肚子放牛,每每至太阳西斜方才回村,刘德还经常嫌牲口喂
得不好,对他呵斥责骂。这种种现实使朱元璋从小仇视地主,并认识到地主
阶级的贪婪是民不聊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后他虽然转化为地主阶级利益的
保护者和最高代表,但仍然能够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而对地主提出警告: “
朕为尔主,立法定制,使富者得以保其富,贫者得以全其生。尔等当循分守
法,能守法则能保身矣。毋凌弱,毋吞贫,毋虐小,毋欺老。”并明令限制
和打击那些“欺凌小民,武断乡曲”的豪强地主。
传说《龙兴慈记》中则有这样的记载:一日朱元璋与同为放牛娃的周德
兴、汤和、徐达一起放牛,还不到黄昏时候,肚子里那几碗野菜汤便早消化
掉了,饥肠辘辘,大家都说要是能像刘德那样有一顿油花花的肉吃就好了。
于是,受到鼓舞的朱元璋自告奋勇,将刘德家的一头小水牛牵出数刀杀死,
周德兴打柴生火,汤和与徐达帮朱元璋剥牛皮,不一时小水牛已成了烤牛肉
。大家饱吃一顿,等抹去了嘴上的油,方才担忧起来,把牛吃了,如何向刘
德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