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of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1949-2005
作者: 张磊主编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简介: 中国自1949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
经济落后、一穷二白的国家变成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伴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极大
缓解。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
亿减少到2005年的2365万,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5年的
2.5%。按照世界银行1天1美元的标准衡量,贫困人口也从1990年的2.8亿下
降到2004年的7600万。中国举世瞩目的扶贫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
同。
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农村贫困,大量的贫困人口聚集在农村。城市
贫困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才开始出现的,
但如果按照可比的贫困线标准衡量,城市贫困人口远远低于农村贫困人口
的数量。世界银行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低收入线
标准并且在凋整了城乡间生活费用的差距后测量,农村的贫困人口占全国
总贫困人口的比例高达99.2%。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的1天1美元的贫困
标准来估算,农村贫困人口占贫困总人口的比例为99.4%。鉴于中国的贫困
问题主要是农村贫困,本书着重讨论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城市贫困问题只
做概要性描述。
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变化,中国的扶贫开发经过了
漫长的历程,这一历程可以划分成几个特征明显的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
立初期,长期战乱遗留下来的是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为了快速扭转这一
局面并赶超发达国家,在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
选择了以行政手段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同时确定了
优先发展资金密集型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对于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国来说,实施这种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发
展战略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农村合作化运动开始
到60-70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通过土地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集
体所有和农产品的指令性低价收购以及社区内的平均分配等制度安排,从
农业和农村积累了大量的资源用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同时在低水平上保
证农民的基本生存需要,使大多数人口免于饥馑,全国根本性的贫困问题
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和“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等战略性的失误,尽管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
发展,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但广大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普遍低下,数亿人口仍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中国政府放弃计
划经济体制而转向尝试把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用比较优势
发展战略替代了重工业发展优先战略,确立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
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执政兴国方针。中国政府开始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对购销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进行了改革,鼓励乡镇企业的
发展。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使多数农村人口受益
。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大缓解了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使大
多数农民摆脱了极端贫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85
年的1.25亿,7年时间减少了一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也使东部沿海地区
的经济迅速崛起,并由此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起飞。
当农村的改革所带来的增长和减贫效应减弱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
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生活改善状况又陷于停滞。特别在中西部的一些落后
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与沿海地
区农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政府于1986年正式启动
了直接针对贫困地区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计划。为此,从中
央到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机构,中央政府在全国确定了数百个重
点扶持的贫困县并制定了专门的扶贫投资计划,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
贫。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放慢,
但贫困人口仍然在持续减少。到1993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
,占农村总人口的8.8%。
为了加快扶贫开发的步伐,中国政府在1993年又启动了更加雄心勃勃
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向世界承诺:用7年的时间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
当时剩余的80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政府进一步强化了
扶贫开发并对扶贫开发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首先,增加了国定贫困
县的数量;其次,大规模增加了扶贫投资;第三,强化了部门定点扶贫并
启动了东西协作扶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