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2 项 “张纯一” 相关结果
作者:
出版社:
简介: 影印《诸子集成》前言 世界思想文化史无论分为印度、中国、西洋三大支,或东方、西方两大支,中国都是其中一大支的重要代表。而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许多祖师,几乎都属于先秦诸子。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开端,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辉煌灿烂的时期。先秦诸子或著书立说,或培育学子,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无论其内容、形式和学风,都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认为:不研究先秦诸子,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同样,不研究先秦诸子,也无法真正地了解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文化。不仅如此,要研究世界思想文化史,也必须对先秦诸子下一番功夫。这就是先秦诸子在中国和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编选一部较好的先秦诸子集著,对于学术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三十年代世界书局编印的《诸子集成》一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周秦之部,共收十六人、二十部书;下编为汉魏六朝之部,共收十人、十部书。“诸子”为什么不以先秦为限而要下及汉魏南北朝呢?它的理由是:“在汉魏六朝之际,诸子之遗风余韵,虽不及先秦之昌盛,要亦未尝澌灭也。降及唐代,印度精深微妙之内典输入我国,一部分思深之士,相率群趋,至是而诸子之风,始告衰歇。”于此可知,它是以先秦诸子的遗风,即本国古代思想文化为下限的。我以为,此书的选编基本正确,比前此出版的所谓《二十二子》、《二十五子》、《百子全书》等为好。所以,它受到人们欢迎,流行颇广。现在,上海书店决定按原版影印发行,以应学术界的急需。这是一件大好事。我以中国历史尤其思想文化史研究者的眼光来看,是很高兴而予以支持的。 世界书局在此书之前原有一篇《〈诸子集成〉刊行旨趣》,其中声称“伪托周秦诸子”者有十四部书。其实,有的不必列为伪书,如《公孙龙子》等。在汉魏六朝之部也提出九部书“或伪或不必要,故不列入集成之内”。我却觉得:贾谊的《新书》不能算“伪造”,而且很有精义;杨泉的《物理论》,似亦不能说是“无甚精义”。这类书,都可“列入”《诸子集成》。与此相反,我倒认为,陆贾的《新语》一书,却是“无甚精义”,可以不必列入;若能选用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述其同汉高祖问答的二十几句话,来替代数千言的《新语》,那就更有分量了。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出陆贾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可以列入《诸子集成》的几部书,这里不一一列举。又如,《列子》一书,与其放在周秦之部,不如放在汉魏六朝之部较为妥当。末了,还要指出,《〈诸子集成〉刊行旨趣》一文强调《六经》为人们所必先“穷”的“本源”,《论语》为“一生可应用不尽”之经典,并说什么“昔人曾有以半部《论语》致太平者,非谰言也”,如此等等,未免太中旧传统思想的流毒了。 蔡尚思 一九八六年元旦写于上海复旦大学 诸子集成总目 上编周秦之部 第一册 论语正义 孔门记孔子之言行 刘宝楠 孟子正义 孟轲 焦循 第二册 荀子集解 荀卿 王先谦(杨倞注已包在内) 第三册 老子本义 李耳 魏源 老子注 李耳 王弼 庄子集解 庄周 王先谦 庄子集释 庄周 郭庆藩 列子注 无名 张湛 第四册 墨子间诂 墨翟 孙诒让 晏子春秋校注 晏婴 张纯一 第五册 管子评传 梁启超 管子校正 管仲 戴望 商君评传 麦孟华 商君书 公孙鞅 严可均 校 慎子 慎到 严可均 辑 韩非子集解 韩非 王先谦 韩非新传 陈千钧 第六册 孙子十家注 孙武 (魏武帝注已包在内) 吴子 吴起 尹文子 尹文 钱熙祚 校 吕氏春秋 吕不韦宾客 辑 高诱 注 下编 汉魏六朝之部 第七册 淮南子 汉·刘安 新语 汉·陆贾 扬子法言 汉·扬雄 论衡 汉·王充 申鉴 汉·荀悦 第八册 盐铁论 汉·桓宽 潜夫论 汉·王符 抱朴子 晋·葛洪 世说新语 刘宋·刘义庆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墨子
作者: 李小龙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7
简介:《墨子》:本书以王焕镳的《墨子集诂》为底本,因其书为集解性质,故所收极为丰富,一册在手,众善毕集,可以参照诸家,择善而从。而且,王之按断亦多精义,许多前人莫衷一是的问题,他都有别具手眼的考论。当然,也有个别地方似未得当,则参酌吴毓江《墨子校注》或张纯一《墨子集解》甚至孙诒让《墨子间诂》正之,偶尔也参以己意。此外,谭家健的《墨子选译》严谨而得当,故亦有所取资。 关于正文,一般情况,以底本为主,不作改动,以尊重原貌。 全书正文对话与引用极多,层次过于繁复,为避淆乱,兹从王焕鏣书不用引号标识,译文亦从此。其实,全书在各段对话与引用前均有相应提示语,不用引号亦可明白,如用引号,反徒生滋扰而已。 《墨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它主要介绍了墨家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宗教思想和军事思想。在这里,它极力主张:兼爱、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本书以王焕镳的《墨子集诂》为底本。内容有原文、译文、注释等。是一本方便理解《墨子》的良好教材。更多>>
Shopping English
作者: 张纯一编著;(英)Nichdas Britton,(英)Saruantha Ooi-Griffiths朗读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2003
简介: 1.内容安排循序渐进。 2.语法结合实用场景,举例活泼有趣,易懂易记简单实用。 3.配合漫画寓教于乐。 4.许多人出趟国,最主要的目的是去搜购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但却常常因为语言障碍而无法发挥血拼族的最佳状态。本书设计了各种场合的对话集锦,让您的血拼之行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而有所失望。 5.实实在在说口语,轻轻松松学语法,是本书的出版主旨。
晏子春秋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作者: 张纯一 著,梁运华 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4-5-1
简介: 晏子春秋校注是张纯一先生的力作。张纯一,字仲如,一八七一年十一月生于湖北省汉阳县兴隆乡。清末秀才。曾在燕京大学、南开大学任教。解放后任中南文史馆馆员。一九五五年四月病逝于抚顺市。他对先秦诸子及佛学均有深入研究,于晏子春秋校注所费心血尤多。该书“以元刻本为主”,充分吸收前人的校注成果“凡一字可疑者,必反复审校,谊求其安而后已”,对晏子一书,既有文字的疏通,又有思想的阐述。纯一先生可谓晏子春秋的功臣。该书于一九三五年被世界书局收入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曾多次校订重印。现依新编诸子集成体例进行标点校勘,并于书后新附银雀山竹简本晏子及史记管晏列传原文,以飨读者。
老子通释
作者: 张纯一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简介: 《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旧话经典:老子通释》内容简介:道一而已。一切德教政艺无不通。所不通者,人智有限,于所熟习者,恒知其一不知其二;于所未习者,竟一无所知,不通甚已。间世圣贤辈出,所知较凡愚多甚,而有一间未达者,即其推行不能尽通者亦甚多。以其所知,仍多偏而未遍故。故非等觉因圆,妙觉果满之诸佛,未能言正遍知也。吾国道、墨、儒三家,老、庄、孔、墨四圣,遥承黄帝、尧、舜、禹、文之心传,见道真谛,卓绝终古,余子无能及者,其于道也几乎无不通。老子日道、日常、日一、日真、日朴、日微妙玄通。庄子日大宗师、日天地精神(《天下》)、日纯素(《刻意》)、日道通为一(《齐物论》)、日同于大通(《大宗师》)。孔子日太极、日元、日一、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墨子通万别为一兼,通亡去于无变,通众世于寡世,通尚世后世于今之世,通人于我,通死于生,皆即外是内而不二,通于释氏之唯一真心,至周洽也。然究未若释氏以唯一真心,摄尽三千大千世界,又细入微尘而无间,总无量无边、有情无情于一心,无内无外为通之至也。
刘揆一集
作者: 饶怀民编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共收录有关辛亥革命研究的著作30种,34分册,总字数近1400万。内容涉及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商人、商团和商会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精英文化研究,辛亥革命前期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研究,辛亥革命前后的官绅商学关系研究等以及张难先、吴禄贞、经元善、刘揆一、马君武、卢作孚、周学熙、雷铁厓、田桐、殷子衡、张纯一、宗仰上人等辛亥人物文集。 饶怀民编著的《刘揆一集》为该文库中的一本。刘揆一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曾代理黄兴主持东京同盟会本部庶务达四五年之久,几与孙中山、黄兴齐名,曾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建立过不朽的功勋。
晏子春秋校注
作者: 张纯一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7年06月
简介: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校注》以元刻本为主,甄录旧注,对孙星衍、卢文弨、王念孙、洪颐煊、俞樾、苏舆等人的校正成果择要吸收,于《晏子》书中凡一字可疑者,必反复审校。该书之校注,既有文字的疏通,又有思想的阐述,可谓《晏子》校注本中的上乘佳作。
殷子衡张纯一合集
作者: 何卓恩编
简介: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与出版社通力合作,倾全力推出这套30种的大型“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 何卓恩编写的《殷子衡、张纯一合集(精)》是其中一册,收录殷子衡、张纯一等两人的的文章,旨在略窥二人从儒生到革命者再到教徒的心路历程。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Buddhist-Christian encounter in modern China
作者: 赖品超编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简介: 《佛耶对话:近代中国佛教与基督宗教的相遇》无意将耶佛两教在近代中国的“相遇”或“对话”,抽离于彼时的历史时空,而直接作义理上的阐述;但亦无意全面地、深微地查考两教在中国相遇的历史。《佛耶对话:近代中国佛教与基督宗教的相遇》主要是以个案的形式,探讨二十世纪上半叶两教在华“相遇”的一些面貌,其中三章更集中探讨张纯一、徐松石、许地山三人对耶佛对话的特殊贡献。 汉语“耶佛对话”的研究,相对于欧、美、日本的学术界而言,似乎仍处于起步的阶段。有关两教在华相遇的历史研究,就民国时期而言,亦颇见缺乏。《佛耶对话:近代中国佛教与基督宗教的相遇》旨在补此不足,亦祈盼能诱发更多有识之士从事中国耶佛对话的研究,进而有更多学者愿意参与汉语处境中的耶佛对话。
墨子间诂笺
作者: 张纯一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3-1
简介: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其内容主要包括记载墨子的言行、阐述墨家的认识论、逻辑思想等,其中还包括力学、几何学以及光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自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墨家思想少有人问津。自清代干嘉时期,墨学再兴,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可谓集清代学者《墨子》校勘之大成。至民国时期,对《墨子》和墨家思想的研究出现了一股高潮,影响较大的研究者有梁启超、刘师培、章太炎等人,张纯一亦位列其中,而其《墨子间诂笺》从内容和思想上是对孙诒让《墨子间诂》的重要补充,是民国时期墨学研究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本书适合哲学和文学研究者、学习者阅读与参考。
老子通释[电子资源.图书]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老子》旧注甚多,非精通佛理者,其注不足观。近蒋锡昌《老子校诂》,搜罗甚富,校文可采,而诂误者多不可从。何以从,老子真俗双融,深人无浅语,解者识浅不足以知深,例如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文约义丰。姚鼐、马叙伦、奚侗皆言文有脱误,皆以儒者知见解老,安得不冤杀老子。 顾炎武《唐韵正》、姚文田《古音谐》、江有诰《先秦韵读》,均载《老子》音韵。宜检读。 今敢正告读《老子》者,《老子》学理精辟,在吾国除《阴符经》、《管子心术》《白业》、《白心》、《庄子》、《墨经》、《列子》中胜义外,无能比者。以视佛学之圆密,生死无众生之异同,因果无三世之转易,起惑之缘不具,证真之境不详,玄德未尽摄于一心,无为未妙满于等觉,有逊色也。多读内典自知之。
墨子闲诂笺
出版社:定庐,1922
简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46
市场·文化·价值与思想教育
作者: 刘德华,张纯一主编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老子学刊
作者: 詹石窗
出版社:巴蜀书社 2017年12月
生活高手 ——妈咪宝贝欢乐英文
出版社:百家出版社 2003年12月
中华书局,2007
农村读物出版社,2003
中华书局 2014-5-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中华书局 2017年06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3-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定庐,1922
商务印书馆,1946
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