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图典
作者: 曹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古代医药文献都会记载“药出州土”“采造时月”“药藏”,认为“出产择地土”“采收按时月”“藏留防耗坏”等,说明古代中医就采用限制中药材的生长区域、生长期(年)限,控制采药季节、干燥条件、藏储期限等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其中以“药出州土”为代表的“道地药材”自古以来即是医家对特定产区名优药材的一种代称,成为判定中药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说“道地药材”是指经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优、I临床疗效高、地域性强的一类药材。其具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定生产技术(采制加工方法),与现代药材管理中的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或地理标志产品概念相似。作为古老而通俗、内涵丰富而科学的特殊概念,“道地药材”一词集地理、质量、经济、文化概念于一身。其形成与发展,关键在于优良品种遗传基因这一内在因素,既与当地土壤、气候、水质、生态环境等地理因子和生态因子密切相关,也与当地栽培(养殖)加工技术、应用历史、流通经营、传统习俗等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中药生产及其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甚至生态环境、地质背景和区域划分等规律的认识与利用密切相关,有较长的渐进历程。对于我国动植物分布、生态环境及地域划分规律的认识,早在两千年前的古籍里就有记述。《尚书·禹贡》将我国领土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并按“州”分别记述其土壤、物候、农产、交通、田赋等,这是我国也是世界*古老的“自然区划”。《周礼·地官》所载“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是*早有关区域适应性的论述,说明应据土壤之别合理选择适宜的作物种植。《淮南子·主术》载“草木未落,斤斧不得人山林”,*早提出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神农本草经》指出“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更明确强调中药材应区分产地,讲求道地的重要性。其后,梁代陶弘景《本草注集注》亦指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强调“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唐代《新修本草》言:“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变节,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这些记述说明,我们祖先很早以前就意识到按照生态规律发展中药生产的重要性,临床用药必须选择道地药材,如“川广云贵,南北浙怀,秦陕甘青”以及祁州(河北安国)“十三邦”和樟树(江西)等药市所产(集散)药材,如今仍为中药贸易的“脊梁”,在中药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道地药材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相关全国性图谱类著作有胡世林主编的《中国道地药材》(1989年)和《中国道地药材原色图说》(1997年)、黎跃成主编的《道地药与地方标准药原色图谱》(2002年)、王强和徐国均主编的《道地药材图典》(2003年)、彭成主编的《中华道地药材》(2011年),地方性图谱类著作有万德光主编的《四川道地中药材志》(2005年)、邓家刚和韦松基主编的《广西道地药材》(2007年)、陈蔚文和徐鸿华主编的《岭南道地药材研究》(2007年)、孙启时主编的《辽宁道地药材》(2009年)等,主要涉及名称、来源、产区、形态、药材性状等现代内容,配以基原植物的彩色照片。而王家葵主编的《中药材品种沿革及道地性》(2007年)、徐春波主编的《本草古籍常用道地药材考》(2007年)等著作主要是关于传统道地药材沿革研究,而缺乏图像资料。由于古代印刷术的限制及中药采制技术“口传心授”传承模式影响,迄今有关传统道地药材图谱的挖掘研究工作严重滞后,专门的古代道地药材图谱尚属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