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9 项 “彭楚藩”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史冷金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在武昌起义爆发前夕,社会上 已经散布着这样的政治谣言。这些谣言在根部蛀蚀着清政府的统治,谣言像 野火一样流传开来,使得人们对政府的不满与轻视与日俱增。 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赶制炸药时发生 意外爆炸,起义计划暴露。不过,从对宝善里事件的处治看,湖广总督瑞潋 并不想扩大事态。可是一则谣言将事态再次引入白热化。这则谣言是:清政 府正在捕杀革命党人。 宝善里事件之后,瑞潋决定接受军官们的建议,销毁缴获的名册,对新 军中存在的革命党人置之不理。 当宝善里发生爆炸事件,孙武等人在逃脱之后,猜想清政府必定会按照 名册缉拿革命党人。本打算不将事态扩大的瑞潋,按缴获的名册捉拿了革命 党人彭、刘、杨,并残忍杀害。在第二天清晨,另一位革命党人张廷辅被捕 。政府的肆意捕杀使很多士兵意识到自己随时可能会成为被殃及的池鱼,面 临着“等死,死国可乎”的局面,他们最终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与其等死, 还不如拼死抗争,最终导致了这场大规模的政变。 先前在湖北武昌尽管盛传革命党要在八月十五起事,但整个中秋期间并 没有动静,相反,武昌城里过中秋佳节的气氛依然浓郁,完全看不出任何即 将起事的迹象。只有革命党人知道这些是一场带来新生的暴风雨来临之前的 宁静,但是原定的发难时间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被迫延期。 宝善里事件后,起义计划败露,湖北总督瑞潋惊恐万分,立即宣布全城 戒严,大肆搜捕。当晚就提审并杀害了起义中的主干力量。 清兵军事参议官铁忠提审起义计划中在指挥部任侦查员的彭楚藩。在清 军面前彭楚藩傲然屹立,毫无屈服之意。看到这个情形,铁忠愤怒地咆哮道 :“你是何人,见到官兵敢不跪下!”彭楚藩冷冷一笑,不屑一顾地说:“ 我彭楚藩是革命党人,你这清狗,我岂会跪你!”铁忠左右的卫兵把彭楚藩 推坐在地上。铁忠继续拷问:“你为何革命?还有哪些余党?”彭楚藩指斥道 :“大好河山,被你们这些清狗毁坏,断送,徇私舞弊,草菅人命!为何不 要革命?!’铁忠无言以对,只得禀明瑞潋,瑞潋做主判以极刑。接着提审“ 小诸葛”刘复基——整个起义计划就是他起草的,刘复基自认革命不讳,大 骂清官腐朽丑恶的嘴脸,杨洪胜脸部重伤,如黑炭一般,还不等清官吏发问 ,就怒吼道:“我就是革命党,我也不会说出什么!要杀便杀!你们这些清狗 奴才的未日眼看就要到了!”说完,便放声大笑。被捕的革命党人丝毫没有 畏惧退缩,见
作者: 王兴东,陈宝光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11
简介: 1911年,一群决定中国向何处去的风云人物,戮力同心,浴血蹈死,迎来了帝制亡、民国兴的中国大革命。 孙中山,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一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终于团结同志,推翻帝制,缔造民国。 黄兴,勇健行事,宁静持身,与孙中山共襄大业,亲赴绝地,喋血五羊城,血战汉阳镇,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秋瑾、林觉民、温生才、喻培伦、林文、方声洞、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彭家珍……慷慨赴死,以己身肉体之殒灭,换国家民族之新生,浩气长存,光照汗青。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清廷宗室为核心的保皇派,三方经过了怎样的纵横捭阖,最终迎来了革命的胜利? 孙中山让临时大总统之位于袁世凯,是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智慧? 由王兴东和陈宝光编写的历史小说《辛亥革命》,带你走近那一段新与旧交替、血与火交织的辉煌历史——
作者: 李六如著
简介: 《六十年的变迁》共三卷。第一卷从清末的维新变法前后写到辛亥革命失败为止。小说主人公季交恕于1887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他母亲童少英是父亲季晚和的小老婆,季家兄弟三人皆未得贵子,交恕的出生给季家带来欢乐。此后,童少英又生了两个男孩。但是交恕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好带着三个男孩随交恕的伯父季昌志迁居到凌家湾。这里的田产本是季晚和与季昌志共同经商赚的钱买下的,但伯父居心不良,处处欺侮幼子寡母,谋求私利。 交恕母亲只好迁回泼头老家,但仍然遭受晚和大老婆的欺侮。后来,季交恕长到19岁时,进入黄杏村先生的经馆求学。这时正是康、梁维新变法思想流行的时代,在黄先生的影响下,季交恕大量阅读了具有新思想的《新民丛报》、《日本国志》和《盛世危言》等书刊,尤其喜爱梁启超的文章,读起来觉得非常有趣。不仅爱读,他还在写文章时仿效梁启超的“新文体”,喜欢畅谈现实大事,发表爱国的言论,被人称为“时务派”。他的作为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深得黄杏村的赏识,认为他完全可以考中秀才,这使母亲非常高兴。后来,他果然成功地通过了县考和府考,但是道考却名落孙山,使母亲感到失望和烦闷。这时,母亲为季交恕成了婚。不久,他结识了从日本回国的凌雍雄,从他那里了解到孙文、黄兴的革命活动,知道他们同康、梁不同,要推翻清王朝,改变中国的君主政体为民主共和国,这使他感到很兴奋,颇受鼓舞,于是就向凌雍雄表示了要参加革命党的要求。母亲去世后,季交恕一心要考入湖北陆军中学,学习军事。但他在长沙误了考期,只得去九江投奔亲友。但是事情并不如意,只好回武昌,他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向武昌新军第二十一协统领黎元洪写了一封投笔从戎,请求破格录用的长信,结果被补了一名副兵,实现了当兵的愿望。在新军里,季交恕结识了具有革命思想的杨王鹏等人,积极参加他们组织的鼓吹革命的文学社的活动,成为文学社的骨干之一。文学社鼓吹的革命思想,在新军中到处传播,影响较大。他们之中的叶得胜等人积极活动,又和《商务日报》的刘复基联合,壮大了力量。不久,他们反对清政府借债筑路,被巡捕捉住关押。黎元洪知道新军里出现了革命党,决心严加惩处,季交恕等主要人物被打得鲜血淋漓,并被开除出新军。交恕无奈,逃往钦州,投奔到当了州官的叔父季小村那里。交恕在州衙门里负责起草案牍文书的工作。在这里,他亲眼目睹了官府里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丑恶,看到了大小官员勾心斗角的丑态,他深深地感到了革命的必要性。这时,他突然接到文学社蒋翊武的信,信中告诉他武昌要起义,他便立即赶到武昌,准备参加斗争。原来,季交恕等人逃脱黎元洪的缉捕之后,文学社的活动曾暂停一时。但不久,蒋翊武被推为新的文学社社长,文学社又和“共进会”等联合,同盟会总部也与文学社取得了联系,革命的势力逐渐壮大了。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都积极参加武昌起义。1911年8月18日,湖北革命军总指挥蒋翊武发布起义命令,打倒清王朝。夜里,叶得胜等领着起义者冲进制台衙门,清兵被迫投降,起义取得胜利。但是,起义者缺乏有威望的领导,他们共同推举新军首领黎元洪为湖北总督。黎元洪胆小怕事,忧心忡忡,勉强答应。这时清王朝任命袁世凯为两湖总督,更使黎元洪忧闷不已。随着十多个省宣布独立的形势发展,革命趋向高潮,但季交恕发现革命党人并未真掌握大权,蒋翊武只当了个联络使,文学社的人也不被重用,这使他失望。不久,袁世凯派段祺瑞、冯国璋率兵攻进汉口,同时又派人与民军和谈。此时,当了标统的季交恕奉战时总司令黄兴的指示,率兵夜渡汉口成功。但是黑山炮队叛变,引导北洋军队包抄民军,使民军伤亡很大,季交恕只得退守汉阳和武昌。在战斗中,叶得胜英勇捐躯。这时,黄兴被迫辞去总司令之职,蒋翊武担任了总司令,率兵坚守武昌。袁世凯在各省总督于汉口开会之时,派人前来议和,但又故意拖延时间。于是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在10月12日于南京就任。袁世凯极不满,黎元洪从中调停,经过议论,便向上海谈判代表致电:如袁世凯能逼清朝皇帝退位,代表会就可选袁为正式总统。最后,清帝答应退位,孙中山也让步,袁世凯便当上了总统,黎元洪当了副总统。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任命蒋翊武为陆军上将,季交恕为少将。但袁世凯很快下令解散国会,通缉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暗杀宋教仁,致使湖南、云南、四川等五省宣告独立,掀起了反袁斗争。辛亥革命失败了,中国陷入黑暗混乱的局面,季交恕、蒋翊武、杨王鹏退职还乡,去日本留学。小说的第二卷,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直写到大革命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已结束,季交恕从日本回到中国。这时的中国处于段祺瑞掌权的时期,南北分裂,派系斗争猖狂,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季交恕回到平江易,担任了救贫工厂厂长,兼任启明女校师范班的国文教员,很受欢迎。不久,他卖掉家里的土地作股东,办起兴业织布公司,当了总经理,想以实业救国。但是,当时军阀混战情况严重,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的斗争很激烈,皖系的张敬尧当上湖南督军后,吴佩孚这个进攻湖南的先锋竟与湘军谭延闿勾结,放弃防线而撤军,以便湘军入湘。张敬尧也为保全实力,而从岳州、平江撤军。兴业公司和其他行业一样,遭到湘军的抢掠和强派军饷的残害,季交恕无奈关闭了公司,使其实业救国的理想落了空。他来到长沙,先以卖文为生,后来教书度日,但教育界派别之争同样严重,而且军队与政府挪用教育经费贩卖鸦片,常常使教师薪金被拖欠,生活艰难。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这时,季交恕结识了何叔衡,读到《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籍;后来又见到毛泽东,受到革命的启发,并参加了共产党。不久,季交恕在安源亲眼看到工人的悲惨生活,深刻地理解了《资本论》的理论,并在毛泽东的指派下,编写了《平民读本》,作为安源煤矿工人夜校的教科书。刘少奇在安源组织和发动了工人运动,取得很大胜利。这时,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组成联合战线。季交恕受党的委派前去广州筹款,有机会结识了方维夏、谭延闿、陈延年和廖仲恺这些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要人物,并被留在广州北伐军总司令部党务处工作,而且见到了孙中山先生。他受孙先生之教导,写出《党务须知》、《为什么要北伐》等小册子。他还介绍一起工作的方维夏加入了共产党。谭延闿首次出师失败后,在广州办起“湘军讲武堂”,季交恕和方维夏共同参加了政治部工作。“五卅”惨案发生了,全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就在这时,国共联合,成立了国民政府,但国民党右派却在上海成立国民党第二中央。蒋介石也在广州制造了“中山舰事件”,逮捕舰长李之龙,搞起“整理党务案”,反对共产党。共产党负责人陈独秀对于蒋介石的作为忍让过度,季交恕和方维夏心中忧闷沉重。国民政府决意北伐,季交恕担任张辉瓒第四师的党代表。北伐取得胜利,蒋介石的教导师攻占了南昌,他的野心更加扩大,竟然要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至南昌,由他控制。但国民党中央决定迁都武汉,于是被免去中央常委和军委主席职务的蒋介石,在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资本家的支持下,于南京成立了新的国民政府,对抗武汉政府。同时,他还大搞“清党”、“反共”把戏,在上海、江西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但是陈独秀却一味右倾,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对他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不久,蒋介石、汪精卫合作,共同反对共产党;谭延闿也投降了帝国主义,大搞反革命罪恶活动,使共产党蒙受重大损失。这样以来,中共只得在“八七”会议上撤换了陈独秀的领导,决定开展土地革命。之后,毛泽东上了井岗山,季交恕受党的指派,回平江工作。第三卷从十年内战写到全国解放。就现存的部分遗稿看,作者在书中写了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写了罗纳川和夏明翰等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等。 《六十年的变迁》是当代著名的历史长篇小说,正如作者在《六十年的变迁·自序》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主题大、时间长、牵涉面广”的小说,作者的目的是想“将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各种矛盾,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描述一个轮廓。”应当说作者的希望基本上实现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历史又是艺术,既有史学的价值又有文学的价值,既有艺术的虚构,又有历史的真实性,把历史和小说成功地熔为一炉,就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也是它的成就。如作者描写辛亥革命那一章,对革命党人如何筹划武昌起义,刘复基、杨烘胜、彭楚藩英勇就义,工程营打响第一枪,黎元洪意外当上都督,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利用矛盾,施展诡计,窃取私利,使辛亥革命归于失败等等,基本上都是真实历史的记述。但是,人物的心理,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的细节描写,甚至包括人物的对话,都是作者根据客观的史实,按照历史事实所作的符合人物性格、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推理和想象,是一种艺术的虚构。这种史实和虚构的结合,使小说成为较好的艺术作品,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艺术力量。当然,这部小说重在描述历史的演变,重在描述“轮廓”,作者通过季交恕的活动,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把不同的时地集中起来,这对于展示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的变幻,是非常有益的。它让读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轮廓,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风情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看到了不同人物的特点,这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小说,主人公季交恕的形象,却没有得到充分地描绘,还显得不够丰满,这是它的不足。不过书中的季交恕从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到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在革命风浪中屡经磨炼,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他的人生历程,足以反映现代中国早期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忠于革命事业,他的爱国精神,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书中的其他历史人物,多半写得比较好,如黎元洪、谭延闿、廖仲恺和何叔衡、夏明翰等,都有较成功的描写,甚至颇能引人入胜。小说的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流畅。以上这些特点,使《六十年的变迁》成为一部优秀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得到文学批评界的重视。 [
作者: 彭楚藩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7年07月
简介:
刘敬堂、黄汉昌*的这本《辛亥忠魂彭楚藩》以真实的辛亥革命历史为依据,再现了辛亥武昌首义从准备到实施的全过程。小说用简洁生动的语言,着重描写了彭楚藩从一个乡村教书先生为“反满兴汉,建立共和”,毅然弃笔从戎,投入湖北新军,加入革命组织,*终成长为革命救国英雄的曲折过程。同时,还真实还原了武昌起义波澜壮阔的场景,刻画了打响起义**枪的程正瀛,连呼“同志速起,还我河山”英勇就义的刘复基,被施以毒刑仍坚贞不屈的杨洪胜,临危受命的总指挥吴兆麟,中将徐达明、胡廷佐,少将胡廷翼以及被清廷凌剐牺牲的敢死队队长马荣等人的英勇形象。
作者: 李六如著
简介: 《六十年的变迁》共三卷。第一卷从清末的维新变法前后写到辛亥革命失败为止。小说主人公季交恕于1887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他母亲童少英是父亲季晚和的小老婆,季家兄弟三人皆未得贵子,交恕的出生给季家带来欢乐。此后,童少英又生了两个男孩。但是交恕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好带着三个男孩随交恕的伯父季昌志迁居到凌家湾。这里的田产本是季晚和与季昌志共同经商赚的钱买下的,但伯父居心不良,处处欺侮幼子寡母,谋求私利。 交恕母亲只好迁回泼头老家,但仍然遭受晚和大老婆的欺侮。后来,季交恕长到19岁时,进入黄杏村先生的经馆求学。这时正是康、梁维新变法思想流行的时代,在黄先生的影响下,季交恕大量阅读了具有新思想的《新民丛报》、《日本国志》和《盛世危言》等书刊,尤其喜爱梁启超的文章,读起来觉得非常有趣。不仅爱读,他还在写文章时仿效梁启超的“新文体”,喜欢畅谈现实大事,发表爱国的言论,被人称为“时务派”。他的作为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深得黄杏村的赏识,认为他完全可以考中秀才,这使母亲非常高兴。后来,他果然成功地通过了县考和府考,但是道考却名落孙山,使母亲感到失望和烦闷。这时,母亲为季交恕成了婚。不久,他结识了从日本回国的凌雍雄,从他那里了解到孙文、黄兴的革命活动,知道他们同康、梁不同,要推翻清王朝,改变中国的君主政体为民主共和国,这使他感到很兴奋,颇受鼓舞,于是就向凌雍雄表示了要参加革命党的要求。母亲去世后,季交恕一心要考入湖北陆军中学,学习军事。但他在长沙误了考期,只得去九江投奔亲友。但是事情并不如意,只好回武昌,他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向武昌新军第二十一协统领黎元洪写了一封投笔从戎,请求破格录用的长信,结果被补了一名副兵,实现了当兵的愿望。在新军里,季交恕结识了具有革命思想的杨王鹏等人,积极参加他们组织的鼓吹革命的文学社的活动,成为文学社的骨干之一。文学社鼓吹的革命思想,在新军中到处传播,影响较大。他们之中的叶得胜等人积极活动,又和《商务日报》的刘复基联合,壮大了力量。不久,他们反对清政府借债筑路,被巡捕捉住关押。黎元洪知道新军里出现了革命党,决心严加惩处,季交恕等主要人物被打得鲜血淋漓,并被开除出新军。交恕无奈,逃往钦州,投奔到当了州官的叔父季小村那里。交恕在州衙门里负责起草案牍文书的工作。在这里,他亲眼目睹了官府里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丑恶,看到了大小官员勾心斗角的丑态,他深深地感到了革命的必要性。这时,他突然接到文学社蒋翊武的信,信中告诉他武昌要起义,他便立即赶到武昌,准备参加斗争。原来,季交恕等人逃脱黎元洪的缉捕之后,文学社的活动曾暂停一时。但不久,蒋翊武被推为新的文学社社长,文学社又和“共进会”等联合,同盟会总部也与文学社取得了联系,革命的势力逐渐壮大了。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都积极参加武昌起义。1911年8月18日,湖北革命军总指挥蒋翊武发布起义命令,打倒清王朝。夜里,叶得胜等领着起义者冲进制台衙门,清兵被迫投降,起义取得胜利。但是,起义者缺乏有威望的领导,他们共同推举新军首领黎元洪为湖北总督。黎元洪胆小怕事,忧心忡忡,勉强答应。这时清王朝任命袁世凯为两湖总督,更使黎元洪忧闷不已。随着十多个省宣布独立的形势发展,革命趋向高潮,但季交恕发现革命党人并未真掌握大权,蒋翊武只当了个联络使,文学社的人也不被重用,这使他失望。不久,袁世凯派段祺瑞、冯国璋率兵攻进汉口,同时又派人与民军和谈。此时,当了标统的季交恕奉战时总司令黄兴的指示,率兵夜渡汉口成功。但是黑山炮队叛变,引导北洋军队包抄民军,使民军伤亡很大,季交恕只得退守汉阳和武昌。在战斗中,叶得胜英勇捐躯。这时,黄兴被迫辞去总司令之职,蒋翊武担任了总司令,率兵坚守武昌。袁世凯在各省总督于汉口开会之时,派人前来议和,但又故意拖延时间。于是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在10月12日于南京就任。袁世凯极不满,黎元洪从中调停,经过议论,便向上海谈判代表致电:如袁世凯能逼清朝皇帝退位,代表会就可选袁为正式总统。最后,清帝答应退位,孙中山也让步,袁世凯便当上了总统,黎元洪当了副总统。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任命蒋翊武为陆军上将,季交恕为少将。但袁世凯很快下令解散国会,通缉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暗杀宋教仁,致使湖南、云南、四川等五省宣告独立,掀起了反袁斗争。辛亥革命失败了,中国陷入黑暗混乱的局面,季交恕、蒋翊武、杨王鹏退职还乡,去日本留学。小说的第二卷,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直写到大革命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已结束,季交恕从日本回到中国。这时的中国处于段祺瑞掌权的时期,南北分裂,派系斗争猖狂,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季交恕回到平江易,担任了救贫工厂厂长,兼任启明女校师范班的国文教员,很受欢迎。不久,他卖掉家里的土地作股东,办起兴业织布公司,当了总经理,想以实业救国。但是,当时军阀混战情况严重,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的斗争很激烈,皖系的张敬尧当上湖南督军后,吴佩孚这个进攻湖南的先锋竟与湘军谭延闿勾结,放弃防线而撤军,以便湘军入湘。张敬尧也为保全实力,而从岳州、平江撤军。兴业公司和其他行业一样,遭到湘军的抢掠和强派军饷的残害,季交恕无奈关闭了公司,使其实业救国的理想落了空。他来到长沙,先以卖文为生,后来教书度日,但教育界派别之争同样严重,而且军队与政府挪用教育经费贩卖鸦片,常常使教师薪金被拖欠,生活艰难。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这时,季交恕结识了何叔衡,读到《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籍;后来又见到毛泽东,受到革命的启发,并参加了共产党。不久,季交恕在安源亲眼看到工人的悲惨生活,深刻地理解了《资本论》的理论,并在毛泽东的指派下,编写了《平民读本》,作为安源煤矿工人夜校的教科书。刘少奇在安源组织和发动了工人运动,取得很大胜利。这时,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组成联合战线。季交恕受党的委派前去广州筹款,有机会结识了方维夏、谭延闿、陈延年和廖仲恺这些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要人物,并被留在广州北伐军总司令部党务处工作,而且见到了孙中山先生。他受孙先生之教导,写出《党务须知》、《为什么要北伐》等小册子。他还介绍一起工作的方维夏加入了共产党。谭延闿首次出师失败后,在广州办起“湘军讲武堂”,季交恕和方维夏共同参加了政治部工作。“五卅”惨案发生了,全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就在这时,国共联合,成立了国民政府,但国民党右派却在上海成立国民党第二中央。蒋介石也在广州制造了“中山舰事件”,逮捕舰长李之龙,搞起“整理党务案”,反对共产党。共产党负责人陈独秀对于蒋介石的作为忍让过度,季交恕和方维夏心中忧闷沉重。国民政府决意北伐,季交恕担任张辉瓒第四师的党代表。北伐取得胜利,蒋介石的教导师攻占了南昌,他的野心更加扩大,竟然要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至南昌,由他控制。但国民党中央决定迁都武汉,于是被免去中央常委和军委主席职务的蒋介石,在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资本家的支持下,于南京成立了新的国民政府,对抗武汉政府。同时,他还大搞“清党”、“反共”把戏,在上海、江西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但是陈独秀却一味右倾,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对他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不久,蒋介石、汪精卫合作,共同反对共产党;谭延闿也投降了帝国主义,大搞反革命罪恶活动,使共产党蒙受重大损失。这样以来,中共只得在“八七”会议上撤换了陈独秀的领导,决定开展土地革命。之后,毛泽东上了井岗山,季交恕受党的指派,回平江工作。第三卷从十年内战写到全国解放。就现存的部分遗稿看,作者在书中写了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写了罗纳川和夏明翰等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等。 《六十年的变迁》是当代著名的历史长篇小说,正如作者在《六十年的变迁·自序》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主题大、时间长、牵涉面广”的小说,作者的目的是想“将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各种矛盾,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描述一个轮廓。”应当说作者的希望基本上实现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历史又是艺术,既有史学的价值又有文学的价值,既有艺术的虚构,又有历史的真实性,把历史和小说成功地熔为一炉,就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也是它的成就。如作者描写辛亥革命那一章,对革命党人如何筹划武昌起义,刘复基、杨烘胜、彭楚藩英勇就义,工程营打响第一枪,黎元洪意外当上都督,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利用矛盾,施展诡计,窃取私利,使辛亥革命归于失败等等,基本上都是真实历史的记述。但是,人物的心理,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的细节描写,甚至包括人物的对话,都是作者根据客观的史实,按照历史事实所作的符合人物性格、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推理和想象,是一种艺术的虚构。这种史实和虚构的结合,使小说成为较好的艺术作品,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艺术力量。当然,这部小说重在描述历史的演变,重在描述“轮廓”,作者通过季交恕的活动,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把不同的时地集中起来,这对于展示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的变幻,是非常有益的。它让读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轮廓,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风情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看到了不同人物的特点,这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小说,主人公季交恕的形象,却没有得到充分地描绘,还显得不够丰满,这是它的不足。不过书中的季交恕从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到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在革命风浪中屡经磨炼,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他的人生历程,足以反映现代中国早期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忠于革命事业,他的爱国精神,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书中的其他历史人物,多半写得比较好,如黎元洪、谭延闿、廖仲恺和何叔衡、夏明翰等,都有较成功的描写,甚至颇能引人入胜。小说的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流畅。以上这些特点,使《六十年的变迁》成为一部优秀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得到文学批评界的重视。 [
作者: 李六如著
简介: 《六十年的变迁》共三卷。第一卷从清末的维新变法前后写到辛亥革命失败为止。小说主人公季交恕于1887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他母亲童少英是父亲季晚和的小老婆,季家兄弟三人皆未得贵子,交恕的出生给季家带来欢乐。此后,童少英又生了两个男孩。但是交恕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好带着三个男孩随交恕的伯父季昌志迁居到凌家湾。这里的田产本是季晚和与季昌志共同经商赚的钱买下的,但伯父居心不良,处处欺侮幼子寡母,谋求私利。 交恕母亲只好迁回泼头老家,但仍然遭受晚和大老婆的欺侮。后来,季交恕长到19岁时,进入黄杏村先生的经馆求学。这时正是康、梁维新变法思想流行的时代,在黄先生的影响下,季交恕大量阅读了具有新思想的《新民丛报》、《日本国志》和《盛世危言》等书刊,尤其喜爱梁启超的文章,读起来觉得非常有趣。不仅爱读,他还在写文章时仿效梁启超的“新文体”,喜欢畅谈现实大事,发表爱国的言论,被人称为“时务派”。他的作为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深得黄杏村的赏识,认为他完全可以考中秀才,这使母亲非常高兴。后来,他果然成功地通过了县考和府考,但是道考却名落孙山,使母亲感到失望和烦闷。这时,母亲为季交恕成了婚。不久,他结识了从日本回国的凌雍雄,从他那里了解到孙文、黄兴的革命活动,知道他们同康、梁不同,要推翻清王朝,改变中国的君主政体为民主共和国,这使他感到很兴奋,颇受鼓舞,于是就向凌雍雄表示了要参加革命党的要求。母亲去世后,季交恕一心要考入湖北陆军中学,学习军事。但他在长沙误了考期,只得去九江投奔亲友。但是事情并不如意,只好回武昌,他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向武昌新军第二十一协统领黎元洪写了一封投笔从戎,请求破格录用的长信,结果被补了一名副兵,实现了当兵的愿望。在新军里,季交恕结识了具有革命思想的杨王鹏等人,积极参加他们组织的鼓吹革命的文学社的活动,成为文学社的骨干之一。文学社鼓吹的革命思想,在新军中到处传播,影响较大。他们之中的叶得胜等人积极活动,又和《商务日报》的刘复基联合,壮大了力量。不久,他们反对清政府借债筑路,被巡捕捉住关押。黎元洪知道新军里出现了革命党,决心严加惩处,季交恕等主要人物被打得鲜血淋漓,并被开除出新军。交恕无奈,逃往钦州,投奔到当了州官的叔父季小村那里。交恕在州衙门里负责起草案牍文书的工作。在这里,他亲眼目睹了官府里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丑恶,看到了大小官员勾心斗角的丑态,他深深地感到了革命的必要性。这时,他突然接到文学社蒋翊武的信,信中告诉他武昌要起义,他便立即赶到武昌,准备参加斗争。原来,季交恕等人逃脱黎元洪的缉捕之后,文学社的活动曾暂停一时。但不久,蒋翊武被推为新的文学社社长,文学社又和“共进会”等联合,同盟会总部也与文学社取得了联系,革命的势力逐渐壮大了。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都积极参加武昌起义。1911年8月18日,湖北革命军总指挥蒋翊武发布起义命令,打倒清王朝。夜里,叶得胜等领着起义者冲进制台衙门,清兵被迫投降,起义取得胜利。但是,起义者缺乏有威望的领导,他们共同推举新军首领黎元洪为湖北总督。黎元洪胆小怕事,忧心忡忡,勉强答应。这时清王朝任命袁世凯为两湖总督,更使黎元洪忧闷不已。随着十多个省宣布独立的形势发展,革命趋向高潮,但季交恕发现革命党人并未真掌握大权,蒋翊武只当了个联络使,文学社的人也不被重用,这使他失望。不久,袁世凯派段祺瑞、冯国璋率兵攻进汉口,同时又派人与民军和谈。此时,当了标统的季交恕奉战时总司令黄兴的指示,率兵夜渡汉口成功。但是黑山炮队叛变,引导北洋军队包抄民军,使民军伤亡很大,季交恕只得退守汉阳和武昌。在战斗中,叶得胜英勇捐躯。这时,黄兴被迫辞去总司令之职,蒋翊武担任了总司令,率兵坚守武昌。袁世凯在各省总督于汉口开会之时,派人前来议和,但又故意拖延时间。于是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在10月12日于南京就任。袁世凯极不满,黎元洪从中调停,经过议论,便向上海谈判代表致电:如袁世凯能逼清朝皇帝退位,代表会就可选袁为正式总统。最后,清帝答应退位,孙中山也让步,袁世凯便当上了总统,黎元洪当了副总统。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任命蒋翊武为陆军上将,季交恕为少将。但袁世凯很快下令解散国会,通缉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暗杀宋教仁,致使湖南、云南、四川等五省宣告独立,掀起了反袁斗争。辛亥革命失败了,中国陷入黑暗混乱的局面,季交恕、蒋翊武、杨王鹏退职还乡,去日本留学。小说的第二卷,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直写到大革命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已结束,季交恕从日本回到中国。这时的中国处于段祺瑞掌权的时期,南北分裂,派系斗争猖狂,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季交恕回到平江易,担任了救贫工厂厂长,兼任启明女校师范班的国文教员,很受欢迎。不久,他卖掉家里的土地作股东,办起兴业织布公司,当了总经理,想以实业救国。但是,当时军阀混战情况严重,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的斗争很激烈,皖系的张敬尧当上湖南督军后,吴佩孚这个进攻湖南的先锋竟与湘军谭延闿勾结,放弃防线而撤军,以便湘军入湘。张敬尧也为保全实力,而从岳州、平江撤军。兴业公司和其他行业一样,遭到湘军的抢掠和强派军饷的残害,季交恕无奈关闭了公司,使其实业救国的理想落了空。他来到长沙,先以卖文为生,后来教书度日,但教育界派别之争同样严重,而且军队与政府挪用教育经费贩卖鸦片,常常使教师薪金被拖欠,生活艰难。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这时,季交恕结识了何叔衡,读到《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籍;后来又见到毛泽东,受到革命的启发,并参加了共产党。不久,季交恕在安源亲眼看到工人的悲惨生活,深刻地理解了《资本论》的理论,并在毛泽东的指派下,编写了《平民读本》,作为安源煤矿工人夜校的教科书。刘少奇在安源组织和发动了工人运动,取得很大胜利。这时,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组成联合战线。季交恕受党的委派前去广州筹款,有机会结识了方维夏、谭延闿、陈延年和廖仲恺这些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要人物,并被留在广州北伐军总司令部党务处工作,而且见到了孙中山先生。他受孙先生之教导,写出《党务须知》、《为什么要北伐》等小册子。他还介绍一起工作的方维夏加入了共产党。谭延闿首次出师失败后,在广州办起“湘军讲武堂”,季交恕和方维夏共同参加了政治部工作。“五卅”惨案发生了,全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就在这时,国共联合,成立了国民政府,但国民党右派却在上海成立国民党第二中央。蒋介石也在广州制造了“中山舰事件”,逮捕舰长李之龙,搞起“整理党务案”,反对共产党。共产党负责人陈独秀对于蒋介石的作为忍让过度,季交恕和方维夏心中忧闷沉重。国民政府决意北伐,季交恕担任张辉瓒第四师的党代表。北伐取得胜利,蒋介石的教导师攻占了南昌,他的野心更加扩大,竟然要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至南昌,由他控制。但国民党中央决定迁都武汉,于是被免去中央常委和军委主席职务的蒋介石,在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资本家的支持下,于南京成立了新的国民政府,对抗武汉政府。同时,他还大搞“清党”、“反共”把戏,在上海、江西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但是陈独秀却一味右倾,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对他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不久,蒋介石、汪精卫合作,共同反对共产党;谭延闿也投降了帝国主义,大搞反革命罪恶活动,使共产党蒙受重大损失。这样以来,中共只得在“八七”会议上撤换了陈独秀的领导,决定开展土地革命。之后,毛泽东上了井岗山,季交恕受党的指派,回平江工作。第三卷从十年内战写到全国解放。就现存的部分遗稿看,作者在书中写了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写了罗纳川和夏明翰等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等。 《六十年的变迁》是当代著名的历史长篇小说,正如作者在《六十年的变迁·自序》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主题大、时间长、牵涉面广”的小说,作者的目的是想“将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各种矛盾,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描述一个轮廓。”应当说作者的希望基本上实现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历史又是艺术,既有史学的价值又有文学的价值,既有艺术的虚构,又有历史的真实性,把历史和小说成功地熔为一炉,就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也是它的成就。如作者描写辛亥革命那一章,对革命党人如何筹划武昌起义,刘复基、杨烘胜、彭楚藩英勇就义,工程营打响第一枪,黎元洪意外当上都督,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利用矛盾,施展诡计,窃取私利,使辛亥革命归于失败等等,基本上都是真实历史的记述。但是,人物的心理,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的细节描写,甚至包括人物的对话,都是作者根据客观的史实,按照历史事实所作的符合人物性格、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推理和想象,是一种艺术的虚构。这种史实和虚构的结合,使小说成为较好的艺术作品,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艺术力量。当然,这部小说重在描述历史的演变,重在描述“轮廓”,作者通过季交恕的活动,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把不同的时地集中起来,这对于展示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的变幻,是非常有益的。它让读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轮廓,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风情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看到了不同人物的特点,这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小说,主人公季交恕的形象,却没有得到充分地描绘,还显得不够丰满,这是它的不足。不过书中的季交恕从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到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在革命风浪中屡经磨炼,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他的人生历程,足以反映现代中国早期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忠于革命事业,他的爱国精神,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书中的其他历史人物,多半写得比较好,如黎元洪、谭延闿、廖仲恺和何叔衡、夏明翰等,都有较成功的描写,甚至颇能引人入胜。小说的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流畅。以上这些特点,使《六十年的变迁》成为一部优秀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得到文学批评界的重视。 [
作者: 李六如著
简介:《六十年的变迁(套装共3卷)》是当代著名的历史长篇小说,正如作者在《六十年的变迁?自序》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主题大、时间长、牵涉面广”的小说,作者的目的是想“将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各种矛盾,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描述一个轮廓。”应当说作者的希望基本上实现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历史又是艺术,既有史学的价值又有文学的价值,既有艺术的虚构,又有历史的真实性,把历史和小说成功地熔为一炉,就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也是它的成就。如作者描写辛亥革命那一章,对革命党人如何筹划武昌起义,刘复基、杨烘胜、彭楚藩英勇就义,工程营打响第一枪,黎元洪意外当上都督,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利用矛盾,施展诡计,窃取私利,使辛亥革命归于失败等等,基本上都是真实历史的记述。但是,人物的心理,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的细节描写,甚至包括人物的对话,都是作者根据客观的史实,按照历史事实所作的符合人物性格、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推理和想象,是一种艺术的虚构。这种史实和虚构的结合,使小说成为较好的艺术作品,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艺术力量。当然,这部小说重在描述历史的演变,重在描述“轮廓”,作者通过季交恕的活动,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把不同的时地集中起来,这对于展示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的变幻,是非常有益的。它让读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轮廓,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风情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看到了不同人物的特点,这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小说,主人公季交恕的形象,却没有得到充分地描绘,还显得不够丰满,这是它的不足。不过书中的季交恕从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到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在革命风浪中屡经磨炼,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他的人生历程,足以反映现代中国早期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忠于革命事业,他的爱国精神,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书中的其他历史人物,多半写得比较好,如黎元洪、谭延闿、廖仲恺和何叔衡、夏明翰等,都有较成功的描写,甚至颇能引人入胜。小说的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流畅。以上这些特点,使《六十年的变迁(套装共3卷)》成为一部优秀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得到文学批评界的重视。
作者: 李六如著
简介:《六十年的变迁(套装共3卷)》是当代著名的历史长篇小说,正如作者在《六十年的变迁?自序》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主题大、时间长、牵涉面广”的小说,作者的目的是想“将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各种矛盾,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描述一个轮廓。”应当说作者的希望基本上实现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历史又是艺术,既有史学的价值又有文学的价值,既有艺术的虚构,又有历史的真实性,把历史和小说成功地熔为一炉,就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也是它的成就。如作者描写辛亥革命那一章,对革命党人如何筹划武昌起义,刘复基、杨烘胜、彭楚藩英勇就义,工程营打响第一枪,黎元洪意外当上都督,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利用矛盾,施展诡计,窃取私利,使辛亥革命归于失败等等,基本上都是真实历史的记述。但是,人物的心理,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的细节描写,甚至包括人物的对话,都是作者根据客观的史实,按照历史事实所作的符合人物性格、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推理和想象,是一种艺术的虚构。这种史实和虚构的结合,使小说成为较好的艺术作品,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艺术力量。当然,这部小说重在描述历史的演变,重在描述“轮廓”,作者通过季交恕的活动,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把不同的时地集中起来,这对于展示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的变幻,是非常有益的。它让读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轮廓,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风情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看到了不同人物的特点,这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小说,主人公季交恕的形象,却没有得到充分地描绘,还显得不够丰满,这是它的不足。不过书中的季交恕从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到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在革命风浪中屡经磨炼,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他的人生历程,足以反映现代中国早期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忠于革命事业,他的爱国精神,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书中的其他历史人物,多半写得比较好,如黎元洪、谭延闿、廖仲恺和何叔衡、夏明翰等,都有较成功的描写,甚至颇能引人入胜。小说的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流畅。以上这些特点,使《六十年的变迁(套装共3卷)》成为一部优秀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得到文学批评界的重视。
作者: 李六如著
简介:《六十年的变迁(套装共3卷)》是当代著名的历史长篇小说,正如作者在《六十年的变迁?自序》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主题大、时间长、牵涉面广”的小说,作者的目的是想“将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各种矛盾,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描述一个轮廓。”应当说作者的希望基本上实现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历史又是艺术,既有史学的价值又有文学的价值,既有艺术的虚构,又有历史的真实性,把历史和小说成功地熔为一炉,就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也是它的成就。如作者描写辛亥革命那一章,对革命党人如何筹划武昌起义,刘复基、杨烘胜、彭楚藩英勇就义,工程营打响第一枪,黎元洪意外当上都督,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利用矛盾,施展诡计,窃取私利,使辛亥革命归于失败等等,基本上都是真实历史的记述。但是,人物的心理,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的细节描写,甚至包括人物的对话,都是作者根据客观的史实,按照历史事实所作的符合人物性格、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推理和想象,是一种艺术的虚构。这种史实和虚构的结合,使小说成为较好的艺术作品,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艺术力量。当然,这部小说重在描述历史的演变,重在描述“轮廓”,作者通过季交恕的活动,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把不同的时地集中起来,这对于展示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的变幻,是非常有益的。它让读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轮廓,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风情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看到了不同人物的特点,这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小说,主人公季交恕的形象,却没有得到充分地描绘,还显得不够丰满,这是它的不足。不过书中的季交恕从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到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在革命风浪中屡经磨炼,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他的人生历程,足以反映现代中国早期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忠于革命事业,他的爱国精神,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书中的其他历史人物,多半写得比较好,如黎元洪、谭延闿、廖仲恺和何叔衡、夏明翰等,都有较成功的描写,甚至颇能引人入胜。小说的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流畅。以上这些特点,使《六十年的变迁(套装共3卷)》成为一部优秀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得到文学批评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