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Beijing.2012-2013
作者: 戴建中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简介:戴建中编著的《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3版2012-2013)》是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为主,并邀请了北京市党政机关和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撰写出来的。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3版2012-2013)》中的研究文章分列为“总报告”“社会结构篇”“社会发展篇”“社会创新篇”“比较借鉴篇”和年度社会“大事记”六个部分。
逐步改善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北京与全国状况相同的是,传统社会结构逐渐消解,新的阶层群体不断出现,不同阶层资源获取能力存在差异,阶层分化显现。北京与全国状况不同的是,新的阶层群体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组织化程度更高,社会阶层结构有明显的“橄榄形”特征,新中间阶层逐步壮大,开始显露出自身的阶层意识。社会贫富分化和利益诉求不畅是造成结构紧张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关心北京发展,对融入首都的期望较高,但职业稳定性差,生活居住存在很多困难。尤其建筑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职业保护需要更为切实的改进。在积极稳妥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上升通道的同时,建立党委领导、社会参与、共青团推动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工作格局很有必要。
近几年来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爆发式增长,劳务派遣工无节制、不规范使用,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背离了《劳动合同法》的用工规定。依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维护派遣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当前维护职工队伍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北京应该适时出台有关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着力解决当前劳务派遣用工中的突出问题。
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中,家政工的需求增加很快,家政工的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几乎完全交叠,他们的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情感不可避免地商品化,这是需要协调的一种特殊劳动关系。
本卷发表了有关北京市青少年群体分布状况的调研报告。
本卷还发表了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状况与民族工作服务管理机制创新的调研报告,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城市管理与民族宗教问题的交织,都增加了城市民族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迅猛。在重点村改造中需要从关注硬件建设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转化,特别关注重点群体的转移就业;同时为了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寻求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
北京坚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本卷继续发表科学调控人口规模的研究报告和管理制度框架的设计探索。
北京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家庭满意感与生育意愿,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与改善人口结构都是重要的。
北京市的社会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但是北京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相比还有滞后现象,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或世界城市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本卷收有对于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章,为建立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把领导社会建设的绩效列为考核内容做了有益探索。
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本卷中的文章对北京市城区在市场体制下多元社会矛盾的频发性、普遍性,其都市型特征,以及调解体系构成、功能、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做了详尽分析叙述,具有启发性。
北京市的反腐倡廉工作加大了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惩了一批腐败分子,积极配合了中央反腐倡廉的重大部署。
在“比较借鉴篇”中发表介绍了纽约、伦敦等大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本报告最后是北京市社会“大事记”,为2012年北京社会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