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管理新进展丛书:中国大陆教研员的制度演进与身份建构
作者: 沈伟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年07月
简介:
以教育质量保障为制度背景,不以教研制度作为探讨教研员角色的起点,并非想要绕开这一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另辟蹊径,求得研究上的新意,而是希望借此澄清教研制度产生的来龙去脉,为理解教研员的角色困境提供历史依据。
鉴于此,**章是问题陈述。着重阐述沈伟*的《中国大陆教研员的制度演变与身份建构》的宏观背景,讨论当下课程变革与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全球教育变革的图景.分析问责背景下地方教育领导研究中的趋向与不足,指出研究教研员身份建构的必要性。
第二章是对身份建构理论的回顾。梳理了身份建构的四种途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融合主义与形态衍生。鉴于本研究关照制度变革与教研员个体的互动,择定形态衍生理论作为探讨教研员身份建构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设计做简要说明。
第三章探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历史变迁与教研员角色的演变。以晚清政府的“废科举,兴学堂”为标志事件开始叙述。对百余年的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变迁作了梳理,归纳了中国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保障人员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教研员的角色特点,并对个案所处的情境做了历史与现实的描述。
第四章、第五章是教研员的身份建构。首先归纳教研员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共性”,其次通过“ 我们眼中的他人”与“他人眼中的我们”来呈现教研员与其他群体人员之间的差别。上述的描述与分析,都是教研员社会身份的底色。接着,借助职能排序和角色比喻,将教研员的身份建构进一步推向个体层面。且通过教研员工作节奏的分析,对教研员的职能排序做出解释,凸显制度结构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
故第五章选择四个典型的案例,探讨教研员个人身份对社会身份的影响,归纳出四种不同形态的身份建构。
第六章主要探讨教研员的能动性。根据教研员的个人经验和由考试划分出的学科结构,归纳出16种结构与能动者互动的模式,分析了结构控制与支持程度,教研员个人所持的知识、能力对其能动作用和工作承诺的影响。
第七章是结语,对整个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概括性阐述,并归纳出其所蕴含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