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4 项 “整理” 相关结果
《资治通鉴》故事
作者: [宋]司马光原撰;臧瀚之等编写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2002
简介:《资治通鉴故事(上下册)》介绍:历代学者文人及明君圣主推崇备至的经典之作,毛泽东生前曾通读达十七遍之多,曾国藩生前多次阅读此书,并称:“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网罗宏富,体大精深,为前古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于这么一部历史巨著,要想直接阅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资治通鉴故事(上下册)》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组织、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叙述,让您与它“亲密接触”,在轻松阅读中,源源不尽的汲取古人的睿见卓识,在丰富深广的历史经验中,让自己的人生阅历获得深化和拓展。《资治通鉴故事》这《资治通鉴故事(上下册)》,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组织,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叙述,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得到趣味和快乐。
中国文化要义
作者: 梁漱溟[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简介: 梁漱溟作品集全新整理 权威文本 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 我不是“为学问而学问”的。我是感受中国问题之刺激,切志中国问题之解决,从而根追到其历史,其文化,不能不用番心,寻个明白。 我著有《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内容观点自认为分析中国老社会的构造(或云结构)有精到之处。——梁漱溟 梁氏为一肯用心并力行其所信之人。民国以来,肯对国家根本问题用心,从而提出其主张如梁漱溟者,实在不多。——胡秋原 ——————————————————— ——————————————————— 本书为梁漱溟作品集之一,其余两本为《乡村建设理论》和《人心与人生》。2005年前后这三本书都曾作为“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系列出版。《中国文化要义》多次加印,累计印数达36000册。这次为新版,改变了开本与定价,增添了一些珍贵的手迹照片,并增加了部分附录,使其更具权威性与收藏价值。 本书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那样的民主?……
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
作者: 杨奎松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国共关系研究上的成果之一。作者历经数年,搜集整理了 两党在抗战前后十多年间谈判的草案、提案和谈话录,以及在各时段开具的 条件;直接或间接引证了各种涉及谈判问题的来往信件、电报、报告、情报 及会议记录等材料;解密解析了“‘收编’与‘改编’”“‘合并’与‘跨 党’”“新四军问题交涉”“蒋毛会面之流变”“马歇尔调处的成与败”“ 打亦谈来谈亦打”“南京代表团的困境”等一系列谈判的核心问题;真实再 现了在云谲波诡形势下,国共两党谈判的曲折过程和历史真相。
长征细节决定历史
作者: 吴东峰,朱继红编著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
简介: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长征,假如没有那些细节,没有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没有那些被逼入绝境的饥寒交迫和九死一生,没有那些动人心魄的决策和分歧,没有遍地的艰险、危难和牺牲,长征还会那样举世瞩目吗,还会让我们那样惊叹和感动吗? 当我们以“伟大”的字眼仰望他们时,他们当时的感觉也许只有渺小和无助;当我们以“光荣”的字眼歌颂他们时,他们当时的感觉也许只有苦难和伤痛;当我们以“正确”的字眼评价他们时,也许他们当时的感觉只有迷茫和彷徨。 我们从几百部长征回忆录、日记和纪实作品中,悉心收集和整理散落在其中的那些细节,编著这本《长征:细节决定历史》,就是试图通过历史记忆中的这些“最小的组成单位”,向读者提供一个有关长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政治、军事、后勤等等方面的最原始、最真实而又最形象的文本。 我们编著这本纯粹汇集红军长征细节的书,目的是想通过对这一个个细节的还原,去浮言,除赘语,以达到再现长征“原生态”的目的。同时,读者也能依据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对发生在七十年前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历史大迁徙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重新透视长征这部伟大历史的基本概貌。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
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内容简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深入挖掘、整理、创作、出版有关纪念新中国成立60年的作品,是出版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使命。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出版了《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目的在于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新中国60年的宝贵经验,努力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在新形势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该书系客观记录了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全面展示了新中国60年来社会主义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生动宣传了新中国60年来我国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该书系所记录的新中国60年的奋斗业绩和伟大实践,所载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将永远激励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史记精解
作者: 熠彤注解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简介:《史记》的写作方法、文章风格、语言技巧,一直是历代作家学习的典范。汉代学者郑樵评价《史记》说:“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唐宋以来的散文家没有不熟读《史记》的。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他的雄健文风即学自《史记》。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文章简明流畅、纡徐唱叹也是深得《史记》神韵。清代的《聊斋志异》以及后世各类小说戏剧,或在创作上学习《史记》,或取材于《史记》,更是不胜枚举。所以,我们今天学习语文和写作,选读《史记》的重要篇章依然十分必要。 本书的整理选编,参考了梁启超指定《史记》“十大名篇”的办法,所根据的是中华书局1959年的《史记》新标点本。我们在讲解原文时,既注重阐释的准确性,同时又注意联系现代社会实际。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本书熟读《史记》精华,增加对我们祖先历史和文明的敬意,同时学到最经典的文章、最精彩的语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
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作者: 常敬竹著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是《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系列中的一本,该丛书共分七册,约150 万字。分别记叙红军领袖、著名将领、重大战役、杰出女性、少数民族、红 军中的外国人以及政治斗争等方面许多动人的故事。热情讴歌了红军指战员 在跨越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中所表现的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大无畏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奋斗、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丛书以长征历史为主 线,从几个重要方面反映红军长征的事迹,并利用多年来收集、整理的资料 ,比较全面、准确、具体地再现了长征历史的面貌;由于采用纪实性写作手 法,内容生动,既体现了思想性,又有可读性,是一套红军长征历史的通俗 读物。
Road to revival
作者: 洪向华主编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2007
简介: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就是对中华复兴这一历史脉络的追溯与梳理。 本书选取了自近代以来影响中国命运、推动民族复兴进程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展开叙述,清晰勾勒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买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线性轨迹。全书在唯物史观框架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选用和整理,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和解读,其中不乏对新闻公报和部分解密历史档案的运用,力求使读者客观全面地了解历史真实,并透过具体事件,感悟历史规律。全书在立论、取材和叙述风格等方面,力争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写历史事件而不沉闷,写政治理论而不枯燥,写哲学思辨而不说教,体现鲜活的时代气息和对实践的参考价值。
史微
作者: 张尔田著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简介:本书为考镜六艺及诸子学术流变而作,分八卷凡三十八篇,附篇四。首卷总论史为六艺、诸子之源,及古代史官沿革。其余各卷分论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学术及“五经”宗旨等,力求恢复其本来面目。其所引据,多先秦典籍,于清代学者之说则唯取章学诚、汗中、龚自珍等数家,论者以潜夫、论衡相媲,或推为与《史通》、《文史通义》并称三大史学著述。惟此书始刊光绪末季,经修订后,惟有民初刻本一种传世,现约请专家整理标点,繁体横排,以资学人阅读利用。
中西交通史
作者: 阎宗临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阎宗临先生早岁留学瑞士,究心西方传教士与华交往之史事,国人治学循此途者殆如凤毛麟角。——饶宗颐 阎先生关于中西交通史,特别是明清时代基督教与中国关系的研究,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属于第一流水平。——齐世荣 《中西交通史》是作者研究古代尤其是16-18世纪中西交流的成果的结集,由其子阎守诚先生编辑。该书可分为两个部分和一个附录: 第一部分为史论部分。主要探讨古代中西的交往,重点是介绍元明清三代西方传教士与中国交往史事,并讨论了中国对法国18世纪的影响。 第二部分为史料部分。主要再现西方传教士与清政府的瓜葛,这些史料是作者从法国收集整理来的第一手材料,非常珍贵。 附录部分是阎宗临的博士论文,原文系法文,此处为译文。
Chrysanthemum and sword patterns of Japanese culture
作者: (美)鲁斯·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著;黄学益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如何理解日本这一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却又迥异于中华文明,并给中华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日本文化,是最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历史的耻辱和现实的差距,使得许多中国人在“面对和思考”日本时,冲动的情绪远远多于理性的认知。偏见是浅薄、脆弱的,只有理智和平静才能给人以力量。本尼迪克特的这部著作,就是一本客观、理性地观察日本的杰作。1944年,作者应美国政府之邀,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科学方法,撰写了一份关于日本的研究报告,为美国成功制定战后治理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6年,作者将报告整理出版。该书一经推出,好评如潮,深刻的思想和流畅的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直被视为研究日本最有见地的作品,被公认为了解日本文化的最好读本。
唐宫情史
作者: 许啸天原著;金爽整理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2003
简介: 万宾云集的盛世气象,随着天宝繁华的凋逝,逐渐成为不堪回首的梦忆;曾绽放眩目光芒的大唐王朝,产生过无数的英雄传奇与文化伟绩,然而,最终还是“绮罗堆里埋神剑”,在温柔而又凄凉的宫闱斗争中,走完了它的历史行程。 唐室之君主,嗜好声色,似有遗传性,故较他代尤多甚也。以太宗之英明,尚不免于乱伦;玄宗牧师玉环姊妹,各俱国色,即后人于纸上揣模,亦足销魂。是美人精灵,寄于作者毫端所致欤。
长征中的著名将领
作者: 朱少军,王晓阳著
简介: 《征程军魂:长征中的著名将领》是《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系列中的一本,该丛书共分七册,约150 万字。分别记叙红军领袖、著名将领、重大战役、杰出女性、少数民族、红 军中的外国人以及政治斗争等方面许多动人的故事。热情讴歌了红军指战员 在跨越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中所表现的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大无畏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奋斗、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丛书以长征历史为主 线,从几个重要方面反映红军长征的事迹,并利用多年来收集、整理的资料 ,比较全面、准确、具体地再现了长征历史的面貌;由于采用纪实性写作手 法,内容生动,既体现了思想性,又有可读性,是一套红军长征历史的通俗 读物。
作者:
出版社:
简介:作者在收集、整理吐谷浑史资料的基础上,吸收中外有关的研究成果,撰写了本书。由于我国史籍中有关吐谷浑的资料十分缺乏,而且现存资料大都是出自内地政权汉族封建史家的手笔,他们的记述主要集中在内地政权与吐谷浑的关系上,因而,要完整地论述吐谷浑族本身的历史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对象吐谷浑的社会性质这类的重大问题,也难作出明确的回答。这种情况,也恰好说明我国西北古代民族吐谷浑与其它民族及其所建政权关系之密切,研究这种关系对于认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祖国历史,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上述情况,本书用了较大的篇幅论述吐谷浑与邻近各民族及其所建政权的关系,并以此作为本书探讨的重要课题。
白寿彝讲历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
作者: 白至德编著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简介: 《白寿彝讲历史》丛书共四册,包括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五代宋元卷、明清卷,本书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在这套书的体例结构上,我们试图将“白寿彝讲历史”及“历史链接”两个板块作为全文前呼后应;以中国通史之“通”贯穿全书;“点拨历史人物”是全书的核心内容,所选人物都是中国通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风云人物。通过描写他们的事迹,阐述历史兴衰的规律。 白寿彝,中国著名史学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专家。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在河南中州大学和上海文治大学读书。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32年毕业。30年代主要从事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和中国交通史的研究。1939-1949年,先后在云南大学、中央大学执教。1949年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史学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主任,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北京历史学会会长、中国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代表作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纲要》、《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回族人物志》等。
20世纪中国史学散论
作者: 瞿林东著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该书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编“史学总相”,是关于20世纪史学发展的脉络、主要问题及名著的价值等方面的叙述和评论。第二编“理论探索”,着重讨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中国史学的关系、新中国史学在理论建设方面的进展,以及关于如何坚持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问题等。第三编“史家研究”,一是讨论了梁启超、章太炎的史学,梁、章二人可以看作是“新史学”之前驱的两位代表人物;二是就李大钊、郭沫若、侯外庐、尹达等几位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成就与特点及其史学地位作了初步探索;三是对我的几位老师的治学经历、学术风格与研究领域等作了一些回顾和整理。第四编“彰往察来”,这是对20世纪中国史学试图作一个总括性的回顾;同时对21世纪中国史学的前景,发表一点期待性的见解。
氐与羌
作者: 马长寿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是马长寿先生的遗著,动笔于一九六二年,以后时断时续,到一九六五年,一直没有完成。十年浩劫中,原稿虽几经辗转,但幸运地保存下来,而先生却因精神上备受摧残,不幸于一九七一年五月病逝。 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研究,四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勤奋刻苦,著述甚丰,尤其对中国民族史颇多建树。先生学识广博,治学严谨,尤注意亲自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查,故所著多有创见,自成一家之言。 这部未完成的遗稿,出版社委托我整理出版。我虽从先生学习中国民族史多年,自知能力菲薄,实难担此重任,但又感义不容辞,故忞勉从之。如有不符先生原意之处,自应由整理者负责。
口号中国
作者: 纪陶然著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
简介: 做关于中国口号的文章,源于很多人对口号的误读。 一提到口号,人们一般认为那只是带有纲领性和鼓动性的简短句子,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产物。其实,口号的内涵并非如此狭隘。口号是它所属于的那个时代、那个领域的大势所趋、发展所向。口号并不一定只存在于口头.也并不一定由民众众口齐声呼喊。口号也可以存在于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呈给皇帝的奏折当中;口号也可以存在于一位富于开拓创新的文学家所撰写的诗序当中…… 正因如此,口号或许妇孺皆知,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在当时,这句口号可以召集百万之众,使东汉王朝瞬时陷于崩溃。口号亦可以只流行于一个小团体之中,如“点铁成金”,它只为江西诗派的诗人们所熟识,奉为圭臬。口号也许在当时还是国家的高度机密,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只回响在两位政治家的帷幄之中、口齿之间,是夺取天下的法宝,秘不示人。 一条从历史的嘈杂声音中穿透而出并为我们现代人所侧目的口号,它所共有的特点应该是集中浓缩地表现一种观点、一种思想。而这种观点和思想正好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领域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在今天看来或许很高明,或许有缺陷,但不管如何它都代表了那个时代本民族最优秀人才的最高智慧,代表了他们为解决历史发展遇到的问题所进行的艰苦努力;这种解决方案在当时也许成功了,也许失败了,但是都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并对后世历史的走向产生着深远弥长的影响,甚至直到今天。 我想,这是一句经典口号所应当具有的意义。 去年夏天寓居北师大的时候,我将上述想法与好友李奉明进行了沟通,没想到一拍即合。我们又与奉明的好友谢天武交换了意见。随后,天武为这本书的出版多方奔走,付出很多艰辛。 在得知我要做中国口号的文章之后,远在杭州的好友家乐四弟马上寄来一本中华书局版的《古谣集》供我参考。家乐于浙江大学治西洋文学,尤以爱尔兰文学功力精湛。说来惭愧,我身处的环境是一片学术沙漠,为免于太过异类,平日隐介藏形,不闻钟吕金玉。家乐的书到时,我正忙于俗务,心浮气躁,收到来自杭州的邮件颇感意外。翻看那密匝的竖版繁文,我顿感心脾沁清,洗去多日案牍俗务的渍垢。家乐信中更以“史乃兄事”作勉,令我颓驼的精神一振。民谣不同于口号,虽此书在《口号中国》的写作中并未用于实际参考,然斯人斯书予我的友情、善良、尊重、执著、严谨、开拓之精神眷顾却始终伴随着我的写作。 此后我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写作生活,每日流连于古人的唇齿之间,聆听那跨越千年的铿锵之声,艰辛而愉快。2008年夏天,奥运圣火刚刚熄灭的时候,喜讯传来,承蒙经济日报出版社错爱,同意将此书付梓。 在我的总体构思和大纲框架下,唐宋时代的一部分口号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张越做了资料整理和初稿写作工作。我虽无逢人说项之癖,亦知不可掩人之功。没有这么多朋友的帮助,《口号中国》恐怕还不能这么快与读者见面。 最后,还是要对《口号中国》作简单的介绍。本书截取自夏代以来各重要时期的经典口号百余个,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从当时流行口号的角度切入,力求以人文的笔触见证历史,以历史的底蕴支撑人文。如果能够通过对一个个口号的解读,给读者展现当时整个历史时期社会状况、文化态势,使读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体味激情、洞察时事、思索未来,那将是作者梦寐以求的。
著者还有:韩儒林、吴晗、郑天挺
作者: 邓广铭[等]著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简介: 《大师讲史(全3册)》的讲稿,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领导的主持下,由中国史资料组的同志们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给高级党校学员讲课的中国古代史讲稿速记稿整理而成的。1987年曾定名为《中国古代史讲座》,由求实出版社出版,当时的出版,进行了整理、修改和校订,具体情况如下: 吕振羽的《中国历史引言》,由其夫人江明同志修改;裴文中的《中国原始社会》,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志敏同志修改;尹达的《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我们据三联书店1979年出版的《新石器时代》作了校订;杨向奎的《中国奴隶社会和初期封建社会>>,由本人修改;唐长孺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由本人修改;邓广铭的《两宋辽金史》,由本人修改;韩儒林的《元史》,由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所的同志修改;吴晗的《明史》,由其妹吴浦月同志请北京大学许大龄同志修改,我们井参照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明史简述》作了校订;郑天挺的《清史》,我们据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清史简述》作了校订;只有田余庆的《秦汉史》是根据作者本人的意见,采用了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所写的秦汉史词条。
100 events alter the track of the world history
作者: 陈达清主编
出版社: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
简介: 告别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当第一批文明古国在杀伐征战中诞生时,埃及、印度、希腊、罗马……,我们看到的,是些古老而辉煌的王国为人类缔造的最美的家园。民族迁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改革、世界大战、恐怖袭击……,我们感受到的,是一幕幕鲜活的重大事件。世界进程在短暂的平静之后,总会有巨波狂澜出现,甚至是改变历史的走向。将历史还原于历史,真相归根于真相,我们不仅仅是历史的整理者,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 伟大的罗马城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在风雨的洗礼之后,却是几乎在一天就接受了被毁灭的命运。罗马城的毁灭,结束了一个伟大辉煌的文明,但同时也开启了漫长的欧洲中世纪时代。在历史的浩瀚海洋中,罗马的沦陷,如同一朵绚丽的浪花,或许带有些许苦涩,但终究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哪怕使得后来者叹息不已。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毁灭与诞生的演绎不断,探究人类历史的真相背后,我们懂得:历史是有灵性的,对于每一段历史,并不是死板地遵循某些规则运行。 历史在关键时刻的走向,决定着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人类历史的命运。人生和历史一样,最关键的就是几步,这几步走得好坏,决定着未来里一个人的命运。 [
京华出版社,2002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新星出版社,2010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
人民出版社,200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青岛出版社,2007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团结出版社,2003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