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3 项 “新一代” 相关结果
作者: (美)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著;萧琛主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简介:《经济学(第18版)》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不朽经济学著作,自1948 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 多种文字出版,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第18 版为2005 年修订的最新版,在经历了前17 版的积累和沉淀之后,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近乎完美,而且在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和数据之后,《经济学(第18版)》可谓是更上一层楼。全书共七编34章:包括基本概念,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应用国际贸易、政府和环境,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以及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等内容。囊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大部分知识。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经济学(第18版)》对金融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对国际化外包、股息税改革、品牌价值以及行为经济学等也给出了最新的介绍。第18版独特之处,经济学是一门动态的科学。它所揭示的是经济现象、环境、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随着经济学和它所置身的现实世界的发展,《经济学(第18版)》也在发展。《经济学(第18版)》第18版在以下七个方面不同于先前各版: 1.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通常情况下经济学都似乎是在没完没了地应对新的困惑、谜团和其他两难问题。然而,有经验的教师都明白,支撑整个经济学的不过是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只要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整个学习进程就会事半功倍并变得意趣盎然。为此,《经济学(第18版)》的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即那些颠扑不破的真理上面。这些理论在21世纪的重要性将丝毫不会逊色于它们在20世纪的情况。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如稀缺、效率、贸易收益和比较优势原理等,永远不会丧失它们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只要稀缺性本身还继续存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学生,无论是在掌握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概念方面,还是在理解国内外货币的作用等方面,都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们不仅应当学到有关经济增长的已经被普遍认可的理论,而且也应当了解关于商业周期的各种有争议的学说。 2. 经济学的创新 现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几乎在每一个领域创新都非常迅速。计算机产业中令人眩晕的发明速度也许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在该产业,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产品和新的软件出现。互联网正在掀起一场信息革命,现代商业正在接受一场洗礼。 此外,我们还强调经济学本身的创新。经济学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变成一群修补匠、改革者和发明人。历史表明,经济思想一旦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便会酝酿和掀起社会变迁的浪潮。《经济学(第18版)》讨论的重要创新包括通过“排污(许可证)交易”计划,将经济学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其他重要的经济创新包括改善后的管理机制,诸如欧洲货币一体化这类激进的思潮。最近几年中最有影响的经济创新之一,是关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统计权衡问题。我们将界定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学概念“网络经济学”,并讨论它怎样影响经济效率和市场力量,进而如何带来“应否解散微软”等问题的争论。此外,事关人类未来的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是如何处理诸如气候变化等属于“全球公共品”之类的问题。我们将探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的新的方式,诸如《京都议定书》这种模式。 3. 小的即美的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经济学大大拓展了其研究领域。经济学的大旗不仅飘扬在传统的市场领域之内,而且还覆盖了环境、法律研究、统计和历史方法、艺术、性别和种族歧视,甚至家庭生活等方面。然而,从本质上讲,经济学仍是一门关于在现实中如何选择的科学。总之,这有点像点菜进餐,小的往往是美好的,因为它便于消化。 为《经济学(第18版)》确定命题曾遇到很多的两难问题。为挑选这些课题,我们调查了许多授课教师和有影响的学者,以判定哪些课题对于教育良好的公民,或者新一代的经济学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拟出一份涵盖主要课题的目录清单,然后又忍痛将其中许多的章节和附录都陆续地删去。我们不时地发问,这些内容是否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完好,对于学生理解21世纪的经济学是否真的不可或缺。每一课题只有过了这一关之后,才有可能被收编入书。如此严格筛选的结果是,《经济学(第18版)》的篇幅比前几版减少了四分之一。农业经济学、工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等都被删掉,而用更多篇幅讲述环境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和真实商业周期理论以及金融经济学。 4. 新世纪的政策问题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经济学吸引他们的地方在于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的关系。而第18版所强调的,正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方面的政策制定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第18章所讨论的环境经济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并进一步探寻能让人类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相适应的途径。一系列新的范式和案例,诸如股息税改革、最低工资、国际化外包、品牌价值、财务诈骗等,都在讨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并联系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第二大重点在于金融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通过引入新的一章“金融市场和货币的特殊形态”,我们相当彻底地重新编写了金融经济学部分的内容。在该章我们将货币经济学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金融舞台之上,并使之与中央银行一章相辅相成,进而探讨货币在商业周期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回顾历史、经济的变迁,并结合作者亲身的经历,第18版继续强调运用案例分析和援引经验论据来阐释经济理论。只有当我们理解了1996年美国福利制度改革和当前医疗保障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时,有关“反贫困”命题的两难困境才能够变得真实可见。只有阐释清楚全球变暖的两难困境,需要动用经济手段才能解决好环境问题这一点才能不言自明。而只有当我们了解了财政赤字如何压低国民储蓄之时,我们才有可能入木三分地理解宏观经济学。 5. 关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 过去10年中,曾出现许多关于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等问题的激烈舌战。一些人认为美国制造业就业率的下降原因在于工作机会都被出口到了墨西哥和中国,尽管有一份关于就业趋势的调查曾对此提出质疑。无论原因何在,美国在21世纪初都实实在在地面临着一种困惑:产出高速增长和就业显著下降二者并行不悖。 有关全球化的讨论是近些年来重大的论战之一,其症结在于国家之间日益增进的经济一体化。美国人都明白,现在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成为孤岛。移民潮和国际贸易对交易品种、成交价格和我们的薪酬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恐怖主义可以对本土的经济产生摧毁性的影响,而非洲的战争则可以导致饥荒进而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我们不仔细地研究比较优势理论,则恐怕没有人能够透彻地理解贸易增长和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影响。为此,第18版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及其同国内经济变动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内容。 6. 宏观经济学的论战 理解现代经济学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宏观经济学流派众多且数量激增。教师们通常都想知道,在宏观经济学家的意见如此分歧的情况下,学生们究竟应当怎样理解问题。尽管在处理这类众多的分歧时我们仍然感到苦恼,但我们还是认为这是经济学健康发展的一种表现。我们宁肯看到生气勃勃的争论,也不愿意看到那种你好我好的一团和气。 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清晰的分析框架中,第18版讨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所有主要流派。我们一方面告诉学生应当如何理解凯恩斯主义、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真实商业周期及货币学派的宏观经济学,另一方面也强调“预期”、“市场出清”和“总需求”的其他新特征。《经济学(第18版)》对每一个经济学流派都进行了清楚的介绍和一种公正的反思及比较。就每个学派的讨论而言,我们都会援引经验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价。所有重要学派都包括在“宏观经济学流派及其论战”这一章中,此外我们还强调了不同的思路及其政策含义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已经日益重视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近期的生产率增长反弹的原因、创新与新科技知识的作用。如果学生想要理解关于政府债务和赤字作用的讨论,那么将经济增长置于前沿和核心地位是完全有必要的。通过将增长理论及其新成果引入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地带,第18版较好地反映了当代经济学的这种复兴态势。 7. 简明清晰 尽管第18版有许多新的特点,但整个准备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朝圣的北斗”,还是力图创造出一种清晰和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学生们是来自不同的背景、带着对现实世界运作方式不同的先入之见走进我们的课堂的。我们的作用并不是要改变他们的价值观。相反,我们只是希望学生们能首先理解经济学的不朽真理,然后积极地付诸实践,从而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适合于他们及他们的家庭去从事工作和进行生活。为达到此目的,也许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比简明清晰的陈述更有效了。我们在全书的每一页上都煞费苦心,以增进对基础经济理论的全面把握。我们曾收到各地学生和教师的数以千计的评论和建议,并已经将他们的建议融入第18版中。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Economics
作者: (美)约翰·B. 泰勒(John B. Taylor)著;李绍荣,李淑玲等译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简介: 欢迎您使用约翰·泰勒教授撰写的经典教材《经济学》第5版,本书在注重学术性和培养学生经济学直觉的教学领域中拥有极高的采用率。泰勒教授的《经济学》旨在以直观、贴切且容易记忆的形式把现代经济学呈现给从未接触过这一学科的学生们。您现在看到的是其中的宏观经济学部分。本书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同样令人入迷的探索经济学的旖旎之旅。 泰勒教授的《经济学》是为两学期的本科经济学原理课程所撰写的经济学教材,书中大量运用的图表、现实案例以及分析经济政策的现代方法被公认为新一代经济学教学的典范,本书在注重学术性和培养学生经济学直觉的本科教学领域中拥有极高的采用率。全书分为《宏观经济学》分册与《微观经济学》分册,教学课件包括教师手册、ppt、习题答案和附加题。
Internet of things & cloud computing
作者: 李虹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简介: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助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 性新兴产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目前市场缺乏相关知识解读参考书籍。 李虹编著的《物联网与云计算: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旨在为 读者、相关从业者和单位提供宣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辅助参考资料。本书 分8个部分,共24章,从物联网与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组 成,到其与创新、创意结合,助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 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生物、节能环保等产业,并对相关物联网与 云计算技术等8个部分进行讲解。 《物联网与云计算: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适合有志于关心或 投入上述行业的企业和个人作为科普参考读物阅读。
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作者: (美)白苏珊(Susan H. Whiting)著;郎友兴,方小平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 自1978年以来,制度变迁成为中国快速的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作为 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正同时从农业向工业、从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本研究考察了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层面之一—— 乡村工业的制度变迁。通过探讨个体,地方政府及其所处宏观政策环境之 间的复杂的互动,本书比其他任何著作都更好地澄清了中国城镇和乡村工 业的制度背景以及最近产权改革的私有化趋势。 本书代表了在全球化时代新一代政治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最优 秀的著作,必将在关于中国转型的为数不多的重要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 吴功宜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简介: 《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物联网建设的预期目标、物联网发展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全面地介绍了支撑物联网的信息技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深入地讨论了物联网在感知中国和世界方面的作用以及物联网发展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图文并茂,可以供从事物联网研究与产品研发的人员、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政府机关负责制定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工作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以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 汽车发生事故,车载设备会及时向交管中心发出讯息,以便及时应对,减少道路拥堵;快下班了,用手机短信发送一条指令,在家“待命”的电饭锅会立即启动做饭,空调开始工作……这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镜头,而是正在向我们走来的“物联网时代”的美好生活。 物联网不仅将渗透到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安全、智能家居等领域,还将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我国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的浪潮,中国的机遇,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关键年,胡锦涛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还指出“要抓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重视网络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开发,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究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
Strategies for E-business success
作者: (美)埃里克·布伦乔尔森(Erik Brynjolfsson),(美)格伦·厄尔本(Glen L. Urban)编;李一军等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简介:狂热追求新技术和上市速度的第一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历史,回归了商业基本原则的第二代电子商务正在兴起。如何制定成功的和经二代电子商务战略?如何建立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如保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如何给投资人送去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对新一轮的互联网热潮,一个明智的选择就是先去听听大师们的声音。 本书汇集了包括托马斯·H.达文波特在内的众多管理专家的文章,内容涵盖了第二代电子商务的战略,执行和技术三个层次,展示了这些管理学者对于新一代互联网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就如下的问题给出了基本原则和执行方法: 什么商品能够给在线销售商带来最大收益? 如何针对产品个性来制定在线营销战略? 在线拍卖有前途吗? 怎样才能让企业在网络中找到落脚点? 如何经营在线社区? 互联网公司该如何更有效地开发软件? 虚拟组织运作的奥秘是什么? 每一个希望在第二代电子商务中构筑竞争优势和建立持续赢利模式的组织或个人,都不应该错过这个在本书中与大师会面的机会。狂热追求新技术和上市速度的第一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历史,回归了商业基本原则的第二代电子商务正在兴起。如何制定成功的和经二代电子商务战略?如何建立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如保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如何给投资人送去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对新一轮的互联网热潮,一个明智的选择就是先去听听大师们的声音。 本书汇集了包括托马斯·H.达文波特在内的众多管理专家的文章,内容涵盖了第二代电子商务的战略,执行和技术三个层次,展示了这些管理学者对于新一代互联网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就如下的问题给出了基本原则和执行方法: 什么商品能够给在线销售商带来最大收益? 如何针对产品个性来制定在线营销战略? 在线拍卖有前途吗? 怎样才能让企业在网络中找到落脚点? 如何经营在线社区? 互联网公司该如何更有效地开发软件? 虚拟组织运作的奥秘是什么? 每一个希望在第二代电子商务中构筑竞争优势和建立持续赢利模式的组织或个人,都不应该错过这个在本书中与大师会面的机会。狂热追求新技术和上市速度的第一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历史,回归了商业基本原则的第二代电子商务正在兴起。如何制定成功的和经二代电子商务战略?如何建立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如保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如何给投资人送去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对新一轮的互联网热潮,一个明智的选择就是先去听听大师们的声音。 本书汇集了包括托马斯·H.达文波特在内的众多管理专家的文章,内容涵盖了第二代电子商务的战略,执行和技术三个层次,展示了这些管理学者对于新一代互联网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就如下的问题给出了基本原则和执行方法: 什么商品能够给在线销售商带来最大收益? 如何针对产品个性来制定在线营销战略? 在线拍卖有前途吗? 怎样才能让企业在网络中找到落脚点? 如何经营在线社区? 互联网公司该如何更有效地开发软件? 虚拟组织运作的奥秘是什么? 每一个希望在第二代电子商务中构筑竞争优势和建立持续赢利模式的组织或个人,都不应该错过这个在本书中与大师会面的机会。狂热追求新技术和上市速度的第一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历史,回归了商业基本原则的第二代电子商务正在兴起。如何制定成功的和经二代电子商务战略?如何建立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如保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如何给投资人送去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对新一轮的互联网热潮,一个明智的选择就是先去听听大师们的声音。 本书汇集了包括托马斯·H.达文波特在内的众多管理专家的文章,内容涵盖了第二代电子商务的战略,执行和技术三个层次,展示了这些管理学者对于新一代互联网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就如下的问题给出了基本原则和执行方法: 什么商品能够给在线销售商带来最大收益? 如何针对产品个性来制定在线营销战略? 在线拍卖有前途吗? 怎样才能让企业在网络中找到落脚点? 如何经营在线社区? 互联网公司该如何更有效地开发软件? 虚拟组织运作的奥秘是什么? 每一个希望在第二代电子商务中构筑竞争优势和建立持续赢利模式的组织或个人,都不应该错过这个在本书中与大师会面的机会。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Corporate Restructurings
作者: (美)帕特里克A.高根(Patrick A.Gaughan)著;朱宝宪,吴亚君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曾获得美国出版商协会授予的年度最佳图书奖。在这次最新修订的第3版中,帕特里克 A 高根从新的视角出发,对并购艺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并购的策略与机制,并且说明了如何处理公司重组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作为一本实用的综合性参考书,本书几乎关注公司现今运用的所有重组类型。从并购到剥离与合资,从杠杆收购到资本结构调整等内容。新版列入了并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近发生的案例,不仅从金融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释了这些交易,还考虑了经济、法律、税收的监管等其他因素。作者以专业性和国际性的眼光分析并购的动机,并且提供了实施或防御敌意收购最好一的攻防策略,并从管理层和股东的不同角度出发解释这些方法,从财富变化的角度强调不同的策略对于股东的影响。 最新的第3版也重新检验了重组对于新一代公司的价值,并且深入介绍了评估上市公司和私人持有公司时所使用的方法。此外,书中所附简单易懂的图表对于阅读非常有帮助。 本书适于EMB学生、相关专业学科的本科、研究生学习使用,同时也为精明的公司经理们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更多>>
作者: 余立建,王茜,李文仲编著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作为面向未来的物联网/传感网技术,是要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网络中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所有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由此,人类将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面对物联网/传感网这个新技术的潮流,高校师生和相关行业的科研、开发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迫切需要了解物联网/传感网所涉及的最新技术理论的原理知识。学习技术理论知识最理想的方式是实践和实际动手实验。在实践中学习和快速掌握相关技术原理、软件算法和基础知识。但是由于物联网技术非常新,而且涉及电子、高频电路、嵌入式设计、单片机、网络通信、传感器等技术领域,目前很少有具体介绍物联网/传感网方面的教材和书籍。 为此,我们编写了此书,向广大读者介绍物联网和传感网方面的核心技术,包括zigbee无线通信网络、蓝牙无线网络、wifi无线网络、gprs网络、通信协议及应用等内容。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工科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学习物联网/传感网/嵌入式和嵌入式无线网的实验教程,也可供无线通信、自动化、无线网络等的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从事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的实际经验,以大量的应用实例和具体实验来说明物联网/传感网技术相关知识与应用技术。让读者通过具体动手实践和实验,掌握物联网/传感网技术的主要理论和关键技术。 全书共6章,第1章介绍了物联网/传感网基础和相关核心技术基础,包括gprs的网络结构、协议模型、路由管理,短距离无线通信zigbee、wifi和蓝牙网络的技术特点,嵌入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结构与功能;第2章通过对zigbee无线网络的特点、协议框架、工作原理、zigbee无线网络的路由分析,在zigbee无线网络的平台上,实现数据的无线发送和接收、指示灯、蜂鸣器等的无线控制以及定位实验;第3章介绍了蓝牙技术的网络连接、保密机制、软件结构、通信协议,利用蓝牙无线网络实现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与数据传输等应用实验;第4章在分析wifi无线网络的特点、发展趋势与认证基础上,实现wifi网络侦听、无线路由、指示灯的开关、控制电机转动等控制实验;第5章介绍gprs网络结构、协议模型、路由管理、数据传输流程,并在gprs网络平台上实现了远程温度测量、电机远程无线控制等应用实验;第6章在介绍了射频识别rfid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实验平台,实现了有源rfid读写和无源rfid应用实验。
作者: 李新春,张书军主编
简介: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发轫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反映并推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从传统进入现代的一套启蒙之作、扛鼎之作。作为一套开放型丛书,其规模之大、层次之高、综合性之强、影响之深远,堪称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十几年来已陆续出版了百余本专著和教材。现在,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图书公司秉持该丛书“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和国际标准化”的宗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对这一大型开放性丛书再作系统梳理和开拓,遴选几十种旧版经典之作予以重版重印,同时隆重推出一批最新的优秀标准经济学著作以飨读者。 该丛书的主编、现任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陈昕先生早年在担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之时,即富有远见地组织了国内的一批青年学者,出版了他们的处女专著或译著。若干年后的今天再回眸这些曾经引领一代中国经济学人成长的著作和代表了改革开放后杰出一代经济学人的作者,其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非凡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包括“当代经济学文库”、“当代经济学译库”、“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三个子系列。 “当代经济学文库”收录国内学者的经济学原创作品,是中国当代经济学人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见证实录,如林毅夫等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樊纲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张军的《“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84-1992)》,袁志刚的《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等等,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当前的最高水平。其中的许多作者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这些著作大都写于上个世纪中国经济的重要转折时期,时隔多年,其中的真知灼见却历久弥新,所以精选这些早年著作进行重印,意在让读者再睹经济学家们的远见卓识。近年来“文库”又挖掘了一批在中国经济学界崭露头角的作者,从这些生力军的新颖独到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中国经济学的未来。“文库”中有多部著作先后获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励——孙冶方经济学奖。 “当代经济学译库”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大规模、持续不断地引进介绍现代经济学理论专著,可谓开国内之先河。“当代经济学译库”推出以来的近20年,也就是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成长的20年。并且,其引进的著作既着眼于西方经济学传统领域震古烁今的研究文献,亦相当注重经济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向度。如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巴泽尔的《产权的经济分析》、马科维兹的《资产组合选择与资本市场的均值-方差分析》、约翰·.格利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以及汇集了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经济学大师经典论文的《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等等。这批经典译著均在这次重印书目上,除此之外,世纪高教图书公司还同时引进推出了多本最新版本的经济学著作以飨读者,如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马丁·舒贝克的《货币和金融机构理论》、乔根·W.威布尔的《演化博弈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出版的魏伯乐的《私有化的局限》,作为一份提交给世界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的报告,该书第一次对全球范围的私有化问题进行了调查,勾勒出了全球化与自由化出现的历史性事件,通过各国、各主要行业50余例私有化案例的实证分析,对私有化的成败得失,对它的利与弊,做了客观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来的正反经验非常值得中国在国企改革和发展非公经济中借鉴参考。 “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收录国内外高等院校一些经典教材,如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萨克斯的《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韦登鲍姆的《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等等,为国内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现代化、标准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对于帮助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从概念、术语、范畴、方法等方面都融入现代经济学主流范式而言,功不可没。这次第六版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重磅推出,是范里安鸿篇巨制在国内的最新翻译版本。 作为当代中国经济学标志性的出版工程,“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一直遵循“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和国际标准化……逐步完成中国经济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轨”这一宗旨。日本经济学家盐泽由典评价这套书“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引起理论讨论的广泛性上也是划时代的”。我们期待“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更多地挖掘高质量的标准经济学著作,继续为中国经济学向世界经济学舞台攀登拓荒引路。
作者: 祁定江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2006
简介: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 在对信息时代的营销新变化有了了解后,我们不禁会问:企业应该如何 应对这些变化?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 ·产品组合中的核心要素发生变化迫使企业不得不紧密追踪消费者的需 求信息,以确定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消费者需要的; ·企业要想在定价上掌握优势,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配合; ·营销的国际化使得企业对国外市场信息和消费者信息的收集变得便利 化和必须化; ·个性化带来的市场进一步细分要求企业增加对消费者需求信息的收集 。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新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营销新变化的共同点就 是企业对收集消费者、竞争者和其他的市场信息的要求提高了,过去零散的 信息收集已经不再能满足新一代企业的需要。所以,要想在信息时代越走越 好,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 然而,这一机制的建立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具体来说怎么做呢 ? 从技术上说,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计算机存 储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各个方面,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与共享。然而, 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不但是技术层次上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内部人员 管理的过程,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技术方面 第一步: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这个术语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从不 同的角度、不同的范围对它有不同的定义。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管理信息 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 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组织高层 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而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指MIS仅在企业内部的使用,而不与消费 者、供应商等相联系,使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效率 。 从目前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来说,企业一般先选取企业职 能的某一个方面应用信息系统,然后再拓展到其他领域。 许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企业,都把财务电算化作为管理信息化的第 一步,这是基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有效地掌握并控制资金流 ,才能控制物流,进而控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在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企业再向其他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 ,如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延伸,实现企业内部管理 全过程所涉及的资金、物资、人才、技术信息流的整合。 第
作者: 肖兴志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1
简介: 肖兴志编著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意义,从支持因素、制约 因素和形成路径三方面人手,考察了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基础 与路径选择,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相关政 策支持的必要性,给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基本框架。具体研究了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领域和主攻方向,并从比较优势角度规划了战 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布局图,本书还总结了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 家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分析了产业组织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 政 策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本书的最后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 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 产业 进行了详细地透视与解读。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可供关心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阅。
作者: 林乐芬编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全面介绍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在发展经济学的形成演变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及其思想。全书的分析紧密结合发展中国家在近20年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重点讨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南北关系、南南合作以及 21世纪新一代发展经济学家的新课题。 本书特点有三:其一,已有教材对198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最新的理论系统介绍得较少。因此,本书不仅涵括了1970年代以前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而且全面跟踪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系统介绍近 20年来发展经济学最前沿的问题,例如可持续发展问题、M-S范式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国家创新体系、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中的新增长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全球化,等等;其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每一个章节都安排了案例,涵盖了发展中国家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事件:其三,适于教学。每章章首附有学习目标,章末附有本章小结、关键术语、思考题和学习参考资料,起到引领的作用。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经管类学科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同时也可用作硕士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供广大经济学爱好者阅读。本书全面介绍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在发展经济学的形成演变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及其思想。全书的分析紧密结合发展中国家在近20年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重点讨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南北关系、南南合作以及 21世纪新一代发展经济学家的新课题。 本书特点有三:其一,已有教材对198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最新的理论系统介绍得较少。因此,本书不仅涵括了1970年代以前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而且全面跟踪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系统介绍近 20年来发展经济学最前沿的问题,例如可持续发展问题、M-S范式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国家创新体系、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中的新增长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全球化,等等;其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每一个章节都安排了案例,涵盖了发展中国家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事件:其三,适于教学。每章章首附有学习目标,章末附有本章小结、关键术语、思考题和学习参考资料,起到引领的作用。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经管类学科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同时也可用作硕士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供广大经济学爱好者阅读。本书全面介绍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在发展经济学的形成演变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及其思想。全书的分析紧密结合发展中国家在近20年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重点讨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南北关系、南南合作以及 21世纪新一代发展经济学家的新课题。 本书特点有三:其一,已有教材对198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最新的理论系统介绍得较少。因此,本书不仅涵括了1970年代以前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而且全面跟踪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系统介绍近 20年来发展经济学最前沿的问题,例如可持续发展问题、M-S范式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国家创新体系、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中的新增长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全球化,等等;其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每一个章节都安排了案例,涵盖了发展中国家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事件:其三,适于教学。每章章首附有学习目标,章末附有本章小结、关键术语、思考题和学习参考资料,起到引领的作用。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经管类学科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同时也可用作硕士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供广大经济学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Strategies for E-business success
作者: (美)埃里克·布伦乔尔森(Erik Brynjolfsson),(美)格伦·厄尔本(Glen L. Urban)编;李一军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