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袁行霈主编;黄林等卷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简介:
片断: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
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
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
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
爱,所以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
为世所尚,嗣是效螫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
《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形
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第一节《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与发展关于罗贯中《三国志
演义》的成书时间《三国志演义》的主要版本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陈寿的一
部《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就包蕴着无数生动的故事,为文学家的艺术创造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在民间,又不断地流传和丰富着三国的故事。到隋
代,文艺表演中已有“三国”的节目,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场帝看水上杂
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
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到晚唐,连儿童也熟悉三国的故事。在宋代的“说话”
艺术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苏轴(志树载:“王彭尝云:涂
巷中小地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
败,颦整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说三国”的艺术效果很好,
且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宋代的这些话本没有流传下来,现存早期的
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1321~1323)建安虞氏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内
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外》。其故事已粗具《三国志演义》的轮廓,突出蜀汉
一条主线,情节略本史传,有大量的民间传说。结构宏伟,故事性强,然叙事简
率,文笔粗糙,保留着“说话”的原始面貌。
在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也搬演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的《南村辍耕
录》曾载有《赤壁廉兵》等多种金院本剧目。钱南扬的《戏文概论》曾指出有《关
大王独赴单刀会》等多种宋元戏文。现知元代及元明之际以三国为题材的杂
剧剧目就有60种之多。从这些剧目和现存的ZI种剧本的情况来看,半数以
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在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
方面,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据正史,采
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创作了《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
的典范作品。
关于罗贯中,目前所知甚少。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或谓无名氏作)、蒋
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等记载,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
(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贾仲明说他“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
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据此,可知他生活在元
末明初,约在1315至1385年之间。明人王圻《稗史汇编》所录一则材料称
罗贯中“有志图王”,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他是施耐庵的“门人”,清人顾苓
《跋水浒图》等说他“客霸府张士诚”,都不知是否可靠。他的《三国志演义》约
成书于明初。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徐》
说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可能夸大其辞。今传世的《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