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13 项 “无名氏”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蔡华俊[等]著;李润霞编选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是武汉出版社推出的一套“潜在写作”文丛中的一册,“潜在写作 ”文丛将被“文革”时期喧嚣所淹没的个人性、独立性之声整理出版,由复 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主编,内容包括20世纪50-70年代大量作家,如阿 垅、张中晓、无名氏、彭燕郊、胡风、绿原等人创作的非虚构性作品。这些 作品在形成和创作的年代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到“文革”结束后, 才陆续发掘问世。陈思和认为,虽然那是一个精神生活浮躁嚣张的时代,但 仍有作家在严肃地思考和写作。不过作家们身处不同的社会处境,他们思考 的方式和表达的方式都不一样。那些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的声音,恰恰具有 可贵的个人性和独立性。如果还原到这些作品酝酿和形成的年代的背景下来 阅读和理解它们,并将之与同时期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相比较,其热辣辣的 艺术感染力就马上凸现出来……
作者: 裘樟鑫,释性空主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 《嘉兴市佛教诗词楹联选(上下)》与其说是“选”,不如说是“遗存”。它全面地、系统地搜录和编辑了嘉兴市域内,自唐代至现代共四编十八卷,僧、俗有关佛教的诗词楹联。整部选集既有嘉兴籍僧尼居士的诗词雅句,又有曾居嘉兴域内住持僧尼的诗词雅句,也有云游嘉兴寺院僧尼描写嘉兴寺院与嘉兴僧尼有关的诗词雅句。可以说既有名人名句,又有无名氏句,还有通用联句,因为其将民间文学曲艺中有关佛教韵文作品、民间佛教歌谣、民间佛教宝卷和佛教楹联,都收入书中,纵览全书,时间跨度之大,内容之丰富,叹为观止。 事实上,佛教传人中国后,“就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互相碰撞和冲突,并且彼此融合和吸收,到后来逐渐地构成了儒、佛、道三教为基本支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这不仅表明了佛教以其独特的理念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表了佛教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佛教在中国历史,尤其是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与贡献是应当予以历史的肯定的”。
作者: 徐朔方,孙秋克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 小说与戏曲无疑是明代文学最有特色、最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明代文学的高潮要到晚明才真正到来。这样说并不等于本书要把诗文从明代文学史上开除,它们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和西方不同,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史。其独特处在于小说和戏曲同生共长,彼此依托,关系密切。不把它们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要弄清其发展规律简直就不可能。因为相当多的作品是在书会才人、说唱艺人和民间无名氏作家那里经世代流传之后,才最终由文人写定的。它们是不同世代的作者,在连续不断的流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文人的小说、戏曲,在它的带动下成长起来。 本书通过对明代作家作品、创作实际、文学现象、文学理论、相关史料的个案和综合研究,比较清晰地展示了小说、戏曲、诗文三种主要文体的发展演变轨迹,探讨和总结了明代文学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推动了明代文学研究。
作者: 吴承恩著
简介:《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作者: 董卿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本书为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共分三辑。以节目为基础,增加文学含量,提升阅读品质,是本书的编纂追求。
全书共收录七十位朗读者的访谈、九十四篇文本、一百五十四张照片。
访谈部分,补充了因节目时长限制而被剪掉的精彩片段;
文本部分,进行了内容扩充、版本甄别、名家译本的替换;
增加了朗读者小传和名家文本点评;
著名主持人、主编为本书拍摄了独家照片;
使用了AR技术,将聆听朗读与阅读文本完美结合,为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目录】
序一 许渊冲
序二 铁凝
遇 见
朗读者 濮存昕
朗读文本 老舍《宗月大师》
朗读者 蒋励
朗读文本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叶芝《偷走的孩子》
朗读者 柳传志
朗读文本 柳传志《写给儿子的信》
朗读者 周小林殷洁
朗读文本 朱生豪《朱生豪情书》(节选)
朗读者 张梓琳
朗读文本 刘瑜《愿你慢慢长大》
特别嘉宾 许渊冲
朗读文本 无名氏《诗经小雅·采薇》
莎士比亚《如愿 人生七阶》
莎士比亚《哈梦莱》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
*《沁园春·雪》
陪 伴
朗读者 杨乃斌
朗读文本 冰心《不为什么》
冰心《往事》
朗读者 蒋雯丽
朗读文本 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朗读者 林兆铭
朗读文本 梭罗《瓦尔登湖》(节选)
朗读者 乔榛
朗读文本 裴多菲《我愿是激流》
裴多菲《我愿意是树》
选 择
朗读者 王千源
朗读文本 海明威《老人与海》(节选)
朗读者 秦玥飞
朗读文本 迟子建《泥泞》
朗读者 麦家
朗读文本 麦家《致信儿子》
朗读者 徐静蕾
朗读文本 史铁生《奶奶的星星》(节选)
朗读者 理查德·西尔斯
朗读文本 刘禹锡《陋室铭》
朗读者 郭小平
朗读文本 吉卜林《如果》
礼 物
朗读者 李亚鹏
朗读文本 朱自清《背影》
朗读者 胡玮炜
朗读文本 苏童《自行车之歌》
朗读者 倪萍
朗读文本 倪萍《姥姥语录》(节选)
朗读者 单霁翔
朗读文本 张越佳刘凯《至大无外》
朗读者 赵蕊蕊
朗读文本 毕淑敏《握紧你的右手》
特别嘉宾 赵家和
朗读文本 汪国真《让我怎样感谢你》
后记 董卿
作者: (战国)无名氏著
简介: 《素女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此书据后人考证,可能是在战国至两汉之间完成,并在魏晋六朝民间流传修改的。书名最早出现在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作者不详。此书原已失传,但后来发现日本人丹波康赖于982年编成的《医心方》一书中曾收集此书,现在人们所见到的《素女经》就是《医心方》所收集而经清代人叶德辉辑入《双梅景暗丛书》。 《素女经》在男女性交方面,提出了较系统的论述。首先提出了后世道家大力倡导的所谓“延年益寿”之法,即巩固精关,“莫数泄精”。又提出了性交应使男女双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爱乐”然后行,做到“相感而相应”,最忌讳的是“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在男权社会中,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女性的性权利。该书有些方面还涉及性心理,强调男子在性交时就有自信心,“当视敌如瓦石,自视若金玉”。 《素女经》认为性交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行为,压抑性欲、杜绝性交是有害的;但性交要掌握节度,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知规律蛮干则会“渐以衰损”。为此,书中提出了节度在于“定气、安心、和志,三气皆至,神明统归”。在性交技巧与性反应方面,提出了“五征”、“五欲”、“十动”、“七损八益”等,还详细阐述了关于性交具体姿势的“九法”。该书主张男子少射精,但并不主张每次性交都不射精,“久而不泄,致痈疽”。究竟多长时间可身精一次,该书指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毕,闭精勿复更泄也,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所以,《素女经》实为一本较为详细和全面论述房中术的古代性学著作。
作者: 董卿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07月
简介:
本书为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以节目为基础,增加文学含量,提升阅读品质,是本书的编纂追求。
全书共收录九十四篇文本,对节目中的朗读文本进行了内容扩充、版本甄别、名家译本的替换;
增加了朗读者、作家简介和名家文本点评;
著名主持人、主编为本书拍摄了独家照片;
使用了AR技术,将聆听朗读与阅读文本完美结合,为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目录】
序一 许渊冲
序二 铁凝
*章 遇 见
朗读者 濮存昕
朗读文本 老舍《宗月大师》
朗读者 蒋励
朗读文本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叶芝《偷走的孩子》
朗读者 柳传志
朗读文本 柳传志《写给儿子的信》
朗读者 周小林殷洁
朗读文本 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朗读者 张梓琳
朗读文本 刘瑜《愿你慢慢长大》
特别嘉宾 许渊冲
朗读文本 无名氏《诗经小雅·采薇》
莎士比亚《如愿 人生七阶》
莎士比亚《哈梦莱》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
*《沁园春·雪》
第二章 陪 伴
朗读者 杨乃斌
朗读文本 冰心《不为什么》
冰心《往事》
朗读者 蒋雯丽
朗读文本 林清玄《百合花开》
朗读者 林兆铭
朗读文本 梭罗《瓦尔登湖》
朗读者 乔榛
朗读文本 裴多菲《我愿是激流》
裴多菲《我愿意是树》
第三章 选 择
朗读者 王千源
朗读文本 海明威《老人与海》
朗读者 秦玥飞
朗读文本 迟子建《泥泞》
朗读者 麦家
朗读文本 麦家《致信儿子》
朗读者 徐静蕾
朗读文本 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朗读者 理查德·西尔斯
朗读文本 刘禹锡《陋室铭》
朗读者 郭小平
朗读文本 吉卜林《如果》
第四章 礼 物
朗读者 李亚鹏
朗读文本 朱自清《背影》
朗读者 胡玮炜
朗读文本 苏童《自行车之歌》
朗读者 倪萍
朗读文本 倪萍《姥姥语录》
朗读者 单霁翔
朗读文本 张越佳刘凯《至大无外》
朗读者 赵蕊蕊
朗读文本 毕淑敏《握紧你的右手》
特别嘉宾 赵家和
朗读文本 汪国真《让我怎样感谢你》
第五章 *次
朗读者 王学圻
朗读文本 路遥《平凡的世界》
朗读者 柯洁
朗读文本 J. K. 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朗读者 许镜清
朗读文本 巴金《灯》
朗读者 刘震云
朗读文本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朗读者 王珮瑜
朗读文本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朗读者 杨利伟
朗读文本 杨利伟《天地九重》
第六章 眼 泪
朗读者 陆川
朗读文本 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
朗读者 斯琴高娃
朗读文本 贾平凹《写给母亲》
朗读者 赖敏
朗读文本 三毛《你是我不及的梦》
朗读者 张家敏
朗读文本 泰戈尔《生如夏花》
朗读者 张鲁新
朗读文本 塞缪尔·乌尔曼《青春》
第七章 告 别
朗读者 姚晨
朗读文本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朗读者 程何、刘阳
朗读文本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不会成真的梦》
朗读者 曹文轩
朗读文本 曹文轩《草房子》
朗读者 李立群
朗读文本 老舍《我的理想家庭》
朗读者 维和部队战士
朗读文本 西蒙诺夫《等着我吧》
朗读者 王蒙
朗读文本 王蒙《明年我将衰老》
第八章 勇 气
朗读者 江一燕
朗读文本 陈忠实《晶莹的泪珠》
朗读者 汪明荃、罗家英
朗读文本 冯骥才《老夫老妻》
朗读者 秋爸爸、秋妈妈
朗读文本 海桑《给我的孩子》
朗读者 李宁
朗读文本 巴金《做一个战士》
朗读者 翟墨
朗读文本 高尔基《海燕》
朗读者 樊锦诗和好友
朗读文本 余秋雨《莫高窟》
季羡林《在敦煌》
冯骥才《人类的敦煌》
第九章 家
朗读者 王耀庆
朗读文本 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朗读者 梁晓声
朗读文本 梁晓声《慈母情深》
朗读者 邹市明冉莹颖 轩轩 皓皓
朗读文本 山姆·麦克布雷尼《猜猜我有多爱你》
朗读者 毕飞宇
朗读文本 毕飞宇《推拿》
朗读者 赵文瑄
朗读文本 季羡林《老猫》
朗读者 潘际銮
朗读文本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第十章 味 道
朗读者 张小娴
朗读文本 张小娴《爱情的餐桌》
朗读者 胡忠英
朗读文本 古龙《吃胆与口福》
朗读者 张艾嘉
朗读文本 卡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
朗读者 吴纯
朗读文本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朗读者 叶锦添
朗读文本 曹雪芹《红楼梦》
特别嘉宾 叶嘉莹
朗读文本 孟浩然《春晓》
李白《静夜思》
杜甫《绝句》
王昌龄《出塞》
叶嘉莹《咏莲》
第十一章 那一天
朗读者 刘慈欣
朗读文本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朗读者 姚建中
朗读文本 周国平《失去的岁月》
朗读者 安文彬
朗读文本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朗读者 金士杰
朗读文本 米奇·阿尔伯姆《相约星期二》
朗读者 江疏影
朗读文本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朗读者 王姬
朗读文本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特别嘉宾 郭琨
朗读文本 舒婷《献给我的同时代人》
白桦《船》
第十二章 青 春
朗读者 老狼
朗读文本 石康《晃晃悠悠》
朗读者 余秀华
朗读文本 余秀华《给你》
朗读者 冯小刚
朗读文本 佚名《当我开始爱自己》
朗读者 徐和谊
朗读文本 艾青《时代》
朗读者 郎平
朗读文本 流沙河《理想》
格奥尔格·勃兰兑斯《人生》
朗读者 王源
朗读文本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维克多·雨果《当一切入睡》
周国平《成为你自己》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王蒙《青春万岁》
后记 董卿
【免费在线读】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它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今天是《朗读者》*次和大家见面,所以主题词特意选择了“遇见”。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
那么,《朗读者》遇见了你们,又会怎么样呢?
作者: 刘曼毅主编;(清)无名氏[著]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
简介:爱情篇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贵族青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描绘了极为广阔的生活画卷,塑造了上至皇室贵妃,下至村野小民、仆妇小斯的极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一个大家族贾府的由兴至衰的全过程。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可以说,不读《红楼梦》,不足与言中国的小说。 《金云翘传》的书名袭《金瓶梅》,取书中有婚姻爱情关系的三人名字中各一字组合而成。着力刻画了理想的佳人王翠翘的形象,突出了其对感情的执着,对压抑真情的理学的叛逆,以及智慧和勇敢的个性。《金云翘传》成功地塑造了带有时代烙印的艺术典型,在挖掘妇女题材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品花宝鉴》《品学宝鉴》描写了两个男子子玉与优伶琴言之间超越了同性朋友的非同一般的感情,其中的“好色不淫”为作者所推崇。是那个时代病态生活的艺术写照,也可谓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历史篇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属“世代累积”型小说,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形象尤其深入人心,成为“智慧的化身”。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故事也代代流传。同时,《三国演义》善于用各种手法描写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妇孺皆知。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成功的历史小说。 《东周列国志》描写了周宣王三十九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共五百多年的历史。重点描写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候间互相兼并,争夺霸权的复杂、激烈的斗争。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语言耐人寻味,长期受到读者的欢迎。 社会现实篇 《儒林外史》古典小说中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笔锋直指八股取士制度,作者“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用含着泪的笑,把一个个被科举制毒害的灵魂展示给人,是现实主义叙事艺术的里程碑,在世界小说史上也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共一百二十篇,题材广泛丰富,爱情婚姻、友情侠义、诉讼公案、发迹变泰、神灵怪异无所不包,其中分量最多并且最富有光彩的篇章是有关爱情婚姻的主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是“三言”中市民思想最为鲜明的优秀爱情作品。 《镜花缘》的思想和艺术的精华是对唐敖游历海外各国的描述。其中君子国、大人国等国度体现出作者对儒家复古主义“善”的观念的推崇,而对小人国、两面国的否定性描写,则更反衬出“唯善为宝”的思想。此外,颇有喜剧风味的女儿国的描写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彩。各国虽属虚构,却处处映射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本书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孽海花》以金沟和傅彩云的婚姻故事为主线,铺陈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期间的历史。傅彩云的原型是名妓赛金花,也是小说造得最成功、最富光彩的人物,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妓女形象中,傅彩云因其传奇的经历和独一无二的个性占有重要的一席。 社会现实篇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故事以情节曲折取胜,极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作者寓奇特于平凡之中的写作手法也令人耳目一新,余味无穷。 《施公案》 公案篇 《施公案》是一部描写清官施仕纶总领黄天霸、关小西等侠客武士破案拿罪、除暴安良的故事集。《施公案》突破了历来公案小说单一叙述官吏审案故事的传统,增加了大量的侠士捕盗缉贼的描写,与清官审案断狱相结合,成为一部人物新颖、情节曲折、内容丰富的长篇公案小说。开创了公案与武侠连为一体小说新文体。 侠义篇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成功地塑造了 一百单八神采各异、光辉夺目的英雄群像,标志着中国 古代小说人物塑造走向个性化典型的塑,如金圣叹所评“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作品口语化的叙述语言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水浒传》流传广泛,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儿女英雄传》清代长篇小说,作品的着笔点在于对主人公十三妹、安骥、安学海等人儿女英雄的精神描绘。塑造了英雄式的儿女十三妹和儿女式的英雄安骥。叙事对话使用北京口语,诙谐生动,其中侠女十三妹的形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侠五义》叙述清官包拯及受其感化的“三侠五义”除暴安良、殄灭奸邪的故事。内容涉及公案、推理、侠义、传奇。行文生动流畅,琅琅上口,同时吸收了不少经史诗文中的语文,融通鹆民艺术为一体。能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的口味。 《西游记》神魔篇 《西游记》以唐僧西天取经的宗教故事为题材,创造了一系列变幻莫测、瑰丽多彩的神话世界以及神通广大的神话人物,把超现实的神话题材与生动的现实内容相熔铸,又具细节的真实和独特的人物个性。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尤其可爱、有趣光彩四射。全篇贯穿着妙趣横生的艺术氛围,处处是讽刺的笑声和幽默的调侃,令读者忍俊不禁。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很大的篇幅描写了花妖狐魅与志诚痴狂的书生的爱情故事歌颂自由真挚的理想爱情,同时也有不少作品抨击科举的罪恶,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作品想象丰富,故事变幻莫测,境界神异迷人,语言毕艳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是文言小说的高峰之作。 《阅微草堂笔记》明清笔记小说中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涉及的社会生活面非常广泛。以谈狐说鬼、搜神志怪为主,辅以市井言行、风土人情、旧闻轶事等,揭示了各处社会矛盾。作品结构立体谨严,叙述简古,篇幅较短,故事引人入胜。
简介: 《西游记》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魁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Studying on literature on Xixia dynsty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作者: 胡玉冰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简介: 在西夏学研究中,文献资料是重要基础,汉文西夏文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汉文西夏文献的研究较为薄弱。这项成果以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为研究对象,结合汉文西夏文献自身的成书特点,分宋(北宋和南宋)、辽金、元、明、清等五个历史时期,对记述内容直接涉及夏州地方政权史、夏国史及夏国与周边民族关系史的各种汉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 研究宋代汉文西夏文献,以专书、专题和散见文献为主。专书文献主要成书于宋仁宗时期,绝大多数已经亡佚。专题西夏文献主要以奏议、诏令和历史专题为主,多见存于宋代史籍中。宋代西夏地理文献和御夏“议边”文献是两类很有特色的文献,其他散见的西夏史料数量和内容亦很丰富,成为其后史家编修西夏专史最重要的史料来源。 元代史家编修的宋、辽、金三史《夏国传》及三史纪、志、表、列传中散见的西夏史料是元朝汉文西夏史料最丰富、最集中的部分。成于元代的石刻文献、部分方志更为研究元朝唐兀氏及西夏遗民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与蒙元历史有关的几种汉译西文文献如《史集》中杂有的西夏史料对西夏学研究也有帮助。该成果还结合西夏文献在元代的聚积与散佚情况,剖析了元代史家的西夏史观。 对于明代汉文西夏文献,过去学者只关注《宋西事案》一种,成果通过爬梳有关目录文献,又发现了《韩范经略西夏始末纪》等四种亡佚文献,并对《宁夏志》、《宁夏新志》、《永乐大典》、《元史》等典籍中的西夏史料进行系统考述,对明代方志中的西夏遗民资料也进行钩辑。 清代汉文西夏文献的研究主要从考证亡佚的汉文西夏专书文献入手,以传世的西夏史籍为考证重点,依次对周春《西夏书》、吴广成《西夏书事》、张鉴《西夏纪事本末》、张澍《西夏纪年》和《西夏姓氏录》、无名氏《西夏志略》、王仁俊《西夏文缀》和《西夏艺文志》等文献详加考证。考证主要围绕西夏史籍作者的生平及其著述、史籍主要内容、成书年代、版本源流、史料来源、史料价值及文献学特点等问题展开,对于史籍存在的脱、讹、衍、倒等问题也进行了说明。另外,还对沈垚等学者西夏地理学研究成果、俄藏手稿本《西夏地图》及《西夏地形图》给以关注。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有利于西夏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少数民族文献学学科构建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作者: (明)吴承恩著;古众校点
出版社:齐鲁书社,2007
简介: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作者: 黄永年,黄寿成点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5
简介:《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简介:《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套装共131册)》包括了:《龚自珍·张南庄卷》、《姚燮·蒋敦复卷》、《冯桂芬·郑观应·黄遵宪卷》、《刘熙载卷》、《王韬卷》、《曾朴卷》、《韩邦庆卷》、《刘鹗卷》、《郑孝胥·沈曾植·朱祖谋·况周颐卷》、《吴趼人卷上》、《吴趼人卷下》、《李伯元卷上》、《李伯元卷下》、《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卷》、《章太炎·刘师培卷》、《梁启超卷》、《包天笑卷》、《王国维卷》、《陆士谔·徐卓呆卷》、《刘大白·夏丐尊卷》、《鲁迅卷上》、《鲁迅卷下》、《苏曼殊·李叔同·姚鹪雏卷》、《叶小凤·恽铁樵卷》、《柳亚子·陈去病·高旭卷》、《平江不肖生·顾明道卷》、《严独鹤·郑逸梅·姚苏凤卷》、《徐枕亚·吴双热卷》、《朱瘦菊卷上》、《朱瘦菊卷下》、《郭沫若卷上》、《郭沫若卷下》、《白薇·陆晶清·赵清阁卷》、《张资平·陶晶孙·郑伯奇卷》、《叶圣陶卷》、《范烟桥·程小青卷》、《周瘦鹃·秦瘦鸥卷》、《洪深卷》、《张恨水卷》、《林语堂·徐讦卷》、《朱东润卷》、《茅盾卷上》、《茅盾卷下》、《郁达夫卷》、《胡愈之·邹韬奋卷》、《王统照·胡山源·沈起予卷》、《徐志摩卷》、《丰子恺卷》、《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卷》、《田汉卷》、《庐隐·罗淑卷》、《郑振铎卷》、《彭家煌·叶紫卷》、《瞿秋白·张闻天卷》、《刘呐鸥·穆时英卷》、《李金发·姚蓬子·邵洵美卷》、《阿英·阳翰笙卷》、《夏衍卷》、《曹聚仁·章衣萍·梁实秋卷》、《熊佛西·余上沅·顾仲彝·李健吾卷》、《魏金枝·李俊民·何家槐卷》、《王任叔·王鲁彦卷》、《许杰卷》、《陈毅·夏征农·陈沂卷》、《蒋光慈卷》、《沈从文卷》、《胡风卷》、《冯雪峰·潘汉年卷》、《柔石·洪灵菲卷》、《丁玲卷》、《巴金卷上》、《巴金卷下》、《孔另境·朱雯卷》、《艾芜·沙汀·周文卷》、《叶灵凤·倪贻德·滕固卷》、《刘大杰·陈子展·赵景深卷》、《安娥·关露·白朗卷》、《周煦良·满涛·辛未艾·王道乾卷》、《施蛰存卷》、《戴望舒·徐迟卷》、《陈伯吹卷》、《周天籁卷上》、《周天籁卷下》、《张天翼·蒋牧良·端木蕻良卷》、《于伶卷》、《阿垅·曹白卷》、《杜衡·徐霞村·黑婴卷》、《萧军·罗烽·骆宾基卷》、《陆蠡·丽尼卷》、《陈白尘·孙瑜·姚克·李天济卷》、《周扬·成仿吾·李初梨·彭康·朱镜我卷》、《韩侍桁·章克标·杨村人卷》、《柯灵卷》、《殷夫·胡也频·冯铿卷》、《靳以卷》、《艾青·袁水拍卷》、《丘东平·彭柏山卷》、《师陀卷》、《吴强卷》、《林放·徐铸成·罗竹风·郑拾风卷》、《周木斋·周黎庵·金性尧卷》、《姚雪垠·丰村卷》、《傅雷卷》、《徐懋庸·唐弢卷》、《以群·罗荪卷》、《白危·哈华卷》、《萧红卷》、《蒲风·杨骚·任钧卷》、《辛笛卷》、《王西彦卷》、《杜宣卷》、《周而复卷》、《贾植芳卷》、《无名氏卷》、《苏青卷》、《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唐浞卷》、《包蕾·贺宜卷》、《潘柳黛·予且·施济美卷》、《王元化卷》、《芦芒·闻捷·肖岗卷》、《菡子·柯蓝·李子云卷》、《蒋孔阳卷》、《茹志鹃卷》、《罗洛卷》、《任大霖·钟望阳·任德耀·洪汛涛卷》、《胡万春卷》、《张中晓·何满子·耿庸卷》、《当代戏剧文学卷上》、《当代戏剧文学卷下》、《当代电影文学卷》、《总目录索引》和《存目:钱锺书卷·张爱玲卷》。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作者: (清)王相选编;顾农注评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6
简介:卷一 五绝 春晓 孟浩然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洛阳道 储光羲 独坐敬亭山 李白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观永乐公主人 蕃孙逖 春怨 金昌绪 左掖梨花 丘为 思君恩 令狐楚 题袁氏别业 贺知章 夜送赵纵 杨炯 竹里馆 王维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长干曲 崔颢 咏史 高适 罢相作 李适之 逢侠者 钱起 江行望匡 庐钱栩 答李浣 韦应物 秋风引 刘禹锡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秋日 耿沛 秋日湖上薛莹 宫中题 李昂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汾上惊秋 苏■ 蜀道后期 张说 静夜思 李白 秋浦歌 李白 赠乔侍御 陈子昂 答武陵太守 王昌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婕好怨 皇甫冉 题竹林寺 朱放 过三闾庙 戴叔伦 易水送别 骆宾王 别卢秦卿 司空曙 答人太上隐者 卷二 五律 幸蜀回至剑门 李隆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 杜审言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李峤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 张说 送友人 李白 送友人人蜀 李白 次北固山下 王湾 苏氏别业 祖咏 春宿左省 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 杜甫 终南山 王维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登总持阁 岑参 登兖州城楼 杜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送崔融 杜审言 扈从登封途中作 宋之问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醉后赠张九旭 高适 玉台观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杜甫 旅夜书怀 杜甫 登岳阳楼 杜甫 江南旅情 祖咏 宿龙兴寺 綦毋潜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题松汀驿 张祜 圣果寺 释处默 野望 王绩 送崔著作东征 陈子昂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 杜甫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二 杜甫 宿云门寺阁 孙逖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过香积寺 王维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 秦州杂诗 杜甫 禹庙 杜甫 望秦川 李颀 同王征君洞庭有怀 张谓 渡扬子江 丁仙芝 幽州夜饮 张说 卷三 七绝 春日偶成程颢 春日 朱熹 春宵 苏轼 城东早春杨巨源 春夜 王安石 初春小雨 韩愈 元日 王安石 上元侍宴 苏轼 立春偶成 张拭 打球图 晁说之 宫词其一 林洪 宫词其二 林洪 咏华清宫 杜常 清平调 李白 题邸间壁 郑会 绝句 杜甫 海棠 苏轼 清明 杜牧 清明 王禹傅 社日 王驾 寒食 韩翎 江南春 杜牧 上高侍郎 高蟾 绝句 释志南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客中行 李白 题屏 刘季孙 漫兴 杜甫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滁州西涧 韦应物 花影 谢枋得 北山 王安石 湖上 徐元杰 漫兴 杜甫 春晴 王驾 春暮 曹豳 落花 朱淑真 春暮游小园 王淇 莺梭 刘克庄 暮春即事 叶采 登山 李涉 蚕妇吟 谢枋得 晚春 韩愈 伤春 杨万里 送春 王令 三月晦日送春 贾岛 客中初夏 司马光 有约 赵师秀 初夏睡起 杨万里 三衢道中 曾几 即景 朱淑真 初夏游张园 戴复古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山亭夏日 高骈 田家 范成大 村居即事翁卷 题榴花 韩愈 村晚 雷震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乌衣巷 刘禹锡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题淮南寺 程颢 秋月 朱熹 七夕 李朴 立秋 刘翰 秋夕 杜牧 中秋月 苏轼 江楼感旧 赵嘏 题临安邸 林升 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入直召对选德楼赐茶而退 周必大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直玉堂作 洪咨夔 竹楼 李嘉祜 直中书省 白居易 观书有感 朱熹 泛舟 朱熹 冷泉亭 林稹 赠刘景文 苏轼 枫桥夜泊 张继 寒夜 杜耒 霜月 李商隐 梅 王淇 早春 白玉蟾 雪梅其一 卢梅坡 雪梅其二 卢梅坡 答钟弱翁牧童 泊秦淮 杜牧 归雁 钱起 题壁 无名氏 卷四 七律 早朝大明宫贾至 和贾舍人早朝 杜甫 和贾舍人早朝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岑参 上元应制 蔡襄 上元应制 王硅 侍宴 沈俭期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插花吟 邵雍 寓意 晏殊 寒食书事 赵鼎 清明 黄庭坚 清明 高翥 郊行即事 程颢 秋千 释惠洪 曲江其一 杜甫 曲江其二 杜甫 黄鹤楼 崔颢 春夕旅怀 崔涂 答李儋 韦应物 江村 杜甫 夏日 张来 辋川积雨 王维 新竹 陆游 表兄话旧 窦叔向 偶成 程颢 游月陂 程颢 秋兴其一社甫 秋兴其三 杜甫 秋兴其五 杜甫 秋兴其七 杜甫 月夜舟中 戴复古 长安秋望 赵嘏 新秋 杜甫 中秋 李朴 九日蓝田会饮 杜甫 秋思 陆游 与朱山人 杜甫 闻笛 赵嘏 冬景 刘克庄 小至 杜甫 梅花 林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干戈 王中 归隐 陈抟 山中寡妇 杜荀鹤 送天师 朱权 送毛伯温 朱厚熄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袁行霈主编;黄林等卷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简介: 片断: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 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 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 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 爱,所以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 为世所尚,嗣是效螫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 《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形 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第一节《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与发展关于罗贯中《三国志 演义》的成书时间《三国志演义》的主要版本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陈寿的一 部《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就包蕴着无数生动的故事,为文学家的艺术创造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在民间,又不断地流传和丰富着三国的故事。到隋 代,文艺表演中已有“三国”的节目,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场帝看水上杂 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 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到晚唐,连儿童也熟悉三国的故事。在宋代的“说话” 艺术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苏轴(志树载:“王彭尝云:涂 巷中小地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 败,颦整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说三国”的艺术效果很好, 且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宋代的这些话本没有流传下来,现存早期的 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1321~1323)建安虞氏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内 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外》。其故事已粗具《三国志演义》的轮廓,突出蜀汉 一条主线,情节略本史传,有大量的民间传说。结构宏伟,故事性强,然叙事简 率,文笔粗糙,保留着“说话”的原始面貌。 在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也搬演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的《南村辍耕 录》曾载有《赤壁廉兵》等多种金院本剧目。钱南扬的《戏文概论》曾指出有《关 大王独赴单刀会》等多种宋元戏文。现知元代及元明之际以三国为题材的杂 剧剧目就有60种之多。从这些剧目和现存的ZI种剧本的情况来看,半数以 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在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 方面,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据正史,采 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创作了《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 的典范作品。 关于罗贯中,目前所知甚少。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或谓无名氏作)、蒋 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等记载,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 (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贾仲明说他“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 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据此,可知他生活在元 末明初,约在1315至1385年之间。明人王圻《稗史汇编》所录一则材料称 罗贯中“有志图王”,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他是施耐庵的“门人”,清人顾苓 《跋水浒图》等说他“客霸府张士诚”,都不知是否可靠。他的《三国志演义》约 成书于明初。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徐》 说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可能夸大其辞。今传世的《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
作者: (英)无名氏著;由元译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2011
简介: 《无名书》――2011最挑战你的神经、你的胆量、你的智慧的惊悚小 说。 做什么都行,千万别读《无名书》。匿名作者撰写的《无名书》,为 阅读人带来死亡。“月亮之眼”――一颗神秘的蓝宝石――失踪了。在圣 ?魔狄迦,地狱之门将要大开。千真万确。 许多世纪以来位于南美洲的一个神秘的藏书阁,里面的书架上隐藏着 一个可怕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有一本没有书名的书,而且出自无名人氏 的撰写。每一个看过此书的人都纷纷离奇死去,而书本总是会有方法回到 这间图书馆。终于在2005年,一位特派调查员发现这本书的真相都牵扯与 谋杀案有关联。 调查员迈尔斯?詹森被指派到圣?魔狄迦这个没有法治的小镇。镇上 看似平常的街道除了此神秘谋杀事件,在处决犯人的断头台广场还环绕着 一块神秘的石头:月亮之眼。而每个人都想得到这块石头。 酒吧招待桑切斯,黑帮头领艾尔?桑蒂诺,几个赏金猎手,扮成猫王 埃尔维斯的杀手,两个难缠的胡巴勒僧侣,超自然现象调查局探员,耿耿 于怀的退休警察,骑着哈利摩托的赤拳搏击手,还有一大群人渣,齐聚圣 ?魔狄迦的暴力街头。 不久,日食将使全城陷入黑暗,血流成河。因为我们不要忘记,还有 波旁小子……
作者: (战国)无名氏著;王海燕译注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简介:《山海经》是我国一部稀世珍贵的充满幺奇幻想、备载丰赡的百科全书式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史学、民族、天文、历法、古代神话、宗教、地理、巫术、地理、气象、动物、植物、地理学、矿物学、文学、考古、医学、药学、人类学、生物学、海洋学和科级史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山海经》是华夏民族一部想象力非凡的奇幻百科全书。它包罗万象,内容诡异,历朝书籍都难以望其项背。《山海经》为后人传达了远古时代人们心小的世界,即《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构成大陆,而《中山经》所在的区域就是世界的中心,四海之外另有国家和陆地。此外还有荒远之地。书中奇丽诡异的文字、形象栩栩如生的图画,以及贯穿其中的异国民俗、山川海河、民俗禁忌、巫神话、三皇五帝传说,让现代人对了解远古地球上陌生或熟悉的生命、社会生活充满了好奇,在这方面,《山海经》的使用和参阅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全书共十八卷,分为《山经》和《海经》一部,其中五卷、海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卷,总共约31000余字。《山经》又叫《五藏山经》,包括《南山经》、 《西山经》、《北山经》、 《东山经》、《中山经》。更多>>
作者: 吴承恩著
简介: 《西游记》(上下)是两册装,《西游记》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魁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作者: 无名氏著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是武汉出版社推出的一套“潜在写作”文丛中的一册,“潜在写作 ”文丛将被“文革”时期喧嚣所淹没的个人性、独立性之声整理出版,由复 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主编,内容包括20世纪50-70年代大量作家,如阿 垅、张中晓、无名氏、彭燕郊、胡风、绿原等人创作的非虚构性作品。这些 作品在形成和创作的年代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到“文革”结束后, 才陆续发掘问世。陈思和认为,虽然那是一个精神生活浮躁嚣张的时代,但 仍有作家在严肃地思考和写作。不过作家们身处不同的社会处境,他们思考 的方式和表达的方式都不一样。那些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的声音,恰恰具有 可贵的个人性和独立性。如果还原到这些作品酝酿和形成的年代的背景下来 阅读和理解它们,并将之与同时期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相比较,其热辣辣的 艺术感染力就马上凸现出来……
作者: (清)梁诗正等编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简介:《三希堂法帖》全称《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清代干隆十二年(公元一七四七年)梁诗正等奉敕编,计收魏晋至明代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家(包括无名氏)的书法作品三百四十七种。从魏钟繇到明代董其昌,上下一各四百余年间的著名书帖,多在其中,为法帖中的巨制。 干隆皇帝得到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三种墨迹,因系稀有之物,故名其所收藏之室为[三希室],后命梁诗正等编次皇家内府所藏包括[三希]在内的魏晋至明代法书,聚集众工,模勒上石,名之为《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行世后,广受推重,二百余年来长盛不衰。美中不足的是,法帖中的许多作品为草书,对于一般学习者来说难以辩认,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法帖的使用价值。